第48章 大雪
狼牙山下, 宋淮与副将孙富率领三万北卫军彻夜行军, 奔赴狼牙山北面。
两个时辰前, 收到宏光帝密旨的齐瑄在一小队北卫军的护送下出发, 往南直奔京城。
“报告将军,未发现敌军埋伏。”
虽然斥候探路未发现埋伏,但穿过峡谷的时候, 宋淮还是谨慎地将队伍分成两拨, 他率队摆长蛇阵先行, 孙副将率另一队在后。虽行军速度慢了些,但若遭遇埋伏,不会全部被堵死在峡谷当中。
行至峡谷出口,军队加快了速度, 宋淮有些意外, 狼牙部落没有在此设置埋伏,是赌北卫军不敢绕后, 还是已经分不出兵力?
对战一月, 北卫军折损近两万, 狼牙部落驻军的伤亡只多不少, 想来已近穷途末路。但即便兵力不足, 此处位置险要,狼牙部落不可能放任不管。
北风穿谷而过,除了风声,听不见别的动静,越是如此, 宋淮越是警惕,他下意识摸上胸口,隔着铠甲按住那个微微凸起的玉坠子,突然感觉脸上一凉。
宋淮猛地抬起头,一片轻薄的白恰好落在他的眼睫之上,触及体温,立刻化成湿凉。
竟然,下雪了!
宋淮心里咯噔一下,又摸了摸胸口那个玉坠子,吐出一口浊气,领兵冲出峡谷,加快速度往西北面前进。
夜色昏暗,雪越下越大,很快将军队疾行的马蹄与足印覆盖,亦将其余一切不寻常的动静模糊……
————
深秋,早已红透的枫叶漱漱而落,穿过枫林的这队人马却无暇细赏这艳艳秋色。
唐铮策马落后齐瑄半个马身,问道:“王爷,前方抵达宣州,可要稍作休息?”
齐瑄迟疑一瞬,道:“不进城,找个农家歇一晚。”
唐铮:“是。”
齐瑄等人不分昼夜的赶路,终于在十月初抵达宣州,再行两三日路就能抵达京城。
入夜,齐瑄等人在一处农庄落脚,收到了京中来信,宏光帝身体好转,已经能下床了,今日恢复了早朝,却精力不济,提前退朝。
宏光帝重阳节后病倒,原本只是一场风寒引起的发热,后来变成了肺疾,近日虽有所好转,但已经无力处理政务。
于是宏光帝一面急召齐瑄回京,一面启用承顺帝在位时的天子顾问、齐瑄的外祖父文渊侯崔澹,命之与吏部尚书东川侯霍耀文、兵部尚书韩国公杨知水一同协理政务。
朝政暂且稳住了,但人心却被搞糊涂了。
若说宏光帝要立宣王为太子,两个月前又赐婚让宣王娶宋小将军为男妻,若说不立宣王,如今又启用了宣王的外祖父。
更让人捉摸不透的是,宏光帝让刚满七岁的三皇子齐珩跟在三位大人身边,大有观摩如何理政的意思,莫不是要培养三皇子?
这让那些在岳家被诛之后就对文渊侯崔澹示好的大臣疑惑不已。
于是也有人去拜访了三皇子的舅舅、刑部尚书陆景回,可陆大人在宣王协领户部和刑部之时便对宣王多有赞誉,这会儿也是避重就轻,对诸位大人的明示暗示视而不见,让人探不到口风。
这些消息动向都是润玉收集整理送到齐瑄手中的。
有外祖父在,齐瑄倒不担心政务,却怕人心浮动,会让旁人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父皇今年四十有二,有四个庶出的弟弟,除了三皇叔当年因结党营私被贬为庶民,二皇叔三十有二,五皇叔的才二十七,正当壮年。
不过,按大宁律,亲王虽享有封地,但必须留驻京城,再加上三个皇叔的母族并不显赫,因此,三位皇叔都没有实权。从目前润玉传来的消息来看,三位皇叔也还算安分。
若是不安分……恐怕首先就要派人伏击返京的齐瑄。
十月初三,齐瑄抵达京城,马不停蹄进宫面圣。
承明殿外,见到齐瑄的余有全欣喜地迎上来:“殿下快请,陛下这会儿正好醒了。”
宏光帝寝室门外,齐瑄接过小太监递来的湿帕子擦脸,掸去一身尘土才进了门。
宏光帝的气色已经好了许多,此刻靠坐在床上,接过白朗手中的药碗。
“父皇!”齐瑄跪到床榻前请罪:“儿臣来迟,请父皇恕罪。”
宏光帝将汤药一饮而尽,像是呛到一般咳了起来,白朗连忙接过药碗,给宏光帝轻轻拍背。
宏光帝缓了一回儿,才看向齐瑄:“朕今儿个再问你一回,当真不要?”
齐瑄垂下头:“父皇,儿臣的答案不曾变过。”
宏光帝往后仰头,闭着眼喘了两声,“好……好……”
宏光十年十月,宏光帝因病休养,命宣王执政监国。
十月初十,散朝后,诸位大臣三三两两出宫,前往各官署当值。
陶青和几个同僚同路,便有人忍不住提到今日大朝,宣王和三皇子一起出现的事。
“你们说,”他指了指天,“到底是什么意思?”
众人皆摇头,道:不敢揣测圣意。
但事到如今,朝臣们多少也猜到了陛下的意思。
只是有些人想得浅,认为陛下把宣王从北疆召回来,不立太子却命他监国,又让宣王带着三皇子,无非是不喜宣王殿下,想趁机锻炼三皇子。所以先前下旨让宣王娶男妻也就解释得通了。
有些人想的深,想当年,陛下最宠爱的便是宣王的母妃,如今也启用了宣王的外祖父,监国的权利也放心交给了宣王,哪有半点不喜欢宣王的样子?应当是陛下的身子没有大碍,所以不急着立太子。
朝臣并不知道岳皇后给宏光帝下毒一事,所以持后一种观点的人居多,都认为宏光帝只是需要时日调理身子。
有人想得更深一些,觉得陛下让宣王娶宋小将军,又把宣王派去北疆,是想借此收回北疆的兵权。没想到陛下先病倒了,只能先把宣王召回来。日后宣王若是镇守北疆,那皇位定然会落到三皇子头上。这会儿陛下让宣王带着三皇子,自然是希望宣王与三皇子兄弟同心,将来莫要生出猜忌。
不管作何猜想,多多少少都猜到了宏光帝的几分意思。
陶青听见几位同僚议论,难得一针见血道:“不管什么意思,这会儿最高兴的,就数三皇子殿下了。”
众人相视一眼,但笑不语。
齐珩确实挺高兴的,母妃去世后,他每晚做噩梦,躲在被子里哭,不敢让外人知晓。
继后和大皇姐都待他很好,还把原先伺候母妃的兰月姐姐留在他身边,可她们都不是母妃。
他爱在母妃怀里哭鼻子,却不爱在她们面前哭。
父皇对他严厉了许多,时常考他功课,学业一重,他就没时间难过了,如今给母妃抄经的时候也不哭了。
后来父皇病了,又让他跟着崔大人、霍大人,观摩理政,许多事情他听得明白,却不知道该怎么做,听几位大人商量出办法,才犹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大皇兄回来了,他确实高兴,也松了一口气,但他不能表露出来,因为父皇还病着。
这几日,大皇兄就住在出宫建府前住过的重华殿。齐珩向皇后娘娘请示过后,也搬去了大皇兄那。
若是没有早朝,齐珩会和大皇兄一起用早膳,然后去探望父皇。之后大皇兄要去御书房,接见觐见的大臣们,而他则回到重华殿,听先生讲课。
大皇兄代行政务,在御书房添了一张桌案,还给他也摆了一张小桌,让他写完功课可以去寻他。
今日大朝,齐珩也早早起了,和大皇兄一块上朝。这会儿下了朝,齐珩被大皇兄牵着,一块去探望父皇。
“大皇兄。”齐珩突然喊到。
“嗯?”齐瑄偏头看他。
齐珩想了想,组织了一下语言:“方尚书说,派去北狄游说的使臣已经劝降了几个部落,那仗是不是要打完了?”
齐瑄沉默一瞬:“但愿。”
他们走到了承明殿外的台阶前,齐珩踩上去,问:“那大皇兄是不是要和宋小将军成亲了?”
齐瑄顿住脚步,伸手捏了捏齐珩的脸,“谁告诉你的?”
齐珩揉揉脸,“大家都知道,父皇给你和小将军赐了婚,小将军以后就是大皇兄的王妃。”
齐瑄笑道:“是郎君,男子和男子成婚,称为郎君。”
齐珩其实不懂这些,拧了拧眉毛,问:“那……我能喊他皇嫂吗?”
齐瑄想了想,“你可以喊他兄长。”
————
连着几场大雪,整个阎图山脉白雪皑皑,天气冷到滴水成冰,北卫军将士们连手中的兵器都握不稳。
万幸的是,他们已经占领了狼牙部落,暂时得以喘息。
宋骁征用了狼牙部落首领的宅子,正在写送往京城的军报。
杨晔从外头进来:“将军……”
宋骁看向他,杨晔苦着脸,摇了摇头。
宋骁握笔的手一抖,挺直的背差点支撑不住,他哽了哽喉,咬牙将军报写完递给杨晔。
狼牙部落三面环山,依山建城,易守难攻。
半个月前,宋淮、孙富率三万北卫军穿过峡谷,绕至狼牙山北面,约定于次日亥时从北面山地进攻狼牙城。
而宋骁这边,加上最新支援的北卫军共有七万人,前后夹击,终于攻破了狼牙城。
与此同时,乌洛兰部落的军队也逼到了城下。
宋骁与孙富汇合才知道,宋淮等人发动进攻前,发现了乌洛兰部落的援军,原是困于城中多日的狼牙部落驻军无力支持,早已向乌洛兰部落求援。
宋淮命孙富带领两万北卫军按原计划配合宋骁攻城,自己带领一万北卫军在小狼山山谷设伏,拖住乌洛兰部落的援军。
那场大雪下了两天,一万人在雪地里守了四个时辰,拖住了敌军援军,却没有一个人活着回来。
而宋淮,下落不明。
宋骁确定宋淮没有被俘虏,否则驻扎在狼牙山下的乌洛兰军定会趁机要挟。
一日没有找到宋淮的尸体,宋骁便坚信他还活着。
一定还活着。
作者有话要说: 瑄瑄:今天不想说话,想砍人……
淮淮:我还没和瑄瑄成亲呢……
明天(3.29)请个假,后天会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