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下定了决心后,殷大柱当天下午就托人去镇上,给在镇上酒肆跑堂的殷远志带话,让他回家一趟。
等殷远志回来后,第二天一早他就将三个儿子都喊到主屋。
分家?
对于殷大柱和吴氏说出这句分家时,殷峥心里是有些许诧异的。虽说他预料到自己这样下去殷大柱和吴氏早晚受不了要分家,但原以为还要一些时日,没想到会这么快。
想着殷峥瞥了眼一旁的殷佑才,这么快分家的原因,该是有他从中促使,不然殷大柱和吴氏不可能怎么快对他死心,从而下定决心舍得将他分出去。
毕竟,他们确实在自己身上吃了不少甜头,虽然如今他的腿出了问题,但以他们的性子,怎么着也要试试看还能不能在他身上再榨出点骨头沫子。
“俗话说树大分叉,子大分家。”殷大柱说着看了眼自己的三个儿子,着重看了下殷佑才和在镇上跑堂被叫回来的殷远志:“如今你们也都大了,一家子住在一起难免拌嘴吵闹,而且丽华她又怀上了,以后家里子孙多了,难免住不开。所以我和你们娘想了一晚上,决定趁我和你们娘还健在就把家给分了,免得以后一家子兄弟闹不开心。”
丽华就是殷佑才的媳妇张丽华,是镇上一家酒肆掌柜的女儿,如今跟着殷佑才在镇上赁居房子住,好就近照顾殷佑才。
继续说了一堆什么一家子要有帮有助的话后,殷大柱以一句话结尾:“我和你们娘就是这样想的,你们对分家这事可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说这句话时他着重看了眼殷峥。
殷佑才第一个表态:“没什么意见,这家本来就是爹娘的,爹娘想分就分,儿子没什么意见。”
这分家对他最有利,爹娘本来就最疼他,分家时他分得的肯定最多。再说了,明年他就要考秀才,不趁现在将家分了,甩掉大哥和三弟这几个拖累,等他考上秀才后说不定就要被赖上,那时候再分家就落人口实了。
想到这里殷佑才对分家的心又迫切了几分。
殷远志倒是犹豫了会,分家这事对他没什么好处,也没坏处,不过听三弟说二弟故意大吃大喝,将家里的白面新米还有抱蛋的母鸡全部祸祸了的事,就想着这家还是分了好,免得以后又闹出什么幺蛾子。
殷远志没反对,那么接下来就是殷峥了。
分家这事殷大柱夫妻原本是不打算叫上殷峥的,到时候直接将分家的结果告知他就行,不过想起他前几天提着刀面色阴沉的模样,还是叫上了他,好让他知道他们分家时很公平,免得到时候又闹出什么事好叫村里人看笑话。
殷峥抬眼,漆黑的目光掺杂了些较为沉重的东西,他看着他们开口道:“只要爹娘分得公允,我也没意见。”
若是这次分家他们真的做到了公允,他以后……
吴氏冷哼了一声打断了他的思绪:“公允?我和你爹何时有过偏颇?若不是你这个做哥哥的太贪心,容不得你弟弟,丝毫见不得你弟弟好,满村子里去说我和你爹苛待你,偏心你弟,我又怎么可能对你越发……”
殷峥心里那最后的一些念头,在吴氏的话中散了个干净,目光里的情绪沉入眼底,转成一片幽黑,静静地看着吴氏说着这些话时的嘴脸。
见殷峥沉默不语,吴氏这些日子发闷的心口稍微痛快了不少,觉得自己说中了他内心的痛点。
见三人没什么反对的意见,殷大柱就继续道:“家里一共有三亩上等地,四亩中等地和八亩下等地,依照我的意思,这三亩上等地三房得两亩,大房得一亩,这中等地大房和三房各得两亩,八亩下等地大房三亩,二房两亩,三房三亩。”
“家里后山那里有一片竹子,也值不了多少钱,远志你在镇上有跑堂这一分营生,这竹林就给佑才,他平时卖些还能竹子赚点笔墨钱。除去这些家里还有四十五两银子,这些都是我和你们娘这些年来一点一点攒的。这银子老大分得十三两,老三读书费钱分得十八两,剩下的十四两是我和你们娘的棺材板,你们就不要惦记了。至于老二,你没有家要养,一个人也费不了什么钱,就从我和你娘这里分一两银子去。”
“至于这房子老大和老三一人一半,我和你们娘在的时候房子保持原样不变,等我们不在了后,你们到时候在中间砌堵墙就行。”
“老三和老大分得多,我们两老口就由老大和老三轮流照顾,至于老二,因着你的腿,想着你也不能照顾我们,就给你分得少了些,以后也用不着你为我们养老。”
也就是说,殷远志分得一亩上等天,两亩中等田,三亩下等田外加十三两银子和半个老屋。
殷佑才分得两亩上等田,两亩中等田,三亩下等田外加一片竹林和十八两银子,还有老屋的一半。
而殷峥总共分得两亩下等田和一两银子。
殷峥抬眼看着殷大柱和吴氏,见他们说真的,抬手就将手里的拐子给扔了出去。
“砰!”一声响,吓了屋里的几人一跳。
殷峥这一扔过于用力,墙都被他砸出了个大坑,可见有多生气。
殷峥借此机会大闹了一场,做足了老实人被逼怒火的模样。
后面闹得越发激烈时,他一向看不出情绪的眼里,浮现嘲讽:“爹娘若真要这样分,不如写封断亲书,以后断了来往的好!”
被殷峥眼神刺痛的殷大柱和吴氏怒得直拍桌子大骂他不孝。
看到殷峥争执时因为没有了拐子而站立不稳的身形,还在犹疑的殷佑才眼睛一闪,觉得断亲这个办法倒是很不错,直接杜绝了他以后考上秀才,二哥又找上门来打秋风的事。
于是假模假样地开口劝架,实际上是在撩火,几次三番将殷大柱和吴氏往断亲书上引。
殷峥和殷大柱、吴氏两人的争执声越来越大,发展到后来摔打怒砸家里的东西。
动静闹出去,隔壁听明白他们争吵的李方生那叫一个目瞪口呆,连忙转身去找村长和族长。
初听到殷大柱要分家时,族长和村长等听到消息的人都惊讶了好一会儿,等反应过来他为什么要分家后,不由纷纷在心里唾弃了一口殷大夫妻俩。
呸,这殷峥好好的时候他不分家,将人家死死拿捏在手里,恨不得骨血都给吸食干净。等这殷峥出事了,干不了活峥不了钱,伤都等不及人家养好,就忙不迭地将人家分出去,这抱的什么心思他们能不知道?
也不知道殷二这小子上辈子是不是造了什么孽,这辈子摊上这么一对偏心眼又拎不清的父母。
等听到殷大柱夫妻俩因为分家之事,要给殷二小子写断亲书,就顾不上什么唾弃了,连忙杵着拐棍上门去劝说阻拦。
断亲这事在他们李家村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绝对不能让这事坏了他们李家村的名声。
抱着劝阻之心上门来的村长和族长一听他们分家是怎么分的后,当场也是傻了眼,就连听见热闹来围观的村民们也纷纷呆住。
这家分得可真是心眼子都偏到天边去了,也难怪殷二小子闹了,这搁谁谁不闹,都是一个爹娘生的凭啥如此对待他?!
对于族长和村长的的训斥喝骂,并不觉得自己有错的吴氏反驳道:“这都是我和老头子峥下来的家底,如何分当然是我们做爹娘的说的算。”
门外围了一圈的村民听见吴氏这样说,当即没忍住鄙夷地嘲笑出声。
这殷大真当村里人不清楚他家的事吗?
殷大家以往只有八亩下等田和两亩中等田,一年到头地里的收成,交了税,剩下的粮食也就堪堪果腹。这也就是当初村里人听见他们要供殷佑才上学后,笑话的原因。
如今殷大家这多出来的三亩上等田,两亩中等田都是殷峥小子成年后,一点点给挣出来的。
说什么殷峥腿伤了照顾不了他们,他们以后也不用殷峥养老,为了不让他以后不养他们老两口而落下口实,他们这才体谅殷峥少分家产给他。
这话说的,村里人都笑了。
殷峥腿伤是因为什么?还不是他们在殷峥发热的时候逼迫他去山上打狍子,好卖了给殷佑才当束脩?
完了这人受伤了,干不了活,挣不了钱了,就迫不及待将人分出去,说分还是说好听了,这分明就是撵出去。
这为了一个儿子要逼死另一个儿子的事,这么多年来他们还是头一次听说。
越想村民们就越为殷峥不值,稍微代入殷峥的立场就都不免感到心寒。
村西边的殷二柱听到消息,没忍住哈的一声笑出声,扛着锄头就来看他这个大哥的笑话,家里小辈拉都没拉住。
当初就是因为家里爹娘分家不均他才多年不和殷大柱这个大哥来往,没想到这么多年后大哥完全继承了爹分家不均偏心的性子。更没想到的是他居然做得比爹当年还过分,只给殷峥他这个侄子两亩下等地和一两银子,连个安身的地方都没有,这真是太好笑了。
来了后殷二柱还搁那火上浇油,可着劲的拱火,什么话不好听,什么话戳心窝子,就说什么话,一时间整个场面闹得乱糟糟的。
蹲在院子外和殷根苗家小孙子一起玩的皎皎,在李三娃的提醒下慢半拍地反应过来爸爸又被欺负了。
皎皎当即撑着地面站起来,气呼呼地拖着李三娃他们玩的木棍,哼哧哼哧地就转身往院子里跑。
皎皎还没挤进家里,就被围着门口看热闹的陈氏给抱了起来:“里面大人在谈事情,小娃不能进去。”
经过这段时间,已经能听懂一些话的皎皎皱着小眉头:“爸爸被,欺负,皎皎要去,帮忙!”
知道他说的爸爸就是爹爹意思的陈氏,笑着摸了摸皎皎的头:“没事,你村长爷爷已经进去帮你爹爹了。”
“真的吗?”皎皎仰着小脸期待地看着她。
“真的。”陈氏将他手里的小木棍拿过来,耐心地道:“你村长爷爷是村里最厉害的人,没人不怕他的,有他在你爹爹不会被欺负,而且你长青叔叔也在,皎皎就不去了好不好?”
“不好。”皎皎摇头,一脸认真地向陈氏道:“爸爸被欺负,难受,皎皎要陪在,爸爸身边,哄爸爸。”
陈氏看着皎皎板着的小脸蛋和担心的眼神,心脏像是遭到了一击,不可抑制地软了下来,当即道:“好,婶婶这就抱你进去找爹爹。”
话落就真的抱着皎皎挤了进去。
欠一章欠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