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雪恨·六
“这是平了?”有人震惊发问。
然后得到同伴肯定的回答:“平了。”
裁判也执旗宣布了结果:平局。
这还是青瑾会有史以来,第一次武试没有分出头名。
观澜宗长老席的那片区域静得有些异常,褚如棋更是面色凝沉。
此情此景,他很难再像开始那样,对殷回之怀着纯粹的厌恶和防范。
殷回之明明是金丹后期的修为,却能在不使险招和阴招的前提下,丝毫不落下风地同元婴境的季回雪交手一整天。
这种灵性和反应能力,已经根本不是天材地宝能养出来的范畴了。
尽管不愿意承认,但事实就摆在褚如棋眼前:观澜宗不仅忽视了一个天资出挑的好苗子,还亲手将人推到了宗门乃至整个修真界的对立面。
说不后悔是不可能的。
褚如棋终于有些理解江如谂的心境了:原本两个徒弟都是出类拔萃的天才,最后却弄丢了一个,自己还遭了恨。
是个人心里都不会好过。
褚如棋回想起殷回之当年跪在审判堂下,字字泣血地澄清时的画面,心头顿时起了火。
——当初究竟是什么人陷害了殷回之、在他观澜宗搅弄风雨是非?
–
武试结束,也意味着青瑾榜排名的诞生,殷回之和季回雪为并列第一。
褚如棋担心的事没有发生,殷回之比想象中冷静了太多,丝毫没有能让人指摘的地方。
只是,这冷静究竟是因为只想安安分分在青瑾会拿到名次,还是因为有更大的图谋,还有待商榷。
殷回之没有违规逾矩的地方,四世三宗里拍板的人也没有阻止他进入最后一轮大秘境试的理由。
可就这样放他进去,仙门百家都不可能放心。
最后商议出的方案是,三宗各派出一个修为最高的现任长老,进入大秘境,不参与过程,只在传送地点陪同。
分别是观澜宗问剑峰主江如谂、归元宗宗主无妄大师、逍遥门执剑长老沈奕。
尽管三宗名义上给出的解释是为了更直观地观察弟子们的表现,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为了盯紧殷回之。
毕竟青瑾会的大秘境实时连接场外的水镜,境内弟子的一举一动都能通过水镜观测到,实在不需要多此一举。
“能同时惊动三宗高手,这就是青瑾榜首的实力吗?”有人半阴阳怪气半艳羡地说。
“这福气给我我也不要。”有人不屑。
还有替季回雪生气的:“大秘境的成绩不是还没出来?他算哪门子的榜首。”
话虽这么说,大秘境的积分独立于武试排名外,往届武试结束后的成绩就决定最后青瑾榜的排名了。
这么说的人,不过是不认可殷回之的榜首之名,想再凭秘境中的表现给季回雪和殷回之分出个高下罢了。
入境前,负责流程的弟子依次将一块玉牌发到参赛者手中。
这玉牌其实是一块精简后的测宝法器。
境中人取到奇珍异宝后,只要将玉牌靠上去,便能直接检测出该物品的品阶,然后转化成相应的积分。
季回雪和殷回之并列站在队首,发牌的弟子一时犯了难,不知道该先给谁好。
殷回之浅浅一笑,然后用眼神示意他先给季回雪。
发牌的弟子没想到他会这么善解人意,怔了一下,先将手中的玉牌先放进了季回雪手中,又连忙再取一块,递给殷回之:“殷公子,您的。”
殷回之接过:“多谢。”
等人走远了,殷回之听见季回雪温润的声音:“阿殷如今待人接物软和了不少。”
“不及你十之一二。”殷回之目视着前方,语气平平道。
季回雪没再说话,脸上依旧挂着和煦如风的笑容。
殷回之无声皱了皱眉。
从武试时他破了季回雪的招后,季回雪就一直是这种古怪的平静状态。
思忖间,身前突然多了三道身影,是要同他们一起入秘境的无妄、江如谂和沈奕。
“诸君,秘境已开,”褚如棋站在入境大阵边,声若洪钟,“请入秘境吧。”
–
大秘境和武试被公认做青瑾会的重头戏,但二者看点完全不同。
武试是精彩在残酷公正的赛制流程,大秘境却是精彩在角逐者的本身和相互之间的较量。
青瑾大秘境原本是一处无主天生秘境,后来被三宗始祖发现并收用,以法阵隔断,每隔二十年才开放一次,用于青瑾会的最后试炼。
这里奇珍异兽数之不尽,此场试炼的得分关窍,便是尽可能多地斩杀妖兽拿到内丹、或采摘仙草灵植,以换取积分。
不仅如此,在秘境里拿到的东西,参赛修士赛后也可以直接带走。
于是,第一个看点来了。
珍宝可以带走,但若是几人合力拿到手的东西,怎么算?
玉牌显然是死物,只检测积分不管其他,所以一个珍品能给许多人加分,但东西最后归于谁手,还是看谁出力最大、或者看有话语权的人如何分配。
这也就意味着,从自主组队环节,微妙的较量就开始了。
能走到这一步的人,都不会差,但实力总有三六九等之分。
弱的都想同强者组队,拿到更好看的成绩。实力强的,在选择队友方面则会有更多自己的考量。
——是选优秀的成员拉高团队排名,还是选平庸者衬托自己?亦或是根本不在意队友是什么水平、随便点几个?
无论做出什么选择,都会通过水镜呈现到外界无数双眼睛前。
百名参赛者依次通过传送阵进入了秘境,然后开始试探性地商量组队。
与此同时,广场上巨大的水镜里,清晰地展现着境内人组队的画面。
各宗各派的长老尚正襟危坐,神情严肃。
但各派弟子们已经叽叽喳喳地讨论了起来,有的甚至已经围着茶壶,嗑起了瓜子。
很快,他们就发现不少人都在偷瞄殷回之,最后却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季回雪。
等季回雪那边队伍满人了,也依旧没人去找殷回之,而是另外组队。
中间除了刚走近就被褚回铮严肃拉走的符回依,再没有第二个人主动要求跟殷回之组队。
于是殷回之就这么落了单。
水镜里殷回之的身影一直站在人群外围。
其他人组成了十三支队伍,季回雪那支先出发了,剩下十二支里,有五支磨磨蹭蹭地走了,还有七支似乎是在商量战术,一直原地站着没动。
尤其是褚回铮和符回依所在的队伍,离殷回之最近,也始终没有出发。
褚回铮没有分给殷回之眼神,嘴上一直在与同宗的师兄分析,从秘境地形分析到奇兽分类,听得同宗师兄眼露茫然。
而旁观者通过水镜,也看出了些端倪——这些队伍不是真的为了在原地商量战术,而是在等殷回之主动开口加入。
碍于立场,他们不能主动找殷回之,但殷回之若是主动请求加入,他们不会拒绝。
可殷回之始终站在外围,没有上前半步的意思。
大家都不是蠢人,很快便陆陆续续走了。
传送阵边一时只剩下四个人。
无妄大师面容祥和,兀自捻珠。逍遥门执剑长老沈奕是个冷木性子,也一言不发。
江如谂虽然不喜言语,但看见落单的殷回之,还是忍不住问:“为何不与他们一起?”
殷回之淡道:“不熟。”
江如谂不善言辞,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
但令他意外的是,殷回之这次竟然没有转头就走,而是走近了他,问:“你上次想同我说什么?”
江如谂眉头微蹙。
这个场合,并不是详谈的好时机,他们的每一句对话都会被水镜送进外界的双双耳朵里。
但殷回之的目光澄澈冷冽,直直盯着他,似乎早已洞悉他的一切内心想法。
于是江如谂明白过来,殷回之就是要逼他将接下来的话说给所有人听——否则不必再说。
江如谂沉默许久,最后道:“从前之事是我错判,力驰之死确实与你无关。”
秘境外,水镜前一片哗然,褚如棋更是脸色黑成了锅底。
他这个混账师弟,还是做了他最怕的事。
虽然江如谂嘴上说的是“我”,把罪过都揽到了自己一人身上,但江如谂是什么人?是名满修界的灵隐真人,是观澜宗问剑峰峰主。
观澜宗怎么可能撇得开责任?!
褚如棋面沉如水,在一双双窥探的视线中一言不发,紧紧盯着水镜。
光这一句话还不足以将所有的舆论都导向对观澜宗不利的方向,他只怕江如谂接下来还要被殷回之引着说出更多。
其他人的想法恰好与他相反,抱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巴不得再多些信息漏出来。
然而事情让他们失望了。
殷回之道:“江峰主,烦请设个结界,我也有些与比赛无关的话想问你。”
大秘境有规定,参赛修士不得擅自设结界躲避水镜监测,所以殷回之才会让江如谂动手设。
褚如棋第一反应竟是松了口气,而后神情变得很复杂。
其余人也没想到殷回之竟会放弃这个在公众面前洗刷冤屈的机会。
一层薄雾似的结界原地升起,将殷回之和江如谂二人笼罩了进去,两人对话的声音彻底消失了,只有静默和几乎静止的画面。
无妄依旧兀自捻着佛珠,只是阖上了眼,以背对着殷回之和江如谂。
沈奕不大通人情世故,原本直瞪瞪杵着,面对着江如谂和殷回之,见无妄转身,也面无表情地转过了身。
结界内,殷回之看着江如谂:“我那时的确从未杀过人,但时至今日,我也未找到直接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你是如何确认的?”
江如谂被他那句“那时从未”刺了一下,唇线绷直,又松开:“我给你和回雪的拜师佩剑,剑鞘里侧最深处刻了你们的名字。”
可能是这话太匪夷所思了,殷回之的第一反应居然是笑了一下,然后慢慢反问:“什么?”
“我用灵力操纵刻刀刻下的,所以没有留下灵力痕迹……很难被发现。”江如谂缓声说。
殷回之脸上最后一丝表情也消失了。
如果江如谂说的是真的——
当年在富城山崖边,江如谂对他的称呼还是‘孽徒’。
那时江如谂已经出关十多天,下山缉拿他前,居然一次也没有想过,要去看看那堆“证据”是不是真的属于他。
……哈。
殷回之眼尾灼起淡淡红痕,又笑了一声。
“江如谂,我此刻真想杀了你。”殷回之平静道,“但是先算了。”
“我只问你一句,”殷回之道,“那把杀了力驰的剑,你知不知道是哪来的?”
江如谂唇线绷直:“不知。”
殷回之点头:“如此甚好。”
江如谂不知道他在“好”什么,微微蹙眉。
“江峰主,”殷回之已经彻底收敛好情绪,“时间不多了,我要走了。”
江如谂的声音再次响起:“我不是个好师父。”
殷回之停步,头也不回道:“不,你只是对我不是个好师父——但无所谓,我已经有了会对我好的师父。你也别再把自己放在那个位置上,平白恶心我。”
说完,他也没再管江如谂的反应,直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