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25章

第25章
  

  82、第 82 章

  

  明钰眼睛闪亮, 侧着脑袋思索了一会儿,皱眉道:“没想过,缘分这事儿说不准的。”以前他从未想过这个问题, 不过现在看来, 这个问题有些难住他了。

  以他自己的想法, 他绝对不可能接受盲婚哑嫁,不可能会接受一个陌生人突然就闯入他的生活, 这是很可怕的, 两个人相互不了解, 却要同住在一个屋檐下, 这……这简直就是不能想象的。

  两个人的性格, 脾气,乃至于喜好不说要完全相合,总得投机吧。如果没有, 他宁愿舍弃,也不愿意将就。

  至于他的身份,就注定了他的终身大事并不是一件小事, 可他不想被别人操纵自己的人生。看来还是要想想办法才是,自己能够脱离皇宫, 来到这广袤的边地, 就是想要一个自在, 不被束缚。将来的人生他也不希望被人左右, 所以, 还是得提前找皇帝老爹给下个定心丸才是。

  想到皇帝老爹, 明钰又有些头疼起来,此次自己的事情,迟早都会被父皇知道的, 要是父皇因此怪罪下来,到时候自己该怎么安抚啊!

  想到这里,明钰摇摇头,不愿再去想这些糟心事儿,避开话题说道:“走吧,回去看看该准备些什么。”

  此行往北,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行。毕竟人烟稀少,路上说不定还有猛兽出没,危险肯定还是有的。

  谢宜修看他的背影,眼中神色难辨,就这样吧,远远看着他就好。

  王爷消失一事自然不可能被瞒多久,上报朝廷是必须的。魏大将军已经头秃了,索性脖子一梗,豁出去了,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快马加鞭将情况上奏朝廷,就忐忑等着结果。

  皇宫之中,皇帝见到奏报,当时几乎就快晕了过去,宫人手忙脚乱,连忙传来太医,这才将皇帝给稳住了。

  听到皇帝突然传太医,宫中的人几乎全部惊动了,各宫妃嫔娘娘,皇子公主俱都前来探望。

  最后皇帝一个不见,让他们都散去,只是让太子明烨进去了。

  惠妃气的牙痒痒,甩甩袖子,气鼓鼓的离开了。

  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这次皇帝突然昏厥,请太医的缘由不到半日就有了风言风语传了出去。

  “听说皇帝陛下是因为边地夷人大举进攻石崇关,眼看着石崇关快守不住了,凉城危在旦夕,所以陛下气急攻心,这才会晕了过去。”

  “你哪里来的消息?我却是听说是因为三皇子与人争风吃醋传到皇帝耳朵里,这才气晕过去的。”

  “瞎说,这种没影的事儿也能瞎传。”

  “怎么就瞎传了?三皇子的那点事儿谁还不知道?当年与太子为了个男人争风吃醋,京城中几乎没人不知道。”

  “快住嘴吧你,要是传进惠妃娘娘耳朵里,你这小命还要不要了?”

  “你们都别争了,皇帝晕倒之事听说与哪位痴傻的爷有关。好像是那位爷在边地出事了……”

  众人闻得此言,都围了过去,纷纷询问打听起自己不知道的消息来,“真的假的?你又是哪里得来的消息?快说来听听。”

  “是啊是啊!快说说,那位爷出什么事儿了。早在出京之时,就有人说这位爷是真傻,去边地送死的事儿,谁都不愿意去沾上,这下好了吧?闹腾着要去,这才多久,啧啧……”

  “照这么说,这位爷岂不是白白送了命?嗐!难怪皇帝原本还好好的,一下子就不好了。”

  在外面传的沸沸扬扬之时,德毓宫中太子端了一碗汤药,正在一勺一勺喂给皇帝。直到喝完了,宫人才将东西端下去。皇帝挥挥手,让人退下,只留了贴身大太监侍候。

  皇帝脸上有明显焦虑感,叹了口气道:“夷人胆子怎么就这么大呢?竟然明目张胆敢在凉城中劫人走?你说说,朕派去给老十四的护卫是干什么用的?”

  “父皇勿要动怒,十四弟不会有事的。”明烨劝慰说道。

  “不会有事?这还叫不会有事儿?”皇帝又动怒起来,气喘吁吁的骂道:“没一个是省心的,朕的边地驻军好几万人,竟由得那些人来去自如,呵呵!好!真好!这个魏无忌,当真无用至极。”

  明烨心中也焦急,十四弟被人掳走,如今生死不知,可他却不能在父皇面前表露出来,还得好好安抚才是。

  “夷人奸猾,任谁都不会想到他们会出如此下作的手段。边地还需仰仗魏家,父皇放心,十四弟是福大命大之人,会平安归来的。”

  “你叫朕,如何能够放心!”

  “父皇不相信别人,还不相信谢宜修吗?他可是父皇亲封的战将军,万军之中取敌性命如探囊取物。有谢宜修在十四弟身边,就一定能够将十四弟平安带回来的。”明烨说道。从奏折中他已经了解了大概,知道谢将军带着十四弟逃走了,那就有希望。

  这话的确不错,皇帝也心气儿平静了些许。点点头,“若是能够平安逃出来就好,否则老十四要是有半点的损失,朕定会让夷人血债血偿!”

  不用多说,夷人将明钰掳去的打算,谁都心知肚明,要是真被他们捉住,当成威胁大燕皇帝的筹码,朝中上下只怕会闹翻天。

  当年皇帝凭一己之力,将朝中议和的声音打压下去,这些年来无人敢触霉头,要是夷人用明钰前来威胁。那么皇帝是答应还是不答应?若是答应下来,多年来的强硬政策就会功亏一篑,可若是不答应,谁又敢保证十四皇子的安全,这就会让皇帝陷入两难之境。

  如今也只能寄希望于谢宜修,希望他能够将明钰毫发无伤的带回来。

  “太子替朕拟旨,禁卫军中再调遣一千精卫立即前往边地,护卫端王。”皇帝直接决定道。有了这批人马,以期能够尽早将人救出来。

  明烨吃惊不已,父皇说的禁卫军精卫,这可不是一般的护卫军,而是皇帝的贴身护卫,这些人可是千军万马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每一个都能够独挑大梁。皇帝竟然给明钰送一千人过去,这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了。

  “这……这个,父皇,这些都是禁卫军精锐,是父皇身边的得力之人,送去边地护卫端王会不会不妥?要是传出去,朝中上下只怕会哗然一片。”明烨明显有些顾虑,他能理解父皇此刻的心情,只是这样做,只怕会落人口实。

  一个边地王爷,怎么可以用帝皇的贴身护卫,这样一来,岂不是大逆不道,图谋不轨?

  “哼!朕自然知道后果,按照祖制,亲王随身护卫三百人足矣。当初老十四的五百人马那些人不也说人数过多违制了吗?可看看边地的情况越来越错综复杂,五百人手如何够?新加一千人也算少的了。他们要说什么尽管来找朕就是了,朕何惧于人?”

  明烨头疼,皇帝老爹任性起来也是可以不讲道理的。眼见皇帝已经下定决心,他也不敢再劝,只能代为拟旨。

  反正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还有父皇在前面吸引火力呢。

  他也知道边地的情况错综复杂,那些人竟能在眼皮子底下掳人,可以想见该如何危险,若是敌人派出刺客什么的,想都不敢想象。

  对于父皇说派出禁卫精锐一事,他心中也是赞同的,至少有这一千精卫,十四的安全能让人更放心一点。因此,他才只是劝了一句就照做。

  他以前不了解明钰为何死活要去凉州,现在才明白了一点明钰的心思,明钰所说的规划是个很长远的时间线。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组织起商队,并且成功将商队的作用极大化。

  明钰是一步一步在按着他的计划走,现在他开始相信明钰所说的。走出一条丝绸之路,创造一座商贸城市,将昔日荒州打造成一个不输于南方的任何一个州城,让大燕国经济腾飞,让万邦来朝。这一切明钰都能做到,也只有他能够做到。

  他从来没有想过明钰这样破天荒的想法是从哪里来的?他从小总是一个人不说话不动弹,最多的时间就是发呆。是不是就是想着这些天方夜谭,荒诞不经的无法实现的东西?明烨知道他的想法跟世上所有的人都不一样,这也是被人当做傻子的缘故。

  当明钰写信告诉他自己的规划之时,他也是从一开始自认为的荒谬,到后来的将信将疑,再到现在相信明钰一定能做到这一切。他真的像是中了蛊一般,认定了,这世上只有明钰能够做到这一切。

  到那个时候,他们兄弟二人,齐心协力,定能开创出大燕建国以来的盛世纪元。这将是大燕史上无与伦比的辉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是明钰许给他的,他拭目以待。

  旨意一出来,朝中果然掀起轩然大波,朝里朝外都知道皇帝对于十四皇子的宠爱。

  当初十四皇子自请封出之时,皇帝的态度就可见一斑,一开始就将京畿之地册封于他,被拒后,依他之言封了凉州。后来明明应该随身护卫三百人数,硬生生给提到了五百人。这还不算,十四皇子的随车行装可比历来的皇子丰厚多了,皇帝的私库中不少的好东西都有一份填补。在当时让京城的百姓津津乐道好一阵子,谁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的?当今皇帝可不一样,对小儿子那也是疼入骨子里了的。

  “陛下万万不可,此举实在有违祖制,天子护卫精锐岂能护卫一个王爷?”礼部尚书第一个跳出来阻止。有违礼法之事,他责无旁贷应该站出来指正。

  皇帝凉凉看了他一眼,“边地情况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如今端王遇险,你们说说,谁人去救?徐爱卿,不如你去?”

  徐尚书脸色一变,这如何使得?皇帝的性子,在朝各位谁人不知?决定了的事一向雷厉风行,近些年来虽然收敛了些,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当年倒下大半朝臣的事还历历在目,谁还敢捋虎须?

  “臣,臣以为,端王遇险,边地守军不无责任……”徐尚书喏喏说了一句,收回站出来的脚,默默缩回朝臣队伍中。要是皇帝陛下心血来潮,真的下旨让他去边地,他可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何必为了一个傻皇子,赔上自己的仕途。

  有人看戏,这不是废话嘛?现在首要目的是救回端王,岂是追责之机?徐尚书目前站队三皇子,自然不希望太子一脉的端王好,此时站出来也不知道被谁当枪使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12-26 11:54:56~2020-12-27 11:45:2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善舟者 20瓶;沫|*雅轩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83、第 83 章

  

  朝堂中人混迹官场几十年哪个不是老狐狸成精?个个都是老奸巨猾, 见风使舵之人。如今皇帝,心意已决,旨意已下, 已无更改的余地, 再行阻拦的话, 在皇帝的眼里,只怕落不得个好字。

  皇帝是下令调遣禁卫军前去营救护卫端王, 这是皇帝的护卫, 护卫谁不是护卫?一个远在边地的王爷, 与皇位又无甚威胁, 更与大家没什么利益相关, 倒也不必太过于在意。

  至于什么祖制,大燕的祖制又不是没有变过,历代先皇为了稳定边地和平, 用公主和亲早就成了循环不破的规矩。当今皇帝一掌权不也就废除了这项规矩吗?

  至于其他的小事更是不用多说,祖制从未有人敢出外商贸。现在可好了,端王爷亲自请旨, 带头弄出个商队来,就是为了出去大燕国, 对其他的西域各国通商。

  一开始不是没有人弹劾过, 说一国王爷与民争利, 还与西方蛮族通商, 实在是有损大燕朝国威。可是结果呢?皇帝打定了主意护这个小儿子。有意见的, 好, 你可以提,提了之后,贬谪去外地为官, 等上个三年五载的,想明白了再回来。其意思很明确,不想听你在这里废话,贬得远远的,眼不见心不烦。

  这么杀鸡儆猴之后,反对的声音才小了许多,虽然有不满的言论,要不然憋着,要不然就自个儿回家发发牢骚得了。

  在那次之后,朝野上下也都明白了,这个端王可不是他们能够动的人。自从端王分封凉州,就有人庆幸,打发的远远的也好,边地战祸连连。过上几年,端王的小命能不能保住,还说不一定呢。

  不过这个端王爷,还真被他给倒腾出了点名堂出来,上次商队运进京城的那些西域物品,还真是稀奇无比,成了抢手货。经手的太子殿下赚得满盆满钵,谁看了不羡慕嫉妒的?现在问问京城的权贵人家,哪一家家中没有一两样西域来的东西?说出去倍儿有面子,待客之时拿出来展示欣赏一番,谁人不艳羡的?这可是身份的象征,一般的人甚至出再多的银钱都买不到。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不希望端王出事,他要是真出事了,他们往后哪里还能再见得到那些贵重的商品?有家中资产丰厚的,也在心中盘算起来,要不要派族中子侄也跟风走一趟商,说不定也能有一番成就。不过,还得好好计划一番,搭上太子这条船才行。

  于是,大家都抱着各自的小心思,不再明目张胆的反驳皇帝陛下的决定,这件有违体制的事情就这么轻易的定了下来。

  当前朝的消息传到惠妃宫中时,惠妃气得当场砸了一套青花瓷。

  一开始明钰的消息传出来,惠妃乐不可支,她就说嘛,夷人岂会是好相与的?可惜怎么就没有当场把这个小兔崽子给弄死,反而让他给逃脱了?不过落到绥西国境内,被抓住也是迟早的事儿吧?这是她近几个月来得到最好最开心的消息了。

  这个小兔崽子,帮着太子弄些西域的稀奇古怪东西回来,引得人人争抢。让太子得了好些名望财富,就连皇帝陛下都夸奖太子这件事情做得好。就连她想让她的儿子明涛参与一手,都被皇帝陛下给驳斥了。这几乎让她颜面扫地,连珍妃那个贱人也特意过来笑话她,怎不让她又气又恨。

  都是皇帝的儿子,怎么就差这么多,皇帝偏心太过,她的儿子是众皇子中最为出众,才华能力都是最好的,凭什么就比不过太子那个贱种?反而处处低人一等?当年她输给皇后,如今自己的儿子怎么也不能再被人给比下去。

  所以,她视太子与明钰为眼中钉肉中刺,明钰去了边地,她巴不得明钰被夷人杀了才好。打听到明钰出事,正高兴呢,却听到皇帝竟然派自己的贴身护卫去边地,营救护卫明钰,这是历来皇子都没有过的待遇,她心中如何不气不恨?

  有人欢喜有人忧,宫中向来不是安稳太平之地,但凡有点风吹草动,也能传出老远 。

  这不,晌午惠妃才打碎了一套青花瓷,下午过后珍妃就过来了,明里暗里看惠妃的笑话。

  “听说惠姐姐失手打碎了一套心爱的青花瓷,哎呀,这可真是可惜呢!换作是妹妹我的话,可是会心疼死呢。”珍妃翘着兰花指,用手帕掩嘴笑道。

  她俩素来不和,惠妃的心思,珍妃多少是知道的,对于惠妃的眼中钉,她却是看好的,也明里暗里的帮着说好话,目的只有一个,跟惠妃做对,只要能让惠妃生气不开心,自己就高兴了。

  惠妃正不爽呢,她再怎么说也是这宫里的老人,岂能容得下珍妃这个狐媚子在她面前耀武扬威。当即冷哼一声,冷笑道:“妹妹就用不着可惜了,这青花瓷姐姐宫中多的是,姐姐都不心疼,更劳烦不了妹妹心疼了。”也只有珍妃这样没有见过世面的小家子气之人,才会一副大惊小怪的样子。

  珍妃扶了扶鬓边的头发,装作听不懂她的言外之意,格格笑道:“姐姐说的是,青花瓷再多也不值当几个,上次太子送进宫的小礼物倒是稀罕。姐姐不知道,那个叫镜子的东西才是易碎之物。妹妹笨手笨脚的,不小心给磕碰碎了,伤心了好久,还是陛下看不过意,又给妹妹补上了一个,妹妹这心啊才圆满了。”

  她看着惠妃铁青的脸,心中说不出的得意,能看着不可一世的惠妃吃瘪,成就感爆棚。听说那时惠妃想要一面镜子,还求到陛下那边,可陛下都没有答应,她就是故意将话往惠妃的心窝子里戳。

  “哎呀!看看我,这都忘记了姐姐当初没有被送镜子,不过三皇子素来孝顺,想来定是给姐姐准备好了的。姐姐以后失手可千万别摔碎了,否则还真的再难弄到了呀!”说完,也不理会惠妃气的快要变形的脸,扭着腰离开了。

  哼!等着吧,等本宫的儿子得势,本宫要你们统统都生不如死。

  边地中军大帐,看着手中的密信,魏大将军的神色终于轻松了许多。这是从绥西那边送过来的王爷他们的行踪消息,正是谢宜修让罕达派人送过来的。如今他们逃脱了敌人的追捕,正往北而行,准备从西岐山转回大燕。

  魏大将军连忙走到悬挂的地图前,仔细的辨认着地图上的位置,用以推断两人大概的位置。

  就在这时,帐外又传来一阵喧闹声,魏大将军皱皱眉头,不用说也知道是莫统领又找上门来了。

  他们被明钰派出去追剿入侵的夷寇,用以锻炼他们的战斗能力。谁都知道,这是难得的练兵机会,他们也想着能做到最好,给王爷一个交代。哪里知道,他们离开后,王爷竟然被人给掳走了,这明显就是敌人的调虎离山之计。

  得知这个消息的他们哪里还敢慢慢跟夷寇耗,当即安排好作战计划,一举击败夷寇。可惜的是,原本明钰交代他们必须全歼这伙敌人,然而因为时间匆忙的缘故,他们歼灭了大多数夷寇,却被少数几个钻了空子给逃脱了。

  没办法,如今王爷要紧,完成任务的他们立马收拾了行装,直接奔赴边地石崇关,找上了魏大将军。

  有亲兵进来通报,魏大将军头疼,还是让人将莫江给放了进来。

  莫江急匆匆,心中憋着一股气,见到魏大将军开口直接道:“大将军,在下此来只是告诉将军一声,我们护卫营已经集结完毕,会立马出关,前去营救殿下。”

  他们来此以后就想要立即前往绥西国,没想到魏大将军竟然将他们拦了下来,让他们等着听从安排。

  一开始,他还以为魏大将军会立马给他们下达任务,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两日功夫,他又去找了魏大将军几次。魏大将军总有借口一拖再拖,实在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莫江是再也等不了了,一天比一天焦虑,王爷如今身陷险地,身边仅仅是一个谢将军,这叫他如何不焦急?他必须去接应王爷,多等一刻就多一分危险。

  不能再这样等下去坐以待毙,他们身为王爷的贴身护卫,所关心的也只不过是王爷的自身安危。不似魏大将军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魏大将军能拖,他们不能等。于是今日他就已经集结好了护卫营的人马,打算通知一声魏大将军,就出关去。

  “慢着!”眼看着莫江就要转身离开,为大将军喝止住了他。

  莫江眼眶通红,回过头似狼一般的盯住魏大将军,“大将军,我们护卫营并不隶属于魏大将军的边地驻军。”

  他的意思很明白,他们要怎么做,魏大将军还管不到他们的头上来。他们能来此通知一声,已经是尽了宾主之仪了。

  魏大将军摇摇头,这支护卫军是王爷一手带出来的,自然是比不得其他人,他确实也不能够命令或者阻挡他们。

  “那你们现在要到哪里去营救王爷?”魏大将军反问道。

  这个问题倒是把莫江给难住了,他们得到消息赶过来已经耽误了时候,现在王爷在哪里,他们还真是不知道。他想了想,他们只能潜伏进绥西国,再慢慢想办法打探消息了。

  “行了,我这里有刚送过来端王的消息,不如一起商量商量看看我们在哪里接应,该如何接应王爷比较好?”魏大将军说道。

  莫江一听大喜过望,魏大将军这是有了王爷的确切消息,这样就好,王爷平安无事真是太好了。

  “王爷一出事,本将军就已经上奏给了皇帝陛下,也有消息来说,陛下派遣了一千禁卫军精锐前来,营救护卫王爷,如今只怕已经在路上了。”

  莫江听了这个消息,愣住几乎说不出话来,他没有听错吗?皇帝派出禁卫军精卫?这些是什么人,身为禁卫军百人统领的他,不可能不知道。他们可是历代皇帝的贴身护卫,可不是他们这些一般的禁卫军可以比拟的。以前还从未听说过派出精卫来护卫王爷,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有他们出马,将来王爷的安全就不用再担心了。

  “从王爷让人送过来的密报来看,他们暂时安全无忧,会一路往北前往西岐山下,然后再南返回大燕。我想,我们可以派一支军队前去西岐山接应,这样应该就不会错过。”魏大将军手指着地图,照着密报上所指,划出一根线路,这大约就是明钰他们规划出来的路线。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12-27 11:45:21~2020-12-28 10:36:5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哆啦a畅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元宝.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84、第 84 章

  

  莫江顺着魏大将军的手指看过去, 点点头,既然王爷告诉了他们具体的行进路线,往他们前行的路上去碰头接应是最直接有效的。

  魏大将军继续说道:“那一千禁卫军也快要到了, 为节省时间, 不如莫统领率队前往汇合, 然后再一起往西岐山赶去接应。而我们驻军我会派人往南做出声势,让敌人以为王爷他们在南, 如此扰乱视线, 声东击西, 尽量给王爷他们逃离的安全环境。”

  大体的方案上没有任何漏洞, 魏大将军思虑得很周全。莫江自然愿意领命, 当即拱手行了一礼,“喏!护卫军这就出发。”

  眼看着一天天的都找不到人,察察齐更加焦躁起来, 他是立下了军令状的,誓要将端王给活捉回去,如今都过去这么久了, 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不,应该说消息很多, 完全分不清哪一个是真, 哪一个是假。就是辨别消息真假这一条就耗费不少的时间, 毕竟因着一个捕风捉影的消息就派军队前往, 往往劳心劳力, 苦于奔波不说, 还没有任何的成效。

  每天收集到的消息都让他头疼无比。此刻他面对着浑勒王,愈发小心翼翼起来,他是性子放纵鲁莽, 可也不是傻子,不会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王爷,下臣实在无能,如今各处都有消息,又处处都没有消息,这叫人如何是好?”他们疲于奔命却没有任何效果,察察齐只好放低身段求助。

  拓跋仞眉头轻皱,手指头漫不经心的敲打着桌面,“这么说来,他们的行踪是半点确切消息也无?”

  察察齐深感惭愧,事后回想起来,当初是他错过了追击的机会,才会造成如今的局面。他虽然悔不当初,可如今也没有了重来一次的机会。

  “王爷,我们的人几乎已经搜遍了,没发现任何踪影。”

  “咳咳……没有任何发现?两个大活人,难道还能上天入地不成?”拓跋仞一掌拍在桌子上,又是一阵咳嗽。

  察察齐低下头不敢说话,宋涟上前两步,替他倒了杯热茶,拓跋仞喝了两口才平复下来。

  命人取来地图,摊在桌上,指着当初明钰谢宜修消失的地方,按着他们逃离的速度,时间距离等等划拉了一个圈子,“这些重点地方,你们确定搜查完毕了?”

  察察齐点点头,“都已经照着做了,说不定他们就没往这边。我听说,大燕驻军如今有异动,他们派出大量探子在南边活动,更有红袍军往南方而去,会不会这两人已经往南而去了?”他看了一眼拓跋仞,“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应该尽早将大军派过去才是。”

  也不无这个可能,大燕驻军的动作他是知道的。拓跋仞看向地图南方,思索着这样的可能性有多大,当初猜测他们会转道回大燕。可从留下来痕迹来判断,转道往北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他们的人手布置上也着重偏北线。可如今看来,难道他们猜错了,那些痕迹只是个遮人耳目,其实真正的目的是往南?

  南人驻军的异动很能说明一些事情,如果他们真的得到消息前去接应端王,也不是不可能。

  拓跋仞正在考虑要不要往南再添加人手,宋涟站了出来,“王爷,我们应该继续加派人手再往北搜寻。”

  “什么?”察察齐闻言不可置信,很明显大燕的军队是想往南接应,这姓宋的是想干嘛?

  拓跋仞也抬头看向他,点头示意问道:“怎么说?”

  宋涟拱拱手辑了一礼,这才慢条斯理的道:“原本在下还有些疑虑,但是以现在的局势看来却说明了在下的判断是正确的。”

  察察齐听得一头雾水,心中急切起来,“你倒是将话给说清楚啊,判断什么正确了?”

  拓跋仞也疑惑为何他会说判断正确,以如今的局势看来,大燕驻军,红袍军往南活动,恰巧说明了这两人应该就是往南方找机会回大燕。

  “王爷可知,我们汉人有一句话,叫做声东击西?”宋涟脸上是恰到好处的温文儒雅的笑,“以在下看来,这两人如果真往南边而去,就不可能恰好在这边放出假消息来扰乱视听。”

  察察齐还不明白宋涟的话,拓跋仞稍微一细细思量,就已经想通了宋涟话中的关节,“这么说来,我们之前已经快要寻到两人的踪迹了,只因为他们故意放出来的假消息而逃脱了?”

  “正是!而且真是要接应,不应该秘密行动吗?大燕军队的行动,却有种故意让我们察觉的意思在里面。在下以为,他们是有意将我们的视线拉过去,将我们的注意力拖在南方,这么一来端王有机会逃走,说不定他们秘密的接应队伍已经赶过去了。”

  拓跋仞手指敲击桌面的动作愈发急切起来,“这么说来,他们有可能在我们眼皮子底下,不得已才放出假消息迷惑我们,让我们顾此失彼。可惜了,竟然没有逮到他们。”

  察察齐听他们说话,好像是在听天书一般不可思议,怎么可能会是这样?他连他们的一根头发丝儿都没有看见,整的说起来好像他们就站在面前一般。这……这,简直就是岂有此理嘛。

  拓跋仞狠狠的盯了察察齐一眼,“没用的废物。传令下去本王亲自领军,往北追击查看。”

  有人领命而去。

  察察齐缩了缩脖子,哪里敢有半点反驳之语?不敢再提这个话题,踌躇了半晌说道:“王爷派去入侵大燕的小队回来了。”

  算算时间,这支小队也应该回来了,当初派他们前去入侵大燕边地,为的也只不过是江端王身边的人马牵扯住,现在也算是功成身退了吧。

  “哦?奴哈为何不来见本王?”拓跋仞奇怪,按理来说完成任务回来,奴哈应该第一时间来向他汇报才是。为何反而让察察齐带消息过来?

  察察齐看了一眼拓跋仞,决定实话实说:“王爷,此次派去的小队回来的人十不存一,而奴哈也身负重伤。”

  这也是他的手下巡查之时才发现他们,个个负伤,狼狈不堪,就将他们给带了回来。

  察察齐虽然与奴哈不睦,可看到他的伤势,心中也不好受。再怎么说,他也是为绥西国才负伤,是草原的好男儿。派了人过来医治伤者,又询问了其他人此行的情况,了解了所有情况的察察齐心中不由愤恨不已,南人多狡诈,诚不欺我。

  “什么?”拓跋仞如何能相信,一阵激动一下,又忍不住咳嗽起来,缓了一口气才不可置信的道:“怎么可能?”

  他们派出去的都是军中精锐,奴哈怎么说也是个将军,其本领并不弱。怎么可能败得如此惨烈?有他们大军在边境牵扯住驻军和红袍军,他们一队人马在大燕境内可以说是能横行无忌的存在,怎么可能遇到敌手?

  据他所知,能与这队人马对上的只有端王的护卫营,护卫营不用多说,从京城随端王前来的禁卫军。其战力还比不上边地驻军,在他看来,两者为敌,也是自己的人砍瓜切菜将他们一举击溃,什么时候也能轮到这些人伤到他们的铁骑精英了?

  “到底怎么回事?”拓跋仞额头青筋直冒,想要发怒,最后还是强忍下来。

  察察齐好歹打听清楚了他们对敌的情况,连忙将情况说了一遍,最后才道:“其实也不怨他们,只能怪南人实在太过狡猾,打不过就缩进地洞之中。趁人不注意之时,又不知道从何出钻出来,狠狠的咬上一口,让人防不胜防。而且,我们之前的策略以战养战,到现在根本就行不通,边地的那些村人早就将贵重物品以及粮食等等都藏起来了。在村子里根本就抢掠不到半颗粮食,将士们忍饥挨饿,哪里还有力气对战?能够活着回来这点人已经是幸事了。”

  拓跋仞听到最后,气息不稳,咳得上气不接下气,只得让人拿了一颗药丸来,和着水服下才渐渐好得多了。

  他转头看向宋涟,“你知道这种情况吗?”

  宋涟皱着眉,点点头,“以前还在大燕之时,就听说过这个,听说是端王想出来的主意,让村寨都修建这样的地下密道。只是在下也没有想过,这个东西所起到的作用竟然如此之大,能损失这么多人。”

  当初他根本就没将这个事情放在心上,以为端王不过是心潮来血,糊弄着玩玩,也不过是劳民伤财之举罢了。现在看来,还真是不一般。这个端王难道并不如传闻一般痴傻,反而是大智若愚?如果是这样,那这个人的想法可不能以常理度之。

  “这么说来,以后咱们入侵大燕劫掠人口粮食都就难上加难了?”察察齐苦着脸,这个端王真是个祸害精,想出这么阴损的法子出来。将来,他们还能指望去打秋风吗?

  以前每次入侵收获总是满满的,掳来的人口,牲畜,抢来的粮食物资还是够他们挥霍不少时日。现在这种情形,他们哪里还有任何优势抢掠?不陷进去都算是好的了。

  拓跋仞明显也想到了这一点,“派探子先前去查看一下,咱们可以慢慢商议对付的办法来,如今当务之急,先将端王给生擒活捉。”

  等察察齐下去布置之时,拓跋仞转头看向正在沉思的宋涟,“宋先生在想什么?”

  宋涟回过神来,回以一个若有似无的笑,摇头道:“并未想什么。”

  拓跋仞微眯眼,压下喉咙中的痒意,清了清喉咙,将注意力转移到身前的地图上,慢声道:“先生,你以为端王目前会在什么位置?”

  宋涟踱步过来,跪坐在拓跋仞面前,盯着地图看了半晌,方才伸出白皙纤长的手指,划过一条线,最后顿在一处,“或许他们会跨过这片荒原,最后抵达西岐山这一带。”以前他没想过这个可能,不过现在嘛,这条路也不是不可实施。所有的退路都要给他堵死才是。

  拓跋仞盯着他的手指,良久才缓缓道:“这是荒原,荒无人烟,野兽出没,他们为何会如此选择?”然后又摇摇头,“不可能,他们去西岐山那边做何?难道想越过西岐山,入乌梁国?这怎么可能?”

  如果换做自己,绝不会冒险闯入那片荒凉之地。

  宋涟微微勾唇,笑的云淡风轻,“在下也不过是猜测罢了,至于是否会去西岐山。也只有看看沿路能否有他们的踪迹,从而分析判断出他们的具体位置。”

  拓跋仞从他脸上移开目光,“嗯”了一声,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12-28 10:36:59~2020-12-29 11:09: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45884474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85、明天干一仗就回去了(不会取标题啊)

  

  谢宜修将最后一只狼一刀砍死, 狠狠丢在地上,这才直起身来,看向不远处的明钰。

  明钰笑眯眯的看着他, 此时才走上前来, 拍了拍双手, 笑道:“谢将军,厉害了!”

  谢宜修环视了一圈, 看着一片狼藉的战斗现场, 这哪里是他的功劳, 大部分都是靠明钰才将这群狼给消灭了。

  从部落中出来, 两人一路往北, 越来越荒凉,到后来已经没有人烟,只有狼熊这些猛兽出现。

  有谢宜修在, 明钰倒也不怕,不过一路上他一有时间就在研究之前匠造坊所说的那个什么火,药。

  前几日, 明钰发现了一处硝石矿,捡了好些, 加上从部落中带出来用以祛除蛇虫鼠蚁的硫磺, 竟然被他捣腾出了一点名堂来。

  他们今日遇到的狼群, 已经跟了他们两天了, 要知道在野外遇上狼群, 是很危险的, 它们成群结队,进退有度,在头狼的带领下冷静的等待机会。

  这群狼有十来只, 盯上了明钰他们,就等着一个机会,等他们疲累惊怕之际,就能一拥而上,分而食之。

  谢宜修如果一个人遇上还不会有顾虑,只来一个杀一个罢了,不过如今身边有明钰,他手无缚鸡之力,更不可能让他单独逃跑,可是,万一自己照顾不周,被狼群伤到怎么办?这荒郊野外,更无法寻医问药。

  想到这里,谢宜修在最初发现这群狼时就有些焦虑,小心翼翼的防范。没办法被恶狼盯上,逃跑是最不明智的办法,只要被它发现有一点惧怕之意,它就会立即群起而攻之。

  明钰自然也发现了,当初离开部落的时候,就是怕会遇上凶猛的野兽,他才会搜刮了好些部落中人用来驱蛇虫的硫磺,准备不时之需。后来遇到硝石矿,索性就弄出火,药霹雳弹什么的出来防身还是可以的。

  而这批狼群就成了明月的练手目标,将火,药混着尖锐的石块,碎瓷以及燃烧物装在一个瓷瓶中密封好,点燃引信后丢到狼群中。其伤害力不可谓不强,冲击波将石块碎瓷片弹射出去,加上剧烈的炸响声,以及易燃的火势,附着毛皮,让狼群躲无可躲,这是第一波就重伤好几只狼。

  谢宜修见机而上,与想要逃跑的头狼撕杀起来,最终斩灭于刀下,除了两三只逃跑的,其余的狼全部被谢宜修补刀杀死。

  “怎么样?轻轻松松搞定,这玩意儿不赖吧?”明钰戏谑的道,眉梢眼角都是浅浅的笑意。

  “嗯!”谢宜修点头。

  是他小看明钰了,之前还在凉城时的那段时间,明钰天天往匠造坊跑,就是想要做出这样的东西来吧?看看现在,哪里用的着别人,他自己一个人不也就鼓捣出来了吗?

  “可惜啊,还不太完美,主要是现在手边的材料太紧缺了,要是里面放些铁钉钢珠,有黑色的油料燃烧,估计威力还会更大。再有瓷瓶密封效果什么也不太好,所以波及的范围弧度不大。或许回去后想想法子,看看能否有其他代替的,争取将它的威力增加十倍百倍。”明钰不无遗憾,在他看来这效果也就比起放鞭炮好一些罢了,根本就没有达到他心目中的要求。

  听他这么说,谢宜修已经没有任何话可说了。刚刚的效果他也见过了,要是能有十倍百倍的威力,此物开山裂石也不是不可能。若是用于军中,这样的伤害下去就是一大片啊!心中有了盘算,日后定要从明钰这边讨多些来才成。

  “按这样的速度,不用三五日,就会到达西岐山下的平原谷地了。”谢宜修将地图放好,说道:“休整一下我们即刻出发。”

  明钰点头,这一路风餐露宿,现在总算有了盼头了,“这么久了,也不知道魏大将军派出的援军来了没。”

  “按时间路程来算,我们到达西岐山平原他们也应该能与我们汇合了。”谢宜修算了算路程说道。

  明钰点头,也是他们过来走的是荒原山林,路途难走,耽误了不少时间。而援军抄近路,走平原,想来能提前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