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1-07 11:53:01~2021-01-08 11:52: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五讲四美好青年 4瓶;queen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95、第 95 章
皇帝虽然有自己的主观意识, 可是受到朝廷的制度的制约还是很大的,并非是可以任性妄为。小事情无伤大雅,可以自己做下决定, 可是关乎着家国利益, 这就必须经过朝堂众臣商议了。否则万一出一个昏君, 想怎样就怎样,国朝岂不是早就被皇帝给折腾完了?
当年皇帝刚刚亲政, 血气方刚, 对于先皇与夷人和亲的国策大为不满。一亲政就力排众议废除和亲议和, 可是又有谁知道这其中的艰难。
当时还是中书令的文丞相也曾劝过他, 要一步步慢慢来, 多花几年时间慢慢过渡。可他心急啊,每年给夷人送出去的岁币能够解决多少百姓的衣穿饭食,夷人还不满足, 每年照样有夷寇犯边打秋风,比白眼狼还不如。
然而这却伤及了议和党的利益,当时朝中上下反对的声音不小, 他虽然一意孤行,用强硬手段镇压, 可是杀敌三千自损八百, 朝中元气大伤, 也是缓了好些年才缓过来。
自那以后, 大燕国对夷人强硬的态度, 让夷人不满, 于是边地战火就从未停止过。
世人皆知战争劳命伤财,可是却没有后路了,只能坚信终有一日能将夷人赶回西方王庭去。
如今皇帝年纪越大, 也没有少年的冲动,更多的是求稳求平的心态。因此,对于明钰的想法,皇帝听了很是平静,他也不可能不考虑后果就答应下来。
“况且,连年战火不断,又有天灾人祸,这些年来国库收支不均衡,这两年更是入不敷出。要是贸贸然提出来扩张兴建西岐走廊,就会多出很多开支用度出来,朝廷中想必会有很大的阻力。”皇帝叹息道。他也不忍心小儿子失望,还特意解释了一番。
明钰自然知道这一点,不过只要父皇上了心,能够支持自己,其他的他可以自己搞定。
明钰笑嘻嘻的凑上去,“儿臣知道了,只要父皇答应与儿臣站在一条线上,儿臣就有办法让这件事阻力变小。”
皇帝疑惑的看向他,明钰也没个正经样儿,不在乎的说道:“不就是钱嘛,只要解决这一点,谁还会反对。”
皇帝忍不住失笑,这小子说得轻巧,要是能这么轻易解决就好了,所以说傻小子就是傻小子,这样的话说出来不怕被人笑掉大牙。
明钰打定了主意,死皮赖脸的央着皇帝答应下来。皇帝无奈,却也笃定此事并不易,就算自己答应下来,这傻小子又能做出什么来?
谢宜修也很奇怪,频频侧目,看端王的样子似乎很有把握。只是这可不是小数目,他哪里来的底气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而且之前也从来没有听他透露过有什么想法之类的。
皇帝先将明钰撇在一边,又询问了谢宜修一些事宜,大体上都了解透彻了,谢宜修这才请辞离宫,皇帝挥挥手应下。
谢宜修临走之际,明钰小声嘱咐了几句,让他按计划行事就是,等他有空了就出宫寻他。
谢宜修自是心照不宣的点头离去,皇帝将两人的小动作看在眼里,等到谢宜修离去,这才似笑非笑的道:“十四与谢将军倒也走得近。”
如果换做他人,只这一句话就能让人吓个半死,一个王爷与一个外臣将军走得近,单凭这一点就能治一个勾结外臣的大罪。
明钰却不以为意的摆摆手,毫不掩饰自己的夸赞,笑嘻嘻的道:“是啊!谢将军这个人还是挺不错的,连父皇都夸奖过的人,自然是好的。除了摆着摆着张冷脸不近人情外,其他都还好。好歹他也是儿臣的救命恩人了呢,儿臣这不还寻思着,看看有哪家的姑娘小姐能跟他有缘的,能撮合撮合他。”
这傻小子,恐怕连什么内臣外臣都闹不清楚吧?哪里会知道朝廷这些弯弯绕绕。这孩子心思单纯,也就是谢宜修救过他,他才会真心实意像朋友一样待他吧。
孩子现在长大了,知道好坏,也会有自己的圈子友人,他这个做父亲的,只怕也就被撇在脑后了。想到这里,皇帝心中隐隐泛酸。
“胡闹!人家一将军,人生大事岂是能由得你胡闹的?”皇帝崩紧面皮呵斥道。自己傻儿子行事,总是大大咧咧从不考虑后果,万一搞砸了,不又得给京里的人看笑话?
明钰不怕皇帝的呵斥,反而走过去捏起了皇帝的肩膀,将皇帝伺候得那叫一个舒坦。
“这有什么?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这也是为谢将军着想。况且,我这也没有逼迫他啊。总得让他自己愿意,选个喜欢的才行,是吧?”明钰原本还想着从皇帝这边想办法赐个婚什么的,不过想来想去还是不妥。
现在都是盲婚哑嫁,这绝对不能成。总得要他自己选个喜欢的,自由恋爱才行,不然强扭的瓜也不甜不是?索性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干脆就弄个游园会相亲宴什么的,这样说起来也好听。
明钰的想法让皇帝很是无奈,“行了,行了,自己注意分寸,别惹出乱子来。” 皇帝叮嘱道。
明钰自是满口答应,心中则盘算起他这游园会该如何办,他对于京中的千金小姐大家闺秀并不熟悉,以前在宫中,两耳不闻窗外事,这些圈子都没能去混上个脸熟。到后来去了边地,这么久更加不了解京城中的形势了。
还没摸索个什么头绪出来,却听皇帝说道:“说起来你也不小了,朕也该给你指一门婚事了。”
明钰在众兄弟中最小,他的皇兄们几个大的已经大婚,剩下没有大婚的,侧妃也是有的,只有明钰孤家寡人一个,还没有家室。
只因为明钰情况特殊,从小就是个不言不语不知任何事务的傻子,等到后来,病情好些了,性子又是跳脱的,经常惹事生非,让宫里人人都敬而远之。加之他也没个母妃操持这些,于是就这么耽搁下来。
等到成年,却因为他到处惹祸,皇帝一个头两个大,还没等到替他选妃就被人撺掇着远远打发了开去。也就成了如今这般境地,想到这里,皇帝对明钰还有些愧疚感。
明钰一个激灵,清醒过来,连忙拒绝说道:“别,父皇,婚事什么的,儿臣还没想过,现在可别提这桩。”
“为何?”皇帝奇怪明钰的反应,其他儿子听说指婚,也都兴高采烈的跪谢恩典。或由他这个父皇定夺,或自己选个有助力的亲族,不论如何,都是一件喜事,怎的到明钰这里却像个烫手山芋一般,急急想撇清?
明钰眼珠子转转,心如电转,他才不要父母包办婚姻,这样让两个陌生人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像什么话?他想过了,他的另一半绝对要跟他志同道合,有想同的思想理念,有想同的爱好兴趣,共同语言,还要有相互理解包容尊重信任。
这个世界上,因为制度以及生活理念的不同,让明钰很难找出一个能有共同心声,能引起共鸣的人。他不愿意在外面带着面具过活,在家里面对至关重要的另一半之时还要带着不属于自己的面具。这样也未免太累了,与其这样一辈子伪装,还不如一开始就杜绝掉,哪怕找不到他想象中的另一半,他宁愿一个人也不愿委曲求全,毁了另一个人一辈子。
明钰索性现在就跟皇帝说明一切得了,也免得日后因此事烦心。
“父皇,儿臣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人,是不会成婚的,如果贸贸然就跟一个不喜欢,不认识的人生活在一起,儿臣光是想想就浑身不自在。”
皇帝笑了,傻儿子就是傻儿子,尽说傻话,摇摇头说道:“不喜欢不认识有什么打紧的,一起生活久了,也就认识喜欢了,你看看你皇兄们,不也是成亲之后成了一家人,就熟识了的?”
明钰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不行,不行,不是这样的。我要找志趣相投,跟我说得上话的,也就是我要自己找心仪之人,父皇你可不许给儿臣乱点鸳鸯谱啊!不然儿臣可是要闹的。”
皇帝气笑了,这混小子,是在威胁朕啊?“你自己找心仪之人,什么时候能找到?现在谁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能像你一般儿戏的?”
“才不是儿戏,儿臣是下定决心了的,不管什么时候找到,就算这辈子找不到,大不了就不要了就是!”明钰满不在乎,“可不兴往我身边塞人,要是父皇一定要儿臣跟不喜欢的人一起,大不了儿臣就跑寺去躲一辈子。”
“你……你……混账东西!”皇帝被明钰的话气的吹胡子瞪眼。
想到明钰的倔脾气,当初要不是他倔,自己也不会依了他放他去凉城。这混小子素来说得出做得到,今日既然这么说了,那就是定下主意的了。这脾气也不知道是随了谁?他母后可是温柔贤淑之人,这么说来,就只能是随了自己了?
皇帝气不打一处来,骂吧,又骂不听,打吧,又舍不得。只得挥挥手,“随你,哼!你以为朕稀罕给你塞人?告诉你,将来你可别后悔,再来朕这边哭诉!”
明钰打蛇随棍上,笑嘻嘻的说道:“就知道父皇最好了。父皇放心,将来不论如何,儿子都会孝顺您的。”
这话说得贴心,皇帝瞪了他一眼,气闷的说道:“现在没被你气死就是好的了,还能指望将来?”
老父亲生气了,怎么办?只能哄着了。
明钰太知道皇帝的心思了,也不提这件事了,转移话题道:“儿臣这次进京带了不少好东西孝敬父皇,已经叫人给带来了,父皇要不要看看?”
见皇帝冷着脸,明钰只能厚着脸皮腆着脸憨憨笑,围着皇帝打转,“父皇?父皇?……”
皇帝哪里还绷得住脸,被明钰烦得头疼。“得了,坐下好好说话!”
明钰挨着皇帝坐下,兴奋的说道:“父皇,还记得儿臣上次来信说的玉米吗?儿臣成功种出来了。目前还准备大量育种,这种粮食产量特别高,又易成活。等到种子出来,就能够让百姓们大量种植,有了它,百姓就不会忍饥挨饿了。”
皇帝也兴致盎然,询问了一些关于玉米的问题。明钰这次进京还特意带了两个玉米棒子来,便让人先将东西呈上来。
这是关于国计民生的大事,皇帝自然是关心的,如果此物真如明钰所说的这么好,那么到时候大燕全国上下推广开来,定然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作者有话要说: 天太冷了,大家都要注意保暖啊!谢谢你们的支持!爱你们!
96、第 96 章
明钰拿出刚刚宫人送前来的一个锦盒, 挨着皇帝坐下后才将盒子打开来,兴奋的说道:“就是这个了,父皇您看看。”
皇帝伸手接过明钰手中金黄的叫做玉米的东西, 拿在手上沉甸甸的, 很有质感。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东西, “这就是从西域而来的农作物种子?”
明钰点点头,得意的说道:“正是, 您不知道, 这东西应该是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来的, 不知道为什么传到了西域, 结果让商队给带回来了, 真是太幸运了,原本儿臣还以为这东西再也见不到了呢。”
皇帝奇怪,听明钰这么说, 倒好似对这东西很熟悉一般,他以前应该不曾见过此物吧?
“你以前认识此物?”皇帝问道。
明钰一愣,才知道自己说秃噜嘴了, 连忙挽救道:“不认识啊!这不是后来翻书才看来了吗?不然我也不知道啊!”明钰眨眨无辜的桃花眼,睁眼说瞎话。
皇帝点点头, 这是相信了, “叫你多读读四书五经这些圣贤之书, 你倒好, 又去翻看杂书。”
明钰是个不爱读书的, 以前在宫中之时, 皇帝就想让他多读书,制制他那跳脱的性子。还专门派了大学士给他讲课,结果呢, 上课不是小动作就是打瞌睡,就是学不进去,跟他讲道理吧,他的歪理比先生的还多,把堂堂大学士给气的心口疼。
后来去凉州封地,皇帝仍不死心,还特意派了两位先生随行,目的就是想督促他多读点书,多学点东西。现在看起来,是半点成效也没有,从明钰写来的信就能够看出来,他的字和文章从来就没有长进过。
明钰吐吐舌头,被皇帝老子看破,也没多少紧张之感,“反正都是书,还不是一样的看,那些杂书也并非是毫无用途,不然儿臣又哪里知道这些东西来。四书五经可没有说百姓吃的粮食如何种?百姓穿的衣服如何制?”
皇帝瞪他,见明钰毫无悔改之色,也只能摇头叹气随他去了,便略过这个话题,转而问道:“你说此物哪里都可以种?”
明钰点头,“没错,没错,它有很好的适应环境能力,耐寒,耐旱,就算是贫瘠之地也能生长,不仅仅产量高,而且口感营养也很好。可以像小麦那样磨成粉蒸或者煮来吃。”
明钰科普的很到位,尽自己的努力说服皇帝,“父皇,不如今日儿臣就露两手给您看看,证明儿臣所言非虚。”
“你会做?”皇帝很是新奇,一来好奇明钰是否真能够下疱厨,二来对于明钰所说的这玉米是否真有那么好吃又营养。
明钰骄傲的拍拍胸脯,一本正经的开始瞎忽悠,“那是当然的,这东西一出来,儿臣就在研究它的做法吃法,现在算起来还是有一点心得体会的。儿臣可以保证,能让父皇吃了还想吃。”
对于明钰的正事不做,偏偏对旁门左道产生兴趣,皇帝是没眼看的,想要喝斥几句吧,看明钰得意的小样子,还是将话给咽了下去。算了吧,也不指望这个小儿子能够做什么正经事了。要是能够改变这傻小子的性子,早就改变了,也轮不到现在。这样也好,这些兴趣倒也比那些斗鸡走狗的纨绔好多了,他也就不用操这么多心了。
皇帝的心态很明显的完全偏向了小儿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明钰能够这样,他已经很欣慰了。
明钰所说的吃了还想吃,已经勾起了皇帝极大的兴趣。虽然不信他能有这样的本事,不过还是有些期待的。
皇帝装模作样的低咳了几声,将自己的表情掩藏好,不能让傻儿子看到自己期待他做的吃食。
“行吧,朕就当体恤你的一片孝心,待会儿晚上家宴,你可以准备准备。” 皇帝开了金口。
“得令!”明钰笑嘻嘻的回道。
皇帝被明钰耍宝的姿态逗乐了,不仅哈哈大笑起来。
这一幕被刚刚进来的明烨见到,心中泛起一抹苦涩的滋味来。父皇也只有在十四弟面前,才能这般放下心防,无所顾忌的开怀笑谈了吧。
自从明钰走后,宫中少了不少的乐趣,他已经许久没有见到父皇这么轻松自在过了,也只有明钰在父皇心中的特殊性,才会让父皇对待明钰也是与众不同的吧?
明烨心中也明白,皇宫之中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想要寻得一片净土,实在是太难了,而明钰何尝又不是这一方净土呢?从小就痴傻,这就已经断绝了他未来登高的可能性。后来痴傻病症虽然大好了,可他依然保有他原始的那一片赤诚之心。偶尔做事虽然荒诞不经,可都是遵循本心而为,在这个宫里又有谁能做到这一点?
这让他好生羡慕,自己处在这个位置上,就永远也不可能像他那样自由自在,肆无忌惮了。
如果自己放弃了所有的一切,是否也能像他一样遵循本心,自在而为?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明烨立马将它强压了下去,这样危险的念头绝不能有。
他怎么可能还如此天真,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他只能砥砺前行,万万不可后退一步。否则等待他的将是粉身碎骨万劫不复,想想看他的身后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他,就等着他一时失误,到那个时候,会有无数双手将它从这上面拉下去坠入无底深渊。
偶尔很累的时候,他有时会想,如果自己不是生在帝王家,而是一个平民百姓,是否就会简单快乐很多?可是出身并不是他能够选择的,既然他是皇帝的嫡长子,那就应该担负起他应当的责任,身不由己这大概就是他一生的写照。
明钰首先看到了太子,几步上去行礼,“十四见过太子殿下。”
明烨笑笑,朝着皇帝行了礼,这才对明钰说道:“以前都是叫太子哥哥,这次回来竟连称呼都改了么?”
“这……”明钰挠挠脑袋,以前是以前啊,仗着自己年岁尚浅,这么叫可以让太子能多多照应嘛,不过太子都这般说了,他倒也不好再坚持,毕竟以后用得上太子的地方多着去了。再有一个皇帝还在边上看着呢,便像以前那般拉了拉明烨的衣袖,亲近的喊了一句,“太子哥哥。”
明烨这才满意了,揉了揉明钰的脑袋瓜子,“这么久没见,瘦了,高了。”
明钰不满的撇撇嘴,自己已经努力长高了,还是被人给揉头顶,还被当做小孩子呢。
把他的小动作尽收眼底,明烨笑意更深了,道:“孤寻思着你也该到了,听说你在父皇这边,想着早些看看你,这便赶过来了。”说完对皇帝恭谨道:“父皇,儿臣贸然过来,您不会怪儿臣打扰了吧?”
皇帝见这两兄弟兄友弟恭的模样就心生欢喜,明钰自小也只亲近太子这个哥哥,而明烨平日里谨小慎微,也只有在明钰这里才能流露出一丝真性情来。皇帝也乐于见到两人感情深笃,明钰这性子处处得罪人,将来有太子照应,他也就能放心了。
“不过闲话家常,哪来什么打扰不打扰的?”皇帝清了清嗓子,“都坐下说话。”
“是!”明烨应了一句,就被明钰拉着坐下了,他微笑道:“刚刚进来就听父皇和十四弟笑谈,不知在说些什么呢?能否说来听听?”
皇帝笑了,“你十四弟刚刚说要亲自下厨,亲手做一样新鲜玩意儿来尝尝。老十四,太子为了你货品之事也是很尽心了,可不能将太子给落下了啊!”
明钰眨眨眼,嘿嘿一笑,“那是绝不能落下的,儿臣早有准备的。”
明烨好奇,“什么新鲜玩意儿?这普天之下,难道还有父皇都未曾见过的新玩意儿?”
其实明烨转念一想,就知道定然又是明钰带来的西域之物了,不过他想通了却没表现出来,故意装作不知道的样子。一句话却将皇帝给捧得高高的,让皇帝听的舒服。
皇帝哈哈开怀大笑,“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朕没见过的东西也多,看看老十四带回来的西域之物,样样都是稀奇新鲜的。”
明烨拍拍头,恍然说道:“那倒也是,也只有十四弟天马行空的想法,才能创造奇迹了。十四弟快跟孤说说这次带来什么东西,能让父皇这么高兴。”
明钰也从善如流的又说了一遍玉米之事,明烨虽然猜到了一点,可万万没有想到明钰说的是如此重要的粮食。
他从小在皇帝的熏陶之下,眼界自是不低,可是他到底年轻,虽然时刻谨记喜行不露于色,可是像皇帝那般的涵养功夫还不到家。在听完明钰的述说之后,他几乎跳起来,拉着明钰急急的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明钰笑着点头,“自然,现在已经在育种了,虽然不多,不过还是可以小部分试种,相信用不了几年,整个大燕国就能全面推行开来。多一种粮食,饥荒之苦就能解决大部分。”
明烨已经想到了,皇帝着重培养的继承人,虽然皇帝对他的温吞的性子还有些不满意,不过人无完人,人的本性并非外力可以改变的。
太子本性温和纯厚,在强势的皇帝威压之下,造成了他谨小慎微的性子,做一个守成之君还是可以的,开疆拓土却力有不足。也正是这样,太子是讨厌战争的,对于百姓民生的看重远远大于征城略地。
现在明钰抛出这个叫玉米的东西,易成活,产量高,能让百姓填饱肚子,怎不叫太子欣喜若狂。
他拉着明钰问东问西,明钰说得口干舌燥仍旧没完,还是皇帝看不下去了,“行了,推广新作物一事并非是一鞠而就的,如果这个东西真的很好,不用朝廷多做什么,百姓自己也会推广开去了,只是现在当务之急还是需要大批量育种才行。”
这话一出,明烨才消停下来,不过还是跟皇帝要了几粒种子,说是要自己种种看。皇帝横了他一眼,哪有一国太子不理国务,反而将心思花在这种小事上面的。
刚想呵斥几句,明钰眼尖,把话抢在前面,“太子哥哥只需要派两个下人过来,我会让人教他们如何种植,此等小事交给他们就行了。”
明烨立即明白过来,见皇帝脸色不愉,便也顺着明钰的话说道:“是这个理,孤只是有些激动,因此想差了。”
“太子哥哥关心民生大事,是好事啊,国以民为本,大燕百姓有父皇和太子哥哥操劳,是万民之福。”
这话说进皇帝心里,总算让皇帝舒坦了许多。
97、第 97 章
明钰松了一口气, 又聊了些题外话,眼见着皇帝有些乏了,这才跟着太子告辞退了出来。
明钰自小长在宫中, 还未来得及出宫建府, 因此, 皇帝便安排他住在皇子所,这是未成年的皇子住所。明钰因为幼年痴傻, 住在皇子所中不放心, 所以皇帝才将他交由惠妃看顾, 就住在惠妃宫中的偏殿中。
可是惠妃平日里对明钰冷漠淡然, 下人自然也不用心, 才有了后来明钰落水,皇帝震怒。也就是这次落水,让真正的明钰来到这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之后明钰便搬到了皇子所, 一成年就分封为王。自然也就没必要再行建府了。
其他的皇子如今有愿意分封的也分封而出,这种一般是不受重视没有前途的皇子。没什么大志向,只想做个闲散王爷的, 在京中还不如在外自在,明钰就属此例。
也有母妃实力强的, 自己也有能力野心的, 便在朝廷上为皇帝分忧也是一条出路, 这样也能让皇帝以及朝臣看到自己的能力。如果能力突出, 将来皇帝百年之际未必不能争上一争。不管怎样, 留京至少能第一个得到最新的消息, 这就是先机。
这些人一般成年后就会获得恩准后出宫建府。
明钰在京中没有王府,只能在皇子所安顿了。
太子随着明钰一路行到了皇子所,反正晚上皇帝设家宴, 自己还有许多事要与明钰商量,就没必要再出宫了。
“十四弟,你这次又带了不少西域之物回京,可还需要像上次那般行事?”坐定之后,有宫人送上茶点,明烨喝了一口茶水,这才开口问道。
这是他来找明钰的主要目的,上次明钰让他合伙售卖关于西域的货品,是赚的盆满钵满,哪怕他分了一半利给皇帝,依旧让人咂舌。
这次明钰又带了不少货品进京,只要筹划得好,这份利益比起第一次来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第一次时,没人懂这些东西的价值,还是靠着明钰给出的方案,他们才赚了个满盆满钵。因此他要来特地问一下,这一次看看该如何行事,才好早做准备。
明钰也坐了下来,他早就猜到了太子来找他的目的,也早就有了打算。
“此事的确需要好好斟酌,我是希望这次能够创造出更大的价值的。”明钰想了想说道。
“更大的价值?”明烨不明白他说这话的意思。这些西域之物在京城中哪一样不是价值连城?且不说毛皮地毯,宝石,胡椒,单单只玻璃镜,就万金难求,明钰这是还想要如何创造更大的价值?
“没错,不仅仅是京城,还要影响到更远的地方,像江南这一带富户豪绅甚多,可以考虑长远发展。”明钰手指敲敲桌面说道。
明烨皱眉,“可是现在京城之中,这些货品也是供不应求,如果真的影响到江南那边,这些东西只是杯水车薪。如何能够满足大众的需求?”
明钰摇摇头,“单单只有一个商队单打独斗又能赚多少银钱?我们要着手长远的发展之计。”
“十四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明烨不甚明白。
明钰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在思考西岐走廊的发展前途,任何一个地方,如果没有人就永远也不可能发展,而要吸取人脉,就必须要有吸引人的地方。
他先前已经跟皇帝报备过了,皇帝所提出来的顾虑难处他也明白。如今国库紧张,战争救灾,哪样不需要花费银钱,朝廷也不可能拿出多余的银钱出来,就为了发展一个荒芜的偏远之地。
既然朝廷拿不出银钱来,明钰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可是他又能上哪里去要人要钱?
“太子哥哥可知道西岐走廊这事?”明钰直接挑明话题问道。
明烨想了想,对于明钰口中的西岐走廊还有一点印象,记得之前他送过来的信上就提过这个了,父皇还特意给他看了那封信。不过,明钰所说的西岐走廊跟今日他们所谈论的西域货物买卖有什么关系呢?
没等明烨提问,明钰已经说道:“西岐走廊可以说是整个西边的战略要地,我们大燕必须要拿下西岐走廊这个咽喉,才能够改变如今遍地的战争现状。”
说完这番话,明月就将带来的地图展开来铺到了明烨的面前。
虽然不明白为何明钰会将话题转移,明烨还是听进去了,顺着明月的手指看向那一块狭长的平原地带。
有了地图就能够更好的直观解释了,“这里可以直接通向西域各国,有我们大燕掌控的话,商队西行就没有任何的危险。”
“嘶!”明烨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是了解过明钰商队的情况的,如果明钰不是找胡人带队,这支商队不可能顺利的来回经商贸易。因为绥西国就在大燕与西域各国的中间,他们是绝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大燕与其他各国交好贸易的,这对他们是极大的威胁。
如今明钰发现了这么一条商贸之路,重要的是不受绥西国的制约,这样一来,商队贸易便人人都可去做。
要知道那些商人们,逐利永远放在第一位,为了蝇头小利,哪怕是不择手段的也要去做。现在走这条简单又安全的商贸之路,那些人只怕会蜂拥而上吧,毕竟走上这么一趟,获利百倍千倍都不止啊!
明烨想起了之前有好几个朝廷之人向他打听商队的事情,这些人家中俱是颇有资产,族中有些买卖经营的。他们这些人心思活泛,已经在开始打商队的主意了,只不过因着边地的局势,还有些拿不定主意,想要看情形而定吧。
想到这里明烨有些焦虑,如果这商队贸易之事被人哄抢着去做,那么他们的获利空间还能有这么大吗?很浅显的道理,一块饼只有这么大,一个人和好些人分着吃肯定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如果这西岐走廊的事传扬出去,天底下的商队只怕会闻风而动,这对于他们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件好事。
“我想将这事宣扬出去,让商队都能聚到凉城来,参与西岐走廊的建设中来。”明钰终于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要让更多人来集资发展西岐走廊。
“你疯了么?”明烨猛地站起身来,吃惊的道:“如果那些商人都去西域贸易货品,我们的商队怎么办?眼睁睁看着到手的银钱往外推吗?”
明钰这脑袋瓜子在想什么?但凡是个正常人,都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吧?天底下还有会嫌赚钱太多,要让别人一起分润利益的么?
很明显,明烨看到的这块饼诱惑很大,即便不张扬,也会有旁人想方设法想要渗透进来,如果宣扬出去那还了得?他们还怎么赚取利益?
明钰早就料到了明烨的反应,笑眯眯的道:“太子哥哥勿要着急,若是我说如果照我这样做,我们的获利可以比现在更多百倍千倍呢?”
“什么?”明烨已经猜不透明钰话中的真假了,获利比现在多百倍千倍,确认不是在开玩笑的吗?
明钰拉着明烨坐下,像是看透了明烨的心思,一脸认真的说道:“我没有开玩笑。”
明烨看着明钰,平静下来,点头说道:“那你好好说说,究竟想要做什么?”
明钰整理思绪,他之前已经有了大概的想法,不过到现在为止,这些想法已经很清晰明了了。
“我已经求得父皇,让父皇将西岐走廊划并归凉城管辖,那就将凉城与西岐走廊建成一个经济商贸圈。西岐走廊必须要建设发展,吸引更多的商队前去贸易。到那个时候,在凉城建一个出口进口监管区。一来,可以监管出去进来的货品是否违禁?二来,进出关口,我们可以设置关税,十税二三便足以改善大燕朝目前缺钱的困境。”
明钰娓娓道来,一开始明烨还不了解他所说的,可是听到后来,明烨的心脏已经不受控制砰砰的跳起来。
因为明钰商队的成功,他太知道其中的利益了,商队将大燕的丝绸瓷器茶叶物品贩去西域,物以稀为贵,大燕的这些东西在西方也是价值不菲,然后西域的物品回到大燕,更是令人疯狂,赚得满盆满钵。这其中的利益可以促使很多嗅觉灵敏的商队集聚到凉城,而他们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守着关卡,单单十税二三就能够抵上好几十趟西域之行了。
国库如今空虚,这个关税的计划如果能够成功,那么大燕朝定会今非昔比。
只不过,明烨有些忧心,毕竟绥西国这个敌人还在旁边虎视眈眈,西岐走廊一事他们不可能不做出任何反应。如果战火一起,那些商人还愿意去吗?
明烨将自己所担忧的提了出来,明钰眉头紧皱,他所担心的正是这一点,“所以,西岐走廊必需要驻军,修建防守关隘城池。以备不时之需。”
说到这一点,便又回到了原先的话题,驻军与修建关隘城池,都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朝廷根本就拿不出来。
明钰自信满满的说道:“所以我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让有意愿的商户集资,如果想要西行对外贸易,那就让他们交上一笔保证金,只有这样的才可以出关贸易。而这笔保证金,我们才会派军护卫商队的安全,当然了,护卫军出行一趟,辛苦费他们总是得给点吧。”
就目前而言,这已经是最稳妥的办法了,出军队保护商队,至少能让绥西国有所顾忌。他们已经有了对付骑军的利器,只要夷人敢来,就能够让他们有去无回。
“而有了这笔保证金,我们就可以先期准备起来,募军建城。等到真正收取税收,也就不缺钱了。到时候,税收留取一成也足够接下来的发展了。余下的太子哥哥交由朝廷,又何尝不是太子哥哥的一大政绩?”
明钰的话已经表明了将功劳全然推给太子,自己则半分不占,只发展自己的领地。
明烨心中很是感动,也只有十四弟能这么为他着想了。明钰所说有理有据,这么天大的一件功劳,落在他的头上,他在朝廷中的地位那就不可动摇了。
只是他从来没有想过竟然会有这种办法,这几乎就是霸王条约了,在这个君子坦荡荡的社会认知中,大约也只有明钰能够想出这种无赖的办法来。
“这个……商人都是见钱眼开,如果什么都没有见到,却偏偏事先还得交纳一大笔银钱,这样他们能够愿意吗?”明烨有点不相信这个计划能够行得通。
明钰笑嘻嘻的说道:“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1-10 10:50:53~2021-01-11 11:44: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元宝.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98、第 98 章
是啊!总要试试看才能知道结果呢。
明烨是个聪明人, 哪里会因为小利而忘大义。他处在这个位置,眼界自是不俗,如果明钰说的都成真了, 国富民强将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之事。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幸事。
无论如何, 他都必须要帮一把明钰, 回去之后或许可以让徐西去接触接触那些商户。嗯,不能太过明目, 先放些风声出去, 引人上钩, 然后再行透露出目的来, 总之, 不能让人觉得太过轻而易举。
两人商量了一些行事细节,准备下去各自准备起来。
晚上的晚宴只不过是小宴,只是太子皇子, 以及一定分位的嫔妃公主出席,仅仅这样,家宴的规模也不小。
有宫廷乐师演奏清雅乐声, 有宫中舞姬轻歌曼舞。众人已经早早落座,主桌上的皇帝还未到来。
嫔妃们单独一桌, 每一个都将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 惠妃环视一圈, 却也不见太子和端王。
谁都知道今晚的晚宴是为了端王举办的, 以前还在宫中, 皇帝就宠着这个傻儿子。现在好不容易回来一趟, 皇帝大为高兴,设宴为他接风洗尘,由此可见, 哪怕明钰现在身在凉州,可圣眷依然如故。想想看以前有哪个封王有这等特殊待遇的?
有人嫉妒的不行,说话自然就酸。淑妃与惠妃对视一眼,淑妃捻着手帕,捂着嘴轻笑,“话说端王外封这么久,难得回来一趟,怎的家宴还姗姗来迟呢?”
惠妃露出满意之色,淑妃与她一向走得近,将淑妃推出来是最好不过的了。
“端王什么性子,妹妹又不是不知道,向来是任性惯了的,陛下宠着他,还不是随他而去的。”惠妃开口搭话,处处说明钰的不是。
“嗐!惠姐姐这是喝了多少醋?酸成这个样子?端王这性子天真烂漫,陛下宠着也无可厚非。若是姐姐也能这样,想来陛下后宫独宠姐姐一人,也就没我们什么事了。”珍妃笑眯眯的调笑道。
惠妃闻言已经拉下脸子来了,这个珍妃处处与她做对,实在是该死,“珍妃你这话什么意思?”
珍妃漫不经心的理理鬓角,并不怕她,“没什么意思,惠姐姐还不是玩笑话都开不起吧?”
“你……”惠妃刚想发作,却被身边的淑妃给拉住了。她想起此刻的场景,闹出事情来反而不好收拾,最后只得息了脾气,不再搭理珍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