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42章

第42章
  马金玉将端王的话一字不漏的照说了一遍, 底下的人沉寂片刻, 大家都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很多人第一时间反应是, 完了, 端王知道了。要是端王采取什么手段出来, 他们这些平民老百姓, 或者说比平民还要低一等的商户肯定承受不了的。

  然而听完了马金玉的传话, 端王似乎并没有动怒,反而让他们去留随意,这就有些令人费解了。端王是什么意思, 当初极力劝说他们一同前往凉州实地考察,现在好像又不是这么一回事儿了啊?这端王的心思怎么说变就变?

  虽然不解其中之意,不过端王没有怪罪, 也让人无比庆幸了。

  众人反复琢磨这话,端王说的很有道理啊。既然来都来了, 还有几天就能到凉城了, 此时半途而废, 确实不划算啊。怎么也要看一眼凉城的样子吧?至于端王所说的什么良机, 有人却是不抱希望了。

  “既然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 那咱们就再等等看?”有人小声提议道。

  这话说到大家心里, 所有人都点头同意。

  “嘿嘿!这么长的时间路程都花费了,也不在乎这一点点了。当初既然决定到凉城看看,现在不看一眼也不心甘啊。”

  “哈哈哈!正是, 反正老子是要去凉城的,你们爱去不去。”

  这么一来,很多人都动摇起来,“罢了罢了,人马家都没说回去的话呢?咱们反倒在此干着急?”马家比他们更应该着急吧,毕竟眼看着十几车的货打水漂,这些可都是银钱啊!马家再怎么财力雄厚,可银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吧?

  马金玉一听这话,就觉得牙槽酸的慌,这叫什么话?他们还真以为马家此次会血本无归吗?告诉你们,想看笑话没门。

  就算凉城货卖不出去,不是还有西边儿吗?端王当初能西行,他们马家怎么不可以?更何况现在端王主持西岐走廊,不就是为了方便商人西行走商吗?这点东西,他还真不信会烂在手里了。

  自从见了明钰之后,马金玉豁然开朗起来,他们马家的格局可不止在凉州这小块地盘上。

  现在他已经安心下来,父亲定然有他的打算。自己且先在一边看着,学着,将这些都学到心里,才能化成自己有用的东西。

  马金玉一扬手,“嘿!你们想怎么样,我们马家可管不着,反正马家是要去凉城的。”

  “哈哈哈,我们都知道,你们马家的货物还要去凉城货卖呢。我等跟着去看看,只要你们马家贩卖出去了,我们立马回去运货过来卖,决不食言!”有人玩笑着说道。

  “正是,正是!马大公子,你到时候可别说咱们坏了你的独家买卖啊!”

  马金玉挥挥衣袖,“去去去!要真是独家买卖,我们马家又岂会才运区区十几车货物过来?我还担心,这点东西,还没进凉城就被人抢着买完了呢。”

  马金玉也是大话张口就来,在外面无论如何也不能堕了马家的面子不是?不管他心中有没有底,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事都绝不能做。

  “真要是这样,马大公子可就不会像这几日一样愁眉苦脸了啊,便是睡着了也会给笑醒吧?”有人打趣道。

  这些天马家大公子唉声叹气,愁眉苦脸的样子他们可没少看。谁不知道他马大公子在忧心自家货物的问题?此时还嘴硬,怎不叫人好笑。

  善意的玩笑使众人也都哈哈大笑起来,众人的打趣让这几天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所有人心中都轻松很多,凉城再怎么样也是个州城,再怎么也不会比这荒郊野地的差吧?

  不远处的马思庸见到这一幕,微笑着点点头,他这个儿子还不算蠢笨。他一点也不担心自家的货物,如果没有把握,他就不会带着商队货物出发了。既然端王都提醒了他凉州的需求,他也依言而行了,那就看看效果如何吧。

  总之,明钰让马金玉传达的话的确起了效果,至少绝大部分的人都改了主意,便也不着急回去了。小部分的人见此,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捏住鼻子跟着去凉城。

  又行了七八日,整个队伍都躁动起来,因为他们远远看到绵延的城墙,在灰蒙蒙的天幕中若隐若现。

  “这是到了凉城地界了么?”有人惊讶的问道。

  “应该,可能是。”虽然不确定,还是有人答道。

  “嗐!不管是不是,派人出去打听打听不就行了么?”这么简单的事,哪里用在这里猜来猜去?

  还不用他们让人去打听,前面就有动静传了过来。

  端王的队伍已经全副武装,将所有的仪仗都亮了出来。

  一路上端王怕惊动官府扰民,所以并没有亮明身份。此刻端王让人将仪仗摆出来,众人才惊叹王爷的声势浩大来。

  一路上他们跟在车队后面,都快忘了前面的端王身份了。想起前些日子他们私下里抱怨的话来,此时方才后怕起来。若是传进端王耳朵里,被端王怪罪下来,他们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王爷,前方有迎接队伍。”有亲随前来回报。

  明钰掀开车帘,极目眺望了一会,前方的确有乌压压一群人,只是不知都有些什么人来迎。

  “领头的是何人?”既然看不出来,那他便问了出来。

  “是刘知府和魏大将军,护卫营的莫统领也来了。”亲随回道。

  因为有了皇帝新派发下来的禁卫军,此次回京,明钰就将莫江以及护卫营给留了下来,让他们做好扩军以及训练新兵的准备。

  护卫营的人都是明钰带出来的老人了,此次明钰不让他们护卫,令这些人患得患失。他们之前没能护卫好王爷,让王爷被小人使计给谋算了去,这是他们不可推脱的责任。

  后来朝廷派了禁卫军精卫前来营救王爷,谁都知道禁卫军是皇帝私军,是大燕朝挑选精英中的精英,是最有本事最厉害的一支。皇帝毫不犹豫就指给王爷一千人,于是这一千禁卫军精卫便成了王爷的私军护卫,是王爷的专属禁卫军精卫了。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先列,有了这批人,他们的地位自然就只能往后靠了。

  他们那个时候就产生了危机感,王爷是真的不要他们了吗?虽然他们一开始不愿意跟随王爷来边地,王爷也承诺了给他们回京的机会。可是现在,他们后悔了,他们愿意一辈子待在边地跟随王爷。他们也不求京中的富贵荣华,只希望能随着王爷建功立业,将来儿孙也能以自己为荣。

  然而,王爷回京之时,将他们留了下来,不再让他们护卫了,这就说明了王爷不再需要他们了。

  他们的忧虑莫江自然是看在眼里的,自己属下的想法改变他也都一清二楚。当初殿下的话还犹在耳边,那个时候他就已经表明了会一辈子忠于殿下,绝不可能会离开王爷身边。

  莫江眼看着殿下一步步成长起来,殿下正朝着的自己的目标努力奋进。可是自己这些人,哪怕努力想跟上殿下的脚步,可他们已经不配待在殿下身边了啊!

  明钰此行让他留下来,确实让莫江伤心了,他只以为是殿下将他们抛弃了。没想到明钰却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诉他,让他留下来不为别的,是因为凉州将会有大的变革。接下来,交给他的将会是前所未有的重大任务,关乎着军队变革,关乎着边地即将改变的局势。

  虽然明钰没有明说,可他从殿下的凝重的神色中看得出来,殿下是信任他,才会将他留下来,将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

  这让他重新升起了希望,殿下没有抛下他们,殿下还要重用他们。既然殿下信任他,自己也一定尽力做好殿下交代的事情。

  直到前些日子,明钰从京城中传来消息,说了凉州允许从百姓中招募新兵。让他着手准备,尽早将细则规划落实下去,只等圣旨一到,立即开始募兵。

  此时的他才知道,明钰下的这局棋,是大燕朝前所未有的军队变革。而自己是真的责任重大,如果一个不慎,万一自己没有做好,那可就是千古罪人了。

  他一直战战兢兢,照着明钰的来信办事,就怕自己出错,他是日夜盼着明钰回来主持。现在明钰回来了,那就是定心丸,他是无比欢喜。

  远远看着旌旗招展的车队蜿蜒而来,莫江原本毫无着落的心终于平定下来,准备迎接殿下的归来。

  明钰挥挥手示意自己知道了,等亲随告退,才笑着向一旁全副戎装骑在马上随车而行的谢宜修道:“原来他们都来了,本来没打算惊动他们的,现在倒好,还出城十里迎接。”

  “这本是为人臣子的应有之义。”谢宜修轻声道。

  明钰似笑非笑,下巴朝着谢宜修点了点,“记得本王初来凉城之时,某人怕是不知道为人臣子的应尽之义呢?”

  原来他是想起了第一次入凉城时,也是大小官员都前来迎接,唯独缺了谢将军一位。

  谢宜修也想到了这一点,他脸色复杂,顿了顿才用清冷的声音道:“吾悔矣!”

  是的,他后悔了,早就后悔了。后悔当初没有第一时间见明钰,后悔因为自己的偏见让他们之间产生了不少的误会。不过还好,一切都未为晚矣,他们之间还有未来,还有更多的可能。

  “对不起!”谢宜修凝视着他,眼中是浓的化不开的氤氲墨色。

  明钰一开始还笑着逗弄人,他也只是开玩笑而已。只是当谢宜修的眼神落在他身上,他才看清谢宜修那句“吾悔矣”的沉重,以及“对不起”的黯然。谢宜修的千言万语都融进了这两句话中,可以想象得出此时对于他当时的避开是有多么后悔。

  明钰脸上一红,喃喃说道:“这,也没有怪你的意思啊。你知道我这人又不会记仇什么的,虽然当时没能见到,不过后来不也会面了么?”

  上天的安排就是这般捉弄,他们俩原本毫无交集的两条平行线,竟然也能聚在一起。性子完全相反的两个人,竟然也能惺惺相惜,最后相识相知,也算是奇迹了。

  作者有话要说: 蠢作者:不是上天安排的,是我!是我!叉腰大笑!感谢在2021-02-19 23:36:17~2021-02-20 23:38:4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兰兰子不吃鱼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兰兰子不吃鱼、暮云 5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38、第 138 章

  

  车队行近, 刘知府,魏大将军等人早已经迎了出来。

  明钰整理好衣冠,在随从的帮扶下下了车, 谢宜修跟在他身后, 一起走了过去。

  刘知府等人见到明钰连忙大礼参拜, 明钰笑眯眯的将他们扶起,“本王不在的这些日子里, 凉州辛苦大家了。”

  “哪里, 哪里。这些都是臣等应该的。”刘知府回应道。

  明钰点点头, “本王不在的时日, 凉州没什么事吧?一切事务是否全都按计划在进行?可有遇到什么问题?”

  他一口气问了出来, 这些都是他一直担心的问题。如今凉州的发展模式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明钰一步步规划出来,到最后实施都是第一次摸着石头过河。中间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他们就算想要借鉴也找不到借鉴之处。

  之前明钰在凉州主持大局还好,一有问题可以马上来找明钰,这样就能随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后来他去京城, 所有的一切都只能丢给他们自己。在京城时明钰就担心凉州的情况,只希望他们能按部就班不出乱子就很好了。

  “回王爷话, 大体方向都按照王爷所说的走, 一切进展还算顺利。有些小问题, 能解决的大家也都商量着解决了。剩下的我等解决不了的, 也只能先放下, 一切等王爷回来再做定夺。”刘知府说道。

  刘振来边地已经多年, 明钰初来凉城见到他时,不过四五十岁的年纪就已经须发泛白。多年来的忧心操劳,使他整个人像是老了二十岁不止。

  凉州百姓的民生实在是太艰苦了, 他作为一州知府,却不能为他们改善半分,实在是有愧于百姓。以前他也只能尽量上书求朝廷救济,可是朝廷救济始终有限,一开始还能指望朝廷拨些钱粮下来,可到后来连朝廷都无能为力了。

  这些年来朝廷内忧外患,更是花钱如流水。国库也一年比一年空虚,皇帝带头紧衣缩食,连军费开支都开始缩减了不少。哪里还会有人想着凉州的百姓死活?

  因此凉州百姓是一年不如一年,每年冻死饿死的人也不在少数。更别说因为贼匪夷寇家破人亡的更是不计其数。

  这样的情况让身为百姓父母官的刘振无比痛心,却又毫无办法可想。

  直到得知十四皇子封为端王,封地凉州,这让他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提起了心。凉州分封给十四皇子,他这个知府就成了端王的从属官。也就是说天大的事儿有王爷顶着,封地的开支税收也都交由王爷,然后照规矩由王爷每年上贡朝廷一定数量的钱物。

  十四皇子,一个痴傻之人,凉州根本就不可能寄托在这样一个人的身上。初时他只希望端王此来能不做妖,不在老百姓身上加税,能保持现状就已经很好了。

  因为,很多封地的王,为了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的生活,最后不得不将所有的一切都压到百姓们头上。

  端王来了之后也还好,并没有过多参与进州府的事务中来,也没有提什么新的政令条款,甚至州府衙门的事务都从不过问。就在城外划了一块地儿,弄他的护卫营。

  既然端王懂事的没有指手画脚,半点没有给凉州百姓增加税收负担。刘振心中自然是高兴的,他是真怕端王这样的门外汉将凉州的事务给弄砸了。凉州百姓日子本来就过的艰难,要是上面的人胡乱搞,那就真的没有活路了。

  可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凉城附近的百姓日子却改变了。许是端王的护卫营清剿了凉州境内的匪患,或许是端王的商队走商归来,带回来不少的稀罕种子,又或许是端王的匠造访制造出很多神奇的物品。一切都那么新鲜稀奇。

  总之,现在的凉州似乎正在悄悄改变着,这不是坏事,一切都朝着好的方面转变。可不知道为什么,他心中就有那么一点点的不踏实。

  比如,王爷从西域带回来的稀罕种子,那个叫什么西瓜的,从王爷府育种出来,就分给了指定的村子百姓种植。

  他初初一听到这个消息是大吃一惊,端王这是想做什么?百姓不种粮食,来年吃什么?这不是胡闹么?还没等他前去劝说端王,就听说端王给了这些人补贴。

  也就是说,只要种植了西瓜的农户,会按照一季地里粮食出产补偿粮食银钱,对于农户来说也就根本没有损失。

  刘振放下心来,虽然心底知道这样不妥,到底也没有规劝。一来西瓜的种植面不算大,不过几个村子而已,二来,端王此举也没错处,好歹也没让农人有任何损失。

  不过他觉得如果见到端王还是应该提一提此事,这种事情可以不可二。农人还是得以庄稼农作物为主,地里种出粮食来,人们心中才不会慌。

  然而当他提及此事时,端王却不以为然,只笑着安抚他:西瓜这东西他还会大力发展,凉州的地贫瘠,种粮食收成也根本不尽如人意。还不如发展出特色的农产品发卖出去,让百姓获益。

  这样的话他闻所未闻过,这西瓜端王府培育出来时,他也尝过,很甜,很好吃。可这也不能当饭吃啊?

  只是端王确定西瓜能发卖得出去吗?凉州这个穷地方,连饭都吃不饱,谁还会买西瓜吃?只能说端王实在是不了解百姓疾苦,他说这话与何不食肉糜又有什么区别?

  他还待再劝,明钰却态度坚决,只让他不必管此事,他自有分寸。没办法,王爷都决定了,反正端王自掏腰包补贴了钱粮,百姓也乐意种,他便也不再多说什么。

  又比如,端王的匠造坊生产制作出奇奇怪怪的东西,他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可端王却在城外修建了大大小小的工坊,专门用来大批量制作这些东西。

  既然数量大,那就需要更多的人力来做工,于是各个工坊都大力招人手,给出来的条件也是个顶个的好。不仅每天能吃饱,做工一月就能领到不少的钱粮,比种地还划算许多。许多人将钱粮带回家,能帮补家里不少,家里人的日子也好过多了。

  凉城周边大大小小的村子都得到了消息,于是就有许许多多村人百姓都过来了,抢破了头,就想能进去工坊做工。

  凉城周边一片热闹繁华,欣欣向荣,这也是好事。可刘振竟也忧心忡忡,百姓都去工坊上工,家里的地怎么办?

  那些工坊生产出来的玩意儿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处,不过听端王说可以拿去贩卖。可是凉州这个地界儿,连商队都少有,又能贩卖到哪里去?

  再比如,端王计划中的西岐走廊,说是要将西岐走廊划归到凉州境内,成为大燕的地盘。还要将西岐走廊建成一个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他也清楚了解了端王规划出来的未来蓝图,西岐走廊的兴起是为大燕开万世基业,是子子孙孙都能受益无穷,是能载入史册的伟大进程。可他也知道,这是千难万难的事,以他的想法来看,没有几代人的努力是不可能成功的。哪里是端王想怎样就能怎样的?

  端王此次进京,据说就是为了朝廷商议西岐走廊之事,也不知道此事进展得如何了。如果朝廷决议没通过,也是在意料之中,此事本就像是天方夜谭,朝廷的财政又不富裕,怎么可能由得端王胡闹?

  刘振喜忧参半,现在端王回来了。倒像是有了主心骨一样,现在凉城这个样子,都跟明钰脱不了干系,好坏也都只有明钰能解决了。

  “王爷,不知王爷的事情进行的可还顺利?”刘振问了一句。其实他想说的是,西岐走廊一事不成也没什么关系,可以慢慢来,不必急于一时。

  明钰摇摇头又点点头,“此事说来话长,等会回去再说。”他心情很好,很多事情一时半会儿的也说不清楚,他也得将所有的事情理一理头绪才能做出决定来。

  刘振他看又是摇头又是点头,也不明白到底是成还是不成,听了明钰的话也只能强忍着。

  魏大将军此时早已经心急难耐了,一把拉开刘振,上前两步就问:“王爷,那消息是真的?朝廷真的答应了可以随意招募新兵了?”

  魏大将军是武将,关心的自然就是增兵打仗之事。之前明钰叫人带了信过来,说了朝廷对于招兵改革的决定。可是,这是大事,没有圣旨过来,他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所以一见到明钰,问出来的自然就是这件大事。

  明钰笑着点点头,“自然是真的,本王连圣旨都带回来了,岂会有假,不过,随意招募新兵也是不可能的,却有一个基本数额的。这是一个新的编制,直接归朝廷兵部所辖。”

  魏大将军摸着胡须哈哈大笑起来,“好,可太好了!果然还是王爷有办法。这项制度只要运作的好,将来源源不断的新兵输送,也不用愁咱们的人少了。”

  刘振瞪了他一眼,冷笑道:“是,新增的兵多了,军费钱粮开支可也不少呢?你军中的军饷可有几个月拖欠了?”

  一句话让魏大将军再也笑不出来,愤愤不平的说道:“本将军已经凑请朝廷发放钱粮军饷了。只是朝廷这些不干事的老狐狸,成日里就知道内里斗,一点也不关心边军的死活,简直是岂有此理!”

  “行了,你也别怪朝中大臣了,朝廷也难,哪一样不要银钱开支?”

  “哼!朝廷难,可那群蠹国害民之辈却日子风光得紧!”

  眼看着两人又要吵起来,明钰打圆场,“行了,两位也不用争执了,关于军饷之事,本王也跟父皇提过了,会尽快下发的。”

  魏大将军这才满意了,得意洋洋的看了刘振一眼。刘振摇摇头,也不再理会他。

  莫江此时方才得空上前,拱手道:“殿下,一切都按照您的吩咐,准备妥当。”

  明钰拍拍他的肩膀,笑道:“辛苦你了。”

  一股灼热的目光落到明钰的手上,明钰意识到什么。侧头便见到谢宜修冷肃的脸,以及盯着他落在莫江肩头的手。

  明钰一愣,然后讪讪的收回手,接着对莫江说道:“以后很多事都要劳烦莫统领了。”

  “为殿下效劳,是属下的职责,殿下尽管吩咐,属下定然全力以赴。”莫江信誓旦旦的保证,他不喜欢殿下对他这样客套。

  “好!以后莫统领可不止五百护卫军了,新招募的军队便交由你统领。你可有信心替本王带出一只铁军来?”明钰收敛了笑意,肃然道。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支持订阅!感谢有你们的陪伴,爱你们!感谢在2021-02-20 23:38:47~2021-02-21 23:49: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pipishow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38035613、长安又雨、山人没有喵 5瓶;兰兰子不吃鱼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39、第 139 章

  

  莫江心中一震, 斗志昂扬,“属下有信心!”

  明钰这才笑了,这是他一路上与谢宜修商议好的新兵领军之人。明钰是想将新招募来得新兵训练成一支作战能力强悍, 作风优良的新军。就和如今已经全然面貌一新的护卫营一样, 只不过团队作战能力更强, 更懂得配合战术。

  莫江有这个能力和实力,他能够带出护卫营来, 相信新军也不会太难。

  “这就好, 希望这支强军, 能所向披靡。未来的西岐走廊可全靠他们了。”明钰笑着点头, 他环视一圈又问道:“许文可有来?”

  许文之前被明钰安排去兴建马场, 如今那边基本已经改造完成,马厩马棚,早就建成了。现在虽然良驹不多, 但是只需要过上几年,相信马场规模会逐渐扩大,到最后能供应军队自给自足。

  马场已经差不多了, 剩下的便交给专业人士。西域回来的养马人也在带徒弟,目的就是为了培训出更多的养马人才, 以保证将来马场的运转。

  而许文能者多劳, 城外的工坊明钰更是一并交给他, 由他统一主持。

  听到明钰的问话, 众人将话传下去之后, 许文才气喘吁吁的小跑上前来。

  “臣迎接来迟, 请王爷恕罪。”许文叩头告罪。

  他接到端王的消息,原本早早就出门,准备赶过来的。可是临出门之际, 又有人急急前来汇报工坊之事,本来他是打算压下来,等回来再行处理。没想到那人说是急事儿,最好尽快处理才是。没办法,许文只好跟他走一趟,等他处理完,急急忙忙赶过来,王爷已经到了。

  明钰将他扶起,并没有怪罪的意思,“无事,本王本来也没有想惊动你们前来迎接的,你们特意出城迎接已经是有心了。”

  众人皆行礼,“这是应有之义,是为人臣的本分。”

  明钰摆摆手,笑道:“大家都这么熟了,倒也不必客套了。”

  众人也都笑起来,相处久了,也都了解端王的性子,知道端王这话也不是开玩笑的。他们能有这样一个大度仁厚的王爷,是他们的福气,不管做什么,他们都干劲十足。

  “王爷,刚刚在找臣?”许文此时已经平复了心情,问道。他在远处之时,就听到王爷在找他,这个时候王爷找他,定然是有要事。

  “哦!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后面有商队运送了些物资过来,看看有需要合适的话,可以谈谈价格,商量着买卖。”

  “哎呀!王爷怎么不早说,那可是太需要了,臣这就去谈。”许文听明钰这么一说,还没等明钰的话说完,就急切的告退,要去看看。

  看着他风风火火的跑走,明钰愣了一秒才笑道:“商队又不会跑,哪里用急在一时?”可是许文早就已经不见了影子。

  要知道,凉州的物资一向缺乏,很多东西就是有钱都买不到。听到明钰这话,如何能不急?

  明钰摇摇头,“这性子怎的这般急?想当初他的性子可是谨小慎微得紧啊!”

  谢宜修听到他小声嘀咕,柔和了神色。“现在的凉州人才还是不够啊,看看都把人给逼成什么样子了。”

  明钰苦了脸,“这倒是,没办法啊,人才稀缺,也只能一个人当几个人用了。不过这样下去的确不是长久之计,咱们还是要对外招募人才。”

  谢宜修点头,凉州要发展,没有人是不行的。

  明钰接着叹息道:“可惜啊!凉州现在的环境来看,根本就不可能吸引到有用的人才。还是要从两方面着手。”

  他很早之前就已经在考虑这个问题了,此时说起来,也是井井有条。

  “哦?哪两方面?”谢宜修问道。

  明钰将他的想法说了,“一来是要吸引外面的有用人才过来,这个需要各方面条件达到才能实施。二则是,兴建学校,让七到十二岁的适龄儿童都进学校读书,提升全民素质,还能培养新一代的有用之才。你看怎么样?”

  谢宜修盯着他没说话,明钰奇怪,还以为自己脸上有什么东西,手不由自主的摸摸脸。问道:“怎么了?”

  谢宜修回过神来,摇摇头道:“没什么,只是,王爷所说的,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的。”

  明钰叹气,“是啊,这也是我头疼的原因,想要早日达成目标,只能早些开始实施。可是你看看,我这里千头万绪,所有一切都纷乱如麻,一时半会也不可能办到。还有学校依旧需要先生,需要人才,这是避免不了的问题。”

  “不用急。慢慢来,总会有一天能办到的。”谢宜修捏捏自己的拳头,他很想揉揉他的脑袋,只是大庭广众之下,他克制住自己。

  “希望吧!只希望凉州快些发展起来。”明钰点头,事情总要一步步去做,才能达成。

  一路上风尘仆仆,虽然大家都很关心明钰此行西岐走廊之事是否如愿。可是这里到底不是说话的地方,一切还得回城之后再行提及才是。

  于是众人便簇拥着明钰等人回凉城,接风宴已经准备好了,今日不醉不归。

  只有许文已经顾不得许多了,在明钰亲随的带领下去寻马思庸等人。

  随着明钰而来的商贾好不容易到了凉城,这里虽然比不上中原的繁华之城,但是凉城却别有一番苍凉悲壮的意味。

  沙石筑成的城墙,经历了无数的风霜战火,上面还隐隐残留着刀光血影的气息。他们见惯了南边的温柔小意情调,骤然见到这等豪迈粗犷的景象,竟然夺人心神。

  这凉城比起凉州的其他地方的确是繁华了,至少这附近的村落人口多出来不少,不过跟他们预期的相比来说,还是算做荒凉了。

  “果然,看我没说错吧?凉州是真的一穷二白之地。”

  有人懊悔,捶胸顿足,“我就不该轻信人言走这一趟,看看吧!简直是浪费时间,千里迢迢跑了来,什么都没有。”

  “是啊!有这个时间,多跑两趟买卖,不赚了一笔了?”

  也有人不赞同,“既然来都来了,可以先看看吧,端王都说了凉州到处是商机,咱们说不定真能发现什么赚钱的门道来呢?”

  有人嘲笑道:“得了吧!你还听端王的?没看出来端王就是为了糊弄咱们嘛?”

  “也不能说就是糊弄吧,毕竟西岐走廊还要建设发展呢。西岐走廊这么大的事儿,端王总不可能糊弄吧?”

  “可西岐走廊不八字还没一撇嘛?端王虽然集资了银钱,也不是今日建明日就能成的。像马家他们投了银钱的,不也得等几年才能见得到好处么?”

  提到马家,众人同情心更甚。其实说到底还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思,“我看马家这十几车货,只怕真得原路拉回去了,凉城这条件,只怕无人问津啊!”

  “谁说不是呢?马家也是心大,什么都不了解就这么贸贸然将货物都运过来了,你们说,马家家主在想什么呢?”

  “人有失足马有失蹄,这不很正常的事吗?哪里管的了别人这许多?反正依我之见,凉州不宜久留。诸位兄台,小弟准备明日就走,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

  大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失望至极的说走就走的,也有想考察考察看看再说的。

  “行了,行了,大家别说了,马家家主过来了。”有人提醒道。

  果然,马思庸带着马金玉走了过来。前方众臣迎接端王,自己这些人根本就上不得台面,自然不敢随意凑上前去。

  众人纷纷行礼打招呼,马思庸笑眯眯的一一回礼。

  “马家主可有考虑何时回程?”有人问道。

  马思庸摇摇头,“这才刚来,怎么就要回去,怎么也得过些时日吧。”

  有人笑道:“也是,马家主的货物没卖出去,哪里就会急着回了?不过马家主,你那货物要是一年半载都卖不出去,岂不是要等个一年半载?”

  还没等马家主接话,有人却道:“马家主岂会为了区区这点货物浪费时候?马家家大业大,这不过九牛一毛。就算损失也根本无伤大雅,是吧?哈哈哈!”

  马家主摇摇头,好脾气的笑道:“我留下来但也不是为了货物,而是再考察留意看这边缺什么,好让人早些着手准备起来。”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这马家主疯魔了不成?这批货能不能卖出去都还难说,这就开始准备下一批货了?这?这该不是故意逗他们玩来着吧?

  当然,这话也引得一些人深思起来,程广生就是其中一个。马家主似乎并不担心他的货卖不出去,这说明什么?说明了凉州确实需要他的这批货。

  他可是听说马家的这批货都是很大众的一些常用物资。以前他还想不明白马家将这些普普通通的货物大老远运到凉州去贩卖,到底是为了什么?这种货物满大街都是,根本就卖不出高价来的。

  可是,到了凉城,他似乎有些明悟了,凉州是穷,穷得连人们的生活所需都难以供给满足。正是这样,民众所需求的当然就是最基本的生活物品了,而马家千里迢迢运过来的,正是这些人们所需要的货物。

  在他们眼中,这里的百姓穷困潦倒,根本没有购买能力,连自己都养不活,哪里还有余钱来买东西。所以他们这些人都在看马家的笑话,看他如何将卖不出去的货物给原封不动的运转回去。

  然而程广生却想到了一种可能,这里的百姓或许没有余力购买,可是端王有银钱啊!端王拉回来的几十车银两银票什么的都明晃晃的摆在眼前呢。

  这么一想,程广生不由激动的浑身发颤,脸色涨的通红,手也不由自主的握成拳。人人都笑话马家主,只怕马家家主才是在心里看他们的笑话吧?

  如今的凉州虽然萧条破败,却正如端王所说的那般,百废待兴。端王的抱负只要是聪明人都看在眼里,他想要发展西岐走廊又何尝不能带动凉州的发展。

  而一个地方要发展起来就注定伴随着无数的机遇。他要抓住机会,他们程家就有希望了。

  与他一向要好的谭山见他副这样子,有些奇怪,凑过来小声问道:“程兄,你这是怎么了?可是病了?”

  程广生咽了咽唾沫,摇摇头,“我没事,只是想到了些事情,有些激动罢了。”

  谭山哦了一声,倒也没问他是什么事令他激动的,只是转了话题说道:“程兄也看到了凉州的情况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