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尽管不愿意相信,可谢宜修不得不重视起来,他已经相信了刘大夫的说辞,沉声问道:“有没有什么办法?”
众人面面相觑,这是瘟疫啊,可不是一般的小病,一着不慎,整个军中可就完了啊。
刘大夫小声道:“小人记得,王爷也在凉城中培训过医疗卫生知识,小人曾去听过几回。这次的病症来势汹汹,不管是与不是瘟疫,都应该让病人和好人分离开来,不得有所接触。还有尽快派人送消息,让王爷请凉城的大夫过来一起协商用药治疗。”
这建议很中肯,谢宜修点点头,立马吩咐人下去办。至少将病人分开,以免更多的人染病。
“不能将这事情传扬出去,否则军法处置。你们商议个法子出来,尽量阻止病情的蔓延。”此事如果传出去了,后果不堪设想,只怕整个军队都会乱了。所以,谢宜修没有丝毫犹豫,首先下了死命令。
“是!”所有人都不敢违抗,应声鱼贯而出。
谢宜修捏紧了拳头,思忖了良久才伏案写信。然而由于心思不定,写下几个字又将纸张揉成一团,灯火明灭,照见谢宜修面无表情的脸阴沉得能挤出水来。
书不成书,谢宜修干脆放下笔,垂下眼帘,对于下一步该如何走,始终没有个决断。
目前他们不能贸贸然就回去,如果真的是瘟疫,他们回去边地,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犹未可知。他不能冒险,成为大燕的千古罪人。
明钰终于接到消息,看完信上的意思,他几乎站立不稳,他握拳狠狠锤了下桌面,咬牙切齿的道:“好!好个拓跋仞,好个宋涟。贼子狠毒万死难辞其咎!”
“王爷,情况如何了?”魏大将军与刘知府也听到信儿也都赶了过来,此时连忙出声问情况。
明钰脸色不好看,却并没有说出事情真相,只挑挑拣拣了一些实情说道:“给拓跋仞逃了,大军往西而去了。”
“什么?往西?”魏大将军不可思议,“谢小子如何还往西,再去便深入腹地。如果遇上绥西大军,他一万多人马只怕根本就不够填的。”
谢宜修根本就不是莽撞的性子,怎么也不商量商量就一个人决定率大军深入呢?就算此行没有捉到拓跋仞等人,他们也都商议好了的,尽快回转边地。可是王爷的消息竟然是大军往西而去了,此事不简单。
“王爷,为何谢将军会往西?他有没有什么说法?”刘知府比较沉得住气,询问道。
明钰摇摇头,没有答话,此时的他早就乱了方寸。脑袋里的各种想法都有,乱哄哄的一拥而上,闹的人脑仁疼。
谢宜修不会有事儿的,努力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明钰深吸一口气,他明白谢宜修的想法。军中这个样子,怎么可能回来,如果在边地发散开来,那么边地百姓如何,大燕又该如何。
明钰是了解瘟疫的可怕的,曾经欧洲的黑死病,一直延续了几百年,死亡人数多不胜数。古代历朝疫病都有发生,曾经有描述当时疫病流行的惨状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注①所以谢宜修首先想到的是不能拖累了大家。可是他却没有想过,明钰会有多担心他们。等他们回来,明钰还能有办法控制疫病,可他们竟然继而往西,想要和夷人拼个你死我活,实在是太过于莽撞了。
明钰站起身来,“魏大将军,去准备五千人马,本王要亲自前往绥西国。”
“什么!”魏大将军惊得几乎跳起来,“王爷,您说什么?如果需要接应,老臣这把身子骨还能动弹,怎么能让王爷身陷险地?”
明钰被夷人虏劫去的事情还犹在眼前,他怎么可能会答应让明钰领兵深入绥西国。他们都是人精,明钰此话说出来,他们心中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谢宜修的军队定然是出事了,否则王爷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明钰摇摇头,踱步走了几圈,“边地还需要魏大将军坐镇,况且此事非同小可,有本王亲自前去,说不定还能有转机,否则……”明钰摇摇头,不敢再说下去,但是话中之意已经明显了。
刘知府站起身来,一脸严肃的问道:“究竟出了什么事?”
知道不能瞒着他们,明钰挥挥手秉退所有闲杂无关之人,这才沉声说道:“是瘟疫。”
“什么?”刘知府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嘴唇颤抖着却再说不出一句话。
魏大将军也脸色都变了,他心中虽然有些猜测,却从未想过是如此的大事。这……这该如何是好。
“王爷,如此一来,你更不能前往!”魏大将军喝止道。如此危险的境地,王爷前去岂不是更加危险,无论如何也要阻止才行。
明钰好不容易勾了勾嘴角,“不,本王有法防治疫病,大燕的将士不能够不明不白的客死他乡。”
刘知府闻言,才从噩耗中醒过神来,这时方出言道:“王爷的确不能前往,王爷真有防治的办法,可以教由下面的人代劳。”
“正是这个道理。”魏大将军连忙开口附和。
明钰摇摇头,苦笑道:“真要这么简单就好了,这种东西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才行。就像大夫,看不到病人,如何能下方子抓药?”
见两位还想要阻止,他也不给他们开口说话的机会,接着说道:“本王也是有一定的把握才敢走这一趟的。只需要拔五千兵马,再加上本王的护卫营以及禁卫军精卫,此行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他们哪里是怕明钰路上遇到危险,而是怕如果大军真的染上瘟疫,那么王爷此去惹上病气又该怎么办?
像是看透了他们的想法,明钰微微一笑,“本王既然说了有防治的办法,有岂会不保护好自己?”
见王爷意已决,魏大将军站了出来,“既然如此,那老臣便陪王爷走这一趟。”
明钰摇头,“凉州事务繁多,还少不得刘知府与魏大将军。魏大将军如果离开,驻军怎么办?边地防守又如何决策?如果遇上敌军趁虚攻打,没个主心骨不成。”说完又对刘知府道:“凉州乃至西岐走廊现在的发展必须要一把手盯着,把握方向。一切还需要刘知府坐镇,只要按计划,想来是不会有太大问题的。”
西岐走廊的发展大小事务不可能由明钰一个人亲力亲为,而刘知府一直跟随明钰主持西岐走廊的相关事务。对于明钰的计划都是一清二楚的,所以有他留下来把持局面,明钰还是放心的。
这两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是凉州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有他们在凉州的局势便能稳定。
明钰原本只需要五千兵马,结果魏大将军足足拔了一万人马前往。另外明钰召集了凉城中几乎所有的大夫,凉城药铺中大大小小的药材,布庄的棉布以及酒肆的烈酒也都搜罗一空。
不能打无准备的仗,这些东西都是眼下谢宜修他们急需要的。明钰当然要准备好,以防万一,不然到时候缺医少药就算他有办法,也只能望洋兴叹。
作者有话要说: 注①来自曹植《说疫气》。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笔芯!
156、第 156 章
其实明钰心中也没有底, 他虽然比起别人多了不少的见识。可是,他到底不是医学专业,唯一可以凭借的是他曾经见过的经验之谈。
他心中不是不害怕, 可是想到谢宜修, 想到那支孤军, 有可能因为疫病全军覆没,他心中就止不住悲痛。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到谢宜修身边, 给他支撑。尽量用自己所知道的方法减少疫病扩大化, 给出时间, 然后让大夫能找出克制疫病的办法来。
明钰率领大军出了石崇关一路往西, 一刻也不肯耽误, 他心忧自己晚到一步,就多一人染病。他派出无数探子,打听谢宜修大军的消息, 只希望能让他心安。
各种各样的消息入耳,却没有一样是他想听的。
“谢将军的大军已经攻破了颉逻部,绥西大军在何处没有任何消息。”
“谢将军军中似乎有不少人染病, 具体情况犹未可知。”
“属下打听到消息,大军驻扎在北嘎海子, 听说有主将病重, 因此暂停行动。”
……
种种消息蜂拥而至, 听到主将病重之时, 明钰心中就是一咯噔。如果……如果他没赶得及, 是不是这辈子便再也见不到了?
他以为自己跟谢宜修之间还有很长的时间, 还可以慢慢相处了解。然而,此时此刻的他才明白,原来还有很多未知的因素, 能让人防不胜防,让人以为的理所当然的事再无反悔的余地。
谢宜修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能让他安心,信任的人。他能感受到谢宜修对他的感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他以为这样下去,平平淡淡才是真,水到渠成也挺好的。两个人相互陪伴,等到年老生病时,能有个人嘘寒问暖,端茶倒水也很不错。
可是,如果将来再也没有这个人了,自己又将如何?以前从未体会过如此蚀骨痛心的感受,原来自己已经不知不觉深陷了吗?如今的他只觉得荒谬至极,是他顾虑太多,将一切都想的理所当然,却从未想过变故来的如此之快。
明钰每日里都心急如焚,想要尽快见到他。因此,他们赶得很急,原本需要一个月的路程,仅仅用了二十多天就赶到了。
明钰顾不上夜以继日行军的疲累,一入中军便急急朝着谢宜修的中军大帐赶去。
没有人敢拦他,甚至连话都不敢多说一句。将军们都手忙脚乱的跟在他后面。
“你们将军如何了?”明钰顾不上客套,一边走一边问,见没人答话,心中更是着急,恨不能立即飞过去。
“王爷,我们将军他前些日子染了……”后面的人还吞吞吐吐没说完。明钰已经夺了一旁正在打理的马儿,翻身一跃而上,横冲直撞朝着中军大帐奔去。
明钰心中悲痛难当,无论如何,谢宜修不能有事。
马儿扬起的尘土溅了身后人一鼻子灰,众人面面相觑,目瞪口呆。王爷这是怎么了?谢将军就在那儿又不会跑,这么着急做什么?
翻身下马,他慌乱掀开大帐帐帘,抬眼是一座宽大的屏风,有个案几,上面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书册卷宗。有书打开到一半,被刚刚明钰带进来的风一吹,哗啦啦连翻了好几页,还有未干墨迹的笔,似乎才研磨不久的墨。
明钰没有心思观察这些,他知道屏风后面应该就是谢宜修休息的地方,想到谢宜修可能正受着疫病的折磨,奄奄一息躺在床上,明钰的心就不由得揪紧了。
他不再停留转身就绕进了屏风,的确,这里的布置很简单,也就一张能躺一人的木板床。
“谢宜修!”明钰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床边,原本以为会见到人,没想到上面却空空如也。没人,难道……明钰想到一种可能,不禁悲从中来。
自己真的来晚了么?
明钰脑海中空白一片,心口堵得慌,鼻子酸酸的,眼中的泪花却像水晶一般凝结着,他抬起头来,努力压抑着酸涩的眼睛,想要将泪水憋回去。
“王爷?”熟悉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明钰霍然转身,便见到谢宜修那熟悉的身影。
“谢宜修?”明钰恍若梦中,不可置信的轻声道。
谢宜修手指微跳,反复几次才被紧握成拳。他刚刚去视察军营,询问刘大夫一些事宜,听到明钰的消息才急急赶了回来。
一开始他还不敢相信,可是此时此刻,见到明钰的那一刻,心中却是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动。
他想要说什么久别重逢的话,却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最终只能低下头,恪守臣子的本分。抿抿唇躬身行礼,“见过王爷。”
明钰已经扑了过去,直直撞到他怀里。身上传来的疼痛感才告诉他,这是谢宜修,是真的,活生生的谢宜修。
谢宜修僵硬了身子,不敢相信明钰的举动,可是怀中的人让他心中荡起一片柔软,空落落的心被填满。一直以来的焦虑不安,终于在此刻被驱走,剩下的只有无畏安宁。
谢宜修缓缓抬起双手环抱着明钰,等到心中的激荡之情完全平复下来,才轻声问道:“王爷怎么亲自过来了?”
明钰这才反应过来,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胡乱拉起谢宜修的衣服擦了擦脸。这才推开人,脸上已经恢复了平日里的神色,仿佛刚刚慌乱无措的人不是自己一般。
明钰低头整理了自己的衣物,作出一副淡定的样子来,“得到消息,总要亲自过来看看才放心。”明钰没有说出自己担心他的话来,这样的话他说不出口。
刚刚听了旁人的话,让他以为谢宜修也染上了疫病,所以才会失态。现在回想起来,让他有一种想找地洞钻,实在是太丢人了。现在突然想起来,又担心的问道:“刚刚,在外面听人说你前些日子病了,我以为……”
谢宜修摇摇头,“并无大碍,只是前些日子偶感风寒,现在已经大好了。”因为疫病的原因,他心生焦虑,又无法安然入睡的,加上工作量大,导致了风寒入体。不过他年轻底子好,没几日就已经痊愈了。
刚刚军中的人是想告诉明钰的,奈何明钰话听到一半就跑了,闹出这么个大乌龙来。
得到谢宜修的确认,明钰终于放下心来,也知道是自己心急了,现在想起来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谢宜修当然知道明钰是担心自己,心中暖暖的,可是想到现在的情况,他却无法安下心来。
他皱紧了眉头,沉声道:“王爷应该知道现在这里的情况有多危险,却还特意跑过来,太过于草率了。刘知府魏将军在做什么?怎么就能同意你过来?”
天知道,在看到明钰站在他面前的那一刻,他心跳都暂停了一拍,心心念念的人突然出现,怎不让他欣喜。可是想起现在这里的情况,他又焦急起来,自己倒是无所谓,如果明钰留在这里,发生任何不测都是天大的损失。
想到这里,他第一次露出急切的神色,“我马上让人护送你回去。”
看他就要出去,明钰一把抓住他,“我是绝不可能回去的,这里的情况我都知道了。正是因为了解了,我才会过来,因为疫病需要防治办法,而我有办法也许可以试试。”
谢宜修一愣,原本不信明钰的话,可是想起刘大夫的话,他却知道明钰所说的是真的。
明钰曾经在凉城中举办过培训医者集会,主要就是一些简单的医护知识以及卫生条件认知。因为明钰觉得如今人们对卫生的认知严重不足,他们不知道肉眼看不见的细菌,更不知道如何消毒,才能让伤口不易感染。
边地战事频繁,每每打仗就会有伤亡。很多时候明明就是一个小伤口,可是没有很好的防护措施,导致伤口发炎,命大的能扛过去,可是更多人确是直接就一脚踏入了鬼门关。
大夫与百姓都不知道,可明钰知道,他虽然不懂医术,可简单的医护常识还是有的。他将自己能想到的都编撰成册,大力派发,更是举办了好几次培训课程。让凉城以及军中的大夫只要有空就参加,加大宣传力度。
只是明钰是万万没有想到,因为敌人设下的阴谋陷阱,以为永远都不可能会出现的疫病居然出现在军中,让人措不及防。
为今之计,他也只能尽力控制补救了。
尽管明钰如此说,谢宜修还是不同意。有什么法子,他可以去学去做,明钰却绝不能身陷险地。
“我会离开,但不是现在,现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跟你站在一起,共同进退。”知道一时半会说服不了他,明钰索性自顾自的道:“病人现在怎么样了?我带了凉城的大夫,药材,这些都是这里急需的。你先将这里的情况一一对我说明,这样才好实施计划。”
这是当务之急,谢宜修也不拖泥带水,将刘大夫的建议以及处理方法,还有现在军中疫病的情况都说清楚了。
明钰点点头,得知刘大夫将病人单独安置,心中总算是安定了一点,这也是为何谢宜修还能有精力西征的原因。这样一来至少没有让疫病大面积溃散开来,军中主力还是很完好的。也没有引起恐慌,要知道,如果疫病的消息在军中传扬开来,造成的恐慌那才是最大的灾难。
这也说明了谢宜修他们的处置在目前来说是最妥当的。
虽然不能杜绝发病率,这样单独安置,减少病人与外面人的接触,比起放任不管,相对来说要好多了。
然而在明钰看来,还是有很多没有完善的地方。像是消毒,医护人员的防护,以及卫生条件还是令人堪忧。
不过他也能理解,毕竟现在的人又哪里知道什么消毒,什么防护,什么病菌。刘大夫能让病人单独隔出来,也是在听了培训课之后,唯一能想到并且做到的。
况且,他们远在异国他乡,什么物品药品都紧缺。而且突然间大批的人染病,连大夫都不够,哪里还能指望别的?
“这次我带来不少凉城的大夫,还有各种的药材,肥皂,烈酒等等,可以用来治病,消毒。如今军中每个人都必须讲究干净整洁卫生,防止疫病的传染。”
谢宜修听了明钰的话,一开始还能理解,大夫,药材这些。如今他们缺医少药,正需要这些,可是明钰所说的肥皂,烈酒跟病情又有什么关系呢?
见谢宜修有疑惑之色,明钰解释道:“疫病,多为瘴气或鼠疫,古语有云: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皆是环境卫生赃乱滋生,而拓跋仞所利用的正是这一点,带病的牲畜尸体,沾染疫病的箭矢。所以我们要控制好环境卫生,尽量从源头控制,尽量减缓病情的蔓延。”
明钰的解释很是清楚明白,谢宜修稍微想想就明了,困扰他多日的疑惑也迎刃而解。
“病员的所有物品以及接触过的东西都必须消毒,用烈酒,或者沸水煮开。军中所有的人都用肥皂洗漱,入口的水也必须烧开才能喝。”明钰转了几个圈子,“一时半会也说不完全,我将这些东西都整理入册,到时候人人遵守就行了。”
“好!”谢宜修点头。
明钰说完就想立马行动,然而刚疾走两步,却头晕目眩,一个支撑不住就向后倒去。谢宜修一惊,抢上前手忙脚乱将他接住。
“明钰!明钰!”声音中不再清冷如水,而是慌诧惊乱。这一辈子也只有明钰一人能入心入肺让他乍然变色。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3-14 11:44:57~2021-03-15 13:57:3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兰兰子不吃鱼、伊凌芭舞 5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57、第 157 章
其实明钰也没什么大碍, 只是连日来的路途劳累,加上担惊受怕,一直紧绷着心神。此时心气儿一松, 一股疲累感涌上来, 才会让他突然晕厥。
等到明钰醒过来, 所有人才松了一口气。明钰也没有继续休息,而是召集了所有大夫前来开会。
主要就是相互间交流了解疫病的情况, 还有就是讨论目前最基本的治疗方案。
“目前来看, 患病之人上吐下泻, 体力不支, 还伴有热病。而且三五天之内就会加重病情, 死亡的概率也是极大。”在众目睽睽之下,刘大夫有些拘谨,小心翼翼的说道。“小的将他们集中在一起, 避免与外面正常人的接触,很多人也心有不满。要不是谢将军支持,小的也难办。”
这次疫病他了解最深, 也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不少的建议。不过,看到上首位置的端王爷, 他明显有些惴惴不安, 也不知道自己的方法是对是错。
明钰点头, 赞许的说道:“你能想到这点已经很不错了。”
刘大夫这才心中安定下来, “王爷谬赞了, 小的也是听从王爷的意思。加上古籍上也有民疾疫者, 舍空邸第,为置医药的记载,所以才敢这么做。”
“这么做没错, 防止传染,分隔开来是正常选择。但是不仅仅是要分隔开,还要注意消毒,以及防护。”明钰说道:“具体的事宜本王已经整理成册,你们只需要照做就行了。”
众人应是。刘大夫才又说道:“目前军中缺医少药,一时间有效的治疗手段还没有。现在王爷带来了药材,人员,正好得用。”
刚刚跟着王爷而来的秦大夫皱眉问道:“用药也没有效的治疗?”
秦大夫在凉城中算是首屈一指的高明大夫了,声望颇高,在场中人人敬仰的。刘大夫也有所耳闻,他们这样的军医,医术自然是比不得的,此时也只能实话实说。
他摇摇头,“办法都想了,效果不尽如人意。”
秦大夫沉默,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他没有亲眼见过,也不能够下决断。因此还是要亲自诊断了才知。
“晚点我会去看看病患……”
秦大夫话还没说完,旁边就有人轻轻碰了碰他,小声提醒他,“这可是疫病,是人都可能会被染上,万一咱们接触到染病了又如何是好?”
他们虽然是医者大夫,可一样是肉身凡躯。疫病又无贫穷贵贱之分,他们千里迢迢被王爷裹挟而来,要是被染病死于异乡,那就有冤都无处申。
这话虽然小声,可是听到的人不在少数,有人点头赞同,也有人皱眉静观其变。
明钰当然知道很多大夫都不是心甘情愿的,人皆有私心,不是谁都能接受这样的安排的。他默然,如果他们都不愿意,自己总不能强制征召吧?
秦大夫撇了身旁之人一眼,“医者父母心,患病的不是别人,是我们大燕的将士,怎么能见死不救。如果怕了,也就不用背着救死扶伤的大夫名义行医了。”
这话说得很重,刚刚他身边提醒的那人脸色讪讪。他没有想到自己好心提醒一句,竟然被秦大夫给怼回来了。一时间面子上过不去,只能闭口不言。
其余人也都心思各异,一时间静默得落针可闻。
明钰笑着打圆场,“诸位倒也不必如此,大夫医治病患,这是应有之义,可是大夫的自身安全也必须得保证才是。其实疫病并不可怕,只要做好防护隔离措施,做好消毒以及个人卫生,就没那么容易传染开来。”
这话一出,有人认同有人却大摇其头,王爷虽然身份尊贵,可是又不懂行医,他的话能信吗?
不过却没有人出声质疑,秦大夫点头道:“王爷说的有道理,我等下去后就立马行动起来。这疫病拖不得,当然是能尽早拿出治疗方子为妙。”
众人有讨论了许多,两个时辰后方才散去,明钰却将秦大夫刘大夫两人留下来了。
“秦大夫,你心中有底吗?”明钰开门见山直接问道。如果凉州城中医术最好的秦大夫都没办法,那明钰也不知道该指望谁了。
秦大夫摇摇头,“此时说这些还为时过早,不过在下曾经听过一个古方,配合针灸对病症很有效。不过病症万千,哪怕是奇丝许小小的不同用药也大为不同。所以,依在下之见,可能会根据病情的不同做实践调整。这需要时间,在下也实在没有把握。”
秦大夫说的恳切有道理,明钰点头,“当务之急是不能让疫病再有蔓延。刘大夫,你千万要把好关,照章办事。”
刘大夫自然答应,王爷整理出来的措施条款分明,他运用起来应该没什么问题。
王爷用带来的棉布,做了蒙面之物,能将口鼻掩上,甚至连手上也用了羊皮做成手套,是全副武装,能不露就不露任何地方。而且病患的物品也要用沸水煮过,住的地方也干净整洁,每日里有雄黄烈酒喷洒消毒。
这样实施下去,落实到每一处后,发病率明显有降低。所有人精神一震,那可是极好的消息了,说明了王爷所说的法子是有效的。如果能再用药控制医治好病情,那……
所有人都不敢置信,人们视疫病为洪水猛兽,面对之时自然是胆战心惊的,从来没有人想过能战胜它。可是,正如王爷所说的那般,人有智慧,只要了解它,就能战胜它。虽然疫病看不见摸不着,可只要防范好了,它一样拿人们没有办法。
大夫聚在一起,商议如何用药才能缓解病情,且效果显著。秦大夫实验用药加针灸,能稳定病情,却无法治愈病症。那就还需要改进药方,只是该朝哪方面改,众人却意见不一,吵得人一个头两个大。
明钰不懂这些,当然不可能参与这样的争论,只希望他们能从争论中找到真正有用的方子,能尽快抑制住疫病。
这边努力控制疫病,那边明钰到来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拓跋仞耳中。
“真没想到,端王千金之躯,竟然真的来了。”拓跋仞勾唇轻笑。
宋涟不解,疑惑的问:“端王明知道谢宜修军中疫病的消息,还能义无反顾亲自过来?这怎么可能。”
端王好歹是千金之躯,有言道:千金之子不坐垂堂。端王难道就不惜命吗?要说明钰是为了那一万多兵马,他第一个就不相信。难道是为了谢将军?可是,谢将军虽然是一个人物,但是能劳动王爷大驾,不顾自身安危前往也说不过去啊。
“不管怎么样,端王既然来了,那就是好事一桩,正合我意。”拓跋仞抚掌得意道。这次能够留下大燕的一个大将军,一个王爷,自己所用作饵牺牲的五千人马也值得了。
“可是听说端王带来了不少的药材和大夫,那么会不会有可能控制住病情?”察察齐不禁说道。
拓跋仞冷哼一声,“若是这么容易就被控制住了,当初的右铘部落也不会全部因为疫病不留一个活口了。”
这话一出,察察齐不由打了个寒噤,右铘部族的惨状他也是知道的。现在回想起来就浑身的鸡皮疙瘩,不过,想到未来用不了多久,大燕的军队也会是这样的惨状,就又忍不住高兴起来。
“现在大燕军队中的情况怎么样了?”拓跋仞问道。
提到这个,察察齐就忍不住眉飞色舞起来,“刚刚探子打听来得消息,说是目前大燕军中已经有近半的人马染病,大燕兵马已经不足为虑。”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露出一个会心的笑来,宋涟也没有了疑虑。之前,大燕军队攻破颉逻部落,想来也只不过是做最后的挣扎罢了。他们已经在北嘎海子整整休整了半个多月没有动静,定然就是疫情控制不住了。不过说来谢将军治军还是有一套的,局面已经这样了,大燕军中竟然没有哗变,也是手腕了得。
“这么看来,他们已经不足为虑了。如今谢宜修和端王都不在凉州之地,咱们趁此机会,攻打石崇关,攻破凉城,一起立下不世之功。”
拓跋仞终于说出自己的野望来,当初他答应右部大将军王的所有条件,并且能带领右部军成就大事,才说服右部大将军王,让他鼎力相助。只要他们攻破凉城,右部军立下的就是天大的功劳,到那个时候,右部军岂会还受左部军的打压,有此功勋,右部军的地位如何还能比不过左部军?
右部军能压过左部,是右部大将军王做梦都想的事情,现在有了机会,两人自然是一拍即合。正是因此,拓跋仞步步为营,不惜牺牲五千兵马,就为了调虎离山,只要将谢宜修困在这里,大燕边地便不在话下。
拓跋仞的话让察察齐等人激动不已,察察齐眼中的崇拜之意很明显,浑勒王依旧还是那个浑勒王。并没有因为当年的败北而心灰意冷,反而变得更加强大。能跟着这样的人立下不世奇功,他察察齐便再无遗憾。
“王爷,那我们这边整装出发,右部军的五万大军随时待命。”察察齐兴奋不已,这便下去准备。
右部大将军王这样的人精,到底是不放心将自己的家底交给拓跋仞的,因此才将兵符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察察齐。而拓跋仞只需要谋划一切,将来所有的功利皆算在察察齐个和右部军身上。
等察察齐走远,宋涟才低声道:“王爷就真愿意为他人做嫁衣裳?”
“没有什么愿意不愿意的,能为大绥做些事情,便是为他人作嫁又如何?如果什么都计较太多,那么就注定不能成事。”拓跋仞说完,轻轻咳了几声,眼中是深不见底的波澜。
“王爷胸怀大义,世上有几人能及?”宋涟了然,盯着察察齐的背影若有所思。
右部大将军老谋深算又如何,到时候还不得将权利交托到自己儿子手中。而察察齐这样的人,最是易掌控,看起来拓跋仞的心思已经着重在他身上了。呵呵,只要掌控住察察齐,拓跋仞掌不掌兵权又有什么区别呢?
对于宋涟恭维的话,拓跋仞没有答话,对于他来说,时局便是棋盘,而所有人都是棋子。掌控棋子而已,又有何难?这次他孤注一掷,只为补当年之憾。他拓跋仞不是废人,是真真正正的英雄,将来书写的历史中,他拓跋仞将名垂千古。
作者有话要说: 吃瓜去了,更晚了,哈哈哈感谢在2021-03-15 13:57:37~2021-03-16 15:08:4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山人没有喵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58、第 158 章
烈烈的风吹过苍茫的大地, 风中隐隐有血腥烟火味儿。血色的太阳就快要落下地平面,边地恢复了短暂的平静。
王友靠坐在墙头,狠狠的喘着气, 此时此刻仿佛喘气都成了一件跟费力气的事。他是一个边地驻军, 是众多驻军中很普通的一员, 他驻守着石崇关,知道石崇关的重要性。
在他们的身后就是凉城, 是凉州百姓, 是他们要守护的家园。
好在今日总算是平安无事的度过去了, 远处关外的夷人大军暂且鸣金收兵。他们抵抗了一天, 也能休息休息了, 此时的他脸上手上都是鲜血,累到脱力,连手指都抬不起来, 更是连脸上的血迹都难以擦拭。
这是他跟一个攀上墙垣的夷人一枪一刀拼出的血,是敌人的血。他还能看到敌人十分稚嫩的脸,以及最后睁大的不认命的眼神。可他没有时间去想别的, 他还要杀敌,战场相遇,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怨不得谁。他身边的兄弟, 昨日还在并肩作战, 今日就已经不在了, 谁又知道他明天还在不在呢?
尽管心知短暂的安宁过后是更加激烈的对抗, 明日还会有更惨烈的一战,可他依然不惧。抬眼看着夕阳,他微微一笑, 吾还能战!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就还能再杀敌!
有百姓陆陆续续沿着山道爬上关隘,他们或背或抬,正蹒跚着将用于退敌的石块箭矢,以及火油等等的物品运上石崇关。
人多力量大,原本已经用空了的作战物资正被他们一点点填满。
有人来来去去将伤病抬下去安置,大夫人手不够,百姓便搭手帮忙。有轻伤的他们帮着敷药止血,缠上绷带,这样的人,休息一晚,明天还能继续战斗。
还有妇孺小孩背着筐子,游走于士兵之间。从筐子中拿出热气腾腾的大饼馍馍挨个发放在士兵们的手中,小孩子则乖巧的跟在身后,替他们倒水。
“辛苦你们了。”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此时此地多余的话都显得累赘。
每个人来来去去井然有序的做着自己的事情。他们都是凉州百姓,自发过来送东西的,就像是王爷说的那样,军民就像是鱼与水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将士们守卫国土,护卫百姓。百姓送物资,护送伤员,也能为着凉州出一份力。
王友也分到了一张饼,他憨厚一笑,闻到饼的香味,一天没吃东西的肚子已经咕咕作响,连忙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真好啊!喝了一口水,王友感慨。以前他们哪里有这样的待遇。百姓连自己都养不活,哪里还会做了吃食送过来?
现在不一样了,王爷来到凉州之后,很多东西都改变了,变得越来越好。许许多多的商户来到凉州,他们带来的不少的粮食物资,更是将凉州产出的物品带出去。大家手中有了余钱,也能吃饱穿暖。
像百姓们送上来的粮食,除了百姓自己家贡献出来的,大部分都是那些商户们提供捐赠来的。
那些商户们刚刚才在凉州尝到甜头,怎么能让夷人给破坏掉?说什么也要尽量支持自己人啊。要不然等夷人攻破石崇关,凉城沦陷,他们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远远的有一堆人过来了,是魏大将军,后面跟着几个布衣之人,再后面是几个担着筐子的壮汉,筐子里面是一个个西瓜大的圆乎乎黑漆漆的东西。
王友认不出这里面是什么东西,不过却认出来魏大将军身后的布衣之人,其中一个年纪大的正是王爷都敬重的黄老。
他是曾经跟着魏大将军去匠造坊时曾经见过。只是他想不明白,他们匠造坊的人怎么上这边来了?平日里他们都待在匠造坊中做什么研究的,轻易不肯出门一步。这个时候能跟着魏大将军过来,定然是有什么要事吧?
魏大将军紧锁着眉,自从夷人大军兵临城下之时,他就没有睡个一个囫囵觉,吃不好睡不好,每日里还得研究战况。现在王爷和谢将军都不在,所有的压力全部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他整个人已经是肉眼可见的消瘦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