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50章

第50章
  明钰叹息起身,宋涟智计卓绝,又狠辣冷心,却不知他的遭遇也着实让人喟叹。是真的可悲可怜可叹!

  明钰挥挥手,叫来属下,处理宋涟身后事宜。他最后还是不忍心,将信中内容透露给了宋涟,这信当初明烨交给他,等碰到宋涟让他转交。

  只不过明烨到最后还嘱咐了一句,如果宋涟还恨他,这信也不必再转达了。他们之间有太多的阴差阳错,怨怪谁都没必要了。

  这些明钰自然没有提,让宋涟就这样离开也算是不错的结局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3-18 14:43:19~2021-03-19 14:45:5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亦扬、38035613 5瓶;兰兰子不吃鱼、山人没有喵 3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61、第 161 章

  

  谢宜修走了进来, 见到这一幕,已经心知肚明是怎么一回事了。他沉默了一瞬,静静立在一边没有说话, 他不想打扰到明钰。

  明钰抬眼看到他, 刚刚还酸涩空落的心突然就被填满了。他眉眼弯弯, 放下宋涟之事,笑道:“你回来了!”

  谢宜修带了一队人去追踪拓跋仞, 现在才回来。

  他点点头, “被他给逃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明钰并不惊讶, “逃了就逃了吧, 如今绥西国大乱, 他孤家寡人逃出去也再掀不起多大的风浪了。”

  话虽这样说,到底有些忿忿不平,拓跋仞差点害的他们全军覆没, 就这么放过他也太便宜他了。

  他的大军染上了疫病,如果不是明钰过来,又哪里那么容易就控制住, 最后还能出其不意,兵分两路突袭了夷人的老巢。

  “如今我军大胜, 俘获无数, 等捷报一出, 便能快马加鞭报往京城。到时候京城献俘, 必将成为大燕一大盛事。”明钰欢喜的说道。

  现在绥西国夷人的祸患已除, 就算他们想要恢复元气, 至少也得十几二十年后。而等到那个时候,边地凉州早就不用再怕夷人了。

  而夜色中,有一队人马慌不择路往南逃窜。当先的一匹马上, 驮着两个人,一人软软倒在另一人怀中,正昏迷不醒。

  “察察齐将军,已经没有了追兵的声响了,我们歇歇吧。就算人不歇,马儿也受不住了啊!”他们身后有人气喘吁吁的喊道。

  他们一行人好不容易才逃离出来,早累了个半死。现在应该安全了,停下来歇歇也不耽误事儿。

  见察察齐依旧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他又大声喊道:“将军,王爷的身子骨怕是经不起这般折腾!”

  这话一出,果然有了效果,前方的马匹终于放缓了速度。那人心中一喜,上前听候吩咐,“将军?”

  察察齐观察了一下四周,吩咐道:“寻个安全之地稍事歇歇。”

  众人领命而去,不多时就已经找到了地方。察察齐查看了怀里的拓跋仞,这才小心翼翼的将他抱下马来。

  之前是他一直保护着拓跋仞,他心底一直有个声音,拓跋仞不能死。拓跋仞受到极大的刺激,从马上晕倒摔下马来,是察察齐救了他,带他冲出重围。

  有人已经打来了水,察察齐接过,小心的喂了拓跋仞几口。拓跋仞此时才幽幽转醒,睁眼见到这幅场景,心中已经明白了几分。他剧烈咳嗽了好一阵子,才沙哑的问道:“我们的人呢?”

  察察齐环视了身后的几百残兵败将,垂下眼帘,“都在这里了。”

  “噗!”拓跋仞一口热血喷出来。

  “王爷!”察察齐心急,手足无措的去抹他唇边的鲜血,“王爷说过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千万要保重身子啊!”

  “咳咳咳……”

  “王庭还在,绥西国还等着王爷回去主持,您可千万不能有事。”

  拓跋仞摇摇头,心中一片悲凉,天意难违!他自以为百无一失的算计,却被人轻易破解,还将计就计,被人攻破王庭。大哥拓拔洪则生死未卜,王庭四分五裂,他还有何面目回去?

  “王爷我们的老祖宗有一句话,草原的芨芨草即便是被碾压碎裂,只要根还在,熬过冰雪,次年能长得更为茂盛。你真忍心王庭动乱不止,咱们大绥四分五裂吗?”察察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劝说着。

  拓跋仞无助的看着自己的双手,“我早就不是当年的浑勒王了。”

  “不,您是,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也是。”察察齐坚定的说道。以前他也是这样认为的,可是相处越久,对他的了解越多。拓跋仞的抱负,责任,担当,让他深深被吸引,无法自拔。

  看着察察齐的眼睛,拓跋仞缓缓闭上眼,他错了,错的离谱。曾经他以为只要掌控了察察齐,自己就能有了一切,现在他却后悔了。

  “我不是个好人,你应该知道,我曾经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利用你,以此来夺得右部军权。”拓跋仞从口中缓缓吐出凉薄的话来。

  察察齐一愣,心中有种苦涩,“我知道的。”只是我愿意被你利用而已。

  拓跋仞上上下下打量他,像是第一次看清他的样子。拓跋仞脸上的惊异之色让察察齐有些羞怒,他怎么说也是大将军王之子,从小就骄傲任性的,该有的体面还是要保留。

  “我们一路往南再折返往西,总之,我不会丢下你,你也不必再说任何的丧气话。”察察齐凶狠的道。

  “呵呵!”拓跋仞低低的笑了,中间夹杂这几声咳嗽,点点头道了一句:“好!”

  察察齐惊喜万分,似乎不敢置信,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摸摸头咧嘴笑了。

  京城,依旧热闹繁华。

  就在一片喧闹中,一骑马儿绝尘而来,马上的信使手中高举战报,口中连连喊道:“捷报!捷报!夷人兵败了!端王带人攻破王庭!”

  一路飞奔入皇城,然而他口中的喊话却让人驻足聆听。有人甚至不相信的拉着旁人问:“哎!你听到说的什么了吗?什么兵败,王庭的?那不是西边的事儿么?”

  旁人也震惊,“我怕是听错了吧?攻破王庭,嘿!做什么春秋大梦呢。”

  “可是我好像听着也是这么说的。”

  “听错了!绝对是听错了!”

  消息传的很快,所有人都不相信,听说西边边地夷人又来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大燕军又败了。可是败了怎么可能大张旗鼓宣扬出来?而且那人明明说的是捷报啊,莫不是信使将战报报错了?这可是欺君大罪,那是要掉脑袋的啊!这样的错误怎么可能犯?

  百姓们心中嘀咕的同时又在翘首以盼,希望能够了解到真正的消息。

  就在那信使进了皇城之后不久,宫中的小黄们便出宫朝四面八方散去。紧接着,已经下朝的朝臣们便换上官服匆匆进了宫。

  啊呀!刚刚信使来报的肯定是出了大事,莫不是夷人攻破石崇关了吧?之后就会兵临城下。如果凉城抵挡不住,接下来夷人是不是就要长驱直入,直接攻打京城了啊?看朝臣们急匆匆的神色就知道事情不简单,他们进宫定然是商议办法去了。对了,刚刚信使报的是什么来着?

  就在百姓们诚惶诚恐的胡乱猜测之时,宫中终于传出消息来。端王明钰与谢将军带了两支人马深入绥西腹地,直接攻破了绥西王庭。而边地大军大败夷人,俘获夷人将士无数。

  得知确切消息的京城百姓彻底欢呼起来,几十年来,这是从未有过的大胜。他们被夷人欺负得太狠,以至于他们的记忆里都是与夷人交战的败绩。也是这样,当年谢将军横空出世,救凉城与水火,才会一战成名,人人敬仰。

  现在,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大胜竟然摆在眼前,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大胜,怎不令百姓们喜极而泣。

  一道圣旨快马加鞭赶往边地,与端王拟定回京献俘事宜,所有有功之人都将记录在册,朝廷将会一一论功行赏。

  在所有人的翘首企盼中,终于迎来了这一天。旌旗招展下,大燕军队的将士们排列成一个个方阵,列队整齐,步子动作整齐划一,迎面走来。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威慑力,让人情不自禁敬畏。

  难怪了,就是这样的军队,打败了夷人,也只有这样的军队才能够胜得如此的痛快。

  队伍一路走来,百姓们夹道相迎,看着长长的队伍兴奋的指指点点,“看,骑在马上头前开路的是红袍军,红袍银甲,一眼就能认出来了。当头的可是战将军谢宜修呢。”

  “后面应该是端王的护卫营了,听说现在已经是护卫军了。还记得当年端王出京之时的境况,如今这气势面貌都快认不出来了。”

  “可不是嘛,看看京城的禁卫军,与之相比简直不能相提并论啊!他们这批人跟着王爷劳苦功高,前途不可限量。听说京城的禁卫军可是羡慕得紧呢。”

  想起王爷那时候出京,所有人都不看好,西边那可是穷山恶水之地,他们都等着看端王的笑话呢。可是这才几年,西域回来的各种物品,价值千金,还有西边的特产西瓜,人人疯抢。如今凉州石崇关大胜,更是俘获夷人无数。

  听说如今凉州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了,这是几代人梦寐以求的事,端王仅仅几年时间就已经初见成效。如今西岐走廊再无威胁,只需要花费时间就能建成。商人们早就闻着味儿一窝蜂涌上去了,凉州百姓的日子在未来,可以说是前景广阔,到时候只怕不会比南方的繁华城镇差多少。

  “来了来了!那是端王的车驾,后面的那可是皇家禁卫军精卫,这次可都是跟着端王立下大功的。”

  “看看我们大燕将士们,这才是真正的好儿郎!威武霸气!”

  后面是被俘的夷人,此时早已经不复当初的耀武耀威,一个个像霜打的茄子,耷拉着脑袋,围观的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队伍的最后,则是魏大将军带领的整整齐齐的驻军。虽然已经尽量克制了,可是脸上依旧少不了得意的笑,这样的殊荣,这一辈子就这么一次了。

  这次进京献俘自然是要以最好的面貌示人,因此这一批进京的可是千挑万选出来的,他们都是在此战中立下大功之人。

  一路浩浩荡荡进了京城,一直到了得胜门,皇帝带领着文武百官早就已经等候在那里。可以说这是大燕朝自开国以来最大的一次盛会了,经此一疫,绥西国危机解除,凉州边地会逐渐平稳下来,在明钰的带领下开始照着他的规划迅速发展。

  百官脸上都是喜庆的笑,华盖下端坐着的皇帝更是心情大好,他这一辈子都没完成的壮志愁云被自己的儿子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不管是不是歪打正着,儿子出息了,皇帝心中如何不得意欣喜?

  “陛下只怕当初放端王去凉州,也没想过会有今日吧?”一旁站立的丞相大人捋着花白的胡子,笑眯眯的道。今日心情甚好,甚至有了玩笑的心思。

  皇帝摇着头,哈哈哈笑道:“谁能想到这小子就这么出息了呢?当初离开之时朕还指望着他能少惹出点祸事来就是天大的幸事了。”

  “陛下英明神武,端王爷自然也是人中龙凤,能有此功绩,岂不是在意料之中?”有大臣极尽拍马屁之能事,这大喜的日子好听的话是一堆堆往外冒。

  想当初他们可是远远见到明钰都躲得远远的,如今世事无常,谁人不争相巴结上去呢?

  太子明烨嘴角含笑,明钰有这样的功勋,只要他一直坚定的站在自己这一边,那么他也就跟着沾光了。最近这段时间,他隐忍蛰伏,尽管三皇子上跳下窜拉拢势力,可怎么也比不得明钰来这一出。他应该感谢明钰,也庆幸明钰是他同胞弟弟,他们是一体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因此,明钰得胜归来,也暗地里为自己增添了筹码,他的地位,只要自己没有糊涂犯下大错,那就不可能动摇的。

  三皇子明显也是想到了这点,自从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像是吞了苍蝇一般,不上不下泛着恶心。然而这却是朝廷的大喜事,朝中上上下下都喜气洋洋,总不能因为自己一个人坏了气氛。尽管不愿意,他还得强颜欢笑,嘴上还得说些吉祥的好话儿。

  明烨抬眼看向三皇子那边,嘴角的弧度忍不住扩大,我有个好弟弟,可惜你没有!

  作者有话要说: 嗯,怎么说呢,写到这里,这篇文可能这两天就快要完结了,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如果没有你们的支持,我觉得我是坚持不下去的(捂脸),谢谢小阔爱们一直以来的陪伴。爱你们!可能会有几篇番外日常,宋涟的番外我还在纠结写不写,这人是很矛盾的,唉!就不知道大家愿不愿意看,(不喜欢就略过了。扣手手)感谢在2021-03-19 14:45:50~2021-03-20 11:22:2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山人没有喵 5瓶;兰兰子不吃鱼 3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62、第 162 章

  

  隆德三十八年, 端王西征,大胜而还。皇帝率领百官将领告祭庙社,行三献礼, 同出师仪。

  献俘仪式繁琐而复杂, 在皇帝的带领下, 去太庙、太社告奠天地祖先,然后再将俘虏将军推出午门斩首示众。百姓欢呼着四处奔走相告, 照着仪式流程弄完一切, 明钰早就累瘫了。哎玛!这个真不是人干事, 早知道真不该进京这一趟。

  不过他也知道, 这么大的事情, 他不可能不带头参加。既然朝廷要弄这个献俘礼,那就是为了宣扬国威,震慑邻国宵小, 难得有这么次大胜,宣传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场献俘礼被载入史册,流传于后世, 也造就了德隆、睿庆朝盛世的开端。后人称之为德庆盛世,算得上大燕历史上的辉煌篇章。

  一直等到皇帝封赏完毕, 这场献俘仪式才真正落下帷幕。

  最后皇帝精神依旧亢奋, 单独留下明钰在宫中说话。这是他年轻时就立下货的宏愿, 等了几十年, 没想到让老十四替他完成了。这样一来, 自己总算是没有留下憾事了。

  “老十四, 这次你立下大功,朕也没什么好封赏你的。你若是在凉州呆不习惯,或是在京城, 或是在南边富庶之地选一个封地如何?”皇帝开口,说起来到底是他亏欠了明钰。虽说是他自己要求,可自己不也没有强行阻拦么。

  明钰闻言哪里会答应,他好不容易才争取来的,还将一切都铺垫好了的,这么一来岂不是功亏一篑?自己真要走了,凉州怎么办?不行,他这辈子就在凉州生根了,说什么都不可能离开的。

  “父皇!千万别!自古以来皇子封地哪里有随意调换的理?别说儿臣,这朝臣百官谁又敢轻易答应的?”明钰瞅了瞅皇帝的脸色,见他脸有愧色,已经心知肚明皇帝的想法,笑嘻嘻的道:“儿臣知道父皇是放心不下儿臣,可现在边地已经平静下来,再无强敌环伺。儿臣正好做个山大王可以作威作福一阵儿了,您这么一来不就是送羊入虎口?”

  “不学无术!”皇帝气呼呼的瞪他,伸手屈指给了他一个暴栗,没好气的说道:“什么叫山大王?一个皇子,王爷,这也是能胡说的?还有羊入虎口这个词岂是你这般用的?叫你多读点书,你看看你,书都都到哪里去了?告诉你,朕也是为你好!不领情的白眼狼!”

  这事儿的确没有先列,他也是看明钰此次立下大功,他又没什么好封赏的,才有了这样的想法。京城和南边毕竟民阜物丰,怎么也比西边好多了。如何明钰答应的话,就算朝臣反对,他也能一意孤行为明钰打算这一回。

  明钰自然知道皇帝的心意,狗腿的过去给皇帝揉脸捶背,嘿嘿笑道:“父皇对儿臣好,儿臣都记着呢。儿臣不也是怕父皇难做嘛,况且儿臣说得是实话啊,凉州的发展可是儿臣所有的心血,还真是舍不得放下呢。儿臣这么努力发展凉州,将来的凉州必然不会比其他地方差。父皇要不信,等上五年十年的,到时候再看看结果如何?”

  皇帝被他逗乐了,无可奈何的摆摆手,“罢了,罢了!不提了。”

  明钰嘟着嘴,“若是父皇真觉得想要补偿儿臣,不如西岐走廊的掌控再多给五年怎么样?”明钰伸出五根手指头在皇帝眼前晃晃,带着希冀的问道。

  皇帝一掌挥开,“想都别想。”好歹他还是个有原则的皇帝,在大事上可从不犯糊涂。

  明钰总算闪得快,没有被打中,还嬉皮笑脸的,皇帝一向拿他没有办法,“其他主意你也别打,朕的私库也早就被你给掏空了。”

  “放心,那是儿臣借的,会加倍还的。”明钰保证道:“现在凉州早就不像以前了,每一天都有变化,等到西岐走廊弄好后,父皇有空也可以去走走看看嘛。”

  他是真心邀请的,皇帝一辈子处理国家大事,劳心劳力的,长久以来对身体可不好。还不如多出去走走看看,愉悦心情,身体自然也就强健了。

  皇帝点点头,不置可否,又关心起明钰的终生大事来。虽然以前明钰提过不要他插手,可是以前明钰还小,还不用着急,然而此一时彼一时,现在说不定他又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呢?

  明钰脸上一红,想到了什么一般扭扭捏捏的不愿提起此事。皇帝也是过来人,一针见血的问:“你这是心中有人了?哪家的姑娘,真要是郎有情妾有意,朕可以马上赐婚。”

  明钰吓了一跳,连忙阻止,“哪有?没有的事儿,父皇您不是答应过儿臣不插手儿臣的婚姻大事吗?”

  “……这是人家没看上朕的儿子?谁的眼光这么不好?让她来见朕!”皇帝气冲冲的道。他理解错了明钰的意思,儿子总是自家的好。自己儿子再傻也不能让人看不上啊。

  明钰无奈,“儿子说过,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此人必然是入心入肺的。儿臣愿意用自己的功绩换取父皇的一个恩典,儿子入心入肺之人,不管是老是少,是男是女还请父皇不要插手。”

  明钰说得很认真,见惯了明钰嬉皮笑脸的样子,此时明钰突然认真起来,竟然让人不习惯。

  不过皇帝是什么人,什么东西没有经历过,听到明钰这么一说,他心中一惊,盯着明钰的眼睛,探究的缓缓道:“不管是谁,都不让朕插手?那就是真有这么一个人了?”

  “是!儿臣不指望其他,只希望后半生能有此一人相伴,余生皆共度。”此时也瞒不过去了,还不如大方承认了,明钰索性破罐子破摔。

  皇帝在心中盘算着明钰的身边人,越想越觉着有点心惊,“就不能跟朕说说这人是谁吗?”

  “他会护我,我也会护他,父皇知不知道又有什么区别呢?”明钰摇摇头。

  皇帝握紧了拳头,明钰粲然一笑,“曾经的儿臣孤孤单单来去,这世上不会再有一个能知我懂我的人,我早以为自己会孤独一生。现在能得一心人就是天大的福分了,也不敢奢求什么,两个人在一起哪怕是多一天都是赚到了。”

  一时间皇帝脑袋中纷纷乱乱的,猜测着明钰的心思。可是这个儿子,虽然大大咧咧,旁人却从未猜中过他的心思,无论是跟他要凉州封地,还是一个人为西岐走廊费心尽力。到今天,他突然这般说,那就是铁了心了啊。

  皇帝头有些疼,一个个怎么就都不让自己省心呢?看看人文丞相,就不会为这些事情烦心。如果他在,说不定就会笑眯眯的劝他,儿孙自有儿孙福,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何必强求?

  皇帝的手松开了,“行了,朕也不管你了,你向来是个有主意的,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便也不再提起此事,又简单询问了些凉州的事情,这才放他离开。

  明钰松了一口气,这下也算是过了明路了吧?不管怎么样,给皇帝打了一针强心剂,有了皇帝的承诺,也就不用太过于担忧了。

  明钰离开后,皇帝闭上了眼,脑海中浮现出那个人的影子,此时此刻他竟然无比渴望想要见到他。这么多年,他们错过那么多,曾经的朦胧感情早就被掩埋在了心底深处,扒拉不得,因为一扒拉开就会腐朽血腥溃烂,让人痛不欲生。他们都老了,还能有几年安生日子?可不似小年轻儿,精力旺盛,由得他们去吧。

  明钰刚刚转过一道墙角,就见到了太子明烨的身影,显然已经等候他多时了。

  上前见过,两人久未见面,自然有许多话说,两人找了个凉亭坐下,各自说了近况。等话题告一段落,明烨期期艾艾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知道明烨的心事,明钰也不等他开口,直接说道:“宋涟已经死了,服毒自杀。”

  明烨点点头,他已经知道了宋涟投敌,为虎作伥的事。得知他的结局,也没有半分惊讶。

  “你的信,我给他说了,他走的时候也没有遗憾了。”

  明烨苦笑,不知该说什么,最后说了一句“十四,谢谢!”

  明烨起身离开,只是出凉亭之际稍微蹒跚了两步,随即稳住自己,若无其事的离开了。

  或许别人没看到,明钰却看了个清楚,心中唏嘘不已。对于这事他没有太多的想法,只不过父皇的态度为何相差如此之大呢?按照父皇处理太子宋涟之事,明钰以为自己没那么容易过关的。没想到,父皇却并没有追究下去。

  不过转念一想也是,一国太子,天下无数双眼睛盯着呢,于私德有亏之事自然不可能留下任何的污点。

  于皇帝是如此,于太子亦是如此。

  太子能够放下,才能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储君。

  不过,这些与他又有何关呢?幸好他也胸无大志,只不过是一个闲散王爷,也碍不着别人什么事。或许自己越是荒唐不经,才能让所有的人放心呢!

  想通了这一点,明钰心情愉快。嗯!他只想快些出宫,只想快些见到谢宜修。

  刚出了宫门,明钰就见到那个心心念念的身影。黄昏落日下,余晖的光影参照,熠熠生辉。

  “你一直在这里等我?我不是叫你回去等我吗?我进宫那么长时间,一个人等多无聊啊,还不如回去,反正我也会尽快回的。”明钰快步迎上前,眉眼弯弯笑道。

  “不无聊。”谢宜修一贯清冷的声音,看着明钰的眼中是化不开的温柔。正是因为担心你,想早点见到你,才不会无聊,才会一直等在这里。

  明钰抿唇一笑,“既然如此,时辰还早,不如咱们一道逛逛坊市吧,京城的坊市我还从来没有逛过呢。”

  说完,明钰伸出手指头,勾住谢宜修的,眨巴着眼询问他的意见。

  谢宜修一愣,这还是明钰第一次主动。他反应过来,一把反握住明钰的手,心中雀跃起来,唇角上扬,“好!”

  明钰缩了缩手,却被谢宜修的大掌包裹,纹丝不动。谢宜修因为长年征战,武器的磨练下,手心有不少的茧子,很硬,与明钰柔软的手成了鲜明的对比。可是就是被这样一双手掌包裹,明钰却有着无比安心的感觉。

  这一辈子,就这样牵着你的手不放开了罢。两人并肩而行,他们的宽袍衣袖下,十指紧扣,各自安心。

  夕阳下,两人的影子纠缠重合,再也分不清谁是谁。

  (全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嗯,我知道了。写了这么久,中间有沮丧有失落,还好有你们的支持,给我我很大的动力。这篇文感觉写到这里已经差不多了,还有一篇番外。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爱你们!接下来会存稿《我在古代当先生》,过些天再开文。有喜欢的可以收藏一个叭。感谢在2021-03-20 11:22:25~2021-03-21 12:29:4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lili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刘璃光 14瓶;山人没有喵、兰兰子不吃鱼 5瓶;元宝. 2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63、番外

  

  睿庆元年秋, 一辆豪华的马车缓缓西行而来,到达凉州地界。

  对于这样的车马来往,凉州的百姓早就见怪不怪了。近几年, 各种各样的商人来来往往, 凉州早就不是那个人人避之不及的穷乡僻壤了, 而是人人向往的理想胜地。所以,几乎每天都有马车来去, 大家也不会过多关注。

  马车似乎要驻足休息, 有个随从模样的人小跑过来, 询问了地里做农活的老农。等回去禀报之后, 不大一会儿, 就有一个精神矍铄的老者走了过来。

  来人十分和善,笑眯眯的道:“打扰了,还请问老伯, 这里可是凉州地界了?”

  老农刚刚已经回答了一人,现在又来问,正不耐烦, 抬眼见不是刚刚之人,遂点头道:“正是咧, 客人是外地来的?”

  那老者点点头, “朕……正是刚来凉州, 路途不熟, 一路过来, 在此歇歇, 对凉州的传闻挺好奇的,不知可否叨扰几个问题。”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明钰的皇帝老爹德隆帝。

  听到这么一说, 那老农也没拒绝,他也正好歇歇,就从地里走了过来,擦了擦手上的泥。“想问什么客人尽管问,我们凉州啊!嗨!谁还能想到会有这样的好日子呢?”

  “老伯家中几口人啊?”皇帝问道。

  老农嘿嘿一笑,“上上下下也有七八口子人呢。”像是以前,一家子人不被饿死病死就是好的了,哪里还能过这样的好日子。

  皇帝皱眉,“一家子七八口人,怎的这地里就老伯自己一个人种,其余人呢?”

  老农摆摆手,“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他们都在上工挣钱呢。我这老胳膊老腿的在家也闲不住,这才出来活动活动筋骨。”

  “上工?家中的地都不要了吗?都去上工,地谁来种?”皇帝问。

  “哪儿能不要呢。”老农笑道:“想在端王免了凉州百姓种地的税收,地里的东西是种多少自己得多少。一大家子的粮食可全在里面呢,要是自家吃不完,还能发卖给商人,也能有钱赚呢。”

  他顿了顿,继续道:“现在还不算忙,所以这些地有老汉一个人看管也就成了。真到了农忙之时,抢种抢收年轻人都得回家帮着务农。我们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的,两不耽误。”

  皇帝听了松了一口气,民以食为天,无论如何,土地才是人的命根子,可不能荒废了。

  “听说以前凉州荒芜,现在看来并没有荒芜之象,这样挺好的哪。”皇帝开启了话题,他准备跟人聊聊。

  “客人您是不知道啊,凉州以前山贼匪盗无数,年年还有夷寇打秋风。凉州十室九空,百姓遭殃的不计其数。幸好端王来了,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现在凉州百姓家家户户都给端王立生祠,只愿端王能长命百岁,福寿绵延。”

  老农感慨,他从来没有想过能过上这样平安富足的日子,这一切都是端王带来的。凉州百姓谁人不对王爷感恩戴德?因此,提起端王,他也心怀感恩敬意。

  皇帝脸皮子抽抽,这个臭小子,平日里这么不着调,没想到在凉州百姓心中还挺受人敬重。听着别人夸自己的儿子,皇帝心中自豪之情油然而生,自己也与有荣焉,嘴角都咧到耳根子去了。

  看客人听得很认真,老农也兴致勃勃想要多说一点,一直絮絮叨叨说端王如何如何好,直到有随从过来请示何时赶路之时才停下来。

  看看天色,的确不早了,还得到下一个地儿寻落脚处。

  他如今已经退位,自己成了太上皇,新皇即位之后,处理朝政还算克恭克俭勤政爱民还算让人满意。自己也没什么担心的,也就起了出去看看的心思,于是就有了凉州之行。

  那老农兴致勃勃,见他告辞要离开,还有几分意犹未尽,犹自道:“客人只要循着那边那条大道一直走就能到达凉州了。道旁每隔几里地就设有客舍驿站,很是方便远道而来的客人。你不知道,这道啊,那是端王用水泥弄出来的,平整宽阔,可方便了,连马车的速度快了不少。”

  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就见到远处一条白玉带一般的道路直直朝着西边延伸而去。

  皇帝谢过,对于这次凉州之行更加抱有期望。

  如今凉州的养马场已经形成规模,明钰引进不少的西域良马配种,将大燕的马匹改进了好几个层次。凉州的马匹甚至供应到了北边的军中,大燕再也不像几年前那般缺马。

  一路行来,皇帝微服看到不少新鲜东西,路边的田地,很多人都种上了玉米,西瓜等作物。越往西行,越是生机勃勃,人们的脸上都是由内而外的笑意。

  百姓很好客,热情的将他们迎进家中坐坐,端出水来招呼他们一行人。

  年轻人匆匆吃过饭便出门,“爹娘,俺做工去了,家中有什么事等我回来再弄。可别像上回扭了腰。”

  “快去,快去!别迟到了!”老父亲脸上笑意不减,叮嘱道。这话每天都得说几遍。

  回转头来,又笑着朝皇帝道:“客人见笑了,这小子毛里毛躁的。”

  皇帝摇摇头,笑道:“老伯福气好。”

  “嗨!全托了端王的福,如今这光景,天天都觉着在做梦一般。”老伯一脸褶子都笑出花儿来了。

  正聊着家常,屋外有人喊:“陈老伯,陈老伯在家吗?”

  陈老伯连忙应声出去,“哎!是马家商行的赵掌柜啊?今儿怎么有空过来了?”

  皇帝也站在门边,不动声色打量观察。

  赵掌柜跳下马车,胖乎乎的脸上都抖了几下,“这不地里的西瓜都快成熟了吗?我这提前过来签订收购协议。将订金先交一笔,到时候等到成熟就让人来收了。”

  陈老伯喜上眉梢,搓搓手笑道:“你们马家商行是一年比一年早了啊,去年不都还等半月才过来嘛?”

  “嗨!这不好多人都盯着这一块嘛?不早点下手,到时候怕是连瓜籽儿都见不到一粒了。您看今年行情也没怎么变,您要是相信我老赵的话,咱还是按照去年的行情收?”

  陈老伯摆摆手,“说什么相信不相信的话,俺们合作了几年了,还能信不过你老赵?”

  两人哈哈大笑起来,接着就是熟练的程序,签订契约,按指画押。最后陈老伯乐呵呵的拿到了一笔订金,他家瓜田里的西瓜就算是有了下家。

  赵掌柜又急匆匆去下一家了,从头看到尾的皇帝奇怪道:“西瓜还得一两个月才成熟吧?这么早就给卖出去了?”

  陈老伯点头笑:“可不是,咱们负责种地就行了,也不用担心种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在外面可有的是人争着抢着要。”

  “商人多狡诈,那你们不怕被骗了?”皇帝问。

  陈老伯满不在乎,“不怕,咱们王爷可是有规定的,绝不允许欺行霸市。还出了许多细则保护百姓,没有人敢违规的。”

  皇帝看着不远处巍峨高大的凉城,心中却生出了一丝急切之意。

  明钰头有些疼,手不自觉的按着太阳穴,想要缓解缓解。他接到了太子,哦!不对,应该是睿庆帝的密信,说是皇帝老爹微服来凉州了,让他派人护卫。

  他接到信,他不敢大张旗鼓去接人,只能派出护卫前去迎接,哪里知道派出好几波护卫,居然都没找到皇帝老爹。这怎么不让他心急,皇帝老爹微服过来,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危险,会不会遇到什么问题。

  “只要到了凉州,应该就不会有危险了。”谢宜修走到他身后,手指轻轻压在他的太阳穴,替他按揉着,“你也不要过于担心。”

  如今凉州生活条件富足,可以说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不可能会有危险的。

  “话虽这样说,可没有消息,还是忍不住担心啊。”

  谢宜修神色柔和,“太上皇初来凉州,对一些事务新奇,想多看看多转转也是可能的。你要实在不放心,那我便亲自带人马出去打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