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72章 最后的知青(三更合一)

第72章 最后的知青(三更合一)
季白杨最终还是当着方明霆的面, 将两个白面馒头从锅里端了出来。
不是季白杨大方,打算和方明霆分享这两个白面馒头,而是他意识到家里从今往后就多了一个人。
就算他今天瞒了过去又能怎么样呢?只要方明霆和他们住在一起,这种事情总是躲得了初一, 躲不过十五的。
这个时候的人虽然接受知青和他们一起住, 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 家里住个陌生人又怎么可能完全放心?
有些人家会直接将自己家和租给知青的屋子之间封起来, 考虑到出行, 可能会给知青在旁边开一个小门。
这样理论上他们是住在一起, 实际上也是各过各的。
季白杨没有这样做。
一方面他奶病了这么多年, 家里可以称得上家徒四壁, 也没什么好东西,另一方面他也懒得做这些。
季白杨其实心里也有杆秤,他坑了方明霆那么一大笔钱, 再这么对待方明霆,他心里也过意不去。
方明霆现在住的屋子原本是季白杨父母的卧室,不仅空间大, 采光也好, 白天阳光照进来的时候,整个屋子亮堂堂的。
季白杨将这间房子让出来, 其实已经能看出他的诚意了。
季白杨当初不想方明霆住进来, 所以狮子大开口, 没想到方明霆竟然答应了, 现在让季白杨放走方明霆这只肥羊也不可能了, 毕竟对方一个月可交着五块钱的房租呢。
五块钱在一般人看来不少了, 但对季白杨来说真的不算多, 就连他奶吃的药的药钱都平不了, 但有总比没有强,有了这笔钱季白杨也能喘口气儿。
所以季白杨将父母房间让出来的时候,心里没有丝毫的不舍,主要在季白杨还没记事儿的时候,他父母就死了,这么多年只有他和他奶相依为命。
季白杨也不太相信鬼神这种东西的,认为人死了就是死了,一了百了,转世的那些话都是安慰活着的人的,所以对于屋子这些东西看的很淡,给方明霆住也就住了。
方明霆也不在乎住死人屋子晦气的事情,毕竟真讲究起来,中华大地上哪里没死过人?讲究得完么?
两人也算是一拍即合。
有了第一次的友好沟通,季白杨才会在看到方明霆在外面休息的时候和他说那些话。
不过一码归一码,有些事情季白杨还是算的很清楚的,就比如他虽然答应管方明霆两顿饭,但也仅限于早上和晚上,而且方明霆吃多少就要给他多少饭票的。
但不管怎么说,都没中午什么事儿。
季白杨将自己打来的饭菜拨出去一些,留下自己要吃的,然后就将还冒着热气的菜和两个白面馒头给他奶奶端了进去,他就吃从食堂打回来的饼子就可以。
其实这个时候食堂里的玉米饼子做得还算良心,没有掺太多的杂面,用料也扎实,有些人家里人多,舍不得直接吃了,就回家用这饼子熬粥,虽然卖相比不上直接拿玉米糁子熬的粥,但是稀咕隆冬的灌进肚子里,也能骗骗胃。
但人老了,肠胃就不像年轻时候一样好了,有些东西克化不了,所以这些年季白杨一直给他奶单独准备饭食的,这两个白面馒头就是他给他奶准备的午饭。
方明霆看季白杨给他奶端进去,目光就收了回来。
——他还没有馋到和一个老人抢吃的。
季白杨的奶奶看到孙子给自己端来的白面馒头,自然少不了念叨几句,“你自己留着吃吧,给我老婆子吃这么好干嘛?”
季白杨面不改色的撒谎,“锅里还有呢。”
老人自然不会被孙子这么浅薄的谎话骗到,她是经历过不好的年景的,也知道虽然这些年没什么天灾,但日子也宽裕到白面馒头随便吃的地步。
但这么多年,她也了解自己孙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她不吃,就算是将东西放到发霉,季白杨也不会碰一下。
这倔劲儿也不知道是随了谁。
老人是最见不得东西被浪费的,这么来了几次,季白杨奶奶也只能吃了。
但天天吃这么好,说老人没有一点心理负担也是不可能的,尤其她每天还要喝药。
老人看着跪在炕上,为自己忙上忙下的孙子,叹了口气,道,“是我把老骨头拖累你了。”
季白杨不是第一次听到自己奶奶这么说,如今他已经能做到平静的接过话岔儿,道,“您要是觉得不好意思就乖乖吃饭,争取多陪我几年。”
老人被孙子这没大没小的话逗乐了,季白杨见状便见缝插针的将方明霆抬了出来,说家里多了个进项,他奶吃得这点不算什么。
老人家不清楚这些事情,季白杨也从不和她说这个,不过此时正好能骗他奶宽宽心,知道家里银钱方面能轻松些,老人果然面上轻松许多,不过还是叮嘱孙子,“你对人家方知青好一点。”
季白杨奶奶是最了解这个孙子的,知道季白杨除了在她面前乖巧些,在外面就是个狗熊脾气,所以才多说这么一句。
季白杨似有似无的应了一声,听着就敷衍至极。
但季白杨奶奶知道孙子是个说一不二的性子,答应了就一定能做到,便也真的放了心。
她这辈子最遗憾的就是没能让孙子多上几年学,季白杨小学都没上完就不读了,不是她不想让孙子读,也不是季白杨不想读,实在是当初家里没钱了。
季白杨奶奶的父亲是个读书人,当年也曾经中过举,季白杨奶奶虽然是个女孩子,但是小时候也实实在在读过几本书的,若不是当年季白杨太姥爷死的早,季白杨奶奶也不会嫁给八辈贫农的季白杨爷爷。
不过这世间的事情总是说不上好坏的,就像那句“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说的那样,如果不是季白杨的太姥爷死的早,季白杨奶奶怎么也得是个地主家的小姐,后面嫁给季白杨爷爷,虽然年轻的时候吃了一些苦,但也算熬出来了,到了六几年,季白杨爷爷八辈贫农的身份也护住了季白杨奶奶。
季白杨奶奶读过书,所以更清楚知识的重要性,虽然国家现在取消了大学,但多读些书总是好的。
她在方明霆刚来的时候就和对方聊过,知道方明霆是高中毕业才下乡的,这个时代的工人也不见得有高中学历,所以季白杨奶奶在听到方明霆这么说完,脸上的笑明显都多了。
季白杨奶奶开始吃午饭,季白杨也出去吃,不是他不想和他奶一起吃饭,主要是他可以在吃饭的空档儿,顺便把他奶奶的药煎了。
这种事情,季白杨这些年已经做了无数次了。
煎药的炉子说是个炉子,其实就是外面套了层铁皮而已,里面是水泥浇铸的,样子不好看,但胜在耐用结实,有这两点也就够了。
煎药的药罐就是个不值钱的陶瓦罐而已,因为经常熬煮药材的缘故,瞧上去黑漆漆的。
季白杨将灶台里的火星将炉子引着之后,就去拿药包。
季白杨将他奶奶的药塞在他床底下的一个大罐子里,发现罐子里的药只剩下三包之后,季白杨的神色就沉了下去。
又没有药了。
季白杨的眉头下意识的就皱了起来,不过心情再沉重,季白杨还是好好的将盛药的罐子好好封死。
药包不能受潮,季白杨一直将开方子的人的话记在心里。
不过开方子的人之前说了许多,而且反复和季白杨强调的他奶这药不能断。
断了的话,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季白杨一直将这话记在心里,这些年他的压力不是不大,毕竟他奶这药不便宜,而且里面有几味药材市面上都没得卖。
季白杨只能从黑市上找。
既然叫黑市,卖的东西当然贵了。
前几年,季白杨用家里仅剩的一块金子换了一棵老参。
不管什么时代,金子都是硬通货。
那是季白杨奶奶留给季白杨保命的玩意儿,但季白杨却觉得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如换他奶奶的身体健健康康,所以季白杨瞒着他奶将金子挖了出来。
也是季白杨的运道好,卖人参的那人急着出手,看季白杨给出的金子只有一小块儿,虽然不满意,但还是卖了。
而季白杨惦记着给他奶奶开方子的人说他奶奶的药里要是多一味好参,药效就能事半功倍的话,季白杨一咬牙就将那人参买了下来。
他跟着给他奶开方子的人学了点,知道怎么分辨人参的好坏,但具体的年份就看不出来了。
这毕竟是季白杨第一次买这么贵重的东西,心里没底,将那棵老人参在怀里揣了一路,最后让那个给他奶奶开方子的人掌了掌眼。
那人看了眼,问季白杨花了多少钱买的,季白杨如实说了,最终得了一句,“你小子运道不错,买着好东西了。”
但具体这棵人参有多少年,那人也没说,只是叮嘱季白杨每次给他奶煎药的时候薅几根须,或者切上那么薄薄的一片就行。
那人也算是负责,收了季白杨几次玉米饼子,不仅给他奶开了个方子,还教会季白杨怎么去处理和保存人参。
这么多年,季白杨当初买的那棵人参模样还算完整。
事后,那人和季白杨解释了几句他说季白杨运道不错的原因。
这个年头的人参,关键时候是能救命的,卖给季白杨人参的人应该是很缺钱,没有办法才将这人参卖了,但凡有点法子都没人会动这玩意儿,毕竟这东西除了专供给一些特定的人群,老百姓家里都难看到,就算有也不会卖,真正的有价无市。
季白杨当时对这人说的话半信半疑的,毕竟这玩意儿如果真有这么珍贵,他一个住牛棚的糟老头子怎么对待起来就随意的很呢,他可是记得当初这人看完就随手丢给了自己。
季白杨心里嘀咕,不过面上没表现出来。
他其实也知道这个年代能被下放到牛棚里的人,当初都是了不得的人物。
那人也说过自己曾经是个大学教授之类的话,不过季白杨没放在心上,即使猜到对方的身份不简单,但季白杨还是一如既往的喊对方老头,那人也没反驳就是了。
而季白杨自从发现他奶吃了这药之后,身体好了许多,心里也高兴。
解决了药里面最贵的东西,压在季白杨心头最大的一块石头算是移开了。
但人光吃药也不行,营养也要跟上。
营养靠吃玉米面饼子能补得了?当然不可能了,所以这些年季白杨没少给他奶倒腾好东西。
他十六岁的时候就能拿全工分了,但日子依旧过的紧巴巴,就是这个原因。
村里分的粮食应付他一个人的开销没问题,但两个人吃就有些勉强了,而且那些药也不便宜。
在遇到那个人前,季白杨不是没送过他奶奶去医院,但他奶奶的身体已经不是医院能治好的了,中年丧子的打击,和灾年的时候舍不得吃东西造成的身体亏空,加上年纪大了各项器官正常老化,足以击垮任何一个老人,而且他奶已经八十了,这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
普通人家遇到这种情况,可能就选择将老人接回家吃点喝点,让老人舒舒服服的过完这辈子,也能得一句孝顺。
但是季白杨不。
他就这么一个亲人了,他奶奶要是没了,他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所以他到处寻摸能治好他奶奶的办法。
可能是皇天不负有心人,也真让他找到了,就是给他奶开方子的人。
季白杨虽然一直喊对方老头,但也知道对方当初也是能被人尊称一句徐老的。
那年头上面往农村下放了不少人,他们村就有,被关在牛棚里,村民们都叫这些人臭老九。
季白杨不歧视牛棚的人,但也没有多亲近,只是不像其他村民一样朝他们丢石头吐唾沫而已。
但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认识了里面一个人,也就是徐老头。
当时季白杨刚从山上下来,然后就被饿了个半死的徐老头拦住了。
老头上来就威胁季白杨要举报他,如果季白杨不想被举报就给他点吃的。
那年代不管田里山里的东西都是公家的财产,要是对方喊一嗓子,季白杨不被关起来,也得在全村人面前开一场□□大会。
徐老头当时和村子里的人交集不多,不清楚季白杨是个什么人,所以上来就用错了方式。
季白杨是那种会被人威胁的人么?当即冷笑一声,抬腿就要走。
老头估计是见硬来不行,脑筋转的也快,开始和季白杨卖惨,说自己已经三天没吃过东西了,马上就要饿死了,希望季白杨看他年纪一大把,可怜可怜他。
见季白杨没有停下的打算,老头也急了,不管什么都往外说,先说自己之前不是故意的,他住在牛棚里看季白杨上山下山这么多回,要举报早就举报了,但他没从没这么干过,他这次是饿的实在受不了了,这才出此下策。
老头又说自己不会白吃季白杨的东西,他是学医的,可以给季白杨家里人治病,开方子什么的。
徐老头这个时候已经饿的有些不清醒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但治病这个字眼成功拦下了季白杨迈开的腿。
这个时候,季白杨刚把他奶奶从医院里接出来,徐老头就主动送上门说自己会看病,这不就是瞌睡正好赶上了枕头么?
当然,季白杨也不是一开始就相信他的,徐老头刚刚这番操作也让季白杨意识到这就不是个老实人,但到底心里的期待压过了忧虑。
季白杨狐疑的看着地上正抱着自己腿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老头,问了一句,“你会看病?”
大概是意识到有戏,徐老头立刻开始吹嘘起来,告诉季白杨自己当初有多么多么牛逼,诊金都是四位数,而且就算出得起这个价,也非看他心情,当初多少人排着队想让他给看病……
但季白杨不关心这个,意识到老头在拿乔之后,当即就要拔腿离开。
徐老头哪里还敢废话,赶紧抱住季白杨大腿,说自己现在当然收费没这么贵了,只要给他几块钱,然后管他一顿饭就行。
对此,季白杨的回应是还是一声冷笑。
徐老头被季白杨气的咬牙切齿,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些年他在牛棚里别的没学会,就学会这句话了。
最终,徐老头定出的诊金是让季白杨给他两个白面馒头。
季白杨没吭声,他对老头的医术没啥信心。
他也没办法不怀疑,因为这人和他说这些话的时候,自己都看上去半死不活的模样。
那人要是知道季白杨的真实想法肯定会气的跳脚,那是他医术的问题么?他在牛棚里经常缺衣少穿的,能熬过十年灾害活下来就已经不错了。
最后,季白杨还是给了这个人两个玉米饼子。
不是真信了对方的话,主要是他看出眼前这人再不吃东西就要饿死了。
虽然季白杨在村子里名声不太好,但他也做不到眼看着人饿死在自己面前还无动于衷的事情。
不过白面馒头就甭想了,他都吃不上,即使有也都是供给他奶奶的,怎么可能给个外人?
给老头两个玉米饼子,季白杨心里都舍不得。
他家里的东西都是定数的,给了老头,他中午就得饿肚子。
徐老头看见季白杨手里玉米饼子还挺生气,觉得季白杨不守信用,但季白杨刚做了一个打算收回来的假动作,徐老头就直接上手抢了,然后就是狼吞虎咽的将两个玉米饼子吞下肚。
季白杨都替他觉得噎得慌。
季白杨看对方吃完就打算走了,他本来在村子里名声就不好,如果让村民看到他和一个臭老九待在一起,名声就更差了。
送两个饼子已经是他难得发的善心,再多的也就没了。
但季白杨不打算计较这两个饼子,徐老头却不干了。
他今天吃了季白杨两个饼子,不给他开个方子,这饼子就成施舍了。
文人刻在骨子里的一点就是不受嗟来之食。
当然,他当初威胁季白杨是觉得自己活不下去了,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算数的。
季白杨也觉得面前的老头麻烦又墨迹,但到底还是没走。
主要是他感觉自己今天要是走了,老头得哭死。
说季白杨敬老也好,说他心软也好,可能是他有个奶奶的缘故,所以见不得老人难受。而且季白杨觉得反正自己已经耽误这么久了,也不怕再耽误一会儿功夫。
徐老头大概是饿怕了,桌子上落的玉米饼渣滓都不忍心丢,一点点捻起来捡进嘴里吃了。
肚里有了东西,之前丢失的风度似乎也回来了。
他朝屋子里的季白杨不好意思的笑笑,然后就开始满屋子的找纸笔。
被下放这么些年,但凡手里有点钱都被换成吃的了,不过活人总不会被尿憋死,徐老头从火堆里扒拉出一块炭,从被褥底下抽出两片玉米叶子裹着,一根简易铅笔就做成了。
笔有了,然后就是纸了。
他们这些人总是有些东西的,季白杨也不知道这人是从哪里翻出一个老旧笔记本,里面的纸碰一下都能碎的程度,但外观依旧完好,足见保存的有多用心。
徐老头小心翼翼的从笔记本里撕下一张纸,又将笔记本藏了起来。
以上,纸笔的问题就都解决了。
按理说,开方子是要看完病人开的,但他们这条件也不允许,好在也只是张温补方子,见不见病人都不碍事,最后季白杨口述他奶奶的身体情况和医院的诊断证明,徐老头思索了一会儿,然后就给季白杨写了一张纸。
徐老头将方子递给季白杨的时候,还习惯性的想捻胡子,后面意识到自己现在胡子乱蓬蓬的之后,那只手又讪讪的放了下来。
对着季白杨道,“毕竟我没见过你奶奶,不知道她具体的情况,不过方子这东西没有吃一辈子的,也得看你奶奶的身子骨慢慢改,你先拿回去抓了药给你奶奶吃一两次,回头告诉我她的反应,我再给你改。”
季白杨心里压根没抱太大的希望,但看完徐老头开的方子,他直接被气笑了。
他算是清楚这人当初为什么信誓旦旦和他说只要他能凑齐方子上的药材,他奶奶的病就不是问题。
季白杨没怎么读过书,但也不是什么都不懂,光这老头方子上的珍贵药材就不下七八种,尤其是上面写着的百年人参,他上哪里给他找去?
徐老头其实不是故意给季白杨找别扭,主要是他这么多年没给人开过方子了,一激动就把现在什么时候给忘了,但方子确实是好方子,他徐槐光还不至于为了骗年轻后生两个玉米饼子吃,拿自己的医德开玩笑。
没错,徐老头已经选择性的遗忘了他之前要告发季白杨上山的事情。
但季白杨黑沉下来的脸色实在是太难看了,徐老头还是告诉了季白杨去哪里抓药,不过语气就称不上好了。
“你其他的药材都能拿药房里那些要霉不霉的劣质药材凑合,但你要是想要你奶奶身子好点,人参的年份还是越久越好。”
徐老头也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句叮嘱,季白杨后面竟然还真的买回来了一棵好人参。
而季白杨在试探着给他奶奶煎了徐老头开的一帖药之后,发现他奶奶的身体竟然真的好了些。
因为这个,后面季白杨和徐老头也越走越近了,不过还是避着村里人的。
方明霆进村的时候,季白杨就是给徐老头送东西去了。
他哪里有功夫像大队书记说的在村子里散步呀,只不过是家里炖了一只山鸡,给老头送点肉去。
当然,鸡汤这种好东西,自然是紧着他奶奶的。
徐老头和他关系再好,总越不过他奶奶去,而徐老头也从不计较这一点,关键就是他想计较,季白杨也不会改,而且能吃到肉,给五脏庙开开荤对他来说也是难得的好事情。
至于他开荤的肉是不是熬汤剩下的废料?
他现在还在乎这个?
徐老头一直想收季白杨当徒弟,但这事儿一直没能成,大概是季白杨太记仇了,总记得徐老头威胁自己的事情,而且季白杨疑心徐老头想收自己,不是因为他在医学上有多高的才华,主要是想理所应当的骗吃骗喝。
而徐老顾及自己臭老九的身份会给季白杨添麻烦,也就只是开玩笑的提了一嘴,后面就再没提过,不过东西还是照样教的,只不过从没捅破那一层窗户纸罢了。
这些年季白杨靠徐老头教的东西,从山上寻摸了不少好东西,以前他也就去套套山鸡什么的,现在他进一趟山不仅能套山鸡,摸鸟蛋,却能找到些稀有的药材。
这些药材经过徐老头交给他的特殊炮制方法,卖给药房也能赚些钱。
光凭这一点,季白杨时常照顾点徐老头就不过分,更不要说两人之间确实有半师之谊了。
这次看到奶奶的药快喝完了,季白杨就决定最近两天再进一趟山了。
季白杨随口扒拉了两口饭,就开始给他奶奶煎药。
煎药是个细活儿,需要人不停的在一旁扇动火苗,保持罐子地步的温度,季白杨一中午基本上都耗在这个上面了,就当他想着这次进山去哪边的时候,方明霆出来了。
方明霆是来给季白杨交那五块钱房租的,昨天搬进来的时候没顾得上,季白杨也没催他,刚刚他回房间想起来了,就直接拿了钱出来。
方明霆不是个愿意占便宜的人,最重要的是他不愿意占季白杨便宜。
“给,之前说好的,每个月预交给你,这是这个月的。”方明霆将之前就定好的钱递给季白杨。
季白杨没客气的收了。
两个其实不太熟,但方明霆想到以后要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他觉得关系这么冷也不太好,便主动和季白杨找话题,想努力缓和下两人之间的气氛。
说实在的,两人也没什么矛盾,就连唯一有牵扯的金钱关系,方明霆给钱的时候也格外痛快。
看在方明霆给钱这么痛快的份上,季白杨也努力做到了有问必答。
季白杨给方明霆讲了觉得会和对方产生牵扯的人际关系,大队书记,生产队长……甚至连最早一批的知青的情况都和方明霆讲了。
这些事情,方明霆上辈子都清楚,但毕竟过去了这么多年,忘的也差不多了,所以他干脆把季白杨的话当成了对上辈子人际关系的复习。
当季白杨提到一个人的时候,方明霆的眼神闪了闪,追问了几句。
季白杨也没在意,只以为方明霆这几天见过对方,将自己知道的说了。
两个男生凑在一起能聊什么,况且他们两个实在称不上熟悉,虽然方明霆努力找话题,但也没有办法阻止这次的聊天驶向终结。
季白杨还要煎药,没心思和方明霆聊天。
方明霆也看出了季白杨眉头隐忍的不耐烦,识趣的找了个借口走了。
方明霆和季白杨说自己回房间睡觉,但躺在床上的他眼里却没有丝毫的睡意,他还在想刚刚季白杨说的话。
刚刚季白杨提到的那个人叫孙艳,是来大杨村的最早几批的知青,也是现在村子小学的老师。
和许多在农村扎根的知青不同,孙艳一直没有放弃回城的机会,即使现在快三十岁,也依旧硬抗着没结婚。
一个女孩子能扛住多方面的压力,这么多年不结婚,等待一个没有希望的事情。
虽然方明霆清楚国家马上要恢复高考,但是对方不知道呀。
方明霆敬佩对方。
但敬佩归敬佩,方明霆知道上辈子孙艳是没有等到回城的机会的。
不是因为她中途放弃了,而是因为孙艳死了,死在了高考恢复的三个月前。
而杀孙艳的凶手,方明霆也知道,毕竟这事情当初闹得挺大的,还登上了报纸,就是刚刚还和他说话的人,季白杨。
方明霆刚刚试探季白杨的时候,就注意过季白杨对孙艳的评价,和大多数村民一样,季白杨对孙艳的评价也很高,但他毕竟没有孩子,所以虽然夸了句孙老师教书能力不错,但也仅限于此了。
不排除季白杨有特别能装的可能,但方明霆依旧不觉得季白杨是凶手。
不仅仅是他刚刚试探过季白杨对孙艳的态度,主要是季白杨被抓起来的时候就一直喊冤,直到他听到奶奶的死讯后才在狱里绝望自杀。
孙艳的死非常可惜,毕竟一个人能有几个十年,而且她苦苦等待了十多年,却死在了希望来临前的夜晚。
这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
所以这件事一经报道,直接激起了民愤。
其实当时抓捕季白杨的警方也清楚,这个案件还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但是民意实在是太汹涌了,几乎每天都有人写信到局里,催促审理这个案件的负责人快点结案。
当时的刑侦手段还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指纹、dna……想都不要想,也就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
季白杨杀人案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不是季白杨被判了多久,而是直到季白杨死前都在诉说自己的冤屈,而且季白杨自杀的方式实在太惨烈了。
方明霆只是通过报纸上的寥寥数语得知季白杨是怎么自杀的,他是用磨尖的牙刷一点点割断自己的脖子的。
到了二十一世纪,当初身上背了冤假错案的人得以沉冤昭雪,但季白杨永远没有这个机会了。
没人知道季白杨死前在想什么,但方明霆觉得对方一定是非常绝望,才会选择用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的。
也不知道当初给季白杨判刑的人,睡觉的时候有没有梦魇,有没有害怕。
方明霆上辈子和季白杨其实没什么交集,但这辈子住进季白杨家,方明霆却突然觉得自己应该拉这个人一把。
无关个人感情,只是一个普通人的同理心而已。
不过想帮季白杨洗清楚身上的冤屈,就要弄懂当初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谁杀了孙艳?而季白杨又为什么会出现在犯罪现场?
作者有话要说:
来晚了,补前两天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