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11章

第11章
这几天一直忙活其他事,就没有过去,也是时候去看看。

纪修然早就想着要去看看情况,但现在糖做成了之后,他也算是放下一件心头大事,才有心思顾及到其他。

现在糖块做好,过几天,他身体再恢复恢复,便要进城找出路,又不得空了。

怎么盘算,就明天最合适了。

早去看看地形,好设计出地形,过一段时间,和家里说清楚,便可以开始打地基了。

第二天,纪修然卯时正起身,按例在院子里走了两圈,吃了早膳,做完早课。

石靖琛也恰好从外面回来,收拾了一番,两人便相携出门。

老宅子处在村子最东北角,在村子的最外围。

他们要过去,便要穿村而过。

走在村子里的平整土路上,纪修然很是好奇的打量着这座小山村。

土黄色的房屋,错落有致,家家都收拾的干净整洁。

花草树木穿插其中,给这单调的村子添上不一样的色彩。

袅袅炊烟更是给这个寂静的村子增添了一丝鲜活。

纪修然悠闲的走着,感受着早午村落里特有的气息,心中一片幽静。

路上碰到零星的村民,都笑着和他打招呼,纪修然也笑脸相迎。

感受着这个村子里人们的淳厚质朴,纪修然忍不住弯了弯嘴角。

两人走到村子中央的那棵大桂树的时候,便看到几个大娘婶子在树下,边干活计便聊天。

这棵大桂树,树身有两人合围,树冠如盖,这个时节正是花开之时。

细碎的金黄色花朵点缀在蜡质的深碧色的叶子中,煞是好看。

清幽的香气袅袅袭来,更是让经过的人都忍不住驻足。

穿村而过的小溪在树旁的洼地上,汇集成一个水洼,青山村的人们便习惯到这里打水。

平时洗衣洗菜的小妇人,也都喜欢端着盆子聚集到这边。

此时天气正好,便有几个蹲在水边洗衣的妇人。

几人见到纪修然和石靖琛过来,便有一个爽朗的婶子开口道:“吆,这不是我们秀才公吗?这是要去哪?”

纪修然淡淡一笑,回道:“天清气爽,随意走走。”

另一个听他如此文邹邹的,也忍不住哈哈笑着,打趣道:“果然是读书人,说话就是好听。”

纪修然对这些善意的玩笑并不在意,这是笑了笑,便走过去。

对着正坐在桂树下做活的吴大娘等人,问好:“吴大娘,忙着呢?”

吴大娘住在纪家旁边,两家关系甚好,以前纪家艰难的时候,吴大娘没少帮忙。

吴大娘正在做鞋,一手把着鞋,一手拿着大杠子针扎针眼,嘴里则叼着穿着荆线的针。

听到纪修然的话,赶紧把手上的动作停下,把嘴里的针拿下来,回道:“闲着没事,做双鞋,修然和二牛这是往哪里去?”

纪修然笑了笑,回道:“去老宅子看看。”

吴大娘点点头,说道:“之前经过,倒是听到里面有些动静。”

纪修然回头看了石靖琛一眼,才回道:“做些家具。”

纪修然说完,便又和旁边的几个人打了一声招呼,石靖琛也开口招呼了一声。

又闲话了几句,两人也不再耽误,告辞,继续往前走。

等石靖琛和纪修然离开之后,几个人也开始讨论起这两人的事。

纪修然可能没有自觉,但他作为青山村唯一的秀才,在村里还是很有名气的。

大家都盯着他的一举一动,特别是这些八卦的妇女们。

不管富裕还是贫穷,哪里都不缺八卦的妇女。

此时其中一人便忍不住开口道:“这两人长的好,又都识字,可惜了,不然大门坎都要踩断啰。”

这是惋惜两人不能娶媳妇的人,心□□同的心声。

很快另一个便不以为意的啐了一声:“人家两人好着呢,你们都是瞎操心。”

这是很看好这两人的人,辩驳声。

很快另一个神秘兮兮的开口道:“哎,我和你们说,之前还听说两人要解除婚约呢。”

这时另一个听不下去的,开口呵斥道:“你赶紧闭嘴吧,就你知道的多,看人家两人现在的样子,哪像要解除婚约的样子。”

另一个不服气的辩驳道:“不然,怎么都二十好几的还不结契。”

此时另外的人也没了言语了,想想,确实有些不对劲。

吴大娘,此时拿着杠针狠狠的插在鞋底上,翻着眼皮扫了说话的几人一眼。

幽幽的开口道:“你们瞎操什么心,纪家应是想着双喜临门呢,你们等着吧,过几天就该有喜酒喝了。”

几人听了吴大娘的话,也都顿时来了兴致。

说起来吴大娘和纪家住的近,许是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消息。

对于她的这番说法,也都深信不疑。

吴大娘看众人不再纠缠纪家两人的事,也不再多说什么,继续低头做着自己的事。

心里倒是很看好纪修然和石靖琛。

此时不知道正被人讨论的纪修然和石靖琛两人,已经来到了老宅子。

纪修然走到这处地方,便忍不住四处打量了起来。

拉着石靖琛,围着老宅子的四周看了一遍。

大概的看了看,发现这处宅子占的地界当真大。

心中有了一些底,然后才推门走进院子。

进门便看到正对着的三间正房,虽说之前好好整了整,但此时看来还是甚是落魄。

院落不大,此时还被散落的木材占据了大半个院子,更是显得拥挤。

纪修然里里外外,前前后后的转了一圈,最后站在院子中央,皱紧眉头。

石靖琛看他紧皱的眉头,便忍不住抬手抚了抚他的眉间,想要把那些褶皱抚平。

纪修然感受到他的动作,抬头看过去,挤出一丝笑意,开口道:“三哥,这工程比我预想的要大。”

他之前以为在之前的基础上多盖几间房便可,但此时看来,并不是这么简单。

这几间房子如此破落,自然不能留用。

院子过于逼仄,也要重盖。

如此一来,便整个都要推到重建,这岂是简单的事。

好在,纪家之前划下的地方够大,有足够的地方,供他们折腾。

不过如此一来,又回到那个问题——银钱。

哎,不管如何都绕不开这个问题。

不过此时也急不来,先把这些放一放,纪修然敛神仔细的又勘察了一番,在心里打着腹稿。

等心里思考的差不多的时候,才分心仔细的打量起院子了的东西。

院子中央散落的木材都是之前石靖琛准备的,基本都进行了简单的处理。

一些还处理成需要的形状,只要再加工一番,便可以制成家具了。

纪修然大致的看了看,便不感兴趣的转开眼。

看向一旁被护的很好的菜地,此时里面青翠的长满了一些嫩芽。

纪修然忍不住走过去,蹲下身,仔细打量起来,可惜嫩芽太小了,他有些认不得。

转头看向一旁的石靖琛,问道:“三哥,这是什么菜?”

石靖琛之前想着自己一人独居,便种了一下耐寒的青菜,白菜,萝卜,还有一些菠菜。

都是村里最常见的冬天菜色。

见他问,便直接回了一句。

纪修然听了,点点头,随后便问道:“豇豆,黄瓜这些不能种吗?”

石靖琛对于他这没常识的问题,也没表示出异样,只是淡然的回道:“这些不耐寒。”

虽然青山村的冬天不下雪,这些蔬菜能够发芽,但冬天的气温依然很低,这些蔬菜就算长大也不结果。

纪修然听了,心中有些可惜,想到现世的人冬天都吃大棚菜,在这里却不行。

想到大棚菜,他心中不禁可惜了一瞬,前世他没有接触过这些,所以记忆之书里面也没记载。

不知道记忆之书里面有没有有用的东西。

纪修然蹲在菜地边上,盯着菜地里的小嫩芽,眼神开始飘忽。

其实已经开始在脑海里翻看记忆之书。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让他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

以前,他去姥姥家玩,正好碰到姥爷盖地瓜炕。

他们那里开春气温通常很低,但是地瓜又要在开春的时候育苗,为了保证地瓜正常出芽,他们那里的人便会专门做一个地瓜炕。

纪修然姥爷便每年开春的时候,都在家里的院子里垒一个。

他自己已经不甚记得当时的情景,但记忆之书却清清楚楚的把这一切记录了下来。

此时便能派上用场了。

纪修然看到这个法子,顿时高兴起来,笑着看向石靖琛,说道:“三哥,我有个好法子。”

说完便在地上画了一下,地瓜炕的建造法子。

石靖琛仔细的看着,眼神不禁一亮。

想着,这种法子用在房子里,也可行。

特别是这人的读书的地方,铺上这么一层,点上火,便暖和起来。

这样等冬天的时候,这人便不用再受天寒地冻之苦。

要不然怎么说石靖琛聪明,纪修然只是给他大概说了一遍做法,他便已经举一反三的想到了地龙。

一颗对纪修然的维护关爱的真心,倒也让人动容。

第 16 章

石靖琛默默的在心里打算,盖房子的时候,在纪修然的书房下面可以铺上地龙。

纪修然一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书房里面。

青山村的冬天虽然不下雪,但还是很阴冷,对于纪修然来说,在书房铺上地龙,确实很有必要。

看完外面之后,又和石靖琛说清楚炕的修建原理,纪修然便往这里唯一的茅草屋走去。

之前石靖琛搬出来之后,这件房间是经过修整的,现在看起来虽然整洁了一些,但还是很寒酸。

纪修然走进去,发现里面堆了一些东西,有些杂乱。

石靖琛在房间里做木工,现在屋里堆了一些未完成品。

他之前承诺给纪修然做躺椅,这一段时间,有空他便会来这里做。

现在做到一半,房间里面的裁开的木材,都堆放在那里,做了一部分的未成品,也摆在地上,看起来就有些杂乱。

纪修然不自觉的就看到房子中间,摆放着的半成品,微微一笑,故意问道:

“三哥,之前你都在忙这些吗?不知这没完成的是什么?”

纪修然走上前,抬手摸了摸那个半成品,眼中一旁温柔。

石靖琛听出他话里的故意,挑了挑眉,淡定的回道:“是躺椅。”

图纸上标出来的尺寸明确,做起来并不难,不过毕竟是新东西,他还在尝试。

这个半成品是他尝试后的产物,再花个半天应该就能完成了。

纪修然笑着点点头,开口建议道:“三哥,这个椅子做的时候,注意别让后背的重量过高,这样的话会不稳。”

躺椅制作比起普通的椅子,最需要注意的便是重心问题。

一个不注意,做出来,坐上去,就容易往后翻,这样还不如不做。

石靖琛皱了皱眉头,道:“修然具体说说。”

纪修然便简单的和他,说了一下重心的问题,石靖琛顿时觉得豁然开朗。

拿起工具,认真的低头,继续做了起来。

纪修然看他如此认真,便没有打扰他,坐到旁边的一个矮凳上,等着。

石靖琛投入的做了一会儿,觉得差不多,才抬起头,反应过来,修然还在旁边。

抬头看过去,发现纪修然正坐在旁边,双目失神的看着院子。

实际上,纪修然正在脑海里,翻看着记忆之书打发时间了。

石靖琛顿时有些愧疚的开口道:“修然,抱歉!”

起身,走到纪修然的身边,看着他,真诚的给他道歉。

纪修然顿时被他的话,拉回神,听到这句道歉,有些莫名,想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人觉是冷落了自己。

平时纪家人都很习惯,小心翼翼的顾及纪修然,石靖琛自是也不例外。

但,这种待遇,却时常弄的纪修然很是无奈,就像现在。

他明明是在翻看记忆之书打发时间,一点都不觉得冷落,但是却又不能实活实说,心中很是无奈。

对于石靖琛的道歉,他只能无奈的笑着回道:“三哥,我没事的,你忙自己的事便是,不用顾忌我,我照顾好自己的。”

石靖琛仔细的打量了一下他的表情,发现他说的都是实话,便淡淡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但是却没有走开。

纪修然看他没有继续的打算,也不再催促,开始说起自己的想法:“三哥,对于房子的建造,我有些想法,要和你说说。”

说完,便拿起个木条,在地上随意的勾画。

不一会儿,便画出大概的轮廓,指着地上的图,解释道:“我们盖成这样。”

石靖琛认真的听着,也开口问了一些问题。

最后点头应下。

之前只整理了房顶,自己还能凑合,但却不舍得让修然住着这样的房子。

现在看到纪修然的设计,倒是很合适。

只不过扩大了几倍,银钱自是需要不少。

想到这里,他不禁瞟了一眼,房子中间的半成品,开口道:“修然,做一些躺椅拿去买,如何?”

除了躺椅,还有其他的家具,石靖琛都觉得很有价值,做出来之后,肯定受欢迎。

等他做出来之后,拿去卖,说不定就能解决银钱问题,这样便不用修然再耗费心神了。

纪修然想了一下,赞同的点头,说道:“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最好一次做一大批,这样才有可能赚钱”

毕竟这个躺椅制作方法,并不是很难,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木匠,一看便能学会。

到时候卖过一次,被别人仿制出来,他们再去卖就赚不到钱了。

石靖琛听完,也觉得甚是有理,便开口道:“那找大柱他们来帮忙,多找些人,多做一些,到时候分他们一些银钱。”

纪修然觉得可行,便点头赞同道:“而且大哥和二哥也可以来帮忙。”

石靖琛也点头赞同,而且石家的几个兄弟也可以过来帮忙。

两个让说完这些,抬头看了看天色,发现快到午时,他们出来半天,也是时候回去了。

不过纪修然不想原路返回,便对石靖琛说道:“三哥,我们从另一条路回去,如何?”

这样,他便可以多看看青山村周围的风景了。

石靖琛自然不会拒绝,点头应下,整理好地上的工具,便带着他往回走。

纪修然出了门,忍不住往两边看看,说道:“三哥,我们去河边看看吧。”

他之前在大青山的外围走了一圈,今天并不想上山。

就想起了一直没去看过的汶水河,今天便想去河边的走走。

石靖琛当然不会有异议,带着他往河边走。

其实说起来青山村依山伴水,风景确实秀丽,但是不好的地方也就在这水上。

这条三十米宽的河,虽然并不是很宽,却完全阻断了青山村的出路。

如果不是有这条河,青山村的村民种种田打打猎,怎么也能把日子过好。

哪会像现在,村里的东西运不出去,村外的东西也运不进来。

就算盖房子,想买些好点的砖瓦,都没办法往这运。

所以整个青山村一座砖瓦房都没有,便显得更加落魄。

走过东边的一片荒地,两人便走到汶水河边。

纪修然站在河提上,感受着水面上出来的带着水汽的微风,眉眼不自觉的放松下来。

抬眼,往对岸看去,隐隐可以看到对岸村子里的青砖大瓦房。

心中不禁感慨,相隔不过数十米,这两岸的生活水平相差却甚大。

纪修然感叹过后,心中便强烈的产生一丝沉重,暗暗下定决心,要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汶水河的交通问题不解决,他以后弄出一些好东西,便运不出去。

如此一来,如何把东西卖出去,卖不出去又如何谈赚钱。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造桥。

如果是在现代,这么一条小河上的桥,转眼间便能建好,但在这个时代,想实现却不容易。

纪修然想着便禁不住探出头,往河底看看看,水虽然也算清澈,但这么看却根本看不到底。

这样看来,这水起码也有三米深,而且扔到水面的草叶子,没一会儿,就打着旋的漂出去很远,看来水流很急。

这种情况下,普通的桥根本不经用,而且这种情况下建桥的难度也加大很多,最主要的问题,没有钱呀。

纪修然不禁想到了记忆之书里的一篇文章,是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一篇文章。

描述的是,他那个世界里,千百年来最著名的那座石拱桥。

他翻开记忆之书,把那篇文章,从头到尾的好好读了一遍。

文章里面对于桥身的描述很详细,数据都很精确,还有一张图片。

这么详细的资料,他完全可以复制出,一张可用的设计图。

而这座桥的数据,对现在的汶水河完全符合,可以借鉴。

而且石拱桥中的第一“仙桥”,也是在生产条件落后的古代,建成的。

一直屹立了一千三四百年,还能保存完好,可想而知是多么的优秀。

石靖琛看他陷入深思,没有开口打搅。

等纪修然回过神来,便看到这人站在他的旁边,一脸柔和的看着自己。

纪修然笑了笑,开口道:“三哥,我们回去吧。”

石靖琛淡淡一笑,点了点头。

纪修然回去之后,便回到自己房间,开始复制设计图纸。

这座桥表面看上去是一个弓形大拱,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实际上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建造的时候,纵向砌制,使得28个拱券相互独立,各个拱券采取下宽上窄,

略有收分的方法,增加桥的稳定性,而主券上有五道铁拉杆,外券相邻的拱石直接有相连的腰铁,让相邻的拱石紧紧连接在一起。

把这些重要特点弄清楚之后,他和石靖琛在周围的河边走了一圈,想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

造桥,选址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