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16章

第16章
就开始慢慢的消化原主的记忆,通过对原主记忆的消化,

也更能感受到原主的心情,对于帮助原主做一些事情,报答以前帮助过原主的那些人的心情也更加坚定。

除了这些之外,纪修然还发现记忆之书的另一个特殊之处,

那就是,它会随时收录纪修然接触到的新知识,之前先生给纪修然的几本书,

被纪修然看完,理解之后,就被记忆之书自然的收录其中。

这个特点,让纪修然感觉这个金手指对他来说才是真正有用途。

毕竟等他参加考试的时候,遇到模糊的知识点,他就可以随时翻阅,

对别人是闭卷,对他来说就相当于开卷考试。

之前他虽然打算继续参加科举,

但是也做好了长期奋战的打算,但现在有了这么有用的记忆之书,却节省了他很多时间。

两年之后的乡试,他便更有信心了。

纪修然在一边消化原主的记忆的同时,还把记忆之书里面的现代的四书五经拿出来,和本土用来科举的四书五经做了一个详细的对比,

他发现,其中除了个别词语的表述有差别之外,所用的语法和修辞都很相似,

据原主的记忆,他知道这个世界的历史和他原来的世界,完全不同。

但是就算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还是进化出来相同的文学体系,纪修然禁不住在心中感叹,人类智慧的神奇。

说起纪修然记忆之书里面,完整的四书五经,纪修然就禁不住想起自家的老头子,

其实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理科生,之所以会知道那么多的史书文集,还是多亏了自己老头子长时间的摧残。

纪修然作为家里的幺子兼独子,上面还有一个大五岁的姐姐,从小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就人见人爱,

上学之后又表现的聪明无比,很快就成了人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特别是当时自己的爷爷还活着,老人家对纪修然给予厚望,严格的教导他练字,识字,也同时对他讲了很多史。

那时的纪修然也很喜欢学习,

但后来老爷子过世之后,纪修然伤心难过的同时,也有些排斥看到那些东西。

但是当时接下教导纪修然任务的老头子,看不惯他这样的任性,就开始逼迫他做这些。

那时他还小,想反抗也反抗无效,时间长了就真心的厌恶上了那一切。

等上了初中之后,这个年纪的男孩子都开始叛逆,纪修然只不过比普通的男孩子叛逆的更另类些而已,

只对着自己老头子一个人叛逆,再加上老头子的工作关系,在学校里,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很快便传到自家老头子耳朵里,

随之而来的,便是老头子的训斥和惩罚。

老头子每次处罚的方式,就是让他对着墙角背书。

纪修然这人也是挺迷的,每次老头子罚他背书,他就老老实实的背。

这样,每次老头子检查的时候都能熟练的背出来,

然后老头子便只能放过他。

等下一次还照样犯错,照样受罚,照样背诵,最后弄的老头子对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反而是纪修然自己,在初中三年时间里,把家里书房里,那些老头子的大部头藏书,背下了七八成。

从此之后,纪修然便开启里,与自己老头子对着干的不归路。

等到上了高中,终于脱离自己老头子的魔掌之后,他开始放飞自己。

等文理分科的时候,完全不听老头子的建议,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理科。

而等高考填写志愿的时候,他更是不顾老头子让他报考师范学院的心愿,选择了理工学院,学习了和文史完全不搭嘎的应用数学。

而当大学毕业,老头子让他考一张教师资格证,回家乡支援教育事业的时候,他已经考下了计算机等级资格证,去南方的大城市做了一个码农。

而等到他快三十岁,事业略有小成,终于能够感受到老头子的良苦用心的时候,却又意外的穿越到这个异界。

有些话也就再也没有机会对老头子说。

没想到在这种两世相隔的情形下,他还会受益于老头子当时的处罚。

对于另一个世界的家人,纪修然不是不想念,而是不敢想念,因为想起来心就细碎的阵阵疼。

因为就算再牵挂,再想念,他都已经没办法回去。

……

忙碌了一段时间,之前先生给他布置的作业,已经完成。

很快就到了和先生约定的一月一见的时间,这次去县城除了要见先生之外,还要去找曾君辉。

制粉坊早已建好,制粉的工具也都安装好。

这些都准备就绪之后,纪家人,村长家和王大柱家便迫不及待的投入到制粉事业中。

现在制粉坊便有了产出。

不过,纪修然自己的房子还要一段时间才完工,石靖琛还在带着村里其他人继续着。

之前帮忙建制粉坊的一些村民,忙完了那头,便有一部分过来帮石靖琛。

剩下的一部分去给纪二哥帮忙,纪二哥的房子就一个院子,简单的很,虽然开工晚,但是却和纪修然的房子差不多时间完工。

房子造完之后,正好制粉坊的第一批粉条也晒干了。

纪修然带着这批新生产出来的粉条,和石靖琛一起去了县城。

他这次找曾君辉,主要是为自家的粉条找一个销路。

坐着牛车进城没多久,他就在路边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他让石靖琛停了车,从车上下来,走到路边的书信摊子边。

坐在摊子后面,正认真写着什么的刘向感觉都有人来,停了笔抬起头。

没想到会看到自己的同窗,一时间,冲口而出的话被卡在嗓子眼。

“刘兄,好久不见,可有时间一聚?”纪修然淡淡一笑,问道。

他并没有问刘向,为什么在这里摆摊。

上一次他们同住的几个人聚会的时候,刘向因为家里的事情没有出现。

没想到,再见面是这种情形。

纪修然还记得之前几人分别的时候,提到以后的打算。

当时,刘向就说过要找个地方教书,现在看情况,是没找到。

他知道刘向的学问扎实,看到他的现状,不禁让纪修然想到一个好主意,才会开口相邀。

刘向听到他的问话,没有反对,收好摊子,和他们走进旁边的一家小酒馆。

三人坐下,纪修然要了三碗牛肉面,刘向也没和他客气,端起碗就吃了起来。

纪修然和石靖琛两个人赶来半天路也饿的不得了,也埋头开吃,吃完之后,才有空闲,开口说话。

“刘兄,可有兴趣来我的学堂当先生?”纪修然之前看到他在开书信摊子,就冒出了这个想法。

他的学堂要开两种班,他一个人肯定不能分成两人用,而且他的身体也支撑不住这么操劳。

一开始就有计划要另聘一人,只不过还没开始招聘,就恰好碰到了刘向,真是瞌睡送枕头了。

刘向沉吟了一下,问道:“你不问我发生了什么事吗?万一我身上惹了什么大麻烦呢。”

“你能大大咧咧的在街上摆摊,能有什么大麻烦。而且我信得过刘兄的人品。”纪修然不在意的摆摆手。

刘向想了一下说:“行,不过我要带着家妹一起。”

纪修然无奈的笑着问道:“你不问一下待遇就同意,不怕我坑你嘛?”

“不会,我也相信纪兄的人品”

“好吧。”纪修然耸耸肩,点头同意。

两人约好第二天在城门口见,之后就分开了。

纪修然先去找了先生,把自己的文章给先生送去。

席先生把他叫到自己的书房,给他进行一一指导,两个时辰之后天黑了,才把他放出来。

石靖琛在先生的书房外等了一下午。

纪修然出来之后,看到等在外面的石靖琛,走过去,面色有些内疚的对他说:“是不是等急了,这次先生讲解的仔细了些,多花了一些时间……”

“没事,我不累。”石靖琛脸色平静的回复。

纪修然看了看他,发现他说的确实是实话,心里这才好受了一些。

两人这才相携去向师母告辞。

师母想留下俩人吃饭,但是纪修然想到要去找曾君辉,便推辞了。

两人出来之后,纪修然看了看天色,对石靖琛说道:“三哥,走吧,我们先去找个客栈,然后去吃饭。”

今天耽误了一点时间,如果现在回去的话,回到家就半夜了,而且他的事情还没办完呢,只能先找个客栈住一晚了。

石靖琛自是不会反对,点点头,率先向街道上走去。

第 25 章

第二天纪修然和石靖琛吃完早饭之后,来到了上次和曾君辉见面的飘香楼。

进门之后,这家楼里的小二就热情的把他们带到了二楼的包厢,还给他们上了一壶茶和一碟点心。

小二出去没一会儿,掌柜的就过来了,并且对纪修然行礼,说道:“纪公子和这位公子稍等一下,我们三少爷一会儿就到。”

这家飘香楼是曾家的产业,这个掌柜和小二之前就被曾君辉交待过,见到他们过来,就立刻去通知他,

所以,这次他们过来,这些人才会这么的热情,而且还主动的把他们带到这个包厢。

他都不用说要找曾君辉,人就主动来了。

看来曾君辉的手工糖生意,做得不错。

一盏茶的时间,曾君辉就从门外匆匆赶来。

这次曾君辉的穿着明显朴实了很多,而且也没有拿那把招摇的扇子。

匆匆赶来的曾君辉进门之后,就给纪修然拱了拱手,有些歉意的表示自己来晚了。

纪修然随意摆摆手,表示不在意。

曾君辉坐下之后,喝着茶,看了一眼,气定神闲的纪修然,忍不住先开口:“纪兄这次来可有要事?”

“这次小弟来是要恭喜曾兄生意兴隆,还有一个新买卖想和曾兄谈谈。”

听到纪修然说新买卖,曾君辉眼睛一亮,然后很快恢复正常。

然后对着纪修然拱了一下手,说:“多亏纪兄,在下的小生意才能做的这么顺风顺水,不知道纪兄口中的新买卖是什么?”

纪修然从石靖琛的手中接过装着红薯粉的包袱,解开露出里面透明微黄的粉条。

看到粉条,曾君辉也吃惊了一下,没想到纪修然这次带来的是这么个好东西。

现在县城里刚传过来的新吃食,数量少,价格贵,被那些富户一抢而空。

如果他有了足够的货源,可想而知,稳赚不赔。

而且富裕的还可以运到其他地方,打开其他地方的市场。

这样一来,他便不用被困在这个小小县城里了。

想到这些,曾君辉不禁激动的面色微红,问道:“纪兄有多少货?”

纪修然看到曾君辉这么失态,忍不住,噗嗤笑出声,说:“纪兄何必着急,这些粉条和世面上的有所区别,吃法也不尽相同,你大可以先尝试一下味道再做决定。”

曾君辉被纪修然这么一说,也觉得自己心急了,整了整面色,平复了心情,才开口叫来掌柜,交待他把这些粉条拿到厨房。

纪修然也顺势送上了两个菜方子,一个酸辣粉,一个白菜猪肉炖粉条。

过了一会儿,小二便把做好的菜端上来。

三个人开始埋头吃,酸辣粉每人一碗,炖粉条则配了几个馒头。

看着色香味俱全的吃食,纪修然也忍不住大口吃起来。

说起来,他很久没吃到这么正宗的粉条子了,而且飘香楼的大厨确实功力不俗,两道菜都做的很地道。

吃饱喝足之后,曾君辉才又和纪修然谈起之前的话头。

“这粉条是我们村里的粉条作坊自己生产的,只要有足够的原材料,要多少有多少。”

纪修然吃饱之后,也不和他再兜圈子,直接了当的交了底。

曾君辉听了,直接就要和他们签订契约,要求把他们的货全部吃下,不过纪修然没有马上同意。

只把契约时间定成一年,在这一年里,青山村的制粉坊的粉条,全都以50文一斤的价钱买给曾君辉,而一年之后,就要看情况而定了。

最后曾君辉,以52文每斤的价格,把期限增加到两年。

两人谈定,便很快签了契约。

随后,曾君辉便付了十两银子,订了500斤货,约定十天之后交货。

谈定这些之后,纪修然便起身告辞,和石靖琛上街,去买一些生活用品。

他们要搬新家,虽然家具可以找村里人定做,但是一些锅碗瓢盆还是要重新买,

两人花了大半天时间才买齐这些东西,

然后才驾着车,往青山村走。

之前纪修然让刘向在县城出城的地方等他,当他们的马车出了城,便看到他带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等在那里。

那个女孩应该就是刘向的妹妹,刘莹了,看上去瘦小的很。

看来这个小女孩,之前在家里定是吃了不少苦。

纪修然并没有兴趣探究别人的隐私,所以刘向当时说要带着自己妹妹的时候,纪修然并没有多问。

此时自然也不会多问,只不过看起来,刘向的家里情况,要比预想中的还要复杂些,不然也不会把一个小女孩养成这样。

纪修然拍拍刘向的肩膀,什么都没有说,只是让刘莹坐到车子靠里的地方,又让刘向挨着她坐下,这才继续赶路。

之前耽误的时间太多,他们要赶紧赶路,坐好之后,便谁都没有多说什么,闷头开始赶路。

就算是这样,到家的时候,天也已经黑了,还好李大爷一直守约的在河边等着他们。

回到家之后他就把契约拿给纪父和村长,王大柱他们看了,又把那十两银子拿给村长的大儿子,他是这个作坊的账房。

之后这几家人就开始忙活这个订单的事情,500斤的粉条,十天还是有些赶的。

当他们把这张订单赶出来之后,定做的家具也都做出来了,

但是给私塾定做的50套桌椅,还有一半没做完。

纪修然让石靖琛把做好的这部分先拿回来,摆好。

纪修然把之前留出来,给学堂先生住的那个院子给刘向兄妹住。

现在学堂虽然还没开起来,但不出意外这一两年里,学堂的外聘先生只有刘向一个,所以让他住在这里也算合适。

因为遇到刘向这件事太突然,所以房间里面的家具都还没准备全,不过有床,住是没问题。

不过两兄妹出来,带的行李就一个小包袱,目测装不了多少东西,铺盖之类的是全没有的。

纪母知道刘向是纪修然的同窗,而且是学堂以后的教书先生之后,便很热情的把给两人整铺盖的事情揽过去了。

家里的旧铺盖还有一些,都是干净的,先给两个让拿过去凑合一下。

纪母抱着铺盖来到后院,正好看到刘莹歪歪斜斜的提了一桶水往屋里走。

应该是准备打扫卫生,便赶紧出声:“哎,小心点,你年纪小,还提不动,等我把铺盖放下,帮你提。”

刘莹虽有十三岁,但个子小的很,看起来和大红差不多,在纪母看来就和自己孙女差不多大的小女孩,她怎么舍得她做这些重活。

刘莹也不知道以前,在家里经历过什么,纪母说话的时候有些着急,嗓门虽然有些大,但,不管是她表达的意思,还是表情都没有责怪的意思。

而且正常人也不会误会,但是刘莹却好像被吓到了一样,站在那里,一动不敢动。

等到纪母把铺盖放好出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一脸恐慌的人,站在那里一动都不敢动。

她看到之后,还以为是来到新地方,碰到不陌生人,一时不适应,才会这样。

便放软声音对她说:“别害怕啊,慢慢熟悉了你就不会紧张了,来,我帮你把水提进去,你还太小,这些重活就别干了,累坏身体就不好了。”

就算是这样,刘莹还是一脸惊恐,站在那里不知道要如何反应。

纪母伸手去提水桶的时候,她更是怕的想要往后躲着。

纪母这时候才发现,这个小女孩的情况有些不正常。

这时候,刘向恰好回来,看到自己妹妹的情况,赶紧跑过来拍着她的背说:“小莹,没事了,没事了,别怕啊,这个是纪伯母,是好人,你别怕。”

安抚好自己妹妹之后,他又转过头,歉意的对纪母说道:“纪伯母,不好意思,小莹之前遇到过一些事情,碰到不认识的人就会这样。”

纪母听了面露不忍,对于她的反应自是不会怪罪,理解的点点头说道:“没事,没事,也是我太唐突了,吓到了孩子。”

看到被吓的脸色发白的小女孩,纪母有些心疼的轻声开口。

随后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不知这孩子之前受了多少罪。

“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铺盖放到了屋里,你去看看吧,如果有什么需要,直接和伯母说,我先走了,你赶紧把小莹带到屋里吧,看来是吓坏了。”

刘向歉意的给纪母行了一个礼,跟随其后,要送纪母出去。

纪母不在意的向他摆摆手,催他赶紧去看看自己妹妹,就一个人回去了。

回去之后对家里人说起刘莹的情况,并且明令禁止家里人去打扰她,特别是家里的几个皮猴子。

现在他们虽然还没有搬过去,但是这一段时间,正好整理房间,那里人来人往,她真怕到时候有人不小心闯到那个院子,把人吓坏了。

纪修然听到刘莹的情况也有些吃惊,之前一起坐车回来的一路上,虽然小女孩一直低着头,但是并没有任何异样的反应。

当时他还以为小女孩是不好意思,原来情况这么严重。

不过他相信只要刘向在身边,仔细的照顾,刘莹的情况会慢慢变好的。

第 26 章

新家终于建完了,整理好便可以入住了。

纪修然和石靖琛最近都在忙这事。

之前已经找人算过搬家的好日子,而且纪修然还想着,趁这个机会一起把结契礼办了,日子自然不能马虎。

定好日子之后,纪修然便抽空和石靖琛一起,去了一趟大石村。

大石村,不管是纪修然还是原主都没有来过,原主是没有这个心思,而他是没想起来。

但,他们这次要结契,于情于理,都要通知一下石靖琛的家人。

大石村座落在深山里,离青山村十五里地,全村人都以采石头为生。

他们村里所属的山头都是石头山,山上的石头质量出众,是方圆百里有名的建材。

大石村的人,农闲的时候都会采石头,卖到二十里地远的渡口镇。

大石村的田地不多,买石头是他们的主要收入。

纪修然听着石靖琛详细的说着大石村的现状,忍不住皱了皱眉。

这石头再多,也总有买完的一天吧,到那时,大石村又要以何为生?

现在,他们要结契,那石靖琛的家人,便是自己的家人。

这些家人以后的生计,他自然是要上心些的。

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做,才能改善他们的状况。

这次过去,他要好好看看,找找有没有其他的出路。

牛车越往里走路越崎岖,到最后,颠簸的纪修然都没办法好好的坐在车上,不得已,只能下车慢慢的走。

石靖琛则一直小心的呵护在他身旁,就算是这样,纪修然也走到很艰难。

一个时辰之后,就在他快要撑不住的时候,终于到了。

纪修然松了一口,在心里暗想着:要找出路,这个破路要先整治一下。

进入大石村,抬头四顾,便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和青山村的明显的不同。

他们并没有土坯房,而是比土坯房更简陋的石头房。

用木头和石块搭建而成,墙上的缝隙都明晃晃的,看起来一点都不保暖,也幸好这里的冬天不会下雪。

纪修然和石靖琛赶着牛车,一进村便被村民们围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