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纪修然走过去,伸手把大青的小车拿在手里,摆弄起来。
大青虽然不乐意,也敢怒不敢言,只能站在一旁巴巴的看着。
石靖琛在一旁,趁着劳动的空隙,抬头看过来,看到纪修然恶劣的欺负几个小子,忍不住温柔的笑了笑,眼底一片宠溺。
然后低头,继续动作,他知道修然来的地方很多神奇的东西,就像这个奇形怪状的小车,他以前就没见过。
但是他不在乎,只要这人能一直在自己身边就够了。
一家人吃了热热闹闹的年夜饭,便开始守岁。
因为原主的身体原因,往年纪家人都没让他守过岁,今年纪父依然按惯例,开口让纪修然回去休息。
纪修然虽然觉得自己身体已经好了,但也确实有些困,听纪父的话,便也没说社么,和石靖琛以前回了自己院子,早早休息。
第二天早上卯时初,纪修然还没睡醒,就被外面喧闹的声音吵醒。
他朦朦胧胧的睁开眼,感受到外面寒冷的空气,又忍不住被窝里缩了缩,重新不上眼。
石靖琛进门就看到这一幕,纪修然像一个小动物一样缩到被窝里不出来,眼里忍不住带上笑意。
学堂放假,纪修然也难得能休息,而且过年三天学习任务也暂停了,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赖床了,但是拜年的人却不想他如愿。
石靖琛走到床前,坐到床沿上,伸手摸了摸他露在外面的发顶,轻声说道:“学生们来拜年了。”
纪修然在被子里打了一个哈欠,才伸出头,惺忪的看着他,问道:“来了很多吗?”
声音还带着初醒的沙哑。
石靖琛点点头,伸手拿起放在被子夹层里,温热的衣服递过去,“基本都到了,已经等了一刻钟。”
纪修然听了,也不好意思再赖床,坐起来,接过衣服穿上。
等他穿完衣服从床上下来,石靖琛帮他束好发,又给他端来热水。
等纪修然洗漱完,理了理衣服,就要往外走。
石靖琛赶紧拿出围巾,帽子,手套,给他带上,才让他出门。
正堂里坐着一大帮人,小班和成人班的学生都到期了,看到纪修然进来,纷纷起身,对他行礼,拜年。
纪修然淡淡的点点头,受了他们的礼,给他发了红包,坐在那里说了几句话,便他们散了。
这一伙人便结伴出门,往一旁的院子走去,去给刘向拜年。
纪修然吃了一些东西,才和石靖琛一起出去。
先去旁边院子看看了刘向。
刘向和刘莹过年没回家,也不愿打搅纪家,两兄妹就在小院里,单独过。
给刘向拜了年,两人又一起出去,给村里几家长辈拜年。
走了一圈下来,又恢复好精神,拿出爆竹和几个侄子在门口玩起了。
没玩多久,就见远远的一队人往他家这个方向过来。
走近才发现是曾君辉,纪修然站在那里,忍不住挑挑眉,没想到这人会大年初一,跋山涉水的来给他拜年。
把人请到屋里,坐下,倒了一杯热茶给他。
曾君辉端起来,捧在手里,小口的喝完一杯,才放下茶杯,抬头看着纪修然,责问道:“修然,不够意思。”
纪修然端着茶杯,挑了挑眉,对于曾君辉的指责不在意,悠然的喝着茶,没答理他。
“那些蔬菜,还有新糖方,竟然不及早告知,不够兄弟!”曾君辉气急败坏,捶胸顿足。
除夕之前,曾君辉终于忙完,从临县赶回来,正好接到飘香楼送过来的,纪修然给他的年礼。
看到里面的新鲜蔬菜和新样的糖块,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因临县市场开辟顺利而带来的喜悦心情,也瞬间不那么美妙了。
所以,不顾礼节,大年初一就上面兴师问罪了。
“今年所种有限,并不能售卖,而糖方,你让厨师研究一下便是。”纪修然不理会他的责问,依然一脸淡定的回道。
大棚菜这个确实是他的失误,想起来的太晚了,今年不能做这笔买卖。
那几个糖方子他也没在意,如果曾君辉的人研究出来他也不介意。
曾君辉听他这样说,才平静下来。
纪修然缓缓喝了一口茶,继续道:“暖棚的建造方法不能给你,不过可以承诺明年此时,有足够的新鲜蔬菜。”
种菜是农人的干的事,曾君辉一个商人就别掺合了。
明年他们村里种出的菜,倒是可以交给他销售。
听到纪修然的保证,曾君辉满意的点点头,只要能够保证有新鲜蔬菜,让他赚钱就行,其他的,他才不在意呢。
纪修然见他高兴了,才淡然的看着他,幽幽的开口:“所以,就因此些些小事,新年之初,曾兄便来兴师问罪?”
“非也,非也,在下是来会友的。”曾君辉恢复之后,又变成那一付施施然的样子,看得人牙痒痒。
又坐了一会儿,吃了很多好吃的,曾君辉才心满意足的离开,走之前,还去暖棚亲自挑了一筐菜。
……
过完年,趁着还未开始农忙,青山村便重新开始忙碌造桥的事。
剩余的石料陆陆续续的送来,村民们合力把这些大石块分解成需要的大小。
那六颗铁木解开的木材,也做成铁拉杆和腰铁的样子。
村里人为了早日造好这座桥,每天都干的热火朝天,就连一些年纪大的老人,也都兴致勃勃的拿着石锤去捶两下。
不过这些都和纪修然没多大关系,他每天都忙着上课,练字,练习策论。
石靖琛偶尔去上上工,很多时候还是待在纪修然身边。
开春之后,纪修然的实验田要开种,他还要帮着纪修然育种。
纪修然要实验出,更有效的种植方法,所以从育苗开始,便要严谨要求。
提前挑选出优质的种植,开始育苗。
把田地分成三份,按照种植时间,是否施肥,分开种。
三种方法,做个对比,最终选出最合理的种植方式。
实验田忙完之后,还要规划那座荒山。
前一段时间,曾君辉让人捎信回来说,纪修然要的果树苗已经找到了,这几天就会送到。
而在树苗到来之前,他要把山头都收拾出来,树坑都挖好,这样树苗一到就可以种起来了。
纪修然的动静这么大,村里人自然知道,都很好奇。
村长忍不住过来问,毕竟纪修然拿着地做实验,在他们看来是糟蹋地。
纪修然笑着解释了一下,村长见他心里有数,便不再多说。
时进三月份,造桥的材料已经准备齐全。
村长找纪修然去检验一下。
纪修然去到河边空地上,看到堆积起来的石料,木材,满意点头。
然后给出脚手架和摇臂的图纸,让人去准备长竹和木材。
过了十几天,这些东西做出来,又等过了春耕,四月底,修桥工程便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村里的人全部出动,又都有建房的经验,按照图纸建筑很快。
锵锵两个月,这座石拱桥就进入了尾声。
时近七月份,便只剩一些装饰性的栏杆未完成。
全村人像打了鸡血一样,全天不休的加班加点在七月中旬完工。
在最后一天,全村的人都自发的集中到河边,眼神灼灼的盯着那些施工人的动作。
最后一块拱石落下,施工的人们忍不住欢呼出声。
一旁围观的人群里也顿时发出欢呼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欣喜的笑。
村里的几个老太爷也都被自家的子侄搀扶着站在那里,分享这一刻的喜悦。
小孩子虽然不是很明白这一切的真实意义,但是也不妨碍他们兴奋。
村长欢喜的同时,情不自禁的流下了喜悦的眼泪。
这下,就像打开了一个开关一样,人群此起彼伏的传出抽泣的声音,他们都喜极而泣。
当村里最长寿的吴家老祖宗在自家孙子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走上石桥的时候,人群安静下来,屏住呼吸等待着。
老人家安全的通过石桥,站在对岸,人群顿时一片欢呼,争先抢后的登上了石桥。
他们虔诚的抚摸着石桥的每一处。
第 34 章
纪修然站在桥边看到这一幕,心中深受触动。他最初建立这座石桥的初衷,是为了发展自己的学院。而在着之前所做的一切,建立制粉坊,买地,都是围绕这一个目的而来的,但是他没有想到他当时的觉得,对青山村的影响有多大,也没有想到他所做的一切,对青山村的村民有多大的改变。
吴老太爷在孙子的搀扶下,走到纪修然的面前,所有的村民都围到他们周围,村长从人群中穿出来,来到两人身边。
老人家郑重的对着纪修然深鞠一礼,纪修然赶紧侧身让开,快步走上前,把人扶起来。
“孩子,谢谢你啊”老人家很激动。
周围的村民也都纷纷表示感谢,面上都露出感激的神情。村长看着村民都很激动,而纪修然又一脸的受之有愧的表情,上前说:“好了,好了,我们今天桥已经完工,晚上开宴庆祝一下,大家都散了吧,对修然的情,记在心里就行了。”
纪修然感激的看看他。
他完全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做了这么多,对于村民对他的感谢他从心里觉得受之有愧。
纪修然低下头,敛下自己的眼光,不想让人发现自己心中的不适。石靖琛感觉到他身上明显的气息变化,把人揽进怀里,安抚着抚着他的背。
“我不值得村里人的感谢,我根本就没想过那么多,我也根本没有他们心中想象的那么好,其实我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我当初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纪修然闷闷的声音从石靖琛的胸口处传出。他完全的陷入了自我反省的情绪中。
“修然很棒,在我心里修然最棒。”石靖琛笨拙的安慰着纪修然。“结果都是好的就够了。”
纪修然感受到石靖琛的安慰和担心,闷闷的笑了一下,没想到他家闷闷的三哥还这么会安慰人,说出来的话都那么朴实又窝心。对呀,只要结果是好的,他在意什么初衷呢,而且他最初做这些的时候,也并没有想着会得到回报,那些名声什么的,他也不是很在意。
所以放松自己就好了,没必要想那么多。
纪修然双手环上石靖琛的腰,心里庆幸一直有他陪伴在自己身边。
有了桥之后,青山村的人去镇上就畅通无阻了,这座石桥桥面平整,就算两架马车并行,也很宽敞。村里的人没事就会溜达到这里看看,小孩子也喜欢在桥上玩耍嬉戏。
有桥之后他们村里人出行就方便多了,之前李大爷的渡船是村里出行最方便的选择,现在自己走着去镇上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而且之前纪修然考虑到李大爷一直以来对原主和自己的照顾,想到造了桥之后,会影响李大爷的渡船生意,减少他们家的收入,就提前和他打了个招呼,李大爷就把自己的乌篷船卖掉,买了一架牛车,现在通了桥之后,开始赶牛车赚钱。
今天纪修然就趁着学堂休沐和家里人一起,一早就坐着李大爷的牛车去镇上。现在出行方便,村里好的人都凑着这个时间,坐车去镇上。
纪母来到的时候就看到吴家大娘坐在车上,上前和她打招呼:“吴家大嫂,你也去赶集呀”
“是呢,纪家弟妹也是吧,吆,也是全家都出动了,快来坐我旁边。”吴大娘听到纪母打招呼也热情的和她说起话,还让出自己身边的位置给她坐。
他们来的不算早,车上已经坐了一些人,空位不是很多了,而且车上坐的都是女人和孩子,男人都在旁边站着呢。
纪父,纪大哥纪二哥,石靖琛和纪修然都没有上车,纪大嫂和纪二嫂带着几个孩子坐上去了,车上的几个婶子看纪修然站在旁边,都热情的说:“修然也上来坐着吧,我们挤挤还是能坐下的。”
纪修然赶紧摆手说不用,纪母看虽然也担心自己儿子会累到,但挤在一堆女人中间也确实不像话,赶紧说:“不用了,他一大小伙子,多走走锻炼一下也好。”放以前纪母是绝对不会这样说的,还是现在纪修然的身体状态好很多,纪家人改变了以前的小心翼翼的心态。
纪修然和其他人一起步行,还好他这一段时间的锻炼起了作用,走这么长时间的路也不觉得特别累。石靖琛走在他的身边时刻注意着他的状态,看他真的可以坚持才放心。
纪家之前有什么需要的东西都是直接从县城买,纪修然每个月都要去县城一次,带东西很方便,他自从重生到这个世界还没有去过镇上的集市呢,镇上每逢四九是集,今天正好赶上四号集。
纪家人之前就商量好了,打算给家里买头牛,正好接下来的农忙可以用上,而且他们经常去县城,有辆牛车也方便很多。
集市上热闹非凡,李大爷把牛车赶到集市入口就停了下来。村里搭车的人都下车,各自去他们要去的地方。
纪家人到了集市上约定买完东西之后在入口的地方等,就分开行动,纪母带着两个儿媳妇和两个孙女去买一些日常用品,纪父带着纪老大和纪老二去买牲口,牲口市的味道不好,他们不想纪修然去受这份罪,就提议纪修然和石靖琛一起带着几个皮小子逛一下集市。纪修然自然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便带着大青兄弟三个和石靖琛一起去逛集市,买小吃。
镇上的这个集市还是比较大的,东西也比较全,各种商品都有各自的区域,他们几个人随意逛,就先去了买熟食的地方,先给几个小孩买些吃的,让他们安静一些。
他们走到买吃食的这个地方,就发现吃食摊子还是有一些的,麦芽糖,糖葫芦,芋头糖水,炸糕,粑粑,等各种小食,还有面摊,馄饨摊,卤肉摊,吃食还是挺多的。
纪修然给几个小孩每人买了一串糖葫芦,大青几个吃着糖葫芦,就都安静的跟在两人身边,不到处乱跑。
纪修然走了一路也有些累了,就到面摊上要了一大碗面,找了一个位置坐着。
“三哥,你吃。”纪修然把面挑出来一些,把大碗放到石靖琛的面前,他只是想找个地方坐而已,并不是真的想要吃东西。而石靖琛的食量是很大的,早晨出来的早,现在早饭也消化的差不多了,这碗面对他来说刚好。
几个小孩看着碗里的肉片,都眼巴巴的想吃。
纪家现在的生活要好很多了,平时也经常可以吃的肉,但是小孩子嘛,看到好吃的总是难以控制自己。
石靖琛又是很疼爱几个小孩的人,看到他们这样,自然就不忍心,挑起碗里的肉每人分了一片,本来里面就没几片肉,这样一分,他没得吃了。
纪修然也不是会苛待自己侄子的人,之前只要一碗面,也是考虑到几个小孩并不是很饿,而且手里还拿着糖葫芦在吃,根本没有肚子吃面。
但是小孩嘛,管不住自己的嘴,他们眼巴巴的看着,纪修然也就狠不下心了。但是一碗面三个小孩吃不完也是浪费,就去一边的卤肉摊子上要了一斤卤肉来。
“青云,青风,青雨,你们几个先把糖葫芦放起来,吃肉吧。”三个小孩听话的把糖葫芦小心的放好,然后拿起筷子夹肉吃。
“来,每人喝点汤,面要不要?”纪修然让面摊老板给他们舀了一些面汤,端给一直顾着吃肉的三兄弟。三兄弟摇摇头说:“小叔,我们不吃面。”
好吧,这几个皮小子根本就不饿,完全是馋肉了。
几人吃完面和肉,也歇息的差不多了,又开始继续逛。
这个时候纪父带着纪家两兄弟已经开始挑选牲口。他们首选是牛,如果没有合适的也可以买头驴子,拉车用。
他走走停停,看了很多家,还一直没找到满意的,这些牛看上去都有些不好,不是皮毛不够光滑,就是眼神不够亮,看了这么多,三人都没看到想买的。
还有剩下的几家,如果还是看不到满意的,就转去驴市,买头驴凑合一下了。三人的心情都有些郁郁。又看了两家还是不满意。
“爹,我们还继续吗?”纪老大看着停下来的纪父问,三人一直找不到满意的耕牛,心情都有些低落。
“还剩最后一家,如果还不行,看了就只能去看驴子了。”纪父心里也不痛快,但是他心里清楚的很,好的耕牛是不容易碰到的,之前也都打算好了,如果真的买不到满意的牛,就买头驴,用来拉车,这样方便纪修然每月来回县城。
三人来到最后一家到时候,眼睛一亮,这家的牛看上去就很健康,也很强壮,只不过一直卧倒地上,看起来后腿有些问题。旁边还跟了一头小牛犊,看起来也很精神。
三人围着母牛仔细的看了看,然后纪父上前和摊主搭话:“老哥,你这牛怎么买?”那个摊主自从纪父三人进来之后就一直保持蹲着的姿势,动都没动,感觉完全不像要做生意的样子。也不怪他,一上午来看牲口的人有好几波,才开始看到他家的牛都很感兴趣的样子,等问清楚情况之后,都放弃了。
“老弟要是想买的话,我先把情况和你说一下,我这牛是好牛,只不过前几天不小心伤到腿了,我之前也找人看过,能治好,如果不是我家里急用钱,我会攒钱给牛治腿,而不会买牛。”这人说着还指了指牛的后腿,给纪父他们看看牛的伤。
“如果老弟你诚心要买的话,我要价也不会太高,大牛加牛犊,一共十五两。”
说实话这个价格确实不高,平时大牛十二三两,小牛五到八两,现在这个摊主要十五两两头牛,也确实不是很贵。
但是纪父三人都是谨慎的人,不会因为要价低就一口答应,“老哥,我是诚心想买,你这个价我也觉得可以,但是在买之前我想请人来看看,这牛的腿治好要多少钱。”
这牛如果治起来花费一大笔银子,那他们买回来就不划算了。所以纪父才提出这样的条件。
摊主也能理解,点头同意了。纪父在这摊子这等着,纪家两兄弟去找这集市上的兽医来给这牛看看。
趁着这个空闲,纪父蹲到这个摊主的旁边,和他交流起养牲口的经验。这个摊主也是很好心的人,把自己知道的养牲口注意的事情都和纪父详细的说了起来。就连牲口吃什么草最长膘也说的一清二楚,纪父听了摊主的话,很是感激。
第 35 章
不一会儿纪家两兄弟就带人回来了,那人看过母牛之后,说治起来不难,三两银子就能治好。纪父一听,觉得治疗费加上买牛银子也没超出太多,而且这牛确实是好牛,便出钱把牛买了下来。
牛买下来之后,纪父就让人给牛治腿,等那人把牛的腿上药包扎好之后,纪父又让两兄弟去车架市买一辆车回来,把牛运回去,这牛现在腿还不能动,只能用车驼回去。
三人把车拖到集市的入口处,等着家里人买完东西回来。
纪修然一行人是最先到的,他们就是随意逛逛,看到想买的就买,逛了一路买的吃的最多,看到的好玩的东西,几个小孩都没要,并不是因为他们懂事,而是因为他们觉得石靖琛给他们做的小玩艺比这些东西好玩多了。
几人到了之后就看到趴在车上的大牛和跟在车变上的小牛犊,小牛犊现在才三个月大,正是可爱是时候,大眼水汪汪的眨巴眨巴,真的的萌的很,几个小孩看到小牛犊,都欢呼的围上去,他们这个年龄正是喜欢各种新奇事物的时候,而且还会幻想自己无敌,幻想自己骑着骏马驰骋,想纪修然给他们讲过的故事里面的大侠一样仗剑江湖。
现在虽然没有骏马,但是有头可以骑的小牛犊,对他们来说也足够了,他们可以yy自己骑的是大马呀。
“爹,这就是你们买的牛吗?怎么一直趴在车上。”对于纪修然来说,当然是更关心大牛的情况。
“这牛的腿有点问题,不过已经找人看过了,过一段时间就能好。”纪父给纪修然解释到,纪修然点点头,既然纪父说过一段时间就好,那他也就不再过问。拿出之前买的吃食给三人吃,现在已经快到中午,几人的肚子早就已经饿了,纪修然本来是想让三人去吃碗面的,但是纪父不同意,只能把之前买的吃食拿给他们垫一垫。
在纪父几人吃东西的时候,纪母带着其他几个人回来了。其他人赶紧过去把东西接过来,放到车上,又等这几个人吃过东西之后,纪父过去和李大爷告辞一下之后,纪家人才启程回家。
纪修然看到这种热闹的景象,想起青山村的情况。他以后完全可以在青山村也弄一个,交易市场。现在他们那里交通方便,那么那边的几个村子都会从他们那里借道,人流有了,就不怕没人买东西。而且他完全把大青山利用起来。开发一些特别的景色,吸引一些文人墨客,慢慢的他们村子就有名气。
他打算回去计划一下这个事情。
石桥的热度稍微过去之后,青山村迎来了新一轮的农忙时间,很快闲逛的人和嬉戏的孩子都看不到了,田地里开始看到各个辛苦劳作的人。纪修然家里的地并不是很多,而且纪大哥和纪二哥也都过来帮忙。
纪父带着石靖琛和纪家两兄弟一起下地。学堂也暂时放了假,纪修然没有下地,本来想跟着纪母帮忙做饭,纪母也不同意让他干,最后他和家里的二红却成了家里唯二悠闲的人。
纪修然也没有纠结这些,制粉坊从年前做完最后一批红薯粉之后就停工了,他要想一个新的法子,不然这干半年,停半年也不是办法。
而且马上就要到石靖琛的生辰了,他还要想一下,怎么帮石靖琛庆祝一下,虽然这里的年轻人都没有过生辰的习惯,但是这是两人在一起的第一个生辰,总是值得纪念的。
青山村的庄稼都赶走第一场春雨之前栽种完。纪修然看着窗外淅沥的小雨,心情明媚。都是春雨贵如油,但是今年的春雨却来到真是时候,刚种下的庄稼被这春雨一滋润,肯定生长的会很好,今年也会是一个丰收年。
雨停之后,石靖琛拿出箩筐和工具带着纪修然去了后山。这个山头是离村子比较远的一个山头,平时挖野菜,村民也不会到这里来,但是这个山头有一大片的竹子,这个时候正好是挖笋的好时候。靠近村子的另一边有另一片竹林,村里人平时都会往那边去,现在这种时候,那里肯定满地是人,就算他们去也挖不到几颗笋。
纪修然什么都没有拿,就只身跟着石靖琛上了山。石靖琛则全副武装。翻过前面的山头之后,纪修然就感觉眼前一亮,大片大片的竹子整齐的排列着,雨后的滴落在竹叶上的水滴,又给这些竹子增添了一抹亮色。纪修然站在那里感受这种从身体到心里的洗礼,感受着大自然的美。
石靖琛微笑的看着纪修然站在那里一脸享受。
纪修然拿起一把锄头,想体验一下挖笋的感受,石靖琛把他带到一个露出头的笋边,纪修然开始哼哧哼哧的挖笋。
等到石靖琛挖完一筐之后,他才刚把这个笋,挖出来。整个人都累的不行,之后石靖琛再也没有让他用力。
春天不是打猎的季节,石靖琛很少进深山,只会在周围的上山,捡一些菌菇,我一些野菜。他还发现了几颗茶树,把茶叶采下来,纪修然看到之后就试着自己炒茶,虽然手艺不过关,但是炒制的茶还是很不错的。
纪修然还把笋和野菜晒出干,留着冬天可以加菜,而那些菌菇也晒起来,留着炖汤喝。
纪修然最近多了新的烦恼,他发现最近今天早晨醒来的时候,自己的纨裤都是湿的,有几次他醒来的时候石靖琛还在睡,自己就匆匆的起床处理一下,但是最近几天,他都比石靖琛起床晚,不知道自己的窘态三哥有没有发现。今天醒来的时候他有发现自己的尴尬,趁着石靖琛现在不在屋里,赶紧起床处理。
等石靖琛端着水盆进屋的时候,纪修然已经处理完了,重重的松了一口气,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春天到了,最近他的身体总是会出现这样的尴尬,才开始只是晨x,现在都进化到梦x了,真的是很无奈。
自从结契之后两人睡觉都是一个被窝,开始他还不习惯,想着还是分开睡,但是石靖琛说,他们两个在外人的眼里是真正的夫夫,睡一个被窝是正常的,睡两个被窝被纪母看到,就会怀疑两人的关系是否和谐,为了不让家人担心,纪修然就忍了,渐渐的也就习惯了,而且石靖琛对他的照顾真的是无微不至,去年冬天两人分开的的那段时间,也让纪修然深刻的意识的自己对这人的依赖,才开始也下决心要改变,但是在石靖琛的温水攻势下他的决心渐渐的成了浮云,现在他也知道自己的状态有些不对,也知道自己和石靖琛的关系在慢慢的变质,但是他却不想改变。
在他不知道的时候他自己已经开始变弯了,而且他自己一直认为的纯洁的兄弟关系也在慢慢的改变,其实一开始也就他自己一厢情愿的以为两人是纯洁的兄弟关系。
他现在意识到这些之后,对于这种改变他内心并没有排斥,而且对于石靖琛偶然的搂搂抱抱的亲密行为,他也可以接受。
就算是这样,他还说自欺欺人的坚持自己和石靖琛只是关系亲密的兄弟。
石靖琛也理解纪修然的想法,而且他也并不着急,现在的状况他已经很满意。
而且关于这段时间每天早晨某人起来处理纨裤的事情,他真的都不知道嘛,他那么敏锐的人,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纪修然的身上,他怎么会没注意,只不过没有点明而已,毕竟纪修然的脸皮太薄了。
对于这种情况他也是乐见的,之前纪修然的身体没有反应,他还担心来着,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现在发现一切正常之后,他也就放心了,其实想想也就明白了,之前原来的纪修然的身体常年虚弱,经常生病,这方面的反应自然就不会有,而现在他每天都坚持锻炼,饮食上也主要滋补,体质慢慢变好,这方面也就觉醒了。
纪修然坐在书房的书桌前,写写画画,石靖琛把采回来的那些东西都按照纪修然教的方法进行处理,之后走进来,看到伏在桌子上认真书写的人,自发的坐到身边。
纪修然感觉有熟悉的气息来到自己身边,头也没抬,就停下笔。
自从纪修然审视过两人的关系之后,对于石靖琛的一些亲密动作,他都能坦然的接受,而且也越来越习惯石靖琛在身边。两人直接的默契也愈来愈足,很多时候只要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纪修然拿起身边的图纸,指着上面的图案对石靖琛说:“我想在河边这块地方,挖一个水塘,到时候我们可以在里面养荷花,之前曾君辉送花种的时候,有送几颗莲子,也可以养鱼,这样我们以后想什么时候吃鱼,就什么时候吃。”
莲全身都是宝,荷叶,荷花,莲子,莲藕都能做吃食,还能入药,而且荷叶和花都能酿酒,他的酒水品种也应该增加一些了。
“在这旁边可以造一座亭子,到时候我们可以在亭子里,喝茶赏花。”纪修然继续给石靖琛解说。“这周围的地上可以种罗布麻,不仅可以入药,还可以赏花,而路边上可以种一些野菊花,野菊花可以做成菊花茶,清热明目。”
石靖琛放松自己,让靠在自己身上的人,更舒服一些,认真的听这这人的话。以后这个图纸上的东西都要他去完成,所以他要听的仔细一些,记得清楚一些。他很享受这种感觉,两个人共同的努力,建造自己的家,感觉很幸福。
很快石靖琛的生辰到了
纪修然这天一大早就醒来了,他趁着石靖琛还没醒,赶紧起床去厨房。石靖琛起来的时候,就看到桌上一碗手擀面。这是纪修然一大早起来给他做的长寿面。年轻人不会隆重的庆祝生日,但是长寿面还是要吃的,纪修然就起来一大早,亲生给他做了一碗,算是庆祝他的生辰。
石靖琛温柔的看着走进来的纪修然,他的眼神看的纪修然有些赧然:“你赶紧趁热吃面。”他走过来坐到石靖琛的身边,看着石靖琛吃的高兴。
石靖琛吃着爱人亲手煮的面,心中一片滚烫。这是他过的最开心的生辰。
纪修然等他吃完之后,起身从一个隐秘的地方,拿出一件长长的东西,递给他,石靖琛接过来打开外面的包裹,看到里面的弓箭。纪修然之前捎信给曾君辉让他帮忙找门路弄一把弓箭。这个时代,朝廷对于武器的管制很严格,他在县城没有找到买弓箭的铺子,而普通的铁匠铺也不给做,他就只能找有些门路的曾君辉。还好这人人脉广,真给他弄来了一把。
石靖琛欣喜的抚摸着手里的弓箭,他们平时打猎的时候用的都是自制的矛,还没用过弓箭,他拿起弓箭还拉开弦试了试,很称手。
纪修然把他带到后院,那里已经竖起一个箭靶,他教了一下拉弓的动作要领,纪修然虽然不是箭道高手,但是射箭的动作他还是知道的。
除了叫石靖琛射箭,纪修然还把这一段时间自己从记忆之书里面看到的军体拳和格斗术的动作交给他,这些动作都是以视频的形式存在记忆之书里面的,现在记忆之书还只有纪修然一个人可以看到,所以这些视频只能纪修然看过之后,学会了才能交给其他人,之前他就一直想把这些东西交给石靖琛,只不过他一个运动白痴,学起来确实有些困难,直到现在才像模像样的打出了,也算是他送给石靖琛的另一份生辰礼物吧。
石靖琛拿起弓箭,试了一箭,虽然成功的射了出去,但是并没有射中箭靶,对于初学者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纪修然让他多多练习。固定靶炼好,还要练习移动靶,这样他的箭术才能用于打猎,没练习到他要求的水准的时候不能用弓箭打猎。
石靖琛自然是都听纪修然的,每天都会起床之后,到后院练习射箭。不过石靖琛在这方面确实有天赋,练习了一个月,准头就很准了,纪修然就在后院的树的树梢上绑上几枚铜钱,让他练习,当他可以准确的射中,铜钱的中间的孔的时候,他才算成功。
石靖琛就这样每天练习箭术,还每天去田里照顾纪修然的几块实验田,纪修然规划的那张图纸,他也在慢慢的实现着。
纪修然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教学和学习上,他对成人班的几个学生都很尽心,之前专门给他们制订的教学计划,上学期已经顺利的进行完毕,而这一学期,他的计划里要加入记账算账和算盘。他在村里很擅长做木工活的周大叔那里给他们每人定制了一把新型的算盘,他这几天把算盘发给大家之后,就把基础口诀教了一边,打算盘还要他们常练习,他每天上完课之后就会给他们留一堆练习题。不管是成年班的还是小班的学生,都很用功,对于这个难得的读书机会,他们都很珍惜。
第 36 章
自从纪修然村里的石桥建成以后,青山村的村民出行就方便的很多,渐渐的石桥的名声就在附近的几个村子里面传开了,附近的几个村子的人要到河对岸去也会想走这座桥。但是这个桥是青山村的全村人花钱花力辛辛苦苦建成的,其他村子的人想从这上面过,还是要问过青山村的人的。
大李庄小李庄和其他几个离青山村比较近的几个村子的村长一起到青山村找村长,“老李,我们这次来就是想知道,你们村的桥能不能让我们几个村的人也沾沾光。”
这件事当初要建桥的时候,李村长就考虑过,而且前一段时间石桥刚刚建完的时候他也和村里的族老们商量过,一味的不让人用也不行,但是免费的让别的村的人走,那他也无法对自己的村民交待,最后就决定,这桥的两头建立收费闸口,每个外村人按人头,每人一文钱,车子也要算,有牛车驴车多加一文钱,但是要是马车的话,就另算,不安人头,每辆马车不管坐几个人都是十文钱一辆。当然只是在最近的这五年里这样收费。
这次这些人一起来正好把这个收费方案和几个人说一下。
几人听完之后都点点头,同意了,平时他们坐渡船过河也是按照人头收费,每人一文,这个价钱他们都能接受,只有青山村同意他们过桥他们就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