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30章

第30章
纪父连忙阻止说:“你就别在这里胡思乱想了,现在修然他们两人在京里只是暂时的呆一段时间,考完试便回来了,到时候我们不就能见到孙子了吗,你现在去不是去帮忙,是添乱。再说,这信里修然不都说了吗,有厨娘一家帮忙呢。你别担心了,赶快去准备送去的东西吧,多准备一下给我孙子的东西。”

纪母想想也觉得是这么个理,便打消了要进京的念头,赶紧去准备东西。

两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嘉宝,但是却已经接受了这个孙子。像纪修然两人这种情况,能够捡到一个儿子养着,是多么幸运的事,在老人的眼里,这就是上天送给他们纪家的孙子。

一个月之后,纪修然便收到了从青山村送了的特大包裹,里面百分之九十的东西都是给嘉宝的,纪修然撇撇嘴,对着石靖琛抱怨说:“我爹娘这是有了孙子,就不要儿子了。”

石靖琛宠溺又无奈的看了他一眼。

嘉宝满月之后,身体就完全恢复了,纪修然和石靖琛才不用寸步不离的照顾他,可以放心的去做自己的事情。现在白天的时候都把嘉宝交给厨娘和有福带着,纪修然大多时间还是在看书,而石靖琛则被王成林请去。晚上嘉宝则还是跟着两人睡。

自从上一次王成林邀请石靖琛加入玄武卫,被拒绝之后,石靖琛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去演武场了,这次是因为上面下了一个任务,王成林想到石靖琛的才干,便请他过去帮忙出谋划策。自从有一次喝酒聊天的时候,被王成林无意中知道石靖琛会排兵布阵之后,便时不时被请去,有时候是去练兵,有时候是去指导。

现在已是永平二十六年,夏国已经几十年没有战争,全朝上下皆重文轻武,很多武将世家的新一辈的子弟也都弃武从文,像样的将才越来越少,这种情况下,石靖琛便脱颖而出。被王成林看中,时不时的压榨一下。

其实才开始发现石靖琛有这些才能的时候,王成林便汇报给三王爷,当时三王爷便起了招募的心思,但是又听王成林说,石靖琛拒绝加入玄武卫,便沉吟了一下,决定从长计议,挑选出一两个有天赋的人,让石靖琛帮忙指导。

石靖琛回去之后和纪修然说起在演武场的见闻。纪修然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下,对于这个名声在外的三王爷,他还是知道一些的,不过他知道都是,他放荡不羁,散漫成性,喜欢美人美酒美景,世人对他的评价并不高。但是听了石靖琛的描述,总觉得这个三王爷和外界的传言不符。

纪修然想到了另一件事,年迈的老皇帝,长成的皇子,这不正好预示着夺嫡吗。纪修然被自己想到的事情吓了一跳,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个三王爷很可能是在隐藏实力,而且所图颇大。

纪修然把自己的分析说给石靖琛听,石靖琛点点头,看着眉头紧锁的纪修然,开口安慰道:“就算是这样,修然也无需担心,我们和这个三王爷并没有牵扯。看王大哥便知道,此人非蛮横之人,而是惜才之人,于你我无关碍。”

纪修然听到石靖琛的话,觉得有道理,便也不再担心。“即然这个三王爷求贤若渴,不如就投其所好,我们送他两本兵书,省得每次都麻烦三哥。”

石靖琛点点头,挑出自己看过的那些兵书中,比较精妙的两本送给王成林。

王成林得到兵书之后,如获至宝,立刻送去给三王爷。三王爷拿到兵书之后,看过内容也觉得内容精妙,想了一下纪修然二人的目的,不觉有些失笑。

旁边的公孙子瞻看到三王爷的笑脸,也颇为好奇送东西背后的人,便问道:“王爷看来是很满意这份大礼了。”

三王爷脸上的笑意还未消失,斜睨了公孙子瞻一眼说:“这送礼之人可是刁钻的很,亏你们一个两个的都说他有才,当真是怪才。”

“噢?莫不成这送礼之人是我所识之人?”公孙子瞻皱眉思索了一下,恍然大悟道:“如是那两人,也确实是能拿出这些好物的,着实是妙。”

“哼哼,妙什么,就是有些小聪明的刁钻小人罢了。”

“王爷,莫嘴硬了,你就是看中了两人的才能,不然也不会一忍再忍了”公孙子瞻翻了个白眼,毫不留情的拆穿三王爷。

第 75 章

转眼间,便到了春闱的日子,早早的小院里便忙活着给纪修然准备考试的东西。春闱和秋闱不同,秋闱时天气炎热,现在天气还寒冷,纪修然在考号里面要坐着不动九天八夜,那一定要准备充足才行,不然一场考试下来,还冻病了就不划算了。

厚衣服,大棉被,吃食,笔墨等等都要提前准备。这次纪修然还让厨娘专门熬制了浓鸡汤,放上一夜便凝结成鸡汤冻,切成小块装起来,到时候放到小锅里面一煮,再放些面条,粉条就可以吃。带着煎饼和烙饼,到时候吃的时候放到火上烤一下就行,还专门做了巴掌大的肉饼,一切四分,方便到时候过辕门的时候检查。幸好现在的气温低,弄什么吃食都放得住,纪修然便放开手的折腾。

开考那天石靖琛送纪修然到考场。临出门之前,纪修然还专门去看了一眼嘉宝,和他道别,已经一个多月大的嘉宝香甜的睡在他的小床上,无忧无虑,纪修然眼神柔和的看了一眼,上前亲了亲小嘉宝,这才放心的离开。

走到贡院,纪修然接过石靖琛手上的东西,和石靖琛道别,石靖琛上前用力地拥抱了一下他,才放他进去。经过一番拥挤,又通过门口守卫严格的检查之后,纪修然才带着自己的东西,走进考场,找到自己的考号,依然是简陋的考号,比秋闱的时候强的地方就是多了一个小炉子和炭的供应。钟声响起之后,纪修然已经整理好自己的东西,坐在考号里面,等着分发试卷。

春闱比秋闱考的内容要多的多,一共考九天八夜,每三天一场,一共三场,第一场考帖经和墨义,帖经就想到于填空题,墨义就相当于释义题;第二场考诗赋和经义;第三场考时务和策论。

考的很全面。第一场开考之后,纪修然拿到试题先大致浏览一下,给出的考题他基本上都能默写出来,只是有个别的字拿不准,个别词语的释义有些模糊,这些题目就先跳过去,先把确定的那些都写下来。奋笔疾书,第一天就把帖经的部分做完,午饭都没有好好吃,啃了一口烤热乎的肉饼,喝了几口热水就对付过去了,题量太大,他怕时间来不及,按照他的计划第一天一定要把帖经这一部分做完时间才充裕,天色暗下来的时候,终于书写完,纪修然是不习惯点灯写字的,所以才会这么紧张的赶进度,赶在天黑之前完成第一天的任务,还好时间赶得及。收拾好笔墨和写好的试卷,纪修然拿出鸡汤冻,打算好好的做一顿晚饭。一碗热乎的鸡汤面加一块烤热乎的烙饼,好好的吃完之后,纪修然才觉得自己身上热乎起来,铺开被褥,躺下,裹好被子,好好的睡了一觉。

第二天早上寅时起床,整理好被褥,站起来活动一下手脚,然后简单的洗漱一下,虽然条件有限不能太过讲究,但是纪修然每天起床不洗漱,感觉一天都不对劲,不求想在家里一样的洗漱整理,但是简单的洗把脸,漱漱口还是能做到的。吃过早饭之后,便拿出墨义的那一部分试卷开始做,天黑之前收笔,又好好的睡了一晚之后,寅时起床,开始把之前拿不准的那几道题拿出来,仔细思考,纪修然拿不准的也没多少,只占题量的十分之一而已,现在纪修然纠结的是,要凭借自己的不确定的记忆写答案,还是翻看记忆之书。

其实能拿到这一部分百分之九十的分数已经是很高的得分了,后两场不出大问题,纪修然还是有信心能够上榜的,如果翻看了记忆之书,这一部分便能拿到百分百的分数,这样便多了一份保证。

纪修然仔细想了一下,最终决定不去翻看记忆之书。一个是自己心理上无法接受,他会感觉自己是靠作弊考中的,自己良心上会煎熬,再一个就是他这次只要求能考中便可以了,并不是要来考状元的,并不需要成绩那么突出,考那么高的分。万一不小心玩脱了考的太好,到时候没那么容易脱身了,反而弄巧成拙,所以他还是低调一点吧。

第二场的时候,纪修然拿到考题之后,看了一下,心中大概有了一个谱,纪修然的诗赋一直是他的弱项,做出来的成果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但是对于纪修然来说已经足够,便自己的把做好的诗赋誊写在答题纸上,而剩下的经义部分纪修然便好好的花费了一番思考,仔细的打了草稿,反复修改,润色,最终才把写好的答案誊写到答题纸上。

第三场考的是时务和策论,而此次考试做了一部分革新,把时务和策论结合在一起,出了一道时务策问题,要求论述赈灾的举措。纪修然想到这两年北方地区雪灾严重,而西部地区却连年干旱,南方则多暴雨,哪里都不消停,这赈灾确实是这几年朝廷最看重的大事。纪修然从灾前防御,说到灾中赈救,到灾后重建,洋洋洒洒数千字,一气呵成。写完还有一点时间,纪修然把最后一点鸡汤冻煮开,认真的煮起这考场中的最后一顿饭。鸡汤的香味飘出去,让周围奋笔疾书的考生颇为怨念,但又无可奈何,真是一种折磨。

结束的钟声再次响起的时候,三场考试终于结束,所有考生都犹如被摧残了一番一样,憔悴的不已,就算是准备充足的纪修然经过这几天高强度的脑力摧残也面色苍白,与一众学子一起挣扎着往外走。看到石靖琛的瞬间,心神放松,靠在他身上便开始昏昏欲睡,等上了马车便完全睡了过去。

石靖琛看到这样憔悴的纪修然甚是心疼,等到了家也没有舍得叫醒他,直接把他抱进了屋里,纪修然一觉睡到第二天辰时才起床。

睡醒的纪修然神清气爽的出来,便看到石靖琛正坐着桌子旁边逗弄躺在摇篮里的嘉宝。听到他的动静,石靖琛转头看过来,说:“醒了?先洗漱,我去给你准备吃的。”说完指了指装着热水的脸盆。

纪修然点点头,走到摇篮边逗了一下嘉宝,才去洗漱,这么多天没见儿子,他心里甚是想念。石靖琛则起身去厨房给他做吃的。在纪修然睡觉的时候,他就准备好了食材,想着等人睡醒的时候,便亲手给他做一顿丰盛的早餐。自从厨娘来了之后,石靖琛便甚少下厨,而今天修然考试结束,他想亲手给纪修然做些好吃的。

纪修然吃着石靖琛专门给他准备的爱心早餐,耳边听着嘉宝是不是发出的稚嫩的啊啊声,心中满足的不得了。

吃完饭之后,两人走在嘉宝的摇篮边,一起逗弄这小嘉宝。

“三哥,我怎么感觉几天不见,这嘉宝便长大了好多,是我的错觉吗?”

“确实长了,小孩一天一个样,你将近十天没见了。”

纪修然点点头,确实是这样,一天不见,小孩子就会有大变化,更别说是十天没见,现在小嘉宝身体长大了不少,脸上的表情也丰富了,发出的声音也多了起来。感觉很是神奇。

“三哥,你看嘉宝长的越来越像我了。”纪修然看着张开一些的嘉宝,高兴的说着。

石靖琛笑了一下说:“像修然好看。”石靖琛看着这样的嘉宝和纪修然,这两个他生命里最重要的人,眉眼相似,看起来像亲生父子一样,让他的心中感觉一阵柔软。

有嘉宝在身边分散精力,纪修然一点都没有感觉到等待放榜的紧张,石靖琛也忙着照顾嘉宝,看起来完全没有像上次一样那么情绪外露。如果不是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的不停翻身,还真让人以为,他这次一点不担心呢。

时间就在纪修然和石靖琛逗孩子中过去了一个月,会试揭榜的时间到了。

石靖琛和纪修然带着有福一起去看榜。他们虽然来的很早,但其他人来到更早,他们到的时候放榜的地方早就被围的水泄不通,发榜的人还没来,看榜的人早已把这个地方占满了。纪修然他们这会儿只能在外围站着,根本挤不进去。

不一会儿便有一个小斯走过来,对着纪修然行礼说:“纪公子,我家公子在楼上定了包厢,请您过去。”

纪修然看了一下这个小斯,好像是李书华的书童,他之前在李书华身边见到过,“小哥帮忙带路吧。”说完又转过头对石靖琛说:“应该是李师兄。”石靖琛点点头跟着他一起往旁边的酒楼走去。

这家酒楼因为在这个地方,每年会试揭榜的时候普通人总是很难订到房间,纪修然压根就没想过要去尝试。今天能够进到包厢来,还真是沾了李师兄的光,有个歇脚等候的地方,纪修然当然不会拒接。

第 76 章

纪修然他们到的时候,房间里面已经坐了几个人了,都是之前在宴会上见过的熟面孔,纪修然拱手和在座的诸位见礼:“李师兄,诸位,别来无恙。”屋里的人纷纷起身还礼。

众人重新落座之后,李书华旁边的刘姓考生率先开口道:“诸位同窗可有把握。”

“到这份上有没有把握也只能听天由命了”另一位王姓考生无奈的接话。

其他人听了也都面上一僵,心中难掩紧张。虽然知道现在紧张也没有什么作用,但是就是忍不住。纪修然本来还好,但是看到周围的人都紧张,他心里莫名的也有些不自然。不自主的握紧了旁边石靖琛的手。石靖琛伸出手拍了拍他,想要安抚他紧张的心情。

纪修然转头看向石靖琛,想要开口说什么,却发现他好像比自己还紧张,双目无神的看着前方,刚才的动作只是条件反射一样的随意做出来的,纪修然顿时觉得喉头一噎,心中微热,有人随时把你放在心中第一位的感觉,总是让人心中感动,纪修然看到这样的石靖琛心中便有了一种安定的感觉,心情自然放松了下来。

放松下来的纪修然也有心情观察旁人,别说其他人,单看一边的李书华,坐在那里看起来面色平静,但微微颤抖的双手则出卖了他的心情。纪修然心中不免感觉有些好笑,看来一副胸有成竹的李师兄也是会紧张的嘛,看来大家都是普通人。

楼下一阵喧哗,很快人群中便有人开始喧闹,看来是放榜的人到了。纪修然早就让有福等在楼下,等揭榜的时候挤到前面看榜。其余人也都让自己跟着的人去看榜,在坐的众人都伸长了脖子往外看。过了一会儿,楼梯上响起噔噔的声音,一会儿便听到有一个兴奋的声音,说:“主子,中了。”坐在李书华右边的刘姓考生听到声音,激动的站起来,这个声音是他的书童,是来报喜的,看来是考中了,难怪他会如此激动。其他人听到都纷纷拱手道喜,刘姓考生高兴的道谢,看着进门的书童问:“名次多少?”

“回主子,九十六名。”

刘姓考生听过之后脸上略微露出失望的神色,看来是对名次不甚满意,旁边的人看到,赶紧出声安慰说:“刘兄,榜上有名便以是万幸,再说殿试的时候还可以好好努力一下,即便殿试的名次不变,也足够二甲有名了。”刘姓考生听了之后心情才略微好了一些。拿起茶杯对着各位拱手说:“在下以茶代酒,敬大家一杯,预祝各位都榜上有名。”

然后陆陆续续都出去都下人都赶了回来,纷纷来报喜,这个时候有福才好不容易挤出来,赶紧跑进来,脸上一片喜色,看来纪修然也是中了的,“主子,恭喜,第十六名。”其他人听到纪修然的名次,都吃了一惊,赶紧起身恭贺,纪修然笑着向大家道谢,坐下之后,便看到石靖琛转过头满意欣喜的看向他,轻声说:“修然,恭喜”,纪修然上前伸手握住他的手,笑着小声地回复道:“同喜”。

说完之后,转过头坐好,恰好注意到旁边李书华脸上的暗色,现在就剩他的成绩还没揭晓,不免让人多想,纪修然安慰他道:“李师兄,别着急,以师兄的才学,一定会榜上有名的,只不过是名次的差异而已。”

李书华感受到他的好意,笑了一下,道了一声谢,这时他的书童正好进门,“恭喜主子,会试第四。”

众人瞬间哗然,纷纷向李书华道贺,这个名次是众人中最靠前的了,殿试冲刺一把,说不定能拿个一甲。

“多谢大家,同喜同喜,以茶代酒,大家共饮一杯。”李书华拿起茶杯对着众人行礼,“现在结果已出,大家回去好好准备一下,争取殿试的时候得一个好名次,倒是我们再相聚,一起共饮一杯。”众人纷纷点头,散了,回家各自努力去了。

纪修然也回去好好准备半个月之后的殿试。

殿试由皇帝主持,在皇宫内的大殿里面进行,黎明入,纪修然早早的便到了宫门外等着,到点,宫门开,便有人出来,点名,然后带着他们入宫,入了大殿之后,向皇上行礼,然后才各自找位置坐下,分发试卷,准备答题,殿试只考策问,发了策题之后,考生便开始作答,日暮便交卷。

考生是按照会试的名次安排位置,纪修然名次比较靠前,所以便排在比较前面的地方。不能直视皇帝的圣颜,但是眼角的余光里还是可以看到一片明黄。在众人认真书写的时候,皇上便在这些考生的周围转了一圈,看一下大概的情况。

纪修然眼角扫到皇帝的身影,并没有受到影响,但他右边的考生便不能像纪修然一样淡定,感觉皇上的靠近,激动的双手颤抖,几乎拿不住毛笔。还好皇帝一会儿就离开了,那名考生便恢复了正常。

纪修然看着考题,仔细的思索,然后提笔认真的书写,日暮之前,终于写完,上交上去。考完之后,次日读卷,然后评出前十拿给皇上过目,然后点状元,榜眼,探花。等名次定出来之后,次日便放榜。

到了放榜的时候,纪修然和众参加殿试的贡士一起来到金銮殿前。皇上站在殿前,传胪大典开始唱名,钦点状元,榜眼,探花。和二甲三甲进士。

此次的状元便是之前的会试第一名,一个清瘦的中年男子,榜眼则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儒生,而探花便是李书华,年轻英俊的李书华在三人之中显眼的很。

状元领着众人拜谢皇恩,然后上马,带头往宫外走,众人纷纷上马跟在状元身后,开始最热闹的环节,状元游街。

曾君辉听说纪修然考中之后便早早就在飘香楼预留了一个位置最好的包厢,石靖琛早早便赶到飘香楼。状元楼和飘香楼所在的那条街,是状元游街必经的街道,今天这条街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石靖琛和曾君辉坐在包厢里面等着,怕人来人往挤到嘉宝,石靖琛今天出来并没有带他。但是曾君辉却把知愚带出来了。

知愚现在正很兴奋的趴在窗台上,看着下面的人问:“父亲,我一会能看到纪叔父吗,他什么时候过来呀。”

“你纪叔父一会就来了,到时候你看到他,记得把这个花扔给他呀。”曾君辉拿了一朵粉白色的芍药给知愚,给他出馊主意。

石靖琛起身站到知愚的身后,看着下面的人群,并没有阻止曾君辉的小动作,反而也从一边拿起了一朵,拿在手上。

一阵喧哗过后,锣鼓喧天,一队人马过来,打头的状元身穿红色状元袍,身前还带着大红花,一路走来,周围的人群中是不是有人往年轻的进士身上扔手帕香包和花。探花郎李书华是被扔的最多的。

纪修然是二甲第九名,也排在比较靠前的位置,他在这些人当中也算是年前英俊的,一路上也有不少人对着他扔东西。当队伍走到飘香楼楼下的时候,纪修然抬起头看向二楼的窗口,很快便看到了站在窗边的石靖琛他们,小知愚这时候也看到了骑着马的纪修然,高兴的大叫,向纪修然挥手,然后想起父亲的话,把自己的花对着纪修然扔过去,但是他力气太小,花一下子就掉到了楼下人群中,看不见了。

这时石靖琛抬起手,也把自己手中的花扔了出去,他的准头不是小知愚可以比的,一下子便扔到了纪修然的怀里,纪修然拿起花,对着石靖琛嫣然一笑,便把花插到衣襟上,继续打马往前走。

旁边想看纪修然羞窘的曾君辉:“……”

对面状元楼上看到这一幕的公孙子瞻和三王爷:“……”

旁边的小知愚看到之后,语气沮丧的说:“我的没扔过去,纪叔父都不对着我笑了。”

反应过来的曾君辉,摸了摸他的小脑袋说:“你还小,等长大了就能扔过去了,到时候你纪叔父肯定也会对着你笑。”

石靖琛听到他的话斜睨了他一眼,曾君辉厚着脸皮当没看见。

纪修然一行人来到朱雀门外,看着贴了“金榜”才各自打马回家。他等到李书华身边的人都走光了,过去和他道喜加道别才回来。

石靖琛早早的便已经回家,曾君辉和知愚也一起跟着他回来了。做了一大桌好吃的,算是一个小小的庆祝。第二天,纪修然收拾好自己便进宫参加琼林宴。

纪修然虽然名次也靠前,但是比起一甲的三人就不算什么了,宴席上,他除开开席的时候,皇上举杯,他没办法,喝下一杯之外,之后便没人再关注他,便也就轻松的很,不用喝酒不用应酬,便专心的品尝起宫宴,心里还想着要好好看看这宫里的御厨的厨艺到底有多好。而且说不定是一辈子唯一一次吃到宫宴的机会,自当要好好珍惜。

坐在皇上下首第一位的三王爷边喝酒边漫不经心的扫视这些新进的朝廷人才,当眼神扫过纪修然的时候,嘴角不由的抽了抽,拿酒杯的手也顿了一顿。纪修然专注于美食的形态和周围拿着酒杯忙着交际的众人完全不同,一下子便显出他的异常来了。让心思深沉,从不轻易情绪外露的三王爷也有些脸色僵硬。

三王爷下首坐着的时刻紧盯着三王爷的二皇子硕王,三王爷脸色有了变化,便被他一下子就发现了,出声挑衅道:“三皇弟,怎么了,是这酒水不合你的胃口吗?”

三王爷给了他一个“你是白痴吗”的眼神,面色恢复正常,继续喝酒,想这种小儿科的上眼药的行为,也就老二这种白痴才会用,这种小心思根本对他造不出任何伤害,最后只会让他自己没脸,真不明白老二这十几年怎么还是学不乖。

二王爷被三王爷的眼神看的颇为恼火,拍了一下桌子说:“你个老三,哥哥好心和你说话,你那是什么眼神。”

他们这边的动静一下子便惊动了离的颇近的上首的皇帝,永平帝一身明黄,不怒自威,听到动静的时候脸色一肃,眼神犀利的看过来,呵斥二王爷道:“老二。”

对着弟弟拍桌子瞪眼睛的像什么样子。

被呵斥的二王爷身形一僵,感受到来自皇上的气势,不得不收回怒视三王爷的眼神,收起自己身上的嚣张气焰,起身对着皇上行礼说:“回父皇,儿臣看三皇弟似是不甚满意今天的酒水,便出声关心一下,谁知三皇弟竟然不领情。”

“噢?老三,你二哥说的可是实话?”皇上眼神转向三王爷,眼神里面的凌厉全无,还颇为温和的看着他。

三王爷坐在座位上,很随意的回答道:“儿臣觉得今天这酒水颇为香醇,还想着和父皇多讨一些呢,是二哥会错意了。”

面对这样无礼的三王爷,皇上不仅没有责怪,反而哈哈大笑说:“好,一些酒水而已,皇儿要多少朕便给多少,老二也坐下吧,注意皇家威仪。”顺带着敲打了一下二王爷。

二王爷行礼道是,像斗败的公鸡一样的坐下了,三王爷微笑的看了他一眼,把二王爷气的有想拍桌子,三王爷张嘴说了一句“皇家威仪”,他只能忍下了,拿起自己的酒杯开始喝起闷酒。

宴席上的其他人对于这个小插曲都当做没看见一样的继续喝酒交谈,心里却都在嘀咕,这三王爷还真像传言的那样深的圣心呀。

坐在皇上另一边的大皇子敏王看着这种情形,则握紧了拳头,心中愤懑的想:“父皇就是会宠爱这个草包,如果不是因为父皇的宠爱,本王早就弄死他了”然后又想到了其他的,放松了下来,“还好是个草包,无论怎么宠,父皇都不可能把皇位传给他。”

而坐在一众世家大臣中的承恩候成历则眼神深邃的看着这一切,转头看到无知无觉的九皇子,皱了皱眉头,对自己这个没心没肺的外甥颇为不满,但是很快又放开了,没有让人发现异样。

三王爷在位子上眼神扫过全场,把所有人的反应看在眼里。

纪修然虽然一直专注于美食,但是也没有错过宴席的这些事,他心里想的还更多一些,这个三王爷在外面的名声着实不好,因为素来爱好美食,美景,美酒,美人,而得了一个“爱美王爷”的歪称,而几位长成封王的几位皇子中也就只有这个三王爷没有上朝听政,更没有领差事。

但是外界也盛传皇上最是疼宠这个元后嫡子,不仅给了他原配嫡子应有的待遇,还特特只给了他可以养两千亲卫的尊崇,这才有了玄武卫。而纪修然是知道这个三王爷并没有这么简单,而今天看到皇上的态度,看起来也是真心疼爱他,只是不知道他不领差事,不上朝是不是故意为之。

元后嫡子是最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但是元后早逝,母家又实力不显,小小的三王爷要在危机重重的皇宫里面活下来,并且平安长大,单靠皇上的宠爱是不行的。要让那些想他死的人相信他没有威胁,没有竞争力才行。

这样便可以理解三王爷一副散漫不在意的状态,全都是迷惑别人的假象。纪修然想到这不自觉的打了一个激灵,好像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秘密,伸手抚了抚自己跳动的心脏,禁不住的庆幸自己很快就回青山村,不会再掺合这些勾心斗角中。

纪修然看了看周围的人,现在宴席已经进行了一大半,酒过三巡,很多人都有想酒意上头,已经忍不住兴奋的开始吟诗助兴,宴席的大臣也喝到差不多,也开始兴奋的挥毫泼墨。纪修然之前还想着要去找李书华敬一杯酒,但是现在看他身边一直没消停过,便也歇了心思,现在他也吃饱了,便颇有兴致的看这些平时仪态严整的读书人,喝醉之后的各种姿态。颇为有趣。

宴会结束之后,纪修然便在宫门出上了石靖琛来接他的马车,和石靖琛开始叨咕今天在宴席上的见闻。石靖琛温柔的看着他,听他说话。

第 77 章

纪修然并不想要授职入官,在其他人准备再次的考核的时候,他则在准备回家的东西,京城里颇多麓州买不到的好东西,纪修然打算多买一些,回去送人,这期间还参加了一次李书华的宴席,探花郎直接授官编修,是必定要留在京里任职,想来这次别离之后,再次相聚还不是是何年何月,纪修然便带上了几坛还酒去好好的道了一个别。

还有就是舒公子,入京之前还相约京城再见,谁知纪修然这试都考完了,都准备回程了,才收到舒明晏的帖子。纪修然抽空去见了一下,原来是家里的事耽误了上京的时间,纪修然又把珍馐阁的事情和他说了,以后要买酒的话可以去珍馐阁。

自从把兵书送出去之后,王成林那边也甚少来找石靖琛,石靖琛除了手痒的时候会去演武场练习一番之外,闲暇的时间便多了起来,重新拿起工具,弄来了一些木料,开始给嘉宝做东西,玩的用的,就算现在用不上他也都给他准备好。

纪修然看他有开始倒腾着做这些木工活,便画了一张儿童推车的图给他,让他去研究,做出来的时候也正好能给嘉宝用,到时候便可以推着嘉宝出去在街上走走。

之前嘉宝白天的时候,一家人都在忙着纪修然考试的事情,都没有心思给他办酒席,现在已经过来百天,也不好再补回来,两人便商量着等嘉宝周岁的时候再大办一次。到时候已经回到青山村,有纪父纪母帮忙操持,一定会办到隆重盛大。

这天纪修然和石靖琛正在屋子里逗弄嘉宝,就听到曾君辉的声音说:“修然快出来,看是谁来了。”声音大的吓了嘉宝一跳。

纪修然起身向外走,而石靖琛则抱起嘉宝跟在后面,纪修然边往外走边说:“最好是有什么稀奇事,如果不是,看我不打爆曾君辉的脑袋,竟然敢吓到我们家嘉宝。”

出来看到曾君辉之后,纪修然忍不住瞪了他一眼,曾君辉颇为委屈的大叫:“修然你别这么看我呀,你看我把谁带来了,你一定想不到。”说完便让出身后的人。纪修然看过去,瞬间便变了脸色,看着来人激动的跑过去,扑到身上抱住,声音略带哽咽的说:“大哥,你怎么来了?”

纪大哥接住扑过来的幺弟,宠溺的拍拍他的后背说:“我来看看你,顺便接你们回去。”

会考揭榜之后,纪修然便给家里送了信,纪家人接到信之后,知道纪修然考中了,都高兴都很,当时纪母便又想要进京,说是不放心孙子,担心两人回来的路上照顾不好小孙子,全家人都不同意,最后还是纪大哥说自己可以进京接人,纪母才作罢。

而且恰好这时候,实验室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之前纪修然给他们的橡胶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现在已经可以做出一部分可以用的橡胶,可以用来做新式的防震马车。等到马车做好的时候,纪大哥便可以出发了,算算时间刚好。

纪大哥和纪修然说完话的时候,正好后面的马车上的人也下来了,纪修然看过去,意外的出声:“红苑和大嫂也来了?”

纪大哥脸上赧然的说:“我走之前红苑突然提出要一起来,我想着这可能是她出嫁前唯一一次出远门的机会,便答应了,你大嫂,我是想着让她来京城长长见识。”

纪修然听了之后,揶揄的看了一眼纪大哥,说:“大哥还真是好丈夫好父亲呢。”纪大哥不好意思的摸头笑笑。

这时候石靖琛抱着嘉宝走过来给他见礼,刚好给他解了围,纪大哥赶紧转了话头说:“这便是嘉宝吧,给我这个大伯抱抱。”纪大哥把嘉宝接过来,家里几个小孩出生的时候,他多少也抱过,所以抱小孩他还是很熟练的,把嘉宝接过来抱好,嘉宝也算是听话的很,被陌生的纪大哥抱着也没有不乐意,纪大哥仔细的看了一下嘉宝,说:“爹娘早就盼着你们带嘉宝回去了,家里给嘉宝的东西都准备好了,这孩子看起来还真像我们家里的人,你看他的眉眼和我们家的人多像呀。”

“见过嘉宝的人都说他的五官长的像我,脸型像三哥。”

“这倒是。”走进来的纪大嫂站到纪大哥身边,仔细的看了一下嘉宝,也赞同的说道,“看上去还真像是你们两人的亲生儿子。”

纪修然看到纪大嫂和大红走过来,看她们脸上神色有些疲惫。便道:“大嫂和红苑一路辛苦了,快进屋歇息一下吧。”

大红顺势给纪修然和石靖琛行礼,纪修然看着长成大姑娘的她,不免感叹了一下时光飞逝。

小院子里房间在多了有福一家子之后已经住满了,现在纪大哥三人来了之后便没有地方住了,曾君辉早就料到了,说:“这样吧,反正小院的租期也快到了,你们一起搬到我的一处小院里暂住吧,我那里正好有一个合适的地方,也就几天而已,并不妨碍。”

纪修然想了一下,觉得这个方法可行,便同意了。“那我们现在就收拾东西,一会儿便搬过去吧,曾兄先去带大哥他们过去,我们收拾好就过去。”

其他人也都同意了这样的安排,就开始分头行动。本来纪大嫂想把嘉宝也一起带走的,但抱着他转身的时候,小嘉宝开始哭闹着不干了,纪修然只好把他接过来哄,谁知道他接过来之后,小嘉宝便停下来不闹了。最后没办法,只得把小嘉宝留给两人带着。纪修然看着怀里高兴的玩着自己小手的嘉宝,哭笑不得的对着石靖琛说:“这小子也太机灵了。”石靖琛赞同的点点头。

就当两人转身要进屋收拾东西的时候,大门口传来一个声音说:“新进进士纪钧纪大人是否在此?”纪修然和石靖琛疑惑的相互看看,说:“出去看看。”

来到门口就看到一个官差样子的人,正站在门口往里看,见到来人,便上前行礼,说:“是否是纪钧纪大人,在下吏部派送公文的小吏,现在给纪大人送任职公文。还请大人上前接受公文。”

纪修然听了他的话,整个人都懵了,愣愣的说:“我并没有参加授官考核呀,这公文是怎么个说法?是否是送错了?”

“大人可是麓州青阳县人士?”

“是的”

“那就没有错了,这便是大人的任职公文,具体是怎么回事,小的人微言轻,并不是很清楚。大人还是先接受了公文吧,其他事情以后慢慢理论便是。”这位小吏态度恭敬的和纪修然说明,像这种没有经过授官考核便被授予官职的,无不是有手段后台之人,这些人他们这些小吏还是不要得罪的好。

纪修然无法只得接过公文,拿出一些银两答谢了这位小吏,把人送走。

这人刚刚前脚送走,后脚便又迎来一位穿着兵服的小兵,拿出一份公文,道:“这里可有一位石靖琛军爷?”纪修然和石靖琛同时转过头看向他,那位小兵,上前一拱手,声音洪亮的说:“可是石靖琛军爷?”

石靖琛点点头说:“我是石靖琛,但不是什么军爷。”

“那俺就不知道,俺是奉命来给石靖琛送公文的,只要你叫石靖琛,那就是给你的。”说完把手里的公文递给石靖琛,石靖琛只得接过来。

“公文送到了,那俺先走了。”说完便转身上马要走。

纪修然赶紧出声道:“等一下,这位小哥,我让家人拿些好酒给小哥,当时答谢,小哥不妨稍等片刻。”说完便示意有福去屋里拿一坛酒过来。

那位小兵听到有酒,便停了下来。纪修然趁机上前,问道:“还不知小哥从何方就职,这是从何处来。”

“俺是兵部王将军麾下的传讯小兵,从兵部来。”

“那这公文是何人所发,你可知道?”

“俺只负责送信,其他的都不知道。”纪修然见这个小兵知道的也不多,便把酒给他,送他离开。

两人一人手里一份公文,眉头紧皱的看着彼此。最后纪修然出口道:“罢了,先回去吧,看看公文里面写的什么,再做打算。”

进屋之后两人打开公文仔细看,纪修然的这份公文是任职嵩县县令的任职公文,嵩县关外最北边莫州境内的一个县城。莫州便是夏国最北方接壤北羌的州府。当真是地形复杂,势力混杂,并不是好去处。看完之后,纪修然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无意中得罪了那位大人物,才会这样戏耍自己。

而石靖琛的公文却是封他为定北军左翼王将军麾下的百户夫长。这定北军便是驻扎在莫州的军队。看来这背后之人还是知道纪修然和石靖琛关心的人。纪修然皱紧眉头,抿唇不语。这两份公文看起来颇为蹊跷,特别是石靖琛的那份,一个小小的百户哪用得着兵部武选司专门出任职公文,而且还千里迢迢从京城调入,怎么想怎么诡异。

石靖琛看他烦恼,出声安慰他道:“修然,既来之则安之,起码我们还在一处。”

纪修然听了之后,眉头还是没有舒展,拿着公文,又仔细看了一遍说:“我记得当时那个小兵说他是王将军手下,这公文上也是一个王将军,不知这两个王将军有没有什么关系?”

石靖琛听了他的话之后,也把公文又拿过来看了一遍说:“我记得王大哥曾说过他家里有一个堂叔在兵部,我们或许可以找他问一下。”

纪修然听了他的话,点点头,眉头稍微松开,叹口气说:“这下子便打乱了我所有的计划,一会见到大哥还要和他好好说一下才行,爹娘知道我回不去之后,肯定心里很失落。”

石靖琛笑了笑说:“这个修然倒是不用太担忧,家里人一定会支持修然的。”

当纪修然和纪大哥他们说的时候,纪大哥听到自己幺弟被任命成县令,激动的很,完全没有纪修然所想象的不忍和不舍。这样纪修然感觉更加郁闷了。

还是大红说了一句:“这样小叔是不是不能回家了,那个嵩县在哪里?远吗?小叔什么说时候能够回家?”

纪修然感动的看了一眼大红,心想真是没白疼这个大侄女,“嵩县在再往北的地方,离我们青山村很远,比京城还远,最近这三年,小叔是不可能回青山村了。”

大红听了颇为遗憾的说:“这样呀,那我们都会很想念小叔的。”

纪修然笑笑摸摸大红的脑袋说:“小叔也会想念你们的。”

想当初第一次见大红的时候,还是一个十岁的干瘦黄毛小丫头,现在已经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了,等他再回青山村的时候,说不定都已经嫁人生子了。纪修然瞬间便有些感伤。

大红看纪修然面露难过,便安慰他到:“小叔别难过,等小叔到了地方,我们可以去看你。”这一次的京城之旅让大红的胆量大了不少,觉得再远也没有什么,只要他们想去便可以去。

“算了,那里地势险峻,情况复杂,还是莫要冒险,等小叔三年任满便可以回家看你们了。”

第 78 章

纪修然和石靖琛有了新的任命,便要准备去任上的东西,还要安排好家里的事。

他拿出钱匣子清点一下自己的存款,之前带在身上的加上后来陆陆续续增加的,一共四千多银子,拿出其中三千两,拿上准备的砖瓦窑的配方和建造方法去拜访公孙子瞻。他之前是准备临走之前去找一次公孙子瞻让他帮忙介绍一些好的工匠,带回去建书院的,但是现在这个计划是行不通了,但是修建书院的人手还是要找他帮忙介绍。

公孙子瞻在工部任职,肯定有这方面的人脉,但是现在他没法回去,但是工匠还是要找,并且还要让公孙子瞻介绍一位有主持大型建筑工程的能工巧匠给他。

纪修然见到公孙子瞻把自己的目的说出来之后,便看向公孙子瞻。

公孙子瞻沉吟一声道:“这样的人不是没有,只不过并不是很好请,为兄可以帮你说项一下。”

纪修然拿出准备好的东西,推给他。公孙子瞻拿过来看了一下,吃惊的瞪大眼睛,想了想又觉得有些好笑,想着三王爷还真是没说错,着纪修然还真是刁钻的很。懂的钻营和算计,却又很会把握度,不会让人觉得讨厌。

“修然拿出来的这东西,实在是让为兄无法拒绝”公孙子瞻拿起配方仔细收好,又把银票退回去继续道,“但是这银票我不能收,修然有什么要问的,便说吧。”

纪修然知道他的意思,关于他授官的内幕,公孙子瞻必定知道一些什么,只是不好明说,纪修然并没有为难他的意思,摇了摇头,只是问了一下嵩县的情况。

公孙子瞻松了一口气说:“嵩县地理位置特殊,是边城通往内地的必经之地,现在已经三年没有县令,县令之职一直是由县丞张勉暂代。”

纪修然听了这话,眉头紧皱,看了嵩县的情况比想象的还要复杂,知道了想知道,纪修然便像公孙子瞻行礼道谢:“子瞻兄,多谢告知,就此告辞。”

公孙子瞻回礼说:“修然不必多礼,如有困难可以写信告知,能帮的地方为兄一定帮。”

对于嵩县的艰难境况,公孙子瞻是可以预见的,所以才会这么慷慨的承诺,毕竟把纪修然推入到这种境地的,说起来也有自己的一份责任,当初没有自己极力的推荐,三王爷也就不会注意到两人,便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授官。

等纪修然走了之后,公孙子瞻便带着这些好东西去给三王爷,让三王爷出面解决纪修然的事。

“这个纪修然,有这些好东西也不早点拿出来。”三王爷身边的谋士忍不住抱怨,这新式烧制砖瓦的方子,节省工时,造价低,虽然没有传统工艺烧制出来的耐用,但是对于广大的百姓来说,有这样的砖瓦,就够用了。这些可以积累民心的好东西对三王爷来说,是最需要的。

“早拿出来还怎么和你讲条件,拿好处。”三王爷看到方子心情颇为轻松的开玩笑说。

公孙子瞻听了这话,也觉得无奈又好笑,说:“那纪修然的请求就由王爷去办吧,下官能力有限呀。”

“这点小事交待下面一声就是。”三王爷听到他话里的说笑成分,不满的斜睨了他一眼。公孙子瞻当做没看见。

公文中要求六十天到任,纪修然没有时间再回一趟青山村,必须要在出发前把要安排的事情交待好。他把从公孙子瞻那里要来的人交给纪大哥带着,还写了三封信发出去,一封给纪父,一封给席先生,还有一封是给吕师兄的。

家里的地和山头交给纪父负责,书院和实验室,学堂这些暂时交待给席先生负责,而给吕师兄的则是要他在现在学生中召集人手,他把事情都在信中一一写清楚,还给纪大哥交待了一遍,这才放心。又拿出之前带去给公孙子瞻而并没有收的那三千两拿两千两来,用作建书院的开支,并且交待纪大哥以后家里的田地和山头的收入都让纪父自己收着,他和石靖琛这边有俸禄,还有曾君辉这边的生意的收入足够用了。

曾君辉这边除了珍馐阁里面的分红,还有暖房蔬菜的收入,过完年入春之前的这两个多月里面,曾君辉大赚了一笔,给纪修然分了两成,并且还给了纪修然一个契约,以后每年暖房蔬菜的收入都会分给纪修然两成。为了宽曾君辉的心,纪修然没有拒绝。

纪修然两人事情准备差不多的时候便邀请曾君辉几人聚一聚,算是庆祝也算是离别宴。

因为郑老大已经早走一步,去南方走货,之前在京城耽误的时候太久,为了赶上入冬前回到关外,纪修然考试结果出来之后,给他道了喜就启程了。这次宴请只有曾君辉和王成林,还有几个和李书华一起和这次在京城结实的读书人。

为了避免双方不自在,纪修然开了两个包厢,一个给曾君辉和王成林,一个给李书华几人。

开席之后,纪修然在李书华他们这个包厢里面陪客,纪修然拿起酒杯敬几人道:“此次一别,不是何时相聚,在下先敬大家一杯,预祝各位官运亨通。”

几人拿起酒杯回敬,他们都考中“庶吉士”还要在翰林院待三年,要比纪修然前途光明,而且他们也都知道纪修然这个官来到蹊跷,而所到之地又是传说中的关外的不毛之地,心中便颇为同情。

他们当中也就李书华是真心替纪修然担心,便真诚的对纪修然说:“纪师弟,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写信给我,如果能帮的大家一定想办法帮忙。”

纪修然笑了一下,点点头,说:“到时小弟写信要棉衣木炭的时候,各位可一定要出手帮忙呀。”

谁都知道关外越往北的地方冬天越冷,还传言冬天雪深到大腿根,棉衣,木炭这些过冬必须品肯定是越多越好,也都听出纪修然是在开玩笑,活跃气氛,便都哈哈一笑,说到时一定鼎力相助。

纪修然也没有把他们的话当真,说过笑过便过去了,而且纪修然真心觉得外放,比待在京城和那些老狐狸勾心斗角要好的多。

等宴席结束之后,纪修然把几人送走,他们喝酒还是很节制的,并没有人喝到烂醉,都还能够正常走路,但当他来到另一个包厢里,便看到曾君辉和王成林两人已经喝的烂醉如泥,而石靖琛坐在一边,也喝了不少,纪修然只得让人来帮忙把两人好生送回去,而自己则和有福一起架着石靖琛上了马车。

等到家喝过醒酒汤之后,石靖琛才恢复清醒。纪修然看他无碍了,才问他:“三哥,今天王大哥有说什么吗?”

石靖琛摇摇头说:“看样子王大哥并不清楚。”

纪修然点点头,说:“不管怎样,背后之人都没有要加害我们的意思,我们好好做就是了。”石靖琛也赞同的点头。

等准备好东西,安排好所有的事之后,时间已经过去半个月,纪修然他们也到了出发的时间了。出发之前纪大哥找到纪修然,纪大哥他们想送走纪修然再启程回青山村,说:“幺儿,你真打算把嘉宝带过去?听说那里环境艰苦,嘉宝还这么小,怎么受得了?要不还是我把他带回青山村吧,有咱爹娘和我和你二哥,不会让嘉宝受苦的。”

纪修然摇摇头说:“大哥,我意已决,你不必再劝了,我自是知道在家里,嘉宝也可以被好好的照顾,平安长大,但是嘉宝是我和三哥的儿子,我们舍不得他。”纪修然还有一个顾虑,从小不在他们身边长大,以后嘉宝怎么会和他们亲近。“大哥,你放心,我不会让嘉宝受苦的。”

纪大哥看纪修然心意坚定,便也只好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