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34章

第34章
等两人到家的时候,走下马车便看到,已经两岁半的小嘉宝叉着腰,堵在门口,用控诉的眼神看着纪修然。

纪修然有些心虚的摸摸鼻子,随后讨好的笑着对着嘉宝说:“哦,我们嘉宝穿新衣服了,真好看,”说完转头对石靖琛说,“三哥,你快看,嘉宝的新衣服好看吗。”

石靖琛的好笑的看着父子两人的互动,嘉宝听到纪修然夸奖他新衣服好看,脸上瞬间露出了一抹笑,后来又想到之前被爹爹舍下的事,反应过来,复又双手抱胸,对着纪修然冷哼一声,侧头不理他。

但是小短手抱胸这个动作一点气势都没有,反而感觉特别的搞笑,纪修然忍不住哈哈笑出声,惹的嘉宝更是恼怒,生气的看着纪修然,控诉的说:“爹爹坏,坏爹爹,我不理你了。”

纪修然连忙止住笑声,声音里的笑意却怎么都止不住,只好轻咳两声,堪堪止住笑意,说:“爹爹错了,好嘉宝原谅爹爹好不好?不然爹爹心里好难过呀。”说完还用双手捧心,蹙眉做成难受状。

嘉宝听到之后转过头,清亮的双眼看着他,还想在审视他所说的是不是真的,看了一会儿才勉为其难的点点头说:“那好吧,我就先原谅爹爹吧,但是爹爹不可再犯。”

纪修然忙不迭的点头称是,“好的,好的,爹爹记得了。”

这时旁边的石靖琛才收起好笑的眼神,向着嘉宝伸手,说:“嘉宝,到父亲这里来。”

嘉宝看着石靖琛伸出的双手,立马高兴的跑过去,小短腿一蹬便蹿到石靖琛的身上,手脚并用的爬到他的肩头,用双手抱着石靖琛说脖子,脸贴上石靖琛的脸说:“父亲,嘉宝好想你。我想去接父亲的,都怪爹爹,不叫醒我。”

“嘉宝作为一个大度的好孩子,便原谅你爹爹吧,他已经知道错了。”石靖琛一手抱着嘉宝,一手把旁边的纪修然揽过来。

纪修然也恰到好处的表现出知错反省的表情,嘉宝看到之后,严肃的点点头,说:“爹爹知错能改便好。”

纪修然被他一脸严肃的小胖脸萌的不行,瞬间笑出声,抬手给他挠痒说:“你个小屁孩还敢在这里装大人教训爹爹了,看爹爹的百抓手。”

嘉宝被纪修然挠的瞬间保持不住严肃表情,哈哈的大笑起来,边笑边叫:“爹爹赖皮,父亲快打他屁股,教训爹爹。”

石靖琛不得不双手用力,把一大一小固定在自己胸前,无奈的对纪修然说:“莫要再闹他,一会该笑岔气了”说完听到嘉宝的喊话,又笑着拍拍纪修然的后背说:“修然莫不是真想被为夫打屁股。”

听到他这样说,纪修然瞬间也老实下来了,他还真担心再闹一下,会被石靖琛打屁股教训,已现在石靖琛的尿性,还真的能做出来。

石靖琛这才带着两个安静下来的一大一小进屋。

下午休息过后纪修然便又去上职,为了早几个时辰见到石靖琛,他今天便休了半天的假,而现在衙门里的事情已经理顺,各个职位说人员自己做好自己的工作,他这个县令半天不在也没有大的影响,只不过堆积一天的公文还是要去处理一下的。

石靖琛则在家里带嘉宝。平时他多是在大营里训练,能够陪嘉宝说时间有限,但是嘉宝却格外的黏他,每次石靖琛在的时候,便不会想着要找纪修然这个爹爹。

今天除了往常的公文之外还有一件大事,纪修然必须出席。

之前因为张勉等人的倒台,衙门里辞退了一部分文书小吏,这些职位之前一直是李彦王路这些人代职,但是等纪修然离开的时候,李彦他们也要一起离开,整个县衙便面临无人可用的窘境,这样便有些对不起下一任的继任者,所以现在纪修然便要重新选出嵩县的衙门的可用之人,让李彦等人带着,这样他们离开的时候这些人也能独当一面,到时候也算是能够给继任者一个交待了。

可惜除去之前辞退的那一批人之后嵩县难以再找到可用之人,好在县学开办起来之后,纪修然还像青山学堂一样的开办了成人班,一年半的时间成人班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成果,处理一些简单的衙门公文还是没问题的。

今天便是县学里的这些成人班的学生来面试的日子。之前有福也让纪修然扔进成人班进修去了,纪修然虽然可以适应没人在身边的日子,但是考虑到他的身份,没个小斯在身边听令也确实说不过去,而且自从来到嵩县之后他们身边也一直没有添人,好在以前留下来的几个老朴还得用,这样厨娘才能专心的带嘉宝,但是现在有福走了之后,纪修然的身边便真的缺人了,没办法便又从人牙子那里买来两个人,取名有禄,有喜,在纪修然身边当差。

现在有福也算是学成了,也可以回到了纪修然身边继续当值了。而他身边的这两人也被纪修然送到县学里面深造去了。

纪修然在内堂坐下,旁边是衙门里的王主簿等人,纪修然一个示意,身边的小吏点头开口:“第一批面试者进。”

说完便看到十个年轻男子走进来,可能是第一次经历这种架势,多少都有一些拘谨,纪修然没有开口,只是暗自观察每个人的表情,有一两个很快便镇定了下来,纪修然在心中点点头,旁边的人开始问问题。

第一个问题:街上一恶霸欺凌一对老夫妻,见了要如何处理。

这道题是考验这些应试者的人品,有恻隐之心的人自然不能做到无事,只不过如果解决还要看他们自己的聪明才智,这道题并不是很难,众人的答案却五花八门,考核的人听到回答给他们一一打分。

第二个问题:两老农争抢一头牛,问如何判断牛是谁的?

这道题便考察各位随机应变的能力了,这个就和那个两妇女抢孩子的问题有相似之处,处理也可以简单粗暴一些,直接表示杀了牛,一人一半,不愿意的那个就是牛的主人,欣喜同意的就不是。这题众人回答也五花八门,纪修然在上位听到直摇头。

第三个问题:上司给了一个不怎么紧急的任务,而同事也同时给了你一个紧急任务,该怎么取舍?

这个就是想考察这些人在工作中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众人说完自己的观点之后,考核人一一评分。最终笔试面试分数综合之后,取前面的人。

等几人出去的时候,有些感觉自己表现很好的就自信满满的出去了,有的感觉自己肯定没戏的就一脸沮丧,让后面的人看到更加紧张了。等五轮过后,几人定了二十五个人,纪修然看了一下最后的名单,感觉没有出入,便拍案确定了。

出去的时候便看到几个没有得到名额的人,哭丧这脸,蹲在地上,不肯离开。纪修然无奈的摇了摇头,走过去,轻咳一声,跟在身后的有福见状便走上前去,开口道:“你们几人还待在这里干嘛,结果已出,赶紧离开另谋出路才对”有福是和几人一起读书的同学,虽然不算交情深,但是也看在同学一场的份上,出声好好规劝了一番。

那几个人这是才站起来,沮丧的说:“还有什么好出路,我都没脸回去见家人。”

纪修然听闻不由得摇了摇头,上前,说:“此言差矣,现在你们读书识字,能写会算,就算随便做个小生意也比别人有优势,为何要说这些丧气话。”

几人看到纪修然,连忙行礼,讷讷不敢再多言。

纪修然在心中叹口气说:“你们可是心中不服?”

几人惶恐的回道:“小人不敢。”

纪修然笑了笑说:“没什么敢与不敢,如有不服说出来便是,而本官刚才所说,却是实情,你们可以好好思量一番,看你们李师兄几人同窗数十人各个都有出路,选择各不相同,端看你怎么选,任职衙门只是一种出路,此路不通,自当另寻他路,大丈夫怎可一点失败便做出这番沮丧形态。”

几人被纪修然的一番话说的羞愧难当,纷纷行礼道知错,虽然脸上还是不见欢喜,但是心态已经没有刚才的灰败。纪修然见几人调整好心态,便点点头,背着手踱步离开。

这几人在回去之后,仔细思量了纪修然的话,便又重拾信心,找到自己的出路,各自另有一番作为,这都是后话。

第 93 章

郑老大的商队这几年来往大夏南北,自从和定北军搭上限之后,生意比以前更上一个台阶,每年都要来往南北两趟,纪修然便借着商队的便利,让郑老大帮忙运送。这两年他铺子里的货物多是靠着郑老大的商队拿来的。

除此之外,每年还要商队帮他把青山村的罐头和酒水运一批过来,关外冬天的时候几乎难见到水果,这些水果罐头运来之后,在嵩县卖的特别好。郑老大也顺便做起了青山村的生意,把青山村的好东西运往外地销售,除了水果罐头什么,还有青山村的挂面,杂粮面做成的挂面虽然看起来不是很好看,但是吃起来却美味而且方便,特别是他们时常出门在外的商人,大冬天的时候烧水煮一碗挂面,热乎乎的喝下去,便觉得整个人都复活了。

这次又到了郑老大一年一度走货的时候,纪修然提早几天便在等着了,之前得到消息说这次郑老大不仅带来了货,还带来了人。等他们一行人到来的时候,纪修然才发现这带来的人有些多呀。

浩浩荡荡的二十几人,带头的是一声道袍的清越道长师徒二人,纪修然上前迎接,疑惑的问道:“道长怎么会来?可是家中有事?”

不怪纪修然疑惑,这清越道长自从来到青山村投奔纪修然之后,便像长在实验室里一样,等闲不出实验室,而此次不远千里来到关外,让纪修然心中不停的打鼓,担心出了什么大事,惊动了这对宅男师徒。

清越道长并没有感觉到纪修然情绪的不妥,面色慈善的笑着说:“贫道此次来是有些要事要当面说与纪先生。”青山村里出来的人还是习惯称呼纪修然为纪先生。

纪修然听了之后心中有些焦急的,道:“那我们快进屋细说吧。”

旁边的石靖琛连忙握住纪修然的肩膀,安抚的拍了两下,说:“先安排郑大哥等人休息吧。”

纪修然这次反应过来,几人一路行来自是劳累的很,按理应当先安顿好众人,只不过他一时心中焦虑,有些失了分寸,此时被石靖琛安抚的拍了两下,也反应过来了,知道是自己关心则乱了,没看到清越道长还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吗,应该不是什么坏事。

冷静下来的纪修然也恢复了一县县令的沉稳,笑着行礼赔罪道:“是小弟失礼了,还望郑大哥见谅。”

郑老大不在意的挥挥手说:“我来往那么多次,那还用得着纪兄弟安排,我们自个安排便是,纪兄弟有事自去便是。”

纪修然听了,笑着行礼说:“那小弟便恭敬不如从命,但是晚上的洗尘宴自是不能少,倒是郑大哥可以多喝几杯。”

郑老大听了高兴的笑到:“自是不会错过纪兄弟的好酒,老弟放心为兄定会准时出现。”

纪修然安排好郑老大的事,才转过来对着清越道长等人说:“道长等人跟我来吧,我给大家安排住处。”

清越道长笑眯眯的点头,跟在纪修然等人的身后离开。

等安排好众人的住处之后,纪修然来到清越道长的房间,说:“道长先休息一下,等休整好了,我们再在书房一聚。”清越道长听到之后点头应下。

被石靖琛安抚过之后,纪修然对清越等人的到来原因便也没有之前那么紧迫了。

清越道长也确实有些疲累,虽然他一直修身养性,但毕竟年纪不算小,这样的长途跋涉一时之间也有些不适。休息了几个时辰,恢复了一些精神便找到纪修然,开始说出此次来的目的。

之前纪修然让他们研究水泥,但是一直没有进展,等他们把橡胶研究出来,又研究出来各种副产品的时候,水泥却一直没有进展,直到纪修然发现了黑石,也就是煤碳,并且让他们造了高炉,又在年前在大青山里发现了矿脉,他们才放开了开始用高炉炼制一些材料,最近终于有了新的进展。

他们这次过来便是带来了炼制水泥的方法。纪修然听到他们炼制的水泥,当即激动的站起身:“你所说当真,当真炼制出了水泥?”

清越道长笑呵呵的说:“自是当真,在青山村已经实验过,用水搅拌,干了之后坚硬如石,完全符合先生所述的水泥特点。”

纪修然听后,欣喜的笑开,说:“当是不会有错,没想到这么快便有了结果,等嵩县建立炼制高炉,到时便可以用水泥修路。”水泥的用途当然不仅如此,但是纪修然最开始研究水泥的出发点,便是因为此世的路太过颠簸,为了自己屁股着想,才想着弄出水泥修路的。现在有了水泥,当然要先完成自己的目的。

清越道长听了点点头,很是同意纪修然的决定。

清越道长有些沉吟,最后出声道:“只不过完成水泥研究之后,不知道先生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

纪修然听到之后,疑惑的看了他一眼,清越道长顿时有些不好意思,他这次长途跋涉来到嵩县,当然不单单是因为水泥的事,要说建造高炉炼制水泥,有了配方,有了方法,谁都能炼制出来,根本不用他们师徒二人亲自出面,他之所以会千里迢迢的来到这里,就是想催促纪修然拿出新的研究方向。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他充分的感受到纪修然给出的新的研究方向的价值,虽然各个都难度很大,但是架不住能够刺激他们的思路,对于他们自己的研究很有帮助,所以这个研究狂人在两个研究方向有了结果之后,便有些坐不住了,真人上阵催促来了。

纪修然反应了一下才明白清越的意思,无语的看了他一眼,最后看着清越企盼的眼神无奈的说:“清越道长这么突然要求,钧一时之间也没有思路,还请道长等两天,到时钧一定给道长一个满意的答复。”

送走清越之后,纪修然无奈的对着石靖琛说:“这次研究狂人才是真正可怕,我这里的好主意都快要被他们榨干了。”

石靖琛温柔的安抚着纪修然,说:“修然经历不同常人,常有一些奇思妙想,这也是修然的魅力所在。”

纪修然好笑的看着他说:“我看被他人知道我的来历多会被当成怪力乱神吧,也就三哥觉得这是魅力。”

石靖琛深情的看着纪修然说:“在我眼里,修然总是好的。”

纪修然被他说的心中欢喜的,有些羞赧的说:“在我眼里三哥也是极好的。”石靖琛听了脸上也绽放了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让英气的脸庞更添俊朗,看的纪修然心中鼓胀,一时有些情难自禁的用手附上他的俊颜,脱口而出一句:“三哥,你可知我心悦你。”

说完这话的纪修然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顿时羞臊的要把头埋到胸里,但是听到这话的石靖琛这是心中震动,他虽知两人感情渐佳,也只两人是两情相悦,但从没奢望过能够听到修然亲口所出的爱语。

活到三十岁才亲口听到爱人告白的老男人石靖琛激动了,结果便是,纪修然第二天请假无法上职了,因为他根本已经下不了床了,平时两人相处时,石靖琛多会估计纪修然的身体,每次都很节制,只是这次一时激动,有些失控。

但是看到第二天睡到大天亮的纪修然,石靖琛心中虽有些心疼,却不后悔,所以当纪修然醒来的时候便看到满面春风的石靖琛,他满眼怨念的瞪了石靖琛一眼,没想到自己一时情不自禁的表白却换来一身酸痛,早知就不这么冲动了。

就在两人一人恼怒一人宠溺的互瞪(看)中,门外传来了嘉宝的声音,“爹爹和父亲呢?”

“回小少爷,大人和石爷还未起身。”

“哼,肯定是爹爹在偷懒,我要进去叫爹爹起床。”嘉宝奶声奶气的声音控诉着纪修然这个无良爹爹。说着便想推门进来。

纪修然赶紧推着石靖琛让他起身去哄儿子,他现在浑身酸痛,还不想起床,并不想见到那个捣蛋鬼。

石靖琛顺势起床,开门去哄嘉宝,让纪修然继续休息。听着父子两人说笑着走远的声音,纪修然笑了笑,继续陷入梦乡。

……

纪修然再起来的时候,便看到石靖琛带着嘉宝在院子里玩射箭游戏,嘉宝虽然才两岁半但已经表现出对舞刀弄枪的强大热情,现在拿着小弓箭已经颇具架势,小脸严肃起来的样子看上去和石靖琛还颇为相似。

只不过上一秒还严肃着小脸的嘉宝看到纪修然出现的瞬间便破功了,立马像小炮弹一样的对着纪修然冲过来,只不过没成功,半路上便被眼疾手快的石靖琛拎了起来。“练习要认真,怎可半途而废,继续把剩下的二十下拉完。”

石靖琛把嘉宝放回原位,严厉的要求他继续完成剩下的任务,自己则走到纪修然面前,扶住他的腰,柔声问了一声:“感觉如何?”

纪修然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无事,睡过一觉之后,已经好了很多,想起郑老大等人,问道:“昨天答应给郑大哥等人接风洗尘的,后来没顾上,你是怎么安排的?”石靖琛虚扶着他,回答道:“昨天已经给郑大哥赔过罪,洗尘宴推迟到今天,我已命人准备。”

纪修然对于他的安排很满意的点点头。

旁边被要求拉弓弦的小嘉宝,时不时的用眼角斜睨两人,发现两位父亲谁都没有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不高兴的撅起嘴,哼哼了两声。终于引起了说完话的两人的注意。纪修然抬步走到嘉宝身边,看他练习,出声称赞道:“我们嘉宝真厉害,已经学会拉弓了。”

刚刚还满心不满的小嘉宝听到夸奖,立刻挺起小胸膛,更加认真的练习起来。看到他这种反应的两位大人,相视一笑。

第 94 章

清越道长来了之后便很快投入到高炉的建造中,他还想着早日完成,早日开始新的研究,而纪修然这几天都在躲着他,对于研究狂人的充满企盼的眼神,纪修然真是有些招架不住,而且他一时间还真没有好想法,只能尽量减少见面的次数,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只不过开始建造高炉之后,纪修然就算是想躲都没办法躲,他要天天检查建造进度。这一段时间他有空闲时间便翻看记忆之书,这几年在纪修然有意无意的控制之下,翻看记忆之书的频率已经很低,但是现在被清越道长逼的他不得不再仔细的翻看一遍记忆之书。

其实想找到好思路不是没有,只是要考虑研究的价值高不高,值不值得他耗费人力物力的研究。最终纪修然还是决定了一个方案,便是穿越者都会想到的,玻璃。其实纪修然早就想到这个点子,最起码有了玻璃再也不用窗纸,屋里便明亮很多,他看书的时候也能方便很多,之前一直没有拿出来,还是觉得没有必要花费人力物力去研究这个。

纪修然当然知道玻璃的价值,最大的便是经济效益,但是这些对纪修然来说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就算研究出来,他也不可能开铺子买玻璃,一是他实力有限,人手有限,不会做这个全国生意,再一个是太麻烦,他懒得去管理,所以研究出来之后也是把法子卖给别人,这纪修然来说便是可有可无的了。

但是现在一时想不到其他好想法,只好把这个拿出来凑合一下。

等到高炉建完,第一期的生产进入正规的时候,清越道长终于抽出时间找到纪修然,纪修然便把提前准备好的资料递给他,清越道长接过资料一看,确实是新鲜的东西,虽说产物看起来和琉璃相似,但本质上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而且最重要的是产出来的东西好看实用。

清越道长把生产水泥的事情都交接出去,便立马变投入到新一轮的研究中了。

事情告一段落之后,纪修然便开始给公孙子瞻送消息,造出水泥的事情还是要告诉他们一声,方子最终还是会交给他背后之人去运作。反正纪修然能够保证嵩县一县便可,放眼全国他是没有那么大的能量的,这个还是交给有能力的人去做吧。

自从和那边的交往开始明码标价之后,纪修然和他们的合作也积极了很多,每次有什么好东西便会主动上交,每次也都能得一些好处,还能得到铜牌牌,这两年纪修然攒下的铜牌牌都能换一个银牌牌了。

对于这种结果纪修然是很满意的,他自己花费人力物力研究出了的好东西,他又懒得去推广经营,大部分都只能自己留着自己享用,有了那边的合作之后,便可以造福大众,而他自己也可以得到银钱的补贴,两厢欢喜。

果然这次方子上交之后,纪修然手里的铜牌牌又多了两块,等第一批水泥出来的时候,他的县衙里便迎来了定北军的刘军需官。

“刘大哥是什么风把您吹来了?”纪修然意外的看着这个意外来客,这个时节并不是采购军需的时节呀,两人交情也没好的随意上们串门聊天,这个时候见到刘军需,着实让纪修然心中纳闷。

“纪老弟,冒昧打扰,还请见谅。”刘军需说着拱了拱手,表示赔礼,此人颇有一些文人作风,礼节到位,和那些军队里的大老粗多有不同。

纪修然不甚在意的笑了笑说:“刘大哥哪里话,小弟这里随时欢迎。”

刘军需看他不在意,也笑了笑,说:“不过为兄此次前来,确实有要事,听说纪老弟这里出产一直新东西,遇水之后硬如坚石,名水泥,是也不是?”

纪修然讶异的看了刘军需一眼,说:“刘大哥的消息倒是灵通,小弟这里确实有此物,只不过现在第一批出产的数量有限。”

刘军需得到肯定答复之后,稍显激动的说:“可否让为兄见识一番。”

纪修然自是答应下来,而且之前生产好的那些水泥早就被运到各个路口可是用来修路,现在真正进行,要看直接都施工现场便可以看到。纪修然便带着刘军需去了施工的路口。就在府衙外面不远处。

刘军需见过水泥之后,看到做工的人用木坯子把灰褐色的泥平整的抹在休整好的路基上,疑惑的问道:“这便是水泥?”

也不怪刘军需疑惑,确实是这新研究出了的水泥的颜色真心坑爹,和成泥之后真是和平时的泥看起来差不多,完全不是现世的那种灰白色。纪修然当初看到的时候也觉得很x疼。但是现在对着外人纪修然肯定是要hold住的。

面色平静的对着刘军需说:“这便是水泥,待干透之后,便坚硬如石,不惧水火。刘大哥可以五天之后再来看成果。”刘军需听了点点头,约定五天之后再来看效果。

等五天之后看到水泥果然如所说一样的好用,刘军需才说出自己的目的,其实纪修然也大概想到来,不外乎用水泥造城墙。对于抵御外敌的边城来说,有一个坚固的城墙确实很有必要,现在边城城墙都是用巨石建造而成,虽然也坚固,但是总比不过用水泥建造好的浑然一体的城墙坚固。

纪修然未加思考的便和定北军签订了契约,给边城提供大量的水泥。

此时得到公孙子瞻送来的新消息的三王爷,正靠坐在王府议事厅的上座上,看似闲适的坐姿,却让人不敢轻视,下首众人讨论的时候也时不时的看上首之人的反应。现在京城里面的氛围越来越紧张,特别是最近传出圣上身体欠安的消息之后,那些成年皇子的动作也越来越大。

而三王爷对外还是像没有任何影响一样的,以前怎样现在还是怎样,这样的表现,让一些之前还坚持正统的人都开始动摇起来,而三王爷却好似无所觉一样的继续我行我素。但是三王爷的心腹都知道,圣上早就把皇家暗探营交到主子手上,暗探营代代都是只能被皇帝掌握的,皇家最隐秘的一部分势力,这也算是圣上做出的决断。

如今三王爷通过纪修然提供的众多好方子敛了一大笔财富,而且在民间的声誉也好过其他皇子,今天众人相聚便是讨论下一步的方案。

三王爷虽然实力强横,但是一直隐于背后,现在京城氛围渐变,便有人想要对三王爷名下的产业动手,这背后动手之人三王爷心知肚明,只不过下一步要怎么做好要好好的思量一番。只不过无论怎么做,三王爷都不打算忍气吞声。

是时候让某些人知道有人是不能惹的,不然他那些个兄弟还都以为他是软柿子,到时候都想来捏上一捏就不美了。

坐在上首闲适的听了下面的人讨论半天,最后三王爷出声下定论:“以其人之道还之便是,你们去安排,三天见结果,重要的当是水泥之事,莫要因小失大。”下首的人都噤声不语,三王爷等了片刻,抬眼扫视一圈,说:“怎么?都哑巴了。”

下首靠前的一位谋士上前行礼,说:“还望王爷息怒,只是这水泥之事重大,而现在京城各处对吾等盯得紧,怕是不易行事。”

三王爷随意的看了一眼说话的那人,不甚在意的说:“既然那些人这么闲,那便找些事情给他们做便是。”

那人对三王爷看到头皮一紧,额头上的冷汗唰的就流了下来,听到三王爷的话,只好硬着头皮应是。三王爷看事情议定便起身往外走去,回到书房的时候便看到公孙子瞻正在里面喝茶等候,见到三王爷到了,起身行礼问好。

三王爷看了他一眼,语气颇为不满的说:“本王在前面忙活,子瞻倒是好闲情。”

公孙子瞻不以为勿的回道:“子瞻自是比不得王爷日理万机,只不过也是忙里偷闲,想念王爷这的好茶而已。”

三王爷斜睨了他一眼,对于他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样子很是不满的冷哼了一声,说:“本王的书房可不是你的茶室,下次要喝茶去你自己的地盘喝。”

公孙子瞻嘴角扬起一个标志的弧度,对着三王爷行礼,应道:“子瞻谢王爷赏。”

三王爷无语的看了他一眼,对于这人的厚脸皮,顺杆爬的本事也是真心无奈,倒是也没有否掉他口中的赏赐。

第 95 章

三年的时候足够一个地方从贫穷变成殷富,纪修然当嵩县县令的三年时间里,嵩县可谓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有了水泥之后,现在嵩县周围都是平整的水泥路,干净整洁,感觉和以前的嵩县完全不同,而且县城里面的百姓的生活也发生了大变化,现在街道上到处都是做小生意的小摊,鳞次栉比的商铺也都热闹非凡,县学里学生的朗朗读书声传出来和大街上小贩的吆喝声共同谱成嵩县最动听最有特色的声音。

这时的纪修然则在准备回京的事情,过了年之后任职三年期满,纪修然便早早的收到的回京述职的公文,而石靖琛也同样收到了调令,两人现在正在准备回京的行礼。既然收到回京的公文,那么他们再回来的机会便很小,这里的事情都要安排好。

纪修然到了嵩县之后做了一系列的政令,后来的人要是能够按照他安排好的路线发展,嵩县往回几十年都不会落败。公事纪修然自是做好了交接,这次他离开之前安排的青山村的学生们都要跟着一起离开,好在之前就做足了准备,很多人都找到了接手的人,再次之前嵩县一直空缺的县丞之职也有了着落,衙门里的事情自是没有不妥的地方。

而让纪修然有所迟疑的便是他在此地置办的产业。当初为了嵩县的发展,在嵩县建立了榨油坊,水泥高炉,还开了铺子书局,这些产业在走之前都要处理清楚。榨油坊和水泥高炉情况特殊,这两处交给公孙子瞻派来的人接手,算是交给他背后之人。

而剩下的铺子则兑出去,书局派了一个可靠的人继续经营着,算是为嵩县的读书人留下一点福利。

纪修然安排还一切之后,便想着悄悄的趁着天还未亮启程,但等马车行到县城外的路口的时候,却还是被来送行的乡亲拦下了。纪修然见躲不过,只好走下马车,想众位乡亲行礼,纪修然扫视一圈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收容所的孙先生,路口卖馄饨的大爷大娘,县学的学生们等等,也有众多纪修然认不出来的生面孔,不管是熟人还是生人,都满含不舍的看着纪修然。

本就不习惯离别场景的纪修然,看着这种场面顿时心中也颇为感伤,孙先生带头走上前,对着纪修然行礼说:“听说纪大人今天离开,大家都想来送送大人。”

纪修然听了之后颇为动容的说:“各位父老乡亲,钧在此给诸位道谢,只是更深露重,诸位保重身体,就此别过。”说完对着众人行了一礼。

众人听了就修然的话之后,离别的感伤更浓了,有些大娘婶子都开始抽泣,抹泪,纪修然被影响的也有些难受,但是又不得不狠心的表示:“时候不早,在下还要赶路,诸位还请回吧。”

说完便头也不回的上了马车,一直跟着他身后的石靖琛也对着众人行了一礼,跟着纪修然的身后上了车,看到情绪低落的纪修然,便把人拥入怀中,拍拍他的背安慰他。

纪修然把头靠在石靖琛的胸前,平复了一些情绪,才抬起头,脸上虽然已经恢复平静,但是看上去还是情绪不高。

马车已经开始行进,但是外面的人还是跟着一起前行,久久不愿离去。

最后还是纪修然再次出面把众人带来的东西收下之后才把那些人都劝了回去。

石靖琛烧了一壶水,泡了一杯茶,递给纪修然,看着情绪一直不高的人,有些无奈的说:“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修然不必如此。”

纪修然接过茶杯,轻饮了一下,听到石靖琛的话,沉默的一瞬,然后说道:“三哥说的我都懂,只是碰到的时候难免会有些感伤,而且我只是觉得自己并没有做什么而被这样感激拥戴,心中有些不适应罢了,等过一会儿,我便能调整过来,三哥不用担心。”

石靖琛看他知道轻重,便也不再担心,放他自己安静一会,自己则坐在一旁看护着还在被子里睡着的小嘉宝。

纪修然他们这次离开带的人有些多,虽然吕先生和那些学生连带清越道长师徒和那些工匠之前就已经提前离开,但是他们这次走的时候还带上了石靖琛的手下。石靖琛从百户升上千户手下自然是少不了自己的兵,这次调令虽然不让带兵离开,但是跟随石靖琛时间长的那些士兵还是有几人想跟着他一起离开,石靖琛作为一个千户自然是有些亲随的名额的,便带着这些个愿意继续跟随自己的兄弟一起上路。

人不多,也就三十多人,都是从一开始跟着石靖琛的老人,刘壮刘强两兄弟都来了,石靖琛便把这些人都交个两兄弟带队。有了这些大兵,他们这次的行程倒是有了保障。

平整的官道上一行看上去颇为华丽的马车队伍匀速行驶,马车周围还有三十几个身体强壮的士兵护卫。领头的马车里时不时传来一两声幼童稚嫩的读书声。一行人正是纪修然的车队。

一个多月的时候他们已经走到了紧靠京城的禹州,再有两天的路程便可以进京了。一路上颇为顺利。现在纪修然正在马车里教小嘉宝简单的文章。小嘉宝性格活泼好动,喜欢舞刀弄枪,纪修然一直担心他不爱书文,现在在纪修然教导他的时候却也能安稳的坐在座位上,认真听讲,倒是让纪修然心中很满意。

纪修然本不想这么早开始教导的,只不过一路上颇为无聊,而在车上待不住的嘉宝总是想着要出去和石靖琛一起骑马,为了让嘉宝安静的坐在马车里,纪修然才拿出之前给他准备的一下识字图片,画本等给他看,小嘉宝看到颜色鲜艳的图片和画本,便不再闹着出去了。

等他安下心来看这些图画的时候,便被其中的内容吸引住,最后便好奇上面的字是什么含义,忍不住拿起识字图片的字询问,这时候,纪修然便顺势给他讲解起来,而嘉宝也确实聪慧,教过的字都能记得,短短一个月的时候便已经认识上百个字,画本都可以自己看懂了。画本上的小故事还能拿出来讲给别人听。

纪修然看他确实聪慧便也时不时的拿一些简单的诗词教给他。

嘉宝正巴巴的背着刚刚纪修然教给他的新诗,车帘便被从外面挑开。石靖琛便从外面进来了。

嘉宝看到他便停下来,高兴的叫了一声“父亲”

等石靖琛坐下的时候,便手脚麻利的爬到他的膝头坐好,纪修然皱眉看了他一眼,颇为严厉的说:“嘉宝,诗还未背完怎可半途而废。”

嘉宝不乐意的撅了撅嘴说:“我已经背过了,我要和父亲玩。”

纪修然听了顿时脸上一整,便想出口教训他,石靖琛看到立马打圆场的开口说:“嘉宝既然背过了,那就背给父亲听听,真的背过才能和父亲出去玩。”

嘉宝有些不乐意的吭哧了一下,才说道:“好吧,我要是能背过,要带我去骑一个时辰的马。”

纪修然挑眉看了他一眼,不赞同的说:“你能背过是应该的,别想着用这个讲条件。”

嘉宝不死心的又看了石靖琛一眼,发现父亲也和爹爹一样并不赞同,便知道今天是没戏了,像大人一样的轻叹一声说:“哎,我就知道,爹爹不同意,父亲肯定也不会同意,真是对你们两夫夫没办法。”

纪修然被他的小大人的口气给气笑了,弹了他的脑门一下,说:“跟谁学的这些没大没小的话,父亲和爹爹也是你能编排的吗。”

嘉宝用手揉了揉自己的脑门,呵呵笑着装傻,才不会说是有一次无意中听到吕伯伯的话,自己偷学来的呢。

两人一同考校了嘉宝的功课,说了两句话,纪修然便让石靖琛带着嘉宝去外面放放风,虽然他之前说的那么决断,但也明白一天待在马车上对一个三四岁的小孩是多么大的折磨,对于小小年纪便被迫跟着自己长途跋涉,来回颠簸的嘉宝,他心里也是心疼的,有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他。

两天后,马车来到了京城外,纪修然掀开车帘看着巍峨的高墙,心中颇为感慨。

车里的嘉宝看到了车外的高墙,惊叹的说:“爹爹,这墙好高呀,比我们家的墙还要高。”

纪修然笑了一下,柔声道:“这里是京城,全国最尊贵的城,墙当然是高的,不过嵩县已经不是我们家了,等过一段时间我带你去见爷爷奶奶,那里才是家。”

嘉宝听了纪修然的话,有些不是很明白的点了点头,爹爹说什么便是什么。

马车行到城门口便碰到了来迎接他们的喜贵,曾君辉这一段时间恰好不在京城,不过他听说纪修然要回京述职的事情,早早就做了安排,住的地方都给他们准备好了。纪修然他们来了之后直接过去便可以入住。

到了住处之后,纪修然等人便先进屋做了一下休整,三进的院子,对纪修然一家三口加几个下人来说有些大了,石靖琛带来的三十几个手下根本就没有进城,直接去了玄武卫大营借宿去了,之前便已经和王成林打过招呼了,这样不仅解决了他们住处,连带这他们操练的地方也有着落了。

而住在小院的里面的人除了纪修然一家三口之后,便只有有福一家人和有禄有喜二人,纪修然身边这几年一直没有再添人,但是现在看了倒是有些人手不足了。而且他也考虑要在京城置产的事情了。以后时不时的来往京城,没有自己的宅子确实不便,虽然对着曾君辉不用太过客气,但是长时间的麻烦也不是那回事呀。

纪修然安排好事情之后便找来有福爹王贵,让他去找牙行,打听房子和买人的事。

第二天便早早的去了吏部递上述职报告,便回家等消息,石靖琛也早早的去了兵部报道,然后也回家等候消息。

第 96 章

在家里没待几天纪修然便收到了几张请帖,一张李书华,还有几张之前认识的同僚,纪修然想着反正也无事便都答应了赴约,而且还找机会去打听了一样这一科春闱的结果,知道了李文三人的情况,还专门给三人送来帖子,希望能够聚一聚。

李书华的邀请是在他自己的府邸,虽然不大但也算雅致,春闱之后八月份李书华便迎娶了他的娘子,两人倒是琴瑟和鸣,夫妻同心。纪修然见到李书华的时候倒是感觉李师兄经过三年的历练更加沉稳,气质更显淡雅清贵。

纪修然把自己带来的礼物交给李书华的小斯,抬手对着李书华行礼道:“李师兄,多年不见还是风华依旧。”

李书华被纪修然的调侃,弄的哭笑不得的,开口道:“反倒是纪师弟几年不见变得如此诙谐,竟然见面便打趣师兄。”

纪修然哈哈笑了一声说:“只是看到师兄一切安好,小弟心中欣喜而已,还请师兄见谅。”

李书华也笑着无奈的点了点他说:“你呀。”两人之间的生疏顿时消失无踪。

坐在茶厅里开始喝茶闲聊起来,说一说分开之后的日子,李书华还着重说了说最近京城里面的形势。最后颇为担忧的叹一口气,说:“现在京城里面形势紧张,为兄此次也要争取外放,远离这是非之地,纪师弟有机会也还是选择外放吧,京城水深,一不注意便万劫不复。”

纪修然赞同的点点头,就算李书华今天不说,他也没打算留在京城,虽然他对京城的情况不是那么敏感,但是在和公孙子瞻通信中得到的只字片言便可以推断一个大概。

李书华拿起茶杯轻饮一口,继续说道:“为兄此次找师弟过来除了叙旧之外,还想打听一下莫州的情况。”

纪修然眯眼思考了一下,便轻笑出声,道:“师兄是对莫州感兴趣?”

李书华无奈的摇摇头说:“并不是为兄感兴趣,而是听到一些风声。”

纪修然了然的点点头,李书华在京为官自是有他的交际圈子,估计是在任职结果出来之前便听到了一些风声。

不过纪修然在心里疑惑了一下,这莫州经过两年前的那次大清洗,现在基本上算是某人的地盘,只是不知这次李师兄的任职安排和那人有没有关系,不过想李师兄这样大才之人,那人是不会放过的吧,所以这李师兄投靠那边也可以理解。

这些想法这心里转了一圈,便被他放开了,脸上不动声色的和李书华说着莫州的风土人情。

从李书华那里回来之后,纪修然便又去参加了其他的几个邀约,和之前认识的几个同僚联系了一下感情。几人相约在状元楼,纪修然去到的时候,他们都已经到了,这几人都是之前春闱的时候结识的同僚,一位名曰刘华里,一位名杜司秋,二人之前都择选了庶吉士,今年也要出来任职,之前和纪修然的交情算是泛泛之交,只是不知此次因为什么原因,二人竟然主动给他送来了请帖。

纪修然今天之所以赴约,也是心中有所疑惑想要弄清楚。

因为是不熟之人相邀,又只邀了他一人,他便没有让石靖琛陪同,但是石靖琛又怎么放心他一人赴约,于是便想着把他送到状元楼之后,自己去飘香楼里面等着他。

纪修然下车的时候,对着石靖琛温声嘱咐:“三哥,我很快就出来,能要是在楼里闷得话,可以先行离开。”

石靖琛笑着回复他到:“无妨,嘉宝陪着我,你放心去吧。”

一旁的嘉宝听到父亲提到自己,抬头看向他们,听到父亲的话,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奶声奶气的保证道:“爹爹放心吧,我会照顾好父亲的。”

两人听到他的话,都笑了起来,纪修然也放心的离开了,还好嘉宝之前闹着要一起出来的时候,没有坚决的拒绝,不然没有嘉宝这个活宝陪着,三哥一个人确实会感觉无聊,这下子不会了,说不定还会被好动的嘉宝烦到。

纪修然跟在小二的身后进入包厢的时候,刘杜二人站起来和他见礼,表情熟络,让纪修然有一瞬间的不适应,不过很快便回复了平静,笑着和二人打招呼:“刘兄,杜兄,多日不见,别来无恙。”

刘杜二人回应道:“修然别来无恙呀,听说修然在关外政绩显著,当真是让在下羡慕不已。”

纪修然听的他们话里有话,眉毛一挑,随意的笑了一下,谦虚的回答道:“不及二位兄长在翰林院,成绩优异,今年肯定能留京任职,一显身手。”

二人听纪修然这样说,脸上的神色颇为得意,又强压着不能表现的太过,脸上的表情便有些奇怪,纪修然心中看的好笑,脸上却一片平静的和两人继续寒暄。

几人寒暄过后,便做的桌边,喝茶聊天。刘杜二人说起这京城内的局势,纪修然安静的听着,等到二人说的差不多的时候,刘华里转过头来问纪修然:“不知修然对现在京城的局势有什么看法?”

纪修然笑了笑,放下手中的茶盏,说:“小弟不在京里,对着京中局势所知不多,不敢妄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