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50章

第50章
……

新皇登基虽然没有劳命伤财,但是不同的皇上行事风格自是会不同。

虞铣是那种强势,而有谋略的皇上,自是不容底下人唬弄。

而且之前他就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现在登基,自然要一步一步的实现。

第一件便是要解放海禁,当早朝,他提出来的时候。

便有些官员发表各种顾虑,用各种理由来说服皇上打消这个念头。

他坐在御座上,淡淡的看着这些人发表着自己的意见,心中渐渐有些不耐。

但当听到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户部尚书提出的,国库亏空的问题,眉头紧皱起来。

现在边关还在打仗,虽然最近传回来的战报都是打胜仗,但什么时候把北羌和西氐打回草原,还不确定。

而且就算是把这些蛮人打回去之后,边城百姓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朝廷一定要全力支持,这些都需要打量都财力物力支撑。

现在的大夏国真的禁不住再来一下其他的折腾。

他随意的靠坐在御座上,手指敲着扶手,听着户部尚书的进言,看似不在意,其实正在认真思索。

待户部尚书说完退回去之后,他才停止手上的动作,抬眼淡淡的扫视一圈:“众爱卿是否都一样想法?”

此时公孙子瞻出列,行礼之后,开口:“臣以为,海禁可以开,只不过以现在国内情况,可以暂时缓缓,此时我们可以先做一些准备,开设市舶司,建造新船,训练船队。”

虞铣听了他的话,淡淡点头,面上恢复一片平静的开口:“就如公孙所言,从开设市舶司开始,户部,工部,吏部配合工作,朕要在一个月内看到成果。”

说完也不再听其他意见,便示意身边的唱礼官退朝,然后慢慢的从御座上站起来,缓步走出大殿。

留下一殿的大臣心中无奈,也只好听令行事,躬身恭送。

目送虞铣离开的公孙子瞻看出他心中的不痛快,等到下朝之后,便去到御书房求见。

此时正气不顺的坐在御案后面的独自生闷气的虞铣看到他进来,便冷哼一声。

公孙无奈,只好上前开口劝说:“臣知道陛下心中的想法,但是此时也只是忍耐一时而已,最多半年便可。”

虞铣自是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只是过心中还是有些不顺而已,听到公孙子瞻的劝解,顺势也便收起自己的不快。

抬眼看向公孙:“并非是朕心中所念,只不过是看到某些人心心念念而已。”

公孙听他的语气便知道他已经不气,只不过心中还一丝不顺而已,此时说出此话,也只是最后的发泄而已。

所以他也并不把这些放在心上,淡淡一笑而过。

开海禁,对于大夏意义非凡。大夏繁荣富强,百姓安居乐业,要继续发展必定要开发海路,往更广阔的世界寻求新的资源。

而且虞铣是有他的抱负和野心的,万朝臣服什么的,他相信这并不是妄想。

但是没想到他第一次提出开海禁,便受到各方质疑,而且最让他憋屈的是,他必须妥协,这让强势惯了虞铣,心中有些不快。

更加因为公孙的不支持而心中多了一丝不爽,但听到公孙的劝解,此时气过之后,也便恢复平静。

……

不久远在云州的纪修然便收到朝廷公文,命他协助组建市舶司。

现在大夏四个海港,第一期市舶司却只开设在大澳港和津口港。

纪修然接到公文之后,心中了然,对于这件事,他是持支持态度的,行动上便全力协助。

立即招集衙门官员商议,随后便按照各自的职责分配任务。

上下一心,各司其职,不用二十天便建立起了市舶司的框架,就等着朝廷任命的市舶使就位。

同时船坞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之前的福船现在已经制作出来一艘。不过具体如何还要试航才能确定。

连着几个好消息,让纪修然心情轻松起来。

但是此时静海卫营地,沈冲主帐内却气氛有些凝重。

原来追查年前他们抓到的海盗的事情,现在有了回复,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

至于这些海盗身后之人的调查的结果就是没有结果,大夏国中根本找不到这些人的痕迹,经过半年多的调查,最终一无所获。

没办法,再调查下去也不会有新的进展,便把最终的调查结果反馈给静海卫。

收到调查结果的静海卫众人,都聚集到沈冲的主帐里,对此事进行讨论。

沈冲坐在主位上,看着手中得到的消息,愁苦的扒拉了几下自己的脑袋,最后才无奈的开口:“看着这结果,相当于什么都没查到,这条线算是断了。”

左边座位上的一个军官听了,皱着眉头开口道:“这个调查结果可不可信?”

调查了半年,最后回复他们什么都没有查到,谁听了都要怀疑这份报告的真实和可靠性。

另一人仔细看了一下回复过来的消息,然后肯定的说:“调查结果是真的,从这个结果看了,有两种情况,一是,背后之人位高权重,这些调查之人权限不够,查不出来,另一种是,这背后之人并不在我们大夏。”

众人听了这两种推断,倒吸一口凉气,不管是哪种猜测都不是什么好事情,特别是第二个。

如果这些人的背后之人真的不是大夏人,那么他们便要面临一个强大的敌人,而且最可怕的是,此时他们对这敌人一无所知。

想过之后,瞬间便有些人反应过来,有些不满的开口道:“莫要危言耸听了,咱大夏这么厉害都还没有漂洋过海呢,难得还有比咱大夏航海技术更高的国家吗?”

有些人也觉得有道理,他们对于自己国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还是很有信心的,既然连他们都无法安然无忧的漂洋过海,那肯定也不会有其他国家可以做到。

但是石靖琛与纪修然长期相处,自是知道一些先进的难以想象的技术,万一其他未知的地方出现了这些技术,有了漂洋过海的能力呢,他们也不得而知。

但是这种情况谁也说不准就不会存在,如果真是这样,等这些人打到自己家门口的时候,那时候他们就太过被动了。

所以他觉得把最坏的情况考虑进去,提前做好防范也是很必要的。

石靖琛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沈冲也很赞同,同时还把此事往上报告了一番。

第 141 章

同时收到消息的虞铣,看着御案上的调查结果,陷入沉思。

同时他也想到了一些可能,眼神瞬间幽暗了几分,为了确定事情的准确性,他抬手招来暗探。

拿起手中的报告,递给暗探,吩咐道:“重新查看一番。”

大夏国中,还没有什么人,什么势力可以躲过暗探的追查。

如果暗探调查出来的结果,还是如此,那他便要好好思索一番了。

想到这里,他眯了眯眼,不管这幕后之人是谁,有什么目的,他都不会轻易放过此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眠。

看来,这训练船队的事情,是时候提上日程了。

要说之前,他还不是很心急,但看到这件事之后,他改变了主意。

招来内阁和六部之人到御书房,商议一下下一步的举措。

同时新制作出来的福船也迎来了试水之行。

纪修然来到船坞,登船,亲自参与此次的试航。

不是不信任船坞的众人,只不过是不亲自盯着,心里不安定而已。

木玄子带着自己的弟子一起过来给纪修然行礼,同时关骁也过来拜见纪修然。

纪修然摆摆手,示意众人免礼,同时还交待大家随意行动,莫要被他影响。

众人这才各司其职的进行此次试航。

木玄子应该算是制作这艘大船的首席设计师,此次他负责监控试航数据,忙碌的很,过来和纪修然问安之后,便立刻离开忙碌。

待出海试航过后,处理一些小问题之后,基本算是成功。

纪修然得到这个消息,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据他收到的消息,知道朝廷正准备组建船队训练,时间紧迫,没有太多的时间给他们浪费。

要想让福船能够顺利的生产制作出来,投入都此次的船队组建中,他们都要抓紧时间。

楼船虽然好,毕竟不如福船技术先进,而且远洋航行的时候,还是用这新制作出来的福船,更有保障。

从哪一面考虑,他们都要加班加点的把这福船制作出来。

在香川船坞上下三个月不停的努力下,终于在最短的时间里,把第一支福船船队制作里出来。

通报给朝廷之后,皇上便直接下旨,命令静海卫组建第一支远洋船队,进行训练。

第一支船队太过重要,沈冲接到旨意的时候,便没太多考虑,便决定自己带队训练。

按理说,沈冲作为静海卫的头头,不能离开,但是这次的事□□关重大。

第一支远洋舰队,肩负的是开路的作用,同时还要负责保护同去的使者,还负责收集各个地方的讯息。

沈冲不放心其他人,只能亲自上阵。

按理说石靖琛是最佳人选,但是石靖琛是不会撇下纪修然一人远行的。

就算是他要去,也要带着纪修然一起,但是以现在的情况来看,纪修然是无论如何也走不开的,所以他便是不会参加训练。

虽然现在纪修然的身体变好,看似他们离远一点也没有太多影响,但是谁又说的准呢,万一他离开时候,纪修然又生病了怎么办。

他是不会拿纪修然的身体安危做赌注的。

沈冲也是考虑到他的具体情况,才没有让他为难,而是自己亲自上阵。

其实他心中也憋了一口气,他想亲自去把之前海盗背后之人抓出来。他倒要看看是那个混蛋如此大胆,敢如此挑衅他们大夏。

而且朝廷如今还只是下令训练而已,最后情况如何还没定论。

经过半年时间的准备,终于第一支船队准备好,随时都可以远行。

但是这些和纪修然便没有多大的关系了,他已经收到回京述职的公文,此时正准备回京事宜。

大夏自从推广了新型作物,农作物产量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经过四五年时间的推广,现在大夏基本都已经种上这些新粮种。

收成之后,国库便充裕起来,再加上边关战争也结束,边城经过半年的修养也情况也已经好转。

这个时候,虞铣再提出解除海禁,朝中便没人再反对。这才有了这次的远洋航行。

虽然这次主要是打头阵,主要是开通航线,但是船队中也配备了一些商船。

发现其他国家的时候,便可以和当地的人进行交易,顺便收集这些地方的讯息。

这也是展示大夏泱泱大国实力财力的好机会,虞铣自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沈冲当初训练的时候便担任船队领队,此次出海,朝廷便下旨,让他带队远航。

同行的还有静海卫数万士兵。

这些人临行的时候,静海卫的众人便一起来到海港送行。

沈冲走了之后,静海卫之事便由另一位军官暂代,静海卫指挥佥事的职位还依然为沈冲留着。

万兴二年五月,纪修然来到大澳港送走第一支远洋船队,同时津口港,皇上带着众大臣也送走了另一支船队,这两支船队一队向西,一队向东,同时打通东西两条航线。

这算是纪修然做为云州知州最后的一项公务。

随后,纪修然便要带着众人告别云州,踏上回京的旅程。

此次回京,他之前带来的人也和他一起走。他安插到各个县学里,还有各个盐场,近海养殖场等地的青山书院的学生,听到他离开都把手头的工作交接,跟着他一起离开。

其实纪修然走之前便找到这些人,表示让他们自由选择。

但是这些人都表示愿意跟着纪修然进京,他也只好收下这些人,反正等他到了京城,有了新的职位,手边还是需要人手的。

这些人在他身边也用顺手了,倒也不影响什么。

虽然之前他只是打算让这些人在他身边实习一番,便让他们自行离开。但是现在他改变主意了,虽然之后他还是要从青山书院招一些新人,但是这些老人他也要留下。

比起重新□□一些新人,这些老人用起来更省心,而且还可以帮他看着那些新人,一举两得,他何乐而不为呢。

就是木玄子离开的时候有些意外,主要是关骁不甚满意。

他已经习惯了木玄子时不时的,给他们船坞搞一些新奇又实用的设计,现在他一离开,他们船坞的新设计不就泡汤了吗。

他哪会这么容易放人,但是木玄子是谁,他才不会在意关骁怎么想,他想走便走,谁都拦不住他。

关骁发现无法说服木玄子,便找上纪修然,想尽办法的想让纪修然把木玄子留下,就差没有撒泼打滚了。

纪修然被他的无赖弄的烦不胜烦,最后只好对他保证道:“关大人放心,等木先生离开之后,有了新设计也会送一份给船坞。”

关骁听了之后,眼神闪了闪,然后脸上还是不甚满意的继续纠缠道:“只有设计图还不够,要是木大师能够指导一番便更完美了。”

纪修然被他的得寸进尺的厚脸皮给惊了一下,最后冷笑了一声,看向他:“既然关大人不满意,那便算了,本官想应该会有其他船坞喜欢的。”

关骁听了纪修然的话,顿时便着急起来,赶紧开口表示:“没有不满意,满意的很,新设计一定要给我们香川。”

纪修然此时挑挑眉看着他:“哦?关大人想清楚,只有设计图而已,关大人也愿意?”

关骁此时哪敢才强求其他,深怕纪修然一个不如意便不同意给他们设计图,连忙点头:“设计图已经足够。”

纪修然见他如此,便也不再为难他,干脆的应下,送走了关骁。

开始纪修然还担心石靖琛没办法陪他们回京,谁知道不久石靖琛便收到了调令,升任津海卫指挥佥事。

虽然津海卫驻扎营地离京二百里地,比在云州的时候要远一些,即使如此,也总好过分离在一南一北相隔万里。

因为要离开,嘉宝便要和官学里新认识的同窗分离,这也算是他长着这么大,面临的第一分别。为了让嘉宝容易接受,提前几个月便透露过离开的信息。

此时他找到嘉宝再说要离开的事情的时候,嘉宝反应虽然有些不舍,但也相对平静。

纪修然看他如此表现,心中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开□□待了一句:“嘉宝要记得和学里的那些同窗们好好道别。”

嘉宝听了,点头答应,然后抬头看着纪修然,有些迟疑的开口问道:“爹爹,离开之后,我还可以联系他们吗?”

纪修然听了,意外的挑了挑眉,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里,嘉宝便有了挚交好友,这语气听起来还颇为不舍。

念头在脑海转了一圈,他便放开没有在多追究,点头回应道:“如果嘉宝有想联系的人,以后可以写信给他。”

虽然现在大夏国的通讯没有特别方便,一封信送达的时间颇久,但是想联系还是可以联系上的。

嘉宝听了便开心的笑了一下,脸上的最后的那一丝不舍也消失了。

第 142 章

因为时间紧迫,纪修然他们没有走陆路,直接从大澳港出发,用时一个半月的时间便到了京城。

当他们的船到达津口港的时候,有福等人已经在港口等待多时,看到他们下来的时候,便上前行礼问安:“主子,小的在这里给主子请安”。

纪修然看着他们微微点头:“有福辛苦了”,这时石靖琛在他身后抱着嘉宝下来,纪修然便转过身看向他,问道:“三哥,我们直接回去吧。”

石靖琛听了,点了点头,看了一眼怀中精神不甚高涨的嘉宝,眼里流露出一丝心疼:“也好,早点回去,让嘉宝好好休息一下。”

一个多月的海上生活,一个身体健壮的成人都有些承受不住,别说一个几岁的小孩子。

开始的时候嘉宝还感觉海上航行兴奋,待到十天之后,一成不变的景象早就消磨光了他一点点的兴致,变成了折磨。

好在纪修然和石靖琛两人都陪在他身边,空闲的时间,两人便花时间教导他,让他别感觉这么的无聊。

就这样时不时的教他一些新奇知识,转移他的注意力,才能让他一路上没有因为路程而出现不适。

而且嘉宝也当真听话懂事,虽然路程当中不甚舒服,但是有双亲陪在身边,他便心里满足的很。

但是这一路上可是把纪修然和石靖琛心疼坏了,所以一着陆,石靖琛便如此说。

纪修然当即便点头应下,看着蔫蔫的嘉宝,神色也同样一片心疼:“都听三哥的,嘉宝这段时间受苦了,我们赶紧回家,让他好好休养一番。”

说完还抬头看向脸色有些疲惫的石靖琛,眼里也同样浮现一丝心疼:“三哥也是,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回去也要好好休整一番。”

石靖琛听到他的话,眼眸中染上一丝温柔笑意:“修然不用担心,三哥没事,到是修然自己要好好休息一下。”

纪修然听了笑了起来:“好吧,我们大家都需要休息。”

说完便示意有福带路,他们走到自己马车旁边,上车回家。

身后的人们这时候也开始各自登上他们的马匹和车子。

刘壮则看向身边的毛猴,交代道:“你仔细跟好了,掉队可没人会去找你。”

毛猴听了他的话赶紧收回四处环顾的视线,虽然知道他是好意,还是习惯性的反驳了一句:“你莫小瞧人,就算丢了我也能找到你们。”

刘壮听了鄙视的打量了他一番,语气不在意的说:“进了京城东西都分不清,大话倒是说的顺口。”

毛猴听了,自知自己理亏,但是还是色厉内荏的叫嚣了一声:“莫要小瞧人。”

刘壮“切”了一声,便不再继续刺激他,而是说起京城里的情况,毛猴这时候也不再和他对着干,仔细的听着。

刘壮看他知趣,便说的更加仔细,最后说完还语气自豪的说了一句:“待你到了我们院里便知道我们住的地方有多好,特别是那些训练器材。”

毛猴虽然不以为意,但是看了看刘壮的脸色,并没有多说什么,但是心里却没在意。

但等他看到,那训练场奇怪的设备的时候,顿时瞪大了眼睛,待身边的人给他演示用法之后,他便迫不及待的上前试用。

一用才感觉这些奇形怪状的设备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的不起眼,用起来当真是很考验体力。

所以的设备试过一次之后,他已经大汗淋漓,喘着粗气,虽然很累,但是他却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他之前听说了石靖琛要调动的事情,便决定跟着他们一起离开,虽然自己心里做了决定,但总是有些不确定,一路上都有些忐忑。

现在看到这些器械时候,他便放松了下来,露出这段时间以来唯一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

刘壮看他如此,冷哼一声,他心里的那些小九九,他早就看在眼里,敢怀疑纪大人和老大的能力,这下服气了吧。

纪修然二人带着嘉宝回到纪府,府里的人都等在府外,见到他们下车,便上前行礼问安。

纪修然淡淡笑了一下,看着众人开口道:“你们辛苦了,都散了吧。”

众人这才各自离开各自忙碌,纪修然和石靖琛则带着嘉宝回到自己的院子。

这时嘉宝才有些好奇的抬起头打量了一下这个陌生院子,抬起头好奇的四处环顾了一周,见是不认识的地方,便有把头搭在石靖琛的肩头。

低低的问了一句:“父亲,这是哪里?”

石靖琛低声应了他一声,然后才回应了他一句:“这里是我们的家,嘉宝以前来过,你不记得了吗?”

嘉宝的脸贴在石靖琛的肩头,摩挲了几下,应了一个“嗯”

纪修然听到嘉宝出声,便过了查看一下他的情况,听到他们父子的对话,便笑着说了一句:“嘉宝那时才三岁多一点,早就忘记了。”

嘉宝听了爹爹的话,不满意的小声反驳道:“嘉宝记得的,一会儿嘉宝便想起来了。”

纪修然看他虽然有心情说话,但是还是有些没精神,便好脾气的应了一声:“好好,我们嘉宝最厉害了,一会儿便记起来了。”

嘉宝听了纪修然的话,便笑着靠在石靖琛的肩头,小幅度的点头。

纪修然也不和他继续纠缠,便转头看向石靖琛:“三哥,我们赶紧进屋吧,让嘉宝上床休息一下。”

石靖琛点点头,带着嘉宝进了屋里。一家三口都休息了一下,待他们起来的时候,嘉宝又变成一个活蹦乱跳的小人。

带着七声和六月在各个院子里乱窜,开始探险每个地方。

纪修然看到有喜尽职的跟在他身后,便也没有出言阻止。

两人则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喝茶吃点心,悠闲的消磨着时间,想着之后又要忙碌,两人这样悠闲的日子不多了,此时便分外的珍惜这段时间。

没一会儿,便看到嘉宝从院外跑进来,脸上一片兴奋,边跑边喊着人:“爹爹,父亲,我发现了一个好地方。”

纪修然听到他的动静,好笑的和石靖琛对视了一眼,然后才转眼看过去。

此时嘉宝已经跑进院子,之前穿戴整齐的衣服,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祸害,已经一片脏污。

看到纪修然眼角抽了抽,但是看到嘉宝难得露出这段时间以来的好兴致,便也忍住没有出声责备。

待到嘉宝跑到他们身前的时候,才淡淡的咳了一声,说了一声:“莫要疾走,读书人讲求脚踏实地的缓慢而行。”

嘉宝听到,赶紧收起脚,脸上也露出平时读书时的严肃,板着小脸,行了一个礼:“是,孩儿知错。”脸上带出一丝失落。

石靖琛这时赶紧出声:“在自家便不用如此严厉,嘉宝自如一些便是,只是在外人面前要好好守礼。”

嘉宝听到父亲的话,脸上明亮了一分,刚想动作,又不放心的看了纪修然一眼,此时纪修然也不好再继续束缚他,便点点头:“按照你父亲说的吧。”

嘉宝此时才高兴的跑过来,扑到纪修然的怀里,纪修然被他猛力弄得往后一仰,石靖琛则眼疾手快的上前扶住父子两人,顺势便把人搂在怀里。

嘉宝看到这样,偷偷的笑了一下,恰好被纪修然看到,瞬间便上前,挠他的痒痒:“你个小坏蛋,是不是故意的?”

嘉宝笑着躲开他的袭击,大叫着:“父亲救命,爹爹欺负人。”

石靖琛看着两人闹得不可开交,嘉宝被纪修然弄得无力反击,才抓住纪修然的双手,开口阻止道:“好了,修然,一会儿嘉宝该笑的难受了。”

纪修然便顺势收起自己的动作,对着嘉宝做了一个鬼脸,嘉宝也回了他一个。

石靖琛看着这两人,无奈的笑了一下,只好转移他们注意力的问了一句:“嘉宝刚刚说的好地方是哪里?”

嘉宝这时才想去自己之前要和双亲分享的好消息,兴奋的挥舞着双手说道:“父亲,那个院子里有好多好玩的东西,有一个大大的爬架,好高,我刚刚还和六月爬上去,六月还不敢上去。”

纪修然听了便知道他说的是哪里,便哈哈的笑了起来,弄得嘉宝一头雾水。

石靖琛无奈的看了他一眼,然后只好认命的扶住笑的东倒西歪的这人,开口和嘉宝解释道:“那个院子是父亲和爹爹给嘉宝准备的,里面的东西都是你的,以前你便经常玩的。”

嘉宝听了羞红这脸,把脑袋趴着纪修然的怀里不好意思出来了。

纪修然看了,嘲笑的开口道:“是谁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一会儿便能想起来的?”

嘉宝听到他的话,有些羞赧又不同意的反驳道:“孩儿,孩儿还小,有些事情记不得了,不过孩儿现在已经长大了,以后便不会忘记了。”

纪修然和石靖琛听了他的话,都大笑起来,笑的嘉宝羞红着脸躲在纪修然的怀里不起来。

第 143 章

第二天,纪修然便去吏部述职,而石靖琛也去了兵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