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但不论怎么说,傅鑫的目的很明确。
他要舍去傅氏的光辉,以一个普通香港人的身份到内地投资。如若可能,他最想做的是先洗去香港人的身份,当然,在办理公司的时候就不必了。
现在这时候,香港人进内地投资,这优惠可是大大滴~
其他时候,他还是希望以一个大陆人的身份融入这个社会。毕竟,现在才90年代,大陆还有比较深的排斥性、封闭。自然,也有几分重洋内外的心思。
自己的身份的确会让别人高看自己一眼,但却绝不可能融入其中。
因此,傅鑫飞到广州后,并没急着去上海发展。
选择上海有几个原因,其一,他前世行商就在此地;其二,从乡村出来后,他就来上海打工,对这个城市很了解;其三,上海有着非常发达的体系,政府也不腐败的特别厉害,官僚主义比别的城市好很多,这个只有接触了里面的体系,才会清楚。其四,如今的上海已经逐步发展起来,是最好的淘金时间,他决不能放过。
与其选择农村包围城市,傅鑫决定还是以城市开头发展。他有信心,也觉得自己所做所行,并不会出意外。
眼下,做的最好的就是房地产,后世之人谁都清楚,炒地皮啊,坐着都能数钱,躺着都能赚钱。
更何况傅鑫的确想要做出一番成就给傅麟踅看看,他的宝贝侄子,不是无能之人。
不过,这才是其一,如果只是房地产,这也太没挑战力了……就算赢得满盆,却也只会被别人说成暴发户。
而且,先不说没有地基,便说房地产只有在国家没有出台条款前,才有极高的潜力,其后发展则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人脉,才能做的下来。
固然依旧也是能稳赚,可需要投入的资金更大,收回的回报却远远不如过去。
但,不论如何,他决不能让人看不起……他傅鑫就算要回香港,那也是衣锦还乡!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改革开放,但真正实施则在83年之后。1979年4月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办特区的主张,当时便说出“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这等豪爽之言,使之中国全面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80年代开始有许许多多的人进入行商行列,但真正具有改革的策略在于1984年1月24日至26日邓小平首次视察深圳,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这才是改革开放的一个目标和号召。
所有人都有了楷模,一个模范,知道什么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什么,从中人们可以得到什么。
但对傅鑫而言真正具有意义的则是1979年第18期的《基建调研》杂志发表了《关于住宅商品化生产的设想》一文,首次在逆境中公开提出了“住宅也是商品”的观点。虽说此文是受1957年发表于《学习》杂志上的《论住宅和房租问题》说启发,但却具有革新与临头意思。
便是有这一观点的推出,才使之中国走入商品住房的行列,更让傅鑫有了巨大的商机。
但当时的社会下,自然而然,人们会把此联想到资本主义上,从而强烈反对。
可当时担任《红旗》杂志社经济组组长的苏星于1980年1月第二期所发表的《怎样使住宅问题解决得快些?》一文,他在这篇文章中解决了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证出住宅是个人消费品,而且依然是商品,私人购房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不矛盾。此文指出,住宅是个人消费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走商品化道路。
自然,它为即将进行的住房制度改革,找到了理论依据。
其后于1980年4月2日邓小平兴致勃勃地登上了北京城前门的一座高楼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建筑业和住宅问题的谈话》。
而这是邓小平画的又一个圈……
上班吧!小金毛~
可,商品房的第一次落实是于深圳。
1979年提出这一方案之后,哪怕几年,出卖国土,都是大逆不道犯法的行当。固然是上头指示,可80年刚上任的骆锦星便接到一个不同凡响的命令……建房子~可,问题就在这,没钱!
最后还是通过其香港朋友的介绍下,与当时第一个深圳投资商,香港妙丽集团董事长骑着单车来的刘天就签立合约。
其后,以香港妙丽集团董事长刘天就1.5与深圳市盈利8.5的分利下,开始了第一次合作。
也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东湖丽苑。
同年8月,全国五届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中,以法规的形式肯定了“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原则和“以外商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引进外资开发经营土地资源的做法。
这一切似乎坚定了商品房的存在,更使之在未来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更坚定。
东湖丽苑内的住房大多是贩卖给了香港人,毕竟当时这座新建成的小区房价却只有当时香港房价的十一分之一,这是什么概念?这是什么样的商机?
傅鑫了解历史,同样也知道如若自己站在历史之中,如何给自己搏得足够大的利益。
94年的春天,他来到广东,却并未急着离开,去他心中所向往的城市,上海。
反而下榻一家星级宾馆,认真整理了一下自己手头所有的资金,手上的资金并不多,他想做的却很多。
离开香港后的傅鑫第一个要做的并非投资房地产,这几年的房地产他还能等得起,但有的却等不起了。
比如,股票,比如,期货。
微软的股份他早在香港时,就买下,再过一年应该涨得会更好,但巅峰还未到……
傅鑫决定,自己一直到96年前,不行商,反而把所有资金都投入期货。
而这两年,他可以用最后一套住房得来的钱财做些小投资,而自己则去上海的一些大公司好好实习下~
现在他先去弄来买了一套罗湖小区的商品房,这是刘天就与深圳政府第二次合作的结果。
和后世比,那是九牛一毛,和香港比也是便宜货,但在大陆,深圳而言,已经属于相当昂贵。
这时代的人大多还在看黑白电视,怎么可能全都买得起?自然,期中的需求者依旧是香港较多。
可如此一来,自己如若要落脚深圳,这住所再合适不过。毕竟,他在其中,并不凸显得特别。而自己傅氏少爷的身份,应该也不会被人发现。
毕竟,自己一个堂堂大少爷,怎么会来这鬼地方~
傅鑫把自己的钱全投到咖啡豆上,先不说这东西是欧洲各国的主要需要,单说95年绝对能让自己赚翻过来,比,会比抢劫还来的快得多~
傅鑫把手头富裕的钱又扔到股市,在逗留深圳的几天里,做了段时间的端起。不过在此感叹,还是后世方便啊。用网络炒股,可比现在跑柜台方便多了。
在深圳等姜爷帮自己把所有事宜都处理妥当,傅鑫开始了南上之旅。
他依旧并未先去上海,反而去了当时台州还要下去的几个偏远小乡村。那里闭塞,就连公路都没建成,还是泥泞的小道。
傅鑫换上名贵的衣着,寄放在杭州市的宾馆里,随后换上破旧不堪的衣着,在脸上抹了把泥,就上路。
一如记忆中那般,破旧的墙面,用芦苇和泥土刷的墙。风一吹,就会倒,雨一挂,墙就会塌。
傅鑫抄着当地口音慢慢搭车回到记忆中的小乡村,对别人借口是邻村的,来找个人。
当时电话都没,让人带个信也正常。而且,毕竟是乡野小村,大家都信以为真。
傅鑫保持这沉默,心里有些对自己打听出来的消息表示不敢置信。
但当他真的站在过去家门口时,并未看到年幼的自己,反而是一个大着肚子的女人,一边训斥前世的弟弟,一边拿着棍子追打……
的确,变了,变了……
傅鑫看着那粗鲁的女人心里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这一世,没有薛州,但有个薛红娟,是薛家的大女儿,儿子只有一个,就是他前世好吃懒做的弟弟,这点不容置疑。
狠狠抹了把脸,傅鑫哼地笑了声,这样也好。没有薛州,那么自己也不需要再去改变这个家什么了。
自自己前世死后,便与这种家庭毫无瓜葛,如今,他是香港傅氏集团的大少爷,是傅麟踅的宝贝侄子,是他捧在手心的珍宝!
没必要再作贱自己了!
再次回到杭州,他稍作游览,便前往日夜想念的上海……
傅鑫一到上海就以完美的多国语言以及香港人的身份得到一份优异的工作,是一家国企银行的行政助理。
那时会英语的毕竟少,还这么流利,还会粤语,法语,以及少许的日语,这种人是可遇不可求的人才啊!人才!
当时整个中国的大企业都是国有的,还没做改革改资,所以傅鑫如果要爬上去,要有足够的人脉,就只能应聘国企。外企什么的,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发展出一定的规模。
但索性,外滩是个繁华的地段。而且在这封闭的年代里,外国人还有两三只,傅鑫真要找人闲聊解闷,还是有的。
在那里上班的第一个月,上头就帮忙解决了住房问题。
单位分配的!~一套两室一厅~也在外滩附近,距离上班的地方步行不过半小时。
傅鑫这回没节约,等拿到房子后,便立马用盖尔汇来的钱买了四周几套房!这些房子可是在一两年内就要拆迁的,和倒卖房子比,似乎拆迁能拿得更多~
不过,自己的户口问题也不用多操心。毕竟,这时上海正在大力引进人才,只要是本科以上或特殊技术工作者,优秀人才,并有单位出具相关证明,以及工作满了一定时间,即可获得。
如若是过去原装的傅鑫,第一个工作日下来,他或许就会掀桌子走人。
反倒是如今的傅鑫觉得到蛮轻松的,做的是不多,就是爱来问东问西的人不少,总之这时代的人,对外有着一份憧憬和好奇,总觉得外面比自己所在的地方好。
傅鑫看着他们一脸渴望的神情想笑,再过几年,上海是整个亚州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而且这群人在这所银行工作,只要不犯错,那将来势必会站在重要岗位上,国企的优资与待遇能让所有人眼眶发热。
自然也能让他们在上海过上优厚的生活,别说衣食不愁,单说宝马奔驰都是小意思。
不过他们想知道,傅鑫就说,说的是既含蓄又天花乱坠。丝毫不担心这里会有有心之人,更不担心他们去查。
单说姜爷是黑白两道的人物,而他更是傅家少爷。
自己留在深圳几日,没等到傅麟踅的追杀,那么便说明此人算是默认自己离开的事实。
这般,与姜爷合作,一同掩盖自己傅氏少爷的身份,倒也容易。
别人就算要查自己,也只会查到自己只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孤身前来闯荡而已。
所谓助理,其实就是替人打杂,忙前忙后,和秘书一个性质。
傅鑫作为总经理助理唯一的优点就是总经理的妻子很满意,那满意的神情在知道自家老公要换助理时,第一时间冲到办公室,瞧见自己性别后的神情恨不得扑上来狠狠亲一口!其后每次看到自己就是问寒问暖,关心备至,但暗地里也让自己注意一点总经理的动向,其他她不管,只要有什么不干净的生物接近,立马禀报就成!
傅鑫含笑接受,丝毫没觉得任何不对的,转头又对自家上司侧面地提醒提醒。后者摸着看上去有六月身孕的肚子哈哈大笑,摆摆手,“这个老婆娘,管得真宽。小傅啊,你来公司三个月了,还习惯吗?”对一个聪明,机灵,会对自己打一些小报告,还不会管得很紧的助理。
这位爷,很满意。更重要的,是个知趣的人。
“挺好的,”傅鑫说的是普通话,但接待时,如若对方是上海本地人,他也会操持着流利的上海话应对,这让总经理更为赏识。
半年后,破格提拔为行政经理~
自然,这也有他在节假日死命地送礼的结果。
比如,他借着总经理太太阴历生日送了些英国的香水,阳历生日的时候就去弄了条香港的手链。虽然都是便宜货,但贵在现在航空快递并不发达啊!
银行,傅鑫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留下。
他今后要跳槽去做房地产的,借贷这是势必需要的。自己这个总经理,他过去就听说过,是个了不得的人物,这几年还混在这位置,但今后可是飞黄腾达。
拨不拨款,拨多少,他说了算不提。利息怎么算,房贷多久,等等。都在他的管辖内,而且这几年他还有点小贪,将来,那可是送美女他不感兴趣,送钱,他只会冷笑的主!
也就是说,茶酒不进的主。而这种人,是最难搞定的。
傅鑫现在和他打好关系,将来肯定有用~而且是大有用处!
抓苗子
眼下与他公司地位差不多的几个,将来都是分出去做了区域经理的。
傅鑫和他们关系很不错,自己就算升职快,但也没让他们太反感,最多背后嘟哝几句,可从来不会放在脸上,最多眼红一把而已。
一来,自己的确有能力;二来他会做人,送礼可不只是给上面送,连和自己差不多的人他也送。只是好坏的问题,还有多少。
比如,前天小张说了句香港的什么不错,他会插嘴说,自己不就是香港人?过几天给你弄来。等个几天便把东西送上。
东西不贵,但足以让人感动得半死。
傅鑫是个情商比智商高的家伙,他觉得如若智商不够,就必须要情商补,如若情商智商都没的话,就乖乖蹲在家里种田吧。
毕竟傅鑫不在乎钱,更何况这些都是前期投资,等到他出去做后,这些会以几十倍,几百倍地收回。
更何况,在中国,在大陆,需要的就是人脉,就是关系。他在前期,需要做的就是铺路。
不单单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还在香港的那人。
很幸运,傅鑫一年没到,上头就把他的户口问题落实了。
傅鑫本人不在乎,但他还是谢了帮忙办事的。
这下,自己的身份会跟踏实……别人就算想要忽然翻老账都翻不到。
这大半年,傅鑫都没给傅麟踅打过一个电话,写过一封信。
不是不想他,而是没时间。他在看四周哪些人买需要用,可以用,能够用。
如若需要进一步发展,他便要下些功夫。
更何况,银行里看到的人,看到的事决不在少数。今天这个法官来了,明天那个律师来调查了,大后天,来了个要小额贷款的。
别小看这小额贷款的主,说不准明儿他就是一大富商。
傅鑫就见到过这样的人物,是个穿着破旧,一脸严谨的主。
来了解了相关贷款情况后,在前台小姐略带不耐烦的语气中拿起资料打算自己回去慢慢理解。
傅鑫却立刻上前,请他到办公室,送上热茶,耐着性子替他慢慢讲解。
然后又在别人不解的目光下,亲自送他出银行。
随后有人问为什么,傅鑫只是笑笑说了句:“总觉得这人,不一样。”
他的总经理来海山还呵呵笑笑,拍拍他的肩,赞扬的夸了句:“好样的啊,傅鑫终于知道我们这一行的精髓了!不错,不错。”
傅鑫笑笑,看着那远去的背影。
精髓?他不懂,但他知道刚才自己送走的那位,这次贷款后的生意完全失败。
还赔了钱,老婆孩子都跑了。
其后半年他浑浑噩噩,碌碌无为。但谁知他跑了的老婆出车祸,死了。
留下孩子,为了督促好孩子的教育问题,他开始进修之旅。直到2007年,以一个草根的身份进入一家跨国大企业,第一年就把那产品做出1.3个亿。从此响彻全国,使之整个世界都注意到这么号人物。
傅鑫不指望等他飞黄腾达后还能记得自己这么个小银行人员,但能和历史性人物会面一把的滋味,真的让他有些……抖了抖毛,舒坦啊~~
但,如果他真要做贷款,这位将来的大人物肯定会经常来这所银行,毕竟现在中国的手续可是出了名的繁多与复杂,没个几天别想办下来。。
自己混个脸熟应该没问题……
不论怎么说这工作的的确确给傅鑫创造了绝妙的机会,能接触更多人。
除了那位未来的大人物外,还有一位的出现引来傅鑫的注意……
一般来说,前来调查的律师一般都是小律师,跑腿的都由他们做,他们的师傅则坐在办公室里,吹着暖气,写着起诉状或代理词,顺带接待接待客户。
这种琐事反倒扔给那些刚拿到证书,或者才刚考出司法,中国第一难过的考试,连实习证都没拿到的。
把自己挂在某个律师事务所,拜了某个知名或不知名的师傅,开始跑腿的生涯,等到律师证最起码要一年,自己接案子,最起码还要等上两三年。
可就算你拿到证,有能力独立办案,却也不会有人找上门。毕竟中国人的心态,就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一旦知道你才二十多岁,就算再有能力,都会先质疑一把。
“这小子能行啊?”“别是外面人吹出来的哦!”“看这样子,总觉得不行啊……”之类的怀疑。
所以,小律师一般有的好煎熬了,不熬个几年,别想出头。
可这却给他创造了有力的机会,前几天傅鑫见柜台那繁忙,便亲自接待了个小律师,瞧着眼熟,等对方名片一递上,傅鑫嘴角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
这位五年后可是个不得了的人物啊~
再次热诚地邀请这位有些受宠若惊的小律师到自己办公室来坐坐,自己这立马让人泡了自己从香港带来的奶茶。
这崭新的,略带有些豪华版的办公室让那小律师一脸的憧憬与渴望。
“唐律师,”傅鑫知道以自己的身份接待这位小律师的确有些高了,“请问,你这次来有何贵干?”
唐镇收回观望的目光,客套地笑笑,“这是法院的调查令,让我来找被告的银行查情况。”
傅鑫扫了眼,知道这其实有些多余。现在很多公司还不是把工资打到卡里的,但既然要查,他也不会劝阻。
叫人进来,把账号一送,“先办这件事。”
来的人自然会照做,可这位唐镇唐律师却受宠若惊:“不必,不必麻烦,我等会儿没事。”
傅鑫心里含笑,这位主也就只能谦卑两年左右了,等第三年,他会接到一个大案子。
对方行凶肇事后还杀了几个无辜的人,而家里没钱请律师,所以由法庭指派了个。
当时大家对这种替坏人委托的都有些排斥,而这位小律师则见连记者都到场,立刻起身做了一番感人的讲演。
明确指出自己只是律师,受委托人的请求代理。而委托人已经有着深深的懊悔,并且希望这次开庭前,由他亲自先与被害者的家人道歉云云。
那犯罪嫌疑人似乎真被洗过脑,一听唐镇说的,立马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在法警的搀扶下,直接对着被害者的家人狠狠磕了几个脑袋。
这一幕,让原本还想指责或忽略这位小律师的记者,开始对他疯狂地报道。
而他的知名度瞬间打响,但,如若只是这样,他也不可能红彻整个中国。
其后,半年,他接了一个中国少女在国外被人强.奸.奸.杀的案子,他不惜万里出国开庭。
这一报道回到中国后,使之原本一心认为国外好的孩子,以及想把孩子送到国外镀一层金的家长瞬间冷静。
并深深地激发了不少青年的爱国之心,再加上中国那时候正要对外树立国威时,这自然是非同小可。
唐镇红了,而且以他的为人与人品,几乎是生意不绝啊。
一年后的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的商品权以及知识产权一案,又让这位原本只有爱国心的小律师,瞬间成了一个商界名人。
如此一来,唐镇不过二十七八就以自己能力成为一代传奇的律师。
傅鑫又怎么可能放过到嘴的肥肉?
更何况,自己是做商的,少不了需要律师帮忙。
如果自己真开了公司,请这位还是小律师的主挂名做个法律顾问,等个几年,别人问起来,你公司的法律顾问是谁啊?傅鑫一说~那也是件让人眼红的事儿啊~
毕竟,他记得,这位小律师,自他死前都没给谁做过法律顾问……
小金毛心里满是憧憬,恨不得快点到那时候,自己能得瑟一把。
当下对这位已经受宠若惊的小律师,更是一把夸奖,把他说的只应天上有,地上无的。
还保证,今后如果有需要,就来找自己,附上名片一张。
小律师激动地收了名片,连番保证一定一定,并且承诺若今后如果有需要,自己也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傅鑫甩着尾巴,拍拍他的肩,一路送出门,“和我客气什么?别叫什么傅经理什么的了,和副经理一样。要不,你就称呼我傅鑫?我叫你小唐?”
“那怎么行?要不我叫你傅大哥?”唐镇不是没到银行办过事,他家境一般,更是看多了世间冷暖。
每次来银行跑,这些大企业的主一般都很不耐烦接待自己。
毕竟自己要的东西,对他们而言,既麻烦又费时。
今天来时,柜台前这么多人,心里就知道今天或许白跑一趟了。
可谁知,这忽然从楼上走下来的男子居然会客气地请自己到楼上办公室,对自己如此客气尊重,这让唐镇第一次感到平等的滋味。
想着对方能做到这位子应该不会太年轻,便叫声大哥,想先交好了。今后有事,说不准这位好心的傅经理也愿意帮帮自己的忙。
毕竟他现在既没人脉,也没钱,真有事,找人帮忙还真困难重重。
而且,唐镇相信自己就算近几年里没办法回报这份恩情,但将来,他终究会飞黄腾达的!
唐镇
傅鑫听别人要叫自己大哥,想着,自己在香港做傅大少爷时都没被这么称呼过。
转而,到这听见了?
抖了抖全身冒出的鸡皮疙瘩,傅鑫脸上不显在意,拍拍这位小律师的肩问道:“小唐今年多大了?”
刚要叫大哥,转而被问年纪?这……心里固然稍有疑惑,但唐镇依旧如实作答:“23,律师证才刚拿出来。”说着,颇为不好意思地笑笑。
“嗯,23了啊。”傅鑫面色不露,却冷不丁开口道,“我今年20……”
唐镇有种被雷劈过的滋味,惊愕地瞅着眼前这位自称二十,却已经坐上行政经理职位的男人。心中惊魂不定,想着会不会是什么太子党?
否则,哪有升得这么快的?
“啊,看不出看不出,没想到傅先生还真年少有为啊。”年少有为看不出,但坐上这位子终究是有道理的。
得,傅鑫心里小做叹息,感情这位已经把他联想到背后有人那种。
“年少有为谈不上,就是比别人多读了些书。”傅鑫单手插在口袋里向银行外走,“刚巧,我打算出去吃午饭,一起?”
“好,今天傅先生帮了我大忙,我请吧。”唐镇是个机灵的,自然是稍作联想后,立刻表态。
“不用,你才刚做律师,能有多少钱?”傅鑫“噗”笑了声,“我能坐到这位上,纯粹是因为巧合,还有大陆政府对港人的态度。你别想多了。”
唐镇脸上一阵燥红,心里感叹了句,感情如此。便跟着傅鑫拐了几条路,停在一家昏暗,却富有情调的小餐厅前。
看样子是外国人开的,傅鑫推开门,和里面的老板打了个招呼。
唐镇自己是本科毕业,英语不错。可听不懂,看来傅鑫会的真不少,怪不得能年纪轻轻就这般厉害。
想到自己,唐镇有些沮丧。
熟门熟路地入座,拿了菜单,傅鑫随便点了两样,忽然想起什么,便也不打招呼,替唐镇点了。
然后抽走一脸茫然的唐镇手中菜单,“我替你点好了,这家店老板是法国人,我某次回家路过看到这,就去尝了尝,味道很正宗。”傅鑫的动作很自然。
这不过四十平方左右的小店,显得分外狭小却温馨。对面那男人一身剪裁得体的西装,看着和外面的就是不同,想来是从香港带的。
唐镇见对方点了根烟,潇洒地看着窗外,带着几分懒散,几分随意。
想到刚才自己因为看不懂菜单而有些窘迫,但这个男人已经替自己点菜。
这份随意,这份……唐镇形容不出来,但只知道眼前这傅鑫和普通人不一样,就如同他身上的衣服,明明同样是西装,可就是和别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