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202章 亡羊补牢

第202章 亡羊补牢
  “怎么了?”其他人听了这个消息都开心呢,怎么铁青还不高兴?
  “我说这几天,怎么这么多人来姑姑家求娶大表妹,这帮人心里发虚啊!”铁青道:“大舅兄那边打了胜仗,在没有军需给养的条件下,打了胜仗,呵呵……战功卓着的同时,那些人私底下的小动作,终究是捂不住了!”
  众人听得一头雾水,唯有熹哥儿明白铁青话里的意思:“不错,他们是想亡羊补牢。”
  两个人都想到一起去了。
  “那咋这么晚,才来报信啊?”笑哥儿吸了吸鼻子:“我大哥他们没事吧?”
  “没事的,大将军跟两位将军都平安无恙。”信使还带来了不少的东西,五百头羊,二百头牛,都是用来吃肉的,老肖头儿做主,整个榆树村,一家分一头肉牛吃。
  整个榆树村高兴地不得了,连刘三儿家都分了一头,看着眼前的肉牛,刘三儿沉默了半晌,就收下了。
  魏大亮啥也没说,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就走了。
  有些事情,说了也是浪费口水,那些事情已经发生了,覆水难收,就看这个刘三儿以后了。
  老郭家也分了一头肉牛,他们家倒是想卖掉换钱,可是老肖头儿说了,这是给大家伙儿吃的肉牛,又不敢卖了,只有捏着鼻子,奢侈了一把,吃了吧!
  信使单独给了铁青家三头奶牛,四头奶羊:“这是大将军特意吩咐的,草原上来的好牛羊,留着养好了,明年给笑夫郎肚子里的娃儿吃奶。”
  “好好好,我这正愁着去哪儿淘换几只回来呢。”铁青看了这牛羊,的确都是奶牛奶羊,而且还是草原上盯好的牛羊。
  “大将军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在一众牛羊里头,亲自挑了这些出来,这都是刚产了崽儿没俩月的,崽儿也领来了,养好了,这奶子能产半年多,后头大军里头还有揣了崽子的,等下了崽子,开春了,再赶过来。”信使道:“别的就吃肉吧!”
  因为铁青在战前,没少往东北大营里头倒腾东西,这回他们打了胜仗,那些战利品,便开始往铁青家倒腾。
  草原上的肥羊,第一批就给了铁青上百头,足够他们全家算上长工们,每天吃两头,一冬天还富富有余。
  肉牛也给了十几头,这都是吃牛肉用的。
  还有草原上那些部落过冬用的干草,都给他拉来了不少,让他可以暂时喂养一下这些牛羊,等到上大冻了,牛羊就能宰杀了。
  然后剩下的草料,就单独喂养那奶牛奶羊。
  孙空自告奋勇,他的活儿轻巧,看个大门而已,再不就帮着家里收拾一下院子扫扫地啥的,不如就近照顾一下这奶牛奶羊,他见天儿的在家,盯着奶牛奶羊,肯定能养好。
  铁青就将这奶牛奶羊交给他去管着了。
  笑哥儿也要每天去看看,单独的“奶圈”,这地方是从后菜园子那里单独隔出来的一块,只养这几只奶牛和奶羊用。
  信使回去后又跑回来了,这次带了很多的信件,都是给家里头的,肖伟除了给父母双亲和熹哥儿、笑哥儿,也单独给了铁青一封信。
  大概是知道铁青肯定不明白打仗的事情吧?他就在信里说了此次大捷的详细情况。
  其实早在过了重阳节之后,对面就有了动静。
  而肖伟他们也的确是拖不起了,这么多大军整日的列阵,也不打仗,摆着好看啊?
  估计对面也是如此吧?
  所以对面一动弹,他们也正好出手了。
  双方的战斗本该像流星碰撞一样的激烈,可事实上,一点都不激烈!
  肖伟他们据城而守,那边关本就修建的坚固,城高墙厚,且那几日都是南风,他们射箭都是顺风,敌军那边却是顶风射箭,还是往上射,哪能成么!
  最开始的一天,是打的试探,双方都没有大军压境的意思,可是晚上的时候,风向变了。
  变成了北风,不等肖伟他们犯愁,后半夜下雪了!
  就是在铁青他们这里飘了那一阵小青雪的时候,边关那里的关外,就下起了北风雪。
  草原上的人跟关内的人不一样,他们冬天是要找个温暖的,向阳的,背着风雪的地方过冬,因为他们没有房屋,只有帐篷,取暖上来说也不太好。
  何况山郎关外面的草原,那可是一马平川,一望无际……连个半人高的树木都没有,搁啥遮风挡雪啊?
  就凭那牛皮帐篷?
  草原人再抗冻,也不能在这里过冬啊!
  而且草原上冷的早,热的晚,一年四季,冬天最难熬。
  只半晚上的时间,对面就冻死了几千头牛羊,估计人也有冻死的,就是不知道人数多少。
  然后第二天,这帮草原汉子开始勐烈攻城。
  可是城墙那么高,咋打啊?连个梯子都没有,草原上没有多少树木的好么。
  就算是有树木,他们会做攻城梯吗?会做云车吗?做出来能结实吗?能用吗?
  好多问题砸在了对面草原人的头上,天气又勐然转冷,草原上的人对季节的变化是很敏感的,知道这是冬天来临了,他们去年就过得不好,今年看样子风雪来得更早。
  打了三天,愣是没啥成绩,他们就想走了。
  可惜,他们想这么轻轻松松的退回草原深处去过冬,没那么容易。
  肖伟在他们缓慢撤退的第二天晚上,玩了一把奇袭,因为对方急着回去,人心也思归,就没多少人恋战,甚至是拼命地,故而奇袭效果十分不错,加上对方辎重也不少,这一下子,就从撤退变成了溃逃。
  这好事儿啊!
  肖伟派了大军出关,这次不是应敌,是追击。
  啥牛羊马匹的都没少搂不说,斩首也不少,一万人听着不多,可是那草原部落也才五万人马,去掉受伤逃跑的一万多,俘虏的三千多,杀了的一万多,对方起码损失了一半人马。
  加上丢了的辎重,牛羊和帐篷,草原上的东西,无非是那几样生存必需品。
  牛羊,战马,帐篷和人口。
  此次大战,肖伟光是缴获的战马,就有五万匹之多!
  挑出来最好的一万匹,他打算送给皇上,当做进贡了。
  另外的各色好东西,他倒是没打算往回倒腾,毕竟这是战利品,全军都有份儿,他只是把自己应该得的那一份倒腾回去了。
  还有邵小波跟李军,他们俩没要牛羊战马啥的,反倒是要求都换成金银。
  毕竟成家了,要攒家底的呢。
  这场仗从开始打,就是三五天的功夫,到后来半夜奇袭,追击,还有后方人员打扫战场,整理战利品,统计战功,调养伤员,掩埋战死之人等等善后事宜,却是用了快十天的时间。
  前前后后算起来,有半个月了。
  这段时间里,足够很多人得到消息,然后亡羊补牢了。
  肖伟又在信里说,多亏了铁青的粮食来得及时,越是接近深秋,粮食要下来了,越有人逼迫他站队。
  他就是不从,也不能罔顾这三十万大军的性命啊!
  一直拖到后来,皇上发现了此事,一顿大怒,朝中迎来了地阵风波,好多高官落马,恰巧此时敌人来犯,他这边又立了大功,东北大营大捷的消息传回朝中。
  很多人越发的觉得,他不好惹了。
  估计能消停个几年,肖伟也能安安生生的跟熹哥儿成亲过日子。
  不过,肖伟又在信里头说了他的身体,感觉越来越好了,吃着的药丸子,他分了一些给邵小波跟李军,要铁青别在意,他们俩要是吃的好了,跟铁青买药丸子吃,一副药丸子,三百六十五粒,铁青可以定个好价钱。
  他的几个曾经一起打过仗的好友,也是跟他一个毛病,没他那么严重可也差不了多少,如今也都是身居高位,家资巨富,可命不久矣。
  问铁青能不能卖两副药丸子给他?他好托人送去给好友……能多活两天是两天啊。
  铁青看了这封信之后,果然摸着下巴想了半天,大山楂丸啥的他倒是不缺,注入生机之后,最适合给肖伟这样的人服用了。
  只要调养得当,一二年的就能差不多,要是舍得花钱,吃个三年五载的,那就跟普通人没啥两样儿了,要是一直吃个十年八年的,妥妥的能活到耄耋之年。
  但是会不会太显眼了?
  他没人可以商量,晚上躺在炕上被窝里,就偷偷地跟夫郎说了。
  笑哥儿惊讶的连瞌睡虫都跑了:“相公你傻了呀?我哥都吃好了,别人一看他都好了,肯定会来求药的,这事儿也瞒不住,他们给钱,咱们卖药,先说好了,只能在咱们眼巴前儿调养,这药丸子你送了出去,万一有人捣鬼咋办?这可是治病救命的药丸子,不是两只老母鸡,入口的药,可得当心。”
  “你还知道这些呢?”铁青也同样惊讶自家小夫郎,还有这心机呢?
  “我是听几个老嬷嬷讲故事,听出来的,据说在前朝的宫里头,那才叫杀人不见血,听得我胆战心惊的,京中的高门大户里头,宅斗的可厉害了!”笑哥儿嘻嘻哈哈的道:“幸好咱家就是普通老百姓。”
  没那些乱七八糟的一堆事情,不然他估计都不够跟人过三招的。
  “是啊,还是咱家好。”铁青想了想:“你说的也对,这是药丸子,我给大舅兄吃的都是自己做的,且是我亲自送去的,给大舅兄一个人吃的,大舅兄也是当面从自己的药匣子里头分了药丸子给邵小波跟李军吃,没过第二人的手,可是要千里迢迢的送去京中,给他那些所谓的同袍们分享,那就有一定的风险了。”
  “是啊!”笑哥儿小声的道:“我虽然听不太懂熹哥儿他们的话,但是我觉得吧,我哥在朝中好像也没啥人,有过命交情的就那么几个,虽然位高,可权也不重,说白了就是混吃等死了,可就算是这样,一旦出了啥事儿,我哥还得担责任,何必呢?他们要是想活命的话,来咱们家治病吧,治好了再回去呗!”
  总比被人算计了他哥强!
  笑哥儿的想法很简单,就放在眼皮子底下治病。
  看谁还敢算计他哥,来这里捣乱?
  乡下也有乡下的好处,来一个陌生人都能知道。
  京城那么大,那么多天潢贵胄,王公大臣,大户人家遍地都是,估计连皇上之都认不全宗室之人,何况是那么多人家了。
  人多,不认识,一旦有啥事儿了,都不知道该找谁去。
  在榆树村不同啦,来个陌生人全村儿都知道。
  “好,就听夫郎的,想治病就来咱家,那啥,咱家还有客院,你说他们来治病,咱们收多少住宿费合适?”铁青忍不住就开始算计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