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228章 盛夏轶事

第228章 盛夏轶事
  大概是“人生”第一次经历这么大动静的雷电雨,不到百天的山哥儿哭的非常凄惨,笑哥儿抱着都不行。
  “我来吧!”铁青把孩子抱在了怀里。
  他是异能者,身体冬暖夏凉不说,躺在怀里头还挺舒服。
  加上笑哥儿赶紧给他捂住小耳朵,听的雷声就小了很多。
  这个时候是不可能关闭门窗的,那多热啊!
  两口子为了孩子就这么在地上来回的走,哄孩子,外头的倾盆大雨下了下来,打雷闪电就逐渐的小了许多。
  孩子终于不哭了,但是铁青也不能放下他,一放下就哼哼唧唧要哭,铁青只好抱着,一直到孩子睡着了,他还不能放下。
  “这可咋整?”笑哥儿看了看孩子:“要不我抱着?”
  “我抱着吧,这是吓坏了,要爸爸抱着呢。”铁青抱着孩子道:“我不累,你去歇一会儿。”
  “还歇啥啊?”笑哥儿看了看外面:“要吃午饭了。”
  “那就去吃啊!”铁青抱着孩子:“你先去吃。”
  “那你呢!”铁青还抱着孩子,笑哥儿看他这样也吃不了饭啊。
  “我饿一顿没关系的,现在不打雷了,等他睡醒了,就好了。”铁青拍了拍怀里的孩子。
  小家伙儿并不沉,只有一点点重量,铁青也不敢使劲儿,就这么托着他,双手不敢使劲儿可也干不了别的事情。
  “那怎么成?”笑哥儿想了想:“我喂你吃饭,你抱着他。”
  铁青一愣,随后就笑了:“好啊!”
  今天中午因为下雨的关系,他们家吃的是两和面的馒头,蒜拍黄瓜和红烧排骨。
  “啊!”笑哥儿将馒头揪下来一块,塞给了铁青,然后又拿着一碗排骨,夹了一块带脆骨的,喂给铁青吃。
  “嗯,香!”铁青这么大的一个人,在末世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没有让人喂过饭,大概他小时候让爸妈喂过,自打懂事起就没有了。
  “瞎说啥。”笑哥儿脸红了,但是手下没闲着,又给相公喂了一块黄瓜:“这个小家伙儿怕打雷可不行。”
  一年四季,夏天雷雨少,但不代表没有。
  这么怕下去可不行。
  “没事的,他还小,等到长大了就好了。”铁青看着孩子:“听我娘说,我小时候也这样,等到了三五岁就不怕了,他打出生开始,就没听过这么大的动静,能不害怕么。”
  他还给山哥儿找理由呢。
  笑哥儿喂饱了相公,自己才开始吃饭:“幸好是夏天,饭菜凉的慢。”
  他吃的时候,正好入口的温度。
  两口子伺候这个小祖宗,可以说是尽心竭力。
  等到雨停了,孩子也睡醒了,奶娘过来抱走了,去西屋的外间喂奶。
  两口子这才有了个喘口气的机会,相互对视一眼,面面相觑半天,忍不住就乐了出来。
  “养儿方知父母恩啊!”笑哥儿叹了口气:“这么点儿大就这么磨人。”
  “这算啥磨人?等到他大一点的时候,满地跑的时候,才磨人呢。”铁青没觉得多苦,他抱着自家孩儿,让宝宝在他臂弯里睡了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
  这四个小时,他连姿势都没换过。
  一般人早就手臂麻木了,他却啥事儿都没有。
  到底是异能者,身体就是比一般人强很多。
  铁青看孩子睡着了,就让笑哥儿带着,自己出门去,终于是有时间,去西边儿的工地看看。
  话说肖伟跟熹夫郎,俩夫夫还要盖两个府邸。
  一个大将军府,一个大公子府。
  肖伟将府城的大将军府也搬到了这里来,他不想一个人留在府城,那地方他又不熟悉,何况府城大将军府,他就去住过几天而已。
  放在那里浪费了。
  不如盖在自己老家这里。
  两座府邸其实是紧挨着的,并排一样大。
  合起来像是一个“囍”字,但其实是两个“喜”字并排,皆是五进的大宅子,且后面还带着很大的一个花园子。
  这会儿只是打地基,起了围墙,但是工地上热热闹闹,来来往往的人很多,还有堆得到处都是的砖瓦木料,这里还有侍卫们巡逻,放心,不是怕他们偷东西,而是怕有野物下山,毕竟这里靠近西山脚下的杂树林子了。
  恰好,肖伟也过来看府邸工程的进度,俩人遇到了,就一起走了走。
  “我以为一二年都见不到你出门呢!”肖伟是趁着天气凉快的时候,出门来看看工程进度,这里有工部的人在,他其实也很少过来,只是偶尔来看看,第一是怕自家村里人被工部的人欺负,第二就是看看盖得是不是符合他的心意。
  这样的宅邸,都是有一定的规矩,能自主选择的地方不多,他这样的算是不错了。
  “哪儿能啊,好歹是自家的房子,过来看两眼。”铁青有点不好意思,他好像是没来过几次。
  “你给我的药丸子,我一直在吃。”肖伟看了看周围,这里是放石头的地方。
  “那就好,好好的养两年,去年冬天养的不错,一直这么吃下去,总归会好一些。”铁青发现了,这位大舅兄的身体,比刚见到的时候,可要好多了。
  “药丸子快没有了,你再给我弄六副药丸子。”肖伟倒是不客气的狮子大张口。
  “六副药丸子?”铁青有些吃惊:“不是,你这要自己吃,还是给那俩啊?”
  他是知道,大舅兄跟邵小波跟李军关系好,但是邵小波跟李军身体情况可比大舅兄要好多了。
  吃药丸子,也没必要吃这么多吧?
  一人一副,加上大舅兄,也就三副,足够了。
  “有人要来这里看病。”肖伟告诉他:“是我的一位同袍,以前是我的顶头副将,现在么,人家是镇国公,家里没儿子了,就剩下一个小孙子,他自己倒是不怕死,就怕自己死了,孙子没人照顾,家财万贯也没用,故而想带着孙子来咱们家看病,我跟他说了,去你家养病,你把客院给他住就行,他就带着个小孙子,性格么,老顽童似的,他家的小孙子倒是不错,斯斯文文,读书也好,就是身子骨儿不太健康,你记得一起给调养一二。”
  “哦,来了再说吧。”铁青道:“先看看情况,再确定要用哪种药丸子。”
  没见到人之前,铁青并不打算搓药丸子,搓多了没人要他卖给谁啊?
  何况这个东西,少才好,饥饿营销,他还是会的。
  不过回头还是打算给大舅兄一匣子吧,他敢肯定,大舅兄不是自己吃,肯定是分给了邵小波跟李军俩。
  “你知道就好。”肖伟在工地走了一圈儿:“中午天气热了,让人多休息一个时辰。”
  管理工地的工头一脸的汗:“大将军,不能再拖工期了,这要是拖着的话,恐怕立秋之后就整不好了。”
  “那就继续,一二年的,朝廷不至于这点时间都不给,大中午的日头这么大,你让人晒中暑了咋办?”肖伟告诉他:“本大将军不着急住新房。”
  他双亲家那也是新房呢!
  在乡下这个地方,新三年旧三年,可不是白说的,一般盖好了房子,三年之内都算是新的。
  对方不敢跟肖伟呛声,只好回去跟人说,工期延后一倍的时间,大家好好干活儿吧。
  铁青却是去看了看工地上的饭菜。
  你还别说,朝廷就是有钱,大方!
  每顿饭都有一个肉菜,虽然不是纯肉的那种,但是红烧肉炖粉条,萝卜炖牛肉啥的,都是不缺的;主食也很简单,早饭必定是大肉包子,这可是干活儿的人,不吃饱、不吃好可咋办?
  小米粥,搭配的永远都是咸菜。
  不过咸菜种类还挺多,大概后厨也有能耐人掌勺。
  中午是一荤一素两个菜,还有一个汤,不拘是啥汤,总归是有一汤。
  晚上就是一荤一素,没有汤了,而且多数的时候,都是两和面的馒头,这个方便一些。
  这里的人工钱高,但是活儿重了点,所以他们平时都会在下了工之后,去肖姑姑家的杂货铺子里,买一些卤味回去,再打上二两小酒,吃点喝点,晚上躺炕上一顿唿噜,还挺解乏的呢。
  铁青还发现了一个人,刘三儿,他也在上工,只是他是临时的,工钱低一些,却干活下力气。
  他也看到了铁青,笑了笑,没了以前的娇生惯养,整个人多了一丝憨厚之气。
  铁青也朝他咧咧嘴,没说话,毕竟现在刘三儿在干活,他跑过去唠嗑儿,不太好。
  不过大概是铁青朝刘三儿笑了笑,刘三儿后来就不再被分配去搬砖石了,改成让他去看守木料,这个活儿比较轻快,刘三儿也相当的珍惜这次机会,一直做得不错。
  铁青跟肖伟汇合之后,又去了一趟肖姑姑那里,如今肖姑姑这里生意兴隆,铁青还要分派人手去肖姑姑的菜地锄草,秋白菜已经长出来了。
  “这两天卤蛋卖得特别好!”肖姑姑乐呵呵的道:“尤其是铁青你说的,用点小葱香菜和酱油,给那卤鹅蛋拌一下,能卖二十文一份,吃着好吃又爽脆,我没放辣椒,他们爱喝酒,再放辣椒怕伤了胃口,他们都说我这心细呢。”
  “那是您心好,不然的话,光追求口感,放辣椒油,他们也吃的更喜欢,到时候胃口倒了,胃病犯了,可就难喽!”铁青是真的很佩服肖姑姑,其实这凉拌卤鹅蛋,放点辣椒油,的确是更美味,但是如果配上烧酒的话,吃的时间长了,恐怕胃口受不了。
  这年头,乡下人有了啥病,别的不说,先挺个几次,实在挺不住了才会去看郎中。
  古往今来,这病都是大事儿。
  不管是啥时候,人有啥,也别有病。
  “还有野鸡蛋,这下子,就连几个娃娃都敢去捡了野鸡蛋回来,在我这里换糖吃,你有空的时候,去西边儿走走,大一些的野物也都打一打,免得伤了那些个娃娃们。”肖姑姑这里收购的东西多,很多小孩儿特意采了好的野菜,也来这里卖,肖姑姑都收,哪怕是一筐野菜,只能切了喂后院的家禽,她也要,给几个孩子铜板,再一人给一块糖球甜甜嘴儿。
  引得村里头的几个孩子,越发的往她这里跑了,中午的时候,还会做一碗面,一人一个大碗,里头热汤面,放上俩卤鸡蛋。
  都知道肖姑姑喜欢孩子,但是有些人家觉得占了肖姑姑家的便宜,偶尔也会给肖姑姑家送来几条鱼,一把青菜啥的,乡下人家,都这样。
  “行,我过几天就去一趟,看看有啥狍子之类的,打几只下来,吃不了就卤上慢慢卖。”铁青道:“还要兔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