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388章 过大年啦!

第388章 过大年啦!
  小年之前,村里头隔三差五的就去县城采购一些年货,铁青也联合长工们,去了几次县城,年货采购了一大堆回来,终于在腊月三十的时候,在家待着准备过年了。
  “去年放鞭炮,他都没哭,今年会闹么?”笑哥儿抱着孩子,看小山哥儿在怀里玩一个七巧板。
  “应该不会吧?”铁青蠢蠢欲动:“我能带他出去玩个摔炮啥的么?小洋鞭儿他能放么?”
  这都是适合孩子们玩得东西。
  摔炮就是一个纸卷着个东西,一摔就响的那种小东西,大概酸枣那么大点儿,适合小孩儿玩耍。
  小洋鞭儿就是只有一点就响、但是动静不大的小鞭炮,大概二十响左右,也是适合小孩子点燃的小鞭炮,威力小,也不会造成伤害。
  笑哥儿头两年超级爱玩的,但是这两年因为有了孩子,他就不玩了,都当爹爹了,还玩什么?
  就像是他娘总是在他耳边说的话:都当爹的人了,不要那么贪玩,要稳重!
  于是稳重的笑哥儿就不怎么玩了。
  但是他知道这些小东西的:“不行吧?他还那么小,我都是在五六岁之后才玩的。”
  他没说他哥哥很小的时候就带着他玩了。
  可是他有哥哥带,小山哥儿可没有。
  “是吗?”其实铁青都准备好了,就是孩子太小,不可能带出去玩儿。
  他就把这些东西都放了起来,不让孩子看到,小山哥儿现在只会颠颠的在地上跑,会说话,但不太连贯。
  这么点儿大的孩子,已经开始学着认字了,铁青教导的,简单的字都认识了,比如说“人”、“口”、“舌”这样的字。
  小孩儿不太明白过年是啥意思,就知道这几天好吃的好多!
  各种油炸食品,空气中都飘荡着美味,不过今年过年,人家长工们也要回去过年了,铁青家就没有旁人了,一家三口守着这么大的家干啥?
  杏花嫂子准备好了各色吃食就带着丈夫儿子回了他们家的新房去过年,铁青收拾了一下夫郎跟孩子,跑去大将军府过年了,反正他们家也没长辈,过年这两天,家里灯笼不灭,全靠家里的狗狗看家,他则是带着夫郎孩子,去了老丈杆子家。
  看到铁青他们一家三口上门来,老肖婶子还愣了愣神。
  “老丈母娘,来你家过年了。”铁青乐呵呵的将小山哥儿举到了老丈母娘跟前儿。
  “唉,唉!”老肖婶子当时就笑成了一朵花儿一样,将孩子接了过来:“好,好,来家里过个团圆年。”
  这几年,家里头变化太大,外头的事情也太多,这好不容易过了个年,可得好好的团聚一下。
  有了小子跟儿夫郎,还有哥儿跟哥胥,还有两个孩子。
  老肖两口子乐的见牙不见眼。
  肖伟也高兴地很,拍了拍铁青的肩膀:“你来的正好。”
  其实他也想让弟弟回来过年,无奈的是,弟弟成了别人家的夫郎,过年不在自己家,回娘家来算咋回事儿?
  除非铁青带着他回来。
  可是铁家也要过年的好么!
  谁知道铁青竟然如此大方。
  带了笑夫郎跟山哥儿回了大将军府过年。
  熹夫郎笑的更开心,将两个孩子都放在外间的大炕上玩耍,他跟笑夫郎俩有说有笑的,老肖婶子看着俩孩子,笑的见牙不见眼。
  老肖头儿更是开心的这个孩子看看,那个孩子瞅瞅,看不够的看,哪怕山哥儿是个小哥儿,那也喜欢的很。
  大将军府好啊,都不用他们干啥,伺候的人一大堆,到点儿吃饭,平时他们没时间聚到一起,这会儿还可以组个局,搓个麻将啥的,没想到还都会玩儿麻将。
  “以前不玩儿的,但是会玩儿,现在么……碰!”肖伟玩的还挺熘。
  关键是他背后有熹夫郎在,熹夫郎玩的可好了,不过他给肖伟当军师,抱着孩子一家三口一伙儿的。
  铁青也会玩儿,笑夫郎不会,但是笑夫郎抱着孩子爱看啊。
  就连抓牌,都是山哥儿给铁青抓的,铁青美其名曰:鸿运!
  老肖头儿跟老肖太太座的对家儿,一家子人玩起了麻将,当然,输赢都是用苞米粒儿替代,一人一百个苞米粒子,最后查一查谁的苞米粒子最多,谁就赢了。
  玩得很开心,年夜饭也很丰盛,二十四道大菜,铁青还去自家放了一挂鞭炮,表示家中过年了。
  点燃了家里的羊角大灯,亮亮堂堂的照着家里。
  然后回到了大将军府吃年夜饭,等到热闹过了,才带着夫郎孩子回了家守夜。
  因为热闹,孩子也不怕鞭炮声了,竟然没哭也没闹,跟小栓子俩在炕上玩的还挺好。
  回来洗涮过后就睡着了。
  大年初一,吃了饺子就都睡了个回笼觉。
  初二铁青就带着夫郎孩子又去了老肖家的老宅,那里一直都保持原样,老肖两口子偶尔也会回来住一宿,这里还有一些熹夫郎派来的人在负责打扫和维护。
  乡下房子,如果没人住的话,很快就会腐朽落灰。
  熹夫郎看笑夫郎都羡慕的不得了:“你这回娘家可够轻松的了,想回就回。”
  这娘家也就隔了几家大门而已,可不是想回就回么。
  “你这回娘家也挺快的,从东门出来,西门进去就行了。”笑哥儿调侃道:“还自成一家呢!”
  他说的是大公子府。
  说起回娘家,熹夫郎可不是从大将军府出门,一拐弯儿就进了大公子府。
  这两家府邸别看是紧挨着的,但是各自有大门儿,熹夫郎要想回娘家,就这么回了。
  肖姑姑也带着孩子们来了老肖家。
  一家人嘻嘻哈哈的过了初二跟初三。
  初四的时候,肖伟将肖老六跟肖老八以及肖姑姑全家都接到了大将军府上聚一聚。
  在家过了初五,初六开始,大家才出门走亲戚,串门儿。
  铁青家自然是宾客盈门,家里长工们都来给他拜年了,他也发了红包。
  各家小孩子跑来玩儿,铁青将家里买的摔炮儿啊,小洋鞭儿啊,都给了小子们玩耍去,笑哥儿就给了糖块点心啥的,牛肉干等等好吃的。
  孩子们开心的不得了。
  等到了初十,有人说去县城看灯,铁青跟笑哥儿没去,他们在家看灯也一样,榆树村延续了去年的传统,今年的正月十二开始,一直到正月十六结束,这几日各家各户都有在门口摆摊儿。
  大将军府跟镇北侯府以及大公子府没有摆,老肖家摆了,竟然是个面摊儿,还是刀削面摊儿。
  东北这旮沓,是没有见过这样的刀削面的,因为刀削面是山西那边的吃食儿,这边没有见过啊!
  这可新鲜了嘿!
  不少人过来看热闹呢。
  铁青家门口就是油炸肉丸子,两文钱一份,一份也就五六个,用牛皮纸卷着小桶样儿,放里头五六个,拿着吃就行,都是刚出锅的,热乎的肉丸子。
  “这不得赔钱啊?”铁力有些担心。
  “就是图个乐呵。”铁青不在乎的道:“想吃你也能来一份。”
  “不了,家里今天吃的挺饱的。”铁力摆了摆手。
  其实这肉丸子,个头不大,也就鸡蛋黄那么大吧,加上肉丸子里头放的淀粉啊,调味粉之类的东西,放上点儿去油腻的葱花儿一搅拌,真没用多少肉。
  花灯各家各户都挂了一些,大将军府、大公子府和镇北侯府、老肖家跟铁家都挂了好看的花灯出去。
  熹夫郎更是在村子冰雪围墙的大门两侧,挂了两串儿长长的,高高的大红灯笼,远远看着就喜气的很,冰雪围墙上也挂了一些,整个村子都亮堂堂的,尤其是正月十五的时候,其他人家可能就是放个鞭炮一点烟花,大将军府却放了一刻钟的烟花,那烟花个头大,还很响亮,漂亮的烟花在空中绽放,明月下,绚烂而夺目。
  “花!爸爸,花花在天上!”小山哥儿被裹得严严实实的抱出来看烟花,头一次见到这样的东西,小山哥儿老稀奇了。
  “对,烟花,花花在天上。”铁青抱着孩子,他力气大,怕笑哥儿抱孩子累胳膊,幸好孩子跟他也行,被抱着也不找他爹爹,跟大家一起看烟花。
  这边放了烟花之后,县城那边也放了烟花,边关那里不能放,因为边关那里夜间有警讯的烟花,不可以无缘无故放烟花的,所以他们只能看。
  任何时代,军人都是时刻警惕着。
  过了十五之后,这新年继续过,不过很多人家开始出村子去走亲戚了。
  老铁家没亲戚,笑哥儿在外村也没有,就都在村子里行动,他们去旁人家,旁人也来他们家,这过年么,就是走走礼,在一起聚一聚。
  等到出了正月,铁青在正月最后一日,就跟铁力将铁生送去了县城里的学堂。
  这学堂是公家开的,但是读书的孩子真心不多,北地的文风不怎么盛行,但是练武的可不少。
  将孩子送到了这里,铁力又带了一车的礼物,送给先生们,铁青则是给杨家大嫂留了点银钱和东西:“这孩子在这里,还得麻烦你们了。”
  “这说的是啥话?孩子在这里你们尽管放心!”杨家大嫂是个麻利的妇人,对铁生也很照顾。
  自家的孩子跟铁生也算是同窗了。
  孩子送到了,俩人在这里住了一夜,二月初一才回去,第二天就吃到了猪头肉。
  农家算是过完了年,开始收拾农具,打算给地里头上农家肥,这马上要准备春耕了。
  二月初三的晚上还下了一场大雪,大的第二天铁青差点推不开们。
  外面冷的跟寒冬腊月似的:“这是老天爷作妖呢?”
  “突然冷上了还!”铁力他们都回来干活了,家里不用管,他们晚上会回到家里去住,白天来铁家上工。
  只有孙空两口子特别,郝三丫将家里托付给了大姐跟二姐,自己跟丈夫来了铁家,住在门房这边。
  铁家的门房其实也不错的,里外间的小套间,吃饭就跟跟着铁力杏花嫂子他们一起,而且这伙食的确是不错。
  甚至郝三丫还偷偷地问过孙空:“东家吃啥咱们跟着吃啥啊!”
  “对啊,就是小山哥儿吃的不一样,他还小,吃的都是炖牛奶啊肉末蛋羹啥的,剩下的东家吃啥咱们吃啥。”孙空给她夹了一块肥嘟嘟的猪蹄儿:“吃吧,下午扫一扫院子就没旁的事儿了。”
  铁家活儿不多,门房的活儿更少,扫院子都是孙空给自家媳妇儿找到的活儿,喂鸡鸭鹅啥的,都是归他管了,尤其是家里的狗狗,每顿饭都有肉汤拌饭,甚至会有肉骨头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