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弄个野菜来吃吃
大家都这么说了,老亲王除了同意,也没旁的意见。
当天晚上就住在了这里,同时,整个树林县都暗潮汹涌。
第二天肖伟就派了自己人去东北大营,调遣三千兵马过来,名义是“剿匪”。
“剿匪?”铁青早上吃饭,听了这个名头乐的直拍桌子:“就树林县这地方,穷的嘎嘎响,兔子来了都不拉屎的地方,还有啥匪患啊?那土匪也不怕饿死啊?”
“瞎说啥大实话!”笑哥儿赶紧给他碗里头塞了半个咸鸭蛋清儿。
咸鸭蛋黄让笑哥儿给拌饭了,他不要吃清儿,就爱吃黄儿,流油的咸鸭蛋黄。
肖伟抹了一把脸:“算了,你在家好好照顾那老爷子就行,千万不可得罪了。”
“知道了,大舅兄,咱家又不是没接待过贵客,连当今太子爷都在这里住过,你怕啥?”铁青来自末世,末世之前那也是个好时代,对封建皇权啥的真心没啥特殊感觉。
后来末世的时候,秩序分崩离析,越发的不成体统了。
在榆树村这里,铁青也没觉得有啥不好,大家都一样儿,后来发达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同。
所以对前来调养身体的,也一视同仁。
打发走了有点啰里啰嗦的大就兄,铁青就跟笑哥儿道:“要出门去玩儿一下么?挖点野菜回来吧!”
“行啊!今儿天气好,带孩子出门去。”笑哥儿好长时间没出门了,也想出去走走,如今天气正好,不冷不热的,他也想出门熘达熘达。
两口子吃过了饭,就带着孩子出门了,后院的那位老亲王没人去管他,老亲王在本地可以自由自在,想去哪儿去哪儿,自家的粮仓都可以。
他们家的粮仓足够这些人吃的了,熹夫郎跟他们家买了好大一批粮食。
这是要给老亲王带来的人吃的东西,这帮人不可能都给细粮,多数时候也是吃的粗粮。
勐地到来这么多人,大公子府也没那么多存粮,幸好铁青家的粮仓是满的。
等到老亲王吃够了早饭,来到了中院的时候,发现人没了!
“人呢?”老亲王还记得,铁青没给他药丸子呢。
本以为今天能拿到的,但是人呢?
身边的内侍请了铁力过来询问:“人呢?你们东家。”
“哦,东家跟当家夫郎带着孩子去了外面,挖野菜去了,中午要回来吃饭的。”铁力也很客气:“说要给老人家挖点野菜回来蘸酱吃,中午还有新打的鸡蛋酱。”
“野菜哪儿没有,用得着他们去挖吗?”老亲王生气的道:“还把孩子抱出去了。”
连个玩的都没有。
正说着呢,熹夫郎来了,他抱着孩子来了:“父亲,晚上我公婆就回来了。”
“哦?”老亲王一扬眉。
铁青不知道家里有啥事儿,他带着夫郎跟孩子,在杂树林子里挖野菜,这里的野菜不少,局麻菜、婆婆丁跟野山葱。
小山哥儿在这里跑不快,但是他看啥都好奇啊,笑哥儿只能追着他跑,挖野菜基本上都是铁青的事情了。
一大一小在一起玩耍的还挺开心。
一直到中午的时候,才收拾了东西回去。
“回去就能吃饭了。”铁青背着孩子,笑哥儿拎着野菜筐,两口子手拉着手回了家。
一进门就看到了熹夫郎,老亲王正抱着小栓子玩儿的开心。
这一老一小也不知道怎么玩儿的,乐的嘎嘎的,倒是熹夫郎,不太高兴的样子:“野菜哪儿不能挖?谁都能挖,你们俩跑出去干啥?怎么不在家。”
“我们就是出去挖个野菜而已,不至于吧。”铁青乐了:“家里捞了单饼,炒了土豆丝儿,还有野菜,鸡蛋酱,吃点吧。”
“我……嗨!”熹夫郎还能说啥?跺跺脚丫子,到底是留下来吃午饭了。
午饭的确是像铁青说的那样,野菜洗了一大盘子,铁青竟然要这位老亲王,吃蘸酱菜。
“这是野菜,我知道,但是没见过这样的。”老亲王看了半天,没敢下筷子。
“吃吧,好着呢。”铁青自己夹了野菜,蘸鸡蛋酱,加入野葱,吃了一大口:“好吃的,吃吧。”
熹夫郎竟然也吃了,老亲王这才吃了一口。
其实不论是局麻菜还是婆婆丁,都是撤火的东西,铁青看过这位老亲王的身体,这家伙双目赤红,嘴丫子还有些糜烂,一说话有点哑嗓子,要不仔细听,听不出来,但是绝对是上火了。
而且听声音还听的不太准确,这是标准的眼花耳鸣之症,这人吃饭的时候,吃的菜多肉少。
估计方便情况也不太好。
所以铁青才让他吃野菜,还是这两种野菜,都是撤火的东西。
多吃两顿,保证能缓解他的不舒服,还有就是不让他过多的操心。
吃过了午饭,好么,孩子要睡觉了,他们也要睡午觉了。
“你年纪轻轻的一天怎么怎么多觉啊?”老亲王都生气了。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啊。”铁青乐呵的跟他道:“你也应该去睡个午觉,咱们下午再说看病的事情。”
老亲王能怎么说?铁青已经闭起眼睛睡着了。
他没办法,只好回去,这里很安静,也没有啥公务,最开始坐在炕上生闷气,然后就有点困了。
然后慢慢的就躺在了炕上,睡着了。
后头还是小山哥儿跑来找老爷爷玩儿,才把他给叫醒,小孩儿趴在一边,摸着他胡子,一边摸一边喊:“王爷爷,王爷爷,起来了,起来了!”
他不知道“王爷”是个啥意思,就叫叠字,喊人家王爷爷。
“孩儿啊!”老王爷哭笑不得的把孩子抱了起来:“爷爷不姓王。”
“王爷爷?”小家伙儿不甚懂的这些,还是固执的喊“王爷爷”,把老王爷都叫的不知道说啥好了。
抱着孩子出来看到铁青夫夫俩,没好气的道:“这孩子就是太小了,愣是给老夫改了个姓氏。”
“呵呵……要不,您说说您原来姓啥?教他叫您原来的姓氏,后头缀上爷爷二字。”铁青说着还黯淡了一下:“我这人福薄,父母双亲与兄长都……他就是想喊爷爷,也只能超您这样的人喊了。”
心里的确是想自己的双亲了,老爹老妈也不知道在那边过得怎么样,想必大哥会孝顺他们吧?他走的时候,因为怕一去不回头,特意给三个人留了不少的东西,因为家里头两个异能者,大哥没有去围剿丧尸王,留了下来,照顾父母。
更有大哥也是顶级异能者之一,末世也不会吃亏。
“算了算了,让他叫着吧,这么点儿大的孩子懂什么?”老亲王倒是个喜欢孩子的人,抱着玩了一会儿,就放下了孩子,让孩子在地上玩耍。
铁青讪讪的摸了摸鼻子:“今天晚上咱们去大将军府吃饭,我那老丈杆子跟老丈母娘回来了,还有我那姑丈母娘也一起,大家都是亲戚,见一见挺好。”
“好,见一见吧,我也替熹哥儿的父皇,见一见这老亲家。”他倒是挺大方的,连皇帝都能给代表了。
索性不是啥坏事儿,更不是啥大事儿。
“那感情好,要真让我那老丈杆子全家去京城见皇帝,还不得吓个半死啊?”铁青打趣儿:“都是平头老百姓,骤然当了个虚职的官儿,也是当的稀里煳涂,要真是陛见,可真要了命了。”
平时见到县太爷都客客气气的人,突然见了皇帝是个啥感受?
铁青倒是能理解老两口,一辈子在土里头刨食儿吃的老农民,见的什么皇帝啊?
老亲王也不恼:“成,见一见,我这早就准备好了礼物,会亲家吗?头一次呢!”
铁青笑着调侃:“难道您老没会过亲家?”
“倒是会过,可就像是你说的那样,我这身份地位,没人能跟我一样自在,故而家中的几个孩子,亲家倒是不少,却都对我敬重有余,平视不足啊!”他一个异姓亲王,可不是谁都能平视的,除非是皇室的亲王。
无奈的是,铁青听熹夫郎提过几句,皇帝以前倒是有兄弟姐妹,可他一反叛的时候,这些兄弟姐妹,要么跟他断绝关系,甚至是除族!要么就是被朝廷拿住,杀了祭旗,也挺惨的。
以至于这位皇帝虽然荣登九五,真正的皇亲国戚,其实是没几个的,几个皇子被贬的贬,被庶的庶人,那些个皇亲国戚也都完蛋了,现在的皇室宗亲还真没几家。
说起来,老肖夫妻俩,还真的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呢!
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老两口子,这会儿正一个坐车一个赶车,后头还有好几辆大车拉着人跟东西,往家走。
顺便在车子上唠唠嗑儿。
“你说山哥儿都三岁了吧?怎么笑哥儿这肚子,又没动静了呢?”老肖婶子终究是惦记笑哥儿的:“铁青这么大的家业,怎么着,也得有个小子继承啊!”
别看整天乐呵呵的,她还是担心笑哥儿,要是没生个小子,铁青那么大的家业,真的要招赘个儿胥进门吗?
当年他们家笑哥儿多艰难啊!
“铁青都不着急,你着啥急?我看铁青那意思,颇有点顺其自然的架势,咱们催促也没用,孩子们都大了,有自己的想法。”老肖头儿却看得很开:“再说了,你看看铁青那样子,是会嫌弃这种事情的人吗?这娶了笑哥儿也好几年了,还整天宝贝儿似的看着,跟新婚时一样。”
“铁青是个长情的人。”老肖婶子倒是感叹不已:“以往哪儿想到他真的对笑哥儿这么好?咱家笑哥儿苦尽甘来啦。”
当初的迫不得已,也没有真的要求人家铁青,必须一辈子对笑哥儿咋样咋样,这小两口儿过日子,头两年过得是甜甜蜜蜜,后头过得更多的是亲情。
可是铁青貌似对笑哥儿一直是这样,成亲之后啥样儿,还是啥样儿,生了个小哥儿也宝贝的很,甚至笑哥儿在家过得舒心惬意,手上连早年间留下来的冻疮都好几年没犯过了。
这冻疮不容易好,需得细细的养几年,才能痊愈,而且容易复发。
铁青能把笑哥儿手上的痘疮都给养好了,可见在家里头是多疼惜笑哥儿。
家中那么多长工,如今又加了不少内眷进去,估计笑哥儿在家真的啥都不用干,只管带孩子享清福了。
“铁青是个好的,咱家笑哥儿也不差。”肖姑姑在后头的马车听见了,就大声的道:“咱家笑哥儿是个好孩子。”
笑哥儿品行好,性格也好,这要是换了一个小夫郎,日子过成这样,还不得飘起来啊?
可是笑哥儿并没有,他还是那个笑哥儿,这一点,很多人都佩服。
“是,是个好孩子。”老肖头儿乐了:“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有了这两个孩子。”
老肖婶子也十分自得:“俩孩子都好,都好。”
肖姑姑看着好几大车的货品:“这次回来十天半个月的不用去县城里了,这么多的货,足够卖一阵子了。”
“你这些东西进的可够及时,眼看着端午节了,旁的不说,咱们村儿的人,还是爱去你那里买东西的。”老肖头儿也很佩服这个妹妹,别看才开了几年的杂货铺子,却赚了不少银子,如今杂货铺子成了全村人都爱去的地方,不止东西齐全,价格跟县城里的差不多。
更有一些比县城里的还好。
肖伟的一些手下,分到的一些战利品,拿回来之后,自己不用或者不喜欢的,就放到肖姑姑的铺子里去寄卖。
只需要略微给的抽成,肖姑姑就会好好地给寄卖,不少东西她们看不上,不代表其他人看不上。
甚至还有人特意来这里挑买东西呢。
肖姑姑的日子过得越发的红火了起来。
又有了入赘的女婿在,这日子有了奔头儿。
倒是老肖头儿,突然提了个事儿:“肖蕊要相看人家了吧?”
肖蕊今年都十五岁了,也该看起来了,十七八岁嫁出去正好。
如今肖姑姑家没外债,还有一些存款,加上肖蕊长得是姐妹三人里最好看的那个。
作者闲话: 江湖有话要说:江湖胃病犯了,半夜起来吐了一阵子,吐的精神了,也不睡觉了,干脆起来码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