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459章 人多是非多

第459章 人多是非多
  这会儿已经有人出来看热闹了。
  但是在看到双方的时候,就有人认出来,这不是铁青跟笑夫郎吗?
  再看对方,新来的商队。
  今天刚到这里,据说是个啥商队,有些斤斤计较,选了刘三儿家入住,是因为刘三儿家地方不大,要价也不高。
  刘三儿两口子又带着孩子,住到了他们家的仓房隔壁,将正房倒出来,招待商队,能多挣点儿。
  而且良夫郎负责做饭,商队在他们家吃住,住宿上一个月一两银子的底价,但是吃上头,就有很多花活儿了。
  良夫郎去年早早地就养了一百多大鹅子,一百多鸭子和两百只鸡。
  这么大规模的饲养,他们家的瘪谷子、苞米糠啥的都喂了这帮小生灵,今年一开春儿他们家的这些家禽就下蛋了,还养了十头大肥猪。
  为此,好几年都不往来的娘家人,又想上门低价收他们家的鸡蛋。
  良夫郎直接把人骂跑了。
  老郭家现在为了挣钱不要脸了。
  “干啥呢你们!”第一个看事不好的竟然是刘三儿。
  如今他也奔四的人了,膝下就这么一个哥儿,良夫郎身体不太好,是那种寒性体质,不易受孕。
  还不知道能不能有小子呢。
  家里招待的这第一个商队,就给他惹事儿。
  惹谁不好,非得惹上了铁青,还有笑夫郎,这不是寿星公吃砒霜,不要命了吗?
  “他们想碰瓷儿!”领头的正在气头上,身边这个族侄却想将事情闹大,其实他明白,族侄有些小心思,第一是这里的规矩太多,以往他们可没这么多条条框框的束缚。
  第二就是不能带人回来玩儿。
  以往他们出门,到了一个地方,这个族侄总是沾花惹草,或者调戏调戏大姑娘小媳妇儿啥的,无非是他们走商,不在一个地方长待,就算是卡点儿油,人家拿他们也没办法。
  但是这里不行,这里是边关,东北民风彪悍是全天下都知道的事情好么。
  “放屁!”结果他这话刚说出口,笑哥儿就骂开了:“你以为别人都跟你一样眼瘸了啊?我们好好地回家,你非得要强买我们的猎物,还丢给我二两银子,当我没见过钱?老子能用银子砸死你。”
  骂的铁青都想笑了,他们家的确是有钱,用银子砸死对方啥的,还真是能办到。
  但是旁人认为笑夫郎是气疯了,才会如此。
  “刘三儿,是我们心急了,吓着孩子了。”领队的只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狠狠地踢了一脚族侄,又吼了他一句:“闭嘴!”
  那小子委屈的不行,但是看到同伴被踢之后,哎呦半天没爬起来,他也不敢轻易地靠近铁青他们了。
  “你们这是干啥?铁青跟笑夫郎不是那种人,人家的钱能把你们给埋了!”刘三儿拉长了脸,三角眼的眼皮子一耷拉,看着就挺阴霾的样子:“要跟你们碰瓷儿?他要碰瓷儿你们,我倒是要看看天,是不是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
  刘三儿竟然给铁青说话,铁青扬了扬眉毛。
  笑夫郎可不管那个:“刘三儿,你们家的客儿可不咋守规矩,想要强买强卖,你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你们来的时候,应该是看过了守则的条款,这件事情,我找村长做主。”铁青将笑哥儿拉了回来:“我们回家去。”
  “哼!”笑哥儿看这三个人不顺眼,哼了一声就走了。
  其他人对这三个人指指点点不说,没有一个人上来给他们说句话,或者是扶一下倒地的那个哼哼唧唧还没爬起来的人。
  铁青带着夫郎孩子回了家,长工们今天集体出去遛马,顺便去了一趟县城,给所有的马匹都换个马掌,这个事儿,只能他们一起去办,所以晚上他们就不回来了,在县城可能需要三到五天的时间。
  所以铁家今天就剩下一群内眷跟三个老头儿,今天学堂还放假。
  以及看守大门的孙空。
  老头们的常随将院子打扫的很干净。
  一家四口回来,正好遇到三个老头儿,在他们家一棵超级大的杏树下坐着,正在下棋。
  孔老大人跟周老大人下棋,旁边站着一个吸熘果茶的关老大人。
  这三个老头儿在铁家过得十分惬意,过年的时候,也是一起吃的年夜饭,还给了铁家俩孩子压岁钱,红包很丰厚。
  一看他们一家四口回来了,也不下棋了。
  关老大人抱起了铁蛋儿,周老大人默不作声的接过了铁青他们的猎物,孔老大人看了一样笑夫郎手里的野餐篮子:“这么多的狙麻菜,今天能吃一盘蘸酱菜啦!”
  “还有婆婆丁呢。”笑哥儿道:“晚上少吃咸的,让厨房打一些鸡蛋酱来。”
  “行啊!”三个人已经习惯了,铁家给他们的饭菜都很普通,家常的味道,根本没啥大鱼大肉。
  但是就这么简答的伙食,愣是把他们的身体,调养的不错。
  如今他们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逐渐变好,对这里就更舍不得了。
  将东西送去了厨房,大金叔已经开始收拾了,小金叔连饭都烧上了,就差菜了。
  还没吃晚饭呢,魏村长就来了:“刘三儿把今天入住的商队撵走了。”
  “哦?”铁青想了想:“撵走也好,这样的商队,在咱们村儿不好。”
  动不动就想动手,遇到好说话甚至是老实巴交的村民,无疑会让村民们吃亏。
  可是遇到了他铁青,这就变成他们踢到了铁板。
  欺软怕硬,不外如是。
  “我也是这么想的,并且我让杨大生去了一趟县城,跟他哥说一声,这样的商队,也得注意一些,护卫们多了,是非也就多了,何况我听说有些商队的护卫,喝多了在县城里闹事,还有非礼人家大姑娘小媳妇儿,摸人家哥儿小夫郎的,没少被县令大人收拾。”
  “许州大哥那人,眼里揉不得沙子。”铁青知道许州很在意树林县的风评,开启了边贸之后,榷场建成了,他就更在意了。
  尤其是来的商队很多,这个时候,一般都是先探探路,加上商队的素质良莠不齐,各种事情频发。
  前天还听人说,有人在柳树村找了个宿,结果那里的一个啥二掌柜的竟然摸了一个年轻夫郎的屁股,吓得那夫郎回去就病了。
  高热不退,要不是那家汉子兄弟多,将那一支商队直接撵出了村子,恐怕那夫郎会被活活吓死。
  还有住进县城的人,没事儿满大街熘达,本以为是在寻找商机,后来才知道,啥寻找商机啊?是在寻找青楼楚馆。
  可怜树林县,因为以前穷的嘎嘎响的关系,又是边关关隘所在地,还有兵营啥的,根本没有任何青楼楚馆的生存土壤。
  这地方,没几个人会兜里有钱逛青楼楚馆。
  而许州作为县令大人,严格禁止在树林县,出现青楼楚馆这种有伤风化的买卖。
  反正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出现。
  加上他还有东北大营做后台,又有榷场那边的入场名额决定权,没人敢顶风作案。
  谁家想要开买卖,必须要经过县衙的批准。
  至于有人想用府衙压县衙,陆一那边就过不去。
  “咱们村儿更不能拖后腿,像是这种不好的人,就不能进了,我已经答应了刘三儿,明天给他们家再送去一个大一些的商队。”魏村长道:“刘三儿这次做的不错。”
  虽然损失了一点钱,但是名声好了很多。
  尤其是刘三儿跟良夫郎两个也算是比较厉害的夫夫,对上商队都不气弱,直接就撵人滚蛋。
  他没告诉铁青的是,那个商队还想赖着不走,惊动了巡逻队,赶巧了,今天领队的是巴赫,他二话不说,就跟三十五位巡逻队的人,将商队驱逐了出去。
  这个商队好像是个什么江南有名的富商的买卖,不过不管是谁的买卖,这个商队甭想在东北榷场这边做买卖了。
  铁青没当一回事儿,倒是惹事儿了的那个商队,却惨了。
  他们其实是贩卖锦缎的江南富商的商队,这支商队就是来探路的,他们主要不是做买卖,而是走个门道,看看情况。
  草原上对丝绸的需求很大,而且草原跟中原不同。
  中原一般的高级布料都是走的清雅路线,只有办喜事的时候才会大红大绿,平时都是素雅为主。
  一般的锦缎啊,丝绸都是很有品味的那种。
  草原不同,草原人就喜欢颜色艳丽的东西,不管是布匹还是香料,都是如此。
  他们那里听说了榷场的对象是草原之后,就开始了囤积锦缎,而且那些锦缎都是中档的锦缎,却颜色艳丽,花色奔放,是草原人会喜欢的锦缎。
  同时,中档锦缎还能在这边卖出高档甚至是极高档的价格。
  这可是很赚钱的买卖,虽然路途远了一些,可是能挣钱啊!
  要是这生意失败了,他们东家存放的那些艳俗的中档锦缎,卖给谁去?
  那颜色也不是中原人喜欢的啊!
  这下子怎么办?领队的欲哭无泪。
  事情办砸了,有可能让东家损失一大笔钱,以及一大笔利润。
  不过这事儿,跟铁青已经没关系了,他吃过了红烧兔子肉之后,就开始在家里准备春耕事宜,同时,山哥儿也开始继续上学的日子,读书练武以及学做针线,同时,还要学厨艺。
  因为笑哥儿已经开始教他如何择菜了。
  “这是草,不能吃,所以,要丢出去……这是韭菜,一定要摘干净,不然的话,会带着泥土,吃进肚子里去的!”笑哥儿悉心教导自家的小哥儿。
  可惜,山哥儿实在不是那块料。
  而且相公总是时不时地护着山哥儿:“不用学的那么多,我们家山哥儿会烤肉,会挖野菜,知道怎么种大白菜就行了。”
  “不行!”笑哥儿严格的要求:“他必须要分清,小葱跟蒜苗、韭菜的区别!”
  这三个长得很像。
  “这有啥?”山哥儿挺起小胸膛:“爹爹,你知道麂子、狍子跟鹿的区别吗?”
  这三个东西也长得差不多。
  “少跟我打哈哈!”笑哥儿避重就轻:“以后每天都要打一个络子给我,还有写五篇大字儿,看两页书,要学着做针线,哪怕是给我缝一双袜子呢。”
  山哥儿放松了双肩:“那您八成是要等一年了。”
  袜子他会学着做的,但是不一定做得好。
  笑哥儿也无奈了,晚上跟相公躺在炕上,一顿抱怨:“你以后可不能啥都不让孩子学了,渐渐大了可咋整?”
  “没事的,我家山哥儿学了很多的。”铁青安慰他:“以后他慢慢会的,你那个时候,既没有读书也没有练武,才有时间学习那些,又要贴补家用,才会如此精通针线活儿,你看看咱们山哥儿,学得多,自然就不会每一样都精通,他只要大面上过得去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