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474章 开春儿·春游

第474章 开春儿·春游
  “老人家就是稀罕他们俩。”铁青明白了:“不知道二老爱吃啥,咱们也多给做点儿。”
  “二老爱吃的东西,他们二老都做好了。”笑哥儿偷偷地告诉铁青:“我看他们将鹅肠收拾了一下,单独炖了一锅,还说要喝点小酒。”
  铁青忽然失笑:“这才是好吃的呢!”
  后厨里,俩大厨已经单独盛了一大盘子的炖鹅肠儿,鹅肝跟鹅胗等等内脏,这一盘儿可不容易,他们俩特意给自己留的呢。
  一人一壶小烧酒,俩人吃的十分惬意。
  倒是铁力他们的菜盆子里头,酸菜少,大鹅肉多,大鹅腿儿更是每一位内眷都有一只。
  铁青不知道肖伟是怎么处理的那些东西,反正他给出去了就觉得心安理得,问心无愧了。
  不到冬月就下了几场大雪。
  鉴于去年冬天冷的很,今年茶棚那边在商队都回去了之后就关了。
  只留下几个汉子负责看着屋子,偶尔烧一下灶台啥的,另外还有几个人家,在那里烧羊汤、卖豆浆啥的热乎的东西,偶尔有那落单的客人,也会在那里歇脚,但是生意冷清。
  倒是各家各户在秋天那会儿,攒了不少的柴火,也有人家学了铁青,买了黑煤炭啥的回来,打算在最冷的时候烧一下。
  这几场大雪过后,气温果然又降了一些。
  铁青给孩子们在小学堂的广场上搭了个冰雪滑梯,马胜的两个常随帮了他,三个人忙活了一小天才给忙活好。
  看着很有成就感。
  正好赶上一群孩子放学了,一个个看着冰雪滑梯,眼睛亮晶晶的样子。
  “今天放学了,不许玩,明天自己带着小垫子来,玩耍的时候,不至于磨破了衣服。”马胜对孩子们说话轻声细语的,并没有大声,偏偏孩子们都听的话。
  “知道了,先生。”
  “先生,再见!”
  很有礼貌的跟他打招唿,然后跑出去回家,只有山哥儿,跑去了铁青跟前儿:“爸爸!”
  “唉,好孩子。”铁青将孩子直接甩到了背上,背着孩子跟马胜点点头:“我们这就回去了。”
  “好。”马胜同样对铁青态度温和,他就像是个真正的君子那样,铁青还挺佩服他的,转身背着孩子回了家。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到了冬月蒸豆包的时候,因为天气太冷了的缘故,小学堂停了课。
  东北这边两天一场小雪,三天一场大雪,这样的天气下,谁敢让孩子老往外跑啊?
  都老实的在家吧!
  倒是笑哥儿派人给马上送了一些他们家新蒸好的豆包、新撒的年糕等等,还有两只肥羊,半头牛。
  其他家也送了不少过去,熹夫郎干脆送了两个他府上的帮厨过去,专门给做饭,洗衣服等等,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马胜刚来那会儿,人有些瘦弱,脸色又不好,现在么,穿着大棉衣服,脸色红润的坐在炕上,自己跟自己下棋打棋谱儿,还能喝上两碗羊汤,或者吃个牛肉面啥的,明显是养胖了一些,眼中也有了一些精神。
  停课了之后,他还有时间休息,看看书啥的,就在这个时候,肖伟登门拜访了。
  铁青在家忙着看孩子:“这年糕饼子是硬一些的,你们不好消化,山哥儿只准吃半张,铁蛋儿吃两口尝一尝就行了。”
  孩子小,不敢给太多。
  还没等到腊月呢,就有人家开始杀年猪了,第一个杀猪的人家是老乔家。
  “你咋这么早杀猪啊?”铁青来帮忙,顺便吃一顿杀猪饭。
  “这么大的雪,都冻得住了,就杀了吧,腊月里杀猪的人多,屠夫忙不过来呢。”乔大亮道:“何况我腊月里也忙。”
  以前大家猫冬都是休息,一天吃两顿饭,现在他们猫冬也休息,却在盘算明年的生意该咋做。
  今年大家都挣着了,明年应该会更好,所以很多人都在盘算着自己手里的东西,能干点啥?
  不得不说,榆树村现在比任何一年都充满活力。
  “行,我家腊九就杀猪,你也来。”铁青问他:“你家吃几头?”
  “杀了五头,这一年没少挣,先吃两头来补一补油水。”乔大亮现在是意气风发的厉害:“铁青,我给你留一对儿猪耳朵。”
  这个时候,一头猪也就这么一对儿猪耳朵,他知道铁青爱吃,就给铁青留着,吃不吃的在其次,主要是这份心意。
  “行啊,我给你留个猪心。”乔大亮爱吃猪心,但是这个事儿很少有人知道。
  一来一往,方为长久之道。
  笑哥儿这会儿已经抱着孩子,去了斌夫郎家,他们都带着孩子,不方便过去,就在家吃了一顿饭。
  等到了腊八,吃了黄米饭粘下巴。
  铁青他们家腊九就杀了猪,杀了整整二十头,是全村儿杀猪最多的人家,可是铁青请客吃了两头,剩下的逗哥自家的长工分了一下。
  长工们今年没杀猪,因为没有养猪,内眷们都在照顾孩子,实在是没那个时间和精力啊。
  吃过了杀猪饭,就是小年儿了,这次祭灶,铁青拉着铁蛋儿一起来:“你记住了,你是咱家的小子,这祭灶将来也要你来祭。”
  “我哥不行吗?”铁蛋儿还不是很明白,哥儿跟小子的区别。
  “你哥也行,但是你爹爹不让。”铁青吧嗒嘴。
  话说他还真想让山哥儿祭灶来着,被笑哥儿严格制止,且严厉批评。
  爷俩儿忙活了半天,祭灶总算是有惊无险,平安的过了,笑哥儿看他们俩祭灶,笑的十分欣慰。
  山哥儿更喜欢祭灶用的灶糖。
  祭灶过后,就被铁青拿来分给他两块:“吃吧,看你看了半天。”
  “谢谢爸爸。”山哥儿麻利的吃了一个,好甜的呢。
  小年儿过了,就是大年。
  爆竹声声除旧岁,一年又过去了。
  铁青抱着铁蛋儿,爷俩儿严肃的看着天上的烟花,笑哥儿带着山哥儿在后厨煮饺子,山哥儿只负责烧火,就这么个活儿,还把大金叔跟小金叔心疼的不得了。
  笑哥儿都无奈了:“他只是烧个火而已。”
  “将来有的是人给我们家山哥儿烧火。”大金叔蹲在一边,给山哥儿递了柴火:“对不对?”
  山哥儿就点头:“对!”
  然后把柴火丢进了灶坑。
  饺子煮出来了,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跟每年都差不过的样子,只是他们又长了一岁。
  正月里走亲戚,过十五,点花灯,照旧是请了秧歌队在家门口热闹了一场。
  等到吃过了猪头肉,铁青请了所有的长工来书房谈事儿,说的就是合同到期了的事情。
  “我不打算种地了,想要租赁给你们,你们呢,给我二成即可,其他的赋税你们缴纳,我不管。”铁青直接开门见山了:“我也是为了省心,你们也知道家里的情况,这些土地都是我留给孩子们的产业。”
  “我们明白。”孙旭点头:“我们也是这个打算,租赁了东家的地,我们也能放心。”
  东家不是那种苛责的人,他们也不怕东家黑他们的租子。
  铁青满意了,跟他们商量了一下,拟定了一些条款,然后去了一趟县城,去县衙知会一声,立了契约文书,这东西在县衙过一遍,盖了大红印子才算是具有法律效应。
  不然就是一张废纸。
  很多地主老财就好这么坑害不熟悉的佃户。
  铁青将家里的种子以及那些大牲口啥的都给长工们用:“这里你们还是要住着的,房子租赁出去吃个租金也挺好,我呢,打算开春儿之后带着夫郎跟孩子出门去走走看看,家里的东西都在,你们也知道怎么用,铁力大哥,家里到时候就拜托你了。”
  “成,没问题!”铁力点头,他将铁青视为恩人,给他看家他十分尽心。
  铁青第二天就收拾了东西,第三天就真的带着笑夫郎跟两个孩子,驾驶着一辆宽大的新打造的马车,出了榆树村,在官道旁边的土路上,直奔府城而去。
  说来也是巧合,他们榆树村到府城那一段路程,竟然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一开始,笑哥儿还很兴奋:“相公啊,我们去府城,买点啥回来?”
  “买啥都行,大不了雇佣个马车,拉回来。”铁青看笑哥儿叽叽喳喳好像是一只飞出窝里的小麻雀,就知道这趟走对了。
  这几年笑哥儿有些沉闷,每日不是孩子就是他,连一点自己的空间都没有了。
  虽然日子过得好了,可是他的笑容里头,少了一份曾经的无忧无虑。
  所以铁青才决定实现自己的诺言,带他出来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
  “嗯!”笑哥儿是真的开心,开心的前几天都没咋睡好觉。
  “爹爹,府城是比县城更大的地方吗?”山哥儿也好奇,他去过最大的地方,就是县城,而且县城还在扩建当中。
  “府城肯定要比县城大啊!”笑哥儿搂着他道:“爹爹也没有去过府城,咱们都是头一次去呢。”
  他其实也很好奇,府城啥样啊?
  全县城的内眷,能有几个去过府城的?
  他就去过,以后他再也不是没啥见识的乡下小夫郎了,他是有见识的,去过府城的乡下夫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