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209章   玩的不亦乐乎的学生们, 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过这样的活动, 次数不能太多,美美的饱餐了一顿, 味道如何就不提了, 大家的情绪仍是十分高昂, 王修晋便提意玩个游戏, 得到了学生们热情的捧场。说来,古人玩游戏的花样也不少,什么投壶啊,马球啊, 黑白棋等等,王修晋提议的自然不是这些, 而是击鼓传花, 没有鼓,可以用很多方式代替,比如说,背文章, 吟诗。既然是游戏就会有输赢, 拿着花的人,便要起身做一件拿手的事。当然王修晋是不会让他们唱歌跳舞之类的, 而是应景赋诗词,最差也要耍套拳。

第209章

  玩的不亦乐乎的学生们, 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过这样的活动, 次数不能太多,美美的饱餐了一顿, 味道如何就不提了, 大家的情绪仍是十分高昂, 王修晋便提意玩个游戏, 得到了学生们热情的捧场。说来,古人玩游戏的花样也不少,什么投壶啊,马球啊, 黑白棋等等,王修晋提议的自然不是这些, 而是击鼓传花, 没有鼓,可以用很多方式代替,比如说,背文章, 吟诗。既然是游戏就会有输赢, 拿着花的人,便要起身做一件拿手的事。当然王修晋是不会让他们唱歌跳舞之类的, 而是应景赋诗词,最差也要耍套拳。
  学生们自然没有反对,一位先生不知从哪里翻出笔墨纸, 就等着把学生们的好诗好词好文章记下,游戏开始之后,学生们热情高涨,个个摩拳擦掌想要一试,第一个背文章的便是王修晋,背对着大家开始背起论语。论语在这里并没有,不过在新楼学堂却是有,不过并不全。原由简单,王修晋的论语水平并不高,能记住的也不多。

  背诵的声音抑扬顿挫,还给自己配着拍掌的声音,待停顿时,传花的学生还在继续,等反应过来,大家都乐了。王修晋一头的黑线,看来背诵是不行,便改成用两个木棒互击。这回是能玩起来了,接到花的人,也不扭捏,起身便能吟诗,甭管是自己做的,还是背先人的,绝对不会让场面冷下去。击鼓传花也就玩个新鲜劲,之后也不是吟诗背诵了,干脆改成一问一答,答错的便被罚跑圈。便是如此,大家也玩得不亦乐乎,四皇子全程没有离开。

  一直到了日渐西斜,王修晋和先生组织大家返城,学生们极其不舍,却也知深浅,一边走一边回头望,王修晋看着这帮孩子,决定,以后每年春季组织春游,秋季则要举办运动会。

  王修晋的想法并没有跟学堂先生讲,而是和李菻善提了提。在了解何为运动会后,李菻善觉得主意相当不错,可以实行,不过要换成别的学堂,恐怕就难以实现。别看王修晋的学堂里的阶级差别大,但他们之间并没什么利益牵扯。被外面念着罪臣子弟的孩子们,成人后,只要不出差错,就会进入王修晋专门用来查账的部门,当然,他们也是有机会在学堂做先生的。而皇室的子孙,他们日后是做米虫还是精英,全看他们自己怎么决定了。此时,王修晋大概不会想到,从他的学堂走出去的人,没有一人在家吃白饭,在各行各业里或大或小都有些建树。

  四皇子回宫后把今日的事向父皇汇报一番,皇上觉得有趣,“朕若是年轻些,也想偷偷溜出宫,去看看王修晋弄出的学堂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特别之处。”

  回到京城,李菻善把三张皮子给了王修晋。王修晋听完李菻善的意思后,乐了,他虽不缺这东西,但因是李菻善的心意,便欣然收下,想着入秋后做两副手套,他和李菻善一人一副。

  比试的日子很快就到了,文官一方出了两名文官,还有一些在京城里颇有些名声的才俊。学堂里这边却没做什么精心挑选,随随便便挑了几人,还以小孩子居多,让文官一方参加比试的人脸色都非常难看,赢了,会说他们胜子不伍,输了,便是连小孩子都不如。

  学堂这边负责带队的人看着对方的脸色,面上虽没什么表情,心里却是乐开了花,心想对方此次愉是要摔了个大跟斗,也不想想他们学堂实际情况,就吵着要比试,注定要吃亏。新楼学堂以小孩子居多,也不能说没有年长一些学生,只是孩子的比率占优的情况下,有小孩子出战便非常自然。

  皇上看向新楼领队的先生,示意亲随去问问什么情况。亲随去的快回来的也快,把学堂的情况一说,皇上看向文官的眼神就变得不一样了,这帮子文官真真是脑子装的是杂碎,跳着嗷嗷和一个全是未成年学堂比试,他们也不觉得丢人。

  王修晋并没有出现此次比试现场,倒不是他对学生有多自信,而是觉得输赢无所谓了,反正丢人丢名声的又不会是学堂。

  比试当天可是引来不少朝臣围观,看着两方的阵容后,没有参与此事的文官们就差没拿块布遮羞,武官们则乐呵呵的看着,他们可是听说这所学堂不一样,不说个个文武全才,却也都习武,强身。

  在外面忙碌的王修晋连想都没想比试的事,这次下去清账的人回来的很快,到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让王修晋很满意。另一边到杂货铺清账的人回来,只说觉得他们去的地方奇怪。因为杂货铺遍布的地方太多,而陈年旧账更是压积的有此字都看不清,于是米掌柜便想每年清理一处到两处省府,这样不会耽误王修晋的事,杂货铺这边也可以一点一点的盘查完。

  去杂货铺清账的人给米掌柜只是账册,并没讲其他的事,到了王修晋这,他们便会把觉得奇怪的地方说出来。正巧李菻善也在,两人听完之后,王修晋只觉得哪里不对,李菻善的脸上虽没啥大变化,可还是让王修晋查觉到不对。“可是哪里不对?”

  “杂货铺里武夫是正常,但是若人人皆能武,便不正常,而听他们刚刚讲,当地人都十分健壮,难不成人人皆习武还有非官役的队伍,他们想做什么?据我所知,并没有听说有这样的地方。”李菻善在心里转了转当地知府是何许人后,越发的觉得不对,那位知府是典型的文人做派,怎么可能大肆兴武。

  “此事回去之后,问问长辈再做定夺。”王修晋也明白哪里不对了,现在是古代,而非现代,什么跆拳道,截拳道班遍地,公园里多得是打太极,耍鞭的。古代虽不忌武,却也不会允许有一座全民皆武的城存在,皇上会无法入眠的。

  李菻善点点头,之后两人皆有些心不在焉,便干脆出门走走。集市上看着人来人往很是热闹的街道,王修晋不由得叹气,希望是他们想太多,不会引起什么事端。对外的战争,他是全力支持的,内战则是他不忍看到的。“希望这样平和的生活不要被打破。”

  “不会的。”李菻善握紧王修晋的手,也许是他们想多了。

  在集市里走了一圈,王修晋给两侄子买了面人,许是两人心里有事,没有多转。出了集市后,李菻善把王修晋先送回了家,正准备回家时,便见有急匆匆的往这边来,李菻善停下脚步,来者正是今天进宫参加比试的先生,先生的脸上难俺喜悦。还未进家门的王修晋挑了挑眉,“赢了?”

  “赢了。”先生说话的声音带着颤音,完全没有宫里时的淡定。

  “没什么可值得高兴的。”王修晋相当的淡定,“快些把学生们的情绪压下去,尽快恢复以前的学习气氛。”

  先生点了点头,觉得自己还不如王修晋来得有沉稳,回去后得好好反思。先生本就是过来报喜的,自然不会多呆。在先生离开之后,王修晋脸上才露出得意的表情,“赢了!让那帮人没事找事,明儿就满城皆知一帮子大人输给了小娃娃。”

  李菻善看着王修晋的反应,眼里满满的笑意,学堂赢不是意料之中的事,若不然他也不会在比试之前带着学生去春游。“不要高兴太早,以后想要去学堂的人怕是会挤破头,你家的门坎不知会不会被他们踩平。”

  王修晋一想便觉得头疼,小声的念叨着,“还不如不赢。”颇为不爽的进了家门,李菻善见人进门之后,也转身往家走。

  归家的王修晋见父亲不在,便和母亲闲扯了一会儿,没多久王大人带着俩孙子回来,脸上难得露出得意的表情,本打算和儿子说说学堂的事,见儿子一脸正色的说要和他去书房,王大人收起脸上的表情。

  “可是出了什么?”王大人进了书房之后,便见儿子把门关严,挑了挑眉。

  王修晋便把今儿的事复述了一遍,王大人听完之后眉头紧锁。另一边,李家老将军的书房里,老将军的眉头也拧到了一起。就在老将军和王大人纠结如何处理此事时,有人来报,李将军带兵已经进了到草原最北端,到达哈密河的源头。俘获蛮子的哈德王及其六个儿子。

  皇上听闻大喜,连赞数个“好”。李老将军和王大人互视一眼,然后摇了摇头,早朝前商量的事不宜在朝堂上说了。前一日文官败于学堂孩童的事,也因战事之故,躲了过去,文官们纷纷盛赞李将军骁勇。皇上发现文官的意图后,也睁只眼闭只眼,不过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起如何换人,用一帮不如孩童的官员,他都觉得没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