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23章

第23章
理智就是这样,有时灵光,有时不灵光。有时候光是一个眼神就能让它消失在九霄云外。我把电击棒扔了,抱着师父狂亲。

天天晚上都梦到的人,终于实实在在出现在我眼前了。我的心里有点激动,也有点担忧,我怕他哪一天又自作聪明的玩消失。

我累死了,憔悴死了,再玩不起第三次。

黎安在我的嘴里尝到浓重的尼古丁味,他皱眉:“你抽烟?”

我嘶哑的笑:“是啊,愁的。”

黎安:“不许抽。”

我:“为什么?”

他竟然一本正经的跟我说:“吸烟有害身体健康。”

我乐得腰都颤了。

黎安刚出狱时,吻技还很笨拙。后来跟我在各个剧组当剧务,打零工,相处时间久了,吻技就慢慢好了。

三个月不见,我们又成了生手。舌头在彼此口腔里漫无目的的探索,双手也在彼此身躯上漫山遍野的抚摩。

黎安摸到我牛仔裤兜,摸出一盒香烟,他蹩眉看了一眼,反手把烟扔了。

我:“嘿,那烟贵着呢!”

黎安:“洗肺更贵。”

我的手也摸,摸到黎安挺翘的臀部,裤袋里有很多东西。其中一个比较大,也比较硬,我摸出来一看,愣住了。

那是我的银灰□侣手机。

多年前的商务款,用的键盘发白,后来在逃跑过程中被酒吧几个混混抢走了。我本来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着它了。

我用手托着它,恍惚的问:“不是被抢了吗?”

黎安:“我后来把它拿回来了。”

我:“你不是说不去拿了,因为那几个人很难对付?”

黎安:“你丢手机时的表情太难看了,碍眼。”

我:“你不是说你打不过他们?”

黎安淡道:“后来伤好了,就信手拈来。你别忘了师父是从哪里出来的。”

我:“师父,你真狡诈。”

黎安:“……你摸我屁股干嘛?”

我:“摸摸有没有你的那支。”

黎安按住我手:“没有,冲马桶了,别找了。”

我使劲一抓,往外一拽:“师父你骗人,还说没有?!”

黎安侧过头不看我,他一定在心虚。

我手里握着的是属于他的那支黑色手机。和我的那只属于情侣手机。是很多年前,在印第安纳一个喧嚣的夏日,黎安因为旷赛的事而补偿给我的。

后来跟师父在街头相遇,我追问他情侣手机的下落,他却告诉我掉马桶里了。

时隔一年,依然心疼被我捏爆的可乐。

我把黑色那支塞回黎安裤兜里,自己那支留好,然后一把抱住黎安。

我:“听见了么,师父。”

黎安:“听见什么?”

我:“我的心跳声。它刚刚被你气到了,也被你感动了。”

黎安:“这么多愁善感,让它停下歇口气吧。”

我:“……”

我:“师父,你那天离开后回黑人区拿的东西,就是手机?”

黎安淡淡恩了一声。

我:“你把手机放那儿,不怕被偷啊?!”

黎安:“这么旧了,他们不稀罕。”

我手臂一收:“他们不稀罕,我稀罕!”

我们站在车顶盖上,靠着小巷斑驳涂满喷图的墙壁,身后是无比惨烈的车祸现场。

过了这些时间,行人早已报警,警车嘹亮的鸣笛声从大街上由远至近。

黎安振了振腰:“走吧,警察要来了。”

我:“等等,我在想告白的话。”

黎安:“换个地方说。”

我:“不成,会没有灵感!”

黎安:“……师父要坐牢了。”

我一拍大腿:“文思如尿崩,来了来了!”

我抱着黎安,开始专心表白,语重心长地:“师父,我不管你是谁。是小偷也好,是流浪汉也好,是入狱的罪犯也好。呃当然,QJ犯除外。无论你是什么身份,我都爱你,绝不怕你连累我。你觉得离开我是为我好,可你知不知道我没了你过得是什么日子?”

我抬起下巴:“看我的胡茬,刮得参差不齐,没心思的缘故。”

黎安:“……警察到巷口了,拜托你别废话了。”

我:“师父,咱们同居吧。我买个房子,咱们一起住。你没钱,我养你。只要你别离开我。”

黎安:“我的事还没解决,没办法。”

我:“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有什么问题我们一起解决。”

黎安:“给我两天时间考虑。”

我:“现在就给我考虑,两天还不知道让你跑到哪儿去!”

黎安:“……”

身后的巷口已被警车包围,外面警笛响彻云霄。五六个肥壮的警察从巷口走进来,望着一地的汽车残骸,一路唏嘘。

我用下腹顶了顶黎安:“师父,成不成?快答应我。”

黎安的蓝眼睛看着我,突然嘴角一弯,俯身在我唇角轻轻一拂:“成。”

师父难得主动,我很想跟他多亲热一会儿。不过要是被警察逮住可就不好玩了。

我和黎安相视一眼,无须多说,一起攀上墙。

警察见了,举着警棍大喊着向我们追来:“嘿停下!不要跑!”

我:“跑!跑!跑!!!”

黎安:“放松,警察找不到我们。”

我淡定散步:“我知道,叫叫过个瘾。”

同居生活开始

我在纽约市郊买了一幢别墅,从老爸的住处搬了出来。临别前老爸对我依依不舍,请我吃了一顿巴掌炒肉。

我还给黎安和我自己都配了一辆新车。情侣款,一辆黑色一辆银灰,整整齐齐的停在车库里。

然后我和黎安就开始了我们两人的同居生活。生活啊,太乐了。

一日。

飓风要来,黎安衔着钉子上屋顶加固。我在草坪上遥遥向上看。

师父撅着屁股敲钉子,全神贯注。

我喊:“师父,看我!”

黎安衔着钉子回头:“恩?”

我把梯子抽了,比个二。

黎安:“……”

一日。

别墅门口多年没人打理,野草茂盛。黎安买了除草机,决定整理草坪。

黎安:“把草都除掉就平整了,可以踢球。”

我:“别,长那么高都除了太可惜。”

黎安:“你想干嘛?”

我:“师父,剃两个字出来吧。”

黎安:“?”

我:“大门左边剃个C,大门右边剃个S。一地霸气。”

黎安:“……”

又一日。

别墅的房屋周围种着一圈低矮灌木,但因多年没人修整,个个都长歪了。黎安看不惯,拿了花园剪,准备把长歪的都剪成球状。

我抬手:“慢!”

黎安扛着剪刀,冷漠看我:“拜托你别再出什么馊主意。”

我:“这次比上次那个点子更棒!”

黎安叹气:“Oh, boy……”

我:“我们把灌木剪成手雷的形状吧?”

黎安:“……”

下图,我们的家:

雷雷雷雷雷

雷雷家雷雷

雷雷雷雷雷

*C*****S(霸气花体)

——————

路。路上有吓死的行人。

旷工多日之后,我重新回到独立电影上班。几个月没到公司处理公务,办公桌上积攒了厚厚一桌文件,等着我看。

我泡了杯咖啡开工,从早上看到中午,看得头昏眼花。下意识的往西装里掏香烟抽,摸了半天才发现烟盒被黎安拿走了。叹口气,只好让秘书再帮我泡了杯咖啡。

趁休息时间,我一边按压穴道,一边上网看新闻。结果才打开财经频道,头条新闻就吸引了我全部注意力——“华尔街金融巨头老威尔逊昏迷入院,威尔逊银行风雨飘摇。”

我不由自主挺直腰,全神贯注往下看。

这篇报道内容很丰富详实,我仔细看完后抓出三个要点:

第一、老威尔逊身体一直不甚健康,外强中干,自七年前就开始频频出入医院。这次病情加重,一举住院。具体病因,威尔逊财团方面对外保密。

第二、老威尔逊有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为了威尔逊银行未来的掌权问题明争暗斗,造成股价大幅波动。两个儿子彼此爆料对方财务及私生活丑闻,引起轩然大波。

第三、这场争权之战仍在继续,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令我感到奇怪的是,全文丝毫没有透露出老威尔逊还有黎安这个混血私生子的信息。黎安父亲当年带他回纽约的借口是恢复他身份,可是为什么这么多年了,外界完全没有这样的消息呢?

这个时候,一个内线电话打断了我的思路。原来是秘书打给我的,通知我去参加会议。我应下之后,收了收资料就去开会了。

几个月不见史蒂芬和斯图尔特,彼此更加客套。

我和他们俩一一打了招呼,又跟剩下一帮高层握过手,才落座。我用视线巡梭一遍,发现高层的人员似乎又更新了,我只认识一个安娜。

难得见到熟面孔,我冲她点头微笑致意,她也欣喜的向我绽开笑容。

在座的很多人是第二次看到我这个活生生的副总裁,但想必我的大名早已在推特上名噪天下,所以开会的时候不停有人偷偷朝我这里偷看。

我学了师父的本事。面无表情,纹风不动,只顾听发言,做笔记。

会议的第一个议题,是关于“独立电影”的上市。

史蒂芬做了一番陈述之后,热情激昂的呼吁我们举手投票。

在座的年轻人都被史蒂芬的发言感染,觉得上市便是走向跨国集团的必经之路,而且于己于公司都有利,个个激动的脸颊通红。

我本想说一些话抑制史蒂芬这脑热的冲动,但看他投向我的期冀的目光。我心中暗叹一声,也举起手。

自此,“独立电影”上市的决议拍板通过。剩下具体筹措的事情就交给手下人去办了。

第二个议题,公司最近计划一个大手笔,投资改编英国著名作家的小说,拍摄欧洲中世纪伦理剧情片。

其实自从《印第安》这部电影横扫全球之后,我们公司获利颇丰,开始大范围同时投资多部新锐电影。但由于这部中世纪片子需要大量的场景、道具投入,动用资金流巨大,这才需要我们表决商议。

这事我几个月前从老爸口中就听到了风头,当时只觉不可思议,原来竟是真的。这个项目主要由斯图尔特提议,他在众人面前做了长达半个钟头的论述。

我耐着性子听,心情越听越差,最后忍不住拍案而起,将手中记事本拍在台上,丢给他四个字:“荒谬至极!”

斯图尔特顿时愤怒的睁大眼睛:“荒谬?”

我冷道:“没错。”

斯图尔特:“请你不要胡乱发表意见,说话要有理有据。我的计划书中哪里有问题?”

我:“哪里有问题?喔天呐,你该问的是哪里没有问题!资金链、观众群、口碑、评奖,我从哪里开始说好呢?”

史蒂芬插口:“李,我们公司的资金充沛,拍摄这样的古装片没有问题。”

我:“充沛吗?《印第安》赚了几千万,现在早就花得八□九了吧。”

史蒂芬:“这就是我们上市融资的目的。”

我:“这部戏的剧本我看过了,三千万美金的基本投资额绝对不够,你们要请顾问,要租城堡,要购买古董道具……”

史蒂芬:“我们公司计划可以融资亿元以上资金……”

我:“喔史蒂芬,股民的钱不是白拿的!电影不是拍得起就拍,你要考虑的是投入多少,又能赚来多少!这部片子格调是高,但它不符合市场行情,我们会吃大亏!”

斯图尔特:“那么就让我们独立电影引领电影市场的潮流!”

我:“我们是新兴公司,根基不稳,潮流这东西就连专家都摸不准,你就能打包票我们可以引领潮流?”

斯图尔特:“李!当年在学校里,你口口声声说要创新!”

我:“我不会拿着股民的钱去买一张天价彩票!你想过这电影失利的后果吗?!”

斯图尔特抿着唇:“我们不会失败的!”

史蒂芬:“李,要对公司有信心!你是我们的副总裁,怎么能说丧气话?!”

我肺都气炸了,气势汹汹的看着他们两个,真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暴躁。

我举手:“OK!OK!我同意可以了吗?如果你们根本不想听我的意见,还何必拿到会议上来说?!”

史蒂芬看我生气,似乎想要安慰:“李,不是这样的。我们真心想听你的意见,只要那是合理的。”

我:“我立刻就起草一份分析报告给你,你给我一字一句看完!要是你不抛开私心来处理公事,就等着我们‘独立电影’的未来被斯图尔特玩儿完吧!!!”

斯图尔特:“李,你不要血口喷人!”

我:“喷你妹呢,气死老子了!老子不跟你们玩儿了!”

发泄完,我甩门而去。门框被震得嗡嗡直响。

我获奖了

回到办公室,我把门一关,开始起草可行性报告。中途黎安来电,问我晚上叫哪家餐厅的外卖,我这才心情好了点。

写完报告,我拿好文件直接上了楼上总裁办公室。

推门进去的时候,史蒂芬正埋首在书桌前翻看文件,办公室另一角的沙发上坐着四个年轻人,似乎正在讨论什么方案。

见我进来,年轻人们一愣,齐齐站起来向我打招呼:“副总裁!”

我淡然点头,将报告扔在史蒂芬桌上:“你要的报告,看吧。”

史蒂芬接过报告,指着身旁座位:“坐。”

我依言坐下,疲惫的揉眼眶。

史蒂芬看着我,忽然说:“李,你这几个月精神看起来很好。”

我失笑:“每天吃双汇,不长神膘都不行。”

史蒂芬:“听说你和黎安同居了?”

我:“恩,我们在郊外买了别墅,有空来做客。好了废话少说,看报告。”

史蒂芬摇头感叹:“看看你和黎安,我才相信爱情这种东西说不定真的存在。”

我觑他:“你和斯图尔特那个家伙难道不是爱情?”

史蒂芬:“我对斯图尔特其实……你的报告写的不错。”

我心道:老外有不说不错的时候吗?

史蒂芬嘴上这么说,手中却把我的分析书合上,按在掌下:“但是李,这部片子我已经决心下投资,而且剧组也组建好一半,所以……”

我:“你这个混蛋!”

史蒂芬一边按住我肩膀,一边用威慑的目光按压住角落里那些看热闹的年轻人:“李,冷静!我知道你不放心斯图尔特来操纵这部电影的事,所以我会亲自带队包装这部电影。”

我:“换你就有用了?史蒂芬,你不要太高估自己!”

史蒂芬:“李,他们可以不相信我的能力,但你不可以。你是知道我如何起家的,我史蒂芬有能力,有野心,有头脑,我靠着卖沙子赚到第一桶金,至今为止,每一笔投资都带来翻倍的回报。我相信我的投资不会失败。”

我:“你相信斯图尔特的那份研究报告?你不觉得那份报告就像天真的童话书?”

史蒂芬:“我知道他的考虑有很多缺漏,但这些问题我会亲自弥补。”

我:“你宁可这样也不肯取消方案?被他的美貌冲昏头脑了吗?你这头西班牙蛮牛!”

“噗嗤!”——沙发那边传来轻微的笑声。

那群年轻人大概从来没听说过总裁被人骂作一头蛮牛吧?

史蒂芬明显感到尴尬。辛苦营造若干年的光辉形象一朝毁灭殆尽。

他站起来走向我,像是要安抚我:“宝贝儿,你听我说……”多年前开玩笑的称呼都拿出来了。

角落里一片抽气声。

我怒:“别叫我宝贝儿,我不是当年那个好欺负的李嘉图了!”

史蒂芬还待说些什么,我却看到推门而进的斯图尔特愣在了那里。

他璀璨的金发愤怒的发抖,翠绿色的眼睛睁得很大。手里抓着文件袋,却没有再进来,反而甩手就走。

我、史蒂芬,包括角落里那群看戏者都傻了。

我磕巴道:“蛮牛,你老婆生气了。不,不关我的事啊。”

史蒂芬很头痛的扶着脑袋:“算了,找机会我会跟他解释清楚的。”

我:“你现在不去追他吗?”

史蒂芬挥了下手:“我手头还有很多公事。私事等有用私人时间再处理。”

我:“哇你们俩到底是不是一对儿啊?”

史蒂芬头也不抬,继续翻阅文件:“事业才是男人永远的第一情人。李,这部电影你不必担心。相信我的能力。我知道你擅长电影的剪辑,这部大作的剪辑工作就交由你带队完成,一定要完美的完成。”

我看了眼前这个满怀雄心壮志的合伙人半天,最后还是干脆的答应了。

既然无法改变,那就全力去拼吧。

最差的结果,也不过倾家荡产罢了。

四个月后,“独立电影”上市发行,发行第一天股价上扬百分之八十,全公司上至总裁、下至职员都赚了个饱,一夜之间多出几十个百万富翁。

发行当天,史蒂芬、斯图尔特、我三人西装革履参加新股发布会,媒体对我们的公司进行了大肆报道。记者们都快乐疯了,实在是因为我们三个公司掌权人身上都充满了可挖的新闻。

史蒂芬那极其辉煌的恋爱史。

斯图尔特有明星兼制作人兼公司副总裁的身份。

而我李嘉图,是奥斯卡最佳导演李钟南的儿子。这个消息本来足以震动娱乐圈,但因为有上面两位的报导大肆横行,反倒变得不那么惹人注意了。

六个月后,英式伦理片《A》拍摄完毕,毛片交由我,我率队进行剪辑加工。

八个月后,《A》在全球多个国家一千多条院线同步上映。和事先媒体的鼓吹炒作完全相反,票房成绩平平无奇。独立电影遭遇了公司创立以来的首次滑铁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