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33章

第33章
他侧头看了看窝在阮暮灯胸前的狐狸,一种莫名的愧疚又难过的强烈情绪迅速充斥心头,令他的眼圈不受控制地骤然一红,几乎又想掉眼泪了。

“萧潇这样子,我真的……”

他哽咽了一下,侧头迅速揉了揉眼睛,擦掉那一层湿意,深深吸了一口气,才继续说道:“我知道我很没用,什么都做不了,就算陪你下去,也只会拖累你。”

周涵侧头,直直盯着好友的双眼,一字一顿地认真说道:“不过我会在地上一直等你们出来,我相信你,也相信萧潇,我知道,你们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阮暮灯听他这么一说,先是一愣,然后如释重负般笑了起来。

这是他自下了闯墓的决定之后到现在,听到的第一个鼓励。

他低头,隔着衣服,轻轻拍了拍怀里的大毛团。

——看吧,连萧潇你都不支持的冒险,还是有人相信,我们能够回来的。

接着,阮暮灯抬起手,在周涵肩膀上结结实实捶了一拳。

“谢了啊,兄弟。”

第 94 章、十、魂所依03

“蒋真人墓”原本是座两晋时期的藩王古墓, 被姓蒋的降教道士鸠占鹊巢之后, 便改成了一座墓中之墓,新墓压在老墓上头, 既占了此地的风水龙脉, 又意味着镇住了原主, 对方带到地下的人殉、陪葬、牲礼,连同生前权倾朝野、富甲一方的荣华和气运, 皆会为其所夺。

这样的墓局布置, 若是做得不好,新主本身的气势压不住旧主这个地头蛇, 两个墓主便会形成“二龙抢珠”的局面, 两者魂魄在阴间争斗不休, 久久不得安宁。

因而民间常有此类的乡野传说,例如某孝子梦见去世不久的老父身戴枷锁,哭哭啼啼地挨着鞭打,一见儿子便痛骂他给自己找的好地方, 连安生睡个好觉都不行, 非要日日受这皮肉之痛、劳役之苦。

那孝子从梦中醒来, 连忙找人算卦,一问才知,是老父的墓选在了有主之地,压在了别人的墓上头,而老父生前性格又懦弱善良,根本斗不过原主, 才会遭了那鞭打苦役之灾,在阴曹地府依然不得安宁。

于是该孝子立马开棺迁坟,把老父遗骸埋到了别处去,果然就再也没有做那样的噩梦了。

像这样的事儿听得多了,多半是新丧之人的亲眷无意间选在了已经葬过人的地方,而非刻意为之。

毕竟宜修坟立冢的风水宝地,数量本就有限,尤其是龙脉的“穴眼”所在,若是让如白凤雏这般对此道吃得透彻的风水师傅出手,不同两人点出的地方,误差甚至不会超过一个硬币的距离。

然则墓中墓的风险虽大,但好处同样也是巨大的。

照理说,“蒋真人墓”里原本葬的是一方诸侯,身上多少沾着龙气,岂是后来的这位出身贫寒、无爵无邑的区区道长能压得住的?

然而蒋真人却是降教全盛时期的嫡系传人,懂得多少颠倒阴阳的手段不说,本身更是尤其擅长夺势窃运的术法。现在依然在民间隐秘流传的所谓“借寿”、“换命”等邪术,其实不过降术里的一些零碎牙慧而已。

因此既然他有胆量和魄力占了这座藩王墓,又在四周搞出“白山黑水”四座伴墓,想必是有充分的把握,自己绝对有法子压制住原主的气运了。

……只是这方法,就凭那位“前辈”的生平事迹,还有阮暮灯亲眼见识过的“白山黑水”四座降墓的可怕之处,想来绝对不会是什么温和良善的法子,就是不知道,这些手段,会不会给自己造成什么麻烦了……

青年一面琢磨着,一面猫下身,小心翼翼地穿过一条狭窄的豁口,朝黑逡逡的深处爬去。

阮暮灯此时穿行的这条通道,根本不是精心修葺的墓道,甚至也不是人工挖掘出来的盗洞,而是在地震或是山洪还是塌方等地质灾害下形成的,天然的裂隙隧道。

萧潇这会儿身受重伤,连话都说不了,自然指望不上,而无嗔和尚等人也只知道,多年之前萧潇的师傅,还有萧宁和萧潇两师兄弟,都曾经顺着这处狭缝,进过蒋真人墓里。

不过这都是数个甲子前的旧事了,谁也没法保证,这么多年过去,这条路到底还走不走得通。

真正爬进隧道以后,阮暮灯才发现,这通道像是个地下洞穴,走向应是朝着山崖间地下水汇聚的方向,宽敞的地方可以自立行走,但狭窄的部分就只能躬身猫腰小心翼翼地挤过去,而且分支众多,常常走着走着就冒出来一条岔道。

每逢遇到岔口,阮暮灯都会停下来,仔仔细细地摸索寻找,看看有没有当年进来过的三个人之中的任何一个留下的,可以充作“路标”的标记。

然而现在正逢雨季,洞穴隧道里非常潮湿,许多地方的积水甚至漫到他小腿肚的深度,连石壁上也是湿漉漉的,一抹就是一手的水珠。

在这样经年累月的地下水冲刷下,想来就算曾经有人留了什么标记,也早被磨平了。

没办法,阮暮灯只好拔出匕首,在岔口显眼处留下自己的记号,然后顺着先宽后窄的原则,一条一条道地亲自去探路。

不知不觉间,他进这儿也已经超过十个小时了。

阮暮灯从又一条盲头岔道里钻出来,就近寻了处相对宽敞干爽些的空间,靠着洞壁略作休息。

在如此黑暗、狭窄、压抑而且潮湿的地方,又钻又爬,有时候还要自己动铲子挖掘清理通道,就算像阮暮灯这般,常年习武、身强体健的人,这会儿体力也快到极限了。

他从防水帆布的背包里掏出条还算干爽的毛巾,然后解开背带,将胸前揣着的白狐掏出来,用干毛巾裹住,替萧潇擦了擦半湿的毛发。

“对不起啊,让你浑身湿漉漉的。”

阮暮灯用毛巾抹了抹自家师傅现在那张尖尖的V字小脸,歉疚的道歉道。

毕竟在处处是积水的地底洞穴里摸爬滚打了这么长时间,就算阮暮灯再怎么小心谨慎,绑在胸前的大毛团也不可能不沾到水,而且因为毛发很长的缘故,弄湿了以后就特别难干,现在狐狸身上雪白的毛发全都一簇簇地粘在一起,被毛巾一擦,立刻东倒西歪,视觉上令整只狐都骤然缩水了一大圈。

萧潇被毛巾揉得鼻尖有些痒,费了些力气把脑袋从阮暮灯宽大的手掌间拱出来,打了个喷嚏,又蔫蔫地躺回去,装死一般再也不肯动了。

见到狐狸这副虚弱的模样,阮暮灯心疼极了。

他从贴身口袋里翻出林博士给他的药,给自家师傅喂了一些,又剥了两块巧克力,用手心温度融得半软了,才连哄带塞地逼着白狐好歹吃了下去。

待服侍后萧潇之后,青年才顾得上自己。

阮暮灯随便吃了些压缩饼干和肉干,又仰头灌了半瓶水,略坐了一会,自觉缓过气来了,就将摊在他膝盖上的大毛团抱起来,重新用背带牢牢兜好,又给固定在帽上的探照灯换好电池,便打算继续走了。

原本阮暮灯还觉得,无嗔和无痴给他的三天时限十分充裕,但等他真正下到洞中,才深切体会到,光是一条一条地排查岔道,就不仅花时间,而且耗体力。

特别还是孤独一人呆在这漆黑逼仄、不见天日的环境中,看不到希望,又没有可以说话的人,确实非常消磨人的意志,但凡心志脆弱些的,怕是用不了一天就已经崩溃了。

不过阮暮灯此刻怀里还揣着他最重要的人——那是他绝对不能放弃,也绝对不会放弃的,无论如何都想要救回的师傅。

天上地下、十丈软红,他所能想到的最宝贵的,独独不能舍弃的唯一。

所以他根本没有时间去脆弱,立刻打起精神,在左侧一条看起来略窄的甬道边上刻下个“二”字,又标了行进方向,然后毫不犹豫地钻了进去。

&&& &&& &&&

又过了两个小时,阮暮灯手表上显示的时间,已经将近晚上十点了。

而他终于在这这暗无天日的地底之下,见到了除他之外的“人”。

非要准确的形容的话,那是三个人型的尸体,还有横七竖八插在地上的箭簇。

阮暮灯将帽子上的探照灯光度拨亮了一些。

他一直记着萧潇曾经跟怪谈似的跟他讲到过的墓穴里的各种机关陷阱,不敢贸然靠近,只远远伸出军工铲,将最靠近的一具趴伏姿势的尸体翻了过来。

那具尸体看身型应该是个成年男子,死了很有些年头,皮肉内脏早就烂光了,只剩下一些枯黑的筋腱勉强连着骨头,才不至于被青年这么一拨弄就直接散架。

它身上穿的是一套看不出本色的粗布短打,七零八落破得不成样子,三四支箭矢刺透衣服扎进身体里,想必就是致命伤所在。

尸体后脑还歪歪地束着个发髻,枯黄的乱发湿漉漉地糊在白森森的颅骨上,在光影晃动间,乍看还以为是从眼眶里爬出来的条条漆黑蠕虫。

这模样,怎么看都不像是个现代人。

阮暮灯蹙起眉,仔仔细细观察过趴伏姿势的男尸后,又远远地观察起另外两具来。

这三具尸体都是成年男子,两人身穿短打,一人身穿布袍,连一点儿随身物品都没有,怎么看也不像是地里刨食的“土夫子”,反而更像是古代的普通百姓。

而最令青年觉得可疑的一点,是这三人死时的姿势——两具穿短打的尸体都是直挺挺地或仰或趴在地上的,第三具布袍文人打扮的,则是被两支箭簇直接钉在了石壁上,即便如此,它依然两脚绷直,两手下垂,看起来死前毫无痛觉,半点都不带挣扎的。

阮暮灯几乎是立刻就联想到了半月前,他和萧潇找到他哥哥阮靛仪遗体的“黑”字墓中,所见到的四具人肉“天灯”。

那几具被烧糊了半个身体的“天灯”,根据萧潇的分析,应是用赶尸之法,将魂魄离体、无知无觉的尸体驱使到墓中,再施法点燃用以破降的。

换言之,若是留在这里的三具尸体也是同样的来历的话,那么应该是多年之前,有人用相同的方法,驱使普通村民进到了这座“蒋真人墓”中,为的便是替他探路了!

想到这里,阮暮灯猛地捏紧了拳头,心头似有岩浆翻涌,几乎要克制不住那强烈到几乎涨裂血管的激愤和悲痛。

如果说先前进过这座古墓的萧氏师徒三人,只有萧宁有可能干出这种用村人制成活尸,再驱进墓里替他探路的黑心烂肺的缺德事的话,那么数百年后,会在“黑”字墓里留下四具“天灯”,还有他哥哥的尸体的人,想来也同样只有“白意鸣”——也就是夺舍后的萧宁本人了!

在这一瞬间,阮暮灯恨不得“白意鸣”现在就站在自己面前,他想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拔出匕首,朝着他的心脏捅过去。

当初不知道对方身份之时,他对“白意鸣”毫无防备的敬爱、感谢和信赖,甚至还有一些不足为外人所知的羡慕和嫉妒,此刻都化为了被欺骗、被背叛后的痛苦。

连带着对方杀害自己唯一的血亲,以及伤害了萧潇的仇,在青年心底发酵膨胀,令从来单纯而又善良的阮暮灯,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何为刻骨铭心的恨意,以及,至死方休的杀意。

第 95 章、十、魂所依04

阮暮灯死死咬住牙关, 克制住内心翻腾的情绪, 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继续思考目前的境况。

如果这几个古人, 都是被乱箭穿心而死的话, 那么证明这里设有机关暗器, 应该是进入了蒋真人墓的范围了。阮暮灯想着,伸手摸了摸身旁的石壁, 果然似乎比先前经过的天然隧道要平整光滑不少, 还隐隐能抠出青砖的接缝来。

——只是,通道的另一处出口在哪里呢?

他一边琢磨着, 一边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 绕过地上密布的乱箭, 贴着墙朝前走了几步。

四周几乎可以说是一片死寂,阮暮灯的脚步也轻到如同猫咪行走一般,只有不知何处落下的水滴打在石头上的“滴答”、“滴答”的声音。

忽然,青年似乎捕捉到了一个短促的“咔嚓”声, 似乎是两个颇有些分量的硬物彼此摩擦发出的闷响。

他立刻二话不说, 就地侧身朝前一滚——就在下一秒, 一阵锐利的破风声接连不断地响起,十几支箭簇已经排成一列,嗖嗖嗖钉进了他刚才所在的地方!

阮暮灯搂了搂怀里仓促间被他抛了个颠儿的白狐,回头看向身后新钉入的一排箭簇。

也不知这机关到底是两晋的还是元初的,虽然金属箭头全都锈蚀了,但依然十分锋利, 就这能钉入岩层半寸的力道,用来对付擅闯墓穴的不速之客,直接把人前胸后背钉个对穿是妥妥儿不成问题的。

只是他明明一路走得很是小心,却连什么时候触发了机关都没有察觉到。如果不是耳尖听到机栝发动时的摩擦声,及时躲开的话,即便他身手再怎么厉害,此时就算没有受伤,怕也闪避得十分狼狈了。

阮暮灯一边琢磨着,一边小心翼翼地站起身,尽量让自己不要再触碰到任何东西。

然而,他不过刚贴墙又走了两步,耳边又传来了那种细微而黯哑的金属摩擦的声音。

青年连忙朝旁避让,但这次却没有箭簇弓矢射出,而是脚下突然一颠,以他所站的区域为中心,长宽足有两米见方的一块石板,忽然朝前掀起。

这下子不管阮暮灯身手如何了得,也没法在瞬间跳出这个范围,双脚立刻顺着湿透的石板往下一滑,来了个猝不及防的自由落体。

坠落的速度很快,能给他的反应时间自然也很短,阮暮灯一低头,便看到脚下寒光闪闪,似乎竖着些一看就来者不善的锋锐利器,若是落到那些东西上头,怕是就要直接被刺成烤串了。

生死攸关之间,他只能拔出匕首,用尽力气往墙上一插,同时另一只手配合着两脚,努力紧贴墙壁,在被水流打磨得缺少棱角的石壁上奋力寻找着力点。

也不知是天无绝人之路,还是他确实运气很好,这仓促间扎出的匕首,恰好嵌入了两块石板间的一处缝隙里,堪堪止住了一人一狐往下掉落的趋势。

阮暮灯暗自松了一口气,一手死死握住匕首把儿,另一手抠住墙上另一处稍浅些的石缝,像一只吊在蛛丝尽头的蜘蛛,摇摇晃晃挂在了半空中。

他脚下不过半寸的距离,便朝天竖着一支足有手臂长的细木桩子,顶端不仅削得尖锐,还为了坚硬度特地包了一层铜皮,看上去简直如同传说中十五世纪著名的穿刺魔德古拉大公的刑具似的。

视野所及的地面上内,还散布着好些粗细长短不一,但顶部都削尖了的木桩子,其中两根上还扎着两具穿着古人服饰的枯骨,看样子应该也和上头那被箭簇钉穿的三个可怜村民一样,是被当做“探路”的牺牲品而留下的。

青年蹬住脚下那根离他最近的包了黄铜的木桩,凭着这不太牢靠的借力点,以一个体操中标准的过杆动作,翻身从墙上跃了下来,稳稳落到了这处布满暗桩的所在。

出乎他意料的是,这儿并不是他原本以为的,墓道里的某处陷阱机关,而是足有两米见方的巨大石室,四面墙壁修得平整光滑,高处还能看到人工雕琢出的装饰和早就褪色的壁画残痕,除了满地的石桩外,看上去完全就跟一间墓室似的。

阮暮灯抬头看了看他掉下来的洞口,上下落差大约有三层楼的高度。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年久失修,机关锈蚀后卡住了的缘故,那翻板并没有落下后恢复成原样,而是斜斜地翘起,露出的缝隙虽然不算很宽,但足够他从里头爬过去了。

看到回去时的退路还在,阮暮灯顿时感到放心了不少,也有了继续查看这间石室的余裕。

石室的另一头,有一个长方形的出口,虽然狭窄,但能容他低头躬身通过。

出口后头黑洞洞的,他帽子上的探照灯光照不到那么远,但后头似乎隐约有条通道。

阮暮灯将胸前鼓鼓囊囊的背带拉下来一点,让狐狸露出半张脸来,点了点他湿润的鼻尖,低声问道:“其实这下头,才是真正的蒋真人墓吧?”

萧潇这副样子,当然没办法回答他,张口叼住他探出的手指,虚软无力地咬了一口,勉强算是回答了。

阮暮灯浅浅一笑,温柔地揉了揉狐狸耷拉着的耳朵,然后把他的尖脑袋塞回背带里,便打起精神,绕过满室横七竖八的木桩子,和两具同样腐烂到不见血肉的老尸,朝着出口爬去。

&&& &&& &&&

这墓道修得狭窄,但防水密封的性能显然比外头的天然洞穴好上太多,即便是在这般连日暴雨的时节里,也没看见积水,墙砖上除了些许青苔霉斑之外,摸上去也还算干爽。

阮暮灯沿着墓道走了约莫十五分钟,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不少这儿曾经有人来过的痕迹——诸如烧完的火折子,刀子留下的标记方向的刻痕,还有两枚已经锈蚀得完全看不出字迹的铜板儿。

前两者姑且不论,但铜板这种东西,却不是普通盗墓贼有必要在墓里掏出来的,反而更像是道门中人才会频繁使用的小玩意儿——这倒是让阮暮灯坚定了自己确实走对了方向的信心,紧绷了十多个小时的心情也因此轻松了不少。

墓道的出口,连接着另外一个略狭小些的墓室,纵深只有不到两米,三面按照墓制堆放着些腐烂的丝绸、生锈的矛戈弓弩和陶俑陶马之类的琐碎陪葬品。

阮暮灯既不是来盗墓也不是来考古的,本身也对这些东西认识不多,当然不会浪费时间在鉴定它们的年代和价值上,他关心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接下来应该怎么走。

随后,他很快便发现了答案——唯一空着的一面墙上,刻着一个脸盆大的九宫八卦图案,以井字划分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即便经年累月后依然清晰可见,一颗鲜红的玛瑙珠嵌在中宫正中,细细一看,才发现居然是可以移动的,能够顺着各宫的井字凹槽,滑进八门八神之中。

占了这藩王墓的蒋真人,尽管是降教传人,所识所学基础,却始终还是道术符篆,想必自然也是懂得奇门遁甲的。

他将众多降教典籍带进墓中随着自己一起下葬,虽不知有没有那么一点儿独占的意思,但阮暮灯觉得,从这座墓一路上的布置看来,似乎是更盼着将来有那么一天,有某个和他志气相投之人,能打开他设下的重重屏障,通过考验,取走那些降教经典。

想到这里,阮暮灯不禁握紧拳头,想到了萧宁。

确实,若是从“志气相投”这一点来看,相隔了数百年的这两人,无论是心性还是本质上来看,的的确确是同类。

青年很有自知之明,只学了一年左右道法的他,比起当年闯过这座墓的三个人中的任何一个,水平差距大概用天堑和鸿沟来形容都不为过,尤其是最为基础却最为复杂的九宫八卦,他实在是连半分把握也没有。

“萧潇,萧潇。”

他轻轻拍了拍怀里的白狐,扒开背带的布料,又将它的脸给露了出来,“你能帮我看看这个吗?”

萧潇慢吞吞地睁开眼,半眯缝着的一对吊梢眼显得很没有精神,勉强在自家徒弟掌心里转了转脑袋,仰头看向墙上刻着的八卦阵。

“我要试着打开这个机关。”

阮暮灯一边轻轻撸着狐狸的耳朵,一边低头对他柔声说道:“你替我看着,若是看我哪一步弄错了,就在我的手指上咬一口,行吗?”

第 96 章、十、魂所依05

“最后一步, 乾九四错坤为地, 化艮宫,对吗?”

阮暮灯指尖顶住滑动的绯红色玛瑙珠, 低头问怀里的狐狸。

萧潇慢吞吞地睁开眼睛, 鼻尖呼出一股气喷在阮暮灯的手指尖上, 似乎是哼唧了一下,但实际上并没有发出声音, 不过倒是没有再去咬自家徒弟的手指了。

阮暮灯知道这是自己判断正确的意思, 心头顿时一喜,推着那颗莹润的红珠顺着一横两断的凹槽, 滑进了艮宫之中。

珠子固定住的瞬间, 青年就听到了一阵颇为熟悉的, 却比先前两次要清晰响亮许多的机关启动时齿轮履带摩擦的声音。

那刻在石壁上的九宫八卦,竟然沿着顺时针的方向,缓缓地旋转了起来——仔细一看,不是刻在石头上的八卦在转, 而是它所在的整一面墙壁, 都在轰隆隆的绞盘摩擦声中, 缓慢地旋转着方向。

阮暮灯后退两步,谨慎地盯着那徐徐旋了个方向的墙壁。

这间墓室的四面墙,乍看方方正正,其实地板和天花的边长,要比室高宽了约有六十公分的样子,在彻底转了个九十度之后, 原本的短边换到了长边处,居然露出了藏在后方的,一条看不出通往哪儿的长长的甬道。

阮暮灯伸手指了指墙后新露出来的黑逡逡的墓道,低头又拨弄了下狐狸耳朵,“是走这边,对吧?”

然而萧潇陪着自家那不成器的徒弟,折腾墙上的八卦迷宫折腾了那么久,这会儿似乎已经累得快虚脱了,根本不想搭理阮暮灯的这个傻问题,头扭了扭,缩回背带挽的兜兜里,鼻尖抵着青年温暖厚实的胸膛,闭眼就又睡过去了。

阮暮灯勾起唇角,轻声笑了起来,隔着布料摸了摸软乎乎毛绒绒的大白狐狸,然后抬腿躬身,钻进了墙壁间狭窄的缝隙里,沿着这条刚发现的甬道朝前走去。

一人一狐走出几米,就听到身后再次传来重物摩擦的隆隆声,阮暮灯回头看去,却是石墙沿着逆时针的方向,再次转动了起来,将先前露出的洞口重新闭合起来。

他蹙起眉,犹豫了几秒,还是转过身,决定先继续往前走,找到萧潇留在墓中的肉身再说。

反正当年进了墓的三个人全都顺利出去了,这就证明了这儿不是一条只能进不能出的单行道,所以应该同样有什么能从内侧打开这个九宫八卦机关的方法才对。

可在他看不到的背面,墙上刻着的八卦上,那原本卡在艮宫的珠子,却在连续两次的颠倒旋转中,从卡槽里滑脱了下来,沿着那纵横交错的通道,滑进了火离宫中。

在甬道中阮暮灯,听到背后石门合拢时的闷响,然后下一秒,却是某种显然十分沉重而且巨大的物品猛然坠落时才会发出的,沉重而巨大的“轰隆”声。

他猛地回头,却见距离他不过十数步开外的墓道中,落下了一枚足以将这只能容人弯腰通过的狭窄空间全部沾满的巨大石球,而且因这墓道是个斜面的缘故,此时那石球正带着能将任何东西碾压成肉饼的悍然气势,以及飞溅的尘土碎屑,正朝着他和萧潇的方向,轰隆隆地飞快滚了过来。

这石头滚动的速度快得惊人,而且虽然远没有电视电影中那些墓道机关里动辄两三层楼高般巨大,但看尺寸也足有三四吨重,加上滚动时的冲量,绝对不是仅凭一两人的力量就能令它停下来的。

然而比起石球的体积,更令人感到惊讶和恐惧的是,它的表面并不是光滑的,而是细细密密的刻了好些符咒似的纹路,此时正有一层薄薄的红光顺着这些细纹流转不休。

即便仓促间阮暮灯看不清那些符咒刻的到底是什么,但石球所过之处,周围立刻升腾起了丝丝的白烟——显然这玩意儿表面温度极高,才会将地面上的水分在瞬间蒸发成水蒸气。

《茅山图志》中曾有记载两种法术,一为“甲马术”,二为“九转流火术”。

所谓“甲马术”,是在某些死物之上刻印出“打马疾行咒”,然后再装上或雕上这控马的“甲兵”,其后只需要给它一点儿动力,此物便会运转如飞,速度快得超乎寻常。

而那“九转流火术”,则术如其名,是生火控火的术法,同样用在死物之上,术成后欲要发动,只需用阳燧一类的引火之物点燃一小簇火苗,这火力就能够立刻顺着九转符流遍各处,将物品加温到极烫极热。

此时墓道中滚动着的这枚石球,大约便是同时施了这两个术法,而且即便数百年过去,机关和符咒依然没有失效,阮暮灯估摸着,要是被这石球碾了个正着,就算侥幸没有压出心肝脾肺来,错骨断筋倒还是其次,只怕是会像烧烤网上的肉片一样,直接被炙烤黏糊在墓道地板上。

他来不及多想,立刻拔足狂奔,与那越滚越快的石球拼着速度,朝着甬道深处跑去。

阮暮灯一边跑,一边左顾右盼,期望能找到个避开石球滚动路线的岔道或者墓室什么的。

大约两三秒后,他发现了墓道边上的一处崩塌,一侧墙面塌陷了约有四分之一。

坍塌后形成的三角区域,虽然不足以藏下他和萧潇,但阮暮灯还是连忙边跑边脱下了自己的背包,将在这种情况下就显得极碍事而且占空间的帆布袋子,毫不犹豫地抛进了碎石断砖组成的三角区中,随后头也不回地继续朝前跑。

背后轰隆之声越来越近,加持了甲马术的石球,只要开始滚动起来,速度就只会越来越快。

又跑出约摸五十米,阮暮灯猛然瞅见墓道前方的墙壁上,竟然突兀伸出两只枯瘦嶙峋的脚来。

他先是一愣,随即立刻看清,那是一具死去多时的古尸,已经完全白骨化了,背靠在墙上一个浅浅的凹洞里,只露出两条枯瘦的腿来。

阮暮灯来不及细想,冲过去将那具没有多少分量的枯骨从浅洞里拽了出来,随手抛在地上,然后以后背朝外的姿势,护着怀里的大毛团,将自己尽可能地缩进这狭窄的容身之所中。

甬道中巨大而沉重的石球,挟着炙热的温度和惊天动地的气势,碾碎了挡路的枯骨,又紧贴着阮暮灯的背脊擦了过去。

萧潇忍着肚子上伤口的剧痛,挣扎着从背带布和自家徒弟两条手臂的双层禁锢中拱出半张脸来。

——他闻到了,浓郁的皮肉焦糊的味道。

阮暮灯半蜷在这处浅浅的凹洞里,好一阵子没有动,也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而那枚巨大的石球似乎也滚到了通道尽头,和墓墙来了个猛烈的撞击,发出一声巨大的闷响,连带着整条墓道都在震动间瑟瑟抖落下尘土霉灰来。

“……这儿,似乎是处弩箭机关来着。”

阮暮灯保持着两手撑墙,用手臂圈紧狐狸的姿势,手指摸了摸墙上约莫到他胸口处的三个排列成排的箭孔。

“幸好箭已经射完了,不然堵在这么狭窄的地方,真是想躲都没处可躲……”

他轻声对萧潇低语着,缓缓站直身体,从凹洞间退了出来。

被青年随手抛出去的老尸,先是替他们耗尽了机关里的弩箭,又被几百度高温的大石球从身上直接碾过去,此时连颅骨都压碎了,身上的衣服也因为高温化成了焦炭,丝丝缕缕不成形地盖在断骨之上。

“……这背带不能用了。”

阮暮灯将萧潇从背带里剥出来,抄起抱在怀里。

“我现在要回头把背包找回来,里头还有备用的。”

他说话的声音比平常要来的轻,萧潇抖了抖耳朵,确定自己从青年看似平静的语调中听出了微微的颤抖。

“啾!”

萧潇艰难地挤出了化成狐身之后到现在的第一个音节,两只前爪扒拉自家徒弟的袖子,探着脑袋去瞧对方的表情。

阮暮灯抱着他的手掌比平常要冷,额头上一层薄汗反射着探照灯的光,显然不是因为才刚刚疾跑过的缘故。

那条一路裹着萧潇的背带布,背后的系带部分已经烧焦碳化了大半,只剩下一缕残布勉强相连着,随时都有可能断掉,确实让同青年所说,不能再用了。

“啾!”

萧潇又焦急地叫了一声,张嘴去咬阮暮灯的手。

然而那不肖孽徒却只是将他抱在怀里,用冷冰冰汗津津的手掌轻轻揉了揉狐狸尖耳和后颈,却不肯转过身让萧潇看他最关心的地方。

其实阮暮灯自己心里有谱。

方才那颗高温的石球确实是贴着他背脊过去的,不仅烧焦了他背上的衣服,而且留下了一整片又大又深的烫伤,此时和汗水焦衣粘在一起,怕是一揭就能撕下一大片血糊糊的皮肉来。

他现在觉得非常疼,疼到了极限时候,整个背脊似乎都几近麻木,没有了感觉。

但是阮暮灯知道现在他不能停下。

大面积的烫伤极为消耗体力,很快他就会因失水、疼痛和感染陷入困境之中,而他甚至连为自己处理背上粘连的伤口都做不到,只能趁着自己还撑得住的时候,赶快将萧潇连带他的身体,平平安安地送出去。

第 97 章、十、魂所归06

阮暮灯抱着萧潇, 往回头路走了一段, 找到了那只被他丢下的背包。

然而这处坍塌的墓道还是太狭窄了,不足以完全藏住那塞满了家伙的背包。

炙热的石球经过时, 帆布制的背带似是被直接碾过, 这会儿已经彻底烧断了, 包身侧面也被烫糊了,散发着焦臭味儿的线头崩开, 敞着个足有二十厘米宽的口子, 像一张咧开的大嘴似的。

阮暮灯现在可没空缝补这个坏掉的背囊,也没法就这样直接背着它上路。

他只能从里头翻出件干净的衣物换上, 盖住自己背上严重的烫伤, 又用新背带将狐狸重新裹好在怀里, 再从中收拾了些必需品,扎成一个小些的包袱,一咬牙背上,就继续往前走了。

即便用干净的衣服遮住了背上斑斑驳驳的烫伤, 又吃了些消炎止疼和抗菌的药片, 但无论从何种意义上, 这样严重的伤势,依然不是此等粗糙的处理就能凑效的。

无论是换衣服的时候,还是裹狐狸或者整理行装的时候,阮暮灯都感到了背后伤口处传来的,火烧火燎般剧烈的疼痛,他甚至连抬手举过肩膀这样简单的动作, 都会生生疼出满额的冷汗来。

萧潇趴在阮暮灯胸前,半张脸和两个爪子紧紧贴住自家徒弟的胸膛,中间只隔了一件薄薄的背心。

白色的背心布料,已经让青年的冷汗彻底浸透了,湿漉漉地贴在皮肤上,透出下头紧实健壮的肉色来。

萧潇感受着从胸膛处传来的,阮暮灯那比平时要快上许多的心跳声,还有明显急促了的呼吸频率,担心地蹭了蹭,难得地痛恨起了自己此时此刻的虚弱和无能。

阮暮灯虽然新换了衣服,但背上的伤口没有办法处理,很快就有红的黄的液体,透过干净的布料渗了出来,尤其是横跨肩背的背带和包袱绑带处,血色晕染得尤其厉害。

不过此时墓中只有一人一狐这两活物,阮暮灯自己能忍,也打定主意硬撑到底,萧潇一只狐狸的样子,口不能言、行动不便,肚子上又刚开了个口子,自然也管不了他这个擅作主张的不肖之徒,只能由着他去了。

蒋真人墓是墓中墓的结构,阮暮灯在墓道尽头发现了一处已经打开了的向下的垂直出口,上下落差同样有两三层楼的高度。

他在心中略略推算了一下,这一路下来,他们已经是在近三十米深的地下了。

这第三层地宫,墓道的年岁明显更为古老,而且比上一层更宽敞更精致了。

阮暮灯估摸着,这儿应该才是真正的两晋时期的藩王墓原址所在。

第三层的墓道同样遍布机关陷阱,但大约是之前萧氏师徒三人先后进来过的缘故,这些机关陷阱都已经被他们破坏了。

阮暮灯甚至在墓道里发现两个身穿麻衣的木乃伊化的女性尸体。

她们的手脚关节特别粗大,弯折成常人难以想象的奇怪弧度,指甲奇长且锋利似鹰的爪钩,脖子上空空如也,断面平整利落,应该是利器多为。而她们被斩落头颅滚落在墙脚,依稀能看得出五官的脸上长了寸许长的白毛——便是传说中的尸魃了。

看着两具尸魃的遗骸,阮暮灯打心底里庆幸,先前已经有人将她们彻底杀死了,不然以他现在的伤势,要硬撑着和这等厉害怪物斗法,那才真叫要命。

越往前走,这过于古老的墓道便损毁得越厉害,随处可见碎砖落石,有的地方甚至要从崩塌的残垣断石间钻过去。

“应该快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