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61章 收徒

第61章 收徒
黎凭当惯了面试官, 由他组织面试, 抛开那些文化程度太低,人太笨, 心不在这里的,很快就挑出了十个人。

刘二华在, 花枝娘的两个侄子在,另外七个中只有一个来自村里,其余的都是附近村子的人。

除刘二华外, 这些大多也是读完初中出去读技校,或者读着高中感觉读不下去,辍学回来的人。

他们年纪都很小, 除刘二华外, 平均年龄才十七。

赵单识看到他们的时候, 突然觉得心里压力有点大,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这可不是说着玩的。

想想自己十七岁, 那时候他还在高中里当一个阳光开朗的好学生, 这群少年已经要出来讨生活了。

“别紧张, 你们先在我这里呆一个月,这一个月中, 我按50块钱每天的薪资给你们算。”赵单识对未来的徒弟开展训话, “大家每天早上六点半来, 晚上六点半回家, 每天听黎叔的指挥,能做到吗?”

“能。”少年们气势十足。

“那行,”赵单识道:“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去整地,整完回来请大家吃枇杷解暑。”

赵单识也不和这群少年客气,每天都带他们去干农活。

不到三天,其中两个青年受不住了,私下里抱怨道:“不是让我们来学厨艺吗?怎么每天都去地里干活,要是在地里干,别人都八十块,就我们五十块。”

“话是这么说,不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嘛。反正我妈说了,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住,先把手艺学到再说。”

“学到了手艺还要在他这里干五年呢,要是五年都这么干,我还不如趁早退出。”

另一个黄衣少年看着他赌气的同伴,压低声音道:“你傻呀,他说五年就五年。到时候你学到了本事一跑,他还跟全世界去追你不成?”

他同伴心脏直跳,“不是说要签合同吗?”

黄衣少年挑挑眉,得意道:“签就签,这合同又不一定有法律效应。我哥说了,我要是真学了本事就跑,他要我赔钱还得先去打官司,打官司人家不一定承认合同有用,就算这合同有用,也不会让我赔五万块以上。”

“那你打算学几年?”

“学两三年吧。等我学到了本事,我就去外面的大酒店里工作,听说外面的酒店一个月工资就有八千以上。”

另一个少年满眼羡慕,“这么好啊。”

“所以我说你吃点苦,先把本事学到再说,等学完本次就不用理他了。”

赵单识付了点生物能,守望号全方位监控他这群未来的徒弟们,两位少年的交谈被守望号录成了录像。

赵单识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感慨,“有时候人为了钻空子还真是什么都想得出来,平时也不见得他们那么精明,一到坑人的时候,任督二脉都打通了。”

要是这两家伙真的聪明,也不会辍学过来跟他学手艺了。

黎凭跟着他一起看,闻言温声道:“这世上有好人就有坏人,我们已经很幸运了,有守望号的帮助,能及早发现这些心怀不轨的人。要真如他们所说,等他们学好本事,往外面一跑,我们找人都找不到,更别提索赔。”

赵单识一笑,“我知道,我就随便感慨一下。”说着他忍不住抱黎凭一下,“师兄,有你真好。”

黎凭任他抱了好一会,才拍拍他的手臂,勉强道:“别腻歪,明天还要干活。”

纵欲伤身,哪怕这两位自持身强力壮,也不敢每天都做。昨天已经战斗过,今儿只好偃旗息鼓。

赵单识自制力不咋地,这事一般都交由老攻控制。

第二天,黎凭把这两位少年出来谈话。

他们十分不服气,“我们这几天干活干的好好的,你们凭什么把我们刷下去?”

“凭我们是评委,”黎凭对他们淡淡一笑,道:“你们还记得昨天说了什么吧?外面八千块一个月的工作真那么好找?”

少年们脸一阵青一阵白,只以为他们说话不小心被别人听到,别人告了状。

黎凭道:“行了,不用你们干活。昨天的工钱已经结清了,趁今天的活还没开始,你们及早离开吧。”

“哼,早就走,谁稀罕你们。”

“对了,”黎凭在后面说道,“奉劝你们一句,有钱人打官司还是挺轻松,别想着往外一跑就万事大吉。做了亏心事,就算别人不从法律途径制服你,也有的是办法收拾你。”

两位少年身形一僵,心里那点不怀好意消散得七七八八。

赵单识往外赶了两个人之后,剩下的八个人谨慎了许多,干活也勤快了许多。

然而收徒弟跟收员工还是有挺大的不同,过了两天,赵单识又刷了三个有些好逸恶劳的少年。

赵单识原本说有一个月的考核期,没想到十天不到他的队伍里只剩下三个人,其他人都因为各种原因不合适跟着他学厨艺。

这三个人中,一个是刘二华,另一个是花枝娘的侄子赵明台,最后那个是黑子的堂哥赵服顺。

他们三个吃得了苦,脑瓜子也灵,赵单识挺喜欢他们,打算花几年时间好好培养他们,帮他们打好基础。

稻秧已经长得差不多,刘二华去联系机器插秧。

插秧队的师傅中午要在赵家吃一顿饭,赵单识对新出炉的三个徒弟开玩笑道:“这是你们第一个锻炼的机会,这次做菜全部配菜就交给你们切了。别紧张,在这种时候,没有谁会挑剔你们的手艺。”

赵单识教过他们切菜,不过切菜这种东西全靠勤学苦练,教是教不会,只有一双手练到了极致,才能切出合格的菜来。

等他们切菜这门功课合格后,赵单识才会教他们下一步。现在他只做饭的时候让他们进厨房观摩。

等插秧到一段落,赵单识在县城里那个店铺也已经弄好了。

黄淑妹到岗,他们店铺正式开张,每天早上,黎凭都要带着人把菜收回来,然后让赵承家送到县城里去。

他和赵单识则要晚一点到店里去,看看店里的生意怎么样。

他们的店铺名字就叫单识小哥,开张的时候,两人也没怎么大动作,只是点了挂鞭炮放了一下,听个热闹。

等正式卖菜的时候,还是有许多顾客慕名而来。

这天赵单识和黎凭抱着兜兜来到店里巡视,黄淑妹正紧张的给客人称菜卖菜,黎凭过去帮把手,赵单识则跟客人说笑。

“我们这菜吃着好吧?”

“好吃,你们这菜菜味足,容易煮烂,我们全家都喜欢你们家的菜。”

赵单识笑了,“老哥,这么官方啊?”

顾客摆摆手,“嗨,我说的都是实话。你们家的菜贵虽然贵了点,但吃着是真的好吃。”

“谢谢啊。”赵单识掂掂兜兜,“来,跟这位伯伯说谢谢。”

兜兜圆溜溜的大眼睛往客人身上一瞟,然后又转回秤上,他似乎觉得称东西很有趣,称台屏幕上的数字一直在变。

顾客看着兜兜,忍不住问道:“你家孩子多大了?”

“五个多月了,快六个月。”

“哎,你家孩子长得真好,我孙子五个月大的时候才这么一点。”

后面也客人也忍不住帮腔,“你家孩子一看就机灵。”

赵单识笑:“是挺聪明的,鬼精鬼精,嘴叼的很。”

“哎,我们家那个也是,比你这个大几个月,已经认准你家的菜了,怎么瞒都瞒不过去。”

“那说明我家的菜是真的好啊,老人和孩子最会吃了,又不会说谎,好就是好,不好就不好。”

“老板,你们家的菜好是好,不过要不要弄多点品种?”顾客说道:“每天都那么几样,就算再喜欢你们家的菜也不能见天吃啊。”

赵单识这边的菜就那几样,茄子,豆角,辣椒,韭菜,青瓜,空心菜,番薯叶,偶尔会有冬瓜,南瓜,苦瓜,不过不多,基本上一上来就被人抢光了。

老顾客对此有些惆怅,这么好吃的菜,一个星期轮上两三回,他们怕迟早会吃腻。

赵单识立马道:“我这不是刚起步嘛,等下半年我这里的品种就多了。你们想吃什么菜?跟我说说,我看能不能多种一点。”

顾客七嘴八舌,“真能随便说啊?”

“您随便说,听不听就是我的事了。”

“嘿,这话说的。”

“我说你们要种,不如多种点秋葵啊,扁豆啊什么的,那个好吃。”

“西红柿也来点。”

“土豆别忘了。”

……

赵单识把这些记在心里,然后笑容满面地答应,“都没问题,我回去好好规划规划,争取下半年把菜给大家供应上。”

“是得好好规划,听说你成了种菜大户了?”有消息灵通的客户打听,“有没有打算进军养殖业啊?”

“也不算什么大户,就多包了几亩田。养殖业等以后再说吧,看看有没有空。对了,我们家的西瓜也快熟了,到时候大家都来捧捧场啊。”

“你们家的西瓜好吃不?”

赵单识一指,“您看我家的菜,哪样菜不好吃啊?”

“这倒也是,你们家的菜品质挺稳定的。”

赵单识跟他们聊完,然后看黎凭卖了会菜,父子三人就上街溜达去了。

他们现在挺喜欢逛街,一天到晚都在忙活地里的活计,也就出来逛街的时候能松快松快。

“咿呀呀!”兜兜看到人家卖氢气球的了,花花绿绿一大堆,拿在一起,十分好看。

赵单识一看就知道傻儿子的心思,他点头应允道:“行,你要哪个?老爸带你去买。”

兜兜目光粘在那堆气球上,大眼睛瞪了好久,也没瞪出个所以然来。

赵单识随便帮他拿了一只猫咪的气球系在他的手腕上,又亲了他一口,“乖儿子,别选了,我们就要这个吧。”

黎凭在一旁付了钱,兜兜看看自己手腕上的气球,又看看气球堆里的气球,“咿呀呀。”

“就这一个。”赵单识抱着兜兜,转了半圈,“师兄,我们赶紧走,别让他再看了。”

父子三人继续往前走,走过人行道,沿着护城河的旁边散步。

“师兄,你是不是过两天要回家一趟?”

“嗯,回家看看。”黎凭先前一直说要回家一趟,这边忙起来,又抽不出时间。

赵单识舍不得他,眼巴巴道:“那你要去几天啊?”

黎凭趁着没人,低头亲了他一口,“你放心,就在家里住两天,第三天我就回来了。”

赵单识一面觉得不舍,一面又唾弃自己,他叹口气,“你都还没走呢,我就已经舍不得你了。师兄,你说,在伯父心中我是不是已经成祸国妖姬了。”

黎凭忍不住笑,勉强板起脸来斥他一句,“乱七八糟的都在想什么呢?”

赵单识无比顺口地接到:“想你啊。”

于是两人又忍不住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