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107章 员工

第107章 员工
村宴上, 到处都热热闹闹, 他们这桌也很热闹。

赵单识一一打量同桌的这些人,大家脸上真挚的感激让他心中也变得火热起来。

他再次举杯,“什么话也不说了, 所有话都在酒里, 我敬大家一杯。

“好!我们也敬你一杯, 感谢你这一年来对我们的照顾。”

十二只手举到一起, 杯子相撞,发出轻轻的声响,那响声传入每个人的心底,触动人心。大家相视一笑,桌上的气氛又变得火热起来。

大家喝了酒,开始吃菜, 其他桌亦是,大家都笑容满面地将筷子往菜里面伸。

兜兜坐在赵单识怀里, 闻到这个馋, 闻到那个也馋,坐看又看,一直不停地扒拉着赵单识和黎凭的手, “爸、爸,吃。”

“吃吃吃。”赵单识给他夹了一筷子鸡肉, 取一小条肉丝给他尝。

兜兜飞快地蠕动着嘴唇吃了, 目光却还放在桌上, 重点盯着那盘油爆大虾。

不怪他馋, 那盘油爆大虾红艳艳,一只只摆在上面,谁的注意力都要被吸引过去。

赵单识以前喂过他虾,他不对虾过敏。黎凭见状,便夹了一只虾,仔细扒下虾壳,又夹成几段,一段一段喂他。

姚镜明见黎凭这耐心细致的模样,心里暗自咋舌,男人有了家下就是不一样,瞧他发小,以前赶个项目,全球各地绕着飞,对星级酒店比对家还熟悉,谁能想到他有朝一日居然会耐心地在乡下的村宴上剥虾?

不过这虾确实不错,姚镜明只看了一眼黎凭,便迅速收回目光,将筷子伸到大虾那边。

其他桌上,大家也纷纷将筷子往大虾里面伸。

赵晶诚尝了一筷子大虾,忍不住问身边人,“这油爆大虾可真不错,虾是从哪里买的?我吃了那么多虾,还是第一次吃到那么清甜的虾。”

旁边有识货的人说道:“就那水库的虾嘛,外面水库有人包了一片出来养虾,质量倒是挺不错,也够大条,我们这一片地区都买他家的虾了。”

“那虾得三四十块一斤吧,我妈前天去买那个虾,说三十五块一斤。真是太贵了,我们都快吃不起了。”

“现在什么肉都贵,虾的确挺贵,牛肉也不便宜,我前几天去买牛肉,还说要四十五块一斤。四十五块一斤的肉,谁家吃得起?”

“那是,我现在都不敢去买肉吃,就去市场上稍微买两斤肉,一百块就没了,钱比草纸还不值钱。”

“我们也很少去买肉吃,这不是前几天华勇叔不是把菜单发到微信去了吗?我女儿看见了,非哭闹着央求她奶奶说要吃虾,好家伙,十来只虾,就花了块四十块钱。”

旁边人不解,“不是说今天村宴上有虾嘛,怎么还买?”

那人一瞪眼,“嘿,孩子都馋了,能不买?”

“来来来,喝酒。”同桌人招呼,“这世道没办法,物价涨得飞快。”

有人愤愤,“这世道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你们看赵单识在这里混的多好,要我说,你们谁要是有大魄力,不如也留下来种田。一斤肉三四十块,一斤鱼二三十块,一斤虾也是三四十块,一斤牛肉更是四五块,一年也不说多,只要养它个一两万斤就赚大发了。”

“养东西哪有那么好养?”

“怎么不好养了?你只要把本钱准备好,多少买点饲料,时不时看着点就行。现在科技那么发达,又不像以前鸡鸭鱼生了病,都没药医。”

“我看也是。包个一两亩鱼塘养点鱼,然后再养几百只鸡,几百只鸭,辛苦不到哪里去。要是再种点水稻,弄点菜,一斤菜便宜的两三块,贵的六七块。弄好了,不比在外面打工差。”

“话是这么说,但回来种田可都是看天吃饭的,就是说那谁家的辣椒吧,种了三亩辣椒,还想着四五块钱一斤的辣椒,种三亩田能收获个几万块。结果怎么着?那个辣椒一种起来,叶子就泛黄,遭了虫灾病灾,这么一下来,半年的功夫浪费了,本钱也打了水漂。”

“我看也是,这些都是说的容易,真正做起来不知道多难。前些年我家种草莓,你看看人家赵单识家的草莓卖的多好,我们种的草莓才十五块钱一斤,那个草莓又小又酸,十五块钱都没什么人愿意买。”

“要我说有本事的人就是有本事,种个田也能种出不一样的风采,来换一个人来就不行喽。”

“有什么好不行的,这里不是有现成的人可以问吗?你们要是真留在家里种田,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会去问赵单识?”

“说得好像问了就能种好一样。

“怎么不行啊,他种田种得那么好,跟他学学,不求种得跟他一样,学个七八分总行吧?”

“反正你们想种就种吧,我是不敢碰种田这一块,那投入太大了,一不小心颗粒无收。”

“就算种的好,你也怕那个水灾、旱灾啊。前两年我舅他家那边那个稻子都黄了,眼看就要收割了,一场台风过来,稻子全都倒下去了,收也没收回多少来,连稻谷都在地里生了芽。”

大家都是农村人,多少种过地,很清楚在村里种田并不容易。

想到这里,又有人情不自禁说道:“赵单识他也是运气好,你们看他已经回来一年了,今年风调雨顺,什么都长的好,就说枇杷,他的枇杷都比人家长得大一些,现在他田里的那些菜,一种、两种,都长得很旺盛。”

“今年年成是好,不过跟往年也没差太多,反正没好到种什么都丰收的地步。我们村里的田大部分是包给了单识种,你们没对比不晓得的话,去外面几个县城看看,大家种地还不是跟以前那样?要我看,还是人家有本事。”

他们一桌人喝了点酒,内心中对赵单识多多少少有些羡慕,喝大了,有人就隔着桌子喊,“单识,你是不是跟人家外面的大学合作了,要么你种地怎么种的那么好?”

赵单识没想到有人突然喊他,他转过头,看旁边那几桌似乎已经喝大了的男人,扬起嗓子答:“没有啊,你们听谁说的?”

一个人喝酒喝得脸上完全是红晕,他大着舌头道:“外面流传呗,大家都说你请了人家教授来帮你种田,怪不得你种田种得那么好。”

他们这边动静大,一晒谷场上的人全转过头来看着他们。

赵单识不愿意扯着嗓子跟他们这么说话,干脆端起酒杯过来他们这桌坐,“要想种地种的好得下本钱嘛,你看看我那肥料,我光买肥料都快买了上万块钱了。还有那种子,我种的那些东西,种子都挑最好的买。好肥好种,再精心伺候着,地能种不好么?”

“说是这么说,别人家也用了好种好肥,地种的就是不如你好,你种地是不是有什么诀窍啊?”

赵单识还没回答,就有人笑道:“别人的秘密能平白无故的告诉你啊?”

“不能那么说。”赵单识笑笑,“哪有什么特别的诀窍,不过是多用点功夫而已。你们要是去我家的话,就能看到我那房间里一柜子书都是农书了。”

有人带着不甘,半是羡慕满是嫉妒地酸道:“要不怎么说你是大学生呢,还看书种地,难怪种个地都比别人种的好多了。”

“我看勺子他们那边跟你是跟对了,三千块一个月,虽然辛苦了点吧,但是攒在手里的钱也多,吃的还好。你这里还收不收人,要收的话,我明年回来跟你一起干啊?”

赵单识看了他一眼,说话的人名字叫赵明全,人长得十分精神,高大健壮,他大多数在工厂里打工,很少回乡下。

赵单识在村里那么久,多少听说了他的名声,闻言不由笑笑,“回来这里种田,你舍得啊?你在外面一个月都能赚到五六千了。”

他狠狠地叹了口气,借着酒意发泄道:“赚五六千有什么用啊?在工厂里打工,从早上八点忙到晚上十点钟哦,连歇口气的时间也没有。我在外面打了十几年工,也就是流水线上的生产工,还不如回家来种地比较踏实,好歹不用工作那么长时间。”

赵单识竖起耳朵听,他继续说道:再说我挣五六千块钱,又不是干挣的,挣了那么多钱,还要吃饭,还要住宿。你说吃个饭,一个月省着点用四五百总要吧,然后住宿的话一个月也是四五百,这里一千就下去了。再说了,在外面种田,两个娃娃都交给我爸妈带,也不是回事啊。”

他这话说出来,大家都听出他真想过来赵单识这边干,不由看向赵单识,想看他怎么回应。

赵单识笑:“你要是这么说,我就当真了。你要真想来,不如来我家跟勺子哥他们干一天活试试。要是试了觉得还行,我们在正式谈谈,签个合同。”

赵明全原本只是借着酒意发泄两句,没想到赵单识真的答应,当地大喜道:“那没问题,我明天就过来你这边!”

其他人也纷纷问:“单识,你那边真要招人啊,我也过去试试行不行。”

“带我一个。我也不要钱,明天帮你白干一天,看看在你这里干活辛不辛苦。”

赵单识笑着一口应下,“行啊,你们想来都可以来,不过入我这边招人也就招五六个人,多了的话暂时吃不下。”

他们在这边说话,旁边人听到消息都端着酒杯凑过来了,听到他这番话有点吃惊,没想到他真要招人。

一群人纷纷约好了,要明天上他家干活去。

他们都是一些没什么文化的农村人,去外面干活,也找不到什么好的活干。

大多数要么进厂打工,要么去建筑工地,这两样都很累,从早上忙到晚上,连喘口气都喘不上来,要是不小心碰到黑心一点的老板,忙了一年到头工资还给人扣下。

前些年,有的乡亲倒霉就碰到过这样的老板,大过年的还得留在那里讨薪,一不小心又被政府遣返回来,哭都没地方哭去。要是村子里就能工作,到时候守着父母妻儿帮赵单识种种田,然后自己家再略微种一点田,种一点菜,一个月三千块钱也够养活孩子了。

一个月三千,一年就是三万多,再干点其他什么的,供个大学生都不成问题。

赵单识没想到他们说干就干,事情会像这么个方向发展,当场答应下来。

说完这事之后,大家又热闹闹闹地吃起宴席来。

赵单识带着徒弟们做厨师,吃完饭后洗碗刷锅这些到没他们的事,他们吃完后边抱着兜兜回去了。

三个徒弟今天累了一天已经累惨了,就连着最活泼的赵明台也没心情耍宝,他们跟赵单识说了一声,就各自回家睡了。

明天有人要过来帮忙干活,赵单识跟姚镜明和彭余韵说了一声,让他们看着安排。

“行啊。”赵明台答应下来,“我们不是要种茶树吗?眼看茶树都要拉回来了,坑还没挖,明天我们就带人上山去把茶树坑给挖了吧。”

黎凭道:“能明天来的人会比较多,要是挖茶树挖完了,看看要不要拔草施肥吧,反正把人安排上,活不要过轻,也不要过重,就按我们平时的来。”

姚镜明比了个OK的手势。

赵单识今天晚上喝的酒有点多,简单说了两句,他就困得不行,黎凭揽着他的肩膀,带他回房间里。

姚镜明抱着兜兜,兜兜已经在他怀里睡着了,兜崽今天跟着吃宴席吃得挺高兴,倒不排斥别人抱他。

赵单识忘记跟那群人说具体时间,第二天早上六点多,一大群人就那轰轰地来到他们家院门口,赵单识才刚起床,睡眼惺忪的见到人来了,赶忙烧水给他们泡茶喝。

一群人纷纷让他们不用客气,爽朗的笑道:“今天我们过来就是想干活,你这里有什么活干,我们先去干活吧。”

黎凭洗漱完过来,笑道:“一般早上起来我们先要去摘菜,大家跟着过来帮忙摘点菜吧,摘完菜才回来吃早饭。”

一群人应下,带着工具跟他去菜地里摘菜。

摘菜这活计很简单,熟手来做的话,半个多小时就能摘到一两百斤,他们这么多人一过去,还没到半小时,就把菜全都摘完送到车上去了。

七点多钟他们又回来了,赵单识让他们先坐一下,他带领徒弟们去煮早饭,吃完早饭,大家才一起继续去干活。

姚镜明起床起的偏晚,他们去地里摘完菜回来,姚镜明才刚刚起床,他走出来,看到大家都在院子里喝茶,不由笑道:“你们可真勤快。”

“不是说那什么,一日之计在于晨嘛。好久没回家,感觉这里空气特别好,早上起来神清气爽的。”

“就是,像我在城市里打工,一天到晚那个空气都这样,有时候十来天连太阳都见不到,天空全是雾朦朦黑沉沉的,别提多脏了。”

“要我说也就是孩子在这里读书,没有好的老师跟学校,没办法才去外面,要是这里就有好老师好学校,谁乐意带孩子出去呀。”

说起城市,这一群青壮年都很有话说,哪怕他们在城市呆了再久,城市对他们来说也不过是他乡,怎么都没那个亲切劲儿。

今天院子里吃早饭的人多,赵单识也没弄什么花样,他带领徒弟们熬了一大锅粥,用用猪肉炒面条,炒了两锅,然后拿出一次性的碗筷,让大家一起吃早饭。

吃完早饭后,大家干劲十足地去山里挖茶树坑去了。

他们中午还要回来院子里吃午饭,别人好不容易来帮忙,赵单识不好意思亏待别人,就让刘二华去县城里买了牛肉、猪肉过来,中午打算做一顿丰盛的饭菜。

“师傅,要不要顺便买点酒?家里的酒喝完了。”

“你不说我都忘了,当然要,你看着买吧。买好一点的酒,多买一点,这酒经放,放久点也没事。”

他们特地去县城里买了菜,中午饭就很丰盛了,菜量足,饭菜随便吃,味道也非常好,一群汉子吃着这里的饭,心里更加心动。

下午干完活后,当场就有几个人留下来跟赵单识说,明年想在他这里干活。

也有几个年轻一点的,觉得在家里种田还是太辛苦,天天风吹日晒,不如在城市里呆舒服。家乡格局就这么大,要再怎么干活也闯不出什么来,还不如去外面多闯闯,说不定别有一番工业创出来。

留下来跟赵单识报名的就有赵明全和赵晶诚,赵单识看了他们几个一眼,这一群人当中最小的都有二十九岁了,大家都是三四十岁的壮年人,比较踏实,起码在村里而言这群人的口碑不错。

他本来就要请人,看到这种情况,也没多挑剔,“大伙儿不用回家再想想?”

赵明全立刻道:“这点事哪里还用得着想?昨天一晚跟今天一天早就想清楚了,我是决定了,等我干完今年拿到年终奖后,明年就回来跟你干。你就说你收不收吧?”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我觉得在你这里干比较好,舒服。”

赵单识早就准备好了合同,诚恳道:“承蒙大家看得起我,大家要是跟我干的话,我们就签份合同,我们现在已经开了个农业公司,如果跟我看以后就是我们农业公司的员工,我给大家买五险一金。”

赵明全他们原本只想着跟赵丹实干,在家里就省了一份交通费,出租费跟饭钱,心里多多少少对社保这方面有些担忧,他们没想到着,当时居然愿意给他们买社保,当即大喜点头,“行啊,我们这就签合同。”

黎凭将合同一一分给他们,“大家仔细看一看这合同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立刻问我们就行,有什么觉得不合适的条款,我们也可以再讨论讨论。”

一群汉子没什么文化,对着密密麻麻的合同条款也看不太明白,黎凭看他们的模样,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于是拿过合同坐下来,一一为他们解释合同的每条条款。

“哟,还有加班费呀,加班是一点五倍的工资?”

“当然有,我们的管理还是要规范起来。”

“那这条呢?如果有事请假扣工资一百块,请假这一天的工资就没有了,不会另外再扣一百吧?我一个月要是请了一天假,能拿到两千九百块还是两千八百块?”

“两千九百,不干活那天没有工钱,不过如果没有请假,直接无故旷工的话,那就得扣三倍工资了。”

“晓得晓得。”

大家从头到尾把合同条款都问清楚了,黎凭也没有嫌他们不耐烦,谁有不明白的地方都仔仔细细解释清楚,他们一直从下午五点多说到晚上七点多,赵单识让他们留下一起吃晚饭,吃完晚饭他们才各自回去。

这么一来,赵单识他们又收获了六个员工,加上勺子他们四个,赵单识他们就有十个员工了,已经算是小规模的公司。

赵单识将合同一一收好,他们这份合同从明年大年初六开始,然后一口气签了三年,这三年内赵单识承诺每年会给他们加百分之五的工资。

至于勺子和饶春风,明年就加,赵文德和牙子妹干的活比较轻松,也不累,所以工资还是维持这个水平,也没有没有社保。

赵文德只是当时过来救急,眼看他年纪越来越大了,赵单识问他有没有继续干下去的想法,他自己想在赵单识这里一直干到六十岁。

他自己买了农村社保,等到退休的时候,他就能拿一份退休金,到时候不用再过得那么辛苦。

赵单识已经决定让他上山去养蜂了,等明年就不让他干地里的活,不那么累的话,应该也不会有问题。

村子里年轻人吃完村宴后回去城里上班,村子里恢复了冷冷清清,很多人都觉得不习惯,也有些感伤。

赵金生的儿子和儿媳妇总算回来了,他们十分不好意思着,赵单识没说什么,只是把相应的活计交代给他们,让他们注意每天收发快递,然后空余时间就跟着去地里干活。

赵单识现在网店已经做起了规模,每天都有几十单买卖,他们现在主要还是卖蔬菜,等过一阵子应该就有大量草莓供应。

他现在的名气稳中有升,微博粉丝也多了不少,很多人看到转发后会特意过来关注他,给他加油打气。

赵单识现在的转发和评论已经比得上三流小明星,以至于他原本买热搜的计划对无期限搁浅,他觉得可能这几年都不用再买那个热搜了。

守望号建议过他通过别的途径扩展自己的名气,比如说去去参加个什么综艺节目的。

随着赵单识越来越出名,倒是有不少电视台邀请他去参加各种综艺节目,短期的就去拍一期视频,也有长期的,甚至还有一些人邀请他去拍电影或者拍电视剧,去做个客串。

这些人倒不是看他粉丝多,而是完全看上了他的颜值,还有经济公司接触他。

赵单识现在忙得很,对这些东西完全没感兴趣,收到邀请后一一婉拒。

他现在有点名气,名气却不大,没从网上延伸到现实,现在去参加综艺节目也好,去参与电影也好,只能去到那些比较小规模的地方。

赵单识虽然不是什么明星,但也挺珍惜自己的羽毛,不想去去参与到这种粗制滥造的东西当中,免得掉了自己的逼格。

姚镜明知道他有这个偶像包袱在时,还觉得挺不可思议,“你还没进入娱乐圈呢,就这么在意自己的形象了?”

“当然。”赵单识理直气壮,“要是弄不好,说不定就得掉粉了。”

粉丝等于生物能,由不得他不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