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冬雪
这一回,郭征可谓是心悦诚服。
是他年龄越长,志气越短了。
没过多久,武林盟中的弟子便都知晓闻行道要参加明年春天的武林大会一事。
对此,他们皆是乐见其成,路遇闻行道都要说一句“恭喜大师兄”、“大师兄早该如此”、“有大师兄的带领,武林盟何愁不再现往日光辉”……
诸如此类数不胜数,仿佛已经看到闻行道坐上盟主之位一般。
虽说即便参加武林大会,也还要与人比试,最后胜出才有资格做武林盟主,可在这些弟子眼中,只要闻行道有这个意愿,那盟主之位便是稳稳的囊中物。
有些人,他不争倒也罢了,一争便再无其他人的机会。
因为闻行道在武林盟中树威已久的缘故,他备受人追捧敬重。自从得知他将会是下一任武林盟主之后,武林盟弟子年轻一辈的精气神都大有不同,风气一派积极向上。
另一边,方柳一行人仍旧住在雁山镇的宅子中。
因为已经与闻行道、郭征达成共识,自此结盟的缘故,方柳时常会去武林盟与二人交谈,商讨江湖与朝廷的暗潮汹涌,训练门下弟子的服从性和纪律性,自然也发现了盟中弟子的不同。
方柳负手看练武场内的武林盟弟子,对闻行道说:“闻大侠果真名不虚传,只是放出消息罢了,竟能振奋人心至此。”
闻行道:“不是正和方庄主之意?”
方柳眉眼轻扬:“这倒确实。”
若是拥郭山上位,除了要帮他赢过武林大会的一众高手,更要多做些铺垫,让人信服他推崇他。
也不难,多加运作便好,只是需要费些时间和功夫。
如今倒能省时省力。
闻行道又说:“不过依闻某看,若不是方庄主总来看他们练武,他们也不会如此积极。”
这些盟中弟子平日里虽然也都是训练有方,矜矜业业勤学苦练,但只要方柳一来,便一个个如开屏的孔雀,非要在此时展示自己最强悍的一面。
简直可聊又可笑。
只说现下,便有好几人看似认真实则心不在焉,边偷偷瞧方柳,边拳下虎虎生风。
方柳约摸是被人看习惯了,丝毫不介意那些目光,如果有谁看他看得久了,他还会点自己身边的属下,让他们和对方切磋一番。若是己方败了,便给对方些彩头;若是己方胜了,也无甚好说的。
多数时候,他还会随口点拨对方一二。
陈安、依风二人是最常被点名去与人切磋的,赛雪偶尔也会被叫到。暗卫在不赶路的时候,基本隐在暗处,反而不怎么露面。
不得不说,陈安和依风不愧为方柳的近卫,在与武林盟弟子的对战之中,鲜少有输的时候。多日以来,唯有几名武林盟的精英弟子能险险胜过他们。
每当此时,胜出的那几人便会兴高采烈地看向方柳,等他指点。
这样的次数多了,竟成了约定俗成的惯例——只要方柳来看,便定要选几人出来与他的手下切磋。
众人皆十分希冀这被选中的机会。
郭征看过几次后十分欣慰,连连说道:“若要在武学上有所进步,就势必要彼此交流切磋。有天下第一剑方庄主的指点,你们还不多努力一番,不辜负他的付出?!”
众弟子皆言“是,谨听盟主教诲”。
然而郭征不知道,众弟子自己心中却清楚得很——他们如此积极与方柳的手下切磋,不只是为了得到什么绝世高手的指点,更多的却是为了得到接近方柳的机会。
谁人能不渴求靠近于方柳呢?
他单只静静站在不远处,一袭青纱罩衫随风微动,眉眼淡淡一瞥,便已经让人心跳加速,失了神魂。那般的人,淡泊高远遗世独立,靠近他仿佛都是亵渎。
除了闻行道和郭山,剩下的武林盟弟子无人敢与他说话,他们生怕自己何处做的不妥,惹了他不悦。然本该仙人一样的方柳,不仅点了手下与他们切磋,还出言指点他们武功。
众人本就在方柳面前有表现欲,这下更是毫不收敛,势要将自己比武时最好的状态展现出来。
这才有了让郭征欣慰的一幕。
今日与往常并无不同,方柳与闻行道闲庭信步行至练武场,静静观赏众弟子练武。约摸几刻钟后,方柳点了一名弟子出来,让陈安与对方切磋。
被点了名的弟子激动地上了比武台。
兴奋的同时他也谨慎万分,心道一定要胜过陈安,让方柳刮目相看,若能得到对方一两句称赞,那便不枉费这些时日的操练了!
陈安也领命,上台与那名武林盟弟子切磋。
方柳站在下方,问闻行道:“谁胜?”
闻行道观察了片刻后,断言:“陈安。”
果不其然,胜者为陈安。
那名武林盟弟子熟了之后,情绪低落,垂首沮丧不已。未曾想他运气上佳,随后方柳开口点拨了他一二,指出他在比武中的缺点与不足。
弟子立时高兴起来,抱拳道:“感谢方庄主指教!”
虽说无法让眼前人看见自己胜出,但能与他攀谈、得他指教,足矣!
然而弟子还没有愉悦多久,便听闻行道冷声说:“习武之道,无论输赢都要戒骄戒躁,你情绪因外界而有如此起伏,武功如何进步?回去好好反省!”
那名弟子一凛,忙敛了喜意,谦恭道:“大师兄教训的是!”
方柳似笑非笑看了闻行道一眼。
面对他的目光,闻行道八风不动,面容镇定自若,仿佛真的心无杂念一般,让人挑不出错处。
方柳便转过头去,继续观察练武场上的弟子。
武林盟可修炼的武功秘籍甚多,盟主和长老皆会针对不同弟子的独特情况,为其挑选合适的秘籍修炼。不拘于拳脚,也不拘于单一的武器。
萧然山庄则不同,山庄内弟子基本都使剑,软剑、长剑皆有。
不过武林盟的弟子虽不弱,每个人皆是一派正气,却少了些纪律严明。
这一点上,还需要闻行道的操练。
原本方柳旁观片刻就要离去,不想这时明新露领着明麟煜走了过来,他便停住了脚步。明新露这些时日始终住在武林盟,扮作普通妇人;而不远处的尚阳城,假公主一事仍旧闹得沸沸扬扬,皇帝几次动怒,在早朝上怒斥底下官员为何连个弱女子都捉不住,皇亲国戚岂是随便谁都能假扮的?
怒罢,便又开始催官员寻人,言说就说翻天覆地将人找出来,绳之以法。
皇帝分明知晓究竟谁才是真假公主,却下了如此命令,显然是已经站在了刘珏那边。
原本明新露的母妃宁贵妃不知晓真假公主一事,同样震怒于有人敢假扮自己女儿、掠走自己外孙一事。她从前甚少管皇帝如何,前些时日却时常利用外家向皇帝施压,让她尽快寻自己外孙。
满尚京都知晓宁贵妃和邹丞相为此心焦不已。
贵妃那时候焦急心切,没来得及思索向来不喜欢露儿和煜儿的今上,竟然会这么配合。
在最近这几日,宁贵妃和邹丞相似乎动静小了些,百姓猜测他们应该是放弃了。想想也是,若是一辈子寻不到人,还不能好好活了不成?
殊不知,宁贵妃和邹丞相父女二人是收到了邹老夫人的来信,知晓了事件原委,也知晓明新露和明麟煜暂时安全,因此放下了心。
心是放下了,怒火却是愈烧愈烈,两人压了许久火气才没有直接去找皇帝和驸马的麻烦。
明新露也是趁着这档口,托方柳遣人帮她送了一份信到邹府上,表明自己身份,并言明自己暂时不会回去。因为邹老夫人还未抵达尚阳城,她也不急着露面,只等先隐藏一段身份,且看那皇帝和驸马还要搞出什么事来。
因为明新露经常需要与家人信件来往的缘故,方柳干脆将石五暂时派在她们母子身旁,直到她回到皇城。
这使得明新露对方柳的感激又多了几分。
“方公子。”明新露本就是长相明艳的女子,一见到方柳,眼中的光彩就会更亮一些,“你来了。”
明麟煜也乖巧地喊了一声:“方哥哥!”
明麟煜身穿幼童习武时的短打,看起来憨态可掬。
方柳问他:“在习武?”
“是。”明麟煜小大人般态度端正地回答,“煜儿跟随各位师兄师姐学习武功,已经入门了。”
明新露则解释说:“煜儿一看到各位侠士练武便走不动道,郭盟主好客,说煜儿还算有几分习武的天赋,便点了一位武林盟弟子做他的师父,教授他功夫。”
明麟煜附和:“煜儿会变得很厉害!到时候保护娘亲,保护方哥哥。”
方柳逗他:“保护我做什么?”
这个问题问住了明麟煜,他思前想后半天,最后说道——
“因为方哥哥救煜儿和娘亲,以后也会救更多人!”
明新露被他的话镇住,随后笑了笑,揉揉他的脑袋:“煜儿说得对,方公子日后说不定会救更多人。但是煜儿自己若是学成了功夫,也可以救更多人。”
方柳却淡声道:“不学功夫,也可以救更多人。”
明麟煜闻言好奇地看向他。
方柳:“那就去做天下之主。”
明新露:“……”
先前不是句玩笑话么?
明新露迟疑:“可煜儿还小。”
她说的是“煜儿还小”,却不是“煜儿怎么能做天下之主”。因为只要方柳说,她便觉得可以实现,甚至是拿旁人不敢肖想的天下之主的位子。
从这一点上来看,其实明新露也属于胆大之人。
“所以现在不急。”方柳平静道,“但日后之事,早做打算不为过。”
明麟煜似懂非懂,听话道:“煜儿听方哥哥的。”
见他如此乖巧,方柳半蹲下身,将自己配剑上的剑穗摘下来递给他,而后缓缓道:“习些功夫是好事,哪怕只会外家拳脚功夫,只要能靠自己避开祸事便也值得,你记住。”
明麟煜看了眼明新露,得到娘亲首肯之后,他双手作捧状,接住方柳递过来的剑穗,重重点头:“煜儿记下了,谢谢方哥哥!”
方柳站起身:“去吧,去习武。”
明新露便带着明麟煜走向了练武场。
待他们母子离开,方柳欲离去,一转身却发现闻行道仍未收回目光——他正定定地看向明麟煜手中的剑穗。
察觉到方柳的目光,闻行道收回视线。
两人对视。
闻行道率先开口问:“方庄主为何不自己做那天下之主。”
方柳眸中神色淡薄,从容道:“我若想,自然可以做。”
言下之意,他不想做。
闻行道:“天下之主不好?”
“好是好,却并非方某所求。”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语气平静面无表情,仿佛是在谈何等大事。聊过一遭,闻行道的话题回到了明麟煜身上——
“方庄主对那小孩过好了。”
“闻大侠。”方柳打趣,“莫非要与一个小孩子计较?”
闻行道面上看不出心情:“方庄主言重,只是一般来讲,剑客剑穗并非寻常之物。”
方柳扬眸:“所以?”
闻行道:“五岁的幼童懂什么。若是不珍惜该如何?”
“呵。”方柳转身离去,留下一句,“我看闻大侠心胸比幼童还不如。”
————
郭琦儿知晓方柳常驻雁山镇已经是一个月之后的事。
前些日子,她被派去隔壁州府的武林盟分舵学习,跟着那边的管事学了一段时间,试着掌管一部分的分舵事宜。学得差不多之后,因为怠于回总舵听父亲唠叨,她在那边又停留了几日。
然后才在哥哥郭山的来信中,得知方柳人在雁山镇。
一接到这个消息,郭琦儿急切匆忙地骑马便往雁山镇赶,一路上都在自责自己回去的晚。顺便腹诽道:真是的,父亲竟然一个字都未曾提到!
……果真是不看好自己和方庄主么?
等郭琦儿回到雁山镇的时候,便已是入了冬的时节。
北地的冬季干燥寒冷、滴水成冰,寒风吹过便是刺骨冰寒,难挨得很。这里不比江南地区,入冬依旧满眼青翠绿意,深秋时枯黄的树叶便已堆满了地面,等到这时候,奇形怪状的枝丫干枯裸露,再遮蔽不了天地。
习武之人有内力护体,尤其方柳这样已臻化境之人,不畏寒也不畏热。可赛雪却早早给方柳房中燃上了上好的银丝碳,且絮絮叨叨地念道:“小庄主何苦来北地过冬,等来年春天不也一样,若是冻着可怎么办?”
“当我是什么人了。”方柳神态闲散翻阅书籍,“还能被冻着。”
“您就算有内力护体,身子骨不冷,可心中呢?”赛雪讲起歪理总是一套一套,“只看着外面冷风萧萧、枝叶飘零的,难道不觉得心中凉飕飕的?”
依风走过来敲了敲赛雪的脑袋,让她少说两句。
赛雪见主子心情不错,便也没听依风的话,朝她调皮地吐了吐舌头,继续对方柳说道:“反正奴婢瞧着,这心里头顿生凄苦悲凉之意,别提多难受了!”
“凄苦悲凉之意?”方柳说,“你是落榜的失意考生不成。”
赛雪撒娇:“落第考生说不定都比不得奴婢凄苦呢。”
方柳淡淡道:“看在是我身边不好待,改日给你寻个其他去处。”
赛雪一听,赶紧笑着讨饶道:“小庄主息怒,奴婢只想待着小庄主身旁,再如何凄苦也不怕。”
她插科打诨地逗趣儿之间,倒把屋内弄得暖融融一片,在这天寒地冻里头是独一份的和煦。令人心神舒畅,四肢都懒洋洋地舒展,最适宜望着红木雕花窗外的冬景打盹。
依风也忍不住夸赞:“这样一来,小庄主办事时要舒服许多。”
哪怕有内力加身,不畏严寒,总也不如环境舒适,来得心旷神怡。
赛雪得意:“正是如此呢!”
方柳收了翻阅的书籍,递给依风让她放好,而后吩咐道:“倒两杯热茶放在桌子上,然后便退下罢。”
“是!”
依风和赛雪照做。
一人放书,一人倒茶,做完之后悄然离开了房间,关上房门。
她们俩开之后,方柳端起其中的一盏热茶。他运行内力,用指尖轻轻一拍杯壁,茶盏中的一颗茶梗便飞起,直冲窗边而去。
这过程中,茶水只漾起了一点波纹,很快便恢复如初。
那茶梗势如破竹,以这势头飞向窗户,能直接将窗纸穿出一个洞。
就在其将要刺穿窗纸之前,窗户忽然被人从外打开,一道玄色身影从窗外跃了进来。那人身形高挺,气势外放,腰间一柄开刃染血的长刀,压迫感十足。
来人,正是闻行道。
“请坐。”方柳饮下一口茶,动作赏心悦目,“下回闻大侠若还做这梁上君子之事,便不要再来方某门前。”
闻行道默不作声地坐在他对面,端起另一杯茶盏。
“下次不会了。”
两人相对无言片刻,方柳问:“闻大侠来此作甚?”
闻行道回答:“要下雪了。”
方柳:“什么?”
“要下雪了。”
闻行道又说了一遍。
方柳:“闻大侠特地到此,只是为了说此事?”
“是,再北一些的地方已经飘了雪。”闻行道点头,“这是冬日的第一场雪。”
窗子尚开着,萧瑟的冷风时不时吹进暖融融的屋中,冷暖交织之间,带来割裂的刺痛之意。
方柳淡淡看向窗外:“那倒的确值得一看。”
不曾想,雪还未下,郭琦儿便先一步前来拜访了。
闻行道皱眉:“方庄主若不想见,可以让她回去。”
说话间冷意弥漫,似乎下一刻便要将郭琦儿赶回武林盟。
“没什么想见不想见,惯是无所谓。只是——”方柳打趣地看他一眼,“闻大侠做梁上君子之时,可有问过方某是否想见。”
闻行道语塞。
方柳便对依风说:“带郭小姐进来。”
郭琦儿穿着淡粉色的裙衫,外面披着火狐的皮毛大氅,看起来清丽又热烈。她一进屋便看见了日思夜想的方柳,面上顿时染了红意:“方……方庄主,许久不见了。”
方柳:“郭小姐,许久不见。”
闻行道出声:“你来做什么?”
郭琦儿这才看到闻行道,顿时惊了一跳:“……大师兄如何在这里?”
房间中原本就只有两个人,郭琦儿畏惧闻行道已久,却没有第一时间注意到他,显然是心思全都放在了方柳身上。
闻行道反问:“我如何不能在这里?”
郭琦儿:“……”
闻行道:“卓州的事处理好了?”
郭琦儿闷闷道:“……好了。”
她匆匆忙忙从卓州赶回雁山镇,只是为了尽快见到方柳。谁曾想人是见到了,旁边竟还有她最怕的大师兄。
这该是世上最扫兴之事了。
闻行道:“跟义父说过了?”
“说过了。”郭琦儿规规矩矩地站着,像是被审问的犯人,“爹爹说我做的不错。”
闻行道:“这么说,你也觉得自己做的不错?”
郭琦儿:“……”
她悄悄打量一旁的方柳,看不出他什么神情,不知会否因为大师兄的话,对自己印象差一些……这么一想,她心情更加郁然。
怎么大师兄总是出现在她和方庄主之间?!
就在此时,方柳挥手招来赛雪:“屋内闷热,为郭小姐除去身上披风。”
赛雪躬身:“是,小庄主。”
说罢,便笑得极甜,去伺候郭琦儿脱下狐狸毛披风。
方柳这般举动,算是替郭琦儿解了围。郭琦儿轻呼一口气,打定主意接下来不再接大师兄的话,否则又要被牵着鼻子走路。
郭琦儿坐了下来,依风为她上了热茶。
之后,两位大丫鬟便退了下去。
郭琦儿余光观察片刻,见闻行道没有说话的意思,立刻看向方柳,笑说:“我今……”
“方庄主。”闻行道忽然出声,“窗外落雪了。”
郭琦儿:“……”
方柳:“那便去赏看一番。”
这租赁的住宅主院中有个小亭子,天冷之后,便在亭子四周围了些挡风的帘子。亭边有水塘,冬日天冷,小水塘结了一层冰,倒别有一番景致。
三人一道行至庭院中的亭子处。
赛雪提着银丝炭盆跟在他们身后,往亭子中连放了四盆炭火;依风则石凳上铺上了厚实的白色兔毛垫子,而后便去准备热茶和点心。
亭子掀开了一半木帘子,能清晰看到四周境况。
天上果真飘了雪,最开始星星点点的,看不真切,落在地面上如雪白细小的盐粒。不多时,雪花便大片大片如鹅毛般落下,纷纷扬扬。
冰面、枯枝、鹅卵石上……皆覆了白。雪一层层、一簇簇堆积,重重为万物裹上银色。
郭琦儿举起杯盏,对方柳道:“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闻行道:“若是真心,便该自己作一首诗。”
郭琦儿:“……”
大师兄今日是怎么回事,比往日更常训斥自己……
幸而方庄主是站在自己这边的。
只听方柳道:“莫说别人,闻大侠懂诗么?”
闻行道心说:我懂诗,自然懂。
——与你初遇,是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但他没有说出来。
外面的雪越下越大,天色阴沉沉灰蒙蒙,雪落在地面上积起来之后,又显得有些明亮。
见大师兄终于不再怼自己,郭琦儿好奇地问方柳:“方庄主,你们江南地区,可会下这么大的雪?”
“曾经下过,但少有人希冀下。”方柳说,“南方那情景,若是下起了鹅毛大雪,百姓没有什么好活头。”
闻言,郭琦儿唏嘘一阵:“那岂不是少了许多乐趣,这下雪天可好玩!”
方柳看向她:“是么,有什么好玩的?”
听他这么问,郭琦儿来了劲儿。交谈有利于拉近彼此距离,她认真解释道:“踏雪、堆雪人、扔雪球……我曾听说,还会有人专门在雪天劫富济贫呢!”
方柳:“那是有些意思。”
他虽是这么说,神情却不见半点好奇。
郭琦儿有些挫败,再接再厉道:“等爹爹应允了,我日后也要在雪天去劫富济贫,行侠义之事!”
“劫富济贫?这事是默认富人都是坏人,穷人都是好人。”方柳道,“若是富人便要劫,你我都应当在被劫的行列之中。”
“……好像是这么回事。”郭琦儿用力摇了摇头,“罢了罢了,那就劫坏济良!”
方柳不置可否,吃了块点心。
即便亭子中燃了不少银丝炭盆,却仍有呼啸冷风吹进来。
寒风吹过,方柳白皙的手指关节染上了微凉的红意,双唇却白了几分。他指尖捻起糕点送入口中,咽下糕点,唇珠重新染上灼烧般的殷红之色。
这一刻,闻行道心想。
若是我,便要咬着、含着他的下唇。
亭子中静默了许久。
下雪时很安静,亭子中唯有银丝炭燃烧的细微声响。
许久,郭琦儿打破了沉寂:“方庄主在想什么?”
“想什么?”方柳说,“想一入江湖,半生萧索。”
————
白雪皑皑,覆盖了官道。
古道旧栈,冬风瘦马。
打马而来满身喧嚣的俊朗少年走了进来,抖去满身的雪,随便寻了一处空位坐下,便听旁桌的两名江湖人士正谈论着什么。
其中一人道:“你可知,这江湖上的‘第一美人儿’是何人?”
另一人饮酒笑道:“自然知晓,可不就是寒月宫的怜岸仙子!”
“非也。”
“那,梅花剑宗的大小姐韩媚儿?”
“非也。”
“华山掌门亲传女弟子杜若?”
“非也。”
这时,一直旁听的俊俏少年郎忍不住道:“这几位已经是众所周知的江湖美人儿了,难不成这江湖上还有比她们更好看的人?”
那二人也不恼被人打断谈话,提出问题的好汉豪迈笑道:“当然有!”
“是谁?”
“萧然山庄庄主,方柳。”
“方柳?天下第一剑方柳?那不是个男儿身吗!”
“男儿身又如何?你是不知,这江湖上多少江湖儿女,青年才俊被他迷得神魂颠倒。”好汉道,“原本我也是不信的,然他前些日子一直待在雁山镇,我有幸窥见过一回,那姿容气度……世间难得一见!”
“哦?”少年郎道,“既如此,我可要好生看看了。”
“哈哈哈!”好汉笑说,“小兄弟也要去参加武林大会?”
少年道:“自然!”
武林大会虽然还有几个月才开始,却有人坐不住,早早往雁山镇赶去。
这位少年便是十七岁的莫凭,梅花剑宗的小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