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甚至在柳墨馨学会写字后, 柳家还专门教柳墨馨定期给她的生父生母爷爷奶奶姐姐弟弟写信。
柳墨馨在柳家被教导得温柔又善良。
她照顾柳家的正牌大小姐,孝顺养父母,孝顺亲父母, 也照顾自己血缘上的姐姐弟弟。
还会在血亲们对柳家财富表现出贪婪时及时劝阻他们, 从不让于家人惹恼柳家。
对柳家,柳墨馨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养女,柳家愿意为了柳墨馨而时不时给于家一些好处。
对于家,柳墨馨是一个不忘本的好姑娘, 她会利用自己在柳家学到的东西、建立的人脉给于家人指出更好的发展路线。
数十年后,柳家依然财源滚滚, 于家人也几乎个个称得上小富。
很多人觉得, 后者比前者更加不容易。
贫穷之家突然获得大笔钱财, 很容易走入歧路, 但于家除了最初几年飘飘然外,后来居然稳了下来、懂得了用钱生钱。
即使是家里最不会赚钱的于大凤, 至少也懂得花钱节制、把有限的钱用在她认为最能也最适合提升自己的地方, 比如买书、买课。
后来于大凤成为了小学副科老师, 富有不可能,但保证了衣食无忧生活平顺。
但小富的于家人里不包括于二丫。
于家其他人,连堂表亲都富了, 唯独落下了于二丫。
这是于二丫对柳墨馨嫉恨入骨的结果, 也是她嫉恨的原因。
在于二丫记事时,于家人对于二丫已经没了嫌弃,而是几乎纯粹的忽视。
与这种忽视相对的, 就是对于幺的重视和对于三妞的怜惜。
于二丫可以接受于幺的被优待, 毕竟他是男孩嘛。但凭什么于三妞能得到那么多宠爱?
于三妞明明什么都干不好,还经常生病、拖累别人, 又和她于二丫一样都是女孩,凭什么于三妞就能被怜惜?
连于幺,对她于二丫霸道、一点东西都不肯分给她,却会在吃到好东西后立刻藏一部分,然后巴巴地去给于三妞吃。
凭什么?!
于二丫一辈子都没有翻过去这三字:凭什么?
于二丫想不明白自己到底比于三妞差在哪里。
凭什么于三妞在于家被宠爱,还能得了柳家的眼缘。
凭什么同一对爸妈生的女儿,于三妞能成为千金小姐,她于二丫就只能一辈子穷困?
柳墨馨从小便知道亲二姐对自己的不喜。
长大后,每多见一次,柳墨馨就能感觉到亲二姐对自己的恶意又更重了几分。
所以柳墨馨从来避免与于二丫交流,尤其避免与于二丫单独相处。
柳墨馨一视同仁地为自己的每一个血亲都思考过他们适合从事什么工作,并将她的思考结论告诉了他们。
包括于二丫,柳墨馨也思考了,并在给家里人写信时告知了。
其他血亲照着柳墨馨的指点做了,只有于二丫,因为嫉恨柳墨馨而坚决不做。
于二丫还对于大凤说:
“于三妞难道会不知道我不喜欢她?”
“换成你,你会为了讨厌你的人真心打算吗?”
“她给我的那些建议,肯定是害我的!”
“她给你们提建议,都是单独写信给对应的人,你们收到后愿意让其他人看是你们自己的选择。”
“但给我的建议,她却是直接写在给家里所有人看的信里。为什么?”
“她这是不给我不做的机会。她要利用家里其他人给我施压、逼我跳入她给我挖好的坑中!”
于大凤劝于二丫:“亲姐妹,不会的。”
于二丫:“什么亲姐妹?她成为柳墨馨时才四岁,她跟我们能有什么亲情?写信?谁知道是不是她亲自写的。千金小姐有的是仆人。”
于二丫执拗起来,家里人的劝说也好、施压也好,都不好使。
于二丫就是完完全全地不按柳墨馨的建议做。
甚至,故意与柳墨馨的建议反着来。
连对“好好读书”这句话,于二丫都要考出倒数第一来表明自己的不屈服。
于家人见于二丫非要如此,劝了一阵后也便由着她了。
毕竟,于家人早已经习惯了忽视于二丫,要不是为了给柳墨馨面子,于家人还真不想忍着别扭地天天关心于二丫。
于二丫看到家人们的放弃,先是欢喜自己胜利了,然后是愤怒他们又开始当她不存在,继而认为这就是柳墨馨折磨她的手段。
最终便是,于二丫又多恨了柳墨馨一分。
之后一年又一年,于二丫看着亲人们一个接一个具备了发财的手段,即使柳家给的买女儿费已经花光,于家也依然生活滋润。
于二丫开始心动,偷偷尝试了柳墨馨曾经给的建议,然后,把自己攒了多年的小金库赔了个精光。
于二丫暴怒地对家里人说:“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们这下看到了吧,她就是想害我!”
柳墨馨得知此事后,写信来解释:
“我写给你们的每一个建议,都是基于我写下建议的当时对你们的了解。”
“人和社会都会不断变化。去年的建议不一定适用于今年,对中学生的建议不可能适用于大学生。”
“我之前给二姐建议时,我对她的认知是‘学习成绩中下等的初三生’,我认为她当时最好的目标是‘考入公立普通高中’。”
“考虑到二姐念书时经常难以集中精神,所以我又附带建议她可以适当地做一些手工活,调节心理压力,也顺便赚一点零花钱。”
“可二姐现在,职高都毕业快两年了,怎么可能还去实施那个建议呢?”
“而且,二姐怎么会把那建议的重点放在倒卖小手工制品上呢?”
于二丫:“哈,原来如此。这个羞辱原来有三层。先是让家里人逼迫我,然后让我创业失败,最后说我失败是活该。真是好算计。不愧是小学时代就可以给家里出谋划策的大才女!”
于家人觉得于二丫不可理喻,于二丫从家里再搜刮了一笔钱后,远走他乡。
创业过,打工过,乞讨过。
最后灰溜溜地又回到于家,靠家里人养活。
可于家人纷纷有钱之后,家人间的联系几乎就是靠柳墨馨在维持。
爷奶那一辈、父母那一辈说话都没多少份量,他们自愿掏钱养于二丫小辈们还要嘀咕影响自己将来的遗产,指望小辈们养这个姐妹、姑姑那绝不可能。
但长辈们对于二丫又能有多少感情呢?又愿意为于二丫出多少钱呢?这可本就是他们习惯了忽视的孩子。
于二丫在家里过得难受,试图再要一笔钱出去闯荡。
于家人请柳墨馨给现在的于二丫指一个可行方向。
柳墨馨说:“二姐完全不适合自己创业。她做事太缺乏计划,总是只凭一时冲动。她只适合在计划能力强的、且能管得住她的人手下打工。”
于二丫愤怒,再次指责柳墨馨就是看不起她。
柳墨馨叹气:“好吧,既然二姐坚持……”
柳墨馨私人给了于二丫一笔钱,并明说:“这是最后一次。如果这次再失败,请二姐好好思考自己的定位。人总不能一辈子都依靠别人。”
于二丫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侮辱,赌咒发誓她发达后一定会叫柳墨馨好看。
然后她又失败了。
这一次失败后于二丫依然觉得是因为柳墨馨故意激怒她,才导致她在创业时过分激进、栽了大跟头。
但这回于二丫没有立刻又跑回去咒骂柳墨馨,因为于二丫牢牢记得这一次离家前,所有亲朋都站在柳墨馨那边,劝她说等把钱糟蹋光后,就老老实实回家乡打工、挣死工资吧。
于家人:“墨馨的钱也不是白来的,她肯拿给你糟蹋,你要感恩。”
于二丫:呸,柳墨馨的钱不都是柳家人给她的吗?怎么不是白来的?柳墨馨她打过工吗?创过业吗?她就是一个只会白吃白喝还对人端小姐架子的虚伪人!
于二丫知道,自己这样又赔光一切地回乡,只会遭遇责备,还有不断的让她老实打工的劝说。所以于二丫过得再苦也不肯回去。
可即使不回去、即使永远都不承认柳墨馨的部分建议正确,于二丫还是去打工了。
她找不到其他选择。
于二丫只有职高学历,偏偏一贯心高气傲导致生活经验很不接地气,所以她找起工作来格外困难。
在饿了几顿后,于二丫找到了一份保姆工作。
说来让于二丫难堪,那家人选她当保姆是因为她又刻薄又显老,让女主人觉得她不会给家里带来乱七八糟的问题。
为了填饱肚子,于二丫忍下了这份难堪。
然后便长长久久地那么忍了下去。
开始时,于二丫以为保姆工作只是她的一个跳板,等她攒下一些启动资金,她就又可以再搏一次。
可大城市的衣食住行哪样不要钱?
当手上有钱时,于二丫从来不会亏待自己,而习惯了大城市的繁华后,于二丫又不愿意为了降低生活成本而换到小地方住。
于是于二丫一边赚钱,一边花钱,好几年后发现自己的存款就一直在三位数与四位数之间徘徊。
这点存款别说创业,连场稍严重些的病都生不起。
更可怕的是,于二丫意识到自己的心气被渐渐磨掉了。
她逐渐觉得,这样的生活也不是太糟,至少比她看着手中一大笔钱赔出去要强。
于二丫绝望:我终于也变成了一个庸俗妇人吗?
于二丫没有绝望太久。因为不久后她经常觉得自己头晕、头疼,有时候还会突然失去平衡地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