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我曾经对威廉·布兰德利抱有偏见,但现在,我认为自己要给他一个正确的评价了。”艾玛·真心实意的说:“就刚刚这一段来说,哪怕是休·格兰特,也很难演的比威廉更真实、更可敬、更讨人喜欢了。”
“我很高兴你能这样想,毕竟电影里威廉和你可是一对儿,如果女主角反感男主角的话,我真的要头疼感情戏该怎么拍了。”李安俏皮的开了个玩笑。
艾玛很给面子的开怀大笑。
威廉已经获得了认可,李安想,那么他身为导演,也要快点确立自己的权威才是。
……
#只是睡了一觉,醒来却发现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
#昨天冷若冰霜今天热情似火,一定是有什么地方不对#
#英国人大概集体感染了微笑病毒#
↑当剧组第101号陌生人对威廉展露出亲切笑容后,他忍不住发出了以上感慨。
并暗戳戳的猜测:难道是今天魅力得到了阳光增幅?还是说这几天在片场里表现的太霸气侧漏,让所有人忍不住为他倾倒?
——猜测太苏了,苏的威廉自己都忍不住起了一胳膊的鸡皮疙瘩。
不过就连导演和制片都露出了劫后余生般的目光——威廉一脑袋的问号:到底发生什么了?
问题在格雷·怀斯到来后得到了解答。
格雷·怀斯是一名英国演员,在《理智与情感》里扮演约翰·威洛比,布兰登上校的情敌——没错,就是威廉曾经有意争取的那个角色——曾和玛丽安·达斯伍德相恋最后又抛弃她的男人,是和《傲慢与偏见》里的维克汉姆略有相似的一个人物。
虽然威洛比是个不讨喜的角色,但格雷·怀斯本人的性格却很好,剧组里的大部分人和他关系都不错,因为在骑术课上经常互相帮助,而且都热爱运动共同话题也多,短短时间内威廉和格雷就发展出了一段不错的友谊。
格雷进门的时候,威廉已经化好了妆,正站在镜子前整理服装。
盯着威廉平静的表情看了好久,格雷才断定说:“你今天早上一定起晚了!”
威廉对着镜子里完美无缺的妆容摸了摸脸颊,将蹭下来一层薄粉的指尖亮给格雷看:“我脸上糊了这么厚的粉,你还能看得出来我的黑眼圈?”
“……你有黑眼圈?”
“你没看出来?”威廉诧异道:“那你是怎么知道我起晚了的?”
“因为你的表情太平静了。”格雷摊开双手说:“今天全英国的报纸上都登了一个超级大新闻!而这个新闻又和我们的电影,和你都有关系,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了,只有你不知道,如果不是因为起晚了没买到报纸,又是因为什么呢?”
“超级大新闻?”威廉挑眉:“是什么?”
格雷递过来几份报纸:“自己看。”
威廉低头瞥了一眼标题,呆了半天才眨眨眼。
《每日邮报》头条:《休·格兰特宝马车招妓被抓》
《太阳报》头条:《英伦情人名誉扫地,和妓/女车震被抓现行》
《卫报》头条:《休·格兰特曝性丑闻!将遭警方起诉》
手上数份英伦大报小报,无一例外的都报道了休·格兰特的新闻,除了标题起的夺人眼球,就连内容都撰写的很香艳,特别是《太阳报》的记者,描写的活灵活现就好像休·格兰特被抓时他也在现场似的:
“当一辆白色宝马车停在戴维尼身前时,这位美艳动人的应召女郎迪万立刻就发现了开车的人是休·格兰特,大名鼎鼎的英国巨星,她欢欢喜喜的和格兰特聊了一会儿,大概是在谈价钱,谈好后就坐到了他的车上去,格兰特开车穿过街区,停在了一栋房子前,然后他看着迪万,迪万张着红唇,将头低了下去……”
“格兰特和迪万都太投入了,他们完全没有发现自己身后跟了一辆警车,当警察走到宝马车旁的时候,他们还在全神贯注的‘工作’,格兰特的裤子退到了膝盖以下,迪万也衣衫不整,然后警察敲了窗,迪万一下子就跳了起来,格兰特迅速穿好衣服——警察们此时也大吃一惊,他们盯梢了迪万已经好几天,却没有想到对方今天找的客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休·格兰特!”
几份报纸最后还提到,休·格兰特被捕的罪名是“公开从事色/情活动”,并且他还将遭到警方的指控和起诉,招妓的罪名判刑一般都不会重(除非妓/女未成年),顶多是罚款和缓刑,但对公众人物来说,他们的名誉将会遭受沉重的打击。
去年的电影《四个婚礼与一个葬礼》上映并大获成功后,休·格兰特已经成为了英国最红的男演员,全世界都知道他“英伦大众情人”的名号,可想而知招妓被捕事件曝光后,这件事会对英国影坛甚至是世界影坛带来多大的轰动。
现在已经至少有三份报纸将这件新闻列为了英国年度最大丑闻,擅长报道名人丑闻的《世界新闻报》还冷嘲热讽说:“休·格兰特的好情人形象彻底完蛋了,他的名誉一败涂地,估计有不少电影公司正考虑撤销和他的合同,不过这还不是他的当务之急,现在最令格兰特感到头痛的,肯定是怎么向正牌女友伊丽莎白·赫利解释这件事,可怜的伊丽莎白·赫利,有着全英国最美的身材,却没能得到男友一颗忠诚的心。”
年龄黄金期,又红的如日中天的时候遭遇如此丑闻,可以想象休·格兰特的事业会遭遇多大重创。
——不过当知道这件新闻的时候,《理智与情感》剧组上下除了或惋惜或嘲讽的点评几句外,竟然全都觉得庆幸不已。
没错,是庆幸。
庆幸幸亏剧组当初没让休·格兰特做主角,而是选了威廉·布兰德利。
作为一本低投资的古典文艺片,全靠原著和演员吸粉的《理智与情感》如果在拍摄阶段,传出男主角的惊天丑闻的话,对电影未来票房和口碑的毁灭性的巨大的。
幸好幸好,制片公司最后还是选择了威廉·布兰德利——这也是为什么今天人人都爱威廉顺眼的原因,身为剧组的一员,没人希望自己辛苦忙活了几个月的电影还没上映,前途就被打了折扣。
而最近一直在报纸上批评威廉,批评哥伦比亚公司选角不恰当的英国媒体今天也集体失声了,并且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也将集体遗忘了自己曾对《理智与情感》选角的指手画脚,因为是个正常人现在都看得出,正是因为放弃休·格兰特选择了威廉·布兰德利,才让《理智与情感》避开了这一场大风波。
将看完的报纸合上,威廉说:“……为格兰特感到遗憾,不过说句不厚道的话,他让我身上的压力小了很多。”
之前威廉为什么和李安的那些台湾助手们关系打的那么好?除了有共同话题外,还因为他们同病相怜,都被冷漠又高傲的英国人隐隐的排离在了圈子外,英国人和非英国人,除了私人间点对点的交流外,在剧组就是两个不同的社交圈子。
“不会再有人说你闲话了。”格雷说:“不过就算没有这事儿,凭你的努力和表现,迟早也会让大家都对你改观的。”
“伙计,你对我可太有信心了。”威廉促狭的看向格雷:“倒是你,那件事进展的怎么样了?”
格雷惨叫一声,捂着脸说:“别提我的伤心事了,完全驴头不对马嘴。”
威廉目光中透着八卦,声音却显得十分正经:“发生什么事了?说来听听,或许我能给点意见呢。”
于是格雷·怀斯以一种十分沉痛的语气,开始诉说他与凯特·温丝莱特的两次约会。
——一个饰演威洛比,一个饰演玛丽安,戏内威洛比和玛丽安有过一段情,戏外格雷·怀斯也在试图追求凯特·温丝莱特。
上周格雷约凯特去听摇滚音乐会,结果听到一半凯特说音乐太吵她耳朵疼,中途告辞离开了。
因为感觉到凯特并不喜欢前卫音乐,昨天格雷又特意按照凯特的喜好,通过朋友买了两张歌剧《奥赛罗》的门票,邀请对方去看,凯特果然很喜欢歌剧,高高兴兴的来赴约,但是这次水土不服的变成了格雷,歌剧演出到一半,他就很丢脸的睡着了……
“当我打了个盹儿醒来后,凯特的脸色阴沉的像是快下雨的天空,哪怕我提出用烛光晚餐做补偿,她也没有多云转晴,反而像是第一次约会那样,演出一结束就提出告辞了。”格雷沮丧的抹了把脸:“这几次约会我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毫无进展,反倒有倒退,难道神婆是在胡说八道?”
威廉摸下巴:“听起来你们是不怎么适合,神婆是怎么跟你说的?”
威廉和格雷的友谊是后者主动开始的,刚进剧组的那段时间,格雷经常向威廉旁敲侧击当下年轻人的喜好,有几次还大胆的问威廉现在那些年轻女士们都喜欢怎样的约会方式,威廉见他在片场时目光总围着二十岁的凯特·温丝莱特打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熟稔之后,威廉忍不住问格雷,他这头老牛为何对凯特·温丝莱特这颗嫩草情有独钟?(格雷·怀斯生于66年,凯特·温丝莱特生于75年,两人相差足有9岁)
然后格雷就给威廉讲了一件颇有迷信色彩的事——
成为演员已经七八年,格雷·怀斯的事业却一直没多大起色,不是在迷你剧里客串,就是在电影里扮演默默无闻的角色,就在对未来产生迷茫的时候,格雷经朋友推荐去找了伦敦的一个神婆算命,神婆告诉格雷他很快就将迎来人生的转机。
格雷起初似信非信,但等他突然获得《理智与情感》的试镜机会,并成功获得约翰·威洛比一角的时候,立刻就对神婆深信不疑了,开机前,格雷又去找神婆算了个命,神婆告诉他会在剧组遇到命中注定的妻子,于是格雷一进剧组就瞄上了年轻美貌且单身的凯特·温丝莱特。
不过这段恋情的进展完全不像格雷现象中的那么美好,虽然这几次约会凯特都答应了,但格雷感觉的出来,自己和她之间完全不来电。
“为什么是凯特,而不是其他人?”听完了格雷的故事后,威廉问。
“因为她最漂亮不是么?”格雷有些奇怪威廉的问题:“你瞧,她演玛丽安,我演威洛比,剧本里我们就有一段罗曼史,而且她单身……”
威廉耸耸肩,没有说话。
“威廉,我们来对一下台词吧。”化妆间的门突然被人推开,穿着戏服的艾玛·汤普森拿着剧本走进来,却在看见格雷的时候吓了一跳:“噢!你,你也在这儿。”
格雷从座位上站起来,局促的打了个招呼:“嘿,早上好。”
“早上好。”艾玛低头整理了一下裙角,又将碎发拢在耳后。
“你们对台词吧,我不留下来打扰了。”格雷点点头,离开了。
“……好吧。再见。”艾玛将目光转过来:“威廉,我们对一下今天要拍的这几幕?”
“没问题。”威廉爽快的应和着,表情如常,心思却活跃起来。
他看出艾玛·汤普森此刻有些心不在焉的,完全没了刚进门时的兴致勃勃。
威廉想如果有机会,他要暗示一下格雷:剧组里未婚的女士可不只有凯特·温丝莱特一个人。
☆、《理智与情感》拍摄记事 二
《理智与情感》的拍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从五月到六月再到七月初, 剧情已经完成了大半。
在很多方面, 威廉都自觉成长了不少。
李安是个很挑剔的导演, 电影的每一个镜头他都追求完美, 为了完美重现十八世纪英国乡村的很多场景,他要求所有人都要保持宽松的心态,以便随时能入戏,重现中上阶级乡绅贵族的仪态风貌,还要求所有男演员都弓马娴熟, 能少用替身就少用替身。
所以演员们在拍戏之余, 每个人都参加了不少修身养性的课程, 比如英国古典礼仪, 比如马术和打猎, 比如钢琴和古典音乐, 甚至还有瑜伽和太极拳。
在骑术越发精湛的同时,威廉发觉自己身体的灵活性和肌肉强度度也增高了许多,这让他想到了自己曾经拥有过的那匹红棕色的纯血马, 也有了回美国后坚持马术练习的想法——不过暂时也就想想罢了, 在洛杉矶练习马术,成本比在英国高出太多了。
当然,增长最多最快的, 还是演技。
李安不是个冷酷古板的导演,虽然他在拍摄之余经常沉默寡言,看起来很不好接近, 但那其实是亚洲人特有的矜持礼让的气质带来的错觉,威廉了解这点,所以哪怕起初的几次接触李安都是用不苟言笑、公事公办的态度对待他,他还是坚持有问题就主动向对方请教,亲密度慢慢的就给蹭到了友好。
李安给了威廉很多指点,让他的表演变得更加内敛,更有神韵。
对用眼神演戏越来越得心应手,是威廉最大的收获。
西方人和东方人的文化不同,风俗不同,性格不同,表演方式当然也有很大不同——东方式表演更加内敛,讲究眼神传情,而好莱坞式表演则比较外放,演员们表演的时候常常眉毛鼻子嘴巴一起跟着动,偶尔还配以夸张的肢体动作。
当然了,无论东方西方,表演的最终追求都是一样的——形神合一,将自己和角色从肉体到灵魂融为一体。
但这个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有人走了几年,有了走了几十年,还有人终其一生都在门外徘徊。
美国演员工会经常定期举办一些培训班,请讲师辅导演员们表演,可是这些讲师传授的基本上都是一些通俗的、模式化的、没新意的东西。
演技是很个人的东西,深层次的表演方式,始终需要演员个人去了解、学习、修炼。
而在这个过程里,如果能得到名师指点,学会拨云见日的手段,对演员来说是极大的幸运。
威廉现在就认为自己是这样一个幸运儿。
——对比一下现在和进组最初的演技,威廉很明显能发觉自己当时的稚嫩,可惜电影胶片一旦用过就没了重新补过的机会,威廉只能期望电影上映时,影迷能原谅爱德华·费拉斯时有的青涩演绎。
虽然《理智与情感》剧组暂时还没几个人能理解威廉为何会对李安那么尊敬,但对世界娱乐圈发展有模糊印象的威廉知道,李安会在未来取得非常非常大的成就,似乎起码有拿过一座奥斯卡最佳导演?能被奥斯卡最佳导演手把手指导演戏,向对方请教时姿态再低威廉都不觉得委屈自己。
算算时间,再有二十天左右《理智与情感》就要封镜了,得闲的时候,威廉打电话给经纪人亚蒙询问了一下自己接下的另一部电影的筹备进度。
没想到却从亚蒙口中听到了一个很令人惊讶的消息——《罗密欧与朱丽叶现代版》的女主角几经波折后最终确定了,但却不是众望所归的娜塔莉·波特曼,而是一个之前并不出名的新人克莱尔·丹妮丝。
“我来英国之前,不是说娜塔莉·波特曼都快跟剧组签约了么?”威廉疑惑的问。
亚蒙解释了一下换角的内情。
原来女主角临阵换人也是巴兹·鲁赫曼导演迫不得已才做下的决定:莎士比亚原著里的朱丽叶出场年纪是十四岁,正好去年凭借《这个杀手不太冷》惊艳好莱坞的娜塔莉·波特曼今年也十四岁,于是鲁赫曼从电影刚开始筹拍的时候就决定了请波特曼来饰演朱丽叶,和波特曼父母本人接触的时候,对方也同意了。
不过在正式签约前,依照程序鲁赫曼导演还是让娜塔莉·波特曼和罗密欧的饰演者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对了一下戏,没想到就是这次对戏对出了问题——定妆的时候,无论是娜塔莉的朱丽叶还是莱昂纳多的罗密欧都很美好,美好的让鲁赫曼觉得自己能拍一部“史上最美版罗密欧与朱丽叶”了,但是当两人一起站在镜头前念台词的时候,问题就来了,波特曼的恋爱镜头太青涩,根本表演不出朱丽叶被爱神俘虏后的那种目眩神迷的感觉(大概是因为缺少经验)。
而且娜塔莉和莱昂纳多站在一起给人的感觉也不搭,就像是21岁的莱昂纳多在诱拐未成年少女……无可奈何之下,导演只能忍痛决定换女主角。
克拉尔·丹妮丝是谁,威廉不知道,但娜塔莉·波特曼这个名字他确确实实是有印象的,因为对方未来会很有名。
错过一次和娜塔莉·波特曼的合作机会,威廉觉得有几分惋惜,不过,想想自己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现代版》里的角色,他又想开了——超过六英尺的身高和长期的健身锻炼,威廉看起来和其他成年男人并没有什么不一样,加上心智有着超龄的成熟,让威廉对只有十四岁长相也十分萝莉的娜塔莉·波特曼念情诗说情话搂腰共舞,他也有点,下不去口。
……
“噗——噗——!”
现在拍摄的是布兰登上校的一场跑马戏——这其实也算是简·奥斯汀小说的特色了,描写十七八世纪绅士的时候,他们不是陪淑女们在会客厅、花园、乡间小路上散布,就是在不停的上马跑马下马跑马。所以英国演员的一项必修技能就是马术,就跟美国演员一项必修技能是锻炼肌肉一样。
棕色的骏马四蹄拉开小跑着,长长的马尾左右摆动,从下面漏出一声又一声响亮的……屁。
马背上的艾伦·里克曼双手握着缰绳,两腿夹了夹马腹,骑马的姿势庄重又严肃,看起来和几秒钟前并没有什么变化。
但是熟悉的人都能感觉的出来,里克曼在座下马匹喷气的时候,还是一秒之内黑了脸。
“噗嗤。”艾玛·汤普森转开脸,捂着嘴开始无声闷笑。
凯特·温丝莱特站在她身边死死的咬着嘴唇,脸上肌肉不断颤动。
“咳咳。”
“咳咳咳咳!”威廉、格雷·怀斯两人拳头抵在嘴边,双眼仰望天空,在拼命用咳嗽掩饰自己喉咙里几乎要喷薄而出的笑声。
“噗——噗——!”
棕马还在一边甩尾巴一边放屁。
电影开镜以来,拍摄工作一直都很顺利,没有出现过任何大的变故,但是小的波折总是免不了的,比如说剧组特地花了大价钱租来的这匹纯血马,本来一直都好好的,却在它又要被派上大用场的前一晚着了凉,患上了胃胀气,今天早上起来后就不停的在放屁,将很多拍摄工作都给搅合了。
像是本来今天第一个镜头是威廉的,但他从见到这匹马后就乐的不能自已,几度笑的快要掉下马背,于是李安就把艾伦·里克曼的镜头先挪过来拍,然后把威廉的戏份全部集中到后面一口气拍完。
至于这些“噗噗噗”的背景音,虽然拍摄的时候拿它们完全没办法,但是在后期制作的时候,还是能够依靠科技手段去掉的。
威廉额头抵着格雷·怀斯的肩膀,一边用格雷·怀斯掩饰自己的闷笑一边揉肚子。
扭头看看四周,能维持平静表情的根本就没几个人,大家不是正在笑,就是已经笑完了。就连在拍摄时一向很严肃的李安此时嘴角都是弯的。
威廉快佩服死艾伦·里克曼了,在这种背景音下还能一脸正常的策马狂奔,并表演出深情告白的镜头,简直是神演技。
——设想一下如果是他自己,正念着意境优美的台词,然后旁边一匹蠢马却在不停的“噗噗噗”,他绝对会笑场的,绝对。
但是艾伦·里克曼做到了,他不仅没有被这匹因为患了胃胀气而不停放屁的马干扰,反而面容愁苦,将为情所困、又善良无私的布兰登上校演的十分传神。
——哪怕旁边有滑稽的噪音一直在干扰,艾伦·里克曼的表演还是打动了在场的绝大多数人,联想到对方在数年后也将《哈利波特》里的斯内普教授扮演的深入人心,威廉不得不承认,英国学院派演员的演技果然不是寻常人比得了的,怪不得在恐黑症、恐犹症之后,好莱坞逐渐也在刮起恐英症的大风了!
“威廉,笑够了吗?”摄像机旁的李安冷不防问道。
威廉连忙一本正经起来:“够了。”李安对他现在来说亦师亦友,是威廉在剧组内最佩服的人。
“那就快去做准备,下一组镜头就是你和艾玛的了。”
德文郡的夏天并不炎热,白天最高气温二十度左右,早晚还要加件外套御寒,演员在这种天气里哪怕拍秋冬戏也不受罪,但是动物们就不一定了,特别是有着厚厚皮毛的羊群,一周以来,已经有三头羊在吃草的时候被热晕了,羊倌告诉剧组羊群近期必须得剃毛了,不然羊群偶尔晕倒一次是小事,因为太热集体生病就不好了。
但李安为了镜头的美感,肯定是不会接受有一群被剃了毛的、光秃秃的羊进入镜头的,所以趁着这几天天气难道晴朗,统筹干脆将所有的户外田野戏都安排了下来,像是野餐、散步、跑马聊天等等。
在艾伦·里克曼的跑马戏后,就是威廉和艾玛的一幕在小河边骑马聊天,互诉衷肠的戏份。
就是这次聊天,让爱德华和爱琳娜一见如故,志趣相投的他们对彼此生出了极大好感,并很快坠入了爱河。
马术师牵来两匹马,威廉先帮穿着裙装的艾玛上了马,然后面对那匹患了胃胀气的小可怜,一本正经的商量道:“我们来做个交易,接下来的一小时里你不要放屁,拍摄结束后我支付你三个又红又甜的苹果,怎么样?”
有着一身油光水滑棕色皮毛的“小可怜”用长长的马脸对着威廉,两个大大的眼睛看了他一会儿,打了个响鼻后,长尾扫动,很不给面子的“噗噗”了两下。
威廉下意识的捂住了鼻子。
艾玛骑在马上笑的身体后仰,帽子都歪了。
还有不远处传来犹如天鹅绒般低沉柔滑的笑声,威廉撇撇嘴——
‘斯内普教授,你笑这么裂,波特知道么?’
☆、《理智与情感》拍摄记事 三
这一定是爱德华·费拉斯人生中最痛苦的时刻了。
五年前, 年少轻狂的他邂逅了露西·斯蒂勒, 并很快给了对方私定终身的承诺。
五年后, 爱德华已经发觉露西并非心中所爱, 爱琳娜·达什伍德已经将他的整颗心都占据。
但是露西一直憧憬着做费拉斯太太。
爱琳娜也一直对他表现的非常冷淡, 还数次暗示他一个真正的绅士应该勇敢承担起身上的责任。
于是爱德华决定压抑自己的满腔爱意,和露西结婚,成为一个标准的费拉斯家族继承人,和一个标准的好丈夫。
不过在那之前,他想再拜访爱琳娜一次。
他想问爱琳娜, 他们那些共度的快乐时光、那些心灵相通的交流是不是在她心中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她对自己是不是没有半点的感情, 所以才这么冷淡的, 对他的心意视而不见。
鼓足了全身勇气, 爱德华登门拜访正在詹宁斯夫人伦敦别墅里做客的爱琳娜。
可是他在爱琳娜的会客室里看到了露西……
那个瞬间爱德华的全身都僵硬了。
露西对爱德华百般试探, 爱琳娜又一直在转移话题。
夹在两个女人中间的爱德华倍感煎熬,清澈的碧绿眼眸不知道该投向哪里。
每一个看见这双眼眸的人,都会被里面溢满的痛苦所打动。
——坐在摄像机前的李安看到这幕忍不住心里叫了声好, 然后挥挥手, 示意摄影师将镜头拉成特写。
#威廉·布兰德利的眼睛长得真犯规#
#自从成为《理智与情感》的导演,长镜头和特写镜头用的是越来越多了呢#
幸好玛丽安来了——这个犹如妹妹般的,对爱德华感情史毫不知情的姑娘的到来, 为他解了围。
爱德华的眼中迅速闪过惊喜,迎上去握住对方的手,就像握住一个好朋友或小妹妹那样:“玛丽安!”
玛丽安为爱德华的到来感到欢喜, 但她的脸色又十足苍白憔悴,因为可怜的玛丽安刚刚被爱钱胜过爱她的恋人威洛比抛弃。
爱德华关切的询问玛丽安脸色为何会如此苍白,犹如一个体贴亲切的兄长。
玛丽安的扮演者,凯特·温丝莱特一边念着台词,一边握着威廉的手,向旁边的椅子走去。
威廉能感觉到对方将全身的重量都放在了自己的手臂上,但他面色如常,表情纹丝不变。
凯特·温丝莱特成功的坐到了椅子上,念完台词后,在摄像机镜头拍不到的地方,她给了威廉一个感激的眼神。
威廉同样用眼神示意她不必客气。
——玛丽安下雨天滑下山坡扭伤脚踝,被恰好路过的威洛比遇到,和玛丽安被威洛比抛弃,倾盆大雨中伤心憔悴的站在山顶念诗被布兰登上校找到,是电影里两个非常重要的剧情,一周前,李安一鼓作气,花了两天时间将这两段戏一口气拍完了。
镜头拍的很不错,凯特·温丝莱特、艾伦·里克曼和格雷·怀斯三人全都发挥出色,但是遗憾的是,因为淋了太多的雨,又跌倒了好几次,温丝莱特不仅患上了发烧感冒,右腿也感染了静脉炎,走路时很痛苦,痊愈之前不得不跛行。这也使得威廉和其他演员在拍摄的时候,总是细心注意着凯特的身体状况,并且在对方需要帮助的时候,隐晦的给予帮助。
“你一直在伦敦,为什么到现在才来看我们?”玛丽安既开心又不满的责怪着爱德华。
露西意味深长的看着爱德华:“年轻的男士们,大多都不喜欢遵守约定。”她的每三句话里,总要有一句在试探。
爱琳娜看了露西和爱德华一眼,低头掩去了眼中的复杂。
玛丽安却不了解这中间的玄机,她欢快的说:“爱德华肯定不属于此列,他是我认识的最不自私和最信守承诺的人。”
会客室里的空气快让爱德华窒息了。
步步紧逼的露西,冷漠无情的爱琳娜,和对他盲目崇拜的玛丽安……这里的一切都让他感觉坐立不安,于是爱德华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我该告辞了。”
会客室里的三个女人也一起站了起来:“可是你刚刚才来,怎么就要走?”
“我……”威廉根据爱德华此刻的心境,刚刚艰涩的吐出了一个单词,就看到凯特·温丝莱特的身体突然晃了一晃。
‘这段剧情里没有玛丽安应该晕倒的镜头啊,温丝莱特这是怎么了?’在这个想法划过脑海的瞬间,威廉下意识的往旁边挪了一步,双臂前伸着,接住了突然晕倒的凯特·温丝莱特。
也是在对方倒在自己怀中后,威廉才发现,凯特·温丝莱特是真的晕了过去,她的脸色苍白的厉害。
“凯特怎么了?”
“发生什么事了?”
“快叫救护车!”
凯特·温丝莱特的突然晕倒中断了今天的拍摄,好在她已经不是第一次在片场因为生病晕倒了,所以大家虽然忙碌,但还不混乱,有条不紊的打电话叫救护车、为她检查呼吸和体温、拿来毯子盖在她身上等等。
几分钟后,救护车来了,威廉作为最先接住凯特避免对方直接晕倒在地的好心人,又义务帮助医生将她抱上了救护车,等救护车开走后,威廉感觉自己的胳膊都快断了——怪不得《泰坦尼克号》上映后,有人将凯特·温丝莱特饰演的萝丝叫成肉丝,这分量,的确不轻。
……
“……我和凯特是朋友没错,但是不,我们没有在谈恋爱。”
当威廉和凯特·温丝莱特的绯闻以《两次英雄救美,英伦玫瑰恋上好莱坞新星》和《继汤普森、怀斯热恋后,理智与情感剧组再爆新恋情》为标题,登上英国不少报纸的娱乐新闻版面后,威廉的酒店房间电话都快被熟人给打爆了。
亚蒙·高夫曼反应神速:“只要你不突然跟我说要跑去英国发展,你想跟谁谈恋爱都无所谓——不过,你不会申请英国的大学吧?”
损友们夸张直接,问题只有一个:“嘿哥们,你泡上了个英国妞?本垒打了没有?”
兰斯更加恶毒一点:“还没有圣莫尼卡高中的拉拉队长,那个叫什么卡罗拉的漂亮,那腰,比你的都粗吧。”
“……我的前女友叫克莱尔不叫卡罗拉,谢谢。”威廉扶额。
对于威廉人生中的第一件绯闻,玛德琳更加关注:“报纸上写的都是真的么?如果你对那姑娘很有好感的话,不如邀请她来洛杉矶度假。”
或许是因为家庭中缺少父亲角色的原因,暂时不决定再婚的玛德琳和其他美国妈妈们不一样,对于威廉的事业感情生活,她更加关注一点,像是要将父母的角色一起负担起来似的,对此,威廉不得不向她详细解释了整件事——
凯特·温丝莱特晕倒时威廉反应迅捷的接住对方,并看护凯特到她被送上救护车的行为,让他在剧组又收获了一段友谊,之前的拍摄里凯特像任何一个有礼到冷漠的英国人那样,对威廉态度淡淡的,但从这次事件后,她像是一下子对威廉改观了似的,不仅特意请威廉吃了顿晚餐,每天见面还会互相问候几句。
也是成为了朋友之后,威廉才发现,凯特虽然还不到二十岁,但她真的很博学多才,詹姆斯·卡梅隆导演后来会选她演贵族出身,兴趣高雅的《泰坦尼克号》女主角萝丝不是没有道理的。
凯特·温丝莱特出身戏剧世家,五岁就参演了舞台剧《处女玛利亚》,十一岁起就在戏剧学校接受培训,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是她的童年读物,凯特对古典戏剧熟悉到随便开口,就可以用古英语背诵大段大段的莎士比亚台词。
正好因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现代版》的缘故,威廉最近也在研究这些,所以和凯特熟悉后,他们真是有非常多的共同话题,有事没事就一人一本莎士比亚大部头抱着啃,啃着啃着威廉就开始请教凯特,而凯特也十分好为人师,她能将话题从莎士比亚扯到毕加索那么远,听她叽里呱啦快速的讲话倒也有趣。
不过两人之间真的没有产生过什么暧昧,威廉从没暗示过两人要出去单独约会,久而久之,两人相处的真的像志趣相投的普通朋友一样。
至于闹出绯闻,这也不是他们主动招惹的,而是无辜被牵连。
——格雷·怀特和艾玛·汤普森双双坠入爱河了。
奥斯卡影后桂冠带来的热潮还没退去,人脉广才气高的艾玛·汤普森说是英国国宝级的演员也不为过,大龄单身的她,一举一动自然很惹媒体关注。
和格雷私下里的第三次约会,两人就被小报记者逮了个正着,关系很快被英国一份著名娱乐报纸《NOW》曝光,然后转载的全世界都是,艾玛和格雷见状,也大大方方的承认了两人已经确定男女朋友关系的事实,因戏结缘是任何媒体都乐于报道的好事,英国报纸因为这对恋人对《理智与情感》剧组的关注度一下子提升好多。
正巧有一天室内戏,腿伤还没痊愈的凯特在拍戏的时候没有站稳,一个不慎从楼梯上摔了下来,威廉再次英雄救美,将扭伤手腕的凯特送去了附近的医院。
这一幕却被一直在剧组周围打转的《每日快报》记者们拍了下来,威廉和凯特谈笑自如的场景令记者们认为他们俩关系匪浅,再向剧组其他工作人员一打听,挖出上一次“英雄救美”事件的记者们觉得威廉和凯特肯定和艾玛与格雷一样,关系非同一般!
现在英语国家的媒体基本都正在热炒艾玛和格雷的因戏生情,《每日快报》的新闻一出,这些报纸又将威廉和凯特的绯闻加到了艾玛格雷的新闻中当点缀,什么英雄救美,什么一部戏结下两段缘,什么戏里的姐姐妹夫戏外成了恩爱恋人……这些新闻一再被转载后,凯特去年出演彼得·杰克逊《罪孽天使》、威廉取代休·格兰特成为男主角得来的一些浅薄名气,居然又往上涨了一截。
事实的真相就是这样:媒体为了凑足话题度,在报道热恋中的艾玛和格雷的时候,总是会顺带提一下同在一个剧组里的,表面看也像是很有缘分的威廉和凯特。
威廉和凯特看过各式报道后商量了一下,决定不对这些新闻给与回应——他们对自己的认知都很透彻,知道自己现在还不算是真正的明星,能一次次上综合性报纸不过是沾了艾玛·汤普森的光,就算他们现在正式对媒体澄清自己并没有在恋爱,估计也不会有多少媒体重视。
反正媒体们的热情就像是夏末时分开在花园里的鲜花,过一段时间后就消散的不剩下什么了。
——这时候威廉和凯特没有想到的是,仅仅是在两年之后,他们两人的绯闻居然以全球热议的形势,更猛烈的卷土重来了。此时的不回应,恰恰让无数好事的媒体在后来高举“瞧,他们早就有一腿了!”的大旗,骚扰的两人烦不胜烦。
SO S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