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10章

第10章
“知道什么?”

莱昂纳多科普道:“在这间酒吧,单身男人咬吸管是性暗示的意思,表示你很寂寞,渴望同性的陪伴。”

威廉迅速将吸管丢了出去。

“哈哈哈哈!”托比幸灾乐祸。

“今天那个人不在,如果他来了,又看到你的话,肯定要向你搭讪的。”莱昂纳多突然压低声音,对威廉说:“不过更有可能的是装作一副大明星很赏识你的派头,要走你的私人电话,他给予机会,或许是在他的新电影里让你扮演一个配角,你奉献肉/体,交易达成。”

威廉不解的微微皱眉:“你在说谁?”

莱昂纳多悄悄对威廉和托比耳语了一个名字。

托比顿时瞪圆了眼睛:“他?我不相信!”

威廉也有点难以置信。

“爱信不信,伙计们,藏在柜子里的A-list可不止他一个呢,只不过像大卫·格芬那样的大佬可以光明正大公开自己的性取向,我们这样需要靠拍片吃饭的演员,可就没那么自由了,特别是同性恋们,公开性向,这辈子就别想再有什么发展了。”莱昂纳多朝他们点点头:“或者回去问你的经纪人——不是说你的经纪人,托比,你的经纪人肯定不知道这件事,威尔的经纪人倒是可能知道一点,他们肯定有所耳闻。”

大卫·格芬,梦工厂的创立者之一,和杰弗瑞·卡森伯格、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并称梦工厂三巨头,好莱坞最有权势的犹太人和同性恋之一。

在好莱坞,台前明星幕后人士得到的待遇真的很不一样,如果你是制片人经纪人剪辑师摄影师甚至是导演,爱跟谁睡就跟谁睡,没人会过分关心,甚至如果能做到大卫·格芬那样有权势,派对主办者们还会专门备好渴望用肉/体换取金钱机遇的水灵灵的小鲜肉等着你光顾,但是明星?演员?

鲁伯特·艾弗雷特是英国的著名戏剧演员,虽然现在名气不佳,但出身特权阶级,从小就天赋惊人的他,1984年就因主演《同窗之爱》蜚声国际,但鲁伯特·艾弗雷特却选择在198/9大胆公开自己的同性恋身份,于是从此后,无数珍贵的演艺机会都和他擦身而过,哪怕鲁伯特·艾弗雷特本人就和不少影坛权势人物及世界级巨星交好也没用。

鲁伯特·艾弗雷特曾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如果我不是GAY,那么科林·菲尔斯和休·格兰特的很多角色都应该是我的。”

莱昂纳多刚刚所说的A-list,就是现在好莱坞鲜为人知的一位深柜巨星——之所以说鲜为人知,是因为威廉就一点都没听说过这方面的风声,他也没问莱昂纳多为什么会知道,因为联系对方刚刚的表情,说不定莱昂纳多就曾被索要过私人电话号码呢?

托比还想追问更多秘辛,金发比基尼女郎却主动过来和莱昂纳多黏黏糊糊起来,莱昂纳多冲托比挥手示意以后再说。

截止到现在,这场派对带给威廉的感觉总体来说还是愉悦多点的,有美酒,有美人,有美好的音乐。

如果不是接下来的发展略奇幻的话——

莱昂纳多在一层舞池里,和那名腰细腿长,完全超模身材的金发女郎热辣共舞的时候,突然遭到了一个胳膊上有刺青的高大男人袭击——根据咒骂声,大概是金发女郎分手没分干净的前男友——莱昂纳多毫不犹豫的立刻反击,在狂乱的音乐和金发女郎的尖叫声中,不少人都被这场斗殴牵扯到了,整个一层顿时陷入到了巨大的混乱当中。

“糟糕!里奥有麻烦了!”托比突然站了起来。

威廉起身拦住了一点武力值都没有的托比:“你会打架吗?还是我来吧。”

托比用一种充满不信任的目光看着威廉。

“放心,我有我的办法。”威廉将梳上去的头发拨下来,使五官变得模糊不清:“乖托比,去开车在门口等我们,十几分钟就到。”

托比·马奎尔点点头,一脸担忧的看着威廉动作迅捷的滑下楼梯。

舞池内,到处都是尖叫咒骂声,被牵扯的、有仇怨的、纯粹看对方不顺眼的人都借着混乱挥舞起了拳头,最初引起骚动的莱昂纳多和强壮的刺青男陷在人群中间看不到了,这里已经变成了一块群殴的乐土。

威廉察觉到吧台旁的服务员也消失了大半,应该是去叫保安去了。

“友情提醒,请把耳朵捂住。”威廉朝酒吧DJ微微一笑。

然后在对方目瞪口呆的表情下,威廉拿走了他身上、周围的所有麦克风,把它们头朝向正咆哮音乐的音箱,打开开关。

“嗡嗡嗡滋滋滋——!!!”音箱立刻发出尖锐的啸叫声!

“见鬼!是谁?”

“耶稣我的耳朵!”

“什么声音?”

“行行好关了它!”

就像是脑袋遭到重击,耳膜快被刺穿,酒吧一层的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尖锐巨大的声响,给惊吓的止住了动作,然后一边疯狂诅咒着制造噪音的人,一边腾出双手捂住脑袋!

在这所有人动作一致,几乎定格般的画面里,威廉快速拨开(踹开)挡路的人,拉住正蹲在地上捂耳朵(躲拳头)的莱昂纳多,飞速跑出了舞池。

刺青男发觉了威廉的动作,狂怒着想拦截,被威廉一脚飞踢到了裆部,立刻嚎叫着蹲下身去了。

在大批保安终于姗姗来迟,冲进舞池制服打架人群的同时,威廉拉着莱昂纳多和他们擦身而过。

而莱昂纳多,居然还有心情转身朝痛苦中的刺青男做了个鬼脸,朝他身边的金发女郎抛了个飞吻……

“可以停止耍帅吗?我们在逃跑。”威廉问。

“NOPE。”莱昂纳多回答。

☆、罗密欧的情敌

成熟的好莱坞产业体制的运作下, 一部电影的统筹安排可以非常精细, 戏份不同的主配角进组出组的时间也是不同的, 如果在剧本里没有对手戏的话, 出演同一部电影的两个演员直到封镜都没有和对方见过面, 也是很平常的一件事。

在好莱坞,是绝不会发生演员没事的时候呆在剧组蹭人缘蹭经验的事情发生的,哪怕是新人也不可能,因为那纯粹属于浪费时间浪费生命——酱油角色大多是按时薪算酬劳的,制片人不可能让演员没事在剧组多呆, 而且对于演员来说, 除非是能见到传奇性演员或导演, 否则在剧组混时间, 不如去报名上几节演技课更实在。

《罗密欧与朱丽叶现代版》里, 威廉扮演的是罗密欧的情敌, 身份高贵、相貌英俊的帕里斯,在莎翁笔下是少年贵族,经巴兹·鲁赫曼改编后是州长之子, 但无论是在原著还是改编后的剧本里, 帕里斯这个角色的戏份都不多,勉强跟罗密欧的堂兄弟持平——莎翁的爱情悲剧么,戏份当然要集中在男女主角身上。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进组比威廉早一个多月, 威廉进组的时候,恰好拍到凯普莱特家舞会的戏份。

凯普莱特家的舞会,朱丽叶和罗密欧初次邂逅的地方。

朱丽叶的父亲举办了如此盛大的舞会, 想要将倾慕朱丽叶的州长之子帕里斯介绍给她,朱丽叶却和闯入宴会的一个骑士打扮的陌生人(罗密欧)一见钟情;罗密欧为了前女友罗莎琳混进凯普莱特家的假面舞会,却在见到了绝世佳人朱丽叶后,将罗莎琳忘的一干二净,心中只有凯普莱特族长的独女。

或许是毕业自国家艺术戏剧学院,又一直在澳大利亚大型歌剧团担任艺术指导工作的缘故,巴兹·鲁赫曼拍电影特别追求古典奢华的布景,华丽震撼的视觉效果,他在92年拍摄的导演处女作《舞国英雄》,一部讲述了“不走寻常路”的学舞男孩成长爱情故事的青春歌舞电影,都足足烧掉了二百万美元。

——注意,这是1992年的二百万美元。

另一名好莱坞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烧钱上也很出名,他拍摄的《终结者2》和《真实的谎言》只在特效上就花掉了上千万美元,但这年头特效本来就很贵,卡梅隆又是一个特别喜欢在电影里运用最前沿技术的导演,他拍电影成本总是超支并不稀奇。

但是《舞国英雄》这样没有豪车别墅,没有高科技注入,也没有明星演员的普通青春歌舞电影,只在布景和演员服装上就花掉两百万美元,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惊人了。

《舞国英雄》票房口碑都不错,加上风格新颖,鲁赫曼借助这部处女作成功打入好莱坞,并在今年拉到上千万的投资,将翻拍莎翁原著的计划搬入了正式轨道。

正如鲁赫曼所喜欢的那样,《罗密欧与朱丽叶现代版》的场景和服装同样设计的十分华丽震撼,明艳大胆,和九十年代好莱坞主流的文艺小清新风格截然不同。

举行化妆舞会的凯普莱特宅邸选用的拍摄地是一个大型剧院,远远看着好像城堡似的豪宅,广阔的大厅内灯光打的炫目,数不清的群众演员搔首弄姿,每个人身上都穿着鲜艳到夸张的服饰,从豪宅厅内到外面的海滩上,一路张灯结彩,就连空中都时不时有大型的烟火在绽放。

明艳,奢华,荒诞,迷离。

自电影诞生以来,除去只在剧院里演出的戏剧歌剧等版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已经在1936年、1954年、1968年三次被搬上大银幕,但没有任何一个版本,敢像鲁赫曼这么大胆,不仅将莎翁故事搬到了现代,还将风格设定的这么梦幻华丽。

只看那些精心搭建的场景,和演员身上色彩繁复的服装,就能想象电影上映后会引来多大的争议。

——不过,或许这正是巴兹·鲁赫曼想要的效果。

名著改编不易,想获奖想有高票房就更难。如果电影还未上映就引起广泛争议,那就有了关注度,有了关注度,影片就更容易进入各大影评人和电影节评委的视线,再能斩获一二奖项,获得几个知名影评人的青睐,那高票房也就可以期待了。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数个电影版本中,票房最高、最受好评、影响最深远的当属意大利导演弗朗哥·泽菲雷里在1968年拍摄的版本,因为它服装考究、配乐动听、动作戏真实,以及最重要的,有“最美的朱丽叶”奥丽维娅·赫西出演女主角。

《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样一部只用两个年轻人的炙热爱恋就能流传千古的经典名著,男女主演选好了,电影就成功了。

虽然是名著改编,背景从古代搬到现代,但巴兹·鲁赫曼野心很大,他想让自己的作品比1968年的版本更轰动更有影响力,于是仅仅只是选角,他就花费了两到三年的时间。

罗密欧与朱丽叶要尽量选的跟原著年龄接近,这是必须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加盟让鲁赫曼非常满意,因为在看过莱昂纳多的定妆照后,他就明白:最英俊的罗密欧出现了。

但是朱丽叶的演员敲定却困难重重,娜塔莉·波特曼年龄气质美貌都有,但没有感情经历和莱昂纳多对起戏来十分违和,只能无奈放弃,接下来试镜的女演员们也一个个硬伤明显,克莱尔·丹尼斯勉强合格,于是就是她了。

或许这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完美的事,像是1968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有了最美的朱丽叶,但没有最英剧的罗密欧一样,鲁赫曼现在有了最英俊的罗密欧,但他找不到当代最美的朱丽叶了。

——不过,鲁赫曼认为他大概连最高贵的帕里斯一块儿找到了。

明明只是最简单的装扮,材质还有点LOW——和床单布料一样的白色希腊式长袍。但是上身后的视觉效果,简直和布料质地形成鲜明的反比,从肩头到小腿,亚麻布料流水般的覆盖着光洁的身躯,生动勾勒出具有古典美的,纤细又极富力量感的完美曲线。

眼睛像两潭碧绿的湖水,嘴唇像殷红的葡萄酒,无可挑剔的五官和复古的装扮,硬生生将这奢靡浮华的大厅,衬托出了几分圣洁肃穆的感觉,简直像是刚从奥林匹斯圣山上走下来的男神,

‘只有他才够格当最英俊罗密欧的情敌。’在场的任何一个人都这么想:‘希腊男神装扮的帕里斯,中世纪骑士装扮的罗密欧,这对情敌可以共唱一首国王与骑士的忠诚赞歌了,至于克莱尔·丹妮丝的那身天使装扮,毫无疑问就逊色多了……像还没进化完全的天鹅幼崽。’

比起两位主演莱昂纳多的骑士装和丹妮丝的天使装,服装设计给威廉准备的希腊长袍绝对称得上是粗糙滥制的典范了,没想到却取得了和初衷截然相反的效果,这实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威廉从换好衣服后还没照过镜子,也来不及照镜子,因为他是几乎真空上阵穿的长袍——平角内裤因为面积太大,行走过程中时不时露出边角而被强制扒掉了,然后服装造型师只简单给他做了安全防护措施——剧组倒是有免费提供的三角内裤,但威廉有洁癖没穿,所以他这会儿正小心的躲避着大堂角落里的鼓风机,以免一不小心被风吹到就三点全露了。

“肌肉锻炼的不错。”莱昂纳多走过来朝他吹了声口哨:“穿上长袍什么感觉,你在幻想自己是屋大维吗?”

威廉沉思了一下:“风吹蛋蛋凉。”

“……”

不远处,鲁赫曼盯着威廉和克莱尔·丹尼斯看了半天,还是忍痛下了个决定——无论威廉·布兰德利多么符合莎士比亚描写的少年贵族的形象,在大荧幕上,他怎么能比朱丽叶还要夺目呢?

鲁赫曼挥手将服装设计叫过来:“带布兰德利去换衣服。”

“哪一件?”

鲁赫曼盯着服装设计心碎的目光冷酷无情的说:“那件白色的登月宇航员服。”

“真的?”服装设计情不自禁的开始咬指甲:“可是那件太丑了。”

“快去。”

服装设计嘤嘤嘤的咬着指甲跑开了。

五分钟后,本来对换戏服还很高兴的威廉,在看到自己的新装扮后也囧了。

笨重的白色宇航员服,是不是和化装舞会的画风太格格不入了点?

而且,真的没人觉得这身宇航员服,和最近电视上播放的《玩具总动员》预告片里巴斯光年那身装扮很像么?上帝,连脖子上那个圆形的透明玻璃罩都一样呢!

至于摄影棚里的其他人,他们的表情已经充分显露了内心所想:奥林匹斯男神秒变巴斯光年,这画风转变的也太清奇了。

……

凯普莱特家的化装舞会,群魔乱舞的如同酒池肉林。

富丽堂皇的大厅里,男男女女都穿的极为清凉,三点式比基尼包裹着的不止是女性的身躯,还有男人们的肉体,炫酷的音乐震耳欲聋,红蓝两色的霓虹灯来回扫射着人们来回扭动的四肢,

所有人都疯的跟磕了药一样——绝大多数人的确是——凯普莱特夫人和她的亲侄子吻在了一起,不远处,她的丈夫,凯普莱特族长站在高台上纵情高歌,表情癫狂兴奋到了极点。

讽刺的是,凯普莱特家大厅中央就悬挂着一幅圣母画像,此时正用慈悲的双目,注视着这一群疯狂的人。

罗密欧觉得自己和这里格格不入,于是他跑出去用冷水洗脸,然后无聊的欣赏大厅中摆放着的一尊巨大的鱼缸。

忽然,透过清澈的水流和透明的玻璃,他看到了一双蓝色的明眸。

蓝色眼睛的主人很快也看到了罗密欧,逐渐在鱼缸那头显露出了真容。

那是怎样一个美貌的少女啊,金色的长发,白皙的皮肤,清纯又动人,在这充满迷乱肉谷欠的地方,一身白色长裙的她犹如落入凡间的天使。

罗密欧一下子就被击中了。

他凝望着少女的面容,少女也羞涩的回望着他。

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眼中都溢满轻易,显然,两人一见钟情了。

“小姐,夫人在找你。”突然出现的奶妈将朱丽叶从鱼缸前拽走了。

罗密欧情不自禁的跟了上去,跑进大厅。

朱丽叶被奶妈推到了州长之子帕里斯身前,凯普莱特族长夫妻希望女儿能嫁入州长家,奶妈也不遗余力的帮忙撮合。

穿着滑稽笨重的宇航员服的帕里斯一把抓住朱丽叶的双手:“跳舞?”

朱丽叶——或者说朱丽叶的扮演者克莱尔·丹妮丝——的双颊一下子就红了。

一厢情愿的帕里斯于是拖着“心不在焉”的朱丽叶,在舞池里翩翩起舞。

罗密欧站在人群之外,用目光不停的追逐着朱丽叶,口中念着情诗:

“我昔日的爱似假非真

今晚我才有幸见到

如此一位绝世佳人”

罗密欧痴痴的凝望着朱丽叶的身姿,朱丽叶也——

朱丽叶没有在看罗密欧。

=_=!

“CUT!”巴兹·鲁赫曼无奈叫了NG。

威廉和克莱尔·丹妮丝立刻停住了动作,有些无措的站着。

鲁赫曼却没有挑威廉的刺,而是分开人群走到丹妮丝身边,对她说:“我们要拍的场景是这样的——虽然朱丽叶在和帕里斯跳舞,但她已经和罗密欧一见钟情,心完全在对方身上,对有点蠢呆又一心谄媚讨好她的帕里斯完全看不上眼,只顾着回头寻找罗密欧的身影——所以克莱尔,在拍这一幕的时候,不要威廉一笑你就跟着笑,他在演一个被你迷倒的蠢货,而不是你被他迷倒,将更多注意力放在莱昂纳多身上,OK?”

克莱尔·丹妮丝被导演当着威廉、莱昂纳多的面如此指点,早就羞窘的不行了,脸色涨红,看起来没个十几分钟的调整,是不能很快再次入戏了。

鲁赫曼心里也很无奈。

怎么说呢,条件所限,他拍摄的注定是一部罗密欧和帕里斯都比朱丽叶要美貌的电影。

让莱昂纳多扮演的罗密欧对丹妮丝如痴如狂,有时候连鲁赫曼都感觉有一丝违和感。

比如刚刚拍摄两人初遇镜头的时候,罗密欧和朱丽叶同时出现在巨大透明鱼缸的两侧,罗密欧的脸明显比朱丽叶要漂亮好么!

不过,克莱尔·丹妮丝也的确是他能找到的漂亮的同时最清纯的朱丽叶了,颜值在剧组女演员里也是首屈一指的,所以也不是说不过去。

只是这演技……仍需磨炼。

开拍前鲁赫曼讲戏的时候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帕里斯在这里是一个陶醉在朱丽叶美貌中,对罗密欧的出现没有丝毫危机感的蠢货,但目前看来,丹妮丝却像是对两位男演员都毫无抵抗力,无论是莱昂纳多还是威廉出现在她面前,她都好像很容易无措忘词,这跟鲁赫曼的要求也差太多了。

威廉也觉得很尴尬,他转开头,尽量不去看丹妮丝或鲁赫曼,将存在感降到最低。

莱昂纳多在不远处朝他挤了挤眼。

威廉无言的回视着。

莱昂纳多耸耸肩,他想表达的其实是“嘿,这女孩也看上你了?”这一层意思,不过威廉没看出来,那就算了。

——没错,克莱尔·丹妮丝也看上莱昂纳多了,她在昨天还表示过想跟莱昂纳多约会的意思,不过还没等两人付诸行动,莱昂纳多就见识到了她被自己的朋友迷的神魂颠倒的一幕。

“女人啊,啧。”莱昂纳多叹息道。

☆、大学申请

《罗密欧与朱丽叶现代版》的拍摄结束后, 威廉暂时没有接新戏, 就连平面广告也没有拍一个, 因为他还要考大学, 不得不将下半年的所有精力都放在SAT考试和申请学校上面。

经纪人哈迪曼对威廉的决定表示不满, 不过在想到考上一所名校能使威廉身价升值,并且现在为他签下一堆不高不低的代言,不如等身价升上去来几笔大买卖后,也就勉为其难的同意了。

——这就是亚蒙·高夫曼,这就是好莱坞的经纪人, 让他们拒绝当前利益的, 除非能在未来兑现的更大更多的利益。

在美国, 想上一所心仪的大学并不容易, 大多数人仅是准备和申请的工作就要忙碌半个学年, 更有不少志在常青藤名校的学生, 从十一年级,不,甚至更早的九年级十年级就开始为此而奋斗了——因为九年级之前的考试成绩不会纪录在档案里, 九年级之后, 不仅学生的每一门课的成绩,都会纪录在GPA成绩里面,而且他们已经可以参加SAT考试了。

SAT和GPA成绩, 对申请大学至关重要。

GPA指的是高中平均成绩,SAT指的是教育考试服务社主持的“学术水平测验考试”。

美国没有国家组织的统一大学入学考试,所以大学录取新生, 一看GPA,也就是学生的日常学校表现,二看的就是能比较出不同地区学校学生水平的SAT——当然,也有一些大学,比如中西部的大学更偏好ACT成绩。

威廉GPA拿到了4.0,SAT考了2350分(满分2400),其中SATI的部分(数学和英语)得到了双满分1600——在今年参加SAT的全球考生中,只有不足三十人得到了SAT的双满分。

并且,他在过去两年里还选修了AP,也就是大学预修课程。

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把学生在AP考试中的表现,作为衡量对方是否能够胜任大学学习的根据,然后决定是不是要录取对方,特别是那些常青藤名校。

对于志向高远的学生来说,在繁忙日常学习和SAT考试的同时多修一门AP,固然会让他们变得更加忙碌,但是好处也是多多的,一是能显出对学习的积极主动,和深度的与众不同,在名校录取过程中脱颖而出,二是AP成绩不仅在录取中加分,秋季入学后,还可以转为大学选修的相应课程的学分。

总之,威廉在学业上取得的成绩真的很不错,圣莫尼卡中学的大学申请指导老师对他说过:“美国大部分的大学你已经通行无阻了,如果申请信写的漂亮一点,再能有一份高质量的推荐信的话,那么最顶级的那几所也会向你敞开怀抱的。”

威廉用了两个月时间圈定自己想上的大学,筛选,再筛选,将数量控制在五到八所,向这些大学的录取办公室写信索取学校资料和申请表格,花费了大半个月时间精心填写,然后一一邮寄了出去。

写申请信的时候,他还和玛德琳发生了一些争执,玛德琳不想让威廉申请哈佛。

“哈佛是所很棒没错,全美国,或者全球最顶级的大学之一,但是,我不认为它强过其他所有的常青藤高校,像是普林斯顿、耶鲁或者斯坦福大学。你知道哈佛的教授都很自私吗?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研究,对普通学生一点也不上心,特别是本科生,给本科生上课的都是助教,如果有学生想去请教教授问题,教授们只会摆出一副狗屎脸对着他们,用目光指责学生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

玛德琳摆出了最严肃的表情:“哈佛的学位确实很值钱,只是那个H就保障了毕业生最低几千刀的月薪,但是你缺这每月的几千刀吗,威廉?耶鲁就很好,宝贝,耶鲁的所有教授都会参与本科生的教学,可能你大一的导师就是一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她自己就是耶鲁毕业的。“或者斯皮尔伯格毕业的南加州大学和乔治·卢卡斯毕业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你不是很喜欢他们么?”

“你是不是有点偏激了,妈?”

“我才没有偏激!我知道这些,是因为你**老爸——”

“不能说脏词,妈,这是你教我的。”

“好吧,你的死鬼老爹就是哈佛毕业的,所以我当然知道这些,哈佛的学生都是一群自大狂,他们眼里只看得到自己,认为自己就是上帝最优秀的作品,是全世界的王,其他学生只配当跟班。”

“你对哈佛有偏见,妈。”

“没错,我是有偏见。”玛德琳很干脆的承认了:“因为哈佛教会了学生不可一世,却没教会他们应对挫折,就像你父亲,他太骄傲了,骄傲到只是摔了一跤大的,就再也承受不住了,居然敢去自杀!他是这么残忍,丢下我和你……”

玛德琳捂住脸,她的声音哽咽了。

威廉默默的抱住她。

“我也不想干扰你的选择,宝贝,只是……”玛德琳深吸口气,松开威廉:“算了,我的话已经说完了,剩下的事你自己考虑吧。”然后她转身回卧室了。

威廉知道玛德琳想说什么,“哈佛把你老爸培养的过于自大,所以他一破产就遭受不住打击自杀,我对哈佛有阴影,所以不希望你申请那里。”诸如此类的。

威廉能理解玛德琳的心情,不过,他之所以会想申请哈佛,也是因为埃德温曾在他很小的时候,曾对威廉说过,希望他能子承父业考进哈佛读书。

哈佛,或者说美国的很多大学都有子承父业的传统,并且如果父亲是校友的话,儿子申请学校的成功几率也会比普通人高一点。

玛德琳大概已经把这件事忘了,但威廉还记的很清楚。

这几个月,威廉经常想起埃德温死前的一些事。

埃德温刚刚宣布个人破产的时候,玛德琳和威廉各自默默做了很多事,玛德琳在盘点自己的资产,退掉了所有预定的衣服鞋子包,甚至考虑连车子也卖掉,而威廉,他查了好几所纽约的公立学校,准备挑个时间告诉父母自己想转学——不能直接告诉他们自己想转学的原因是因为卡尔盖特太贵了,他还得在那之前找一个好的理由——威廉还绞尽脑汁的想帮家里缓解财政,不过要想出个能在短时间内筹集到上亿美金的办法,太难了,哪怕威廉对未来有模糊的印象也不行,因为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他都对华尔街了解不多。

当然,无论是玛德琳还是威廉,最初都很避讳在家提任何和破产有关的事,正如玛德琳所说,埃德温·布兰德利是个极其骄傲的人,在埃德温摔得最惨的时候告诉他家人已经准备好开源节流了,会让他接受不了,会打击他的自尊,会让他觉得妻子儿子看不起他,认为他不可能东山再起了。

所以玛德琳和威廉一直在等埃德温平静下来,再进行谈话,只不过谁也没想到……埃德温从狂躁状态中挣脱出来后干的第一件事,不是和家人坐在一起聊聊天,而是跑去自杀。

“嘭!”他就那么自私的从华尔街的摩天大楼上一跳而下,留下一个获知这个消息后几近崩溃的家庭。

四年过去了,告别纽约,用时间抚平伤痛,玛德琳和威廉都开始了新生活,威廉找到了他的兴趣,做一名演员,而玛德琳虽然没有再婚的意思,但有时候周末也会和新结识的男性朋友出去喝一杯了。

但埃德温仍然存在于两人的生活当中,并时不时的影响着他们,所以玛德琳不想让威廉申请哈佛,所以威廉想申请哈佛。

——威廉有负罪感,真的。

——有时候他甚至在想,既然重生这么不科学的事情都发生在他身上了,那为什么不让他拥有在华尔街点石成金的手段呢?那样的话,最起码他可以避免埃德温破产和……自杀。

但是现实是,上帝不会因为他说了一句“让我发财吧”,就从天上扔下几亿美金给他。

威廉只是一个普通人。

——好吧,或许比普通人要强上那么一点点。

无论如何,他已经将申请信寄出去了,能不能完成埃德温曾经的心愿,接下来可不是由他做决定了。

……

圣诞节将至,《理智与情感》的首映也快要举行了。

好消息和坏消息是连着来的,第一个好消息,索尼·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将日期暂定在12月13日,最火热的“奥斯卡档期”,在各大颁奖礼的提名名单出炉前公映电影,或许能增大获得金球奖和奥斯卡肯定的机会。

奥斯卡判断送审影片合格的标准是,必须是前一年1月1日到12月31日在洛杉矶地区的影院首映过的电影,并且连续放映不能少于七天,而哥伦比亚将首映日定在12月中旬,可见其用心良苦了。

坏消息是,因为不敢确定这部电影“钱途”如何,哥伦比亚不肯投入更多的院线资源,七十二家影院,迷你公映,只比一些低成本的独立电影或文艺电影的首映礼好上那么一点点。

第二个好消息,虽然没有盛大的全球公映,但由于奥斯汀作品的影响力,艾玛·汤普森等著名演员的名气等原因,《理智与情感》并不默默无闻,只要是经常关注电影或文化新闻的人就能知道——又一部奥斯汀的电影要上映了!

十月份,美国新市场出版社出版了艾玛·汤普森的《理智与情感》剧本,以及她的电影日记,一个月内,仅精装版本就在美国售出了将近三万份,购买者多是简·奥斯汀的书迷,也有一些电影从业者。

剧本是对奥斯汀原著的深加工,既原汁原味,又让不少古典文学和电影双重爱好者大叫改编的精妙,而《艾玛·汤普森的电影日记》,则是众口一致的笑称有趣了。

艾玛将她改编剧本和拍电影时发生的所有趣事都写进了电影日记里,而且大部分文字不是在说她为了这部电影付出多少多少努力,而是围绕着她和朋友们展开,比如说从未出现在电影里、或只是出演了一个只有寥寥镜头的小配角,但给予过她很大帮助的斯蒂芬·弗莱和休·劳瑞,以及艾米·帕斯卡尔、艾伦·里克曼等等。

作为搭档,威廉当然也在艾玛的书里占有重要位置,艾玛提到他的字数,甚至比提到格雷·怀斯的还要多——也可能是出于英伦式的羞涩,她是故意不在书中多提自己的未婚夫。

但是那种欣赏之意,从字里行间都要满溢出来了,瞧这些句子:

“威廉并非我心中爱德华的第一人选,那时我更青睐休·格兰特,甚至在写剧本的时候,爱德华就是直接以格兰特的形象在我脑海中出现的。但是剧组制作费不多,格兰特有点昂贵,威廉的试镜征服了李和艾米,他们选择了他,我起初接受的不甘不愿,但等电影正式开拍后我发现,我错了,威廉棒的超乎预料,他的爱德华比文字形象的多,更绅士,更可敬,也更可爱。”

“唯一不足的是,威廉英俊的太过火了,我不得不每天在化妆间里多呆一个小时,把自己化的漂亮点,好在镜头里看起来和他比较登对。:-D”

“在电影最后,我和威廉有一场吻戏,拍完那场戏后他面红耳赤,看起来纯情极了,我敢打赌任何一个女人看到威廉羞涩时那双水波荡漾的绿眼睛时,心跳都会小小的失控一下——只要她们不是蕾丝边——G,亲爱的,如果你正在看这段文字,不要吃醋,威廉可爱的就像我们的弟弟。”

“吻戏是哥伦比亚公司在拍摄中要求的,等到后期剪辑的时候,我和李本来都觉得这个镜头太过罗曼蒂克,想要剪掉来着——我们不希望观众片面的将《理智与情感》看做是一部大团圆结局的爱情片,它应该被赋予更深刻的意义。”

“但当两个版本分别进行试映的时候,大多数影评人和市场分析师却认为有接吻镜头的版本更好,从商业性上来讲,‘只是将威廉·布兰德利接吻时的样子印刷成大幅海报贴在影院门口,就能吸引无数对时代爱情电影充满好奇的迷妹进影院’市场分析师们这样说。从艺术性上讲,多数影评人都表示接吻镜头除了过于罗曼蒂克一点外,其实更有助于观众清晰的认识到影片主题——理性和感性的相互转变。在《理智与情感》里,爱琳娜和爱德华都是理性的代表,但在最后他们却情不自禁的做出了充满感性的举动,人性的变化就是如此美妙,如果删掉后,这个转变的主题就会变得晦涩难懂了。所以,这个镜头在争议无数后,还是被保留了。”

如果说艾玛的文字让威廉·布兰德利这个名字走入不少电影从业人员视线的话,那么11月份在NBC、ABC、CBC、FOX、CW等多家电视台播放的《理智与情感》预告片,则带来了爆炸般的宣传效果——预告片剪的太棒了,古典,唯美,充满英伦风情和清新的田园气息,看起来和两年前横扫奥斯卡的《霍华德庄园》一样好——每个知道威廉名字的人,也都记住他的脸了。并且深入人心。

汤姆·克鲁斯能靠英俊的脸蛋和麻麻的演技征服大半个好莱坞,那么其他人同样能。

更别提在这个表面看来公平公正,实则歧视遍地都有的洛杉矶,威廉的出身和长相都没有硬伤。

不是黑皮肤不是新移民也不是犹太人——这点在部分人眼中是缺点,但在更多的人眼里却也是优点——祖上三代都在美国出生长大,无论按照东海岸还是西海岸的标准,都算纯粹的美国人,深色头发翡翠眼睛,聪明人的长相,虽然英俊的过火,但只要不是金灿灿的金发,就不会被形象定位成低智商的花瓶,接戏的范围也大的多。

埃德温·布兰德利的破产自杀?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在好莱坞,父母穷困潦倒、是吸毒者、离婚者、骨肉皮的都大有人在,说实在的,童年不幸的明星多了去了,反倒是父母婚姻完好,并且出自中上阶级优渥家庭的明星非常少见。除非明星们的父母是罪犯,比如被IRS(国税局)指控并落实了偷税漏税罪名之类的,否则就连最卑鄙的小报记者,也不会紧抓明星父母大做文章。

总之,电影预告片的播出,让威廉名气大增,亚蒙说他现在每天接到询问威廉价格以及档期的电话,比过去足足多了两倍。

“等电影公映后,电话会更多的。我现在不会为你接任何一个新工作,现在的价格太低了,他们都想趁着你还没红起来的时候占便宜,我们要再等几天,等到你的身价也翻几倍!”亚蒙自信的说,眼中闪烁着对更大名气和更多金钱的渴望。

12月初,电影正式公映的一周前,哥伦比亚邀请洛杉矶的众多媒体,举行了一场小型的试映会,试映结束后,包括《纽约书评》、《电影评论》、《娱乐周刊》在内的多家媒体出版物都对李安执导的这部作品给予了好评,《时代》杂志甚至直接宣布《理智与情感》可以和《劝导》一起,并列成为1995年的最佳电影。

高话题度和高见报率是最好的营销妙招,作为一部美国观众其实并不怎么感冒的文艺古典电影,《理智与情感》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兴趣了。

☆、《理智与情感》首映 上

“嗨, 威尔。”

“衬衫不错, 威尔。”

“早上好, 威尔。”

“在电视上看到你的电影预告了, 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