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39章

第39章
明明之前两人都算高产,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更是在95年就一人主演了多部电影,但为什么在1997年拍完詹姆斯·卡梅隆高达两亿美金的大制作后,片约反而少了呢?

因为整个好莱坞都在观望,观望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丝莱特撑不撑得起来大制作商业片的票房,而在《泰坦尼克号》的票房明朗之前,是不会再有大制作电影找上两人的——像是《未来水世界》惨败之后,电影的几位主演也差不多快从好莱坞销声匿迹了。

“我真羡慕你,伙计。”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搭着威廉的肩膀,一边叹气一边说:“你的优秀在拍摄时就是显而易见的,再苛刻的影评人看到你的表演恐怕都挑不出什么骨头来,而且万一《泰坦尼克号》……你还有《千钧一发》的两亿票房顶着呢,不像我和凯特,今年都没拍什么重要的作品,如果《泰坦尼克号》完了,我们也就完了。”

——就在昨天,上映快满两个月的《千钧一发》的全美票房终于突破了两亿美元大关,达到了两亿零九百万美元,仅次于威尔·史密斯主演的两亿五千万票房的《黑衣人》和两亿两千九百万美元票房的《侏罗纪公园2》。

两亿零九百万美元北美票房,还不算海外票房,身为主演的威尔已经达到了A-list级别的影响力与票房吸引力了,甚至可以说《千钧一发》能拥有如此票房(不出意外的话,1997年北美票房总排行榜前五里也将有它的一个位置)有一半的功劳要归于威廉。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话说的没错,就算《泰坦尼克号》遭遇惨败,戏份次于他的威廉受到的负面影响也不会太大,甚至因为《千钧一发》的存在,制片厂还是会继续追捧威廉,当然了,反过来说的话,如果《泰坦尼克号》获得空前成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这位主角得到的好处也是肯定要超过威廉的,到时他至少会上升一个咖位,而威廉,大概只能从片酬和知名度上获得好处——除非威廉能得到一个金球奖或者奥斯卡提名。

“基督啊莱奥,把你说的丧气话收回去!”凯特·温丝莱特恼怒的堵住自己的耳朵:“我才不要在这里听你诅咒我的未来!”

“我只是讲了实话而已。”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不知是豁达还是自暴自弃地说。

威廉在旁边听的很惊讶,他有点没想到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丝莱特居然为《泰坦尼克号》的公映感到如此担心和忧虑——想想看,大概只有他自己现在的反应在别人看来是奇怪的,毕竟预知未来笃定《泰坦尼克号》绝不会像历史上那艘大船一样遭遇沉没的人其实也只有他而已,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丝莱特什么都不知道,他们的反应才是最正常的。

“不要太过担心了,莱奥,凯特,我们拍摄的是一部伟大的电影,注定也必将取得成功,今晚过后一切都会渐渐好起来的,我保证。”为防并不能预知未来的莱昂纳多和凯特认为他的语气太多随意轻挑,威廉还非常认真的补充说:“难道你们忘了我的片酬已经全部抵了票房分红了吗?如果不是有绝对的把握,我不会这么肯定的。”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斯莱特的表情慢慢变得平静下来,无论威廉的话最后能不能成真,对他们来说都是一剂很好的安慰剂——咳,威尔说的没错,最起码他和凯特两个的片酬已经到手了不是吗?

威廉突然灵光一闪:“先声明这只是个玩笑:万一你们以后真的没戏拍了,还有我嘛,你们知道威尔洛特最近正在筹备一部电影的拍摄,说不定我们三个还能重新合作一次,放心,我不会在片酬上苛待你们的,当然如果莱奥凯特你们只肯要十美元片酬我也不介意。”

虽然“没戏拍了”听起来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刚刚说的丧气话差不多,但凯特·温丝莱特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知道威廉的提议有一多半的认真的,两人也不想辜负这样的好意,凯特·温丝莱特说:“别给我太淑女的角色,也别让我跟莱奥演恋人,我就答应。”

“别给我太循规蹈矩的角色,也别让我跟凯特演恋人,我也答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毫不示弱的接上。

接着,两人还都非常认真的补充道:“因为他太臭了,威尔你真的有监督他每天洗澡吗?”

“因为她现在比拍《泰坦尼克号》的时候还胖了至少十磅!”

或许换个人听见这些话都要以为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丝莱特是在调情,但对两人都非常了解的威廉知道他们不是在调情而是讲真的,不过无论对对方的缺点有多嫌弃,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丝莱特还是非常好的朋友这点不会发生改变就是了。

“如果是演死对头呢?”威廉尝试着问。

“没问题!”X2

威廉一开始也只是试着提议,没想到两人会真的答应,所以他现在收到了一份意外的惊喜,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恨不能立刻从首映式上逃开,拉着两人去把合约签下来!

“首映结束后我们回家去说?”威廉有点兴奋地说:“你可以先看看剧本,并给点意见。”

“是西部片吗?我想演西部片。”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问。

“不是。或者你认为吸血鬼电影里会出现牛仔?”

“一个会吸血的牛仔听起来也很酷。”

“……我没准备拍搞笑电影,莱奥。”

凯特·温丝莱特也充满兴趣的说:“我希望我的角色有点像伊丽莎白·巴托里。”伊丽莎白·巴托里是血腥玛丽的原型之一。

红毯已经快走到了尽头,威廉距离最后一批媒体有点过于靠近了,他刚刚那句话的声音也比平时稍微大一点,几个关键词钻进《美国周刊》记者的耳朵里,引得对方一阵兴奋,浑身因为战栗都快起鸡皮疙瘩了——回家去说?威尔是在对谁说这句话?凯特·温丝莱特,当然是凯特·温丝莱特,因为只有她在洛杉矶没有家!

“威尔!”《美国周刊》记者激动的大喊:“你是在和凯特同居吗?”

原本还闹哄哄的红毯两侧因为这声大喊瞬间一静,继而爆发出更大更猛烈的声浪!

正在上台阶的威廉、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特·温丝莱特三人同时一愣,顿住了脚步,都被那个问题和四周的声浪弄的有点莫名其妙,还是威廉最先意识到或许是他们刚刚聊天时泄露出的只字片语令哪个记者产生了误会,他和凯特·温丝莱特立刻对视一眼,走进距离自己最近的那块媒体区,朝蜂拥而至的记者们摇头说:“不不不,虽然我是正在和人同居,但是——”

“不过不是我。”凯特·温丝莱特微笑补充说。实话说,她笑的真的有点不怀好意。

“是我。”莱昂纳多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搂着威廉的肩膀,刻意做出非常亲密的姿势宣告道。他简直太喜欢对媒体恶作剧了。

威廉:“……”幸好他还没出柜!

现场媒体的心情犹如坐了一次过山车般,经历了平淡-兴奋-激动到想眩晕-被噎到想死四个过程,现在则是盯着那两个虽然是同性但也配一脸的人,剧烈的想骂人:谁不知道你们两个绯闻女友能装一火车,直的简直像钢管,你们同居的新闻有写头吗?写了难道有人看吗?!

……

对很多影迷来说,12月19号是个幸福又痛苦的日子,幸福的是今天《007之明日帝国》和《泰坦尼克号》都要进行全美公映了,痛苦的是要选择先看哪一部?(对很多有孩子的家长来说,或许选项中还要加上一部《捕鼠记》)

不过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四个女学生瑞秋、南希、卡梅拉、汉娜来说,这根本不是一个选择题,因为她们很久之前就决定要去看《泰坦尼克号》的午夜场了,决定的时间甚至要早于预告片放出的时间。

也就是说,在还不知道《泰坦尼克号》具体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的时候,四个女大学生已经准备好钱包要贡献票房了,至于理由,还用说么:“那可是威尔的电影啊!更别提还有莱昂纳多!”

为此,瑞秋甚至还跟男友维克多吵了一架并放了对方鸽子,因为维克多朝她吼:“你陪我看《明日帝国》的午夜场,我明天再陪你看《泰塔尼克号》不行吗?那可是詹姆斯·邦德,我从小到大的偶像!而且卡梅隆拍拍《异形》《终结者》之类的电影还行,以真实海难为背景的爱情片?我实在是不相信这会是一部好电影。我敢打赌,八成几率是部烂片,没看到连《综艺》都说《泰坦尼克号》的票房不容乐观吗。”

虽然瑞秋对维克多狠狠地吼了回去,表现出了绝对要挺《泰坦尼克号》到底的坚定立场,但是在心里,她不是没有担心的——毕竟比起《明日帝国》声势浩大又一片明朗的宣传,和遍布全球的无数007粉丝的支持,《泰坦尼克号》无论在哪方面表现出的形势都是晦涩不明的。

没人想自己喜欢的明星总是演一堆烂片,或是成为票房毒药,瑞秋、南希、卡梅拉和汉娜都是真的喜欢威廉·布兰德利的,卡梅拉和汉娜甚至都到了着迷的程度了,所以她们都很为《泰坦尼克号》的未来担忧。

不过这份担忧,在进了电影院排队买票的时候,很快就消散一空了——哥伦布市最大的电影院一共安排了14个放映厅给《明日帝国》和《泰坦尼克号》的午夜首映,其中《明日帝国》分到了八个,《泰坦尼克号》分到了六个,排片上很明显后者是稍逊于前者的,但是在排队买票的人里,买《泰坦尼克号》的人要远远多于《明日帝国》!

“如果其他州也是这样的状况的话,《泰坦尼克号》的首映票房就不会太难看了。”四个女生叽叽喳喳的表示着自己的喜悦。

在这个非互联网时代,其他州电影院的售票情况瑞秋她们是不会清楚了,但是在哥伦布市电影院,她们却真真实实的感受到了一把《泰坦尼克号》在现实中的火热——四个姑娘十点半不到就来到电影院排队买票了,但是轮到她们的时候,好的座位竟然都被挑完了!只剩下了前面两排和后面两排的位置!

在最后一排随意挑了四个座位,又买了可乐和爆米花,等电影开始放映前的十分钟,瑞秋她们坐的这间放映厅竟然坐满了人!

“幸亏我们来的还不算晚。”艰难的挤到自己座位上,卡梅拉大大的松了口气:“如果现在才到电影院,估计我们连一个座位都买不到了。”

其他三个姑娘深有同感。

而姑娘们不知道的是,瑞秋那位赌气今天绝不来电影院的男友维克多此时其实已经来到了电影院内,并且准备购买瑞秋她们同厅的电影票,但却被售票员遗憾的告知:“对不起,《泰坦尼克号》首映午夜场的票卖完了,因为电影时间长达两百分钟,所以今天也没有安排放映第二场,啊对了,《明日帝国》和《捕鼠记》也都有很多剩票,您是选择明天再来还是看另外两部电影?”

☆、现象级影片 上

《泰坦尼克号》影片一开始, 就交错了近百年的历史:1912年泰坦尼克号从英国起航驶往美国的真实历史影像资料, 和近百年后的现在, 勘探船前往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海域打捞船体的勘查记录。

片头的历史影像资料, 和那段优美动听的女声吟唱让瑞秋、南希、卡梅拉和汉娜四个姑娘看的津津有味:“配乐做的很棒, 不是吗?”

接着是长达数分钟的勘探船对泰坦尼克号残骸的打捞镜头,就在所有人看的都有点无聊的时候,打捞队终于有了新发现,他们从泰坦尼克号一个头等舱房间里发现了一个保险柜!

勘探队全体队员都兴奋的开始高呼了!他们知道这个头等舱房间属于20年代美国钢铁大王霍克利家族的继承人卡尔·霍克利,事实上卡尔·霍克利的保险箱才是寻宝者们不惜租用俄罗斯潜艇, 也要进行泰坦尼克号沉船残骸打捞的重点, 因为有确切的历史资料指出, 世界上最大的深蓝色透明钻石“海洋之心”的最后一任主人正是卡尔·霍克利, 而且很有可能在沉船时被主人遗忘, 随着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一直沉睡在海底!

勘探队的最终目标正是“海洋之心”!

花费了十分钟, 影片终于从现代的泰坦尼克号残骸,引出了能够贯穿82年历史,很可能会在电影里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最重要也是最神秘的道具——“海洋之心”。

银幕上的“海洋之心”实在是美极了, 就在其他观众为这美丽的钻石发出连连惊叹, 并发出一声遏制不住的疑问:“历史上真的有叫‘海洋之心’的深蓝色钻石吗?”的时候,家境富裕,从小对珠宝就很有研究和鉴赏力的卡梅拉已经在用耳语为自己的同伴们解惑了:“‘海洋之心’是假的, 历史上没有叫这个名字的钻石,这应该是电影道具,不过我大概猜得出‘海洋之心’的原型, 就是‘希望之钻’。”

“希望之钻”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世界上最大的深蓝色透明钻石,重45.52克拉,并且有着和名字完全不符的血腥历史,它的历任拥有者或死于非命或遭遇厄运,所以“希望之钻”还被称为“厄运之钻”,并且真的有描述它背后神秘故事的电影和纪录片。

——之后的电影剧情,也印证了卡梅拉猜测的正确性,影片对于“海洋之心”传说的描述和“希望之钻”一模一样,钻石唯一的区别是,“希望之钻”的形状是椭圆形,而电影里“海洋之心”为了贴合名字雕琢成了心形。

回到正在放映的电影中来,勘探队打捞出了昔日的美国百万富翁卡尔·霍克利的保险箱,里面却没有“海洋之心”,只有一副裸女戴着“海洋之心”的素描画像。

这个素描画像上的裸女是谁?她的脖子上为什么戴着海洋之心?她和卡尔·霍克利是什么关系?

自称是画像中的女郎,已经101岁的老年露丝·布克特出场了,她用老年人特有的苍老、低缓和智慧的嗓音,为所有人讲述了一个关于泰坦尼克号起航和沉没的故事——

宛如时光回溯一般,在深海底沉没了近百年,长满铁锈和海底植物的破旧沉船泰坦尼克号,在所有人面前一点一滴的回到了它青春时的模样,1912年那艘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梦之船”!

电影院内的所有影迷都因这出众的特效而发出连连的惊叹!

‘终于知道两亿美元的投资花到哪里去了,这特效!简直是奇迹!’

‘看来哪怕是从拍科幻片改行去拍历史爱情电影了,詹姆斯·卡梅隆还是没丢了他对高科技和特效技术的爱。’一时间所有人都在这么想。

在被电影出众的特效画面震撼过后,接下来银幕上波澜壮阔的南安普顿码头场景,再次让影迷们惊叹不已。

停靠在码头的泰坦尼克号,船上挥手告别的乘客,头等舱上漫步的衣冠楚楚的上流社会客人,码头上做苦工的工人,制服笔挺的船员,衣着寒酸的三登场乘客,坐着豪华汽车头戴礼帽的富家少爷和贵族小姐……俨然一副二十世纪初的社会众生相。

凯特·温丝莱特扮演的贵族少女露丝·布克特,和威廉·布兰德利扮演的美国钢铁大王继承人卡尔·霍克利以一对未婚夫妻的身份登场了,影迷们刚刚合上的嘴巴,在看到这两人出现在大银幕上的时候,再次忍不住张开了——如果说凯特·温丝莱特贵族扮相的美貌还在众人预料当中的话,威廉·布兰德利的翩翩风度就完全是超出预期了。

特别是当对方穿着纯白的三件套,黑发梳成大背头,手拎红酒杯,口是心非的和露丝斗嘴的时候,那股子劲头,太有好莱坞三四十年代黑白老电影里富家公子哥儿们的派头了。

‘哈,居然还在乘客里安排了留着辫子的清朝人,詹姆斯·卡梅隆对细节的要求果然精益求精,这一段对泰坦尼克号不同舱室乘客的描写很有《乱世佳人》的曾经描绘过的时代感,对那个年代风俗人情的刻画太还原了。’

一名虔诚的黑白电影爱好者想道:‘凯特·温丝莱特长相其实并不符合当时上流社会钟爱的贵族少女的标准,不够精致,但她丰满的身材和叛逆的气质的确很迷人,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非常适合杰克这个角色了,他像是为杰克·道森而生,而威廉·布兰德利——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但他的卡尔·霍克利简直太有好莱坞黄金时代那些风度翩翩男明星的感觉了,这种气质,这种派头,既有达西先生的神韵,又有阿尔芒的深情。’

——这位影迷所说的达西先生和阿尔芒,出处当然不是近二三十年来的那些影视作品,而是指二十世纪最伟大男演员之一的劳伦斯·奥利弗,在1940版和葛利亚·嘉逊合作的《傲慢与偏见》,以及好莱坞黄金时代巨星罗伯特·泰勒和葛丽泰·嘉宝在1936年合作的《茶花女》。

任谁都看得出热爱艺术的露丝和热爱金钱的卡尔是对貌合神离的未婚夫妻,但哪怕卡尔总是不停的在对露丝谄媚和讨好,时不时还有几分坏脾气,影迷也没法拿他当个彻底的反面人物看。哪怕是在杰克·道森和露丝产生惺惺相惜的真挚爱情之后。

杰克虽然是个穷画家,但他有浪漫自由的性格,有趣的思想和行为,以及视金钱权势如无物的脱俗,这和卡尔是完全不一样的类型,卡尔是个上流社会富家公子,英俊深情又精明富有,但也有着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傲慢,以及对露丝有着强烈的独占欲。

电影院里的姑娘们心脏砰砰乱跳,她们既喜欢卡尔的霸道深情,又喜欢杰克的活泼有趣,一时间纷纷将自己代入到露丝的角色中去,左右摇摆起来。

不过大银幕上的露丝,很明显早就有了自己的选择。

……

经过了“你跳我也跳”的甲板惊魂,整整一天的对绘画艺术的交流,放肆大胆的在夕阳里从栏杆后朝海面吐吐沫,以及头等舱的晚宴和三等舱热闹的派对,杰克和露丝已经爱对方爱的无法自拔。

就在露丝和杰克在甲板上散步,为杰克曾经的画作进行热烈讨论的时候,卡尔就站在稍高一层的地方,黑发依旧一丝不苟的向后抿着,得体的三件套似乎并不能抵御从内心蔓延开来的寒冷,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巧的银酒壶,卡尔注视着在不远处热情交谈的露丝和杰克,灌了自己一口酒。

与其说是借酒御寒,不如说是借酒浇愁更为贴切,特别是在那轮美如油画般的落日映衬下,卡尔·霍克利英俊到令人窒息的侧脸,平静的表象下,散发着一种压抑的痛苦。

露丝几乎是飞蛾扑火般的被杰克吸引着,头等舱的客人们只要眼睛没出问题,都能看出来这名贵族少女已经越来越懒得敷衍她的未婚夫了。

卡尔对此感到愤怒但又无能为力,他的所有行为,无论是赠送给露丝价值连城的“海洋之心”,还是讨好未来岳母布克特夫人,亦或是故意邀请杰克参加头等舱晚宴想要对方出丑,好让露丝明白贵族和穷画家之间的阶级区别,甚至是戳破露丝与杰克间的暧昧厉色警告对方,都没能挽回露丝的心,反而将对方越推越远。

而仅仅是在认识的第三天,就在同一轮落日下,杰克和露丝在泰坦尼克号的船头接吻了。

唯美的一幕,特别是在那几乎能触动心灵的动人音乐下,无数影迷看的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太罗曼蒂克了,如果我是露丝该多好呀。决定了,落日下在船头和心爱的人接吻,一定要例如人生必做的一百件事清单中去!”瑞秋等四个姑娘看的从耳朵到脖子全都红透了,心脏也在砰砰乱跳,不过她们无论再意乱神迷,也没忘了卡尔:“不过要说这落日,还是卡尔独自站在甲板上喝闷酒的那场戏更好一点……噢,未婚妻跟别人跑了,卡尔真可怜。”

一方面是杰克和露丝的感情持续升温,露丝脱光了衣服,在起居室里让杰克为她画一幅肖像画而另一方面,露丝长时间的失踪终于引起了卡尔的注意,他命令自己的男仆务必寻找到露丝。

男仆发现了杰克和露丝从头等舱逃走的踪迹,开始追踪两人,而头等舱内,卡尔打开房间内的保险柜,却一眼就发现了多出来的东西:一张纸条,和一个粗糙的棕色记事本。

突然出现的两样物品让卡尔站在保险柜前愣住了,他知道这肯定是露丝放进去的,因为保险柜的密码除了他和露丝外再没第三个人知道。

“有什么东西丢失了吗?”男仆走过来问,然后也看到了那张纸条和记事本。

卡尔拿出棕色笔记本,一边朝男仆摇头一边露出疑惑的目光,然后当他当着男仆的面打开了棕色记事本,露丝的裸体素描出现在了他眼前,然后是露丝字迹娟秀,语气却充满挑衅的纸条:“亲爱的,现在你能把我和钻石都锁在保险柜里了!”

为了维护主人的尊严,男仆悄悄的转过身体,面无表情的盯着门框,好像那上面的花纹非常神秘值得研究一番。

纸条和画像瞬间被卡尔攥紧,他闭着双眼深吸气,有一瞬间想把它们全都粉碎,他的嘴唇颤抖,手背和太阳穴上青筋凸起。

露丝是故意的,这毫无疑问。

她知道当卡尔发现她和杰克一起消失后,肯定会到处寻找,说不定还会检查保险柜,看她是不少卷了钱财和杰克私奔(卡尔亲口告诉的露丝保险柜密码),所以她故意将裸体素描留在保险柜里,想气疯卡尔。

突然松开手心的纸张,卡尔用深沉难测的目光盯着它们看了一眼,喉头滚动了几下,抬起头,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说:“我有个好主意。”

镜头拉近,卡尔犹如雕塑般凝固的表情充满了整个银幕。

那双深沉的绿眼睛内闪烁的冷光,犹如泰坦尼克号船下那清澈冰凉的海水。

“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

用手按着胸口好久,结束意乱神迷状态的四个姑娘才突然意识到,刚刚那剧烈的声响,竟然是自己的心跳声。

……

杰克和露丝在货仓内偷吃禁果后,回到头等舱却被卡尔及男仆栽赃偷走“海洋之心”的故事发展,在影迷中间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多数影迷有点接受不了卡尔的变化,如果说一开始有点傲慢和嫉妒心强烈,但爱露丝爱的非常深情的卡尔还让人又爱又怜的话,现在这个因为嫉妒而彻底黑化,甚至开始栽赃杰克的卡尔就有点不讨人喜欢了——不过另一方面,影迷们也不得不承认卡尔的转变是非常合理的,从无条件满足露丝的任何条件要求,到觉察到危机对情敌(杰克)抱有敌意(但也没有任何打压的举动),再到想用“海洋之心”挽回露丝的心,没有效果后性格开始变得暴怒冲动,一个人喝闷酒,然后最后一击出现,露丝把杰克带到起居室还留下了躶体画像作为攻击卡尔的工具,卡尔的理智终于彻底被嫉妒吞没,他性格中黑色的一面终于开始渐渐显现了。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用他技巧性的镜头,将卡尔本来就不白的灰色性格如何变得颜色更深的过程,一点一滴的描绘了出来,虽然从整部电影来看,属于卡尔·霍克利的戏份并不多,不仅远远比不上两位主角杰克、露丝,单独的镜头甚至还没有露丝的母亲布克特夫人多——布克特夫人和几位上流社会女士一起排挤头等舱的暴发户客人的画面可真是有趣极了,形象的刻画出了贵族间的勾心斗角和当时人们对阶级的重视。

但是比起布克特夫人从头到尾一成不变的个性言行,卡尔·霍克利的形象才是始终变化痕迹明显的那个,他的一切行为都是有原因的,他的性格也是慢慢丰满起来的,影迷看到了他最初的好,也能理解他如何逐渐变坏,卡尔·霍克利戏份虽然不多,但留给影迷们的印象和感触,大概也仅次于杰克和露丝之间的爱情了。

甚至有人开始根据卡尔的行为,思考更深一点的问题,卡尔对杰克的恨意是如此的明显,甚至不惜毁掉对方的名誉或是干脆让杰克去坐牢,这种恨意的起源真的是因为对露丝的爱吗?

不是说爱一个人,就是希望她会幸福?露丝明显和杰克在一起更幸福,卡尔却从未考虑过分手,从挽回到控制再到试图毁灭,这到底是爱,还是只是独占欲在作祟?

觉得卡尔可悲又可怜的影迷很多,被杰克和露丝的爱情所感动,认为卡尔坏的不得了的影迷也不少,但也有另外一些影迷,他们走向了第二个极端——

‘卡尔是反派,露丝是碧池,杰克也没多好,他是勾引别人未婚妻的第三者!’

☆、现象级影片 下

“露丝与美国钢铁大王的继承人有婚约在先, 却在刚认识杰克的时候就跟着对方到处乱跑, 去三等舱跳舞喝酒胡闹也就罢了, 甚至让一个刚认识三天的画家来未婚夫定下的舱室里, 给自己画裸体素描!二十世纪的上流社会多么的保守, 连新生富豪都要被嘲笑为‘New Moner’,露丝的行为简直太惊世骇俗了,她根本没将自己的婚约放在心上过,别说上流社会的女士们,恐怕在那个年代, 普通的姑娘们像她这样放荡的都不多。”

“因为被戴绿帽子而感到愤怒很正常, 任何一个正常的男人都会想要狠狠揍杰克一顿的, 但卡尔做的还是太过了, 栽赃陷害, 还想要用手/枪爆杰克的头?最后更是利用了一个走失了的小女孩登上救生艇?太坏了, 卡尔·霍克利在此时已经彻底暴露了他身份带去的思想影响,大资本家的唯己主义。不过坏的倒是很值得人同情。”

“至于杰克,倒是个有才华的艺术青年, 英俊也富有爱心, 不然不会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救下露丝,但要因此断定他是个正义感十足的大好人那就错的彻底了——大好人会通过赌牌的方式赢来泰坦尼克号的船票?正义的使者也不会勾引一个有婚约在身的女士,特别是在那名女士的未婚夫不仅没有对不起她, 还未她的家族还清所有债款的情况下。”

“至于杰克、露丝和卡尔的关系,更是狗血味道十足,一个女人在金钱和爱情中左右摇摆, 两个男人为她决斗成仇,詹姆斯·卡梅隆真不是一个拍爱情电影的好导演,他的故事烂透了。”

纽约某家电影院里,安德烈·艾奇逊沾沾自喜的想:‘哈,我的意见肯定能引起多数影迷的认同和轰动的。’

安德烈·艾奇逊是大众电影杂志《娱乐周刊》的专栏作家,写影评比较多,但也经常对时下大热的政治和社会新闻事件发表看法,要说安德烈·艾奇逊的水平有多高那不尽然——因为经常发表带有强烈主观性的,引起巨大争议的言论,普利策奖从没青睐过他,也不准备青睐他——他之所以拥有较高名气,是因为酷爱挑刺且非常敢说,迎合了很大一批审美低级的观众的心理。

电影虽然是一门高雅的艺术,但也经常出产品味低级的作品,有些观众欣赏不了需要较高审美趣味的影片,不理解为何这些影片受到影评人和其他影迷的一致追捧和欢迎,更厌恶自己被贴上审美趣味不高的标签,所以当安德烈·艾奇逊这种有点知名度的影评人/专栏作家,敢于和他们站在一起,对某些评分较高的电影大肆批评的时候,他们就感觉安德烈·艾奇逊和自己一样都非常有个性,并对他十分推崇。

也因此,安德烈·艾奇逊属于无论在公众眼里还是影评圈内知名度都比较高的专栏作家,当然,在公众眼里安德烈·艾奇逊的口碑较好,很多人哪怕不认同他的观点也都佩服他的敢说,而在影评圈,安德烈·艾奇逊则有点臭名昭著了——因为他虽然也提过一些中肯的建议,但更多批评完全是无中生有,为骂而骂。

说实在的,安德烈·艾奇逊真的觉得《泰坦尼克号》一无是处到处都是缺点吗?

当然不是了,他从头到尾看的津津有味的很呢。

只是一涉及到工作,安德烈·艾奇逊就忍不住对电影的优秀之处视而不见,专心致志的寻找不足之处起来,他想的永远只有要发表噱头足够大又与众不同的影评,才能凸显出他自己的慧眼,从而让知名度更上一层楼——

影评人里既有罗杰·埃伯特这样功成名就,爱护大多数影片,发表影评非常谨慎唯恐伤害到别人的受人敬仰的影评人,也有像是A.O.斯科特这种包容性非常强,好恶明显不介意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影评人,更有安德烈·艾奇逊这种夸夸其谈、沽名钓誉的家伙。

……

同样身为影评人,《芝加哥太阳报》的罗杰·埃伯特的看法就跟安德烈·艾奇逊完全不一样。

罗杰·埃伯特为自己有生之年还能看到《泰坦尼克号》这样的电影而感到震撼不已!

影片一开始,当出现勘探队在深海里寻找泰坦尼克号残骸的镜头时,罗杰·埃伯特还没有感到很惊讶,因为这一手詹姆斯·卡梅隆已经在两年前他自己的一部深海惊悚电影《深渊》里玩过了。

不过当电影通过老年露丝的叙述,时光倒流回1912年,那艘和历史上真实的泰坦尼克号完全一模一样的巨轮出现在画面里的时候,罗杰·埃伯特彻底惊呆了——上帝,如果不是知道詹姆斯·卡梅隆是通过几艘1/8、1/20的船模拍出的这部电影,他就认为卡梅隆其实是真的购买了一艘客轮,改造成泰坦尼克号的样子后在上面实地拍戏了!

从那艘堪称恢宏的巨轮出现在银幕上开始,罗杰·埃伯特的嘴巴就再也没能合上过了。

泰坦尼克号的起航画面更是波澜壮阔:随着船长爱德华·史密斯的一声令下,整艘巨轮动了起来,伴随着杰克在船头的“我是世界之王!”的高喊,镜头从泰坦尼克号船桥扫到船尾,又忠实的记录下了泰塔尼克号航行在大海中时,那激流勇进的英姿——这是一段连续的蒙太奇镜头,詹姆斯·卡梅隆用炫技般的拍摄手段,像二十世纪末尾的人们,展示了二十世纪初那艘“梦想巨轮”起航时的壮美,就连在巨轮前方汪洋中跳跃的那两只可爱的海豚,不仅没能抹去这份壮美,反而使得泰坦尼克号的航行更显雄壮。

当杰克和露丝在船头接吻,背景从温暖的橘红色慢慢转为深海冰冷的蓝色调,船体从华美变得锈迹斑斑,船头接吻的杰克和露丝消失,老年露丝出现在画面里的时候,罗杰·埃伯特在心中高喊:“这段时空穿越的镜头不是剪辑得来的!单纯的剪辑绝不会出现这样渐变的效果,这是一个,不,是多个镜头相叠化的结果!”

所谓单纯的剪辑,指的是是将两段不同的素材放在一起就行了,比如说杰克和露丝在船头接吻是第一个镜头,第二个镜头直接换成老年露丝凝视电脑里的泰坦尼克号残骸,也能带来时空的穿越感,但绝对绝对没有罗杰·埃伯特现在看到的这样真实,这样触动心灵——背景色一点点的从夕阳变为深海,船体一点点的染上锈迹,杰克和露丝接吻的身影渐渐淡化直至消失,这绝对是用无数个不同但又逐渐变化着的镜头,慢慢叠化才能得到的效果。

一个叠化镜头在电影里出现的时间不过几秒钟,但或许需要剧组花费数十天的时间,拍摄上百个不同的镜头,再运用精细的后期制作一点点修改才能得到,这其中耗费的精力可以想象——但詹姆斯·卡梅隆好像用叠化镜头用上了瘾,仅仅是过了几分钟后,他让第二个叠化镜头在电影里出现了。

那是一场年轻露丝和老年露丝面庞重合的镜头,1912年正在行驶的泰坦尼克号上,年轻露丝躺在沙发上让杰克为她作画,镜头从露丝的正脸特写她的眼睛,镜头只是静止了那么几秒钟,而在这几秒钟内,皱纹慢慢出现在露丝的眼睛周围并渐渐增多,眉毛变淡变白,眼窝也越来越凹陷,年轻露丝终于慢慢变得苍老成为年老的露丝,不仅眼睛的形状是一模一样的,甚至连年轻露丝眼中的那几块亮斑,都出现在了老年露丝的眼睛里!

——其实年轻露丝的眼睛颜色偏绿,老年露丝偏蓝,直接在两双眼睛之间切换的话,很容易就能看出演员的不同来,但詹姆斯·卡梅隆只是用了一个绝对是精心制作的叠化镜头,就打消了人们的所有怀疑,虽然眼睛颜色有差别,但年轻露丝到老年露丝的面容过度太自然了,自然到了她们看起来完全就像是一个人随着年龄老去的过程,而不像是分别由两名演员扮演。

‘只这两个镜头,就能看出《泰塔尼克号》摄制组的功力了’,罗杰·埃伯特想,‘詹姆斯·卡梅隆拥有的特效团队,绝对是世界顶尖的,他用的哪家特效工作室来着?噢,是数字领域,还有工业光魔。有了这两家业内最顶尖的特效工作室,难怪制作的出这样水准的电影特效来,听说他们还用了一种全新的电脑技术,似乎叫做3D?’

但更令罗杰·埃伯特叹为观止的镜头还在后面。

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冰山被撞后碎裂不少冰块滚到甲板上去的画面已经很有冲击性了,船体裂口海水冲破货舱大量灌入,并渐渐填满下面舱室的镜头让人感到心惊,而真正让人胆寒的,是泰坦尼克号从倾斜到彻底沉没的一系列镜头——

先是船头因海水填满客舱,而不堪重负的下沉,使得船尾离开海面翘到空中,整艘巨轮呈现出一种倾斜的状态,而后船体因为无法承担船尾在空中带来的压力,在一系列巨大的动静之后,直接从中间断成了两截!就像人们抄起一个模型,随手掰成两段那样干脆!

海面掀起了巨大的海浪!断裂的船体中间,舱室和电梯都清晰可见!船头先沉没进海底,那么的平静和迅速,甚至没能掀起多大的浪花!船体后半段的乘客们拼命向甲板上攀爬,试图争得一个活命的机会,但也不停的有乘客从甲板上滑下掉在海里!

船尾先是翘起四十五度,不少还在移动中的乘客落进了海里!然后是六十度,更多的人掉了下去!船尾翘起九十度,直立在海面上,没有抓住栏杆的乘客全都在滑向海平面,滑向那无底的深渊!海平面在翻滚在咆哮,泰坦尼克号最后的躯体,那直立着的船尾也终于一点一点的,被汪洋吞没了!

直到这时,罗杰·埃伯特才猛地吐出一口气,然后是大口大口的吸气!而他身边的人也全都和他动作一样,这顿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画面,让他们看的全都忘记了呼吸!

史无前例的、独一无二的视觉冲击力!詹姆斯·卡梅隆的头脑为何会如此天才,竟然想象并拍摄出了这样的沉船画面!

罗杰·埃伯特不知道这些镜头是怎么拍摄完成的,但他知道不论《泰坦尼克号》最后成功与否,这些镜头的存在,都会令这部电影被载入史册!

《泰坦尼克号》的特效是划时代的!罗杰·埃伯特能够断定,詹姆斯·卡梅隆制作出了一部走在时代和行业最前列,不,或者可以说是超越时代的一部电影。

“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全世界的电影业啊。”罗杰·埃伯特想,‘而詹姆斯·卡梅隆正是那种走在行业的最前方,运用这个时代最新最高端的技术,身体力行的改变好莱坞,甚至是全球的电影制作方式的人。’

没人比罗杰·埃伯特更有资格发出这样的感慨了,出生于二战结束之前,亲身经历了全球电影行业的每一个重大发展——从默片到有声片、从黑白到彩色、从单一的歌舞片到各种类型片、从宽屏、剪辑到特效的出现——罗杰·埃伯特几乎可以说是亲眼目睹了好莱坞的所有发展和成长,并跟着一起与时俱进。

《泰坦尼克号》带给罗杰·埃伯特的感觉,就和当年他看到《星球大战》上映时一模一样——秒杀同时代所有电影特效的一部作品。

无论是《异形》系列,《终结者》系列还是将恐龙做的几可乱真的《侏罗纪公园》系列,全都无法与《泰坦尼克号》里展现的技术相提并论,并且前几部作品因为都是科幻电影的缘故,无论做的再逼真,观众离开电影院后都不可能把它们当做现实看待,而《泰坦尼克号》不一样,它不是科幻电影,但贡献出了比科幻片更加真实的特效场景——没错,就是真实,真实到罗杰·埃伯特忍不住想,1912年那艘真正的泰坦尼克号是不是就是这样撞上了冰山然后沉没呢?那时船上乘客逃难与获救的场面,大概也跟此时影片里描述的差不多吧?

罗杰·埃伯特断定《泰坦尼克号》必将成为一部现象级的作品,正如1927年华纳公司的《爵士歌王》标志着电影从默片时代进入有声片时代,1935年《浮华世界》又让电影从黑白片时代走入彩色片时代,1977年的《星球大战》以它再全世界创下的不可思议的票房使好莱坞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1997年《泰坦尼克号》的出现,或许也会使好莱坞彻底迈入电脑特效时代,甚至可能会改变好莱坞制作电影的方式。

——因为太为《泰坦尼克号》的特效感到震撼了,罗杰·埃伯特甚至没能好好品味整部电影讲述的故事,当然他对卡尔的傲慢、杰克的善良和露丝的不甘愿被舒服都有着强烈的印象,不过他也很确信自己因为太关注画面,肯定也遗漏了影片许多重要的细节。

不过没关系,因为罗杰·埃伯特还会再来电影院,观看第二遍、第三遍甚至是第四遍的,直到他将所有镜头全部吃透,所有画面牢牢记住为止。

和罗杰·埃伯特有同样想法的,还有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电影院里的瑞秋、南希、卡梅拉、汉娜四位姑娘,她们在卡尔和杰克出现的时候花痴他们的英俊,在卡尔无论付出多少都换不来未婚妻真心的时候叹息他的可怜,在杰克和露丝相恋的时候歌颂他们的爱情,但是当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并开始沉没的时候,四个姑娘顿时害怕的将彼此的手紧紧握住!

此时此刻的她们,脑海里早就忘记了杰克、露丝和卡尔间的爱恨情仇,更无所谓露丝最终选择和谁在一起,她们只希望所有人都活下去!无论是三位主角还是船长爱德华·史密斯,无论是普通的乘客还是船上的水手船员,无论是坚持在船上演奏乐曲的乐队,还是在死亡前夕仍不忘为信徒祈祷的牧师……只希望他们全都活下去!

只可惜她们终究还是失望了。

《泰坦尼克号》改编自历史真实事件的身份,早已注定了这部电影的悲剧情节,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他们在走进电影院之前不怎么在乎,甚至因为早就知道历史真相而显得有些麻木,却在还没走出电影院的时候,就坐在座位上开始痛哭流涕——

是在悲伤杰克和露丝的生死永隔吗?

是,但也不全是。

更多的,是在为泰坦尼克号上逝去的那么多鲜活生命而哀悼吧。

☆、大获成功

《泰坦尼克号》的放映结束了, 中国剧院里一片静默。

银幕上的老年露丝睡容安详, 银幕下的人们心情却是波涛汹涌的。

“即使完全排除主观因素, 以最挑剔的眼光看, 这也是一部精彩的不得了的电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用不可思议的语气说:“吉米拍的棒极了, 这不用多说,就连后期剪辑都没有出错,那些参加试映会的影评人到底是因为什么才给出低于八的评分的?难道是认为两百分钟太漫长了?”

“你们觉得刚刚那三个小时很无聊很难熬吗?”威廉问。

凯特·温丝莱特摇头说:“完全不会,连我自己都看入迷了。没想到我们站在绿幕前演的那些东西,加了特效后看起来会这么棒, 还有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画面, 上帝啊简直太震撼了, 哪怕将当初拍摄的痛苦再翻上一倍都值得。”

“早告诉过你们了。”威廉微笑:“吉米不会让《泰坦尼克号》出任何差错的。”

“重来一遍就算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被这个想法吓的浑身颤抖了一下:“我已经对水这个词产生恐惧了, 你们知道从拍完《泰坦尼克号》到现在, 我甚至连海边度假都暂时戒了吗?没有个两三年, 我想我是恢复不——”

大厅内突然响起的巨大声响打断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话,那是影迷们终于将情绪从已经放映结束的影片里抽出来后,情不自禁的掌声。

詹姆斯·卡梅隆从影片结束之时就全身僵硬的坐在座位上, 二十世纪福克斯的CEO比尔·莫坎尼克和他一样也是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 电影院内太/安静了,安静的让他们感到有些害怕——没有议论也没有掌声,《泰坦尼克号》终究还是失败了吗?——这样的担心无法抑制的在心头疯长, 甚至衍生出了一丝恐惧。

直到第一道掌声出现,第二道、第三道、雷鸣般的掌声响遍了整个大厅!

詹姆斯·卡梅隆和比尔·莫坎尼克脸上露出劫后余生般的表情,继而是不敢置信的狂喜, 扭着脑袋朝后排看了足足好几秒钟,才从胸腔里憋出一声压抑许久的吼叫,并和坐在身边的比尔·莫坎尼克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这一幕同样也发生在其他人身上,不论是台前还是幕后,主角还是配角,全都被卡梅隆的情绪给感染了,他们也纷纷拥抱在了一起!

然后,詹姆斯·卡梅隆首先站了起来,然后是坐在前两排的其他电影主创人员,他们全都站起身,面朝后排的观众,微笑并挥手致谢。谢谢他们的称赞,以及没有中途退场的行为。

“Bravo!”现场影迷却因为导演和演员们的这一举动更加兴奋了。

掌声如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朝众人席卷而来,并且半空中真的有一顶帽子在飞舞,大概是某位男士太激动了一不小心掷出的。

一开始只有前两排的人站着,但是慢慢的,整间大厅的人们竟然全都站起来了,他们像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的喜爱,以及对主创们的敬意。

掌声竟然持续了整整三分钟。

“从现场反应来看,我想你们是喜欢《泰坦尼克号》的。”詹姆斯·卡梅隆的手里不知何时多出了一个话筒,并且他双眼微红,语音哽咽:“谢谢,非常感谢。”

詹姆斯·卡梅隆一边拿着话筒讲话,一边走到大银幕之前,好让全场的人都能更清楚的看到他:“哪怕是在五分钟之前,我都在担心《泰坦尼克号》会像它历史上的命运那样,成为一艘撞上冰山最终沉没的大船,而仅仅就在五分钟后的现在,砰跳不已的心脏终于从喉咙里落了下去,我像是一瞬间从地狱来到了天堂……”

现场从詹姆斯·卡梅隆开始用激动颤抖的声调说话的时候,就渐渐的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注视着银幕之前,他们有的人情绪仍然十分激动,有的稍微平静些,但每个人的眼神都是正面的,那些目光里有感动、热爱、欣赏,唯独没有不喜和讨厌。

媒体们的反应则更大些,无论他们之前坐在什么地方,这时全都扛着设备拼命的往台前跑,什么女士仪表什么绅士风度此时统统都不在乎的,他们想要的只是占据一个首映后交流会的最佳提问位置。

大概是因为过度的兴奋让脑袋里的思路也乱了套——过去半年里,大部分的好莱坞人都在宣判《泰坦尼克号》死刑,说詹姆斯·卡梅隆今晚几乎是抱着上断头台的心情来参加首映的,而现在巨大的惊喜突然从天而降,《泰坦尼克号》不仅没有怎么能够保持平静?——詹姆斯·卡梅隆在讲完此时此刻自己的心情后,竟然有点词穷了,他拿着话筒扫视着台下,突然招手:“威尔,莱奥,过来这里,还有凯特,以及其他所有人,你们应该和我站在一起,我们是一个团队。”

威廉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勾肩搭背的朝前走去,当他们分别和詹姆斯·卡梅隆拥抱了一下,并在对方身边站定后,身前瞬间亮起的闪光灯快把人的眼睛给闪瞎了。

“莱奥!”“威尔!”“莱奥!”“凯特!”媒体们一边高喊着他们的名字,一边将手臂高高举起,好似举得最高的那个人能立刻获得一个提问的机会似的。

“哇哦,我们变成万人迷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偷偷跟威廉咬耳朵:“你绝不觉得他们的目光好像要吃了我们?”

“哪家媒体有问题?现在可以提问了。”詹姆斯·卡梅隆在此时说。

然后威廉还没回答,他们就被四面八方亮起的闪光灯和快门声,以及蜂拥而来的高声提问给淹没了。

——用《好莱坞报道》的记者日后写在影评中的话说就是:‘那是威廉·布莱德利、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丝莱特吗?不,那是三颗闪闪发亮的钻石!是好莱坞的“海洋之心”!’

……

“这是什么?”兰斯瞪着摆在他面前的小碗里装着的黏糊糊的黑色不明物体,好看的眉毛皱了起来:“毒/药吗?”

“是黑芝麻、核桃和一些黑豆打成粉末后再冲泡的糊,我尝过了,一点都不难吃。”

“大厨”威廉·布兰德利原本得意非凡的表情迅速垮塌了下来,他带着一种受伤的表情,低垂着脑袋从橱柜里拿了瓶蜂蜜放在兰斯面前:“用蜂蜜伴着吃味道应该更好点。”一缕卷曲的黑毛因为他的动作而从头顶滑下来,弹在了额头上。

丹尼·伯恩安静的吃着他那份早餐,普通但也很美味的黄油炒蛋和煎培根香肠,从头到尾除了咀嚼声外没有发出一点声响,不过他的目光则充满了好奇与八卦——兰斯·罗德里克也要成为威尔厨艺下的牺牲品了?哈!

居家生活总离不开开伙,因为布兰德利家唯一厨艺很棒的玛德琳不和儿子在一起住,威廉又不想请佣人,在其他几个人要么完全不懂厨艺要么厨艺很渣的情况下,威廉不得不亲自扮演大厨的角色——谁让亚蒙·高夫曼只会叫外卖,丹尼·伯恩无论做什么都像一坨翔呢?威廉再不济,做甜品上的天赋也能挪出一点给日常饮食来,虽然虽然可能不够美味,但至少吃不死人。

当然,大厨不是一日练成的,在威廉熟练掌握运用各种日常餐菜谱之前,他没少做出失败的产品,而那些餐点里能入口的……基本都进了丹尼·伯恩的肚子。

“我不觉得卖相这么差的食物会好吃到哪里去。它甚至看起来都不像坚果碎。”兰斯将小碗远远的推离自己面前,厌恶的甚至不想闻上一闻:“为什么你会突然做这个?”

“吃掉,对你的头发比较好。”威廉又坚定的将碗推回去:“如果你吃掉这个,我就给你做奶酪三明治。”

奶酪三明治是威廉的得意之作之一,在平底锅里先放一片面包,中间依次叠放三种口味接近的顶级奶酪,威廉偏好用英国产的柴郡奶酪、那不勒斯产的马苏里拉奶酪和博斯沃思奶酪,稍微加热后盖上另一片面包,然后用手指一直压着面包在平底锅里移动,直至奶酪完全融化,再在外面涂抹上新鲜的奶油奶酪。无论是亚蒙丹尼还是兰斯,尝过一次后都对威廉的奶酪三明治念念不忘。除了热量太高外,威廉做的奶酪三明治简直没有任何缺点。

兰斯一脸的不情愿,但还是挖了满满的一勺蜂蜜放到了小碗里,搅拌均匀后,像是吃药一样将坚果糊送进了嘴巴里。

将食物全部下去后,兰斯颇感意外的眨眨眼:“真的不难吃。不过,什么叫对我的头发比较好?”

“字面的意思,预防你三十岁后变成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