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19章

第19章
  练字写什么不好,却偏写了李大人罚他的功课,这不明摆着安慰自己嘛!天佑又一阵滋味。见思昙表情变得小心翼翼,再生气他也发不起来火了。

  想来还是自己的错,害得思昙差点重伤不治的情况下还要忍痛替他完成这无关紧要的功课。不由叹了口气,思昙如此厉害的一个人,不管是才学还是武功都强了他不知多少倍。怎得总是在人前装傻充楞,在他面前也总是一副担惊受怕的小白兔模样?

  这究竟是为何?!天佑很是不解,难道单单只因他是思昙的主,忠君为主本天经地义?

  不过不管如何,思昙都是一心为他,单就这份心,天佑都不该在思昙重伤之时发火,还惹得思昙担惊受怕。见思昙试探地看着自己,便道:“我在刑部办案,路过将军府便来看看你。”

  见天佑神情恢复正常,思昙不由舒了口气,“我听说了,不知殿下可还顺利,用不用思昙……”思昙本想说帮忙,如今自己重伤在身,又怎可前去相助。再说有李大人在,自然也轮不到他帮忙。

  天佑知道思昙的下言,每当天佑遇事思昙总身先士卒挡在身前,天佑怎能不知思昙想说什么,心下便又一阵止不住的甜。

  自从他知道自己喜欢思昙后,整个心里便全是思昙,自然也没想过为何会喜欢思昙,他俩皆是男性,按理说自己应该更不会喜欢上他。此时见思昙又这般事事为自己着想,不禁思及缘由,多半是因为思昙对他太好了。不由心道,他怎么能对他这般好呢!

  “都是些琐碎事,还没平日对付李大人费神。”天佑轻松道。

  “那便好。”思昙道。

  见思昙还是比平日苍白了些的脸色,“你的伤,痛不痛?”说起来天佑便生气。

  “不痛。”思昙答。

  如此重的伤,怎会不痛?“你究竟是怎么想的,为何不躺着休息,这提笔写字一用力,伤口开裂该如何是好?”怒气要吐出来才快,接着看向一旁跪着的丫头,“你们也是,不知你家少将军身受重伤吗,就是绑你们也应该让他乖乖躺在床上休息才对!怎么也跟着他胡闹!”

  说到胡闹,丫头们不由小吃了一惊,没想到如今能从太子殿下的嘴里听到胡闹二字,这可是别人常形容他的词。太子殿下今日这是这么了,如今一想,他话里全是关怀少将军之意。刚进门时的怒火,字面去解也是因少将军没好好躺着休息所致。

  这才一日不见,太子何时学会的关心人?

  既然太子殿下不为旁的生气,丫头们自然不再害怕,像平日般打趣道:“太子殿下这是在关心我家少将军?”

  思昙能清楚见到天佑的每一个神情,就算思昙不通世事,不谙人情,别人若是在乎自己,他多少是能感受到些的。丫头都能明白天佑的本心,就算感受到的再不可置信,旁人都确认了他能不恍然大悟吗!

  可在他的记忆之中,永烨除了日日挂怀姚青玄一人,何时在意过旁人。就连天佑的前世左宁,也不曾关心过他,怎么也不敢相信,于是乎嘴里念念道:“你关心我”

  “你可是我的少将军,不关心你我还能关心谁?”说着将思昙往床边引,既然已将思昙认定为自己的媳妇,此时这媳妇还天真懵懂,不知他心意,他自然是要表达的,自然也是要追媳妇的。“之前都是我不好,从今以后不管对谁你都别藏着掖着了,做你自己便好,我希望你做自己,希望我们能坦诚相待。我会努力及上你,你也不要事事都顺着我,你将事事都替我做了,我又如何进步,我若不进步,将来又如何保护你?”

  闻言,思昙一怔,如果他没听错的话,天佑这是第二次说要护着他了!时时刻刻放在心里的人一通长篇大论,最后引出这般牵人心跳的话,思昙怎会不心动!“太子,殿下…”

  “别愣着了,快乖乖躺床上歇息。你若不放心想帮我,便快些将伤养好,回到宫中与我做伴就行。善安昨夜可跑来我宫中念叨了整整一夜,想必今夜还来,你早些回来,便能早日救下我这双耳朵朵。”

  总觉得今日的天佑与往日有些不同,平日他可没这么唠叨话多,听得思昙连正事都忘了,愣愣地点了下头便乖乖躺回了床上。

  “这样就乖嘛!”说着捏了下思昙的脸蛋,接着看向一旁的丫头们,“好好照顾你家少将军,若明日再让我撞见思昙不乖,我便一人四十大板,让你们个个皮开肉绽屁股开花!”

  天佑需回宫向父皇复命,原本也是想看一眼思昙便走的,如今看了这么多眼,又见随身侍从提醒时辰,便道:“你乖乖听话,我明日再来看你。”见思昙像个小兔子一般乖乖缩在被子里,不由又捏了捏思昙的脸颊,“我回宫了。”

  “嗯。”思昙点了点头。

  天佑虽心里不舍,便还是说走就走了。丫头们看着天佑远去的背影,对还躺在床上发愣的少将军道:“太子殿下今日怎么像是换了个人?”

  另一个丫头见少将军没有搭话的意思便附和道:“太子殿下如今是逸王一案的主审,此案关系重大,自然是要成熟稳重些。”

  问话的丫头又道:“可这也稳重过头了吧,突然变了个人似的。”

  “对了,他还盼着我家少将军回宫与他做伴呢,可昨夜将军吩咐少将军若将伤养好便要随他去军营,不再回宫了。太子殿下方才

  满面期待,若是得知这个消息,会不会失望啊?”

  “还有善安公主。”丫头突然忆起一事,“她还不知自己早被许配给了少将军吧?我看她很是喜欢我家少将军,好好的天作之合,青梅竹马,若是见不上面,便会活活被拆散了吧!”

  “你瞎说什么呢!”

  经丫头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提醒,思昙才回想起义父昨夜的话,刚天佑提到回宫,他本想说的,不知怎的就忘了。

  至于与善安有婚约一事,那是三年前皇帝与将军私下里定的,大将军跟思昙说过,被丫头们听了一嘴,再者除了皇后,便无人知晓。思昙此前还未当这是一回事,如今也不知怎的,突然当回事了。

  ☆、(三十四)

  回到皇宫,天佑便在御书房见到父皇、母后、还有大将军三人。发现萦绕在三人周围的气氛不大对劲,天佑看了看母后的神色,对父皇行礼道:“儿臣前来复命。”

  “你来的正好,你主审逸王一案,可知逸王要翻供?”皇帝问道。

  “翻供?”天佑一时未反应过来。他就是怕逸王耍什么花招,便让人好生看管伺候,如今人还在深牢里呢,如何翻供?翻什么供?

  “你看看这。”皇帝将一脏兮兮的布帛递给天佑。

  天佑展开来看,上面清清楚楚用鲜血写着一份指认大将军的供词,落款处写着逸王的大名并加盖了逸王的手印。天佑今日看了无数遍逸王与其他官员互相勾结的文书,自然也认得逸王的笔迹,看来这血书是逸王亲手所述。

  天佑连忙一目十行看了下去。其内容总的来说原是大将军吩咐他杀太子灭口,如今大将军却反咬他,大将军知晓他平时生活不检点,便借此将他屈打成招,给他安了个胆大妄为的罪名,置他于死地。孰知人人都知他胆小如鼠,若不是大将军拿他的把柄相逼,他哪里来的胆子敢谋害太子。

  他一直唯大将军命是从,也不知何处得罪了大将军劳神大将军替他画了这么大座牢。思来想去,唯有一事,便是他无意中发现少将军不是大将军亲子。

  这件事说大可大,说小可小,大了是欺君之罪,小便是他永远闭嘴便无事发生。可他为求保命明明以项上人头担保不会将此事透露出去,可大将军还是疑心太重怕他将这件事禀明皇上,便煞费苦心设了这样一场局陷害他。

  如今他已入局,死无葬身之地,而大将军竟还割了他的舌头让他不仅从此口不能言,还死无全尸。

  大将军如此心狠手辣,他烂命一条死不足惜,可他再罪无可赦好歹还是皇帝的手足,身上流的是皇家的血脉。

  大将军欺君之罪在前,残害皇室血脉在后。只需用头发丝一想,他便觉得背脊发凉,痛恶自己贪生怕死未早早将他的欺君之罪禀明圣上,任由他将眼线顺利安插在太子身边。

  那眼线也就是思昙,平日看似愚钝,事事不如太子。实则那眼线是大将军精心培养的死侍,聪慧过人不说还武功高强,还如大将军一般心狠手辣。想必这一点太子可以作证,还有青楼那满后院的尸体皆可以作证。此前那眼线三番五次偷偷将太子带出宫外,民间危险重重,若太子出了什么意外,他万死难辞其咎。

  且太子身边不仅只有思昙一个眼线,还有那教太子功夫不知背景的江湖中人。此次便是他将太子带出了宫,并用迷药将太子迷晕亲手交给了他,如若不然,他便不可能轻易幽禁了太子。

  他有人证与物证证明思昙的真实身份,还能证明与那江湖中人接头的事实。

  坊间流传大将军挟天子以令诸侯,空穴不来风,他自知残害良民罪孽深重,但死前难舍手足之情,君臣之义,冒死直谏!

  大将军野心昭然若揭,万望圣上看清狼子野心,勿再信任大将军这等奸佞妄臣!

  见天佑已将翻供的血书看完,皇帝便问道:“你可有话说?“

  血书所指用词严谨,条理清晰,若天佑早晨未着手实施对逸王的报复,便不知逸王的舌头那时还在逸王嘴里。怕是会信了逸王这颠倒是非之词。

  逸王口口声声指认大将军为隐瞒欺君之罪让他闭上了嘴,若真是如此,大将军应早在将他屈打成招之后便割了他的舌头,否则他又怎会放心让天佑当这案子的主审?若逸王寻了机会将大将军的欺君之罪告知了他,他既是主审,这样的机会便有很多。譬如今日早晨,可逸王明明有机会将所谓的实情告知天佑,但他除了对天佑恶语相向之外便无一句别的话语,似乎他那时还不知自己亲手所书的内容。再者他是太子,自然不可能与大将军是一伙。若真如逸王所书,大将军此举无疑不是抬起手打自己的脸,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嘛!大将军又怎会愚蠢至此。

  还有,逸王声称是人都知他胆小如鼠,自然也知他色胆包天,明明是他垂涎思昙。若他真对大将军言听计从,大将军又对他视之敝履,他这双敝履怎能与精心栽培的思昙相比较,自然也不敢对思昙下手,可他还是对思昙下手了。

  且摆在天佑眼前的事实是逸王手下的人错抓了天佑与思昙,逸王唯恐事情暴露,便打算一不做二不休,才有后来的这些事,完全不干大将军一丁点关系。若真如逸王所说,大将军何必要在紧要关头救下他,思昙又为何要救他,那几箭足够让天佑死几回的,若大将军真是狼子野心,何不让他死在箭下,让他死才是最合理的,何必要如此大费周章,看似精心策划实则漏洞百出?大将军精通兵法,大大小小的胜仗无数,怎可如此愚蠢!

  总之,天佑对大将军和思昙深信不疑,他相信父皇也是如此,否则不会如此平静地问他的意见。

  本是板上钉钉的事,逸王却突然剑指大将军,想必是有人背后发力,这发力之人嘛,便也只有自己的母后有这个能力。能在天佑眼皮底下安插人手与逸王接触完成这份供词,然后将此呈至父皇眼前。

  本以为由他主审,母后会看在他的面子上不捣乱的,可怎么一与大将军相关,母后便失了本心,变得如此愚蠢呢。

  天佑能想到是母后栽赃,父皇自然能想到,如今父皇问他意见,想来也是看在她是个爱惜儿子的好母亲。他便也是因此,陷入了两难,无意见可发。

  逸王声称有人证物证在手,能证明思昙身份,也能证明与他那不靠谱的师父勾结。想来这证据也是假的,且不说大将军忠心耿耿,一心为国定不会欺君。他那师父看似不靠谱,实则却是一副古道热肠,侠肝义胆,也怎会做此等下作之事。师父与李大人交好,李大人又颇为仰慕大将军,母后此荒唐之举看来是想将大将军一派的忠肝义胆都一网打尽。

  天佑不禁头痛,他好不容易想收心,一上来便让他遇到此等左右为难,头痛不已之事。

  他心里怪罪母后为达目的手段极端诬陷忠良,又可怜因大将军而变得愚钝的母亲。若真将此案拿到明面上去查,母后恶意垢陷朝廷命官,怕是会被摘去后冠,被贬冷宫。

  天佑不知为何母后要一再执着大将军,但总得来说他猜忌大将军与思昙是为了自己,平日母后是个会悉心教子的好母亲,她对天佑的爱不假,就冲这一点,他便不能大义灭亲眼看母后受苦。但正义之心又不容许他包庇。

  便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父皇,母后爱子心切,疑心过重,才造成今日局面。如今局势还未到不可挽回地步,算是犯罪未遂。欠大将军的说法,还有一概罪责,儿臣愿替母后承担。还望父皇看在多年夫妻情分……”说着看向大将军,“望大将军看在天佑的薄面上,不要追究母后的过失!”

  没想到天佑会这般说,皇后便再也坐不住了,指责道:“佑儿你胡说什么呢?!你快起来,你堂堂太子怎可对身为臣子的将军这般低声下气!”说着用力地去拽天佑,奈何天佑就是不起。

  见天佑看向自己的眼神无比失望,不由手一抖,脚也向后踉跄了几步。没有什么是比最亲近之人都不信自己而让人绝望的,皇后无声地扯着脸皮笑了笑,“大将军,不愧是你养的好儿子!你控制了我的夫君,如今你的好儿子控制了我的儿子!呵……”皇后嗤笑道,“你厉害!有一套无懈可击的操控人心之术。就算我为达目的存心诟陷,难道你就清白无垢,纯洁无瑕了吗?你敢对天发誓你没有犯欺君之罪吗!我就不信,你还能神通广大到连事实真理都操控了不成!带人证!”

  紧着着,一布衣打扮的妇人被带了进来。

  见妇人扑通跪地,“下跪何人?”皇帝身边的公公立即吊着嗓子问道。

  民妇像是受了天大不公等着人来还她公道似的,缩着身体将头深埋在地上,听见公公的问话,便双肩微颤,带着哭腔咬牙切齿道:“民妇乃青州人士,状告文宇大将军谋害吾弟,强抢吾弟唯一血脉!此乃民妇状纸,请皇上过目!”说着捧着双手将状纸呈上。

  公公接过民妇手中状纸递到皇帝眼前。

  状纸之上,民妇有一亲弟,自小相依为命,后弟弟年满十六,因仰慕大将军美名便从了军。弟弟为能对大将军有所助益,抛头颅洒热血了整整八年,大小战功也立了无数,才一步一步达到了被他视为精神领袖的大将军帐下。

  可谁知,大将军遇刺,却拉弟弟做了挡箭牌,可怜弟弟,临死之前才看清大将军嘴脸,留下不及二岁的稚儿死不瞑目。后弟弟的死讯传至家中,她便与刚病死娘亲的侄儿披麻带孝去军营领弟弟的尸骨。可谁知她那天资聪颖的侄儿却被大将军看上,便将其从妇人这个唯一的亲人身边夺了去。

  妇人自知以卑贱之身撼动不了大将军,弟弟身在军营为主牺牲也是职责所在,她别的都不求,只求大将军能将她这唯一的亲人,也就是思昙还给她!

  见皇帝神情再也不若之前那般镇定,皇后便咄咄道:“大将军,如今证据确凿,你还有何狡辩的?”

  闻言,大将军只是看了看皇后与皇帝,依然气定自若一言不发。

  见大将军这般,“既然你不承认这民妇,便是一口咬定思昙是你的亲子了?既然是亲子,那她总不可能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总有生母吧!那他的生母姓甚名谁?家住何方?是何样貌?年龄几何?祖籍何在?如今人又在何处?”

  见大将军还是不答话,皇后又咄咄道:“就算你将谎言编排的天衣无缝,只要滴血验亲,是否欺君不言自明,你敢吗?”随之,皇后身边的宫女便将滴血验亲的一概器皿端了上来,接着,思昙也被人带了上来。

  天佑一见思昙,整个心便揪了起来,心道思昙还身怀重伤,怎可如此劳累又伤神?当即便上前握住思昙的手将思昙护在身后,“父皇,思昙为了救儿臣身受重伤,儿臣恳请父皇不要将思昙牵扯进这无谓的争斗之中。

  此前天佑前脚刚一走,皇后便派了人来请思昙,明眼人一看便知皇后来者不善,只是苦于不知皇后目的便未准备应对之法。见天佑这般护着自己,房内气氛也紧张的厉害,忙看向大将军询问,哪知大将军还未来得及给他任何指示,那始终将头埋在地上的民妇一见思昙进来,便将那双满含冤屈、愤慨与泪水的双眼投降思昙。也不知民妇是否看清思昙,随即又神情激动地朝思昙扑了过来,抱住思昙便死死不撒手。

  “崽儿,我是姑姑啊,这么多年了,你父亲在天有眼,终于让我找到你了!”妇人趴在思昙肩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地道,“你可还认识姑姑,姑姑就你这么一个亲人了,今日你便跟姑姑回家,跟姑姑回家!”

  这样一来,思昙便知皇后来势汹汹所谓何事。他当时为顺理成章来到天佑身边,便找到了民妇之弟,因思昙看过命簿知其弟会为大将军挡箭而死,便水到渠成在民妇与其弟脑海里造了一段记忆。便是让其弟将思昙认作自己爱子,在身死之际向大将军托孤。

  思昙调察过大将军的为人,知其是有恩必报的正人君子,定然会妥善安置思昙。且大将军不久后也会从旁过继一名子嗣,于是见到大将军时,思昙便装作无知稚儿唤了大将军爹爹。

  大将军当时不仅没否认他,还当即宣布思昙从此之后便是少将军的消息。

  事情就是这么一回事,事实上民妇之弟无妻无儿,他与这民妇没有任何关系。他先前看其弟命簿时也扫过几眼民妇的,便知民妇是个胡搅蛮缠,贪财无义,好搬弄是非之人,其弟便是无法忍受她品性才离家从了军。她还碎嘴逼得待字闺中的黄花闺女自杀,如此大恶之人就算她哭得再凄切,思昙也不会有一丝怜悯之心,相反还厌恶地不行。又因她碰到自己的伤口,天佑欲将她拉开她便推了天佑一下。

  天佑是她能推的吗,且不说天佑是战神、人间的一国太子,就算是个平民百姓,也不是她这等龌蹉之人能碰的,便用足了力气将民妇一根手指一个手指地扳离自己。

  可民妇哪肯善罢甘休,思昙见她又要朝自己扑来,便恢复若要杀人嗜血般的神态瞪视她,那眼神仿佛在说若她再敢上前一步,思昙便会将她一刀一刀片开般让她不禁打了个寒颤,莫说前进一步,在思昙的警告之下,她连动都不敢动一下。

  她能答应皇后纠缠思昙无非是为了钱财,被思昙这么一吓,就算是思昙身边有座金银山,她也不敢靠近了。

  解决完妇人,思昙朝天佑投去一个让其宽心的笑容,接着看向大将军,在得到大将军首肯之下,思昙跪地道:“禀告皇上,不用再滴血认亲了,我并非父亲亲子。父亲待我恩重如山,视为己出。我也将父亲视作比亲生父亲还要重要的人。我们的关系事实上比血亲还要亲,我是否为他所出,不过是个虚名,是不是又有何关系?”

  听思昙这般说,皇后不屑一笑,“你这是在替你父亲强词夺理吗,你以为这样便能让他与你逃过诛九族之罪!”

  “皇后娘娘说得对,思昙确实在为父亲开脱,但也不是只为他一人。思昙今姓祁,又与善安公主婚约在身,我算半个皇室中人,善安公主算半个将军府之人。敢问娘娘,这九族该如何算?”思昙不善与人争辩,也自然不会强词夺理,大将军欺君之罪已成定局,他只求皇帝能从轻处罚大将军,毕竟皇帝是念在大将军之功才赐了婚,目的也是使离国更加稳固,希望皇帝此时也能念想大将军往日功劳。且他此时提赐婚之事,当然是希望听到退婚二字的。

  天佑没想到思昙这乖顺可人的小白兔竟会说出这般胡搅蛮缠之词,更让他吃惊的是,思昙竟与思昙有婚约,这是何时的事,怎么就只有他一人不知情?

  这时,皇上的脸庞越加冷峻了,大将军见此,便开了口,“九年前,我遇刺险些丧命,紧要关头,一随行将士挺身而出用他的命换了我的命,临终时,他托孤与我。救命之恩胜于天,我见那思昙根骨不错,是可造之材,便将他认作了义子。”说着大将军便双膝跪地,一副请罪模样,“臣罪犯欺君,事实如此,无言以辩,还请皇上责罚。”

  对于大将军的认罪,思昙大抵是猜的到的。

  但天佑却怎么也猜不到事情会变成如今这般!

  天佑见父皇脸色不对劲,似乎认定了大将军的欺君之罪。如父皇真要惩处大将军,那思昙,思昙可如何是好?正要开口求情,但母后却阻止了他。

  “欺君只是其一,你与吏部尚书狼狈为奸意图谋害太子这账我还未跟你算,带人证!”

  皇后这是要将大将军压死,这时,皇上却突然神色无奈,“够了!”皇上道,“将这妇人带下去。”

  公公闻言,立马让人一左一右提着妇人拖了下去。

  见此,皇后觉察不妙,“皇上——”

  皇后的话被皇上抬手阻断,接着道:“大将军虽罪犯欺君,实则欺君缘由事小,朕念在大将军往日功劳,将其贬为平民,即刻收缴兵符。”

  又道:“少将军既不是大将军亲子,又已冠祁姓,便不与其连坐。依我看,少将军聪明机警,能当大任,待时机成熟,便由他继承虎符罢。”

  听到此,皇后有些坐不住了,“陛下!他欺瞒陛下,证据确凿,他也亲口承认,陛下怎还话里话外皆是偏袒之意?还欲让他养的这细作担当重任!”

  皇上看了看皇后,不料眼里尽是冷漠,“皇后突犯疯病,恐不能担母仪天下之责,即刻收其后印,降为贵人。”又吩咐道:“将皇后带去霜华殿,好生养病。”

  “皇上!”皇后闻言,面露绝望,“你当真是要为了他这般绝情待我?!”

  皇上无奈地招了招手,“带下去……”

  这一转折来之突然,让天佑着实摸不着头脑,下意识想为母后求情,可直至母后被人一左一右当疯妇般拖了下去,他至始至终都找不到一句适合求情的措辞。父皇说得对,母后这样子,当真是疯了,或许在冷宫清净些日子也好。只是这大将军……

  从他记事起,他知晓的第一个英雄便是大将军,也听惯了身旁之人对大将军的赞美之词,什么英勇无双,神兵天降……乃离国的守护之神。

  时逢乱世,只要有大将军在,离国便无人敢欺,离国的子民便不用像别国子民那般整日提心吊胆,担心疆土被犯,家园失守,永远可以仰着头过日子。

  离国人人都仰慕大将军,甚至还给大将军建了一座将军庙。自从建成之日,那将军庙便香火旺盛,朝拜者从未减少过。可见,黎民百姓已将大将军奉为了救世主。这样一个神人,天佑自然是无比崇敬的。

  虽美名常伴随流言蜚语,什么离国百姓只知大将军不知皇帝,什么挟天子以令诸侯云云。离国如今局势看起来也如流言蜚语那般。但天佑知道,大将军是绝不会如母后所想那般有朝一日谋朝篡位。

  因为他能从大将军的眼里看到忠心不二四字,特别是当大将军面对父皇时,天佑便能越加肯定。

  没想到,就这样一个忠肝义胆的人却犯了欺君之罪,且还是认义子这样的小事。

  天佑实在想不通,当然他也想不通父皇为何会这般重罚大将军。

  他能看到大将军眼里的忠诚,自然也能看到父皇对大将军的信任。唯有大将军出现在眼里,父皇的眉眼才会不再那么紧绷着,就是此时,也是如此。

  那为何,父皇要重罚大将军?他显然是不怪大将军欺君的。退一万步,就算父皇心里有气,非罚大将军才能解气,难道父皇不知道这一处罚会带来多大后果?

  首先,仰慕大将军的黎民百姓不会同意;再者,朝堂之上支持、仰仗大将军的朝臣们也不会善罢甘休;再来,若敌国知晓离国君臣离心,大将军这个挡门神就这么垮台了,定会出什么幺蛾子,大将军干系重大。“父皇,大将军之事,还望三思!”天佑不由道。

  皇帝无言地看了看天佑,“朕主意已定,带文宇与少将军下去好生休息。”

  见侍卫上前去请大将军与思昙,“父皇!”天佑忙道。

  “你母后与大将军同等处境,你不为你母后求情,反倒为身犯欺君之罪的大将军?”皇帝说这话时,大将军与思昙已经被带下去了,见御书房再无他人,便转口道:“甚好!甚好!”

  本以为父皇会怪罪,却又听见父皇夸他,且这夸赞还颇为真情实意,恍若之前种种都是在看戏与演戏,天佑更是不明就里,“父皇!”天佑有些无奈道。

  “过来!”皇上朝天佑挥了挥手,天佑照指示来到皇上身边,于是皇上又将爱子宠溺地抱在了怀里。

  “你是不是不明白?”皇上摸了摸天佑的头道。

  “儿子不明白。”天佑如实说。

  皇帝看着天佑,慈爱地笑了笑,“一个人若想得到某样东西,便会舍去一样,甚至几样。要得还是要舍,全看这个人的心意。父皇之前做过选择,也本以为选了就不会后悔,可如今,我后悔了……总之,父皇此举只是为了想要的东西罢了。总有一日,你会明白的。”

  天佑自然不懂父皇这篇语重心长,“那父皇想要什么?”若父皇是厌烦了母后对大将军长久以往的各种荒唐攻击,想保大将军,自然处罚了母后便是,何必又处罚大将军?

  难道是为了保所谓的天秤两端的平衡?

  如此大费周章处罚两人,只怕是两方势力都不会善罢干休,也只会比以往斗得厉害。说不定两方还会将矛头指向父皇,如此看来……难道父皇是想自寻烦恼吗?

  看着天佑那几乎拧在一起的眉,皇上笑了笑,“如今我的佑儿是要长大了,都能替父皇分忧了。”说着轻弹了下天佑的眉心,“父皇甚是欣慰呐!”

  接着道:“你既有心替父皇分忧,待审理了逸王一案,你便虽思昙去军营历练几日罢!”

  见父皇着实未挂怀大将军与母后之事,想必父皇自有衡量,他再猜测也无用,父皇又提及思昙,他很快便将注意力转到思昙身上,“军营历练?”

  “经逸王一事,你与思昙越发能担大任。昨日与大将军私下商议,原只是让思昙跟着大将军学习处理军中事物……嗯,总之多学一些也是好的,你便一起去罢!”

  “可,大将军不是被贬平民,怎可随意出入军军机重地?”更不说教导思昙与他了。

  “所以让你代表父皇去嘛!”皇上道。

  “父皇的意思?”果然父皇罢免大将军只是嘴上说说!父皇让他这个当今太子去大将军手下历练,想必也是想告诉天下人大将军以前在离国何等地位,如何行使权利,今后便还是,有没有大将军这个虚名不重要,重要的还是他们君臣依旧一条心。所以说,为何如此大费周折!

  见天佑一言难尽的小表情,皇上又弹了弹天佑的眉心,“你懂父皇用意便好!”

  “我可不懂!”天佑反驳道,不过好在能与思昙同去,他便也乐意。不过想起思昙,便想起了思昙与善安已有婚约一事,便道:“父皇何时给思昙与善安定下的婚约?”

  见天佑不甚满意的小表情,“怎么,佑儿反对,你不是与小思昙情同手足吗,若善安嫁予他,你们便能亲上加亲,这样,不好吗?”

  不好,当然不好!天佑心道,本也打算如此说,但父皇若问怎个不好法,他如何答?他定会心虚引父皇猜忌,便道:“婚姻乃是大事,善安若不想嫁给思昙呢,父皇问过善安的意思吗?”

  “你那善安妹妹前些日子还说喜欢小思昙,要嫁给思昙,求我赐婚呢!”皇上一副女大不中留的表情。

  “什么!”没想到善安竟还偷偷求父皇赐婚了!岂有此理,思昙可是她的嫂嫂!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丫头,看来不好好教训一番是不行了!心里这般想,怕父皇起疑,嘴上却道:“亲上加亲,挺好的……”

  好在思昙不喜欢善安,这阵子诸事繁忙,天佑想教训善安也有心无力。心道,反正他俩又不是明日便成婚,等过了这阵再好好收拾她这个敢跟哥哥抢人的小丫头片子。

  ☆、(三十五)

  天佑每日刑部、将军府、太子宫三处来回,历经一月有余,处罚了正从一品各一人,正二品三人,从二品五人,正三品十人,四五品各十四五人等朝廷命官在内与逸王有干系的一百六十八人。

  至于他那个不着调的师父,有人证物证证明他与逸王手下接头,也有人证证明他侠肝义胆,救人无数,给将军府送消息的也是他。天佑与李大人私下一合计,便知他这招名为舍孩子套狼。如今他人已逃之夭夭,李大人本欲发令通缉,却被天佑给按下了。

  毕竟他师父是为惩奸除恶。若不是他师父,他也不能发现思昙的重要。且那还是他师父呢,倾注心血教导了他整整六年。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法不外呼人情,他怎可因这点小事就发难师父。

  天佑平日去瞧思昙,没同他讲办案详情,每日一踏进将军府就是先查看思昙

  的伤,看完了便吩咐人将自己从市集搜罗的好吃的与好玩的拿给思昙解闷。与思昙说笑同时还不忘捏捏思昙的脸啊,手啊的,等占够了便宜,才回自己宫中练一两个时辰的功夫。

  一月余下来,天佑各方面都进益不少,旁人看在眼里自然打从心里对他刮目相看。通过逸王一案,竟还歪打正着的稳定了原不看好他的一干朝臣的心。

  倒是思昙,天佑每日都吩咐他好好休息,不要随意下床走动,还派了自己的两侍从看着他,他就当真只好在床上躺了一月。

  好在他一躺便入定,每日天佑也会特意来看他,便也没觉得无聊。时间一长,思昙的伤口连结的痂都脱落了。

  原先文宇大将军打算带他去军营历练几载。这去了军营便不能时时陪护天佑身边,何况还是几年,他本为这事犯愁。可谁知,皇上竟然突然开了金口让天佑同他一起去。

  他伤也好的差不多了,二人便动身去了驻扎于京城十里之外的军营。

  思昙二人此次前来,实为历练,于是到军营的第二日,文宇将军便给了思昙一支三百来人的兵让他练,并吩咐最终目的是要打败文宇大将军的精干部队,若不然五十日之后军法处置。

  思昙一向独来独往,好凭一己之力行事,比起练兵这类需掌控多人协同合作的事他更善于凭一己之力破坏固若金汤的军队布防,自然是不会练兵的。虽陪天佑看过若干兵书,可毕竟是要与三百个活人打交道,不由眉便蹙了起来。

  见思昙稚气的脸上露出的为难神色,天佑轻轻一笑,心想,他这神通的小媳妇可有为难之事了,轻轻捏了捏思昙那水润的小脸蛋,“怎么,我的小将军,可有何事让你为难?”

  近二月来,天佑也总是学着不着调的语气对他说一些不着调的话语。起先他颇为意外与不习惯,后有一次他被天佑说得面红,天佑却在一旁捂嘴偷笑,他这便才知天佑是在故意逗弄他。

  天佑向来喜欢逗他玩,以前他年龄还小时总骗他说偏殿里有鬼怪,为使天佑高兴,他便配合天佑不敢在偏殿住,结果便被天佑拉去正殿各种小吓。后来也总是层出不穷的小把戏逗他,哪次他不是都配合着。如今只是将各种小把戏换成了不着调的言语,他听惯了修霖君的,如今自然也听得惯天佑的。

  只是往往天佑说不着调的言语,他便不知该如何回应。此时也是神情淡然地看了天佑一眼,接着看向那烈日之下一个顶一个衰颓的兵们蹙眉。

  思昙即习惯了天佑突然的不着调,天佑自然也习惯了思昙的无回应,便又惩罚似的捏了捏思昙的脸蛋。思昙两岁起就与他待在一处,平日的言行他早就熟知于心,自然明白思昙不愿与人打交道。也不知是害羞还是如何,抑或是本性如此?反正除了天佑,他基本不与旁人闲话,甚至连看都不会多看旁人一眼,尽量避免了与旁人接触。也就是善安被天佑欺负地厉害了,思昙才会说一两句哄哄善安。

  如今要思昙突然与三百个人打交道,换作天佑,第一次行练兵之事,一时也有些不知从何处下手。

  既然他二人初来乍到,自然是这军营中的生人,即是生人便找一熟知军中事务,至少是知这三百多人情况的熟人便好,“你们之中,可有禆将?”天佑随意点了近处的人问道。

  这三百余人正好凑够一个营,有一个领头者禆将乃常情。可被问到的那人却道:“禀告殿下,我们皆是前几日被招进来的新兵,还未有禆将。”

  “哦?”天佑一听,这不就有事做了,“吩咐下去,禆将一职,能者居之,若谁觉得自己有能力,可自荐,自荐者若有两人以上,便自报家门守擂战吧!”

  天佑此行本就是个摆设,说完便吩咐人搭了个擂台,之后便牵着思昙找了个正对擂台的绝佳观赏位置,命人就地撑了凉伞上了凉茶点心之后,便带着看好戏的心情就坐了。将他摆设之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此时天佑的话已原封不动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文宇将军给思昙的这支兵半数是官宦之后,其余的不是山野莽夫便是连饭都吃不饱的穷苦百姓。

  官宦之家的子嗣自出身便高人一等,自然心高气傲,就算是小小的禆将,此一时也不甘居于人下,一有人带了头,其余的人便连忙争相自荐。

  山野莽夫出身虽低,但却个个都是桀骜不驯,唯我独尊的主儿,他们向来看不惯狗眼瞧人低的官宦子弟,能有这么一个教训那些官宦子弟的机会他们怎能错过?

  这么一来,剩下的那些默不作声的,除了胆小的便是沉稳的亦或是不想自寻烦恼的,这些人自然要比前面的那些个性外放的好管束一些。

  然则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擂台战,他们也能大致将那些好出头之人的脾性、能力摸个透,之后练起来也能对症下药。

  天佑此举看起来似玩闹又耗费时间,但他二人这般的生人对上这样一群汇聚三教九流的乌合之众的局面,这也算是最好的知己知彼战术了。

  思昙见天佑那副看比武杂耍的闲适神态,本以为他是事不关己玩心犯了。结果此局面一出现,他稍加分析,便明白天佑真正的用意。自从天佑妥善处理了逸王之事得到一干朝臣的夸赞追捧之后,他便屡屡对天佑刮目相看,如今也不知几次了。

  天佑见自家小媳妇突然朝他投来极其崇拜的目光,当即就面露七月朝阳般的笑意朝思昙眨了下右眼。

  天佑原意本就是要追自家小媳妇的,自然要使上各种本领引思昙注目,当然像抛媚眼勾引这事,能做便一定要做的。

  果然,思昙也轻易上钩了,见天佑眼里那深深的笑意,不知怎地,心脏突然扑通跳了一下,接着便觉面热了起来。

  天佑见自家的小媳妇脸红,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脸上笑意也更深了,活像一朵迎朝阳而开的向日葵花。心里一高兴,手上就忍不住对小媳妇红苹果般娇艳欲滴的小脸伸出了手,“你怎么又脸红了?”说着捏了捏,“若让手下的兵看见将军您这么爱脸红,小将军您还怎么树立威信,嗯?”

  天佑的举动与语调调戏意味明显,思昙的脸不由更红了。好在他是个遇事镇定雷打不动的仙,就算心里羞得想立即弹离天佑八丈远,身体却始终坐如磐石。心想这样的天佑他着实有些应付不过来,便自然移开视线。余光瞥见擂台上已站了两人,又悄悄将身子往旁挪了挪离天佑远了一些,接着完全将注意力放在了擂台之上。

  要搭台子看戏的是天佑,结果戏演上了真正看戏的却是思昙。而天佑呢,单手支桌托腮像是在看这世上最好看的戏一样傻傻看着那正看戏的思昙。

  思昙自然好看,但擂台上的武打戏却不怎么好看了。

  这些抢着出头的兵除了没吃多少苦的官宦子弟就是会几招拳脚的山野莽夫,哪有什么真才实干,比起武来毫无章法,就差拽头发吐口水互相骂娘了,看得思昙都忍不住连连扶额。

  一个时辰下来,思昙是面色越发沉冷,而天佑却一副如沐春风。

  待到思昙实在忍不住将这一群泼妇掐架的戏看下去,正准备叫停时,一一听就是纨绔子弟的气急败坏声传来,“我爹是当朝御史大夫,你这乡下小子敢打我,不想活了你!”

  那说话之人,咋一看细皮嫩肉,再一看人如其声,当真是个纨绔样貌。纨绔放完厥词,也不知从哪儿拿起一把刀,提刀朝人砍去。今擂上比武本是切磋,刀剑不长眼,为防伤人,天佑便禁止了使用武器。那小子当真是乡下小子,听纨绔自亮身份,似被吓着,当即便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任人砍了。

  那乡下小子人虽窝囊但功夫相较来说还不错,车轮战连胜十场到现在,若没有比他更厉害的人站上擂台,那禆将之职便是他的了。先不谈御史大夫之子为何要参军,就算他是太子,战输了便气急败坏伤人便是他的不对。思昙向来不打抱不平,但这是他的兵,乃他份内之事,于是便朝擂台随手扔了一茶杯。

  茶杯正好打在那纨绔的膝盖之上,纨绔一个不稳便摔了个狗吃屎。台下立即响起一阵哄笑,纨绔自然脸上挂不住,以为是乡下小子使的招数,狼狈站起来后便怒上加怒,“你还敢躲啊你,再躲我让我爹诛你九族!”说着便又提剑砍去。

  那乡下小子当真又未躲,思昙原本懒得起身,手里没东西再扔便不得不起了,那刀眼看着要将那乡下小子劈成两半,一把剑就挡在了刀与乡下小子之间。

  纨绔接连被人打断,心里不爽到了极点,低头看向拿剑之人,立即不屑一笑,“我当是哪个不长眼的英雄要救美呢,原来是少将军啊!”

  思昙冷眼看了看纨绔,未言语。又看向那乡下小子,那小子比远看着还瘦弱一些,估摸十五六岁年纪,长得也很秀气,怪不得纨绔会用“英雄救美”一词。不过那小子看起来斯文过头,眉目却一股正气,也不似思昙认为的窝囊。

  “你叫什么?”思昙向来不会主动和人说话,更不会主动问一个人的名字,听到思昙的话,那小子和紧跟思昙上擂台的天佑同时惊了。

  当然那小子的惊是因为自己的顶头上司跟他说话了,立即慌乱行礼道,“小,小的名叫古小粟。”

  “哦?”思昙本就觉得这小子眉目之间似乎有些熟悉,如今听到他姓古,不由想起古修霖来,才发现这小子的眼神清澈与古修霖的眼神颇为相似。“年岁几何?”

  一问到年岁,古小粟便由慌乱变得哆嗦。此时非战乱之年,自然征兵对象是成年男子。见古小粟神态,思昙确认古小粟谎报了年龄,原本打算若真是这样便将他赶出军营。如今得知他姓古,思昙就不这般打算了,好歹与古修霖有同姓之谊,没等古小粟回答,“我正缺一副官,你便跟着我罢。”

  没想到思昙竟没怪罪,且谁都知思昙是皇帝亲封的未来大将军,这一句话的功夫就由裨将连跳几级,古小粟这下便也顾不得别的情绪,立即欣喜跪地道:“是,下官领命。”

  这下,这古小粟有多高兴,那纨绔便有多愤怒,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即用浓厚的恨意剜了思昙一眼,又装作不屑地笑道:“这乡下小子一没背景,二没军功,武功也平平,少将军看上了他哪一点就要封他做官?”说着仔细打量了一下古小粟,随即笑意更深了,“这小子模样倒像个女人,莫不是少将军看上了其皮相才要将其拴在身边好贴身侍奉?”

  天佑来军营之前,御史大夫与他打过照面,说其子生性顽劣要送去军营历练,请天佑多多关照。御史大夫为人为官皆刚正不阿,又乃朝廷一品大员,不管怎么说,天佑都应该关照的。故眼见其子的卑劣不堪,天佑原本也想关照一下,可如今倒好,他却当众却对思昙出言不逊。藐视军规顶撞上司暂且不说,对思昙出言不逊这事他不能忍,就算是天帝之子也是该教训便要教训的。

  可没等天佑发难,思昙却冷冷道:“你不服?”

  思昙一冷面便威慑力十足,纨绔自然心虚,可越是心虚他便越要撑面子,“你不过是麻雀飞上了枝头,如今你那枝头也没了,我爹乃正一品朝廷命官,就算文宇还是大将军也要给他面子,你算个什么东西,我不服又怎样?”

  “那好,你既认定我的副官武功平平,那你再与他比试如何?若他输了,不等你动手,我自会诛他九族,我也自领军法。”说着看向纨绔,“若你输了,杖责四十。”

  纨绔虽自负,但也不是不清楚自己与古小粟的能力差距,他从小没挨过打,不知被杖责是何滋味,但他却打过人,三十板子下去,府中一丫头就一命呜呼了,不由联想这四十大板,心想,怕是会去他半条命。于是乎,正要出口的“比就比”一直哽在喉咙。

  擂台之下的众人见好戏似乎要收场,当即起哄逼那纨绔,纨绔的脸面眼看挂不住,无意看了眼天佑,天佑竟给他使了个放心的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