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57章 巧遇

第57章 巧遇
把话说开以后, 褚琰和柳岐终于睡了一个晚上的安心觉。

周围人见他们睡熟了,便偷偷打量起两人, 这时候知道了真相, 便觉得有些稀奇——原来他们身边还有这么大的人物!

一夜的养精蓄锐,足够他们第二天振作精神。

许是多雨的季节, 他们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之后几天便观天相,觉得有雨的时候提前找好地方, 将干柴收集起来,随后一次性把饭煮好,方便日后取着吃, 有时还机缘巧合猎了些猎物。

靠着存粮和打猎, 他们足足在山里面待了十多天。

只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药物,受了伤的人大多都丧了命, 再加上逃亡时跑散的, 原本这支队伍的两百多人,在靠近山下的时候, 只剩下了一百来个。

山下已经不属于淮南境内, 但褚琰还是谨慎地在下山之前派两个人去探路, 果然发现山下通往城镇的道路上都有士兵, 他们在山中搜寻不到褚琰等人的痕迹,便在山脚下守株待兔。

这么多人一起下山动静太大肯定是不行了, 所以褚琰把大部队留在山里, 自己只带了十个人和一小部分粮, 从没有看守的荒野下山。

这些人晚上会在山道边上巡逻一次,褚琰杀了一支十人小队,换上他们的衣服,靠着伪装成功进了山脚下的小镇。

吴壮跟在他身后忧心地说:“老大,咱们现在怎么办,一直装士兵?”

褚琰摇摇头:“能混进来只是一时的,一直装下去肯定会露馅,咱们先把衣服换了,再去弄点干粮。”

准备干粮的事交到了吴壮手里,褚琰换好民夫的装束后,便独自行动,到城门附近的告示栏看了看。

他本以为能看到自己的通缉令,哪想却是根本没有。仔细一观察,虽然城里士兵多,但是守城门的兵和到处巡查的兵显然不是一路人,就连装束都有些轻微的不同。

就好像朝廷还不知道北齐安王在南晋的这件事,只是淮北王世子自己找了个由头派人来抓人。

这就奇怪了,十天时间,按理说足够淮北王世子把信传到他父亲那里,淮北王知道了他的存在,难道不会上奏吗?

除非淮北王真的想与他谈合作,或者……那信根本没有送到淮北王手里?

回到商量好的集合地点,去打探情报的人已经回来了,张口便道:“老大,城里都说御驾亲征的队伍两日前刚到鄂州便遭了一战,狗皇帝现在已经不知所踪了。”

说来在褚琰出发去淮北之前,就得知一消息,说是皇帝准备御驾亲征了,按理说御驾亲征应当准备周全,褚琰没想到他们逃命后的半个月时间里,南晋帝不仅已经到了前线,甚至还直接失踪了。

战场上失踪,不是落入敌人手,便是马革裹尸,皇帝这样的身份不可能让人连尸都认不出来,但褚琰也不觉得是前者。

名义上说是御驾亲征,但南晋这位皇帝显然是充当吉祥物稳定军心的角色,用不着他骑着马率领大军冲锋。

这事八成有人在背后捣鬼……

褚琰慎重地思考了一会儿,道:“这样,山上不是久待之地,我们先引开一部分追兵,让山上的人能够想办法下山。既然齐军已经打到了鄂州,那就说明我们离他们不算太远,越靠近前线追兵只会越少,到时候便容易脱身。”

吴壮对他还是很信服的,点点头问:“怎么引?”

褚琰:“顺其自然地引,咱们先跑,他们用不了多久便会发现自己少了同伴,届时肯定会全城搜查。你们待会再去人多的地方跟店小二或是小贩套一些信息,再假装问去鄂州哪条路好走,届时他们自然会追上来。”

于是山上的人没过多久便发现山脚下的士兵少了一半不止。

柳岐寻思了一下,把所有人召起来道:“殿下他们应该是把人引开了,山下剩余的人不多,且分散,咱们有机会一搏,直接杀人夺马,然后走郊外进村庄补充粮食,再逃向鄂州!”

他们计划粗糙,但敌人比他们更粗糙。

淮北王手下的人恐怕没有想到这一群人在追杀中躲了十来天,还能有那么多人聚在一起,且都提得动刀,猝不及防地被伏击,自然是全军覆没的结果。

柳岐第一次手上沾血,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但他对上那么多双投过来的眼神,生生令自己表面镇定住了,他脑海中不断想着褚琰的模样,学着他的样子:“上马!”

随后翻身跃上马,率先冲了出去。

他马术还是很好的,很能唬人,旁人被他的气势一感染,也打起了精神。

柳岐抓着缰绳的手有些抖,这时候庆幸自己冲在了最前面,不会有人追上来发现他的异状。

他暗自在心里说:你爹是北齐名将,功名赫赫的壬亭侯,十年以来未尝败绩,你是名将之子,当有乃父风范。

这么想着,他慢慢镇定了下来,甚至有余力去想褚琰那边的事情。

他们十几个人引开了那么多追兵,比自己这边要危险得多,他应该做些什么……

对了,他们还有许多走散的兄弟被困在山上,还有当初在淮北给他们送粮食的那些人也不知如何了,以及常乐消凝相萦他们,他们顺利回去了吗?殿下和自己身份暴露后,南晋局势变成什么样了?

……

五天后,几百士兵分别沿着小县城的几条大路挨家挨户地搜查。

褚琰带着人翻进了一间民宅的后院,宅子挺大,但走动的人不多。

吴壮四处一看,指了某个方向:“老大,那里像不像柴房?”

旁边的人道:“躲柴房不保险吧,那么点地方,万一人家搜过来了,咱们都施展不开。”

“得了吧,外面多少人?我们才多少人?你还想来硬的?”

他们占了领先一步的优势,可架不住追兵人多马足,褚琰见同伴和马都疲惫至极,于是在岔道上弃马,扮成平民随机选了一条路进城。

按说追兵再神通广大,也不会知道他们究竟选择了哪条路,可褚琰刚进城不久,城门就被封锁,追兵就像是笃定了他们一定在这座城似地搜了起来。

院中没有种树木,除了柴房和厢房似乎也没处能躲。

褚琰见柴房并未挂锁,便进去一探,柴房里的柴火堆得很足,但也正因如此,几乎没处能让人藏身。

褚琰正欲回头告诉大家这里不保险,便眼尖发现了什么,蹲身一摸,道:“这……有个铁板,打开看看。”

那一小堆柴火很快被清出来,铁板下竟是一个地道。

吴壮下去一探,很快便回来道:“下面没有危险,这地道是封起来的,没别的出口。”

褚琰当机立断:“你们下去,我在上面守着。”

吴壮有些担心:“老大,要不您下去躲躲吧,我在上面看着。”

褚琰把他要冒出来的头按了回去:“都下去。”

众人跃下,褚琰合上铁板,搬来柴火堵得严严实实,随后踩着那堆木柴借力,一跃上了梁。

柴房里昏暗,就算有人抬头,也看不到梁上有人。

柴房的瓦铺得并不是很严,墙和瓦之间有一处漏缝,被简单地用麻布堵上了。褚琰把沾满了灰的麻布取下来,便看到这面墙后乃是一个挺大的马厩。

马厩里并没有马,褚琰心想这个宅子很可能曾经属于一个发黑财的马贩。

马匹往往都是官员和大户人家才有,民间明面上是不允许贩马的,不过南晋律法不严,导致私下里的马贩频出,只要孝敬足了,地方官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寻常马贩都是躲在山沟沟里养马,或是山匪、贪官、做生意的官户人家兼职贩马,在镇上的很少见,除非……这宅子的主人跟当地地方官的关系匪浅,才这般没有顾虑。

褚琰正欲收回视线,忽然有声音传来,好几个人绕过柴房同时进了马厩,开始打扫起来。

其中一人从褚琰刚好看不到的槽里扒拉出一小簇干草,像是没吃完剩在里面的 ,那些干草分明还新鲜得很!

带着大马厩的院子,新鲜干草,忽然进来打扫……不,更像是清理痕迹的仆从。

褚琰皱了皱眉,他们随便选了个宅子躲进来,却好像沾上了更大的麻烦。

仆从们离开不久后,便有官兵进来搜查,褚琰听见有人说:“大人,您查归查,但这养马一事……”

“放心,我们眼里只有自己的本职,其余的事,一律看不到。”

“嘿,那就好,那就好,多谢大人。”

说话间,柴房门被打开,那些人没有较真到连柴都要搬开看看,见里面没人便要走。

临走前,那唯一身着粗布衫之人留在最后,关门之前忽然抬头,目光直直投向褚琰藏身的横梁上。

门锁从外面落下,褚琰这才发觉,他的心跳比他想象的要快。

宅子里很快归于平息,褚琰身子动了动,又顿住。

他的目光飘忽地落在柴房的木门上,琢磨着那锁究竟是锁住了,还是虚虚挂上了,地道没有出口,若是门锁了,他们便成了瓮中的那啥。

刚这么想,柴房门便是一开,来人正是方才的粗布衫。

此时他完全没了招待士兵时那讨好奉承的模样,反而背脊笔直,语气从容:“阁下,人都走了,何不出来一见?”

一片沉默。

粗布衫又道:“阁下不请自来地闯了柴房,借了地道,如今主人家相邀,连杯茶也不肯叙吗?”

又是一阵沉默,直到粗布衫都开始怀疑人是不是走了的时候,梁上终于有了声音:“稍等。”

粗布衫不解:“等什么?”

“腿麻了,缓缓。”

粗布衫:“……”

褚琰:“劳驾,我兄弟们还在地下,你帮忙挪挪柴?”

粗布衫无言片刻,冲外面拍了拍手,顿时便有几个人进来将柴搬开。

褚琰便在此时从梁上跳了下来,稳稳落地,那粗布衫男子打量了他几眼,道:“请跟我来。”

说完便带着人走在前面,一点也不怕褚琰就这么跑了的样子。

从地窖里出来的人见老大没有拒绝,便乖乖跟在后面,吴壮压低声音不解地问:“老大,您知道他们是什么人?”

褚琰:“暂且不是敌人。”

吴壮听了“暂且”二字,立刻警惕起来。

粗布衫将他们领至一间门半掩的厢房前,站在门口道:“主人,客人带来了。”

片刻后,有人出来开了门。

吴壮顿时便是一愣,顿了顿才不确定地呼道:“邢……邢师傅?”

来人正是当日被放虎归山的邢亦,他换上了一身长衫,从朴素的木匠变成了儒雅公子,让人险些认不出来。

邢亦微微一颔首,又朝褚琰躬了躬身:“没想到是安王您,早知道在下该亲自去迎。”

褚琰理了理衣袍,他的神色里没有意外,只是淡淡一笑:“不慎惹了一身狼狈,见笑了。”

邢亦又道:“我家主子想单独见您。”

吴壮立刻便想反驳,褚琰却做了个制止的手势,道:“你们在外等着便是。”

邢亦又道:“请王爷卸刀。”

吴壮等人更忍耐不住了,褚琰却坦然解了腰间的刀,兀自走了进去。

里间果真只有一个身影,褚琰掀开帘子,见那人面前的几上摆好了几样吃食,分明只是最寻常朴素的菜样,清汤寡水,谈不上美味可言,那人却似乎吃得很满足。

他就了一口酒饮下,缓缓抬眼,托着脑袋打量褚琰。

褚琰见他不招呼自己,干脆自给自足,给自己取了碗筷,一点也不见外地坐下倒酒。

只听那人毫不客气地开口:“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穿得这么寒酸的亲王。”

褚琰稳稳将酒斟满,也不客气地回击一句:“过奖,我也是第一次见吃得这么寒酸的皇帝。”

两人对视一眼,那人忽然笑了:“也算同病相怜。”

※※※※※※※※※※※※※※※※※※※※

小年快乐呀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