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求同存异
李俊炸毛,指着李神策:“你坐什么呀?”
李神策嘲讽脸看他,又看看桌子四周,李俊才发现,四张椅子,他、李神策、池脩之夫妇,正好四个人,他要跳起来,他要逃跑,他不要跟李神策这个败类坐在一起。郑琰已经一把把他按下来,又与池脩之落座了。
另有美貌侍女斟酒,郑琰也不说话,跟池脩之吃了起来。上的是鸳鸯锅,因为原本的客人郑琬不吃辣,郑琰又爱吃辣。遇上二李,正好拿出来用。
李俊是个随性的人,看没人理他,看样子又跑不掉,如果绝食……这个凶残的师侄真能把他给饿死。他气得要命,抄起筷子就动手。郑琰一看,坏了,这货不会涮火锅,把肉往里一扔,汤一滚,他找不到肉了!
李俊生气,开始喝闷酒,郑琰无法,只好教他涮锅。李俊怒道:“我自己来!都是你,好好来看你,把我扔这里来取笑!跟你爹一样坏!跟他一样坏!”指着池脩之。就差说,你们都是坏人了。
郑琰也嘲讽脸:“你不会吃哟。”
李俊冷静下来,李神策看不上他这受欺负的样儿,一声咳嗽,眼睛往桌上漏勺一看。李俊一咬牙,没伸手拿。李神策不再理他,慢悠悠地在辣锅里涮好了肉,拿漏勺一捞,开吃。李俊那叫一个恨!正瞪眼,他乐了。
李神策……他……他不能吃辣!一吃就吐舌头。李俊得意洋洋,摆开了筷子,捞着跟青菜就在辣的那半边涮来涮去涮来涮去地练草书。
李神策吐着舌头还在毒舌:“还说是世家,吃饭泼泼洒洒,不知素菜尚清淡,白糟蹋东西。”
李俊继续得意地往辣锅里涮肉,还摇头晃脑,他开心了!一边开心一边喝酒,越喝越颠。
郑琰扶额,所谓名士不拘小节,根本就是小孩子似的任性吧!
涮着涮着,李俊悲剧了,他本来就是个“雅士”对厨房里的事情不通的那种,现在还得瑟,把手给烫了。这下换李神策开心了:“切~”
李俊忍痛,用侍女递来的冰毛巾敷了一下爪子,只是有点红,并没有伤着,他又开始勤奋地涮肉。李神策见不得他这个样子,冷嘲热讽:“你还有什么用啊?”又是他的那一套理论,“于家族有何进益?连饭都不会吃了!”越说越生气,数落起李俊来那叫一个痛快!
池脩之也看出门路来了,闷声不说话,只管帮郑琰涮羊肉。
李俊大概是喝高了,被李神策一说,忽然痛哭流涕:“大势所趋啊,颓势已定啊,还有什么办法?能保有的只有气节了!”
李神策怒了,拍桌而起:“你不会试一试啊?”
李俊泪眼汪汪地看着李神策:“你倒是试了,结果如何?谁都不搭理里,连家里也没人理你。”
郑琰开始担心如果他们其中有人掀桌怎么办,这可是火锅!
却见李神策容颜冰冷,恶狠狠地坐了下来。池脩之终于打圆场了:“二位都是一心想家里好的,有什么结解不开?不过是……想法不一样而已,殊途也可同归。”
郑琰跟着补充了一句:“求同存异嘛!”
谁要跟他求同存异!两人没说话,控诉的眼神已经表达了内涵。
大眼瞪小眼的时候,池家仆人又来了:“娘子、郎君,门前来了好多强人!要我们交出两位李先生!”
哈?
嗯,两人的仆役见主人被抓,回去搬救兵来了。
李氏是世家是大族,人多、仆役也多,抄着家伙就来了。
本以为要磨一回牙,打一回架,没想到……被客客气气地请到了……冰窖里。领头的是李神策的堂兄,堂兄把看李俊一脸哀怨还挂着泪,完全不知道说什么了,再看李神策,又不敢问他,怕被喷。只好问池脩之:“舍人为何……”扣下我家的人?可看这摆着桌子的样子也不像是虐待。
李俊道:“吃个饭你们也管!”
这货不靠谱啊!李堂兄愤怒地噔了李俊一眼,李俊满眼泪,没看见。李党兄只好问李神策:“阿策,你们这又是什么名堂?”又把李神策上下一看,生怕他吃亏的样子。
李神策嘴角一翘,心里觉得暖:“遇上了,一起吃个饭。”
哈?李堂兄风中凌乱了,这货绝对不是李神策。看李神策的表情要变,连忙道:“吃饭好,吃饭好,也算我一个……”你妹!我都说了神马呀!
最后的结果就是一起吃火锅!
李俊喝得烂醉还不忘抱一坛酒回去。郑琰又作主赠了另外两人一人一坛子。
送走了三个吃货,池脩之不开心地道:“你在弄险!”
郑琰吐吐舌头,好像是异想天开了点儿……咕哝一句:“能看着他们在咱们家门口儿打起来么?要是旁人也就罢了,他们俩……”池脩之对李神策有好感,李俊这里,碍着与顾益纯的关系。池脩之当是不乐见李神策跟家族关系不好的。
池脩之冷冷地道:“以后不可这样办了!如今他们和解了,什么都好说,不和解,你又要被人说道了!他们都是狷介之士,易走极端,要么很好,要么很不好!我宁愿你平平安安的!”
郑琰小小声地道:“我知道了。”伸手拉拉池脩之的袖子,轻轻拽。完全冷静下来了,是她做错了,办成了徐莹那一件事,她确实是得意了,不那么慎重了,池脩之说得对。
池脩之心下叹气,揽过她来:“总是用奇兵取胜不好。你已经嫁给我了,是一家主母了,岳父还是你父亲,咱们自己也该稳重些了。”
郑琰乖乖地应道:“我明白了,以后一定稳重些。”有错就改,有错就认,她虽然是少女的年纪,却有更大的责任,这一点上,池脩之比她更清醒。
池脩之低下头来,亲亲郑琰的额头:“今天你费心了。”
郑琰冲他鼓了鼓腮,池脩之抬手就戳了过去,手感还不错,蛮有弹性的。
池脩之根本不知道要怎么训老婆,他生长的环境诡异了那么一咪咪,以前都是他娘训他爹,他爹训他娘?完全没见过!见郑琰认错态度良好,说完两句,他都不知道要怎么继续下去了。新婚夫妇,既不是遇到什么原则问题也没有形成恶果,郑琰也是关心他,他一向又纵着郑琰惯了的,不知道怎么训,那就不要训了,乖乖抱着老婆安慰一番吧。
第二天,池脩之去上班,郑琰没别的事情,把家中事务又仔细梳理了一回,就坐在书房里发呆。昨天反省得不够,今天不由再把近来发生的大事件从头到尾分析一下。
郑琰心里不是不憋屈,再憋屈也知道自己鲁莽了,那就得反省,免得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最终坏了大事。反省过后,郑琰更憋屈了。她以为已经跟郑靖业、杜氏、庆林长公主这些人学到很多了,但是,还是生嫩得要命!她是相府千金,真正金尊玉贵,比公主也不遑多让,皇帝虽然也护短也记仇也小心眼儿,比起郑靖业这种全心全意为老婆孩子服务的人,关爱上面总要差许多。所以不管她乐不乐意,实际上还是养成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哪怕出嫁了,还没改多少,不,是根本就没改。
虽则依旧是郑靖业的女儿,她现在更已经是池脩之的妻子了,当女儿跟当老婆是不一样的。池脩之待她好啊,基本上什么都由着她来,她又没有婆婆、太婆婆、大姑子小姑子、嫂子弟妹、小妾通房等等等等烦恼,模式根本就没调过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郑琰心道,不愧是亚圣,真真至理名言。她就是受打击太少,吃亏太少。有点打击什么的,基本上全是自家人看不下去了抽她的。
池脩之比郑琰经历的世情更多,人也更沉着冷静。如果说郑琰占了个便宜,算是少年老成的话,池脩之就是被生活生生催成的真少年老成。相较起来,很多事情上郑琰还真比不过池脩之。
想想池脩之再想想郑靖业,这两个关系跟她最亲近的男人,不但官场上混得溜转、文化课比她学得还好,连内宅事务也比她熟悉。郑琰不禁泪流满面:你们太不要脸了,一个个都开着挂!明明她才是最应该被开挂的那一个,说起来穿越大神待她也不薄了,可跟这俩男的一比,她就是渣渣。
郑琰在出神,家中无急事,也没人来打扰她,反正她也经常发呆,就让她呆着吧。将到中午的时候,天却暗了下来,郑琰觉出光线不对来,一看天,就知道可能要下雨,起身对阿汤道:“咱们去看看饭食去,你叫他们多备几套油衣,一道送过去,免得郎君回来的时候着了雨。”
阿汤笑着答应了一声:“娘子会心疼人呢。”她这话说得自然,凡是跟着郑家的人忠心的是绝大多数,就是因为这一句“会心疼人”,不管什么事儿,人家总能给你想得到,由不得你不想跟着他们混。
郑琰冲她皱一皱鼻子,也不恼,带人去厨房做饭去了。夏天的雨,说来就来,刹那间乌云密布,瓢泼大雨就落了下来。宅中上下主要建筑里都点起了灯火,郑琰盯着把饭做好,派人送了去,自己才慢吞吞地到厅上吃饭。
阿肖抱了件衣服过来:“娘子,这又是落雨,又是有油烟的,还是换身儿衣裳吧。”反正衣服多,洗衣服的人也多,给她们找点事情做,省得太闲生事。
郑琰原本还不觉得,被她一提醒,忽然觉得身上有异味,也就默默地去换了衣服。又默默地回来吃饭,吃完饭再默默地坐着,也不午睡,还把灯给吹了!然后继续默默地坐着。
娘子心情非常不爽!看到的人飞快地做出了自己的判断,然后大家集体吹掉灯,该干什么干什么,大气也不敢喘一口,就怕惹火了当家主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