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六十五章 强中更有强中手

第六十五章 强中更有强中手
小白餐馆的卷闸门刚刚开了一个口子,外面等待的顾客一下子沸腾起来。

当看到白小白的脸时。

一个中年大叔就像是看到了多年失散的亲儿子一样,那眼神简直了。

“白老板,你总算营业了。”

大叔‘总算’两个字说得格外重,仿佛小白餐馆半个世纪没营业似的。

“就是啊,白老板,你最好固定营业时间啊。我们脚都站酸了。”一个小伙子吐露心中的苦水道。

其实为了吃美食,小伙子也是有够拼的,他是骑车电动车,绕了小半个江海市才来到小白餐馆,一会吃完美食还要赶回去上班呢。

“久等了,欢迎光临。”白小白和颜悦色和所有顾客打招呼后,心里闪过一丝常人难以察觉的忧虑。

外面的顾客男女比例严重不协调。

汉子多,妹子少。

这对于一品雌雄任务的完成非常不利。

朱雨菲在一群大老爷们中格外显眼。

像她这种都市美女白领能够放下身段在门口等,实在是难得。

她穿着清凉的粉色碎花连衣裙,头上新作了发型,不仅修剪了碎刘海,还染了淡淡的棕色,越发显得皮肤光滑白皙透亮。

她进门后,对白小白嫣然一笑,选了一个座位,优雅地坐下。

蓝伟豪进店后,也随意选了个座位,他取下肩上背的双肩包,问道“白老板,今天推出了什么新品啊?糯米饭?”

蓝伟豪倒是先猜测了起来。

“今早刚刚推出新品一品荷香糯米鸡。”白小白的声音不大,但是所有进店的顾客都竖耳倾听到了。

当听到是糯米鸡的时候,有的顾客开始表示质疑了。

“是糯米鸡啊,那东西我最怕吃了。以前车站我买过一次,那糯米黏兮兮的,又软又烂,吃完整个嘴巴都发粘,还有那鸡肉也是冰冻的,没有半点鸡肉味。我当时吃了一半就丢了。”一个斯文男对身边的一起来的矮个子低声说道。

矮个子也附和道“我家婆娘做的八宝糯米饭,太特么的粘牙了,又甜又腻,搞得我现在都有阴影了。看到糯米饭就怕。”

两个人窃窃私语一番后,都异口同声点了至尊茶叶蛋。

剩下的顾客也开始纷纷点餐,基本点的都是至尊套餐或者单点至尊套餐中的美食。

暂时没有人点一品荷香糯米鸡。

所有顾客的想法基本上大同小异,他们觉得大夏天早上吃黏兮兮软哒哒的东西,嘴巴会发粘很难受。

蓝伟豪本来也是这么想的,刚想点至尊套餐,又停顿了一下,最后还是改口问道“白老板,你的一品荷香糯米鸡多少钱一份。”

“108元一份。”白小白淡定报出价格。

蓝伟豪听到价格倒是一点也没惊讶,这些日子他早已经习惯了这家店的美食价格。

人都有追奇心理,只是深浅不一样。

这种心理说通俗一点,就好比是一个忠实的读者追完一个作者的精彩完本小说后,心理其实已经潜意识认定了这个作者。

以后这个作者开了新坑,读者也会继续关注该作者新连载的新作品。

蓝伟豪当下的心情也是一样的,既然老板能做出这么棒的至尊套餐,新品想必也不会差。

“白老板,那就给我来一份一品荷香糯米鸡。”蓝伟豪也顾不上肠胃不好,先满足口腹之欲再说。

“老板,我也是一品荷香糯米鸡。”坐在蓝伟豪背后的朱雨菲也开口点餐。

她已经不打算看别人吃完再点了,这些日子以来,朱雨菲对于小白餐馆美食的信任,已经渐渐刻入骨髓。

不管是这家店推出什么新品美食,只要价格是自己的工资能负担得起的范围,她都会愿意花钱尝试一次。

至于能不能让她回头尝第二次,那完全取决于这道美食的魅力了。

朱雨菲旁边一桌的老大爷还没点餐,他展开手帕,看了看自己所剩不多的养老金,稍微犹豫了一下,最后下定决心说道“小师傅,那你那给我也来一份糯米**。”

“好的,稍等。”

店里所有顾客都点完餐,白小白麻利进入厨房忙碌。

一品雌雄任务率先达成了3个人,2男1女,算是一个不错的开局。

……

借助系统的黑科技,白小白料理美食的速度也相当快。

“久等了,你的至尊套餐。”

“久等了,你的至尊茶叶蛋。”

“久等了,你的至尊牛肉面。”

白小白在端给每个顾客美食的时候,都会加句久等了。

这是他多年的一个小习惯,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顾客们都开始津津有味品尝着自己点的美食,只有蓝伟豪、朱雨菲和老大爷三个人眼巴巴看着玻璃厨房。

他们等的一品荷香糯米还在蒸屉上蒸。

乒乒乓乓……

蒸腾起的热气,带着淡淡的荷叶清香,在店里近距离闻起来更加诱人。

店里本来正在狼吐虎咽的顾客,闻到这股香味,都不自觉停下了手中的筷子。

虽然这荷香、这糯米饭香不至于让嘴里的美食索然无味,但是真心有着不可抗拒的诱惑力。

所有顾客都是吃着碗里的,同时又对厨房里的新品抱着极大的期待。

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疑惑。

到底是怎么样的一品荷香糯米鸡,怎么会香到这种程度?

当白小白再一次从厨房出来的时候,所有顾客立刻向他投来注目礼,旋即目光又不约而同转向他手上的大托盘。

白小白手中的大托盘中垒叠起了三个盘子大小的小蒸屉。

小蒸屉直到现在还冒着热气。

荷香和糯米香味正是从蒸屉里面飞逸而出。

白小白把三个小蒸屉分发给蓝伟豪、朱雨菲和老大爷,说了句“请慢用。”

蓝伟豪迫不及待的打开捆绑的稻草杆,展开荷叶包。

虽然不至于像小当家料理的美食那样光芒四射,但是被酱汁沾染后的糯米,粒粒饱满金黄,十分诱人。

扑鼻的荷香、糯米香让人不自然陶醉其中。

色、香都无可挑剔,也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蓝伟豪直接咬了一口糯米鸡。

稍微一咀嚼,他露出了诧异的表情。

闻着香味就知道,这糯米鸡的味道肯定不差。

但是他没想到会好吃到这地步。

蓝伟豪前两年肠胃还好的时候,在广zhou出差,当地医院的医药代表,就曾带他去过一家正宗地道的老字号早茶店凤祥楼吃过早茶。

凤祥楼的茶点多数也是当地的一些特色小吃,诸如艇仔粥、水晶虾饺、流沙奶黄包……

蓝伟豪出差期间,几乎吃遍了凤祥楼的茶点,让他印象最深的还是这家店的招牌茶点——极味荷香糯米鸡。

据说这道茶点,光是肉就精选上等狼山鸡肉、九节虾肉、海nan香猪瘦肉,此外搭配上等的冬菇、胡萝卜,鸡蛋等配料,辅以秘制方法制成。

这么多食材包裹在糯米里,却杂而不乱,十分扎实饱满。咬上一口,不油不腻,满嘴生香。

这道招牌茶点据说是凤祥楼近百年的独家传承,秘方代代相传,绝不外泄。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人民总设计师前往广zhou指导经济工作时,就到过这家店品尝过极味荷香糯米鸡。

人民总设计师吃过后,赞不绝口,拍案叫绝。

极味荷香糯米鸡因此名扬华夏国,被收录到了全国重点名小吃目录中。

蓝伟豪一直认为,极味荷香糯米鸡就是全国第一的糯米鸡了。

但是直到今天,他才发现自己这个观点错得很离谱。

真是强中更有强中手。

极味荷香糯米鸡味道固然好吃,但是在蓝伟豪看来,却远远不及现在嘴里的一品荷香糯米鸡。

端午特别篇(一)

(特别篇没有系统,也可以看成前传,白小白日常~)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据说是汉族人民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一大早。

刺眼的阳光透过纱窗照进卧室。

白小白正躺在二楼卧室的床上,依旧是不拘一格的大大睡姿。

民间都说,端阳节这一天开始,天气就正式开始转热了。

这说法还真的挺靠谱的。

就在昨天,白小白还觉得挺凉爽,没想到仅仅一天之隔,今天一大早就变得这么闷热。

在床上翻了两下,白小白终于受不了这股闷热。

眯着眼,他起了床,换上干净的浅蓝t恤。

刷牙、洗脸,解决个人卫生问题后,白小白下了楼。

小黑叼着狗盆,亮出24k钛合金狗眼卖萌,坐在楼梯口摇着尾巴要狗食。

摆出一副你不喂我,我不让你下楼的架势。

拿出狗粮,喂完小黑,白小白也开始了自己的早餐。

一块毛毛虫面包外加一包蒙小牛纯奶,几乎是他早餐的标配。

吃完早餐,白小白拉开了店里的卷闸门。

朝天门街比往日冷清了不少。

不仅大部分店门都关闭,就连街上也是门可罗雀。

这种情况也在白小白意料之中。

端午节是华夏国的法定节假日,江海市能回老家过节的人基本上都回家了,要不然就是旅游去了。

所以他今天也没打算营业。

难得的节假日,也该好好放松一下,收拾一桌丰盛的午饭好好补补身体了。

关了店门,白小白直接去菜市场买菜。

朝天门街最近的菜市场离小白餐馆也就两三百米的距离,算不上远。

因为是节假日,所以菜市场买菜的人非常多。

一时之间,人声鼎沸,各种吆喝声也不绝于耳。

“小帅哥,新鲜的草鱼,要不要带一尾啊。”

“小哥,买点葱,早上地里头刚摘得,新鲜着呢,买点端午做点包子吃吧。”

……

白小白左看看右看看,不紧不慢穿梭在湿漉漉的菜市场街道上。

小黑屁颠屁颠跟在他身后,不改吃货本性,一会对着鱼摊闻一闻,一会对着停下来,用茶黑色眼珠子盯着上好的排骨肉,哈喇子就要流下来了。

“粽叶,新鲜的粽叶,六块钱一斤,两块五一大把喽。有买就送捆粽子的稻杆喽……”一个大妈放声吆喝道。

大妈很会做生意,有买粽叶就送捆绑粽子的稻杆。

因为物美价廉,她的粽叶摊位已经围了很多人,很多人争先恐后一把一把的买。

大妈的粽叶确实很新鲜,非常青翠欲滴,没有半点萎焉。

白小白正要买粽叶,这时候兜里的手机响了。

来电显示:小叔

“大侄子,你中午有在店里吧,咱中午们一起吃个午饭。”电话另一头传来小叔白远山低沉的嗓音。

“叔,我今天一天都在店里,你什么时候过来都行。”

“那好,我大概十点半就过去。”

“叔。那我在店里等你。”白小白刚要挂电话,电话另一头的小叔又嘱咐道“我带了西瓜还有活水鸭、活草鱼、排骨,这些你都不要买了,还有粽子我这边也有现成的,你也不要做了,我一会给你带些过去,你只要买一些青菜就成了。”

“好。”

小叔白远山因为没有成家,逢年过节基本都会陪白小白过。

他倒也不会光蹭吃蹭喝,每一次来都会带上上好的食材。

白小白只要负责料理就行了。

挂了电话后,白小白又在菜市场瞎逛了一圈,期间又买了海蛎、瘦肉、木耳、黄瓜、空心菜、青椒等等。

买完菜,白小白满载而归,左右手拎着塑料袋,小黑自然也没闲着,它嘴里叼着装青椒的塑料袋。

回到小白餐馆已经十点多。

白小白刚清洗完食材,就看见白远山就提着大包小包,笑容满面走进店里。

“握草,今天可真他娘的热。”白远山把大包小包放在餐桌上,随即抹了一把汗津津的脸。

“叔,冰毛巾。”白小白把准备好的冰毛巾递给白远山。

“还是你小子想的周到。”白远山笑着,接过冰毛巾,抹了一把脸,顿时觉得冰透心凉。

“叔,你这两天不是说要去湖nan收古董吗,怎么今天得空来我店过节了。”白小白记得小叔前两天给他打过电话,说是因为古董收购的事这两天必须要去湖nan一趟。

“今天晚上的车,中午吃完午饭就回去准备也来得及。”白远山放下冰毛巾,从袋子抓出一头活水鸭,笑道“大侄子,这可是乡下农家散养的土水鸭,我花了两百块才买到的。”

“这鸭子两百块值了。”白小白识别食材的眼光相当毒辣,一看小叔抓的土水鸭,就是知道顶好的食材。

这种吃稻谷长大的散养水鸭,体型较小,羽毛较短,脚上的蹼也较为瘦小,就连羽毛光泽也没有饲料鸭那么光滑,虽然样子比不上饲料鸭,但是味道确实是一绝。

这种土水鸭不需要太多花俏的炖法,只要放两小片姜、加一勺半红曲米酒隔水清炖,最后出锅的时候加点海盐,就相当好吃了。

白远山拿刀在门口杀完水鸭,用不锈钢脸盘装着,拿热水浇鸭,自顾自拔毛。

小叔除了买活水鸭外,还带了两个黑美人西瓜、猪排骨、一尾活草鱼。

食材齐全,白小白在厨房里忙碌开,洗洗切切。

白远山扒光水鸭毛,掏出内脏洗净后,又在木墩上把水鸭肉斩成了小块。

“大侄子,剩下交给你了。”白远山是个厨盲,要他洗洗切切还行,真要动起手做菜。

他的焦盐土豆丝、炒半生蔬菜,白小白已经领教过了。

那满嘴盐巴味,白小白终生难忘。

“叔,你休息吧,剩下的交给我。”

……

白小白在厨房里料理美食。

白远山在厨房外面打下手,他把两张小餐桌拼凑成一张桌子,又把餐桌仔仔细细抹擦了一遍。

擦完餐桌,桌上的一本书引起了白远山的注意。

这本书书皮发黄发皱,连书名都没有。

白远山做了好几年古董生意,本着职业习惯,对于古东西都有兴趣。

这古书他一模一翻一闻,就知道是清朝时期的古书。

白远山上过小学,常用字基本认识,但是这书上面写的是繁体字,半文言文,他也看的不是很懂,只是认识的几个字引起了他的兴趣

~王小余神秘玉掌勺……

端午特别篇(二)

白小白很快就收拾了一桌子的美味佳肴。

海蛎抱蛋、清炖水鸭汤、红烧排骨、青椒炒肉丝、水煮鱼片、凉拌木耳、炒什锦蔬菜、拍黄瓜。

“叔,好了,吃午饭。”白小白手里拿着两副碗筷,整齐摆放在餐桌。

“大侄子,你这手艺不比你爹差。”白远山看着一桌子的菜肴,夸赞道。

白小白的家常菜做的还不错,自家人吃倒没问题,但是真要店里出售的话,还欠点火候。

“大侄子,啤酒嘞?”酒鬼小叔看到没酒,喉咙只痒痒,他有点酒精依赖症,顿顿饭都离不开啤酒。

“稍等,叔。”白小白麻利的从冰箱拿出几瓶冰透的啤酒,又拿了两个玻璃小酒杯。

给小叔满上一杯啤酒,自己也倒了一杯。

“叔,我敬你一杯,谢谢你对我的照顾。”白小白拿起杯子轻轻碰了一下白远山的杯子。

小叔经常带着做古董生意的同行来照顾他的生意,这是白小白店里每月相当一笔收入。

“臭小子,好端端的说什么啥话,你爸是我兄弟,你可是我亲侄子。”白远山举起杯子,一口气扬脖干了啤酒。

白远山喝了几口啤酒,随即吃了几口菜,开口道“大侄子,王小余的神秘玉掌勺知道吗?”

“听说过,不过王小余的传说估计是假的吧。”白小白知道白远山为什么会提起这事。

一定是因为餐桌上的书的‘荼毒’。

实际上,这本书是白小白偶然在老家翻箱倒柜找的,也不知道怎么来的。

书皮破烂,连作者名字都没有,上面写得都是繁体字,半文言文,尽是一些奇闻异事,白小白闲来无事,会看上几眼。

其中王小余这一篇目非常离奇,比玄幻还玄幻,白小白是唯物主义者不太相信这些。

“你怎么知道是假的?”白远山听到白小白一口咬定是假的时候,不禁疑惑问了一句。

白小白吃了一片水煮鱼说道“叔,我百度了一下,王小余是清乾隆时袁枚家的掌勺大厨师,是一位烹饪专家,身怀技艺。王小余死后,袁枚为了纪念这位优秀厨师,亲自专门为他写了一篇《厨者王小余传》”

“那这书里面写的《厨者王小余传》?”白远山押了一口啤酒反问道。

“不是,我百度对比了一下原文。这书上写得和《厨者王小余传》没有半点关系,这书上写的就是传奇故事。”

“什么传奇故事?说来听听。”白远山表现出饶有兴致的样子。

反正光吃饭喝酒也无聊,白小白索性简单说了这本书上记录的王小余传说。

王小余是清乾隆年间人,出身贫寒,据说自小天资不聪颖,属于后天努力成才型。

民间传闻,当年资质平庸的王小余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一个神秘玉掌勺。

这玉掌勺可以变大变小,小不过火柴棍大小,大可以和普通汤勺比拟。

任何普通的食材,只要经过玉掌勺的烹饪,都可以有到达惊人的美味。

凭借玉掌勺的辅助,王小余烧的菜肴香味散发“闻其臭香,十步以外无不颐逐逐然”的至高境界。

最终步步高登,成为清乾隆乃至整个清朝首屈一指、名扬天下的一代掌厨人。

传闻名厨王小余咽气那一刻,有人亲眼看到,晴空万里的天空突然变阴沉滚滚。

电闪雷鸣之际,一个巨大的玉制勺子虚影从王小余身上飞出,直插云霄。

一时之间,金光万丈,九龙飞啸,凤凰舞天,霞光四射中,云层中出现琳琅满目的美食。

各种珍馐佳肴,玉露琼浆,奇花异果浮现在云端,让人浮想连绵。

就在众人看呆,口水直流之际。

神秘玉掌勺的虚影没入云端后,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

刹那间,天空又恢复了万里无云,仿佛刚才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很多人来围观,甚至官府都出动了,但是并没有在王小余身上找到任何异常的东西。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故事讲完了。”白小白合上那本破皮旧书,吃了一口青椒肉丝说道。

“大侄子,还真别说,我今天在乡下收古董,就收到了王小余的神秘玉掌勺。”白远山压低声音道。

白小白听到白远山这句话,停下筷子,一脸的不相信。

不过小叔是做古董方面的,眼光一向毒辣,但凡是他看上的东西,绝对不会是普通的东西。

就算不是神秘玉掌勺,也一定是难得一见的玉制珍品。

“叔,什么东西,拿出来看看,给我掌掌眼。”白小白抱着大开眼界语气说道。

白远山扬脖喝完一杯冰啤,从兜里掏出一个小塑料袋,小心翼翼展开,拿出里面的一个十分瘦小精悍玉制品。

白小白看到后顿时无语。

小叔才喝几杯酒,敢情这是醉了啊。

纯碎瞎说八道,这那里是什么王小余玉掌勺,看形制就是一耳挖。

白远山嚼着一块红烧排骨,继续道“这物件看着是清代包浆,但是好像很奇怪,看年月又不止是清朝,好像有好几层包浆,可能更古老。”

白小白拿起耳挖,仔细看了一下,包浆确实很厚,玉质确实不怎么通透,像是在土里埋藏了许久,没有接触人气,所以显得非常暗淡浑浊。

白远山扬脖喝了一杯冰啤,说“大侄子,这物件就算是叔给你的见面礼。你好好收着。”

白远山说完,把玉耳挖拿给白小白。

白小白这一下顿悟了。

难怪小叔对王小余的故事感兴趣,难怪要自己讲这个故事,原来是为了假借王小余的玉掌勺,彰显他送礼时的豪阔。

白远山经常给白小白带些小件的古玩意。

每一次都要胡吹海吹一番,道明自己送的东西的来历。

白小白对他这个吹嘘的毛病,早已见怪不怪了。

上一次小叔送他一颗古珍珠,看色泽也就是中等货色,结果硬是被小叔瞎掰成了慈禧口中含的夜明珠。

这一次的玉制耳挖,也被胡诌成了王小余的神秘玉掌勺。

白小白现在满头的瀑布汗,就像是被人用一桶水从头浇到脚。

虽然这玉耳挖不值几个钱,不过不要白不要。

白小白觉得拿来掏耳朵用应该不错。

吃完午饭,白远山因为晚上要出远门,所以也没有久留,拍拍白小白肩膀,又嘱咐了几句话,随即匆匆打的走了。

小叔常年神出鬼没,天南地北做古董生意,有时候要找他比登天还难。

店里只剩下白小白一个人,他喝得脸色发红,但是意识倒是很清楚。

半醉状态下,白小白仔细收拾了一下店里的卫生。

等到卫生彻底搞定后,已经是夕阳西下了。

天边出现通红的火烧云,云状非常奇特。

像极了一道道美味佳肴、琼浆玉露,十分诱人。

白小白随手剥开一个肉粽,丢给小黑。

小黑摇摇尾巴,叼起肉粽,坐在店门口大口大口啃起来。

白小白自己也剥了个粽子,蹲在自家店门,津津有味吃起来。

一人一狗,面朝夕阳,在店里留下了长长的背影,画面十分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