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休息区不够用惹
餐厅在地下一层,各搭建公司的午餐自行准备, 会下楼吃饭的只有主办方的人。
再加上部门的姐姐们一上午忙着吃零食, 现在完全不饿, 实际上餐厅里没有几个人。
一下去, 梁子卿先被冻得打了个寒颤。搭建期场馆里没有开暖气,他们都穿着大衣裹得很严实, 但地下室里还是更冷一些。
“我去给你拿个毯子。”江珩敏锐地察觉到梁子卿的小动作。
“不用不用, 我搓搓手就好啦。”梁子卿赶紧拒绝, 并没那么娇气。
三个人拿饭票到餐台取餐, 每人一盒饭,一罐汤,伙食看起来还不错, 九院就是这一点好,不管味道怎么样, 至少工作餐从菜品上不会亏待员工。
他们找了张角落里的方桌,江珩和梁子卿自然而然地相对而坐, 吴徵瞬间纠结了。
该坐在谁边上?
坐在子卿边上是不是显得好像自己占小姑娘便宜?而且实际上吴徵也想挨着江珩坐。
可是坐在江珩边上子卿是不是太孤单了?这可怎么办?
江珩也有点纠结, 这时候他总不能明目张胆叫吴徵坐过来, 可他心里也明白, 指望吴徵听懂他的暗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好巧不巧,就在这时, 梁子卿把随身拿着的小包往身旁的座位上一放,空座位就只剩下江珩旁边那个。
吴徵心里一喜,不再纠结, 立刻坐了过去。
梁子卿当然是有意这样做的,一看吴哥的表情她就明白吴哥的想法,知道现在这种情况只能靠自己打开局面。
她还只能靠暗示,好在自己随身带了包,要不还得脱了外套占座位,在这个寒风瑟瑟的地下餐厅可就牺牲太大了。
吃饭时吴徵一直很活泼地唠唠叨叨,而且吴徵说话很逗,虽然不能排除是因为犯傻而逗,但听他说话还挺乐呵的。
梁子卿乐得不用自己说话,一边吃一边听,江主任也是一边吃一边听,满眼的宠溺。
最近一段时间梁子卿也慢慢接受了小领导和大领导在她眼皮底下搞基的事实,一开始她嗑的很不舒心,主要是因为担心这两个人的前途,但现在看来好像没什么事,俩当事人一天天逍遥自在,梁子卿自然也就放下心理包袱,放心大胆地嗑起CP。
午餐是三菜一汤,还有两个栗子面的小窝头,梁子卿吃不了这么多,就稍微吃了点松仁玉米和鸡丁,然后喝汤。
汤是很普通的西红柿蛋汤,食堂常见的做法,勾了点芡,但梁子卿很喜欢这个味道,专心埋头喝汤。
喝了一半,吴哥来了个电话,好像是搭建那边的,因为挂了电话之后,他就急匆匆开始吃饭,吃完说要到展区那边去一下。
吴哥走得潇洒,剩下梁子卿和江主任面面相觑可就有点尴尬了。可怕的是梁子卿发现江主任吃饭挺慢的,现在饭盒就动了一点。
她顿时有点崩溃,和吴哥江主任两个人一起吃饭还好,吴哥跟她熟一点也比较活泼,可是单独跟江主任对桌吃饭,他们俩可真的没说过什么话,鲨了卿卿吧。
这时候江主任把他手边那罐汤递过来:“这个你喝吧,看你挺喜欢的,我还没动过。”
梁子卿瞬间陷入纠结,她又想喝又觉得自己应该客气的推辞,江主任冲她笑了笑说:“拿着吧,谢谢你。”
雾草,好帅。
梁子卿愣了得有十秒,才反应过来江主任说完谢谢之后居然就端着饭盒走了。
当然,汤还是给她留下了。
她这才反应过来,江主任不是在谢自己帮他喝汤。
江主任是知道她知道他们两个的事了。话听起来很绕,但就是这个意思,那句“谢谢”大概率是江主任谢她刚才无声化解了吴哥的尴尬,谢她对他们的理解和……帮助?
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梁子卿茫然地喝着第二罐汤,想想也应该是这样,江主任就算一开始以为她被蒙在鼓里,以他的观察力应该很快也能发现她的配合。
也就是说他们两个都在照顾着吴哥演戏?
啧,这莫非就是所谓的团宠吗。
梁子卿有点羡慕。
——
午后,江珩继续忙碌。
展览区域内的事情他并不需要管的太多,因为苏瑾和吴徵几乎全天都在那边,邬总他们也都是围着展商转,反而是公共区域以及跟会议那边的对接是大头。
一下午江珩都在跟场馆方打交道,对了各种现场细节,确保当天不会出差错,现在就差黄工跟他说的媒体接待的事儿,需要确定媒体休息区的大小,还有准备媒体的工作餐。
媒体休息区就和主办办公室一样,是临时搭起来的,主场搭建说搭这个需要时间,而且内部设施还需要调配,如果江珩没办法确定有几家媒体的话,可以给他个大概数,他就稍微打出点富余量先开始搭建。
“会议那边给我反馈的是十几家。”江珩说,“往年也都是十几家,应该就是这个数字。”
“OK。”主场搭建的说,“那就先按照20人搭休息室,这样万一人多,咱们也有点富余位置。”
两人立刻达成共识,非常愉快。
过了两个多小时,三点多的时候,黄工来了个电话。
“黄总。”江珩很客气地打招呼,“来参加第一天上午开幕式的媒体人数定下来了吗?”
电话那头诡异地沉默了一下,然后黄工说:“定下来了。”
“一共多少家?”江珩问。
“我之前跟你说的是十多家对吧?”黄工没回答,反而先抛回来一个问题。
江珩顿时警觉起来:“对,多了还是少了?”
“比预计的稍微多一点,不过也还是十多家。”黄工说。声音里微妙地透着一点儿底气不足。
“?”江珩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具体是多多少家?”
“十多家。”黄工含糊了一会儿,“多……四十多家吧。”
江珩:“…………”
十分钟后气急败坏的江珩和目光躲闪的黄工在会议部那边的办公区碰头。
其他员工一看江珩过来时这步伐带风眼中冒火的气势,立刻默契地远远逃开,给江珩和黄工单独相处的机会。
“十多家,多四十多家?”江珩咬牙切齿地重复,“所以一共是五十多家?”
“五十八家。”黄工很小声地说,不敢看江珩的眼睛。
江珩哭笑不得:“黄总,你这是玩儿我呢?”
“不是不是。”黄工立刻说,“我也是第一次,我肯定想弄好啊,但这个事情实在是一个误会。”
原来会议论坛邀请媒体的一共有两拨人,一拨是宣传所会议部,也就是鞠安简容晖他们,另一拨则在院办,院办发文的力度大一点,能够请到逼格比较高的大媒体。
今年拟定媒体邀请名单的时候,就比往年多些,院办问会议部,今年邀请多少家媒体比较合适。
当时管事儿的鞠安应该是想说“5家”,但她打给院办的人时,不小心多打了个“0”。
偏偏院办今年和鞠安对接的是个新人,不知道往年轨道展的情况,就把50家媒体当做一个很正常的数字报上去了。
这个数连院办都懵了,上哪儿找50家大媒体去啊,最后连“帝都生活美食报”这样的媒体都被拉来凑数。
“咱们这算生活还是算美食啊,还请个这。”江珩指着这个报纸名字,手都抖了。
“人家敢接,肯定就能写呗。”黄工说,“什么食物运输用火车啊,冷链保鲜轨道争先啊,这种标题我10分钟能给你想100个。”
“黄总这种文采,留在我们所当工程师真是屈才了。”江珩说。
黄工居然笑容满面地拱了拱手:“不敢当不敢当。”
江珩:……我并没有在夸你。
当务之急是给这58家媒体搞个休息区出来,之前跟主场搭建说的是20个位置,这等于一下翻了三倍,江珩赶紧约主场搭建的负责人过来,跟他说明情况。
“这做不到啊!”负责人一听,愁得直甩手,“您这等于一下把媒体休息室扩大了三倍,正厅里没有那么大地方放休息室,强行要搭的话,现场会变得巨丑。”
负责人说着跟江珩比划了下,江珩一眼就看出来他所言不假,因为现在国展中心的过道东侧已经彻底被临时搭建的办公区一线铺满:贸易公司主办办公室,展商报到处,九院主办办公室,主场搭建办公室,媒体休息室,小仓库。
这么多区域,已经从北馆的一头排到了另一头,南馆那边是会议区,很多大领导在,不可能临时搭两个棚子过去。
可如果在北馆再强行多加两个媒体休息室,要不就在展馆正中很丑的突出一块,要不就位置特别偏僻,塞在停车场角落里,总之就是怎么都不是特别合适。
江珩和负责人纠结剩下两块媒体区搭在哪的时候,邬总看俩人愁眉苦脸的,跑过来凑热闹。
听江珩说完来龙去脉之后邬总说:“费那么大劲干嘛啊,这帮人就来一个上午,还给他们特意搭两块儿新的休息区?把这儿放不下的带到地下一层餐厅去休息不就行了?”
“那哪行啊。”负责人立刻说,“58家媒体,三分之一在休息区,其他的都得下楼?那人家下楼的意见得多大啊,这不明摆着得罪人么。”
“不如这样吧。”江珩说,“直接把媒体休息区取消,全体去地下一层休息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