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124章 应对

第124章 应对
对于王久武来说,卫夏这个名字,远算不上令他“熟悉”的程度。

在那次不愉快的偶遇之后,王久武才通过昼光基金会的门径,了解到林安口中的“小夏”名叫“卫夏”,是一个父母双亡、由外祖母抚养长大的孤儿。然而除了童年不幸以外,卫夏经历可谓平凡,学业也一路顺利,最后凭借优秀的高考成绩外加本地户口成功考入东大。王久武当时翻遍了基金会提供的资料,并没有发现这个少年有任何特殊之处,竟值得那个灰眸的年轻人久久凝望。

他确实曾想过进一步调查卫夏,然而新的案子与意外状况接踵而至,最终使他无法空出时间心力继续深查。一来二去便成了时隔已久,少年的面目甚至都已在王久武脑海中模糊,此刻突然再次听到卫夏的名字,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卫夏?”青年眉头微皱。

身旁贯山屏误以为他是从未听过这个名字,解释一句:

“不知你是否还有印象,‘东大系列案’那份目标名单,第五人是个名叫林安的学生;这个卫夏和他是同性恋人,同在东大就读,并且在林安的介绍下也加入了超能社。”

“原来是有这么一层关系。卫夏怎么了?”

王久武嗯了一声,神态坦然,心中却蓦地警铃大作。“东大系列案”他和阴阑煦做得不够干净,导致贯山屏与郑彬一直不肯结案,眼下检察官毫无征兆地提及该案相关人员,不禁令基金会顾问增多一丝不祥之感。

然而贯山屏接下来的话又一次在他意料之外:

“卫夏涉嫌杀害林安,正在接受审讯。”

王久武以为自己听错了,“杀害林安?”

“恐怕和沉海秘社脱不了干系,至少郑彬在讯息中是如此表述,详情后谈。”

说着检察官发动车子,向东埠警局驶去。

……

东埠警局,刑警支队。

在监控室,两人见到了正紧盯审讯动向的郑彬。一墙之隔的审讯室中,专案组的两个年轻警察背对单面镜而坐,正在对卫夏进行审讯。不过,光是看郑彬那副面带阴云的表情,贯山屏和王久武也能猜到这场讯问定是毫无进展。果然,戴上监听耳机后,他们清楚听到不论警察作何询问,铁椅上的少年只有喃喃一句:

“你知道为何会下红雨吗?”

“我管它为什么下红雨,难不成查个案子还得跑趟气象局!”

审讯进展极不顺利,郑彬再听不下去,忍不住抱怨。他的两个属下手段用尽仍未能从少年口中撬出第二句话,此刻也是面露难色。见此情形,郑彬拿起桌上的麦克风,给出指令:

“暂时先到这儿,你俩去休息,五分钟后回来。”

年轻警察们巴不得能赶紧透透气,应声快步走出审讯室,双双拐进了走廊深处的卫生间。

“嘴是真的硬,”一队长则继续跟刚摘下耳机的两人抱怨,“可恶,但凡他说点儿别的什么出来,我就能找到突破口,结果问来问去,‘业余木匠——就这一句(锯)’。要不是想深挖这小子背后的东西,我干脆走‘零口供’算了。”

他话音未落,检察官已出于职业习惯回道:

“‘零口供’定罪,证据必须‘确实充分’,每一节案件事实都需要有充分证据予以证实固定,作出的判定结论也必须具有唯一性。郑队,专案组现在掌握哪些证据?”

“别当真,我就随口一说,真要走‘零口供’,贯检您怕不是得让我脱一层皮,”郑彬连连摆手,“不过问题不大,这小子几乎是个现行犯,林安尸体上也全是他的生物检材。老关和小史正在赶工,估计要不了多久报告就能出来。单是我们现在查到的东西,也够八九不离十推出个大概。”

贯山屏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但旁听他们对话的王久武仍是一脸茫然。

郑彬猜他还不明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便连同目前掌握的信息及自己作出的推测,简要介绍了一下上午这起新发于东埠湾礁滩的警情。基金会顾问认真听着,根据一队长的讲述,大概捋出了整个案件的脉络——

昨晚十一时四分,小区监控摄像头拍下了林安和其同居者卫夏的身影,两人各背一登山包,趁夜色走出大门折往东埠湾方向,就此一去未返。他们在礁滩待了一夜,一起动手将细铁管组装成支撑架,摆出供品祷词,布置好了某种属于沉海秘社的献祭仪式。之后林安换上了伴娘礼服,注射“落海”。在他意识丧失的这段时间,卫夏“处理”了他的身体,开膛剖腹后缝合创口,割掉头颅与生殖器,而后以滩沙重覆现场,用支撑架立起林安躯干。卫夏接着怀抱林安头颅投海自尽,被救援队救起,并被控制。

“哦,忘说了,现场沙下发现了整整五支用光的扎条。林安臂上有新鲜针孔,卫夏身上则只有旧痕,所以老关怀疑林安并非死于失血,而是注射‘落海’过量致死,”郑彬补充道,“除了扎条外,小史还刨出了一堆东西:两个登山包、一把扳手、若干解剖工具,以及祷词供品。唯独没有发现残失的内脏与生殖器,可能被抛入海中,或者——”

他没再说下去,不过旁边两人已经猜到了他想说什么,脸上俱是一瞬复杂神情。

“顺带一提,”一队长又拿起桌上放着的证物袋,“这里面就是我刚才说的供品,可惜出示后没起什么效果,那小子还是绝口不谈。”

证物袋中封着一个两指长的小像,表面粘附的细小沙粒格外显眼。

“这刻的是什么?”贯山屏追问一句。

“谁知道,”郑彬耸肩,“没准是海母娘娘?”

他会这么猜测,原因是从外观来看,这尊小像确乎与大鱼庙中的海母娘娘塑像有相似之处。小像为玉质,洁白润泽,雕工精湛,好若真有玲珑美人于羊脂中托生成形,似是一个微微低首的少女,双手捧着开壳海蚌,体态纤细,长裙拖地,一头缀满珊瑚枝藻的秀发垂至腰际,总体刻画得十分接近传说中海母娘娘的形象。然有一点,小像较新,年岁未长,脸部却不知被谁用锉刀磋磨,五官都只剩模糊痕迹。

贯山屏看着小像无法辨识的面容,忽然说道:

“也有可能,这刻的是沉海秘社的‘灰新娘’。”

检察官接着也简要讲述了自己与孙跃华的谈话内容。出于某种考量,他隐掉了鼎跃集团过去参与贩毒的信息,只道孙跃华曾被沉海秘社选为吸收对象,因此才与他们有所接触。

郑彬摩挲着下巴,“听您描述,这个‘灰新娘’,会不会正是我师父师娘当年救下的女孩——那个仪式说是只有高层教徒才能参加来着——身份等级、外貌特征,似乎都对得上。而那个‘雷娅嬷嬷’,唔,好像没听师娘提过。”

“向荣队确认一遍吧,或许能有所收获。”贯山屏如此建议。

“等我师娘身体恢复再说。”

一队长虽点头同意,脸上却隐现一丝不快,只是被他强压了下去。

“贯检”,郑彬又突然出声,“一队平时对付的都是穷凶极恶的亡命徒,卫夏不是我们擅长应对的嫌疑人类型,要不换您和他接触试试,说不定您能问出什么。”

没有反对理由,检察官起身向隔壁审讯室走去。

他刚一出门,监控室中的气氛陡然一变。

“王顾问,”伸手关掉麦克风,一队长点名站在一旁的青年,“贯检为何要绕开我,单独带你去和孙跃华见面?”

“是孙跃华要求不能有警察同行。”

“那你们也应该先与我商量,再下决定!”

郑彬低喝,而后择出检察官,将怒意对向基金会顾问,“我这次确实将你编进了专案组不假,但只是应省厅的要求罢了。我是组长,这是我的案子,任何情况都该向我汇报,所有行动都该由我决定——王顾问,下不为例!”

“郑队,是我擅作主张了,保证下不为例。”

褐眼的青年嘴上示弱道歉,心里却在想,这人之前一段时间还挺不错,怎么刚恢复职务就又开始上劲。“别不是有什么官瘾吧?”他腹诽道。

不想再和郑彬对视,王久武便把注意力投向审讯室那边。

单面镜另一侧,检察官走近铁椅,俯身低语了几句。

少年抬眸只看了他一眼就不由愣住,然而回神之后,反倒把头垂得更低。

王久武听到一队长啧了一声:

“得,这下屡试不爽的招式也失灵了。”

他自然能听懂对方话里的意思,抿紧唇角忍了又忍,最后还是忍不住说出口,“您这是,拿贯检当什么了?”

“我没恶意,而且怎么说呢,就连东埠地方检察院,也是一有疑难案子就推贯检当公诉人,你明白为什么吧?不得不说,再优秀的刑辩律师,对上贯检也要变得哑口无言。”

余光瞥见这个青年胸膛因吸气鼓起,郑彬猜他应是有许多话要讲。

但最后为了避免事端,他把那些话都咽了回去,只说了一句:

“贯检业务能力突出,足以胜任公诉人。另外,在构成优秀检察官的必备素质中,我认为,出众相貌即便是算在其中,也是最不值一提的一点。”

一队长闻言哑然。

再度从头到脚将王久武打量了一遍,郑彬嗤笑,就和那回碰头会结束后一样;但不同的是,这次他的话中并非全然讥讽,多了几分赞赏与肯定:

“难怪贯检对你印象这么好,王顾问,你确实可以。”

褐眼的青年敛下眼眸,不知有何想法。

郑彬还想再说些什么,然而那边贯山屏已经移步,离开了审讯室。

于是监控室里的两人匆匆结束对话,收拾心绪,准备听检察官是否有所收获。

“那个孩子什么也不肯说,对我相当警惕。”

推门进来,贯山屏叹了口气,“我认为如果不首先攻破他的心防,最后恐怕获取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王久武想了想,提议道:

“卫夏戒心很重的话,或许可以找一个亲近的人过来?”

郑彬却摇头,“他是孤儿,抚养他的外祖母前几年已经去世了。”

青年也记起这点,正感苦恼,忽然脑中灵光一闪:

“不,应该还有一个他会亲近的人。”

“谁?”

“我记得贯检说过,卫夏也加入了超能社,而超能社成员,都很喜爱且尊敬一个人。”

一队长挑眉,“你说的该不会是?”

“没错,”王久武点头,“我建议请凌教授来。”

作者有话说:

理论上讲卫夏他们都是大学生了,不应该再叫“少年”。

但这样的话文里“青年”就太多了,老王啊小江啊谁啊的都是“青年”,实在不好区分。

于是我就私设二十岁以下还是称为少年,请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