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贾母长叹一声,摆手道,“罢,先将他两个稳住再说。只是,你得把贾环压下去,三年后的科举绝不能让他出头,否则后果难料。”
“可儿子已经替他延请季文昌先生为师,明日便要登门了。”贾政皱眉。
贾母心内一番计较,写了封信使人连夜送往季府。
王夫人前脚被送去金陵,贾宝玉后脚就进了家门,喝的烂醉如泥痴话连篇。
因王夫人跑出祠堂的事闹得很大,袭人当即派了人去打听,探明情况后骇得魂儿都没了,见宝玉回来忙上前搀扶,脱了他衣裳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查看,见没有红肿也没有溃烂,只脸颊和脖颈沾了些斑驳的口脂,轻轻一擦就掉了,这才跪趴在床前喘粗气。
茗烟被弄得莫名其妙,戏谑道,“袭人姐姐,宝二爷好着呢,一根毫毛都没掉。”
袭人看向他,厉声开口,“茗烟,日后你把宝二爷看牢了,再不许他私底下接触环三爷,也不许说些让他去跟环三爷争抢的话。咱就当府里没环三爷这个人,见了立马绕道走!”
“为啥?”茗烟更加不解。
袭人压低嗓音把太太、琏二奶奶被下毒的事说了,拧着他耳朵提点,“日后再不许教唆宝二爷与环三爷争抢。把环三爷惹急了,他眨眼间就能把你们两个弄死,知不知道!”
茗烟早骇的面无人色,一叠声儿的答应,然后屁滚尿流的跑了。
袭人长叹一气,强忍心酸替宝玉擦澡。
探春自然也得了消息,第一反应便是举起双手翻来覆去的看,确定没有红肿也没有溃烂却依然不放心,煮了一锅艾草洗手,把指甲缝也刮得一干二净才堪堪停住。
“好本事,这回连凤嫂子,老爷,老太太都怕了他了!”打理整齐,探春呼出一口浊气。
侍书静默不语。
探春沉思片刻,轻蔑的笑起来,“把人都得罪光了,今后还要科考,看谁替他牵线搭桥铺就一条锦绣之路。哼,三年后他自会知道与整个宗族作对的下场。”
“可是,不还有晋亲王么?”侍书忍不住插口。
探春笑得越发轻蔑,“晋亲王那样手眼通天的人物,会不知道贾环的所作所为?如此阴邪的秉性,如此下作的手段,他绝看不上眼。你且等着,不出半月,贾环必遭他厌弃。”
侍书深以为然的点头。
翌日,季文昌如约登门,贾环宝玉被领到书房接受他的考校。
因存了打压贾环栽培宝玉的心思,贾政不再坚持让宝玉从童生试往上一级一级的考,而是替他捐了个举人的功名,令他三年后直接下场参加会试。而贾环则需在一年半后参加乡试,凭真本事取得举人的功名才能再参加一年半后的会试。
此番作为,打压的意图太明显,惹得贾环暗自冷笑。
季文昌年近六十,须眉白发,仙风道骨,看上去很有一代大儒的风范。贾政与他寒暄片刻,推说有事先行离开,留下两个少年一紧张一闲适的坐在下首。
季文昌不着痕迹的打量贾环,又看了看宝玉,淡笑开口,“我收徒有个规矩,先问三个问题,再作诗一首,让我满意了,我才会喝你们的敬师茶。”
“还请师父出题。”贾宝玉虽不爱读书,可对师长却是尊敬的,忙站起来做出洗耳恭听的样。贾环也跟着起身拱手,态度温文有礼。
“好,第一问,《诗》云:‘先人有言,询于刍荛。’昔唐、虞之理,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是以圣无不照,故共、鲧之徒,不能塞也;靖言庸回,不能惑也。此为何意,又作何感想?”季文昌捋了捋胡须,冲二人浅笑。
贾环额头滑下一滴冷汗。什么刍荛,什么唐虞,什么共鲧?压根听不懂怎么办?
宝玉略思索片刻,侃侃而谈。
季文昌满意的点头,见贾环冲自己讪笑,眉头皱了皱,继续出下一题。如是三题,贾环唯有讪笑,强笑,面瘫;宝玉却是高谈阔论,言之有物,很得季文昌喜欢。
“罢,既答不出,便作首诗吧。”他睇视贾环,面露厌弃。
贾环绞尽脑汁作了一首诗,却见宝玉已经交卷,瑰丽的诗才令季文昌爱不释手。两诗并排而放,高低立显。
季文昌拿起笔墨劲透那张纸,气得胡须都在发抖,“可惜了一手好字,却毁在这狗屁不通的词句上!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诗有八病你就犯了八病,你可曾看过《声律》,可曾读过《文心雕龙》?”
贾环耐着性子答道,“不曾。”
季文昌气了个倒仰,沉声诘问,“连最基础的声律都不曾学过,你如何中的小三元?”
“科举不考作诗,只写策论,故而我专攻策论。”贾环实话实说。
“你,你简直侮辱了‘读书’二字!读书纯然为了取悦心灵,书不是晋升的阶梯,不是迷惑人的工具,不是替自身增加重量的砝码。书乃瑟瑟清风、杯中明月!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皆非读书本质!你思想狭隘,本末倒置,当真混帐!”
季文昌是个书痴,最恨时人为博取功名利禄而读书,一怒之下掀翻砚台,泼了贾环一身墨点,扔下一句‘你这样的人老夫教不了’,怒气冲冲的走了。
贾环低头看看自己被毁的彻底的白袍,又看看扔在地上被踩了几脚的诗稿,淡淡吐出两个字,“我操!”
宝玉忙紧贴书柜站立,唯恐他发疯,心里不知为何有些高兴,暗暗忖道:还以为环哥儿多能耐,却不想只是个禄蠹罢了。
哑巴兄妹见主子被欺负了,立马抽出腰间的匕首。
哑妹脆生生道,“三爷,我们帮你教训教训那老匹夫!”话落便要去追。
“算了,他一把老骨头,经不起你们折腾。不教便不教,我自己学也是一样。走,趁天气好出去逛逛。”话落带着一身墨点晃悠悠出门。
贾府对面的一座茶楼内,三王爷正斜倚在窗边饮茶。
萧泽忧心忡忡开口,“王爷,环三爷手段忒狠辣,使的毒药也邪门,您还是远着他点,万一哪天……”
三王爷摆手,语气不悦,“你不了解环儿。环儿看似无法无天,心中却设有一道底线,对该狠的人狠,对珍视的人毫无保留的付出。能在他心中占有一席之地,本王何其有幸?欢喜雀跃尚来不及,怎会因些许小事而对他心存芥蒂?你何曾见他主动伤害他人?所作所为皆为自保罢了!这些离间的话,本王日后不想再听二遍!”
主子已经很久未曾对自己如此严厉,萧泽脸色煞白,连忙跪下告罪。
正当时,贾环带着哑巴兄妹一步一晃的出了角门,迎着午后的艳阳伸了个懒腰,神情好不惬意,只左脸一溜儿的墨点看上去有些滑稽。
三王爷严厉的表情瞬间退去,探出身子冲少年微笑,高喊道,“环儿,快上来,我等你多时了。”
青年所站之处正迎着艳阳,金灿灿的光束打在身上,将他本就俊美无俦的脸庞更衬得恍若天人,周身贵气肆意弥漫,令人不敢直视。
贾环抬头看他,又低头揉了揉耀花的双眼,这才慢腾腾跨进茶楼。
“你刻意在这里等我?”少年自顾坐下,将他喝了一半的茶一饮而尽。
“是,瞧瞧你这花猫儿一样的脸,被季文昌刁难了?”三王爷接过萧泽递来的湿手帕,仔仔细细,轻轻柔柔替少年擦拭腮侧的墨点,完了捏住他下颚左右查看,这才满意一笑。
“啊,一问三不知,作的诗也狗屁不通,被退货了。”贾环老实交代。
三王爷笑得直不起腰来,将少年揽入怀中揉搓,戏谑道,“就凭你那急功近利的读书方法,大庆的大儒们谁受得了?也罢,我亲自教你。”微弯的眼底暗藏喜悦。
贾环挑眉,“你行吗?你才二十出头吧?学识过不过关?”
萧泽立即为主子辩驳,“王爷都不行,这大庆就没人教得了你了!王爷九岁时,太子一时好玩,偷偷将王爷的策论混入殿试学子的卷宗内,被十位监考官共同推举为当科状元!王爷虽然年轻,可学识丝毫不输当世大儒,你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贾环上上下下打量青年,语带惊讶,“你这么牛逼,为啥太子不弄死你,反对你深信不疑?”
没见过说话这么直的,萧泽当即给跪了,却忽然明白主子为何对环三爷如此信任。正是缘于他的毫无保留和不加掩饰吧。不得不承认,与这样的人交往,比跟那些表面中正耿直,内心暗藏曲折的人相处要轻松无数倍。
三王爷果然没有生气,反仰首朗笑,直笑了好一会儿才紧贴少年耳尖,细语道,“因为我母妃早逝,瞿皇后自小收养我,与太子算半个嫡亲兄弟。而且,我舅家乃澧水姚氏。天赋异禀、淡泊名利是姚氏族人的天性。故而,我自小便深得父皇信任,乃他为太子钦定的贤臣良将。”
澧水姚氏乃大庆最富盛名的家族之一,前前后后出了一百多位大儒,其中更有十位在琴棋书画方面造诣非凡,被尊为当世豪儒。且姚氏族人除了有才还有一个根深蒂固的秉性,那就是淡泊名利,几乎从不参加科举,从不入仕,就算出了几个争强好胜的狂生,也在夺得状元之位后甩手离去,弄得皇帝哭笑不得。
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这个时代的人对家族传承深信不疑,有姚氏宗族百年声誉在前,又有姚妃性情疏淡祥和在后,三王爷平日里虽然待人亲切,却从不与世家大族、朝廷重臣交往过密,只混迹在文人雅士寒门学子之间。母族无人在朝为官,给不了他助力,他自己不争不抢,安安分分,故而无论是太子还是皇帝,对他都很信任。
贾环了然的点头,附在青年耳边喟叹,“你藏的可真深啊!”
三王爷忍俊不禁,揉着他脑袋问道,“如何,对我可还满意?”
“满意,太满意了!先生请喝茶。”贾环将一杯茶递到他唇边。
三王爷就着少年的手徐徐啜饮,完了忽然问道,“环儿,我可是你珍视的人?”
贾环愣了愣,自然而然的点头,“这还用问,咱两可是过命的交情!你曾说‘活着一天便护我一日’,这话我同样还给你。”
青年将少年纤长的十指握入掌心,捏了捏,又捏了捏,笑得心满意足。
64六四
季文昌找到贾政大发了一通埋怨,直言不想教导贾环,宝玉却是不错,很有些灵性,每日可以去他府上与另两名弟子一块读书。
此举正中贾政下怀,他并不替庶子多加争取,只好言劝慰季文昌,又送了许多古董字画,待他消气了使人毕恭毕敬送出府,转头把宝玉夸了一通。
自贾环回来,宝玉被连番打压,自尊心很有些受伤,如今见贾环内里不过尔尔,心中莫名畅快,又见父亲态度十分亲切和蔼,对读书考取功名也不是那么排斥了,喜滋滋回到小院,就见探春立在门边等候。
“三妹妹,拿的什么好东西?”宝玉摸了摸锦盒下垂坠的流苏。
“给你缝了几个荷包,进去看看喜不喜欢。”探春抿嘴而笑。
两人入屋后盘坐在炕上,开了锦盒翻看几个做工精致漂亮的荷包。宝玉喜欢的紧,忙把旧的取下,换上新的在屋内走了两步。
探春单手支腮笑眯眯的看着他,问道,“今日环哥儿把季文昌先生气走了?老爷可曾说些什么?”
宝玉面上欢喜更甚,忽而觉得不妥,又抿直唇瓣道,“是,答不出问题也作不出诗,把季先生气走了。老爷那儿没见生气,只说日后再替他寻一个好的。”
“季先生乃京中三杰之一,连他都不收的学生,又有哪个肯教?”探春语带忧虑,可低垂的眸子却闪烁着幸灾乐祸的光芒。
想到贾环到底是探春的亲弟弟,宝玉连忙好声好气的安慰,又插科打诨几句,这才哄得探春高兴了,鼓励道,“宝玉,你可要好生读书,将来考取功名承了家业,给太太请个好大夫,等她病愈了就接回来享福。大家都指着你呢。”
靠山接二连三的被贾环弄垮,探春只得把希望寄托在宝玉身上。她今年已经十五,本指望太太给她定个好人家,现在太太倒了,老爷不理后宅之事,凤嫂子没缓过劲儿来,赵姨娘又不闻不问,日子过得越发艰难。好在宝玉是个知道疼人的,才华也有,三年后考中科举,自己兴许嫁的比现在还好。这样一想,她也就不那么着急了。
王夫人那事贾母替她遮掩了,对外便说病重送去老家将养。宝玉自然不知道实情,伤感有,担心却不多,听闻这话只略红了眼眶点头应是。
这当口儿,黛玉施施然进来,那点子伤感立即丢到九霄云外,三人坐着聊天吃茶,快到饭点便相约去老太太那里蹭一顿。
贾政送别季文昌,转身就去了正院。
“如何?”贾母用杯盖撇着浮茶末子,慢腾腾开口。
“那畜牲三两下就把季先生气走了。你当他如何中的小三元,旁的书一本没读,只读了四书五经,且一心钻研制义时文,把全副精神都放在汲汲营营上了!”贾政气得眼里冒火。
贾母微微一愣,暗道可惜了。荣国府统共五个子嗣,贾赦纨绔不成器;贾政虽爱读书,为人却迂腐不懂变通,更不懂钻营之道,故而老大不小了还只是个芝麻官,虽因祸得福升上去,前景却并不如何光明;宝玉容貌出众聪明灵慧,性情却格外柔软,撑不起家业;贾兰今年才十岁,平日里沉默寡言,安守本分,上不得台面。哪像贾环,小小年纪便深谙钻营之道,手段心性俱是不凡,一路走得既平坦又顺畅。这样的人若能为家族所用,该多好啊!
想到这里就想到王夫人造的那些孽,又想到贾环如今狠辣嗜血、杀伐果断的模样,贾母摇头长叹,“如此,便将延请名师的事再拖上一拖,叫我寻个更合适的人。贾环那里务必好生安抚,莫露了行迹惹的他发起疯来。”
贾政对庶子很有些畏惧,闻言目光闪烁,沉默不语。
贾母恨铁不成钢的睇他一眼,没好气道,“罢,我来安抚他。他现如今在哪里?请他过来叙话,顺便留下陪我用晚膳。”
秦嬷嬷欲派人去寻,刚跨出房门就见宝玉等人相携而来,忙躬身替他们打帘子。
见了宝玉黛玉,贾母的心情立时多云转晴,笑呵呵的拉了两人在身边落座,听他两个东拉西扯,玩笑逗趣。
贾环与三王爷在街上逛了半日,临到傍晚才大包小包心满意足的回府,一入院门就见赵姨娘坐在桂花树下乘凉,手里拿着一本账册,脚边跪着一溜儿丫头婆子。
“失窃的财物都还回来了?”他将一盒晶莹剔透的凉糕递过去。
宋嬷嬷忙接了,用小碟子分装,小吉祥立刻搬来一张摇椅。
贾环惬意的躺下,咕噜咕噜灌下一碗酸梅汤,耳边全是丫头婆子们的磕头声和求饶声,比夏天的蚊虫还要聒噪。
“别吵!再吵拔了舌头!”他轻飘飘一句话,院子里安静的落针可闻。
赵姨娘这才开口,“财物都还回来了,有几个识趣的还孝敬我不少好东西。儿子,这些人留是不留?”
十六个丫头婆子齐齐一抖,莫说身上发冷,就连骨头缝都冒着寒气儿。
贾环单手支腮,语气慵懒,“留吧,新人还得调教,费事儿。”话落挑高一边眉毛,悠闲的表情瞬间变得邪气,一字一句强调,“你们要知道,留一帮子手脚不干净的仆役,三爷我可是冒了很大的风险,你们切莫让我失望。”
十六人如蒙大赦,把头磕的砰砰作响,激动道,“谢谢三爷,谢谢三爷!奴才们一定尽心伺候,再有下次,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贾环幽幽开口,“别在我跟前发誓,我不信那些。再有下次,不需老天爷收拾你们,我自然会让你们不得好死。这瓶子里统共十六枚解药,拿下去分了吧。”话落将一个黑色小瓷瓶扔出去。
十六人争抢成一团,其中一个手快的接住后立马拔掉瓶塞吞服一粒,手臂不知被谁一拽,其余十五粒全掉入泥土。大家也不管,用手指抠出来连泥沙带草根的咽下,这才像活过来一般瘫在地上直拍胸脯。
贾环抚掌大笑,清越爽朗的笑声十分动听,却蕴藏着令人胆战心惊的邪气和恶意。
鸳鸯跟琥珀躲在院门口探头探脑的看,谁也不敢跨进一步,对环三爷的性情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越发觉得脊背生寒。自打他回来,让谁生谁就生,让谁死谁就死,更有戳中他肺管子的,落得个生不如死的下场。贾府里上至老太太下至仆役,哪个不是被他耍的团团乱转,像逗弄阿猫阿狗一样!
说他混世魔王却是错了,应该是阎罗王才对!
鸳鸯与琥珀对视一眼,都有些想打退堂鼓。
正当两人准备偷偷离开时,贾环曼声开口,“来了又走,干什么的?”
“见过环三爷!”两人忙不迭跪下,快速回禀,“老太太请三爷过去商量延请名师的事,顺便一块儿用晚膳。今儿做得全是三爷爱吃的菜,您好歹赏个脸。”
贾环心虚的朝赵姨娘看去。
赵姨娘这才想起还有账没跟儿子算,立马折了一根桂花枝,叫骂道,“小兔崽子,越发能耐了,连季先生都给气走,日后京中哪个大儒敢教你!但凡他露出一字半句对你不好的评价,你的前程就完了!嘿,你还跑!别跑,给我回来……”
鸳鸯和琥珀目瞪口呆的看着环三爷抱头鼠窜,心中对赵姨娘升起无限敬佩。
跑到正院,贾环停步,抚平衣襟理顺额发,风度翩翩的走进去。院子里的奴才们看清来人面孔,膝盖软得跟面条似得,不由自主的跪下磕头,脸色一个比一个苍白,表情一个比一个惊恐。
把太太整成一具腐烂的行尸,如今谁敢掠环三爷锋芒?嫌日子活得太长?
厅里气氛正好,宝玉眉飞色舞的说着什么,逗得贾母、黛玉、探春咯咯直笑。贾政听说贾环要来,找了个借口离开。不得不承认,他心中到底怕了这个庶子。
“老太太,环哥儿来了。”秦嬷嬷掀起门帘回禀。
屋内的笑闹声戛然而止,热烈的气氛转瞬冻结。
贾环施施然进门,挑眉道,“哟,怎见我一来就都不说话了?刚才说什么呢?也叫我笑上一笑。”
宝玉憋红了脸,呐呐难言。
贾母见他如此惧怕庶弟,心里暗叹,面上却强笑道,“都是些小孩子的玩笑之语,忒浅薄幼稚,不听也罢。环哥儿快坐。”
待贾环坐定,她继续道,“季先生与你性格相左,却是我没有料到的。你别担心,咱再另请一位大儒就是,只不过京中大儒皆以季先生马首是瞻,他不收你,旁人恐也不敢收的,还得去外地寻。你且耐心等上一段时间。”
黛玉目露疑惑,探春却低下头,用绣帕遮掩唇边的讽笑。
贾环捻了一块凉糕慢慢嚼着,摆手道,“不用找了,今日三王爷已喝了我的敬师茶,明天辰时便去他府上听课。”
探春唇边的讽笑僵住,贾母表情万分错愕,宝玉跟黛玉却是艳羡至极。
“环哥儿好大的福气。”黛玉轻柔的嗓音中满含憧憬,“三王爷三岁会作诗,六岁便能写出叫姚老先生惊叹不已的骈文,九岁作得策论夺得当科状元之位,现如今虽刚及弱冠,论起才学,却是连京中最富盛名的三位大儒也要自叹弗如的。”
宝玉连连点头,毫不掩饰自己对三王爷的倾慕。
贾母抖了抖唇瓣,强装欢喜道,“都说三王爷性情孤高淡泊,虽面上和蔼,却是对谁都不冷不热不远不近的,尤其是世家子弟,得他一个青眼比登天还难。环哥儿真是好造化!是三王爷亲自教导还是使人来教?可问清楚了?”
“亲自教。”贾环微微一笑,眉眼间暗藏的锋利消失无踪。
“好好好!”除了叫好,贾母当真无话可说了。
姚氏一族最出名的不是才学,而是他们调教人的本事。偏他们从不肯收豪门望族子弟,哪儿贫瘠偏远就往哪儿去,一介乡野村夫也能栽培成饱学之士。姚老先生,也就是三王爷的外祖父,五年前拉了几百箱书籍前往北夷蒙昧之地教书育人,不过三年,北夷便出了一名探花,数十位二甲进士,且全部辞去高官厚禄,自请回北夷治理家乡。
从那以后北夷民众顺服,政治清明,再无叛反之事发生,令皇上十分开怀,而姚老先生又带上几百箱书籍,不知往哪个蛮荒之地去了。
贾环脑子本就绝顶聪明,再交由才高八斗的三王爷调教几年,该成长到何等地步?若他还对贾府半点好感也无,凭他六亲不认的性子,贾府会落到何种下场?
贾母只觉胸口一阵接一阵的绞痛,红润的嘴唇眼看着青紫起来。
秦嬷嬷首先发现异状,忙搀扶她躺下,使人赶紧去请大夫。
好端端的说病倒就病倒,宝玉三人吓了一跳,忙围拢过去查看情况。贾环想着若自己挤进去问候两声,没准儿能直接把贾母气死,便拍了拍衣襟上的糕点渣,踱步离开。
翌日辰时,天空才泛起鱼肚白,贾环便被曹永利接到晋亲王府。
书房十分宽敞,摆设朴拙而富有意境,统共四面墙,其中三面被满满当当的书架占据,另一面带窗的位置并排放着两张桌案。三王爷正倚在桌边看书,听见脚步声立即抬头,抿直的唇线不自觉上扬。
“见过先生。”贾环笑嘻嘻拱手。
“不需多礼。”三王爷握住他手腕拉到自己身边坐定,语气严肃,“我们这便开始吧。”
“这么快?不训诫两句?”贾环挑眉。
三王爷想了想,问道,“你为何读书?”
那绝逼不是为了大庆之崛起而读书。贾环讪笑,老老实实答了,“为了不被人随意践踏;为了保护我最珍视的人;为了活的自在,有衣服穿,有银钱花,有肉吃。”
听到最后一句,三王爷忍俊不禁,摸摸少年发顶,温声道,“那你就记住这番话,然后认真读书。”话落指着三面书墙,“你肚子里那点墨水,临到乡试、会试、殿试的时候便完全不够看了。还有一年半就到乡试,你得把北面的书全部读完读透,剩下一年半,把西面跟南面的书参悟个七七八八,那就差不多了。”
贾环目光呆滞的看看两米多高的书墙,,再看看面带鼓励的青年,忽然把脑袋一垂,砰砰砰的撞桌子。三年参透上万本书,简直杀人不见血。
三王爷忙把他拉进怀里揉搓微红的额头,笑得直喘气,“别担心,苦功要下,捷径咱也要走。这几个箱子里放着乡试、会试、殿试有可能主考的官员的资料,他们喜欢的文体风格,字迹,你都要一一学来。他们曾经的得意之作,你也要一一拜读,如此才能投其所好。”
说话间,曹永利使人抬进四口大箱子。
贾环干脆利落的起身,摆手道,“你忙吧,我先走了。”
三王爷一把揽住他蜂腰,笑得简直停不下来,安抚道,“没想到环儿也有怕的时候。乖,好生坐着读书。看上去数量惊人,不知不觉也就读完了。”
贾环无法,只得重新坐下。
三王爷取出一本字帖,语气慎重,“旁的字体练个七八成功力也就罢了,这瘦金体却得花十分功夫。”
“为什么?”贾环偏头看去。
三王爷咬着他嫩白圆润的耳垂,低语,“父皇年老体衰,精力不济,这几届的举子,不看才学,只看字迹。字迹最佳者赐状元,次之赐榜眼,再次则为探花。而瘦金体是他最中意的字体,若写得令他眼前一亮,状元之位手到擒来。这事连你带我只五人知晓,切莫声张出去。”
贾环点头,并不询问是哪五人。
三王爷捏住他下颚,凑近了说话,“既在我手里读书,解元、会元、状元便一个都不能落下。若丢了我的脸,回来家法伺候。”话落指了指书桌上的大花瓶。
贾环定睛一看,好么,从赵姨娘那儿要来的藤条正明晃晃的插在里面呢,心中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忍不住用额头撞了撞青年额头,惹得他大笑不止。
从窗外远远看去,俊美无俦的青年将纤细漂亮的少年紧紧抱在怀中,两人耳鬓厮磨玩闹嬉笑,画面说不出的温柔缱绻。那本该高高在上,疏冷淡漠的青年,周身似撒了阳光一般灿烂,令人移不开眼,又令人万般渴求能获得同样的对待。习侧妃咔嚓一声捏断金丝甲套,脸色铁青的离开。
65六五
日落西沉,贾环终于从书山书海中解脱,煞白着脸,踩着虚浮的脚印跨出王府。
“今日制定的学习计划还有小部分未能完成,明日提早一个时辰过来,往后的授课时间都改为卯时。”三王爷亲自将少年送到大门口,严肃交代。
贾环闻言被台阶绊了一下,忙稳住身子一脸怨气的看过去,“卯时,岂不是要占用我早晨练武的时间?”
“练武的时间要么取消,要么缩短,要么挪到晚上。乖,一切以学业为重。”三王爷拍拍少年脑袋,笑得风光霁月。
贾环偏头躲避,语气很是不解,“你不是晋升亲王了么?怎么都没正事可干?卯时你要上朝吧?”
“我没告诉你吗?因被盗匪重创留下许多暗疾,没个两三年怕是好不了,故而我已辞去朝中职务,待在府中安心静养。再者,教导你也是正事,且还是我目前最大的正事。”三王爷微微一笑。
贾环之前给他用了掺杂自己精血的丸药,莫说暗疾,就是绝症都该治好了,哪里不明白他话中暗藏的意思。看来是因为风头正盛,使一招以退为进博取皇帝和太子的信任,还能在蛰伏期间暗暗筹谋布局。
谁说三王爷性情疏淡,品德高洁,不好名利来着?简直太会装了!
贾环冲他竖起一根大拇指,跳上车绝尘而去。
三王爷扬手叮嘱,“明日陪我用早膳,我叫大厨准备了许多你爱吃的菜肴,都是御膳房的水准。”
贾环掀开车帘回了一句‘这个可以有’,还挑了挑斜飞入鬓的眉毛,表情格外鲜活灵动,惹得三王爷朗笑不止,在门口站了许久才面带愉悦的跨进府门。
三王爷向来不好女色,府中只一正妃,两侧妃,外加两侍妾。正妃前不久逝去,府中暂由习侧妃做主,贾侧妃不知因何缘故完全失了宠,成了个可有可无的摆设。
贾元春坐在习侧妃下首,等待王爷前来偏厅用晚膳。病了一两个月之久,她明显消瘦很多,身上衣服空荡荡的,往日十分姿色已丢了十分,又添两分憔悴、两分愁绪。
习侧妃一边饮茶一边不着痕迹的打量她,忽然开口,“妹妹,你对你那庶弟可有了解?他是个怎样的人?”
贾元春心尖微微一颤,扯起笑容正准备敷衍,却不想三王爷踱步进来,语气冷沉,“环儿如何与你一介后宅妇人何干?”
这分明是暗指自己惦记外男不守妇道呢。习侧妃手一抖洒出些许茶水,当即烫的手背通红却不敢叫苦,忙行礼告罪,直言自己并无他意,不过府中来了客人循例问一问罢了。
三王爷深深看她一眼,摆手道,“用膳吧。”
三人围着餐桌落座,用膳时除了碗碟的碰撞声,再无其他响动,显得格外冷清幽寂。食不言寝不语,这本是府中常态,然而想起与环儿一同用膳时的欢声笑语,轻松愉悦,三王爷渐渐觉得味同嚼蜡,放下碗筷,用绿茶漱了口就要离开。
“王爷,听说从今天起,您便要亲自教导贾环读书?”习侧妃声音急切。
三王爷转头朝她看去。
习侧妃定了定神,娇笑道,“王爷既收了贾侧妃的庶弟,也不该忘了妾身也有一嫡亲的弟弟需要教导。教一个是教,教两个也是教,不若都收了吧?我那弟弟今年十四,也刚中了秀才,与贾侧妃的庶弟年龄相当学识相当,正好为伴。”
三王爷盯着她目光深沉。
习侧妃心跳渐渐加快,鼻尖也出了一层冷汗,正不知该如何继续,贾元春忽然开口,“姐姐说的是。教一个是教,教两个是教,教三个,不也是教吗?妾身还有一位嫡亲弟弟,才学亦是不差,能否拜王爷为师?毕竟都是妾身的弟弟,一个为嫡,一个为庶,不好提携庶子打压嫡子,叫太子知道了不定怎么误解王爷呢。”话落,她微微皱眉,仿佛很是担忧。
太子气量十分狭小,因嫡子之位来的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且出了大皇子谋逆之事,最近动不动便将嫡庶有别挂在嘴边,好似这样便能令自己更理直气壮,更压得住众位兄弟。三王爷此举若传入他耳内,确实有可能招致不满和猜忌。
三王爷微微一笑,道,“环儿虽是庶子,可也是本王的救命恩人,纵使本王对他千好万好,旁人又能说些什么?你们若闲得发慌便待在房里抄抄女戒绣绣花,母家的事莫管得太宽,须知有句话说得好,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不可收回的。”话落甩手离开。
等他走远,贾元春像没了骨头,瘫软在椅背上。凭王夫人作下那些事,足够摧毁她闺誉,也足够膈应王爷一辈子,她如今不奢望得宠,只但愿能护住宝玉,为他铺一条锦绣之路,故而冒着令王爷不喜的风险说了那番话,终究是白费功夫。
在她心中,贾环只是个小小庶子,却忘了对方还曾救过王爷的命。王爷待他好是理所当然,待他不好才要被人诟病。
沮丧、疲惫、挫败、绝望……种种负面情绪萦绕不去,几乎快要压断她单薄的脊梁。
习侧妃用帕子裹住红肿的手背,起身离开,走到门边意味深长的开口,“妹妹,你可得把那庶弟看牢了,小心哪天爬到你头上作威作福。”
早爬上去了,不需你提醒!贾元春垂头惨笑。
贾环坐在晃晃悠悠的车厢内,眼皮子逐渐沉重,却不想马匹忽然扬起前蹄嘶鸣,惯性将他狠狠抛出去,撞的七荤八素。
“发生什么事了?”他掀开车帘询问,却见五王爷端坐在一匹高头大马上,正垂首朝他看来,稽延立在车前,与哑巴兄妹对持。一个佩刀的八尺大汉与两个握匕首的三寸豆丁较劲,场面十分滑稽,惹得街上行人嘻嘻哈哈的指点。
贾环恨不能一脚把五王爷踹飞,面上却扯开一抹谄笑,拱手问道,“贾环见过五王爷,不知五王爷拦住在下去路所为何事?”
“没啥事,请你去玩。”五王爷大手一捞,将少年抱坐在自己身前,打马离开。
哑巴兄妹丢下稽延狂追,眨眼就跑得无影无踪。那闪电一般的速度令稽延膛目结舌,暗暗叹道:连身边两个小童都有如此身手,贾环其人确实不简单,还是三王爷眼力更胜一筹!想罢翻身上马,直往寻芳阁去。
到得寻芳阁的时候,月亮已爬上树梢,贾环被五王爷夹在腋下噔噔噔上楼。老鸨见他来了连忙躬身引他入内。厢房里坐满了人,都是京中数得上名号的纨绔,个个身边搂着一二美女调笑,放纵淫靡之气扑面而来。
五王爷将少年扔到软榻上,自己紧挨着坐下,狂放一笑,“今晚叫你看场好戏。”
“还请王爷放在下回去,明日一早在下需得去晋亲王府读书。”贾环垂头拱手。他今日穿了一件纯白儒衫,修长的眉毛微微蹙起,苍白的皮肤透出一股病态,很有些孱弱书生的样儿,此刻再露出惊惶难安的神色,更显得迂腐无能。
滕吉几个见了就觉得厌烦,想不通这样的人怎会叫五王爷牵肠挂肚。
五王爷仿佛没听见似得,揽住他肩膀,将一杯酒强硬的递到唇边,“来来来,喝酒,今日不玩尽兴了不准回去!”
贾环偏头躲避,琥珀色的酒液全洒在外袍上,晕开一团团湿痕。
五王爷将他搂得更紧,咬着他耳尖低语,“贾环,别在这儿跟本王装了。你在巷子里玩人的时候,本王在楼上看着呢!能说出‘不疯魔不成活’那样的话,你怎会是个懦弱无能的书生?”
贾环低头沉默。
五王爷勾唇,笑得邪气,“好,你装,可劲儿的装。本王天天缠着你,缠到你露出本性,缠到你发疯为止。看咱两谁玩儿的过谁!”话落又是一杯酒递到唇边,却被一只纤细白嫩的手握住手腕,不能寸进。
五王爷挑眉,又使了三分力,依然无法寸进,继续使力,十成十的功力也无法撼动那看似脆弱到不堪一折的手。对方超出预期的强悍令五王爷不自觉露出愕然的表情。
贾环慢慢,慢慢抬头,眼白悄然爬上几缕血丝,遮住漆黑眼瞳的雾霭已消散无踪,露出内里隐藏的煞气和血光。只一个瞬间,一个眼神,孱弱无能的书生就变得妖气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