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青山村的这座石桥就在县里流传了起来,本来青山村这种偏僻的村长一年来不了几个外人,但自从青山村是石桥的名声传出去之后,每天都能看到一辆架马车停到桥头,开始的时候村里人还了看景似的,出来围观一下,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现在什么样的马车他们也都不稀罕看了,看这些东西还不如看自己家地里的禾苗有意思。
只不过这种现象并没有因为村里人的习以为常而缓解,反而因为石桥的名声远传越远,来看桥的人越来越多。青山村光收过桥费都收了一大笔。
这天桥头来了一辆陌生的马车,当行驶到桥头的时候,马车停下,从车上下来一位,穿着很好的,青年人,这个人下车之后,就在桥头走来走去,仔细的观察这座拱桥。他不仅感叹这设计人的巧妙心思,这种单孔拱桥是完全没有过的新设计,这样来桥面的坡度明显小很多,真是妙呀。
青年看完之后,走上桥面,感受了一下桥面的平整和坚固,碰到村里人的时候,停下来,问村长家如何走。最近偶而会看到来看稀奇石桥的陌生人,村里人也没有大惊小怪,给他指明方向。
不一会儿,村长就带着青年往纪修然家走去。
“修然,这位公子找你,是问石桥的事。”村长进门就把来意先说了出来。纪修然迎出来,把村长他们让进屋里,他仔细的看了一下这个青年,总觉得这个人不是普通人,但是他又不认识,就很谨慎的给人行礼问好。
青年给纪修然还了一礼,坐下喝了一口茶,慢慢的说出自己的目的:“我观那石桥设计巧妙至极,便心生向往,想看一下设计者,探讨一下。”
纪修然对他这种说法也不以为勿,毕竟这石桥的设计是经过时间的考验的,是惊艳的,而且明晃晃的摆在那,也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
他把当时画的设计图拿出来,给了青年一份。青年接过来,仔细看了之后,大呼妙,“纪公子,这图纸可否让在下带回好好揣摩一番。”纪修然点点头,并不在意,青年继续说:“在下听说当时造桥的时候,还用来一些稀奇工具,可否也告知在下。”
纪修然了然的看了一下青年,果然是有备而来,不过那些摇臂的设计,他也没打算私藏,拿出来给青年看,并且还解答了青年提的一些问题。
“这些图纸,你都可以带走,只不过不要用来谋私利。”拿来研究探讨什么的,他是没什么意见的,如果拿来谋私利,或者用到不好的地方,他是不同意的,虽然到时候他也没有能力做什么,但是他还是希望和这人说明白,而且他看这人也是读书人,自然有读书人的气节,他答应了就会遵守承诺。
纪修然并不在意这些东西,他没有能力把这些在这个世界传播开,改善这个世界的现状,他希望有能力的人去替他完成,而且他也发现这个青年并不是普通人,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势,就感觉不是普通的读书人,而是长期的经历所积淀下来的自然而然散发出来的气势,这种人不是家里有背景就是自己有能力,不管是哪种,这些东西到了他的手中,都能发挥作用,这样他就满足了。
青年递过一块玉牌给纪修然说:“纪公子,这是我们公孙家的信物,纪公子有什么要求,拿着这个信物去到有这个花纹的店铺都可以给我传信,某一定尽力办到。”
纪修然接过那个玉牌看了看正面的图案,又翻过来看了看公孙二字,点点头。他并不知道这公孙家是什么来头,但是这人敢说这样的大话,看来是大家族,但是纪修然并不怎么在意,他不觉得自己需要求别人什么,但是他还是恭敬的收下这个信物,毕竟这位公子也是好心,他接受这人的好意。
青年走了之后,纪修然就自然而然的把这件事抛之脑后了。
纪修然送走青年和村长之后,想起今天还没看到石靖琛,便带着水和一些吃食去找他,正好他现在没事算是散步,放松一下,沿着门口的那条小路,往山脚走去,他看着周围新长出来的各种花草,心情很放松。
这些都是石靖琛种的,他这一段时间慢慢的在实验的那一块新开出来的地的周围扎上了栅栏,这一段时间因为村里人对纪修然新的种植方法很好奇,时常会有人在这块地方转悠,石靖琛怕有人使坏,就把这块地围了起来,而且石靖琛在周围还种上了一下野蔷薇,这些野蔷薇的花茎上都有刺,可以加强防护。
山脚下那一圈地方也被石靖琛种满了刺藤,这种刺藤结的果子和菠萝味道相似,他以后可以用来酿酒。山脚下到试验田直接的那些地方,石靖琛从上山挖了几株野枸杞种上。
现在这些都已经长成一定的规模了,石靖琛还把之前纪修然说的要种的野菊花和罗布麻都种下了,现在也都已经长出了了。
纪修然到试验田里面看了一下,发现种下的红薯和玉米长势都很好,而且也没有杂草和虫子,石靖琛每天都会到地里转一圈,有杂草他就顺势拔掉,有虫子就抓掉了,他对这几亩地里的庄稼很用心。
纪修然看过之后,就继续沿着小路往前走,他听到前面有喧哗的吆喝声,看来他们正在工作。
纪修然很快就来到他们工作的地点,石靖琛带着村里的几个年轻人,正在挖坑挖的热火朝天,这是纪修然要的荷花池。
他这几天已经把莲子处理好,泡到温水里育苗,过几天就能发芽了,这样等池塘挖好之后,正好可以把莲花种上,这样几个月之后就有荷叶饭吃了。
纪修然在边缘站稳,石靖琛看到他过来之后,就停下手中的工作,爬上来,走到他面前。
纪修然把手里的东西递给他,说:“休息一下吧,我给你们带来一些吃食。”
石靖琛顺手接过来,对着挖坑的人喊道:“休息一下。”
几人听了都停手,爬到坑边,坐下,王大柱走过来拿起石靖琛倒好的水和吃食分给其他人,顺便对纪修然说:“辛苦修然给我们送吃食了。”纪修然笑了笑道不用这么客气。
其他人拿到吃食和水自动找了一个离两人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坐下吃。
这几个人都是平时和石靖琛关系很好的兄弟,有这样的表现并不是因为其他,而是自动给两个人留出独处的空间,不想吃狗粮。
纪修然两人对于这种情况已经习以为常,并不会感觉尴尬,一脸平静的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纪修然拿出自己随身带着的布巾,递给石靖琛让他擦汗。石靖琛没有接,而是稍微弯下腰,让纪修然给他擦,纪修然看到他双手都占满了,也就顺势给他擦了一下,这个动作恰好被其他人看到。以徐二虎带头的几个年轻人看到他们两个这么亲密的互动,都发出善意的哄笑声。
王大柱看到两人这么和谐的相处,心里高兴的很,脸上也露出欣慰的笑,之前他还一直担心两人的关系,现在看来都是多余的。
纪修然很淡定的给石靖琛擦完汗,把布巾收起来,全程脸色都没有变一下,这几个人和石靖琛的关系好,纪修然和他们也都混熟了,平时他们看到他和石靖琛有什么亲密的举动,都会这样起哄,次数多了,他早就习惯了,反正这些人也没有恶意。
“我一路过来看到田里的庄稼长的都很好,我看这池子也挖的差不多了,也不需要特别赶工,你注意不要累到自己,晚上早点回家,我给你做喜欢吃的红烧肉。”纪修然看着石靖琛被太阳晒的黑红黑红的胳膊和脸,有些心疼的嘱咐着。
“好”石靖琛温柔的看着纪修然,感受着来着他的关心,心中愉贴的很,整个人周围都洋溢着一股柔和。纪修然自己也许没意识到,每次他面对石靖琛的时候都会发自内心的关心,其实对于他来说这是很难得的事情,他这人看似温和好相处,其实骨子里有些冷情,并不是温柔体贴的人。就因为这样,他随时表现出的一点关心,才显得那么的难能可贵,石靖琛当然明白纪修然是怎样的人,也同样知道他的关心是怎样的珍贵,所以他更加珍惜。
纪修然陪着石靖琛休息了一会儿之后,等他们再次开工之后就想回去,篮子和水壶石靖琛没让他带走,说是等他回去的时候带回去就是了,纪修然也没和他争,自己空着手往回走,他没有从原路返回,往另一条路回去,沿着河边往桥头那边走去,桥头大榕树下坐了很多的村里的大娘婶子,在那里边做女红边聊天。那个地方已经变成了村里人新的聚集地。
坐在树下的周大娘看到走过来的纪修然,停下自己手里的活对着他说:“修然,你又过来溜达呀。”
“是呀,溜达溜达身体好,大娘婶子在这里乘凉呢?”
“是呀,这个地方凉快,又干净,我们都喜欢在这里坐坐。”旁边的吴婶子也停下来,和他说话。其他的几个婶子也停下来附和着吴婶子的话。
纪修然和她们各个点头问好之后就继续往前走。
纪修然走远之后,几个婶子开始说起他的事,“多好的孩子呀,还有秀才功名,可惜呀”
“你可惜啥,人家过得好好的,有啥可惜的。”
“我不是觉得没能给我侄女说一下亲,可惜嘛。”
“确实呀,你一说我也觉得可惜,我娘家的侄女也和修然年龄相当。”
“就是呀,话说二牛也是个好小伙,还有一身打猎功夫,也可惜了。”
旁边的周大娘听到他们越说越离谱,翻了翻白眼,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家的侄女多好呢,根本配不上人家修然,石靖琛都比不上,“你们快别说了,人家二牛和修然现在过得多好,如果没有二牛,修然能不能长这么大都不知道呢,而且我看他们两个现在过得就挺好,你们也别在这里说酸话。当初修然病的起不来的时候你们怎么不这样说。”
“我们知道的,只是随便说说。”几个婶子连忙收住话头,继续低头干活。
纪修然从桥头的小路上绕到大青山就山脚下,然后从另一边绕到家门口。到家之后他把之前边走边想的计划记下来之后,就去厨房给石靖琛做红烧肉。其实石靖琛并不挑食,只要是纪修然做的什么都喜欢吃,只不过相对而言,更喜欢肉食,而这些肉中,他最喜欢的又数红烧肉,只是很微小的差别,还是被纪修然发现了。
纪修然做完饭的时候,石靖琛正好回来。一家人围上桌开饭。
第 37 章
忙过一阵的曾君辉终于抽出时间,坐着马车来到青山村,到了石桥的地方,忍不住掀开帘子往外看,之前他也听说了纪修然设计建设了一座石拱桥,很不简单,这次过来是他大年初一过来之后,第一次来,这座新桥修好之后,他还是第一次看到,他仔细的看了一下,确实如此,很惊艳的设计,和他以前见过的石拱桥都不一样。
对于这座桥,他是很欣喜的,有了这座桥之后,他以后做生意就更方便了,之前他来着运粉条什么的,都要从三里外的李家庄走,而且给纪修然送东西的时候也很费劲,现在就方便多了。这次来的时候他还给纪修然带来了二十多坛的酒,纪修然之前给他带了一个口信,让他帮带一些烈酒,纪修然要开发新的酒品。对于纪修然的要求他都会很重视,他也很期待纪修然整出来的新东西,这一次过来,除了送东西之外,还想看看纪修然有没有新点子,这一段时间除了新做了两种糖之外,酒水和粉条都是在消耗上年剩下的库存,而且照这样看了,他剩下的库存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对他来说这些都不够,急需新点子撑门面。
曾君辉坐着马车来到纪修然家门口,还没进门就开始大声喊上了:“修然兄,我来了,你可要拿好东西招待我,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好东西。”
纪修然这时候刚下了课坐在院子里面喝茶休息,听到动静就走出来迎接他,看到他跳下马车兴奋的边走边炫耀,得瑟的样子简直没眼看,回想起初见面是的那个拿着折扇的风流公子,再看看这一脸得瑟的逗比,这画风转换的让人无力吐槽。
纪修然尽力忽视自己内心的波动,平静的对曾君辉说:“曾兄,好久不见。”
“哈哈,修然兄,好久不见,看我给你带的东西”说着指了指后面的那辆马车。
纪修然看过去没看到特别的,问:“什么好东西?”
“就是那辆马车呀。还有马车上的东西。”曾君辉一脸得意的对纪修然说。
纪修然听到他的话,眼睛一亮,马车这东西确实是好东西,之前他还想着要买匹马养着呢,可惜这种战备物资朝廷把控的都很严格,他这个小小秀才根本没门路买到,没想到曾君辉这次竟然给他带来了一匹,这个礼物到真的很合他的心意。
“曾兄,谢了,确实是好东西,今天我做几个好菜,怎么喝一杯,我这里还有一瓶好酒。”纪修然心情好,自然也不会亏待曾君辉,曾君辉听到纪修然要好好招待他,自然也很满意,自己费了那么大的劲弄来的好马还是很值得的。
把身后的那辆马车赶去后院,车上的酒要卸到后院,纪修然看着车夫把马匹赶到马厩里面安顿好,才放心的回到前院。幸好之前他有心买马,专门建造了一个马厩,心想没有马养也可以当仓库使,现在就派上用场了。
纪修然心情好,破天荒的给曾君辉泡了一杯自己炒制的新茶,石靖琛给他从山上采来的这些茶,都是老树上的,虽然炒制的手法不熟练,但是成品的品质还是顶级的,比起茶庄里的那些极品绿茶也不差多少。
泡出来的茶,茶汤清亮,茶香四溢,曾君辉端起杯子,放到鼻子下闻了闻,闭起眼享受了一下,然后才轻饮了一口,霎时间茶香满口,喝下去之后,茶香从咽喉蔓延到全身,忍不住舒服的慰叹一声,“好茶,只不过你这炒茶的火候减了不少分呀,哎呀呀,真是暴殄天物,你要是把这些茶给我,我找人帮你炒制,肯定能制出超级精品好茶,和贡茶也不差了。”曾君辉享受完了之后就开始挑刺。
纪修然听到听的话,就翻了一个白眼给他,当他听不出他的话里有话呢,不过敢嫌弃石靖琛的手艺,就算他有多余的茶叶也不给他。
“纪兄,我们是好兄弟嘛,对不对,那你一定很够义气,所以……”曾君辉点了点茶杯,给了纪修然一个眼神。纪修然看他这么得瑟的样子,根本不想理他。
“今年的茶已经过了季节了,你要是想要只能等明年了,不过这些茶的数量有限,给你的数量也有限,你要有心理准备。”
“哎呀,和你做生意,就是这样,什么都是限量的。”
“你如果有意见,可以不要,我不会介意的。”纪修然看他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样子,就有些牙痒痒。
曾君辉一听他的话也不敢再造次了,他现在店里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从纪修然这里来的,而且以后他还想从他这里再弄些新鲜东西呢。他可不敢得罪,自己的大合伙人。
“修然兄,最近有没有什么新的赚钱点子?这都半年没出新了,我的店铺一直吃老本,再这样下去可不行啊,我们想着是合伙的买卖,你可要上心一点啊,有钱大家一起赚。”曾君辉边品茶边说出自己的来意,两人这么熟悉,他也就没有拐弯抹角的,而是直接就说。
纪修然沉吟一下说:“最近我一直忙着学业和学堂的事情,没有顾及到你那边,好点子也不是那么容易想出来的,不过我答应你,这一段时间好好想想,等有了就给你传信,你也不要急,饭要一口一口吃,钱要一点一点赚,稳妥点才好。”
曾君辉听了他的话点点头,算是认同他的观点,这一段时间他确实有些急躁了,总是想着一口气吃成大胖子,今天听到纪修然的话,才猛然反应过来,之前自己确实有些冒进。之后两人又交流了一下开店经营的事情,然后纪修然就拿出好酒好菜招待了一下曾君辉。
吃饱喝足的曾君辉打算回去继续奋斗,这次虽然没有新东西给他带走,但是临走的时候也没有空着手,把纪家院子里晒着的笋干,菜干和菌菇都带走了一大部分。气的纪修然很想和他绝交。
纪修然把曾君辉给他带来的那二十多坛烈酒做成桃花酒,这个时节他上山的几株桃花都开了,过几天桃花就谢了,曾君辉送来的正是时候。纪修然把桃花采下来,放到酒里,然后把做好的酒坛子埋到地下储存。过几天等其他的果树开花了,他还要做其他的酒,他山上有很多的果树,有梨树,杏树,都可以做成花酒。
石靖琛已经把荷花池挖好了,放好了水,池子边上的那个亭子,石靖琛也给纪修然搭出来了,纪修然把发芽的莲花种进去。
纪修然让石靖琛帮他捉了一些鱼苗和小虾扔到荷花池里。
他忙完这些之后,他开始忙之前一直计划的事情。他让石靖琛带着他在最近的几座山头里面考察,想在这些里面找一处独特的风景。现在他们村里来往的人都是因为石桥,而等石桥的新鲜感过去之后,他们村子又要恢复以前的冷清,这对他们村子和纪修然来说都不是好事,所以他想打造一处青山村独有的风景,这样才能有吸引力,这样到时候青山村发展起来才有筹码。到时候他们村子发展起来之后,他以后办学院才能吸引到学生。
他这里有几个山头上都有竹林,这里的山上都有,竹林虽然很美,但是在他们这里就不是特色风景。
其实他们这里的气候很好,山上的树多花也多,春夏两季花开不落,很美,但是因为没有人工打理,都不成规模,就没有那么惊艳了。他这两天一直和石靖琛在周围的山头上转悠,虽然觉得很多山头的景色都很美,但却没有找到那个自己心目中的最有特色的地方。
他和石靖琛带着几个村里人一起沿着大青山上山的路往山上走,大青山是一个山脉,有一个个的山峰组成,之前他跟着石靖琛已经把外围的山头都走了一边,都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风景,这次又从另一边上山,这条路平时很少走,路很崎岖,爬到一个相对平缓的坡上的时候,纪修然就也累了,幸好这段时间他跟着石靖琛爬了很多山,现在才能坚持这么长时间,石靖琛看他确实累了,便停下说:“休息一下”,其他人也没意见,都随便找个平坦都地方坐下,拿出水喝了起来。
纪修然知道石靖琛是为了照顾自己才要求休息的,对着他笑了笑,也找到一个地方坐下,拍拍身边的位置,示意石靖琛过去坐,石靖琛坐过去坐下。纪修然对他说:“三哥,这个地方你之前来过吗,前面有什么你知不知道?”
“没来过,不清楚”石靖琛平时都是往深山里面走,外围的山头猎物稀少,他很少往这边来。其他几人也都没有来过这边,这个山头上面没有猎物,野菜野果也很稀少,最多就是山石,平时真的很少有人会来这。
纪修然见状也不再说话,安心休息,时不时的看看周围的风景,他无意中往左边则了一下头,发现来不对劲的地方,那边草丛中好像有一条路。他站起来往那边走过去,石靖琛也跟上去。
这条路太隐蔽了,也不知道多久没人走过了,杂草丛生,而且各种灌木和树藤茂盛的生长。走起来有些费劲。
几人一路走来,没发现什么特别的,但当转过一个山壁看到前方的空地和矗立着的百年古树之后,他们都被看到的美景惊呆了。
这个平坦的山顶,就像是被人削平的一样,山顶上除了那一株凤凰木,没有其他树木,从山沿往下看,烟云缭绕,犹如仙境,往远处看,视野绝佳,山峰也影影绰绰的,周围的云雾缭绕,美不胜收,就连远处最高的那出山峰顶的巨石也看的一清二楚。
纪修然高兴的对石靖琛说:“三哥,这个地方这么美,一定能够吸引很多人来。”
石靖琛温柔的看着欣喜的纪修然点点头,他也觉得这个地方很美,以往他对大青山的认识就只停留在可以提供丰富的物资上,今天才认识的她的美,心中感叹良多。
而且那颗凤凰木看起来应该有百年历史,整片地方,就那么一棵树矗立在山崖边上,到开花的季节,火红一片,肯定风景如画,也是此处特有的风景。
……
山里的野果子已经陆陆续续开始熟了,新一轮的酿酒工作要做准备了,他和石靖琛驾着自家的马车,去了一趟县城,他已经两个月没来了,之前先生给他布置的文章他已经完成,这次要带给先生点评一下的。
席先生这天正好休沐,在自己家里接见了纪修然二人。纪修然把带给先生的野鸡和野兔,一下野山菌都给交给师母,然后就被先生叫到书房里,考教功课了。石靖琛在书房外面等着他。
师母给石靖琛端来一杯茶放到书房外面的石桌上。坐下来和石靖琛说着话:“老席这几天一直盼着修然来呢,之前修然带给他的书,让他看的废寝忘食的,吃饭的时候也不放手,和魔怔了一样。”石靖琛安静的坐在那里认真的听着。
师母也知道石靖琛的性子,也没想着要他给她什么回应,继续说道:“修然是这些年来,老席教过最有天赋的学生,老席对他的期望很高的。”石靖琛同意的点点头,修然确实很聪明,以后肯定有出息。
纪修然被摧残一顿之后,出来就看到这样的一幕,师母坐在那里不停的说,石靖琛坐在对面认真的听,却一句话都没有,事实偶然小幅度的点点头。
看着看着他就噗嗤的笑出来声。石桌旁的两人听到声音都看过来,才发现已经这样和谐的聊了一个多时辰了。
时候不早,纪修然和石靖琛也没有留下来用饭,赶紧告辞出来,去买东西,今天他们还要赶回去。
买齐了酿酒要用的陶瓮和糖,又买了一些米粮肉菜,一些点心零食就打道回府了。
当时建房子的时候,纪修然就让石靖琛帮他建了一间大地窖,空间足够放一百个大陶瓮,家里之前就有十五个,这次他又买了二十五个,先用着,不够再来买就是了。
纪修然回去之后,把大青叫到跟前。这时候刚下课的大青,已经做完了作业,和小伙伴一起在纪修然家旁边的空地上踢藤球玩。这个藤球也是纪修然给他的,还把足球规则交给他们,现在这种踢藤球的游戏是青山村的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
特别是那些在小班的这几个孩子,每天放学之后,都会约好到这块地方踢球。纪修然当时做好这个藤球的时候,就顺便把这块场地整理了一下,还在两边给设了一个简易的球门。这块地方就成了这些孩子的足球场。
纪修然是想着让他们锻炼一下身体,毕竟以后参加科举的话,也是需要体力的,不想以后这些孩子像原主一样,因为身体原因而在考场上一命呜呼。
大青被叫回来的时候,正在球场上驰骋,一头一脸的汗,纪修然拿了一个布巾给他,让他擦擦汗,然后休息一下,等他气喘匀了,才和他说事。
“青云,你组织一下你的那些小伙伴,去我的那座山上帮忙摘果子,十斤两文钱,注意烂的坏的不要。”
“小叔,我知道了,我一会儿就去给他们说。”
“好,你自己摘的果子也可以到我这里领工钱,你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去摘,去吧,记得汗下去再去河边洗澡,别去水深的地方。”纪修然最后交待了两句,就把人放走了。
大青出去之后就把话传给了各个小伙伴,回家之后他也告诉了姐姐和弟妹们。几个小孩也都说要去山上摘果子。
这些小孩第二天下午没事之后,就带着箩筐集合在纪修然门口,石靖琛带着他们去摘果子。
二红太小,走路磕磕绊绊的,大红就抓着她的手带着她走。到地方之后,石靖琛告诉他们要摘的果子和摘的时候注意安全,就让他们自己行动,他不放心二红,就把二红带在身边,让大红自己去别的地方摘。孩子们的工作效率还是蛮高的,这个时间果子成熟的还不是那么多,不一会儿就摘的差不多了,石靖琛又把人带回去,一一过秤。
纪修然之后又把收野果的消息放出去,和去年一样的价钱,只要有人送来他就收。村民这一段时候没事的时候就去山上采摘野果,送到他那里买。
这样终于凑齐了五个陶瓮的果子。
第 38 章
闲下来的纪修然终于有时间,思考新的赚钱点子了,就算不给曾君辉,他也要给之前和他一起合伙开制粉作坊的几家人找新的事情做,这一段时间他们的工作都停止了,几家人心里都着急,但是面上又不好表露,每天看到纪修然的表情都有些讪讪的,不知如何开口,看到纪修然都替他们难受。
而且纪修然知道,纪父纪母心中同样焦急,只是心疼他成天忙碌,不忍心催促,纪大哥和纪二哥也是,还为了不给纪修然添麻烦,带头去镇上打短工赚钱,让其他人说不出什么。
纪修然翻看着记忆之书,寻找着能赚钱的法子,手工肥皂,pass,没有原料,他这个记忆之书里面记载的手工肥皂是要用油脂和强碱产生皂化反应而生成肥皂,这个时代食用的碱都是从草木灰中提取出来的,哪里会有氢氧化钠这种强碱,而其他的配方,他并没有,这一项虽然赚钱,也只能pass,手工口红胭脂这些也都pass,也一样没有原料,玻璃,pass,他现在还没有那么大的财力能够支持玻璃的研究。十字绣,pass,现在大红的绣工都比这要精美,十字绣在这个时代着实没有竞争力,翻看来翻看去,发现这些手工制品都不靠谱。
纪修然继续翻看吃食,之前都是从吃食上面赚钱,现在看来还是要从这方面想新点子。烘培,酿制,腌制,卤煮等看过去,还真找到几个好点子。一个是泡菜,一个是手工饼干。
泡菜腌制简单,用料节省,很容易上手,而且成品的味道极佳,很容易被接受,只不过比较家常,不适合走高档路线,曾君辉那条销路就不适合了,少不得要重新找销路。
而手工饼干就是专门给曾君辉的店铺想出来的点子,做好了可以和之前的手工糖果一样销售,而且饼干的配方繁多,烘焙方式不同,口感和味道也大为不同,这一个点子就够曾君辉的店铺多出很多的新品种,让店铺的名气更上一层楼。
纪修然把这两种吃食的配方写下来,把手工饼干的那一份放好,等去县城的时候拿给曾君辉,泡菜的那份,拿出来给几家人看。几家人看过之后都同意,现在正是夏天,每家每户都有菜,而且也吃不完,把菜收回来,放到坛子里面做成泡菜,这样村里人每家都能增加收入,他们自己也可以买泡菜赚钱,何乐而不为。而且这泡菜确实简单的很,谁都能学会。
“修然,这泡菜真这么简单呀?”纪父看到纪修然写的制作方法,总感觉不靠谱,问出自己的疑问。
“爹,你不信,我们可以先少做一些试试。”纪修然说,他知道其他人心里也有同样的疑问,只不过不好意思提而已。
“那倒不用,幺儿如果说行,那就是行的”纪母倒是觉得这种方法虽然看似简单,其实是很靠谱的,出声支持自己儿子。
“行吧,我没什么意见,就按照之前的合约来吧,老哥哥你看呢。”纪父说完看向一边的村长。
“行,就按照之前制粉坊的合约来,我们新签一份。”村长表态了之后,旁边的王大柱也同样表示没有意见。
纪修然看他们都同意之后,就让他们去镇上定制坛子,做泡菜特别容易,把菜洗干净晾干之后放到泡好的盐水里面发酵半个月就能吃,不过做泡菜需要的坛子是特殊的,这也是他们这次最大的花费。
几家人在制粉坊的后院挖了一个地窖,可以放一百个坛子,这个生意赚钱之后村里的资金又充足起来了,之前造桥欠的外债也可以还上一些了。
泡菜做起来很容易,几家人很快都集中起来,开始工作,从年轻出完最后一批粉条之后,他们都闲了下来,心里早就着急了,这次又开工,都很积极。
陆续从村里收了五百斤的菜做成十坛子泡菜,然后又去周围的村长收了一千斤做成二十坛,剩下的过几天再做,这样分批做成之后,买的时候可以分批买。
泡菜做好之后,纪修然就带着泡菜和石靖琛一起驾着马车去了县里,先去拜访先生,把带来的东西和一坛子泡菜交给师母,又让先生考校了一下自己的功课,又问了几个学业上到问题,才告辞离开,去飘香楼给曾君辉送信。
曾君辉还是在其他地方忙碌,没有在县城里,纪修然把给他的东西都交给掌柜的,额外还送给飘香楼几坛子泡菜。他虽然说泡菜的销售指望不上曾君辉,但是也没有完全放弃这条线,给飘香楼留的几坛子就是想试一下水。
飘香楼的掌柜也是人精,知道纪修然和曾君辉合伙做生意,拿出来的都是好东西,所以他收到几坛子泡菜的时候很慎重的品尝了一下,还拿出来给楼里的客人试吃,反响还不错。
曾君辉收到消息的时候,还额外的收到掌柜的信息,对这个泡菜推崇不已,曾君辉是很信任这个人的,听了他的提议,很快就和青山村签下了泡菜的购买契约,每个月先要五百斤。这个泡菜虽然味道好,但是太普通了,所以不能走高档路线,他可能是要放在飘香楼买,所以一个月五百斤也算是比较合适的。
纪修然得到消息之后也很高兴,免费赠送了几个泡菜菜谱给飘香楼。飘香楼的掌柜拿到新菜谱之后,高兴的合不拢嘴,心里对纪修然很尊崇,想着以后这位纪公子的事情都要用心办,不能有丝毫怠慢。
几家人也都没想到第一批会这么快的卖出去,拿到银子的时候都高兴的很,对剩下的泡菜的销售也不是那么担心了。
除了卖给曾君辉的这些,其他的他们就拿到集市上散卖,销量还可以,吃过的人都很喜欢,酸辣开胃,回头客很多。这一个月也能买到几百斤。不过毕竟成本低廉,每斤的价格只有6文钱,除去2文的成本,每卖掉一千斤才赚四两银子,虽然纪修然觉得少,那时因为他的起点高,当初一张糖方子就买了一百多两,当然就有些看不上一个月几两银子的进项,但是其他几家人都很满足,以前他们一年能赚到几两银子就可以过的很好了,现在一个月赚的都能抵上他们一年的了。
而且泡菜生意才开始的一个月因为是新食物,还没有被认可,但是接下来的肯定会越来越受欢迎的,他们都自己做的东西很有信心。还真别说,这几家人对形势估测的很准,第二个月开始,飘香楼的订单就加大了两倍,上半月的订单增加到一千斤,还交待月中会在下一份订单。
他们在集市上的零卖生意也开始火爆起来,天气越来愈热,很多人都没有胃口,吃了这个泡菜之后,都觉得吃饭都有滋味多了,而且一个怀孕的妇女,一直吃不下东西,吃了泡菜之后孕吐都减轻了,就这样,泡菜的名声就传出去了。生意自然就越来越好。
这第二个月就一下卖出去三千斤。
有了收入之后,纪修然就和村长说起建桥头市场的事情。现在条件有限,他也只是想在桥头那片空地上整理出一片空地,搭几间草棚子,划分出摊位,每个去摆摊的收一文钱的摊位费,先把市场的雏形弄出来。之后赚钱多了之后就可以考虑在大青山山脚的那一片建几个住宿小院子,到时候来游玩的有钱人就可以租来住。
计划要慢慢来,他现在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让村长找人把这片空地整理出来,搭起棚子,然后鼓励村民到这个地方摆摊。
这建立市场的点子并不是纪修然想出来的,而是村民自发行为,这一段时间来他们村里看石拱桥的人越来越多,才开始只是有人过来找村里人要水喝,渐渐的村里有空闲的人就在桥头摆了一个小摊买水,其他人看到有的赚,就都开始跟风,慢慢的就形成了规模,有一天纪修然从县城回来的时候,就发现桥头空地上,村里很多人在那里卖东西,就卖一些绿豆汤什么的,人多就开始混乱,有的人甚至把摊子摆到桥面上了,这样没有组织的小摊小贩行为,对青山村的发展很不利,纪修然当天就去找了村长,对他说了这样下去的危害。村长听了之后也同意管起来,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纪修然才提出建市场的事,村长虽然认同这种方法,但是无奈囊中羞涩,村里还负这外债,根本没钱建这个什么市场。
现在好了,泡菜有了收入之后,建立市场的计划就能实施了。
市场建立起来之后,纪修然让纪父和纪母也去占个摊位卖东西,纪父和纪母也没意见,反正他们现在没事做,去摆摊赚一点是一点,反正只要一天一文钱的摊位费,他们出的起。
就是买什么,他们拿不定主意。其实这个时候买吃食是最容易赚钱的,而且最好是买一些小树解渴的东西,现在才开始,来他们这里的外地人多是来参观石桥的,都抱着一种游玩的心思,所以其他的东西并不会好买,而小吃食倒是可以,特别是消暑解渴的饮品,这些有闲情的人都有闲钱,有新奇的吃食,他们必定会舍得花钱。
纪修然做了酸梅汤,加了陈皮和山楂,口味更丰富,比普通的酸梅汤好喝,生津止渴。他还让纪父每次卖之前都放到井里冰镇一下,除了这个之外,还做了绿豆沙,还做了黄泡子果汁,第一天摆摊的时候,就卖出去了二十杯的酸梅汤,绿豆沙和果汁也卖出去了十几杯,不光是外地人来买,村里的小孩看到好喝的也想喝,家里的大人都觉得不缺那两文钱的就都给他们买了。
村里人看到纪家的摊位真赚到钱了,也陆续有人出来摆摊,买什么的都有,多是买吃食的,而且他们几家人也商量了一下,泡菜也拿出来摆摊,不过他们是单独的摊子,和其他人不一起。有些村民没有什么卖的,就把从山上捡的山珍野味摆出来卖,效果意想不到的好,也卖出去了很多,主要是价格都很合适。
青山村里的人一看,都纷纷回家看看家里有些什么可以拿出来卖钱的,一时间很多摊子上都多了很多的野山菌,野兔野鸡这些。
纪修然把建市场的事情交给村长之后,剩下的就没参与,而且自己的摊子的事情也都是两位老人在管,石靖琛偶尔会给他们送送东西,纪修然是完全没有参与的,赚下的钱他也全都交给两个老人自己分配。纪修然现在手里有几百两银子,这些小钱完全不放在眼里,就当是孝敬老人的零花钱。
纪父和纪母的摊子上的生意渐渐的好了起来,有时候还有些忙不过来,纪母就把刘莹叫来给他们帮忙。刘莹自从来到青山村之后就一直待在学堂后院,很少外出。纪母很心疼这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孩子,她自己没有女儿,就把刘莹当自己女儿一样疼,总是把她叫出来,教她做饭和针线活,这些女孩子应该学的东西。
刘莹也慢慢的没有那么怕生,现在纪母忙不过来的时候就让刘莹给她搭把手,有时候还会让这孩子帮忙看摊子,一天给她十文钱。刘向还因为这事专门找到纪修然表示感谢。纪修然表示刘莹帮他照顾两位老人,他也应该感谢她。两人相视而笑。
第 39 章
他把房子周围的空地都买了下来,他规划着明年送走这批成年班的学生之后,就要扩建学堂,到时候就在现在院子后面的这片空地上新建一个院子,到时候他家和学堂就完全分开。这样也好管理。
这一段时间他把这片地买下了之后,就先进行规划,而这片地有十亩,这一年的时间里他要找人把这块地方清理出来,到时候直接开始建房就可以了。
现在纪修然把他们家这一片的空地都买了下来了,而且很多地都还没有时间打理,他之前弄的十亩地的试验田和山头还都是石靖琛在打理。
开始纪修然买这么多田只是想着要给石靖琛找些事情做,让他有事做之后就不会老是想着往山上跑,他也知道石靖琛是想赚更多的钱,减少他的负担,但是他不希望石靖琛去犯险,就想着多买一些地,把人拴在地里,这样他就没有时间想其他的,而且有了地里的收入之后,他也就不会那么的想着有进山赚钱了。
他知道石靖琛的心思,一直觉得赚钱养家是他的责任,而且希望能够赚钱给纪修然过上好日子,现在修然可以自己赚钱之后,他一度感觉很失落,还觉得自己很没用,纪修然发现他这种想法之后,也没有明确的指出来,而是用这种方法,让他觉得自己是很有用的,他对这个家是有贡献的。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现在已经夏天,往年石靖琛早就没事就往上山打猎了,今年却一直没有提。只是偶尔手痒的时候,才会进山猎一些兔子,解解馋,顺便过一下射箭的瘾。
但随着他们家的地越来越多,石靖琛一个人打理这么多地就有些吃力了。
“三哥,我们现在手头的地越来越多,但是利用率却并不高,我想雇人帮我们打理,你觉得怎么样。”纪修然拿出地契给人看,和他商量请人的事。
“我可以打理。”石靖琛并不想请人,他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忙的过来。
“我当然知道你可以,当时我不想你这么忙,现在你忙的都没时间陪我了。”纪修然故意向石靖琛撒娇。石靖琛仔细想一下,觉得纪修然说的很对,现在两个人都很忙,平时相处的时间大大缩减,确实不是好现象,他要认真考虑一下请人的必要。
“三哥,我们没必要每件事都亲力亲为,能够请人完成的我们为什么不解放自己的双手呢,而且我们并不是放手不管,大方向还是要我们自己把控。这样我们既可以赚钱,有不会很累,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不是很好吗”纪修然继续说服他,石靖琛想了一下,觉得纪修然的话很有道理。点头同意了。
“我想了一下,这山上的事情就交给大哥和三弟四弟他们,实验田我们还是要自己照顾,其他的一些荒地要交给王二他们几个,而整理新地的事就交给你,你找村里人帮忙,如果人手不够也可以去大石村雇人。”纪修然说了一下请人的想法。
石靖琛没想到纪修然会想着要把家里的几个兄弟请过来。“请大哥他们是不是不妥?”如果让纪家的两个兄弟知道会不会觉得纪修然不够意思,破坏兄弟感情。
“没事,现在我们村里不是有桥头市场了吗,我早就想好让大哥和二哥去摆摊了,到时候他们那还会在意这些,而且村里人现在几乎每家都占好摊位,每天都忙着摆摊都事情,我们雇人可能没有以前容易了,没人的话,我们只能去别的村子雇人,去别的地方就不如去大石村了,那里毕竟容易了解情况。”雇人也要谨慎,谁也不想雇到那些好吃懒做,偷奸耍滑的人。
“好,听你的。”石靖琛当然也希望大石村的人能够过好,而且大哥,三弟,四弟他们几个在山里长大,对山地的打理,肯定很有经验。而且就算不会他也可以教会他们。自己生活的好,而看到家人还在受苦,心里很是不是滋味,这样多少能够帮家里一把。
起码能够攒一些钱给几个弟弟娶媳妇。
自从纪修然和石靖琛结契之后,两家人就像是真正的亲家一样的来往,纪修然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也都会给石家送节礼,而平时石家人也会送些山珍野味给他们,两家人的来往频繁了很多。
石家的日子也好过了很多,这一段时间也有人上面说亲,但是听到聘礼什么的,他们还是发愁,最近又有人上门说亲,这次的姑娘家的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他们家也没有要很多聘礼,只不过这个姑娘年龄大了一些,已经二十岁还没有成亲,也不是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只不过是之前有一个婚约,因为前几年姑娘的娘去世了,守孝而耽误了下来,对头的人家不想等,就退了婚,出孝之后,年纪就有些大了,一时间更难找,就耽误到现在。
他们家要的聘礼并不多,二两银子,石家父母觉得可以,就相看了一下,对于这个姑娘也很满意,想着给三牛定下。下了定之后,还需要攒钱办酒席,所以现在石家人很需要这份工作。纪修然当然清楚石家的现状,他这次主动要求请石家的人,一方面是想着石家人都很能干,人品也是有保障的,他把山头交给他们很放心,另一个方面也是想帮石家人一把。他知道石靖琛一直对家人都放不下,自己过的越好心里越不好受。
以前还不明显,毕竟纪家那时候虽然条件相对来说很好,但是差距也不是特别明显,而且那时候有钱也只是纪父有钱,而并不是他自己的钱,但是现在他们分了家之后,两个人赚到钱就都握在自己手里,石靖琛知道自己家里的积蓄,却无法拿出去帮助家人,他心里就更是难受。
六岁的被卖掉的时候,他对家人是怨的,但后来纪家人对待他像亲生的一样,抚平了他心中的不忿,但心中还有不甘心,直到后来长大后,理解了家人的无奈,看到家人被疾病和贫穷缠绕,而自己则吃得饱穿的暖,那点不甘心才逝去,后来能够自己赚钱的时候才会拿出一部分接济家人,只不过那是结契之前的事,那时候自己赚的钱,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现在自己有了小家,这种事便不能再做,尽管现在的财富比以前多的多,尽管修然明确表示家里的银钱自己可以自由支配,他都不能做拿着家里的银钱接济自家人的事情。
虽然他和纪修然是一家人,他不能拿着纪修然辛苦赚来的钱,补贴家人,虽然他知道修然是不会在意的。这是作为男人的一点坚持。
纪修然把他的坚持清楚的看在眼里,出于尊重,也没有主动给银钱补贴过石家,只是每次送礼的时候,尽量多送一些,这样迂回的帮一点,他心里早就想过要想办法帮石家改善生活,只不过之前一直没有找到好注意。这次请人算是一个契机。
解决了地的事情,就要解决纪家兄弟摆摊的事情了。现在纪家兄弟也和村里人一样摆摊卖些野味,不过他们两个人都会打猎,他们卖的多是野味,生意还挺好。
纪修然也想好了两家人卖的吃食。纪大哥家可以卖烧烤,菜和肉都可以串成串串烤着吃,到时候再弄些酒水,这样边吃烤串边喝酒,不是小吃必备吗,而且他可以酿一些米酒给纪大哥卖。他酿的其他的酒水都要保持走高档路线,所以不适合出现在这些小摊上,但是米酒就没关系了,喝起来甜甜的,酒精度数也很低,到时候配着烧烤肯定好卖。
纪二哥可以卖煎饼果子,或者是菜饼。煎饼果子的糊子就用平时他们摊煎饼的配方也行,如果想吃正宗的也可以加一些绿豆,不过这里的人连煎饼都没见过,又怎会知道那个正宗那个不正宗,不过这样就很可能被村里人仿制,毕竟现在村里人都会摊煎饼了,而且现在外村也又很多人学会摊煎饼了。但这菜饼要做的好吃,这饼皮就要又讲究,最好是用面粉和小米面混合制成,这样烙出来的菜饼饼皮才会酥脆。先把一张饼皮放到鏊子上,然后几种菜混合在一起放上料拌好之后,平铺的饼皮上,然后在拿一张饼皮盖在菜上,反面,直到两面金黄,叠起来打包,就做好了,好吃又不贵。
纪修然没有直接给两人说,而是提前准备好东西,把两家人都叫到家里来吃饭。他烧烤串准备的有五花,大肠等内脏,还有骨肉相连,有鸡翅,有鸡肝,还有鸡里脊,蔬菜就多了,什么能考的都串成串了,他之前就让石靖琛按照他给的图纸砌了一个烧烤炉,架起来,人到了就开考,边烤边吃,几个小孩早就等在炉子旁边,烤一串吃一串。
另一边是一个纪修然定制的小鏊子,专门做菜饼使得,当然也可以做煎饼果子。纪母正站在那里做菜饼。
“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快来,尝尝这些新吃食,味道怎么样。”纪修然看到他们来了就赶紧招呼他们。几人也没有和他可以,拿起比较中意的吃食吃起来。纪大哥和纪二哥更喜欢那些肉串,边吃边喝酒,觉得很适合下酒。
纪大嫂觉得烤土豆片好吃,纪二嫂则觉得菜饼好吃,管饱,几个小孩则更喜欢吃骨肉相连。纪父就更喜欢吃肥肠,纪母觉得烤青菜也很好吃。每人的口味不同,但是整体上都觉得很好吃。
“大哥,二哥,你们觉得摆摊卖这些吃食可以吗?”纪修然等到大家吃的差不多的时候,说出几天的正题。纪大哥和二哥互相看来一眼,又看了看纪父,纪父小抿一口酒,并不看他们,就好像没听见他们说话一样。
纪大哥先反应过来说:“当然是可以赚钱的。”
“那大哥和二哥去做吧,到时候大哥的摊子上卖烧烤,二哥卖菜饼。”纪修然看两人很是意动,直接拍板。
纪大哥和纪二哥听到之后都觉得不妥,这些新吃食都是纪修然想出来的,他们不能白占便宜。纪大嫂和纪二嫂看两人开始犯拧,心里急的不行。
“大哥,二哥,别说这么多,我现在要忙的事情很多,根本没时间做这个生意,二牛要帮我的忙,也没时间,如果大哥二哥真的过意不去,那就分我一成的利就行。”
“一成太少了。”纪大哥和纪二哥还是不同意,最后还是纪父出面,拍定,两人各给纪修然两成的利润。
两边都同意了,桥头市场上就多了两个新的吃食摊子,而且慢慢生意就变得火爆起来。纪修然给纪大哥的烧烤摊配制了一些调料,就算是后来又很多新的烧烤摊出来,也是纪大哥家的烧烤最好吃。
第 40 章
纪修然并没有过多的关注桥头市场建设的事情,就连泡菜的事情他也都交给其他人负责。之前家里的地他还多少过问一下,自从雇人照看,然后又让石靖琛全权负责之后,他也再也没过问。他主要的精力用在自己的学业上和学堂的事情上。毕竟离乡试越来越近,他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最近为了增加学习的时间,学堂里面的课时都减少了。
好在他雇佣的这几个人都是信得过的人,山头给石家几个兄弟,荒地给石靖琛在村里关系最铁的王二,而且他家后面的这块新地也交给从大石村找来的几个忠厚老实的人干,又有石靖琛看着,纪修然完全可以放心的做甩手掌柜。
他的学堂里的学生现在还只有青山村的人,附近村庄的人都没有来的,自从桥头市场开立之后,也陆续有人来打听,但是却迟迟没有人送自己孩子来。不过纪修然也不着急。
他的学堂现在小班三十人,之前预定桌椅的时候,小班和成人班各二十五,现在小班人员超额,他又去定制了一次。而成人班现在还只有十六个人,比他开始预计的要少。小班现在完全是刘向负责,每天卯时正开早课,卯时末初结束,上午辰时正开课,巳时末结束,下午未时正开课,申时末结束。全天三个半时辰的课,要比其他学堂宽松很多。
纪修然考虑都小班的孩子现在年龄太小,都是贪玩的年纪,他也不想他严格,扼杀他们的天性。村里人之前还有人有意见,但是被村长拦住了,后来各个学生回家后,家里人问学习情况,每个人都说的头头是道,学了一个学期,就认识很多生字,而且还都可以给家里帮忙算账,村里人也就没活说了。
成人班没有早课,他们是从卯时正开始一直上到午时结束,下午没有课,是他们自由活动时间,很多人都要帮家里干活,这样安排他们的家人都很满意,最近桥头市场开放之后,很多人都有回家帮忙摆摊,他们所学的东西也都能派上用场,一伙人上过学和没上过学的人一下子就对比出来了。
村里原先并不看好纪修然开设的成人班的人也都没有话说了。反而有很多村民都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一段时间有很多人家都来打听成人班的事情。纪修然对他们说,今年不找新,如果有意可以等到明年秋天。
他当时开设成人班的时候,就考虑过这些人的特殊情况,把学时订到两年,因为他还要全心全意的准备秋闱,所以现在没有办法开新班,这一期成人班带完之后,他要暂时停课,准备乡试,等这次乡试过去之后,他也要劝说刘向全心的准备考试,以后他的学堂升级成书院的时候,一个秀才功名就有些不够看了,这样一来,他这里的人手就严重不足,必须趁现在多招一个先生。
他让石靖琛去镇上贴招聘告示,他要找的是那种不古板,又有真才实学,人品还要好的人,在这个时代并不好找,这里的读书人大多都有些臭毛病,很多都假清高,真市侩,要不就迂腐,古板。
他开学堂是要培养人才,不是误人子弟的,真不想让那些老学究把自己的学生都教成书呆子,酸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