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222章 四个奶娘

第222章 四个奶娘
  “他要是饿了,去后头填补一下,现在想要他离开笑哥儿身边,有点难。”老肖头儿吧嗒嘴:“这孩子怀了咋这么能闹腾呢?你当年也没这样啊?”
  他看的是自己的老伴儿。
  “我当年?我当年倒是想闹腾来着,可有啥可闹的呢?”老肖婶子白了他一眼:“你看看笑哥儿,铁小子都要把他供在供板上了。这才叫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呢。”
  肖伟马上对着熹夫郎道:“你放心,我也会这样对你的!”
  “我没事儿。”熹哥儿红着脸,推了推自己的相公:“吃饭呢。”
  要说他不羡慕笑夫郎,那是假的,但是铁青毕竟是铁青,肖伟是肖伟,他们是两个人,肖伟对他也好,他能跟肖伟修成正果,成为夫夫,已经别无所求了。
  肖伟赶紧给他夹了一筷子的黑白菜:“好,吃饭,吃饭。”
  老肖婶子笑着道:“你放心,等你有了啊,也让肖伟这么伺候你,咱们这些内眷们,能让汉子伺候的机会不多,怀孕生孩子,就是要当大爷一把,让他们知道知道,咱们的辛苦。”
  “嗯。”熹夫郎点头:“我听娘亲的。”
  铁青陪着笑哥儿吃了一顿素,笑哥儿看的有点不好意思:“相公啊,要不你去东屋吃吧!”
  大过年的谁家饭桌上不是鸡鸭鱼肉的啊,他这饭桌上就清淡的很。
  “我陪你,大过年的你一个人坐在这里吃饭算咋回事?不让家里人陪着,我也得陪着啊!”铁青摸了摸他的头:“吃饱了,咱们收拾一下,回去吧,在家里头你想吃啥就吃啥,大过年的你也不想让娘家人跟你一起吃素吧?”
  “也别收拾了,这就家去吧!”肖伟开门进来了:“大着个肚子,我看着都害怕,我让人收拾。”
  他凑了过来,伸手摸了摸笑哥儿的小肚皮:“小外甥啊,你快点出来吧,看把你爹爹折腾的。”
  孩子很给力,直接就动弹了两下。
  “哎呦!会动弹了啊!”肖伟还挺惊奇,这孩子没出生,他就对孩子有了十分的好感。
  “会了,不过轻易不动弹,这是知道亲舅舅摸他啦。”笑哥儿自己也摸了摸肚子:“有的时候还会动弹的大一些,但是平时不动。”
  晚上动弹的话,他会睡不好觉,不过,估计晚上孩子也睡觉,动弹的次数就少了。
  “那就好,月份越大,越要小心。”肖伟眼馋的看着弟弟的肚子:“等你哥夫有了,我也会好好照顾他。”
  铁青点头:“记得多喝点酒。”
  “啊?”笑哥儿不明白了,要孩子,为啥要多喝酒?
  铁青被肖伟扯走了,俩人不知道在啥地方撕吧了一阵子,才翻过这一页,铁青带着笑哥儿回了家。
  家中过年要走礼的,铁青这次没带着笑哥儿,自己出门去走动,也有不少人来铁青家里拜年,笑哥儿坐在主位上,抱着个肚子,大家来给他拜年,他就笑呵呵的接着,跟人客气的说话聊天,谁家带了孩子来,他是必须要给压岁钱的,知道钱多了这乡下人家也不可能要,他给的都是一百个铜板,崭崭新的那种,穿成一串儿给孩子拎着,这叫“长命百岁”。
  而且给的是孩子的压岁钱,不好不收的。
  大家来看笑哥儿,给的东西也是家里的特产,你家两只老母鸡,我家送去个大鹅子的,都是家里的产出,还有人送了二斤红小豆呢。
  整个正月里都很忙碌,但是也很快乐,甚至过了初十之后,他们没有以往那样去县城看花灯,而是在整个榆树村,挂满了花灯,在自己家的村子里赏灯。
  熹哥儿的嫁妆里头有不少的宫灯,也挂了上来,非常漂亮。
  笑哥儿就在村子里头走了走,还有几个怀了的人也是同样如此,这帮人现在可是村里头重点保护对象!
  “没有县城里的人多,但是灯笼可比县城里的好看。”铁青扶着他,两口子慢吞吞的熘腿儿,还有一群小孩子,拎着小花灯疯跑,但是不敢靠近大肚子。
  “我可不想你去县城看花灯了。”笑哥儿郁闷的道:“那宋家小姐,就是在那个时候看上你的。”
  他还记得这茬儿呢。
  “行,以后不去县城看花灯,看的话,我也把自己用围脖捂得严严实实,也不出那个头了。”铁青赶紧跟自家夫郎保证:“再也不跟人显摆了。”
  他也知道自己是太放松了,忍不住就在人前卖弄了一下,结果让人盯上了。
  现在他就看重自己的夫郎,别的事情都不想出头了。
  两口子在村子里熘达,还发现了一点,有的人家脑袋灵活,还在自家门口摆了个小摊儿。
  卖煎豆包的,炸油饼的,馄饨的,羊肉串儿的……一家一个样儿,还没有重复的!
  甚至在铁家门口,元夫郎在烤牛肉串儿,这牛肉贵的很,一般人家也烤不起牛肉串儿,他们家倒是可以。
  邵家的大门口卖的是牛肉馅饼,还都不贵,两文钱一个,但是一个人最多只能买两张,本来就是图个乐呵,不图赚钱。
  李军家就两口子,但是李军有亲兵在,还是摆了个小摊儿,卖的是羊蹄子,都是卤制好了的羊蹄子,酱香羊蹄子。
  也是两文钱一个,一人买俩,多了不卖。
  图个乐呵,两文钱能干啥啊?吃一根羊蹄子,挺合算了。
  还有人家卖羊肉汤,搞的整个榆树村还挺热闹,主要是熹哥儿带来的那些侍卫们,各个都是不差钱的人,在京中他们是普通的侍卫,在这里他们就是有钱的侍卫。
  榆树村里很多人家都有一两样拿手的吃食。
  就连良夫郎,都在自家门口摆了个小摊儿,专门卖煮好的汤圆儿,自家的陶碗,一勺子四个汤圆儿,都是杏子那么大的个儿,里头裹着猪油、白糖、炒熟的黑芝麻馅儿,数量少但是分量足,价格是五个铜板。
  刘三儿也没去看灯,而是在家照顾生意,这一晚他们两口子没少赚,这才是初十啊,还有五六天呢。
  每天赚这么多,他们俩干劲十足。
  笑哥儿没吃他们家的汤圆儿,但是回到了家里头之后,杏花嫂子顺手煮了两大锅汤圆儿,一种是白糯米的,一种是黑糯米的。
  白糯米的是跟刘三儿家的一样,大小啊,馅料都不差。
  黑糯米的是桂花酱馅料掺了炒熟的白芝麻粒儿。
  两个汤圆的馅料都不错,笑哥儿吃了八个之多。
  第二天花灯更多了,做小吃的人家却没有变,有很多人都在挨家挨户的吃,特别有意思。
  铁青就带着笑哥儿,挨家挨户的吃。
  老张家的炸油饼,老李家的油炸糕。
  两口子在村里算是难得清闲的人,再说乡下人过节,图的就是个热闹,不像城里头,那么多讲究。
  热热闹闹的过了个正月,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啃了猪头,吃了猪头焖子,就算是过完了这个年。
  过了二月二,家里就要准备种地了。
  清理地里头的茬子,修理农具,以及准备好良种。
  而铁青呢,找了老丈母娘来家里陪着笑哥儿,自己去县城。
  “你去县城干啥?”笑哥儿现在月份大了,鞋子都不自己穿了,铁青几乎是每天都顾着他一个。
  “去给孩子找两个奶口回来。”铁青道:“你这不是要生了吗?我趁早挑了好的回来,先养两个月,奶水养好了,正好你也生了。”
  外头的人,吃的终究是不如自己家的好。
  他们家的伙食,别说在村子里了,就是在整个县,那都是数一数二的。
  奶娘来了家里头,可以养两个月,奶水会更好一些,铁青也想好了,多请几个奶娘,她们可以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时候,奶娘们就暂时住在西跨院里头,平时喂孩子,等他的孩子出生之后,奶娘们的孩子也差不多到了断奶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把奶娘们的孩子送回去,这样的话,他的孩子就能吃奶了。
  奶水不断,奶娘们还能养好身体。
  他隐约听人说过,母乳如果不喝的话,要回奶才行,不回奶,会肿胀,甚至是结块,那就不美了。
  “行,你挑几个好的,家在附近的,想孩子了可以去看看的那种。”笑哥儿越发的充满了父爱:“来家里头也别担心被欺负,咱们家这么好。”
  可不是么,他们家好着呢。
  铁青赶着马车自己去的县城,到了地方之后,住在笑颜绣庄后头,他是来找奶娘的,也不知道该找谁去办这事儿,幸好问了杨大嫂子。
  “这个简单,你等着,明天你就能见到人!”杨大嫂打了包票:“我给你找几个合适的,你挑一挑。”
  “行!”铁青点头。
  杨大嫂子如今也是县城里头有名号的妇人,丈夫是县尉,家里孩子还不少,又是出身榆树村,那里如今可是个风水宝地呢。
  加上她在这里开这个笑颜绣庄,承包了一些人家的绣活儿,生意不说兴隆,但也是红红火火,又有笑哥儿的股份在,谁也不敢动她这个小买卖。
  在女人圈子里还是很有名气的。
  铁青第二天真的见到了奶娘。
  一共四个,两个年轻的少妇,两个身材健壮的中年妇女。
  铁青请了这两位中年妇女,两位少妇给了一人一大包的点心,礼送走了。
  两位中年妇女倒是挺惊讶的,她们还以为落选的会是自己呢!
  “这陈嫂和于嫂,都是县城里的人,一个家里三个孩子,一个家里四个,俩人的孩子都差不多大,这几个月就要戒奶了,这才想着出来当奶娘,俩人都是身体好的奶口,且俩人以前也是当过奶娘的,还会照顾孩子,啥都懂一些。”杨大嫂子道:“家就在县城里,家里的孩子也都是健健康康的长大。”
  “行,再找两位这样的,我请四位回去。”铁青预付了两位奶娘二两银子的定金:“我家孩子大概是三四月份的时候生,在此期间,你们的孩子可以继续吃奶,等到我的孩子生了,你们的孩子就断奶,这正好,而且你们现在就要去我家,先把身体养好。”
  这俩人虽然看着不瘦,但是也不太胖。
  倒是收拾的干干净净,且有一股子成熟的气度。
  这就很好了,他跟笑哥儿终究都是生手,还没带过孩子呢。
  “成,我再给你找俩去!”杨大嫂子做事麻利,第二天又给铁青带来了俩,这俩都姓张,是一对姐妹,同样是当奶娘的,也跟于嫂和陈嫂一样,中年妇女。
  铁青带了四个奶娘,以及她们的孩子回来了。
  这四个奶娘的丈夫也都跟来了,来看看东家住在哪儿,也好知道去哪儿找老婆孩子。
  西跨院儿地方大得很,足够住得下这四位奶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