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有孩儿万事足
“对,以后就叫山哥儿!”铁青自豪的抱着孩子回去了,大家都看的闷笑不已。
“看起来这铁青对自家夫郎疼爱,对自家孩子更疼爱啊!”有人感慨了一句。
“可不是么,笑夫郎好福气啊!”生了个哥儿,还被相公这么疼着,可真是少见。
就连肖伟,都觉得他这个弟夫有意思的很。
“真的一点都不介意吗?”邵小波就奇怪了:“他家就他一个吧?”
“铁家没啥人了,铁青有了个孩子,就满足了。”李军摇头晃脑:“我也要跟我夫郎抓紧了,早点有个娃儿,比啥都强。”
一群有夫郎没孩儿都在羡慕,同时也暗暗决定,努力要个孩子。
这里头,心情最复杂的就是刘三儿了。
想当初,他还跟笑哥儿动过粗,被老肖家差点儿打死,老肖婶子带着俩弟媳妇,堵在他们家门口骂了整整三天。
老刘家没有一个人出来说一句话。
他以前不觉得如何,现在自己顶门立户过日子了,才知道艰苦,知道自己当年有多过分。
加上上次自己的夫郎,竟然背着他,跟别的汉子幽会,还让人抓了个正着。
他的面子,里子,在村里头都丢光了。
回头他就再也不对夫郎柔情蜜意,改成了跟父亲一样,对自己的夫郎看管严格,没有他的允许,良哥儿连大门都不能出,他自己干活儿,足以养活他们俩了,夫郎的娘家人再也没有来家里头要这要那。
其实他们两口子花费不多,还攒下了不少钱。
以前攒不住,是因为有他那好岳家在,现在么,他们来一次,他打一次,几次之后,就再也没人来了。
他们终于过上了安生日子,是不是也该跟自己的夫郎,有个孩子了?
其他的夫郎则是在屋里头看山哥儿,看的也是目不转睛的样子。
热闹的过了个满月酒,等到宾客都散了,铁青特意去洗了个澡,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还刷了牙,全身上下没有了酒味儿,这才进了屋里头:“孩子睡了吗?”
“早就睡了。”笑哥儿今天出月子,痛痛快快的洗了个热水澡,换了一身新衣服,终于能下地走一走了。
只是他跟孩子还在西屋,没有搬家。
两口子本来的卧房在东屋,中间隔着个正堂。
西屋这边,外间是一盘火炕,也有衣柜和炕柜,里间就是一铺火炕,有炕柜的那种。
笑哥儿坐月子的时候,都是他跟孩子在里屋住着,奶娘在外屋住,随时随地都能喂奶。
但是现在月子做完了,怎么办呢?
两口子要商量一下。
“要搬回去吗?”笑哥儿看了一眼西屋,他在这里坐月子,用什么东西都是现成的,而且孩子也习惯了这里,要是搬到东屋去的话,孩子不习惯不说,奶娘也不太好意思,守着东家给孩子喂奶。
“不搬回去也行。”铁青握着他的手,两口子一起看着熟睡的孩子:“大不了我过来看你们,就在东西屋而已。”
想那啥了,背着点人呗!
还能咋样?有了孩子,就是不一样了。
笑哥儿红着脸,听铁青安排这个,安排那个,有点想笑,又有点怜惜自己的相公:“我们俩偷偷地,不让奶娘知道就行了。”
铁青也笑了:“嗯,偷偷地。”
这种事情,大家都是成年人,很正常嘛。
但是有了孩子就不一样了,俩人好几个月没做了,这一晚,就将孩子托付给了奶娘,俩人去了东屋,干了啥?
你说干了啥呢?
第二天俩人红光满面的样子,一看就夫夫生活很和谐。
铁青一高兴,就上山去打猎了,这次是为了给家里人弄点野味吃,一口气打了一百多只兔子回来:“兔子皮给我家哥儿做衣服。”
因为兔子皮够柔软,其他的动物皮子,他没看上。
上百只的兔子,这得多少兔子皮啊!
杏花嫂子没办法,只好将所有的兔子都扒了皮,然后做了卤兔子。
这卤兔子算是杏花嫂子的独门手艺,必须要用新鲜的兔子扒了皮,去了内脏之后,整只的下在熬煮好了的卤汁里头,放在锅里煮熟之后,再放入坛子里密封好,吃的时候,开坛子就能直接吃,加热了的话,味道会更特别一些。
但是最多不能超过半年,过了半年就坏掉了。
这在此时已经是很难得的防腐手段啦!
不然这么多的兔子,都得吃坏掉不可。
随着天气的渐热,日子到了端午节,这可是孩子第一次过端午节,铁青一大早起来就蹿进了山里头,天不亮他就去了,天亮了他也回来了,带了一大筐子的艾蒿,俗称的“四月茵陈五月蒿”,这东西嫩的时候就是茵陈,那是一味草药;过了四月,长成了,就是艾蒿。
按照东北这边的规矩,在没有孩子的时候,大家过端午节,就会采集一些树杈子,挂上制作好的五彩葫芦,这样的话,是有求子的意思,树大分枝,有了孩子的人家呢,会在树杈上多挂一些艾蒿,辟邪。
保佑孩子平安长大的意思。
还要吃蛋,尤其是鸡蛋,取个吉利的意思。
南方才吃粽子,北方吃的是饺子,或者是面条儿。
以前铁青家没孩子,根本不搞艾蒿的,而老肖家那会儿,孩子都大了,也不太搞这些,因为艾蒿要在日出前弄回来。
没事儿谁家起那么早啊?
一般人家也不会特意这么做,折腾不起。
铁青不行,他现在全身充满了干劲儿,干啥都觉得有力气,有理由。
回来就到处插树枝子,挂葫芦,拴艾蒿在上头。
笑哥儿则是起床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给自己的宝宝,在小脖子上系了一根五彩的丝绳。
又在熟睡中的孩子手腕、脚腕拴端午线,其实也就是五彩绳,这东西也叫端午线,又有一个雅称,叫长命缕。
这里的传统习俗,在端午节的早上,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妈”生日,然后等到过了七夕之后,下第一场雨过后才能摘下来,放到一个荷包里,挂在房檐下。
端午节戴五彩线可是很有讲究的。五彩线是用五种颜色的线制成。
而五种颜色不是随便用哪五种颜色就行,而必须是青、白、红、黑和黄色。
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
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使人健康长寿,表达了人们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孩子第一年过端午节,又是这么小的一个婴儿,所以两口子非常重视。
家里的人也都要过节了,伍夫郎更是逼着自己的相公也在身上系了长命缕,希望相公能长命百岁。
铁青看到之后,干脆所有人都分了一段五彩绳:“过节么,过个气氛。”
除此之外,村子里的人也有不少出门来的,走动一下,你家送我家一篮子二十个鸡蛋,我家就送你家十个鹅蛋啥的,相互给的不多,图个乐呵。
铁青就很出人意料,他将家里头的卤兔子,一家送了一只,这个东西新鲜啊,大家没吃过。
而且杏花嫂子手艺好啊!
偶尔有内眷来想学一下这个怎么做?
杏花嫂子也不藏私:“这做饭啊,一个人一个口味儿,你们就算是学的再认真,也跟我的有细微的区别,不过做这个东西,能让肉放的时间长一些。”
“所以我们来学一下啊!”福夫郎红着脸蛋儿有点不好意思:“是不是要拜师?”
“没那么麻烦,就一个菜!”杏花嫂子都乐了:“看好了啊,先把卤汁弄好。”
其实说白了,就是用一大堆的各色调味料,香料,弄成一个天然防腐效果很好的汤汁,然后下了整只的熟了的兔子进行腌制。
第一要兔子新鲜。
第二就要舍得放料。
铁家有钱,厨房又都是归杏花嫂子管,她就想用什么就用什么,熬卤汁的东西可不简单。
什么八角桂皮小茴香,三奈甘松草豆蔻的,样样都少见,样样都要钱啊!
更有冰糖,烧酒这样的东西,还有丁香甘草和砂仁,这都是药物呢。
而且这是红卤,杏花嫂子调色用的不是酱油,而是用糖炒焦,弄成的焦糖色。
一锅好的卤汁,是很费功夫的,但是制出来那也真的是很好吃,尤其是熬煮的时候,里头下的大骨头啊,鸡骨架之类的,捞出来之后,放在盘子里,啃着吃相当的不错,下酒也很好。
其他人学了,但是没几个人会这么折腾,这用的东西也太多了,很多人家是做不起的,索性杏花嫂子给来的人带了一盆卤汁回去,要是再想要卤汁儿,就得自己做了,这个算是大家的成品,毕竟都跟着忙活了。
铁青就爱拎着大肉骨头,再来一坛好酒,跟家里的长工们坐在一起,聊天顺带喝点小酒,吃点大骨头。
这是他们最放松的时候。
“听说大将军府跟大公子府都勘定了地方,就在西边儿,是挨着的两座府邸,划了很大的地方。”刘太一边喝着酒,一边啃着半个鸡骨架:“地方大,用工就多,估计有不少人来这里找活儿呢!”
“这都要铲头遍地了,还有人来找活儿?”铁青现在是有孩儿万事足,很久不关心外头的事情了。
他大舅兄成亲回来之后,就没离开过这里,隔三差五的有公文送来,他就在家办公。
一点没有要走的意思,每天还跟村里头的人下地呢。
虽然当了大将军,但是他大舅兄种地还是会的,就是有点手生。
熹夫郎还跟他去种地,看着挺可乐的,但是夫夫俩日子过得悠哉,气色都好了很多。
“有的是人来找活儿,估计会在咱们村儿借宿,别人家可以,咱们家不行。”铁力道:“咱们家不止是有我们在,还有刚生的孩子,不宜招外人进来,而且让其他人家接待那些找活儿的人,他们也不能白住,工钱给的高,那些人也会给住的人家一点钱,这样的话,也能补贴家用。”
不用出门,就有现钱赚,榆树村的人家不多,一百来户,就算是一家接待俩个,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行,咱家不接待人。”铁青也觉得不宜接待这些来干活儿的人,他家孩子还小,西跨院又住着奶娘们。
但是其他人家可是早就准备好了地方。
两个府邸同时开建,朝廷的工部派了工程建筑的人过来,只有三五十个,他们都是匠人,而力工和一些帮工,就得在本地雇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