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盛夏趣事
两个府邸开工,光是需要的力工,就二百多人,每个人每个月给二两银子,价格绝对高!
榆树村的村民们,除了农闲的时候去工地上赚点现钱,就是出租家里的房子给这些人。
职业的力工,一个月二两银子。
非职业的力工,一天是五十个铜板。
干的活儿累了点,但是工地上提供一日三餐,但是住的地方就得找人家了。
没办法,这么多人,安排住的地方实在是安排不过来,索性工钱给的高,这些人拿出来一个月一百个铜板的统一价格,在这里找地方住。
房间多的人家合适了。
老乔家的房间最抢手,因为他们家离工地近啊!
如果加上打扫卫生和洗衣服,每个月的价钱是二百个铜板。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给的二百个铜板的价格,他们每日回来都有热水洗漱,盖的被褥也是很干净的,加上衣服也得需要勤快的清洗才行。
刘三儿家最拼,他跟良夫郎搬到了自家的仓房隔壁的空房间住着,将自家的三间正房,左右东西厢房一共九间房屋,都租赁了出去。
自己种地,夫郎在家,偶尔闲着的时候,他也去工地打工,赚点现钱。
而工地上能提供的食物也就那些,大鱼大肉不可能,不过一般的肉炖菜还是可以的,只是肖姑姑看到这样的情况,她竟然做了一锅卤汁,然后买了好多干豆腐卷儿,卤了干豆腐出来,一卷也就两张干豆腐的量,她卖一个铜板一卷。
还有花生米,也卤了,拌了芹菜,做成了小菜。
这两个菜,下酒最好,结果在她的杂货铺子里卖飞了!
笑哥儿都特意去拿了一盘子回来:“你尝尝,姑姑家卖的可好了。”
铁青看了一眼:“哦哦,我知道了,今天还听人说,姑姑这生意做的不错。”
可不是么,这菜是肖姑姑请教了杏花嫂子,做出来的东西,她为了那一锅卤汁,可没少折腾,但是做出来就好了,杏花嫂子说了,卤汁这东西,越弄越香,有那百年老店,就有那么一锅百年老卤,特别香!
铁青很想说,那卤汁是不是过期了啊?
但是介于他对厨房一窍不通,就没问出口。
“姑姑家的生意可好了。”笑哥儿吃了一口:“果然好吃。”
其实就是一个心理问题,铁青家的卤汁也不差,杏花嫂子也做了卤花生,就是没有拌芹菜丁而已。
“嗯,好吃,要是能有点鸡骨架啥的就更好了。”铁青想了想:“或者野鸡?”
家里头养的鸡,肯定赶不上这帮人吃的速度,野鸡就容易多了。
西山别的不多,野鸡很多,每年他都能打不少,甚至这东西,有的人上山捡柴的功夫,都能抓两只。
“野鸡熬汤最好,还是卤蛋吧!”笑哥儿提议:“你觉得呢?”
“那就卤蛋,正好,这个时候,家里头的蛋绝对不少。”开春儿之后,过了端午节,这各类家禽就都开张下蛋了,但是这个时候,蛋类很便宜,毕竟家家户户都有家禽,下了的蛋,送去县城也卖不上价格。
冬天的时候,一枚鸡蛋能卖上五个铜板的高价,在杂货铺子里能卖上八文钱甚至是十文钱。
可是夏天的这个时候,鸡蛋也就两个铜板一个,或者一个铜板。
价格很便宜,而且因为夏天太热了,蛋类放不住啊!
攒几天就要拿出去卖掉,换了铜板去买一些油盐酱醋的回来。
这就是农家人的日子,最多是家里头用大酱炒个蛋啥的吃一吃。
要是做成卤蛋,蛋能放好几天都不会坏掉,而且味道也好吃啊。
“行啊,我明天就跟姑姑说。”笑哥儿道:“咱家也有卤汁,也卤蛋好了,就自己家吃。”
“这么想吃蛋?”铁青乐了:“坐月子的时候没吃够啊?”
“还行吧?”笑哥儿不好意思的道:“就是最近热了点,想着吃点特别的东西。”
“口淡?让人做水煮鱼来吃吧!”铁青道:“你也能吃了吧?”
“应该是能了。”笑哥儿吧嗒嘴:“还真是馋了水煮鱼,明天就做了吃。”
他们家的水煮鱼,其实是很有名的一道菜,六皇子都没吃过!
肖伟成亲的时候,就有这道菜呢!
“那咱们明天吃水煮鱼,问问家里还谁要吃?一起做了!”铁青道:“反正也是熬一次油。”
水煮鱼的油,是菜油,并非是单纯的菜油,用料先熬好的菜油。
熬一次不容易,就干脆多做点儿,谁想吃先报个名。
笑哥儿傍晚的时候就出门去了娘家,问了谁要吃水煮鱼?一问都说要吃。
结果第二天,铁青买了好多草鱼回来,片了许多的鱼片儿,做了十几盆子的水煮鱼,铁家的长工们给亲戚家都送了两盆子过去。
后来听斌夫郎说:“我家那水煮鱼的油都没丢,直接拿去炖鱼了,味道可好了,辣椒也没有丢,炖鱼的时候放进去,也好吃。”
这就是淳朴的农家人,舍不得丢掉那么好的油。
初夏刚到,铁青家的杏子就熟透了,笑哥儿每天都要吃点,饭后水果么。
山哥儿已经两个月了,小家伙儿长得不错,不过就是爱睡觉一些。
“怎么还在睡觉啊?”铁青看着小小的婴儿,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你说他啥时候能满地跑啊?那个时候,我带他去山上玩儿,教他练武,带他打猎!”
“相公,这是个哥儿!”笑哥儿难得一脸黑线的看着他相公:“不是个小子。”
“那你说他啥时候能满地跑的气我啊?”铁青十分有架势的道:“到时候,你说我是唱红脸儿还是唱白脸合适?”
“我看你唱花脸正合适。”笑哥儿都无奈了:“就怕到时候,是你们俩满地跑的气我。”
这是个哥儿不是个小子,还练武,还打猎?
他家当年那么困难的时候,他爹都没叫他上山打猎去。
看他相公这个架势,他真怕相公将山哥儿当小子养大,那样的话,他家山哥儿还能嫁出去了吗?
小哥儿学啥武术,打啥猎啊?
哥儿就该跟他哥夫,熹夫郎一样,会琴棋书画,还有一手好的针线活儿。
这才是一个小哥儿该学的东西。
偏偏这个时候,山哥儿睡得美了,吐了几个奶泡泡,可把铁青稀罕的不得了。
笑哥儿回头跟老肖婶子道:“我都怕他以后会惯着孩子,不知道天高地厚啦!”
“他稀罕哥儿还不好?”老肖婶子是给孩子送来了一个纱罩:“这个晚上给孩子扣住,现在有蚊子了,蚊帐里再扣上这个,就不怕蚊子咬了孩子。”
孩子太小,熏不得艾草,只能用蚊帐,但是又怕蚊帐开开合合的进了蚊子去,就又给孩子放上一个纱罩,免得孩子被蚊子咬到。
这么点儿的奶娃儿,可不敢让蚊子咬一口。
“就是太稀罕了。”笑哥儿将这个纱罩放到了孩子的身边:“昨天还想着,啥时候孩子能满地跑,他在后头追呢,还说要红脸儿白脸的,我说到时候别是你们俩满地跑的气我。”
“你上次说的那个卤蛋,你姑姑做了,买的也不错,而且卤蛋能卖上价格啊,五文钱一个卤鸡蛋,十文钱一个卤鹅蛋。”老肖婶子道:“她收的鸡蛋三文钱一个,鹅蛋五文钱一个,比去外头卖划算,全村的人都去她那里卖蛋呢!”
鸭蛋就没人卖了,这个时候的鸭蛋,都会腌制起来,冬天的时候,会吃到咸鸭蛋。
也有的人会腌制一些鸡蛋和鹅蛋。
但是不会都留下吃,很多都是拿去卖钱。
“我听相公说过,野鸡蛋也不错,不如也卤一些,那个小,还好吃。”笑哥儿想了想:“我看上次有不少人去山里头捡柴火,还捡到了不少野鸡蛋呢!”
老肖婶子一想:“可不是么!”
肖姑姑那头老肖婶子去说的,果然,三个野鸡蛋,一枚铜板的收购价格,很多人都跑来卖了野鸡蛋,还挺多的呢。
而且肖姑姑特意卤了第一锅的时候,给铁青他们送来了一盆:“大家先尝尝,这个我就打算一个铜板一枚卤的野鸡蛋。”
“您生意兴隆啊!”铁青吃了一个,果然味道十足,这个下酒很不错。
肖姑姑笑的满面春风:“当然,这可是赚钱的机会。”
敕建两座府邸,是朝廷派人来建造的,而且所有的花费,都是朝廷出。
所以肖伟才那么大方的让人雇佣人手,给的高价钱,一个是赶工期,另外一个则是想要惠及父老乡亲。
他们赚了钱,榆树村的人也赚到了钱。
暮春初夏的时候,肖姑姑就开始准备好赚钱啦,现在果然是赚了大钱,虽然每天很忙,可是她过得踏实啊。
等到了六月份,该收拾大蒜了。
这次肖姑姑干脆雇人去干活儿,雇的都是一些内眷,夫郎和女人一起去拔蒜,顺便还要整理一下土地,撒上白菜籽儿,种上秋白菜。
夏天里很忙的,不过铁青派人手去帮忙了,他自己守着夫郎孩子。
结果刚收拾好大蒜,卖了一笔钱之后,这就阴天了,下雨也就罢了,还打雷闪电的,山哥儿吓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