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235章 开了个粮店

第235章 开了个粮店
  “没有经过秋风的葡萄,是不那么甜的!”铁青告诉笑哥儿:“只有沙冷了之后,葡萄才最甜。”
  早熟的葡萄,不代表就甜。
  “那就拿去酿酒吧!”笑哥儿也发现了,这个时候的葡萄,的确是不怎么甜,跟他以前吃的不一样。
  “还是夫郎好,等着,后头的葡萄咱们就吃!”铁青乐了。
  其实酿造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很早就有了,但是因为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传播的非常慢,又有不少人故步自封,敝帚自珍,以及深入人心的黄酒酿造法,这时候大部分人酿葡萄酒都会加入酒曲,而且还将葡萄去皮去子!
  这么一来,恰好把皮上的酵母菌都去掉了。
  如此,酿出来的葡萄酒并不正宗,甚至会酿造失败。
  酿葡萄酒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要成熟的葡萄和糖即可。
  铁青摘了葡萄后,拿去冲了冲水,小心的不将把表面的白霜也洗掉,因为上面附着有酵母菌,对之后的发酵很重要。
  冲洗完沥干水分,便将葡萄捣碎,然后铺在酒坛里,铺一层后洒一层糖,葡萄与糖的比例大约是十比一、十比二的比例。
  十比一的话,酒精度高一些;十比二的话,甜一点。
  如此重复铺好葡萄与糖,封上口,即可放在阴凉处等待发酵。
  待得一二十天,也就出酒了。
  他这用的是自家的葡萄,除了酿酒还剩下很多可以吃。
  正好中秋佳节到了,铁青就一家送了一坛子的葡萄酒,他这葡萄酒酿造的好,没有用酒曲,手法独特,酒精含量,铁青估计也就十一二度那样。
  在北地,连女子都能喝上一碗,笑哥儿尤其喜欢,喝了一大碗:“好喝!”
  “好喝吧?”铁青也喝了一口:“这种东西啊,就晚上喝一点儿,舒筋活血。”
  多了就不行了。
  他们夫夫俩没有这个爱好,但是铁青将葡萄酒,送了两桶给老丈杆子和老丈母娘:“每天晚上喝一碗,一人一碗,坚持住,这样喝的话,能延寿。”
  铁青的话,老肖头儿老两口是不太信的,但是儿胥这么说了,俩人还是接下来东西,每天晚上喝一碗。
  肖伟知道了这个消息,只是付之一笑。
  熹夫郎正在炕上绣一个枕头套:“葡萄酒铁青都会酿造啊?不简单啊,京中的葡萄酒,有那好的价格也不低。”
  “他这个人啊,啥都会点儿。”肖伟道:“我也不跟他见外。”
  “咱家今年秋天的秋收,咋办啊?”熹夫郎问肖伟:“谁去?”
  “我带人去。”肖伟笑了:“我在家,总不能还指望铁青。”
  再是亲近,也不能都指望人家干活儿。
  “嗯。”熹夫郎点头:“咱家的粮仓都空了大半了,新粮食下来了,也好填补自家的粮仓。”
  熹夫郎现在的日子,过得精打细算,细水长流。
  笑哥儿也在跟铁青商量家里的粮食问题,虽然还没有秋收,但是大家都已经开始打算起来了。
  “咱家开个粮店,我明儿就去办,后头的粮库我也选好了,粮仓必须要建起来。”铁青有点舍不得的看着自己家的娃儿:“多存点粮食,免得饿着孩子们。”
  “行,你去办吧!”笑哥儿无条件支持自己的相公。
  铁青第二天就去了县城,他在县城的北城门那边,挨着熹夫郎的产业,盘下来一个挺大的粮店,自打他支持过大舅兄之后,这县城里的粮铺就消停多了,还有人卖了铺子去别的地方发展。
  他买下来的粮铺,也没改啥,就直接叫了笑眼粮铺。
  “这个名字怪怪的啊!”铁力跟他来的,看到这个名字就有些奇怪了。
  “有啥奇怪的?我夫郎就长了一双笑眼。”铁青却道:“这个粮铺归他名下。”
  铁力恍然大悟:“噢!我说的呢。”
  自己东家对夫郎,那是一往情深啊!
  铁青在县城盘下来的粮铺,是前头铺面,后头仓库和住宿之地,此地留下的一个掌柜的,两个伙计,仅此而已。
  铁青没有撵人走的意思,这些人都是供吃供住,掌柜的一年三十两银子,两个伙计,每年每个人是二十两银子。
  还有一年四季的三套衣服四双鞋子。
  铁青看了看三个人:“掌柜的,每年五十两银子,伙计每年三十两,其他的不变,伙食依然是吃隔壁那家饭馆。”
  隔壁是一家小饭馆儿,这里三个人都是光棍一条,也不会做饭,小饭馆每个月收五两银子的饭钱,不用他们三个起火做饭,其实这样挺省事的。
  吃得好不好,也就那样儿。
  “谢谢东家。”三个人还挺有气势,其实他们三个对这里也有了感情,不愿意离去。
  “以后就每个月来一趟,给我报账就行了。”铁青道:“后头有啥库存的粮食,继续卖就是,不过态度要好一些。”
  “是,是,东家说的是。”掌柜的姓唐,是个五十来岁的老人了,很是精明。
  两个伙计是老人捡来的孤儿,跟了唐掌柜的姓氏,叫唐大和唐二。
  铁青单独给唐掌柜的留了五十两银子:“这个给你应急,其他的事情,可以去榆树村找我。”
  “是,东家。”唐掌柜的觉得这个铁青,可比上一个东家强多了。
  安排了县城里,就回了榆树村,他选了个地方,紧挨着他们家后头的一片空地,他买了下来,要盖上一个粮库。
  “粮库?”老魏村长愣了一下:“你盖粮库干啥?”
  “我这不是在县城里头开了个粮铺么!”铁青道:“以后咱们村儿的粮食,我都收了。”
  “你收那些粮食干啥?”老魏村长皱眉头:“咱们可不是做买卖的人。”
  “粮铺挂在我夫郎名下。”铁青道:“我也是为了咱们好,我大舅兄那边,那么多人呢,啥粮食吃不下啊?大不了,到时候卖给他去。”
  老魏村长乐了:“你这话听着还行,你只要别浪费了那些钱财就可以了,咱们村儿的粮食,我知道你有个心结,村里人眼窝子浅,你千万别当真,以后都不会那样了。”
  宋家的事情,当时榆树村的人,反应真的很让铁青无语。
  他为啥同意让宋家女进门?不就是让宋家先收了全村的粮食么。
  “我明白。”铁青板着脸道:“以后咱们村儿的粮食,我收,但是价格,也就比外头的高一文钱,而且只收咱们村儿的,别村儿的不要。”
  他这粮食就是个幌子,末世过来的人,要是手里头没啥粮食的话,心里发虚啊。
  加上他总是觉得这里没啥保障,朝廷乱七八糟的各种争权夺利,边关也不安全,他们家还在边关。
  虽然地方偏僻,但是产出也不多,靠天吃饭的农民,一旦老天爷变脸,就没啥保证了,所以铁青要提前存东西。
  粮食,棉花,布匹,盐巴等等都要存起来一些。
  这几年他空间里的东西都没咋动,他是为了以防万一。
  “行,行!”老魏村长忙不迭的点头:“你说啥是啥。”
  然后铁青又跑了一趟山里头,他在自己的秘密基地里,收拾了一下周围的杂草,还打扫了一下卫生,另外就是洒了一些药粉。
  防止蛇虫鼠蚁的靠近,野兽在这里絮窝。
  回来之后,笑哥儿一看他的样子就笑了:“这是在山里头干了啥?咋整的这么脏?”
  头上有杂草,身上有落叶,衣服还刮坏了,好几个口子呢。
  “去山里头看看。”铁青道:“也没空手回来,我牵了六只傻狍子下来,给家里头的人吃肉,对了,给你娘家送去两头。”
  “哦,我知道了,你去洗涮一下,看看孩子。”笑哥儿道:“我那边给你放了衣服,快换下来。”
  “哎!”铁青赶紧去外头洗漱了。
  他带了六只狍子下来,狍子的背上背着野兔子跟野鸡,他发现了一窝野猪,两头大的,六头中等个的,还有十几只小的。
  他抓了野猪,但是没拿下来,留在了万物生空间里。
  等他下次上山再拿出来,就说是打到的,拿下山就好了。
  铁青收拾妥当之后,回来看孩子,笑哥儿出门,牵走了两头狍子,狍子身上还放了野鸡和野兔子。
  他牵着狍子回了娘家,肖伟看到了,顿时乐了:“你这是回娘家了?你婆家的东西没让你都倒腾回来啊?”
  熹夫郎看到了,只是抿嘴乐。
  “是我相公说的,惦记你们呢。”笑哥儿道:“东西送来了,野鸡炖个汤啥的,都补一补,尤其是哥,你这野鸡汤啥的别断了,补好了比啥都强。”
  “这个你放心,你哥夫每天都给我煲汤。”肖伟摸了摸狍子:“你家相公是不错,这狍子挺肥的啊?”
  “是啊,这不是秋天了吗,这东西就肥了,明天开始就收拾秋了。”笑哥儿看了看他哥:“要我家帮忙收拾秋吗?”
  “不用,我在家,你们忙活你们的吧!”肖伟已经开始收拾狍子背上的野鸡跟兔子。
  “那行吧!”笑哥儿又跟父母说了两句话,就蹦蹦跳跳的往回走。
  看着她的背影,肖伟呲了呲牙:“这咋还跟小时候似的,蹦蹦跳跳呢?孩子都生了,一点儿都不稳重。”
  “谁说的?我看挺好。”熹夫郎拎了两只野鸡在手里头,拔了两只漂亮的野鸡尾巴毛,晃了晃:“能保持这样的童心,证明铁青是真心疼爱笑哥儿,笑哥儿这才能保持这份童真,多好。”
  “听说他开了个粮铺。”肖伟道:“就在你那客栈旁边。”
  “是吧?应该是因为宋家的事情。”熹夫郎道:“那宋家当时就是因为粮食的事情,逼得铁青不得不点头,那个时候听说全村的人都有些……你当时在吧?”
  “在。”肖伟点头:“当时想看看铁青的手段,倒是有意思的很,他……。”
  他将事情单独跟熹夫郎说了一遍。
  “原来如此。”熹夫郎想了想:“估计是有些心结吧,这要是开了粮铺,以后就不会让人牵制了,开就开吧,挂在笑哥儿名下,反正是给他的东西。”
  笑哥儿名下的东西可不少。
  第二天一大早,铁青就起来了,没办法,秋收了,家里能动的人都动弹了。
  就连林奇这个老爷子,都要下地赶马车,不干别的,赶马车这活儿,他能干的了,林峰就被铁青带着去掰苞米。
  “为什么?”林峰放不下他的书。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铁青拎着他上了马车:“你从来没干过农活儿吧?”
  “没有。”林峰老实的摇头:“也不会赶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