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石靖琛安排好田地里面的所有事情,不让纪修然分心。春播的事情,纪修然安排下去之后,就没有他的事了,他现在除了日常的学习之外,还要紧盯砖窑的进度,毕竟他的计划里上半年要把新学堂建起来。他计划这次建学堂用砖瓦窑产出的新砖瓦,所以现在砖瓦窑在紧锣密鼓的烧制新砖瓦。只不过人手有限,每天的产出量太少。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砖瓦窑里面的事情还要保密,不能从外面雇人,只能赵山几个人顶着。
纪修然也没有亏待他们,每人每个月都有工钱,现在几人还没有结业,便已经可以还清欠下的束脩了。
等新学堂盖好之后,他参加完秋闱之后,回来就可以启用新的学堂。到时候就可以收新学生。这两年他因为精力不足,都没有扩招。之前小班陆陆续续收了一些,而成年班却一直没有再招人。等秋闱之后,这批成年班的人正好结业,开始招收新一届的学生。
每天他除了这些事情要处理,也没落下学业,而且秋闱越来越近,每天的学习量也加大了很多,这样的结果就是每天都累得倒头就睡。
石靖琛每天看他累得迷迷糊糊,心疼的很,除了尽量帮他分担之外,就是在他回房之后,给他揉肩舒缓一下。结束一天的事情,纪修然趴到床上就不想动了,石靖琛进门就看到他趴在床上,已经开始迷糊。
也就没有叫醒他,自己去端来热水,给他擦了手和脸,之后又换了一盆水,给人泡脚。做这一些的时候,纪修然迷迷糊糊间任他施为。石靖琛把人伺候好之后,把他挪到床上,开始揉肩,捏手,舒缓肌肉。纪修然舒服的直哼哼。捏完手之后,翻个身给人捏腰。
纪修然趁机趴在石靖琛怀里,找个舒服的姿势窝着,人闭着眼享受。石靖琛看他这样,也不介意,把人往怀里带带,让人靠的更舒服,自己也方便施为。
这样一来,纪修然反而感觉窝着腰有些不舒服,就用双手想要撑着找个舒服的姿势,谁知,手放到地方不对。手下摸到的部位,瞬间改变了形状,也灼热了起来。
石靖琛被人突然袭击了一下,无意识的发出一声闷哼。纪修然发现自己手碰到了不该碰的东西,也瞬间清醒过来。顾不得舒服,想要挣扎着起身。
这时候的石靖琛那会这么简单的放过他。双手用力,瞬间把趴着的人抱坐到自己腿上。面对面之后,四目相对,纪修然看到石靖琛眼里的灼热。炙热的目光看的他脸上发烫。
自从一吻定情之后,两人日渐亲密,虽然已经进行到最后一步,但是考虑到纪修然的身体,石靖琛每次都很节制,而且最近两人都忙,相处的时间大大缩减,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发泄了,所以纪修然的这个无意识的动作,就是在点火。
当石靖琛低下头附上来的时候,纪修然自然的闭上眼睛,接受他。这样第二天,纪修然没能按时起床,从没缺席的晨读都落下了。
石靖琛神清气爽的端着粥推开门,躺在床上的纪修然幽怨的看着他。自己虽然身体状况好了很多,对比石靖琛还是差了很多,一晚上,就被放到了,羞愧的他想用头撞墙。
石靖琛把粥端到纪修然面前,把人扶到自己怀里,让人舒服的靠在自己身上,吃粥。纪修然在开始一瞬间有一点不好意思之后,就释然了。毕竟两人是两情相悦的夫夫,被这样悉心的照顾,也是应该的,没有什么值得害羞的。这样想着纪修然面对石靖琛就坦然了很多。
事情忙过一阵之后,纪修然终于又到了去县城找席先生的日子,在例行做完考校之后,席先生对纪修然说:“修然上次说的事情,已经有眉目了,等会我们去找你师母,把人介绍给你。”席先生说完之后,站起来往外走,边走边说:“此人,你要称呼师兄,是为师早年所教的学生之一,名吕清逸。”
纪修然听了之后,连连点头,没想到先生这么快就有了消息,纪修然心里很高兴,席先生又继续给他介绍了一下吕清逸的基本情况,屡试不第之后,被家人排挤,有些心灰意冷,不想继续科举,但是又进不了县学教书,一直没有着落。先生怜他有才而不遇,希望能够在纪修然这里发挥他的才能。此人颇为有才,只不过是些偏才。他最擅长农工水利。
本不会如此凄惨,只不过此人对这一方面过于痴迷,这也是他有才却屡试不第的原因,他知识面太偏了,在这个考试考四书五经的时代,一个水利大家,没有身世背景,是不可能光凭借这些偏才而受到重用的。
纪修然听了先生的介绍之后,却很满意,他知道现在的人读书就是为了科举,但是他想开设的书院却想给那些没有条件读书的穷人一个读书的机会,希望能够做到有教无类,而吕师兄的这中人才正式他所需要的,这样成年班的教导便不会仅仅局限于文字和算术了。
几人来到大厅,进去就看到师母的下首坐着一个瘦高的中年书生,此人穿着整洁,神情适然,正在和师母说话,旁边的师母脸上也是一片慈祥,看来师母也很喜欢这位吕师兄。师母看到几人进来之后,出声招呼到:“修然快过来,见见你的师兄。”
纪修然听话上前行礼。吕师兄起身还礼。席先生走到座位上坐好说:“你们师兄弟不用这么多礼,感觉入座吧。”
几人都听先生都话,走到座位上坐好,席先生看到几人坐好之后,看着纪修然开口道:“这就是你吕师兄,”又转去看吕清逸说,“这就是我之前给你提过的纪修然。”
二人又互相见礼之后坐下,这样算是正式的认识了。之后两人又交谈了一番,双方都很满意,吕清逸这个师兄便成了纪修然学堂的新先生。
这次两人回去的时候,不仅带着吕师兄,还把大红和二红两姐妹也一起带来回来,两个小姑娘每隔十天回家一次。两姐妹第一次离家这么长时间,看到纪修然的时候两人都有些红眼睛,特别是二红,现在才四岁多一点,看到纪修然就跑过来抱着他的大腿。
纪修然把二红抱起来,小姑娘就抱住纪修然的脖子,默默的流起了眼泪,纪修然看着这样的二红也有些鼻酸,拍着她的背安慰她。其实二红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一直都备受宠爱,这次如果不是机会难得,家里事不会舍得让她这么小就离开家的。
而且师母对两人就像亲生孙女一样,纪家人才会这么放心的把两人交给师母。只不过,乍离开家人,小姑娘有些不习惯也是能理解的。
纪修然安慰完二红之后,招呼乖乖站在旁边的大红,大家一起回去。坐到马车上之后,纪修然才抽出空观察两人,二红还小,感觉不是很明显,但大红就能够明显的感觉到改变。短短十天的时间,就能明显的感觉到,大红有了改变,不是外表上的,而是内里,从内往外散发出来的气质在改变,现在才刚刚开始,还要仔细观察才能看出来,纪修然相信过一段时间之后,大红便和村里的柴火妞有明显的区别,纪修然在心里点了点头,感觉很满意。
回到青山村之后,纪修然想把两个小姑娘一起带会纪家,现在纪大哥和纪二哥夫妻两个都在桥头市场上忙活,家里肯定没人,而纪家纪父和纪母至少有一个人是在家的,再说两位老人也有些想孙女了,之前还交待纪修然记得把两人接回来。
但大红提出要先回家一趟,这次回来她还带回来一些之前留下的课业,她要先回去放下,纪修然点头同意,进村之后,先把大红送回去之后,才会家。下了马车之后,纪修然先带着吕师兄去安顿,还要把刘向介绍给他认识。幸好之前抽空修正了一下后院,把刘向两兄妹住的地方和其他房间隔开,正好方便吕师兄入住。
石靖琛则带着二红往纪父纪母住的院子去。纪母正好在家,看到二红,连忙接过来亲香了一下,二红之前见到纪修然之后好不容易压下去的哭意又升了起来,纪母看到红了眼圈的二红,又是心疼的抱着她哄了起来。
大红回到家的时候,家里没人,拿出钥匙开门自己进去,纪大哥住的是纪家之前的老房子,纪大哥两夫妻住在之前纪父纪母住的上房,东厢给了大青和三青两兄弟,西厢给了大红。大红把自己的东西放到房间里,还没来得及收拾,就听到门口有人喊她:“红苑,是你回来了吗?”
大红听出是旁边的李家燕子,便出声答应了一声说:“燕子,你进来吧,我在西屋呢。”
燕子听到之后走进来,看到正坐着床边收拾东西的大红,说:“红苑,果然是你,我刚才在院子里看到一个人影进了你家,看身形是你,又不敢确定,没想到你真回来了,你这一段时间怎么样?听说你是去县里了。”
大红点点头,说:“是去我小叔的先生家了。”
燕子羡慕的说:“县里肯定可好了吧,听说县里的小姐都穿的可好看了,县里还有杂耍看,是不是真的。”
大红:“我在县里也没见到几个小姐,也不知道她们穿什么,不过过年的时候,是看过又杂耍,现在过完年已经没有了。”
燕子听完之后又问了很多关于县城的事情,大红一一回答之后,拿出几张花样子,递给燕子,说:“燕子,这几张花样子给你,这是我从王妈妈那里拓来的,王妈妈就是平时教我刺绣的妈妈。”
燕子惊喜的接过来,有些不好意思的说:“这么好的东西,你就这么给我了,你自己不要吗?”
“没关系,我这里还有。”大红拿出头自己存放花样的盒子打开给她看,燕子脸上顿时一片艳羡:“红苑你真好,你小叔对你也好,现在还能跟着城里人学习真是太好了。”说完看来看大红又说:“我这次见你总觉得你变好看了呢。”
大红笑了笑说:“没变吧,可能是长时间不见面,你感觉出错了。”
“是吗,可能吧”燕子迟疑的摸摸头不确定的说。
两姐妹在家里待了两天之后,纪修然和石靖琛就又把人送走了,这次走的时候,二红有些情绪失落,不过并没有像以前一样耍赖哭闹,让纪修然感慨,小孩子长大了。
第 57 章
时间在纪修然忙忙碌碌中过去,很快春天就过完了。
纪修然坐着书房看书,石靖琛从屋外进来,手中端着一盘洗好的杏子,纪修然抬头看到,笑着说:“唔,杏已经熟了吗?”石靖琛把盘子放到他的手边,说:“开始熟了。”纪修然点点头,拿起一个,掰开,放到嘴里,唔,果香很足,又软又甜,很好吃。
纪修然以前虽然在南方工作,但是还是偏好苹果,桃,杏这些水果,所以当初买了山头种水果的时候,他才会种了这么多的这些水果,而南方水果出来蜜柑,其他都没有。
不过他没想到,青山村的山水很适合种水果,种出来的水果,个大味美,就像这个杏子,他觉得比以前他吃过的所有杏都好吃。
既然想着山上的水果开始成熟,那么接下来,就要出来这些成熟的水果。杏子放不住,而且吃多了也不好,纪修然便出来一个方子,做成杏脯,杏仁也留下,可以当药材买,纪修然也在家里留了一下,煮羊奶的时候可以放一些。
纪家杏脯个大味美,晶莹剔透,被曾君辉全部拿走了。价格合适,纪修然也没有意见,反正卖给谁都说卖。曾君辉还和纪修然预定了,接下来要成熟的水果的里面最优质的那一部分。纪修然答应了,到时候水果成熟之后,分好级,让喜贵运走就行了。
剩下的那些,纪修然让人放到地窖里,一部分用来买鲜果,一部分做成水果罐头。
纪修然从外面回来带了从山上新摘下来的十几个桃子。递给纪母,然后自己就去书房看书去了。几个时辰出来的时候,就看见几个小孩,一人抱着一小块桃肉,小口小口的吃着,吃的很慢,很珍惜。
纪修然好笑的看着他们说:“这么好吃吗?都舍不得吃。”
三青很小心翼翼的吃着,看了看纪修然,说:“很甜,很好吃,吃快了就没有了。”纪修然疑惑的看了看他,说:“不会没有,小叔上山还有很多,你们想吃多少有多少。”旁边的大青和二青看来看纪修然,垂下眼,继续小口吃着桃子,没有说话,三青年龄小,则是存不住话的,有什么就直接说,“小叔,奶奶说,山上的果子都是要卖钱的,我们不能吃。”
纪修然无奈的拍拍额头,这确实是他疏忽了,因为纪修然的经历不同,和家人的价值观也不同,当然不会存着,家里人吃最差的,好的留着卖钱的思想,所以一时也没有发现家人的不妥。怪不得这一段时间,他拿回来的水果,没见家里人吃。
“娘,我拿回来的水果都拿出来吃吧。”纪修然知道家人都是为了他好,所以他并不会责怪他们,只不过这种观念,还是要想办法慢慢的让他们转变过来。
“娘都放到你们院里里,你学累了,休息的时候吃一个,方便。”纪母看着纪修然,不赞同的说。
“娘,没关系,山上不是还有吗,我要吃就去摘,那些我拿回来是孝敬你和爹的呢。”纪修然有技巧的和纪母说着巧话,果然纪母听到纪修然说是要孝敬她的,心里美滋滋的,笑得合不拢嘴,嘴上却说:“我们一把老骨头,还吃什么吃,留着你们吃就行了。”不过纪修然把桃子拿过来的时候,纪母也不再拒绝了。
……
水果都收完之后,纪修然就开始全身心的准备乡试,期间舒公子又来到青山村,还邀请纪修然一起去大青山写生,只不过纪修然当时正忙着读书,便拒绝了,只把之前家里多出来的简易帐篷和睡袋送了一套给他,收到舒公子的一幅画的回礼,便没再关注他了。八月份的时候,纪修然准备收拾行囊,和石靖琛一起赶着马车去府城,参加考试。
八月的天气还很热,平常的食物并不能放九天,纪修然便让纪母给他摊了煎饼,还做了挂面。挂面刚做出来的时候,纪家人都觉得太神情了,纪修然是不喜欢吃面的人,特别是挂面,所以之前一直没想起来,还是这次准备考试的吃食的时候,从记忆之书中翻到的,虽然不好吃,但是架不住它耐放方便呀,到时候,在考场上,烧点水,放一把,再放点腌肉,就是很好的一顿热乎饭。
纪父看到这个挂面的做法,觉得很有钱途,想到村里的作坊,做泡菜和红薯粉都有季节性,经常做一阵,停一阵,如果可以做挂面,不就可以全年开工了吗。
“修然,这个挂面可以拿到作坊那边做吗?”纪父敲敲烟袋,看着纪修然说。
纪修然沉吟一下说:“爹,我想着我们把作坊的事情转出去吧。”
纪父瞪大眼说:“这怎么行?”作坊是很挣钱的,而且也不累,转出去,他舍不得。
纪修然看着纪父,认真的说:“爹,我想了很久,我觉得再这样下去不妥,我这边现在事情也比较多,还要爹来把关,我和三哥两个人毕竟比不过爹又经验,所以把作坊的事情转出去之后,爹就能过来帮我了。”纪修然清楚纪父心里的想法,不过继续这样确实有很多的隐患,去年制粉坊重新开工的时候,他就感觉到了,平时只有村长的大儿子,李献管着作坊的事情,两家人都不插手,但是这次重新开工的时候,两家人就有些插不上手了。
现在几家人还很和谐,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是时间长了就说不定了,与其等到那时伤和气,不如现在就把隐患解决掉。
不过直接和纪父说,他肯定不会同意,而且还会埋怨纪修然想多了,所以纪修然便用了自己这边有些忙不过来的借口。果然纪父听了之后,便点头了。在纪父的心里作坊虽然赚银子,很重要,但是和修然的事情比起来,就不算什么了。
而且被儿子这么请求,他心里也美滋滋的,得意的很。心中感慨,无论儿子长到多大,都还是需要他这个老父亲呀。
“行,修然,你就不用管了,我去找李家老哥商量就行。”纪父把事情揽过去,纪修然也没有意见,“爹可以把挂面的方子也一并买给村长伯伯。”
纪父听了点点头。第二天就和王大柱一起找到村长,把两家占的分成买了。村长也没有把分成独占,而是一部分转到村子,一部分给了自家。王大柱家当初投的银钱,这两年的分红早就赚回来了,所以他也没有舍不得,纪父找到他的时候,说转出去的时候,当即也答应了同样处理。他手里有银钱,自己找了赚钱的主意,开荒地种麻椒和辣椒。
纪修然听到之后,连连点头,这个生意确实可做,之前曾君辉的酒楼里面新开发的大量的麻辣口味的新菜,但是麻椒和辣椒的供应却一直跟不上,所以对他酒楼的影响很大。如果王大柱种成了,根本不用担心销路,曾君辉第一个会上门订购。
而且曾君辉最近搭上了一个来着关外的商队,如果量大,还可以走商队这条路,关外冬天寒冷,辣椒是最受欢迎的驱寒食物,需求量自然大。
……
纪修然和石靖琛收拾好要用的东西,驾着马车赶往州府,麓州,青县往南五百里,马车行车两天可达,雍河岸边的大型渡口之一,南来北往的重用交通枢纽,繁华无比。
纪修然和石靖琛此次去往麓州,因家里杂事繁多,安排好事物之后,只提前半个月而已。待到达麓州城下,纪修然看着那巍峨的城墙,颇为震撼。城门口来来往往的人众多,进城还要排队,无一不表明这个城市的繁华。
两人走的陆路,没有见识渡口的繁忙,入城之后街市上的热闹,往来货物品种的繁杂,都彰显着这个城市的底蕴丰厚。纪修然和石靖琛驾着马车从集市经过,没有多做停留,只是看了一下,便能觉得这个地方的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两人没有在街上多做停留,快速往前赶车,去到城南的一户宅院。这个宅子是他们来之前,托曾君辉在麓州给他们租的住处,曾君辉当时还想让他们直接住进他在麓州开展生意的时候买来的宅子里,但是那个地方离贡院太远,纪修然便拒绝了。
这个租来的小宅子,虽然简陋,但是却离贡院很近。到时候考试也不用起那么早赶路。再说以他和曾君辉的关系,使唤起来着实不用客气。而且他们这么晚来麓州,恐是难以找到客栈投宿。
到地方之后,纪修然下马车,进院子,一看,发现自己认知里和曾君辉口中的简陋差别巨大。院子两进,虽房屋不多,但院子内花草繁茂,假石点缀,甚是雅致,自己在青山村的院子都比不过。而在曾君辉的口中,却只能称为简陋。
想想曾府的规模,这个小院也确实是简陋。石靖琛把车子停到后院放好,把车上的东西收拾妥当。这个院子里有两个老仆,是曾君辉派过来照顾两人的,纪修然想着两人在这个地方,人生地不熟,还是需要人帮忙的,便也就没拒绝。
之前进门的时候两人想上前帮忙,被纪修然推拒了,虽然留下两人帮忙,但是能够自己做的事情还是习惯自己做,他在青山村一直都没有买奴仆,就算后来有了万贯家财,照样是所有的事情都自己亲力亲为。纪家父母也没有想过要买奴仆伺候。之前纪修然想过给纪母买个人分担一些活计,还被拒绝了,说是过惯了苦日子,不习惯被人伺候,纪修然也就没有强求。
纪修然自己身边总是会有石靖琛跟着,什么事都交给他就行了。石靖琛很喜欢纪修然这样依赖自己,也不希望自家修然身边有别人出现,奴仆也不行。
两人安排好之后,稍作休息,纪修然就和石靖琛出门逛逛。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要先在周围转转,熟悉一下环境,而且纪修然想要提前看一下去贡院的路线。
两人步行往贡院走去。这个时候贡院周围还没有那么热闹,大门还是紧闭的,纪修然看了一下,看不到门里的情况,就原路返回。步行只要十几分钟而已,距离着实是很近很方便,纪修然很满意。
第 58 章
开考的时候,贡院要寅时点名,现在住的这么近,稍微早起两刻钟足矣。
看完贡院路线之后,纪修然就和石靖琛去集市逛街。之前经过的时候,纪修然就想去看看,这么热闹,说不定能够买到一些稀奇的东西。确实也不负纪修然所望,不管是南边的海鱼海菜,还是北部的肉干香料,奶块,这里都能找到。
纪修然买了一大堆海带紫菜,鱼干海米,还买了很多肉干和奶块。他在青山村都找不到这些好吃的,早就想了,这次有机会当然有一次买个够。虽然价钱有些贵,但纪修然有钱,任性。一旁的石靖琛看纪修然喜欢这些东西,只是站在一边帮忙拿东西,根本就不会提出反对意见。
纪修然出去一趟,买买买,心情舒畅很多,之前因为看到肃穆的贡院而产生的一点点紧张感也消失不见了。回去之后就教石靖琛用这些东西做好吃的,吃上心仪已久的好吃的,心情又上一个台阶。
每天学习的效率都提高了不少。
纪修然在家里吃吃喝喝,边玩边学,时间过得很快,最后的这段时间,很多考生都没有那么紧张,反正最后的时间再学也不会改变多少,都开始走动起来。
纪修然住的地方比较偏,周围没有什么同届的考生,而且李文等几个同窗都是住在靠近书院的城东,纪修然来了之后只是个几个人送了一个口信,就开始闭关学习,也没有去找几人。
纪修然不去,不代表几人不来,这天纪修然刚刚做完早课,就听见门口传来李文叽叽喳喳的声音。这个地方住户多为平民,纪修然两人也没有那么多的规矩,有人上门也不用拜帖。
看门的老仆通报一声,人就领进来了。之前纪修然做早课,老仆没有打搅他,通报石靖琛之后,就把人领进来了。
纪修然整理一下自己,就去客厅里见他们几人。
“修然,你也太不够意思了,来了这么久都不去找我们。”李文看到纪修然进门,没等人坐下就开始兴师问罪。纪修然也是无语,看着不停拿点心吃的某人,心想,吃还堵不住你的嘴。
“忙于安顿还没找出空闲时间,三位仁兄见谅”纪修然赔礼。
“无碍,我们知道纪兄必定有事耽搁。”陆云泽拱手表示不在意,李文也是随口说说,现在的注意力也都放在吃上面了。
王硕也表示不在意,悠闲的喝茶吃点心。李文吃完一波之后,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才又开口说:“还是修然这里的点心和茶水好,每次吃都觉的吃不够。”
纪修然笑笑说:“若是喜欢,走的时候带上一些便是,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这些点心是纪修然用之前买来的奶块,研究出的新配方。吃起来香酥可口,奶香绵软,是没吃过的新口感,李文吃起来当然会觉得好吃。
“还是修然知我心呀”李文高兴的说。陆云泽和王硕也表示很欣喜,两人虽然觉得点心新奇,但也并不是非吃不可,但是纪修然这里的茶确实是好的很,两人心仪的很。
几人喝茶吃点心聊了一会儿天,说了一下最近听到的各地的考生的情况。三人是在书院读书,这次参加考试的同窗很多,不乏有大才之人,几人对这次能够考中解元的学子,多有猜测。
纪修然坐在旁边,听几人聊天,他因为在家闷头读书,也没有佳作传出,名声不显,虽然之前院试第五的成绩不错,但是各地的才子多为心高气傲者,一个小小院试第五还都不放在眼里。
而且他交友不广,除了这几个同窗之外,其他的都是这青山村结交的一些,都是才名不显之人,而像舒明晏这样的大家子弟,又是等级太高,虽有才名,但是又不会和普通的学子交往。所以几人所说的人他都不认识。突然发现自己的交友圈子太过狭小了些。但是让他主动去结交这些大才子,他也做不到。他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几人说了一会儿闲话,就准备告辞,临走之前,陆云泽说:“纪兄,三天之后,在聚仙楼有一个聚会,到时一起参加吧。”
“对对,我们这次来就是想和你说这个聚会的事情的。”李文也在一边帮腔,完全忘记自己之前忙着吃喝,早就把此次来的目的忘光了。不是陆云泽提醒,他都想不起来。
“此次聚会参加的多是有名望的学子,可以去看看,就算是开眼界,走一遭也不吃亏。”王硕也在一边补充。纪修然对于聚会虽没有多大的兴趣,但就像他们说的,参加一下也没有坏处,而且他也不能拒绝几人的好意,答应了下来。看看这个世界,正常学子之间交往模式,也挺有意思的。
三天后,几人来到小院和纪修然汇合之后一起去往聚仙楼。纪修然出门,石靖琛当然会跟随,虽然他不是读书人,但是总有那么一两个人会带一些友人去,几人也没有反对,两人连体婴一样,到哪都是一起的,几人也都习惯了。
他们到的时候,聚仙楼的大堂里面已经聚集了一大帮学子。“我们找个包间吧。”纪修然看了看大堂的情况,不大习惯这种热闹。其他人也都点头同意。几人虽然不是富户出身,身上也不缺那一点银子,而且这大堂也确实混乱了一下。
他们找到掌柜要了一个包间。还好来到不是很晚,包间还有空的。几人上了二楼之后,要了一些点心和茶水,把包间里面面对大堂的小窗打开,边喝茶边听下面大堂里面的学子们的高谈阔论。
纪修然对这种情形有些好奇,他以前在电视剧中看到过进京赶考的举子,在“状元楼”或者“及第楼”高谈阔论,然后就被微服出巡的皇帝赏识,从此之后仕途发达什么的,原来乡试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吗?
他今天看到下面这些慷慨激扬的考生,发现自己还是太天真了,这些心高气傲的学子,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的。就算这次考试不中,在这样的场合能够闯出一个好名声,对于自己以后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纪修然想到这里,对于这些有目的展露自己的学子也并没有什么偏见,毕竟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他们这样不遗余力的表现自己也是情有可原的。想到这里,纪修然就安下心来,认真的听下面的人的辩论。
不一会儿两方辩论就到了高热华的地步,眼看着,双方争论的都快要撸起袖子打起来了,一旁坐着的一个素衣学子淡淡的说了一句话,两方的气焰就消下去了。纪修然仔细的看了一眼这个人。
长相清秀,气质如兰,温文尔雅,诗书自华,看起来就是大家出来的读书人,气度和底蕴不是普通学子可比。
“这个人就是自从聚会的组织者,李书华,莒县李家人。”陆云泽知道纪修然对这届的学子不甚了解,就向他介绍。纪修然点点头,这人是谁,家里是什么人,其实他都不是很在意,但是陆云泽好心向他介绍,他还是领他的好意的。把李书华和李家的种种记下。
第 59 章
几人坐着包间里看下面多位学子,来回角力,后来还有一些学子开始做诗赋,书画,慢慢的气氛火热起来。几人在楼上看的也是津津有味。不过几人并没有下去凑热闹。
看了一会儿之后,几人觉得时候不早,准备回返,结账下楼的时候,几人和迎面而来的几个人撞到一起,对面的一人抓住撞他的石靖琛,便出言不逊。“如此粗鄙武夫也来参加学子聚会,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纪修然听到此人侮辱石靖琛当场火起,手不能负鸡的无用书生,你才是滑天下之大稽,今天不说死你,我就不姓纪。“这位同窗好大的气性,怎么在你看来武夫及粗鄙,就不能来参加聚会,那我问你,古有xx弃笔从戎,保住边疆瓮城。”
“在你眼里,这些人都是粗鄙武夫,没有武夫打下江山,保家卫国,哪有你今天站在这里,大放厥词。简直数典忘祖,不配为人。”
纪修然一番话,引经据典,数息把这个人说的无颜面对大家,掩面逃窜。这人也是倒霉,之前被人驳斥之后,心里的火气没出发,碰上石靖琛这个一看就不是读书人的人,想要发一下火气,却又被纪修然逮着讽刺一顿。
现在整个人都一句话都不敢说,老老实实的站在旁边,纪修然也不是得理不饶人的人,看这人消停了之后,就和几人一起离开。李文经过刚才的哪一出,整人看纪修然的眼光都变了。
陆云泽和王硕的脸上也露出庆幸的表情,还好之前对待石靖琛还算礼遇,不然二人害怕纪修然一个不高兴,把他们开除人籍。
纪修然平时是很温和的,并不喜欢成口头之凶,但是今天被气氛感染,又碰到有人找石靖琛的茬,这才爆发。
几人走后,留下来的人才反应过来,李书华笑了笑问旁边的人:“刚才那位学子是谁?”周围的人面面相觑,对于纪修然这个生面孔,大家都不知道底细,没人能够给他回答。
经过此事之后,纪修然也对参加什么聚会完全失去了兴趣,剩下的时间多待在家里,要不就是和石靖琛一起上街逛荡,买一些新奇的东西,放松一下自己。
开考前一天,纪修然看着石靖琛把用的东西都装进考蓝里面,这九天的时间里,他要用这些东西度过,吃的东西都带上,熏肉也切成小块,纪修然为了好过一些,还准备了一些肉酱和点心,不过盘查的时候总是麻烦一些。
石靖琛早起,把纪修然叫醒,帮着打水给他洗漱,然后拿着考蓝送他去贡院。之前纪修然就走过这条路,现在是完全不紧张,路上还碰到一些一样提着考蓝匆匆赶来的考生。
石靖琛把考蓝递给纪修然,严肃着脸说:“修然你去吧,别紧张。”纪修然好笑的看着他,也不知是谁紧张的一晚上没睡,不知道还以为是他要去参加考试呢。纪修然上前抱了抱石靖琛说:“你回吧,我进去了。”然后拿起考蓝随着人流往前走。
石靖琛没有听他的回去,而是站在那里等着考生都进去,这几天他要等着外面,之前听说,考试途中有人挨不住的还会被送出来,所以这几天他打算在这里守着,以防万一。
赶到之后,等了一会儿,贡院大门打开,开始依次点名,点到名的学子,上前接受验明身家,核对信息无误之后,再穿过大门,去搜身检查,是否有舞弊现象。纪修然把自己的考蓝拿出来,衣服脱掉,吃食点心都被掰碎,肉酱也被翻遍,里面的大块东西都被弄出来看了一遍。
幸好只是看完之后没有放回去,不然他都不想吃了,看了弄肉酱也不是好选择,幸好还有肉干,到时候可以只吃肉干。
仔仔细细的检查一遍之后,纪修然穿好衣服,提上考蓝,领取座号,穿过辕门,找自己的号棚。古代的贡院号棚一排排的矗立着,虽然简陋但是规模巨大,看起来很是震撼。
纪修然边感叹边找自己的号棚,茶28号,找到之后,发现还好,这个地方算是中间,不紧挨着屎号少受些罪。不过这号棚里面也太简陋了吧,就上下两条木板,其他的出来一盏油灯就什么都没有了。不过幸好他自己带了小泥炉,可以烧水,煮面吃。
三场,九天六夜时间还真是难熬呀。
纪修然拿出考蓝里面的笔墨纸砚准备好,等钟声响起,试卷发下之后,开始审题,思考,答题。乡试三场,第一场考经义,只要平时对四书五经内容熟悉,并不会太难,只不过有时对一些偏僻的句子会有些模棱两可。
纪修然看了试题,在心里打了腹稿,然后开始誊写。写起来很是顺畅,中途还歇下来吃饭喝水,每到饭点,仆役都会送上热水,这还算是比较人道的一点。纪修然第一天就着热水吃着面饼沾酱,还吃了一些肉干。也算是能填饱肚子。
而且他自己自制的肉干味道极好,面饼又是用发面烙的,虽然有些冷,但并不会硬,就着热水吃还会有淡淡的甜味,只不过不耐放,带的不多,头两天吃完之后就开吃煎饼。吃食上纪修然是不会亏待自己的。看过题目之后胸有成竹,丝毫不紧张,毕竟也是经历过大大小小的考试的人,虽然难度无法相比,但临场经验丰富的很。
所以第一天就这样悠哉的过完了,到了晚上也没有点灯熬夜,裹上自己带来的薄被,躺在木板上就睡了起来,心里不紧张,躺下很快就睡了过去,也算是心大的主了。其实也可以理解,反正时间还很充裕,充足的睡眠还有利于之后的考试,纪修然根本用不着挑灯夜战,这样反而会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第一场的三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纪修然从容的安排时间,吃的好睡得好,待收卷之后,众学子从号棚中出来,换场的时候,个个都好像受过摧残一样的憔悴不已,只有纪修然精神正常,不禁引来周围人的侧目。
找到新的考号之后,收拾好东西,准备迎接第二场考试。第二场考试和第一场间隔很短,这段时间也只够这些学子转场而已。很快第二场考试开始。第二场开始是纪修然相对薄弱的环节,考诗赋。
就算纪修然脑子里有唐诗三百首,各种大家的诗词都知道,但是在考试的时候,他也没想着要借用这些大家之作。他自己虽然诗才不显,不能在考场上挥笔写就流传百世的佳作,但是韵律,平仄都工整的平淡之作,他还是可以做得出来的。
仔细构思过之后,做出一篇诗赋,第二场考试也就结束了,接下来最重要也是最难的第三场开始了。第三场考策论,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四书里面的题目都是杂糅起来,如果不通读四书,有时候都不知道出自哪里。
还好这次考试的题目比较保守,并不是很难,四书题目是来自论语,纪修然看过题目在之后,思考好如何破题之后,开始下笔。一气呵成。钟响交卷。
虽然纪修然在里面,吃食上没有委屈自己,但经过九天的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总有些用脑过度,太阳穴突突的疼,而且心累的很,看到石靖琛自然而然的放松下来之后,更觉得自己好像经历了一场xx一样,感觉自己被掏空。出了辕门之后,石靖琛等在外面,看到他出来之后,立马迎上来,把他手中的考蓝接过来,然后把人半抱在怀里,护着往前走,防止周围拥挤的人挤到他。纪修然也放心的把自己的身体半依靠在石靖琛身上,整个人都有些飘,石靖琛只好把人抱回车上。为了接人,这几步路石靖琛也把马车赶过来了。
也幸好赶来了,不然纪修然这个状态是不可能自己走回家的。纪修然还没回到家就车上睡着了,回去之后,石靖琛看人实在是疲累,也没有叫醒他,一觉睡到第二天午时才醒。
纪修然醒来,睁眼就看到坐在床边守着的石靖琛,对着他笑了笑,懒洋洋的躺在床上,一时间不想起床,可惜自己肚子不争气,开始咕咕的抗议。石靖琛看着这样耍赖的纪修然无奈又宠溺。
起身去给他端吃的,纪修然躺在床上等着。石靖琛端来肉粥之后,自己坐到床头,把人拉起来,靠在自己怀里,那碗往纪修然的嘴边凑。纪修然虽然平时很习惯石靖琛的帮忙,但是被这样喂饭,还是会有些不好意思。
“我自己吃就行了。”纪修然挣扎着想要自己坐起来吃饭,被石靖琛拦住,“你累了。”石靖琛很喜欢纪修然靠在自己怀里的样子,所以没打算把人放走。纪修然无奈,只能就着石靖琛的手喝粥。开始的不好意思也慢慢的消下去了。
纪修然没脸没皮的想,反正两人是夫夫关系,再怎么亲密都不过分,别人也没立场说什么,脸皮厚一些,自然就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了,反而心安理得的享受起石靖琛的周到服务。
考完之后,纪修然就整个人放松了下来,其他人都在紧张的等候结果,反而是他一点都不紧张,他觉得考都考完了,结果已经注定,紧张也没有了,还不如好好的休息几天,等放榜的时候再紧张也不迟。
反而是石靖琛,这一段时间茶饭不思,心思不属的,坐立难安。纪修然看着比自己还紧张的石靖琛,感觉又好笑又感动,心里莫名的感觉温暖。
“三哥,你休息一下吧,你都来来回回好几趟了,不累吗?”看着进来出去,坐下又站起来不知道要忙什么的石靖琛,纪修然忍不住出声。
“我不累”石靖琛有些茫然的对纪修然说,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反正觉得坐在那里就浑身不舒服。
“三哥,你在紧张吗?”石靖琛茫然的看着纪修然,好似不明白他在说什么。纪修然看着这样呆呆的石靖琛,莫名的感觉有些萌,暗咳一声,拉回飞弯的思绪,继续说:“你今天一直坐立不安,是在为我紧张吗?”
石靖琛想了一下,点点头,自己确实是在紧张,自己做什么都觉得不是很舒服,莫名的就感觉很紧张,仔细想一想确实是在紧张修然的考试情况。“三哥,你大可放心,已经考完了,结果已经确定,等到放榜日自有结果,不需过度紧张。”纪修然安慰道。
石靖琛弯了弯嘴角说:“我信修然必定高中。”纪修然感觉到石靖琛对自己满满的信心,突然间感动压力山大,我自己对自己都没那么有信心呢喂,你是不是误会我的话了呀。为了安石靖琛的心,纪修然没有过多解释,就让他抱着美好希望等着吧。反正他自己对这次的考试也挺有把握的。
第 60 章
放榜日这天,石靖琛一大早就把纪修然叫了起来,收拾妥当坐到正厅里面,等着报喜的人来报喜。
陆陆续续有马蹄声近了又远,隐约还能听到“乡试捷报!贺”看来这是开始发捷报了。纪修然和石靖琛坐在正厅里,听着来回了几次的马蹄声,心里也莫名的紧张起来。中不中就等着人来传捷报了。因为乡试榜单要等到所有捷报报完之后,才会张贴。现在两人虽然等到有些焦急也只能乖乖的坐在椅子上等着。纪修然安慰自己耐心等候,同时也安抚一下焦急的石靖琛。
大半天之后才听到有马蹄声往自家小院这边来,“乡试捷报!贺麓州府青阳县纪钧纪老爷高中乡试第六名。”石靖琛比纪修然还快的反应过来,撒腿就往门口跑,这时候报喜的人已经来到门口,看门的老仆已经敞开大门。
纪修然过来的时候,石靖琛已经把赏银拿出来了,那个报喜的仆役看到纪修然过来之后,对着他行礼又重复了一遍捷报,“恭喜纪老爷高中。”纪修然回礼,并把石靖琛手里的赏银递过去。人收到赏银之后,调转马头离开。
石靖琛激动的抱着纪修然说:“修然,我知你会中”纪修然高兴的笑起来说:“嗯,然不负所望。”
“修然,你是举人老爷了”石靖琛很少这样激动,也很少这样多话,一时间重复了三次这句话,可见他激荡心情。
纪修然笑着看他说:“是呀,我是举人老爷,你是举人老爷的契兄了。”从结契的时候,纪修然就觉得此生和石靖琛携手与共,宠辱共享,今天他考中举人,自己的荣耀也是石靖琛的荣耀。
石靖琛听到纪修然这样的话,心里一阵感动,紧紧的抱着怀里的人,他很高兴修然能够中举,但同时也很害怕自己离的修然越来越远。他害怕总有一天修然从自己身边飞走。他知道修然不是池中物,但是他很自私,不想放这人走。
纪修然的这句话,不亚于是对石靖琛的承诺,承认两人夫夫一体,就算是中举,两人的关系也不会改变,他怎能不感动。纪修然也知道他的心结,抬手安抚的拍着他的后背。
纪修然中举的捷报很快就传回了青阳县,县令立刻让衙役去青山村报喜。等到村里的人接到捷报时候,都激动无比,没想到自己村子里真的出来一个举人老爷。而且自家小子也在举人老爷开的学堂读书,以后是不是也能考个举人。
消息一传开,不仅青山村的人高兴,周围村里的人也都蠢蠢欲动,他们准备青山学堂再招生的时候,一定要自家孩子去读书。
捷报到的时候,纪父和纪母正在家里忙着做今天的糖水。等报喜的衙役赶到纪家门口的时候,纪母赶紧从厨房出来,纪父也激动的顾不上手上的东西,往外跑。
“恭喜纪家老太爷,小子在这给您报喜了,好叫您知道纪钧纪老爷高中乡试第六。”纪父听到衙役的话,愣是没反应过来,纪母也呆愣了一下,之前匆匆赶来还以为出来什么事,原来是这样的大喜事,两人一时之间都有些怔愣,还是赶来的村长提醒,才匆匆给了人赏钱。
送走衙役之后,纪父纪母才反应过来,都有不相信,“孩他娘,你掐我一下,我怎么觉着像是做梦呢。”纪母果真下手掐了一把,她自己何尝不是觉得自己还在梦里。“嗷,真的疼呢,不是做梦呢,孩他娘,咱幺儿真的中举了。”
“是呢,幺儿成了举人老爷了呢”纪母说完擦了一下流出来的眼泪,谁知道越擦越多,最后根本停不下来。周围的人高兴之余,看到她这样也都眼圈泛红。自己村里有了举人老爷,以后谁也别想欺负,想着以后的美好生活,想想以前的种种,心头都颇有感触。
“行了,大家都高兴些,大喜的日子都别哭哭啼啼的,晚上咱村里开村宴,庆祝修然中举。”村长是最理智的一个,看大家情绪不对赶紧出声制止。纪父听说要开村宴不是很赞同的道:“村长,开宴理应我们家来,村宴就不用来吧。”
村长不同意:“修然是我们村里的骄傲,开村宴庆祝一下怎么了,你别想那么多,村里人不会反对的。”纪父拗不过他,只得应允,不过自己觉得自己也应该表示一下,说:“那明天我家设宴,三天流水宴,请全村人来吃。”
村里人听到有宴席吃,都喜气洋洋的答应着。
纪大哥和纪二哥听到消息赶过来的时候,大家都已经开始往回赶了,纪父直接把两人叫住,准备接下来三天的流水宴。“爹,幺弟真的中举了”纪大哥和纪二哥没赶上报喜的差役,刚刚是在摊子上听到的消息。两人这个时候还不敢相信,只得找自己老爹确认一下。
“当然,咱家幺儿就是有出息,现在已经是举人老爷了。”两人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后,也都很高兴。一直在学堂教书的刘向和吕师兄赶过来的时候正好听到父子三人的谈话。
两人也都感到很高兴,刘向暗暗发誓,自己这三年好好努力,说不定三年后也可及第。
纪修然还在府城,有些后续的事情处理,而且知府大人的宴请,他还说要参加的,虽然他不是乡试第一名,也有很多同期的学子来邀请他参加各种聚会,李文三人这次只有陆云泽考中,而且名次不显。之前发榜之后,和纪修然匆匆见了一面之后,就都会去各自用功了。
这次的结果给几人的打击还是挺大的,他们三人扎扎实实的在书院读了两年,还没考过在家里,边学习边赚钱的纪修然,几人都发奋好好读书,接下来再接再厉,李文和王硕要等三年好继续,而陆云泽则要好好准备四年后的会试,后年的会试他还没有把握,就不去参加了。
在府城耽误十天时间之后,纪修然和石靖琛终于能够收拾东西回家了。
两人走之前又去街市上大卖特卖的一番,把马车上塞得满满当当的才回去。
回去之后,经过县城的时候,先去先生那里看一下。纪修然见过先生和师母之后,把给先生带的东西交给师母,就被先生带到书房里了。
“此次考试结果颇佳。”先生是那种不吝啬赞美的老师。平时教导他的时候也是多鼓励。这次他的成绩能够考到第六名,也出乎自己的预料。毕竟自己的诗赋是短板。
不过老师这样说,自己可不能大大咧咧的受着,赶紧对着先生行礼说:“多是老师平时教导,学生才不负所望。”
纪修然真的很感谢先生,不是他悉心的教导,他还真没有多少考中的把握。这次之后,他也明确的感觉到科举的艰难。主要是一连考九天什么的,真不是人干事。
先生欣慰的点头,说:“修然以后有何打算?”
纪修然被先生问的一愣,然后表示:“学生想扩张学堂为书院。”
“开办书院并不是易事,修然现在根基尚浅,此事要从长计议,那是否要继续科举?”
“学生无入士的打算,并没有必要继续科举。”
“不妥,”先生并不赞同纪修然放弃科举的打算。毕竟继续科举和开书院并不矛盾。
“时下,也多有进士入书院做山长,修然,大可一试。”先生对于纪修然的才学很清楚,也很看好他,觉得后年的会试,大可放手一试。纪修然听到先生的话,敛眉思考,觉得先生的话不无道理,而且先生指的路也确实可行。
第 61 章
纪修然从先生的书房里出来之后,脸上有些凝重,石靖琛看到之后,关心的问到:“修然,怎么了?”
纪修然看看他,发现他眼底的担忧,笑了一下说:“没事,只是有些事情要好好想想。”
其实先生说的话确实有道理,对于纪修然这样的草根来说,考中进士之后,书院的发展前景要比单单一个举人功名要有好的多。他想建立一家有竞争力,流芳百世的书院,是从无到有的创建,其中的难度,超过他的预想。
等以后建好了书院,生源是最重要的一环,学堂可以收一些没有基础的人,但是书院却要收过了院试的生员,对于这些考举人的秀才来说,光是便宜的束脩并不会有太大的吸引力,也只有真正的实力才能让一家书院有竞争力,能够长久的经营下去。
但是他那里,现在除了他这个新鲜出炉的举人老爷之外,剩下的两个先生都只是秀才,最缺少的就是实力。他发现之前还是想的太简单了,被席先生点醒之后,他才发现,开办书院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第一个面临的就是人手问题,他这里还没有能够撑起一家书院的师资力量。
长叹一口气,纪修然慢慢的放松下来,现在遇到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慢慢来,总是会度过去的,他在心里默默的安慰自己,石靖琛担心的看着他,虽然纪修然说了他没事,但是从他一直没有放松的表情上看来,并不是完全没事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