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30章 星期一的研究所气压低得吓人,贺博的一审结果出来了,以非法行医罪判了三年。

第30章

星期一的研究所气压低得吓人,贺博的一审结果出来了,以非法行医罪判了三年。
这事给了研究所的所有人一记重锤,大家都知道一年前的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实验也是违法的,只是没查到底而已。虽然石泽和徐凉被停职调查了两周就回了原岗,但实验期间的会议记录、数据全部被检察机关提取了,以后如果有人想拿这事大作文章,恐怕谁也跑不掉。

林頔的办公室在一层最里面一间,他一手拎着电脑,一手拿着冰美式,正往里走着,忽然看到自己办公室门口站着一个陌生的年轻女孩。

女孩靠着墙边玩手机,感觉到有人接近,猛然抬起头,一入眼就是林頔疑惑的脸。

林頔今天难得穿休闲装,一件粉色oversize的卫衣,牛仔裤和匡威,乍一看就像个大学生。

女孩把他上下扫了一遍,她对博士这个群体多少有点刻板印象,总觉得应该是戴眼镜穿格子衫的宅男形象才对,而林頔这种小帅哥,显然不太应该出现在研究所。她不太确定的开口:“林博士?”

林頔心里纳闷,这小姑娘看样子还知道自己名字,“你是?”

女孩恰巧瞟瞟到了林頔没来得及放回包里的工作证,确定了这位小帅哥真的是自己未来几个月的直属上司,赶紧毕恭毕敬朝他鞠了一躬,“林博士好,我是石璐璐,石教授叫我来给你当实习生。”

听到这女孩姓石,林頔拿着冰美式的手一紧,感情眼前这位姑娘是领导女儿?

林頔打心底里佩服石泽的算盘打得谨慎,这领导估计是怕本科还没念的女儿忽然当了第一作者被怀疑真实性,才把女儿差遣给自己当实习生,毕竟在科研机构实习期间做出成果发了论文比凭空出来的一作合理多了。

虽然万分厌恶石泽,但林頔对一个才见面的姑娘没有恶意,他招呼着石璐璐进了自己办公室,让她随便坐,还体贴地接了杯水递给她。

除了长相,石璐璐身上没有一点石泽的样子,女孩和他爸一样细皮嫩肉,大杏仁眼尖下巴颏,带着这个年纪特有的好奇和初来乍到的慌张。

林頔给她倒完水率先开了口:“我也是第一次带实习生,你不用紧张。”

“今天先带你了解一下实验室现在进行的课题进度和各种仪器的操作,下班前给我写一份工作日报,把今天教给你的东西复述一遍,以后每天都要写工作日报发到我的工作邮箱。”

虽然是领导女儿,林頔还是按照正常实习生来对待,石璐璐看起来是个爽快的女孩,对林頔的安排丝毫没有不满意,反而还摩拳擦掌期待林頔多教她点东西。

林頔不好晾着石璐璐太久,匆匆把手头的工作处理完就带她去实验室熟悉情况。

石泽虽然是个人品堪忧的老王八,但科研能力确实不差,他这女儿脑子也机灵,天生适合干这行,林頔教的东西几乎一点就透。

多亏了石璐璐有科研底子,俩人结束的比林頔预想时间短多了,林頔看了眼手机,发现离下班时间还有两三个小时,索性直接给她讲起了上个课题的实验成果。

上个课题的成果就是林頔那篇被顶替的论文,林頔心里清楚实习是幌子,最终目的还是要让石璐璐顺理成章当论文的一作,于是通情达理地把正事先教给小姑娘。

石璐璐看到那篇论文脸色瞬间就灰败了,她爸早跟她说过有个下属愿意把论文一作挂她的名字,自己只是去实习装装样子,但当她真正和原作者站在一起,羞愧得只想遁地。

林頔可不在乎,扔了就是扔了,挂谁的名都无所谓,他甚至好心安抚了几句顶替者。

他讲文献很有一套自己的特色,先把文献拆开,从开头的概述讲起,讲完后直接跳到最后的结论,这样一来,听的人很容易理解这篇论文到底研究的是什么。等结论讲完了,听的人好奇心也起来了,林頔才开始讲最难啃的实验设计和方法部分。

全讲完已经快下班了,石璐璐听得津津有味,恨不得林頔再给她多讲几篇。

石璐璐显然比她爸有良心多了,认为自己这实习生当的非但没有帮到上司,还浪费了林頔一整天教她。她心里愧疚,非要请他吃饭。

北京这会已经快入冬了,石璐璐提议吃火锅暖一暖身子,他俩也不愿意去太远的地方,于是就近去了研究所附近的海底捞。

吴霁心最近活得心力交瘁,上课和实习把他压得喘不过气,只有周日可以回林頔那睡个好觉。

黄西玲欣赏他,但越是欣赏,安排给他的任务就越重、越多。

他们上周一开了选题会,最终确定以“被留下的人”为主题做专题故事,整个小组讨论得昏天黑地,最后还是由黄西玲拍板,把内容对准了矿难工人家属的现状。

要采访的矿难家属集中在一个贫困村,这趟行程黄西玲只带了吴霁心一个实习生。

他俩在鸟不拉屎的十八线贫困村呆了一周,贫困村在山上,上山下山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只有一条窄路供人通过。他俩背着十几公斤的摄影设备和电脑爬山,领导再怎么是女强人也是个女的,于是大部分重量就落到了吴霁心身上。

山上根本没有酒店,唯一的招待所环境恶劣,连热水都没有,吴霁心每天淋着冰冷的水洗澡,匆匆洗几下就要赶着时间擦干,不然会被冻僵。

这里没暖气,取暖靠烧煤,吴霁心每天洗完澡要挨着煤炉才能把头发烘干,然而小小的煤炉根本无法让屋子暖和,吴霁心每晚都要裹着羽绒服,临睡前翻翻林頔的照片才能勉强入睡。

贫困村连路都修不起,通行全靠脚走,吴霁心和黄西玲一家一户挨着探访,一周里收集了一百多个矿难家属的采访资料,等回到北京的时候,吴霁心瘦了五斤。

他俩离开贫困村的那天,背着器材爬下山,坐电摩去县里转大巴,再坐大巴到市里,到了市里才有火车,他俩继续坐火车到省会,再从省会转飞机,辗转了几乎48个小时才回到北京。

黄西玲在去市里的大巴上对吴霁心说:“我知道所有新闻记者都有挖掘真相的理想主义的心,但光鲜亮丽和假大空的好听话都不属于我们这个职业,又苦又累才是我们的常态,你还是实习生,选这行你要想好。”

这趟大巴里全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车里又闷又臭,呼噜连天。吴霁心的视线落到斜前方的一个农民工身上,他浑身脏兮兮,手里却抓着一个漂亮的洋娃娃,大概是离别时女儿塞给离家的爸爸的礼物。

吴霁心靠着车窗,淡淡地回她的话:“我早就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