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喜庆的初冬(上)
事实证明,这里的确神奇,且迥异。
他们父子俩说话的时候,铁青跟笑哥儿也在准备礼物,后天就是肖翠的婚礼了,之所以说她的婚礼,而不是巴赫的,是因为巴赫要入赘。
“这些礼物和随礼的钱数总算是很体面,不缺啥了。”笑哥儿很开心的点了东西,然后用红木盒子包裹好,外头又缠上了红绸子,看起来高级了很多。
“嗯,这些不错了,对了,姑姑家有啥缺的没?”铁青这些亲戚里头,也就肖姑姑家过得最不好了,毕竟刚还过了债务,又开始不停地嫁女儿,入赘女婿,肖姑姑家的家底真的没有多少存款。
要不是菜地跟杂货铺子收入不菲,肖姑姑还真不敢这么频繁的办喜事。
其实存银真的没多少,家中能有的流动资金,估计都不到二十两。
肖姑姑这人又好面子,要强的性格,从不跟兄长们说辛苦,只咬牙自己干活儿,宁愿累一些,也要过得舒坦,让那老孟家后悔去吧。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日子,肖姑姑是要苦几年才能真正的缓过来。
“没啥缺的,我送了两头大肥猪过去,爹娘也送了两头,后头的六叔跟八叔,各送了二十只大鹅子过去,哥夫送了五头肉牛。”其实这些东西,都是要花大价钱才能买到的肉食,可是如今亲戚们你家送点我家送点,就给补齐了,肖姑姑一文钱没花。
办喜事的鸡鸭鱼肉几乎都全了,只需要买点旁的大鱼啥的就够了。
柳二麻子已经送来了两车大鱼,好的是,这些鱼都是活的,还能多放两天,正日子那天上席面儿正好。
两口子只能有一个人出门去忙碌,另外一个人要看着孩子,因为他们认为孩子最重要,无时无刻不有一个人陪着孩子。
肖姑姑家要有上门女婿了,这事儿村里头都知道,巴赫在侍卫里头人缘还不错,尤其是定国公府真的给他出面打理亲事,丝毫没有因为他是上门女婿而有所不满,肖姑姑家给的聘礼,而定国公府给了不少嫁妆。
光是压箱底的银子,就有三千两,还有五百两金子。
温恪没有出面,但是温念来了,大少爷还给这位义子五千两银子的银票。
“以后好好跟人过日子,你本没有姓氏,如今入赘肖家,也算是有了中原人的姓氏在头上顶着了。”温念对这位义子其实已经很不错了,给他活动了一个名门侍卫的差事。
另外就是派来东北这边,远离了是非之地的京城。
如果日子过得和美,不难善终,与巴赫一起进去的那一批名门侍卫,里头有不少拔尖儿的人才,被大皇子跟二皇子拉拢,然后皇子落马,他们也被皇帝纷纷斩杀。
这就是为什么,后来的皇子们不敢拉拢侍卫们的原因。
侍卫们也怕死啊!
自然就忠心皇上了。
“是,谢谢义父。”巴赫接了东西,他今年二十来岁,义父三十多岁,年龄相差不大。
“在这里好好过日子,有什么事情给京中写信,我能帮的一定帮忙。”温念还得踮起脚尖拍了拍巴赫的肩膀,实在是巴赫太高了,他够不到:“我看过了,你媳妇儿不是那种刁蛮的女子,你好好地孝顺老丈母娘。”
“知道了,义父。”巴赫很听话。
大婚当天,温恪出现在大将军府,这里是肖伟的地盘,他的那些亲卫们都住在这里,西边是大公子府,而东边则是镇北侯府。
肖伟是有两座府邸的,镇北侯府能传给下一代,大将军府以后就不一定了。
不过两座府邸加上大公子府,住得下他们所有人,包括侍卫、亲卫和亲兵们。
人很多,幸好肖姑姑家里准备的也齐全,不少亲戚都来帮忙,几乎是全村人都来吃喜宴了。
只是孟宪臣也想来,可惜,如今的榆树村不知道管得多严格,来的就算是亲亲,那也需要盘查一下才能放行,比进县城都麻烦。
何况孟宪臣在榆树村可没有亲戚。
“孟宪臣来了,在村子口。”有人来报给肖伟他们知道。
“他还有脸来?”老肖头儿顿时就生气了。
他妹妹在老孟家过得是啥日子?孟宪臣还有脸来?
“父亲不用生气。”肖伟吩咐人:“叫他滚,再敢来榆树村,我就派人去收拾他。”
“是!”来人赶紧去传令。
前来喝喜酒的小里长就安抚老肖头儿:“老肖大叔别生气,老孟家在镇子上的日子过得可不怎么样。”
孟宪臣自己的日子过得不好,老孟家那伙人更是因为这个姓氏,在镇子上受到了排挤,日子过得很不顺心,当年他们对肖姑姑的遭遇冷眼旁观,如今别人对他们的遭遇也同样如此。
“活该,报应!”老肖婶子也不太高兴的样子:“都别提他了,让人都不许说他,吃菜,吃菜!”
作为老肖家这一代的大嫂,老肖婶子对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也是很关心的,比她娘家那些人有良心多了。
不过老肖婶子还是抽空跟肖姑姑说了一声:“你放心,外头好几个关卡守着,他进不来。”
“我不怕他,进来了大不了,我再打他一次。”肖姑姑恶狠狠的道:“我现在底气十足,揍他几顿都无所谓。”
惹急眼了,肖姑姑不介意告他去,毕竟都和离断亲了,还想攀附她,做梦。
倒是有李长江,就是李军他们家那群亲卫的头儿,了解了一下情况,抽个空跑去后头,跟巴赫嘀嘀咕咕了一阵子:“兄弟,这事儿你可得当心,有的时候,癞蛤蟆趴在脚面上,不咬人它恶心人。”
“我知道了。”巴赫拍了拍他的肩膀:“多谢你了长江大哥,有空请你喝酒。”
“咱们都是兄弟,不用客气。”李长江办妥了此事,出去吃饭了。
婚礼办得很闹,在大将军府的时候,巴赫跟肖翠拜别的是定国公温恪和大少爷温念。
肖翠也跟着拜别一番,绕村子一圈儿,回到老肖家,俩人拜的是肖姑姑。
也只有肖姑姑一个人坐在高堂的位置上,接受了俩位新人的跪拜,然后送入洞房,开席吃饭。
虽然是入赘的女婿,但是巴赫依然是个男人么,所以他出来给宾客们敬酒致谢,肖翠在新房里坐福。
也就是在新房的炕上,铺着大红色的被子,她坐在被子上,这叫“坐福”。
笑哥儿单独给她送了七八个蒸饺:“你先吃着垫垫,晚上别忘了喝交杯酒,以后好好过日子。”
“知道了,小表哥,你坐着休息一下吧?”肖翠没有戴红盖头,她是招赘的女户,盖红盖头的是入赘的巴赫,不过已经掀开了盖头,不然巴赫怎么可能出去给宾客们敬酒呢。
“不了,我带孩子就在外间陪着你。”笑哥儿是带着杏花嫂子进来的,他带着孩子,杏花嫂子拎着食盒。
看着肖翠吃过了东西,又喝了点水,这才去了外间,里间有肖蕊陪着肖翠。
这都是自家亲近的人,一直到很晚,前头喜宴结束了,送走了宾客,新婚二人洞房花烛去了,前头肖姑姑亲自下厨,做了一桌简单的饭菜,却是用剩下的食材做的,也十分丰盛了。
红烧肘子,小鸡炖蘑菇,酸菜炖猪肉等等,还有一大条红烧鱼。
“今天多谢大家帮忙,来来来,吃点饭,吃过了就回家休息吧,都累坏了。”肖姑姑高兴地给大家倒酒:“喝酒,喝酒!”
“姑姑客气了。”
“妹子客气了。”
都是亲近的人,吃饭也不客气,直接吃吃喝喝过后就回去了,都累了一天了。
三日之后,回门去的依然是大将军府,温家父子俩接待了这对小夫妻,等到巴赫回门过后,温恪也跟铁青提出来告辞了:“京中事情多,我得回去了。”
“哦,记得把药吃完就行了。”铁青没有再给他药丸子,也没说旁的,这个温恪心眼儿太多,铁青对他还是有些提防的,故而三缄其口,不说别的话。
“这半年以来,多谢铁青你的照顾。”温恪就跟没看出来铁青冷淡的意思,还跟铁青客气上了。
“甭客气,你给了银子的。”铁青实话实说。
有点噎人但这是事实。
温恪跟他说了很多,铁青却有点没听懂,不过温恪不介意,他说完了第二天就开始收拾行囊,第三天就跟温念起行回去了。
临走的时候,留下了一车的书籍给铁青家。
都是一些孤本手抄稿啥的,铁青收了起来,虽然家里暂时没有要科举的人,但是这些书本在这个时候,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知识的财富。
送走了温恪他们,铁家顿时就轻松多了。
杏花嫂子敲着胳膊道:“总算是不用做那么多人的饭菜啦!”
“等以后来人了,咱们家就接待病患,不负责那些随从之类的人的吃喝,这都要忙不过来了。”笑哥儿也抱怨连连。
“我听夫郎的话,以后就让几个人住进来,别一来一大群,多闹腾的慌。”铁青煞有其事的点头。
家里刚清净了两天,红媒婆就来了,她是带孙家三兄弟去相亲的,这是好事儿,铁青肯定支持,还出了自家的马车,让他们赶了两辆马车去相亲。
结果前脚他们刚走,后脚程夫郎来了,不止是来看福哥儿,还要带其他人去相亲的,笑哥儿花蝴蝶一样的忙碌,将孩子丢给相公看着,自己给长工们捯饬了一下,还特意拿了自家做的点心给他们带着:“去人家要大方一些,别抠抠搜搜的,看对眼了就要跟媒人说,红媒婆跟程夫郎都是自己人,他们介绍的准错不了。”
“好的。”
“知道了。”
“谢谢笑夫郎。”
一群大小伙子红着脸蛋儿跟着人去相亲了,笑哥儿在家整天跟铁青嘀咕:“他们要是成亲了,是不是另一半也在咱家干活儿?咱家能用了那么多人吗?”
“能。只要你想用,多少人都用的下。”铁青其实也想好了,他跟笑哥儿全身心的看着孩子,地里头的活儿,其实他不打算事事儿都跟着忙活了,但是又怕大家忙不过来,要是多几个人帮忙的话,那也挺好。
重活干不了,其他活儿总可以吧?
只要到时候能用的上人手的,就用,家里的活儿也多一些,多来几个人分担一下,完全可以啊。
铁家不缺那么点工钱和吃食。
等了三五日,去相亲的人回来了,竟然都相看成功了。
巧的是,孙家兄弟三个人,竟然相看的一家三个闺女。
这家人的姓氏很有些意思,姓郝!
老郝家三个闺女一个小子一个哥儿。
小子才八岁,哥儿才五岁,三个闺女倒是都挺大的了,不过因为三个闺女的年龄挨得很近,家里头又没多少银钱,这三个闺女的嫁妆,可够老郝头儿一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