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初冬的大雪
“好,听夫郎的,你也换上衣服吧,出门的时候记得穿厚一点。”外面的风雪很大,笑夫郎早上起来只是在门口看了看就回来了。
根本没出门,但是也知道外面很冷。
山哥儿吃完了肉沫蛋羹,抬头问铁青:“爸爸,冷?”
他还不知道什么是“冷”,孩子再聪明,也才两岁半而已。
“嗯,冷就是人在低气温下的感觉。”铁青给孩子一本正经的解释:“热就是高气温下的感觉……。”
小小的山哥儿似懂非懂。
吃过了早饭,铁青把孩子交给夫郎带着,自己捡了桌子上的碗盆盘子筷子的去了伙房。
彼时伙房里头有一口大锅正煮着羊杂汤呢。
元夫郎在烧火,伍夫郎在烧热水,大冬天的河口热乎的汤汤水水,是一种享受。
杏花嫂子发了点苞米面子,打算整点窝窝头。
“东家来了?是要干点啥?”看到铁青来了,三个人没停下手里的活儿。
只是打了个招唿。
“没啥,我来送东西,对了,晚上吃啥?今天看样子雪停不了,风也很大,记得都喝点汤。”铁青放下了手里的东西。
伍夫郎拿了过去清洗:“知道了,中午的时候,有油炸糕,吃点呗?”
铁家冬天没啥大活儿,就剩下吃吃喝喝了。
不过农人家中冬天的时候,就是养膘的日子。
不然这么瘦,春天干活儿可熬不住。
“行,大家都吃点。”铁青送了东西就回去了。
大雪天的,阴唿唿的,他就捡了几块木柴回到了屋里头,烧热了炉子跟火墙,屋外头大雪纷飞,北风唿啸,屋里温暖如春一般。
山哥儿在外间的炕上玩积木,又想往窗户那里趴,被笑哥儿给揪了回来:“不许靠近窗户,冷呢。”
凉着了咋办?孩子要养得好,就得精心一些。
“凉……冷……。”小孩儿开始学习新的语言,就是还不太熟练,大人越不让往窗户跟前凑,就越想往前凑。
笑哥儿正拉着他的小裤子上的背带,不让他走远。
铁青进来就看到这爷俩儿在“拔河”似的,顿时乐了:“在炕上玩拔河呢?”
“这臭孩子非得往窗户那里蹭。”笑哥儿无可奈何的道:“那边冷不知道吗?傻!”
“我不傻。”小孩儿还会给自己证明:“爹爹,我不傻。”
“我家山哥儿才不傻呢。”铁青将孩子抱起来:“我带你走一走,不要靠近门跟窗户,因为那里有冷风,会冻到你的,爸爸带你在屋里走一走,玩一玩……。”
孩子不是不听话,但是你要跟他说明白。
铁青还让他骑着自己的脖子,在屋里头玩了一会儿飞飞,哄孩子高兴地都笑出了声,乐得咯咯的,小脸蛋儿都红了。
中午雪停了一下,但是风还在吹,天也是阴的,铁青去拿了一盘子的油炸糕,一份烙好的柔软的蛋饼,以及一盆子的羊杂汤。
蛋饼是给孩子的,孩子还要喝一些热羊奶。
其他的是俩大人吃,吃饱喝足了之后又玩了一会儿,才躺在那里午睡,孩子不太好哄,主要是玩的不想睡觉,但是他现在不睡觉,晚上睡得早,后半夜就会醒来闹。
所以下午要睡个觉,睡到傍晚再起来,玩一会儿就吃饭,然后等到晚上的时候,就会累的睡觉,睡一夜。
这一天就这么混过去了,因为雪在傍晚时分又开始下了起来。
第二天还是阴天,铁青出门发现雪小了很多,但是风依然在吹,吹的那白色的雪花都打着旋儿的飞舞,仿佛永远不落下来似的。
家里头扫了院子,然后大舅兄就跑来了:“孩子好像是着凉了,有点热,你这里有退热的药没有?”
“有!”铁青赶紧去了他们家的仓房里头,从房梁上解下来两大包:“一包放三碗水,熬成一碗水,熬三次就行,每次给孩子喝两勺就好。”
他们家的那个孩子太小了,只能喝两勺,喝多了不行。
“知道了。”肖伟拎着药包就跑回去了,都没时间看一眼自己的弟弟和大外甥儿。
回去之后打开药包,原来一个大包里头是三小包,里头的药材都是铁青给家里人准备的,因为这里没大夫的关系,铁青就准备了一些退烧的药,每年都有准备,吃不了大不了丢掉,但是关键时刻这点草药能救命呢。
何况这些草药是他运用异能培养出来的东西,效果超级好。
前些年笑哥儿发热,他就给笑哥儿喝过几次,后来这几年,笑哥儿就不再感冒发烧了。
不过每年都有准备一些,不止是自己人,偶尔村里人谁家有发热的毛病了,也会跑来找铁青救济一下,然后有时间就拉着人去镇子上或者是县城里头看大夫。
药方都是现成的,还有人家也学铁青上山采药自己配的,反正都差不多,乡下人都很皮实,一般也不会让自己凉着。
发热的都是一些老人或者是孩子。
身体不好怕扛不住,所以一有苗头就赶紧喝药,然后去看大夫。
他给了药之后,大舅兄跑了,他就回了屋里头,笑哥儿看了他身后没人来:“大哥呢?这就走了?”
“嗯,着急,好像是孩子发热了,我给了药的。”铁青看了看自家摆弄小弓箭的山哥儿:“幸好有药。”
“是啊,你说我去看看孩子不?”笑哥儿有点坐不住了,这两天没出门,他在屋里头裁开了一卷细棉布,原色的那种,打算给相公和自己做裤头用。
这种私密的东西,一般都是在没人的时候做。
“你别动弹了,外头下着风雪呢,你出去着凉了怎么办?再传染给孩子,那我可惨了。”铁青才不会让笑哥儿出去:“在家里等着吧,那边要是有事情,早就找来了,没来就是没事了,等雪停了,我们一起去。”
其实铁青不想去,因为他家也有个孩子呢,小孩子抵抗力不行的,他就是再有异能,也得用的顾忌一些,自家孩子养的精细,这才没有个头疼脑热,只要这样养下去,等孩子过了十岁,就能立住了。
一般八九岁就能立住了,铁青只是心疼孩子,拔高了一下年龄段。
“也是,唉,这一下雪,干啥都不成了。”笑哥儿想了想就没坚持。
外面的风雪的确是很大,而且他也怕自己凉着,要真的有事情,他就是去了也白搭,帮不上啥忙。
这一阵大风雪,下了三天四夜才停歇,而且下过了之后,这冯雪停了气温却没回升,至今也才九月末不到十月,这就冷上了。
铁青在扫雪过后,就护着夫郎跟孩子去了大将军府。
肖伟在屋里头的火炕上,跟熹夫郎一起看孩子呢,老肖婶子给孩子做了好几个虎头帽,里头衬了不少的棉花。
老少头儿在一边正在雕刻一个桃花木的小老虎。
这个东西他打算给大孙子放在鞋子里头,这叫“镇邪”。
两口子来了,家里人赶紧让上炕来,尤其是先把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山哥儿放出来,这小家伙儿可是见到了比他还要小的小表弟。
一个两岁半,一个不到一岁,还在悠车里头看房巴的小奶娃娃。
“孩子怎么样了?”铁青看了一眼孩子,发现生机勃勃的,应该是好了。
“好了,好了,退热了,那天也是,突然就冷了,屋里的火盆都没个准备,烧了炉子之后,这孩子就发热了,吃了药就好了,第二天就没事了。”老肖婶子看着孩子,眼睛里的喜欢都要冒出来了:“多亏了你有备用的药。”
不然这大雪咆天的时候,就算是自家府里有太医,药材上也有所短缺啊。
“以后我那边准备了,就捎带一下给你们也准备点吧,今年忙的我都把这事儿给忘了。”铁青道:“明年一起准备着。”
今年秋天他太忙了,各种事情忙的脚打后脑勺。
“行,这事儿就交代给你了。”老肖头儿拿了小老虎看了看:“我雕了两只,给小栓子一只,给山哥儿一只。”
“孩子的名字起了?”铁青惊讶了一下。
自打这孩子出生之后,老肖家的人看的跟眼珠子似的,又怕太小了起名字立不住,愣是不敢起名字,哪怕被册封为世子,也没敢起名字。
还是皇帝派人来送了百日礼物的时候,册封为世子,但是册封为世子之后,必须要上报礼部,有了身份就能领一份俸禄了。
结果这两口子加上老两口子,愣是没想好孩子的名字。
最后还是礼部来人催了催,皇上又给提供了几个名字,这才定了下来,特别土气的一个小名儿,就叫栓子。
而大名则是叫肖松,据说这孩子五行缺木,所以叫了这么一个名字。
也不知道哪儿算出来的,反正是有了名字。
“好,谢谢老丈杆子。”铁青能咋样?老丈杆子这是为了孩子们着想。
肖伟倒是跟铁青聊了一下大雪的事情:“实在不行就早点去清雪,然后堆砌冰雪围墙吧。”
“就怕再暖了回来,这雪站不住,再说了,咱们村儿这墙够高的了。”铁青指了指外头:“都是工部的人干的。”
他们村儿以后不用每年都修缮围墙了,但是每年检修一下就行了。
至于冰雪围墙,当时只是为了防止冬天野兽下山才整的这么一个防御圈儿,现在他们的围墙够结实的了,还用得着辛辛苦苦的砌冰雪围墙么?
“搭起来吧,好歹是能防备点啥,村里的围墙也能在没有冰雪围墙的时候,保护柱村里的安宁。”老肖头儿想的就有点多:“再说了,别的村儿都有了,干啥咱们村儿没有啊?”
这就有点固执了。
又商量着要吃一顿好的,熹夫郎甚至去吩咐佳夫郎,做点京中风味的菜来,给笑哥儿尝一尝。
这府邸不缺好吃的,就缺点人气,大家在一起聊聊天,还谈了谈怎么过年的事情,因为老肖头儿说让铁青他们来府里头过年,反正铁青他们家长工今年都是回家过年的,他们有家了。
只剩下一家三口,多孤单啊!
不如带着夫郎孩子来府里头过年,啥都不用操心,吃喝玩乐就行了,还热闹。
大人们在说他们关心的事情,但是小孩儿不用聊天,山哥儿头一次看到比他小的孩子。
平时出门也都是被包起来,他很少看到大门外的景色,也就很小的时候跟双亲去过山里头,可是那个时候他还不记事呢。
现在看到这么小的弟弟,老老实实的躺在悠车里,他就觉得好好玩儿啊,不由得,朝悠车里的表弟伸出了小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