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395章 调养身体的日子

第395章 调养身体的日子
  小鸡、小鸭子跟小鹅子都能下地了,就证明它们差不多都能长大了。
  下了地之后,它们就会在院子里熘达,吃一些小虫子啥的,等到长了羽毛了,就能赶到外面的草甸子上,吃一些昆虫蚂蚱啥的,顺便还能吃一些野草跟野菜。
  但是赶回来之后,还是要喂一些米糠啥的,没有粮食这些小东西是长不大的,也长不肥。
  这一群小东西都是毛绒绒的样子,别人看着都觉得可爱,何况是小小的山哥儿了。
  “这是啊?”他想说,这是啥?结果给说成了这是啊?
  但是铁青明白孩子想说啥,毕竟太震惊了,这孩子话都说不利索了:“这是小鸡仔儿,这是小鸭子,这是小鹅子。”
  “鸡、鸭、鹅、狗、猪!”这孩子是知道这五样活物的,还没指错。
  “对,太对了,我家山哥儿真聪明。”铁青抱着孩子,亲了亲脸蛋子:“走,爸爸带你去放这些家禽玩儿。”
  “好,还有王爷爷!”小家伙认人的很,这几日记得他王爷爷了,就招唿人家跟着他一起去放养家禽。
  他们家不止是家禽,还有十几只小猪崽子呢!
  老王爷脸色有点发白:“不是让我也跟着去吧?”
  这辈子,哪怕是落拓的时候,也没有放养过家禽家畜什么的,他最多放过马,那还是他自己的战马。
  “去看看大自然多美好,你整日在家蹲着有啥啊?走吧,走吧!”铁青一手抱着他家小哥儿,一手拉着老亲王:“走了,走了!”
  老亲王没办法,赶紧招唿人手跟上来。
  结果铁青家的小鸡仔儿们,是五六个女眷放养在一片平地上,小鸡仔儿们毛绒绒的小身体,跑得飞快的样子,瞬间获得了几个女眷们的喜爱。
  放养小鸭子的是一群内侍们,小鸭子还是很乖巧的,而且它们还不到下水的时候,又一拽一拽走得慢,倒是很佛系。
  小鹅子们是几个侍卫大人在看守,好么,一群小鹅子跑得飞快,又是在矮树丛那里,要不是还不会飞,估计都能上树去了。
  一群人各有各的爱好,铁青就跟老亲王俩牵着十几头小猪羔子,带着山哥儿,一起在外面跑来颠去的,逗得孩子哈哈大乐,铁青也跟着笑,老亲王都看到铁青那乱晃的小舌头了。
  心说这人还真是没个正型!
  结果这一天中午他们就是在外面用的野餐,晚上他回去了,吃过了晚饭洗漱过后,躺在炕上一觉睡到大天亮,且一夜无梦,早上起来精力充沛!
  “主子爷?”内侍头领近来伺候洗漱,看他坐在炕上抱着被子,正有点发愣呢,不由得小声的叫了一句。
  “嗯,起来了,洗漱吧!”他伸了个懒腰:“怪不得温恪说不虚此行。”
  可不是么!
  温恪的失眠症可比他严重多了。
  回去之后却像是年轻了十岁不止。
  果然是不虚此行,以前是半信半疑,现在他信了。
  早饭虽然花样多一些,豆浆,小米粥,绿豆粥,八宝粥。
  油条啊,炸饼麻花啥的也都有,小菜七八样,咸鸭蛋都流油。
  但是吃着就是比在京城那会儿,用的山珍海味还要好吃一些。
  吃过了早饭就去看铁青:“今天玩什么呢?”
  是的,在他看来,这每天就跟玩儿似的,出门踏青亦不为过。
  何况铁青家风景好,杏花树开了花儿又落了,落英缤纷的很好看,现在花儿盛开的是沙果树,白色的花儿香得很。
  杏树已经开始长叶子并且结果了。
  葡萄藤倒是要开花了,但是葡萄花的味道可不咋样。
  “今天不玩儿,今天您去大公子府,陪一下我那哥夫跟孩子吧,来一趟不容易,跟孩子亲近亲近,这孩子都没咋见过姥家人。”铁青笑着道:“明儿咱们去山上走一走,逛一逛,多熘熘腿儿,对身体好。”
  铁青这几日拉着他上山下河的没少折腾,偏偏老头儿越折腾越有精神。
  可不是么,铁青这每日度一点生机给他,弥补一下他这具破烂的身体。
  老头儿现在不说返老还童吧,也绝对是比以往要强一些了,等到夏天了,再多晒一晒太阳,就更好了。
  “也是,这孩子嫁过来,也没个亲朋好友在这边。”老亲王就收拾了一下,拿了不少燕窝海参的去了大公子府,半晌派人回来说在大公子府吃午饭,不回来吃了。
  “他倒是个好说话的老头儿,比温恪听话。”铁青乐了,自己抱着孩子玩了一上午。
  就这样,每日出门走走跳跳,还带着老亲王一起,一直到要开始铲地了,此时的老亲王对这榆树村周边也熟悉了起来,有的时候甚至自己还会单独出门去玩一玩。
  大概是小山哥儿一直喊他“王爷爷”,村里头的孩子们也跟着这么叫了。
  愣是给人改姓了嘿!
  在铲地之前,县衙那边来了个信使,给大公子府送的信儿:太子妃有喜了。
  老亲王不太高兴的样子,熹夫郎也有些担心的看着他,正好铁青他们在跟前儿,笑哥儿却高兴的道:“这是好事儿啊,只要能生,早晚能生出小子来,太子妃怀像还好吧?”
  “一切都好。”信使低头,始终没有抬头的回答:“但是太子很忙,所以求了宁清侯府的太夫人来照顾一下太子妃。”
  “太子爷很忙?”老亲王终于开了口:“忙什么呢?”
  “是朝上的一些事情,皇上要历练太子,故而让太子监国理政,但是太子不太顺手,不论是折子还是奏报,都有些不爱看,现在不得不看,每天看的头晕眼花,回去洗漱过了,倒头就睡,偶尔吃点饭,听说有人知道太子妃有了,就想自荐枕席,结果太子将人一顿臭骂,说自己忙的都四脚朝天了,哪儿还有时间跟人扯犊子?”
  “在你这里学的吧?”老亲王瞪了一眼熹夫郎:“你听听,这懒得都出奇了。”
  “六哥就是那么个人。”熹夫郎仿佛松了口气的样子:“您也知道的,他以前那德行,后来娶了六嫂,两口子算是刀剑合璧,就差天下无敌了,现在让他坐在那里看奏折,那不是要了他的命吗?”
  熹夫郎说的这么不客气,老亲王倒是笑了出来:“连你都知道他的德行,朕……真是的,这都臭名远扬了,但是你父皇就他这么一个小子了,再不担待起来可怎么办呢?”
  “我看六哥担待也不会太久,他上次给我写信还说,要早点有个小子,然后让父亲培养小子,将来他也好早点让他的小子担待一下。”熹夫郎捂嘴乐:“你听听,这是啥话啊?”
  众人也是见过六皇子的,一想到这位如今是太子爷,像是野马被带了笼头一样,可不是不得自在么。
  “太子是个喜欢自由的人,皇上突然立了他为太子,身份上不同了,这形式上也不一样了,每日条条框框的压下来,他肯定受不了,估计早就想办法,要撂挑子了。”铁青知道这位皇太子,八成筹谋已久,但是既然只剩下他一个了,那就不要紧了。
  不管以前是不是真性情,现在他是真的性情了。
  这还不是皇帝,才是个储君,都这么让人难以接受了,要是是当了皇帝,还有自由可言吗?
  每日各地奏折集报啥的还不得忙成陀螺啊!
  怪不得历朝历代,只要是勤勉的明君,很少有长寿的呢。
  都特么的是累死在御案上了,而那些昏君们,却可以二三十年不上朝,就在后宫宅着,全靠大臣们治理天下,那也一样当皇帝。
  要是一般的人,听了大家这么揣度皇太子,恐怕早就生气了。
  但是这位老亲王偏偏笑容满面的笑骂了一句:“谁让他是皇太子呢,老实的在京城干活吧。”
  他竟然没生气,而且口气里,将皇太子当成了自己的晚辈一般,说笑骂一句,就笑骂一句,丝毫不怕被人听了去,或者被人告状啥的。
  铁青不由得摸了摸下巴,这老头儿,不简单啊!
  他本想摸一摸老头儿的底,无奈的是,他在京中没有认识的人,何况朝中什么情况,他真的是鞭长莫及,也不知道这老亲王在朝中是个什么势力。
  整不明白干脆就不去想了,第二天就铲地了,头一遍地比较好在天气不凉不热上,大家一出去干活儿就是一天,家里头也就剩下了老弱妇孺们。
  老亲王头一天还觉得新鲜:“我跟你们一起去送饭,看看他们都在干什么。”
  “行啊,你老就不用拿啥东西了,我们赶着马车过去。”笑哥儿一边往一个大饭桶里头装馒头,一边道:“您就负责坐着,看着点别掉了啥东西就行。”
  其实相当于是没啥活儿的意思。
  老亲王信了,他觉得马车颠颠簸簸的不牢靠,万一有东西被颠下去了呢?
  于是这好几辆送饭的马车,都是各家的夫郎或者是小媳妇儿赶着,车上装了饭菜给他们,为了方便,主食都是两和面的大馒头。
  红烧肉,排骨烧豆角干儿,还有鸡蛋汤,这些东西就是他们中午的午饭了。
  午饭是在田间地头上吃的,老亲王在家吃过了,他的饭菜更精细一些,除了红烧肉和排骨炖豆角干,鸡蛋汤之外,还有其他十五六个菜呢。
  但是他还是我觉得红烧肉好吃,豆角干更好吃一些!
  到了地方,铁青他们是铲过了一垄地才去洗手擦脸,然后坐在田间地头上吃饭的,老亲王看了看周围,一片一片的田地,与旁边的田地都是用一排一排的榆树给隔开,这就是相当于地界线了。
  同时有这样的树林带,也能防风一些。
  且这样的树林带,将来树木成材了,还能砍伐下来卖钱,再重新种上树木做树林带即可。
  铁青家的这一片地方大的很,而且他们人也多,十好几个人一次就能左右各铲一垄地。
  一去一回就是三十四根儿垄。
  这一片起码二百多根儿垄头。
  他还看了看铁青的锄头,拿了一下:“还挺沉。”
  “还行吧,这东西越沉越好用,轻飘飘的不称手。”铁青一般吃饭一边道:“这头一遍地铲的干净一些,二遍地就没那么多杂草了。”
  也能少受点罪,二遍地的确是不好铲,还热。
  老头儿看了看锄头:“我去试试呗?”
  “行,就那边,有一个断垄的,您去那边铲吧,那根垄上的苞米,我打算煮苞米棒子吃。”铁青给他指了最边上的半根开荒垄,这块地是余富出来的田地。
  种出来的苞米长得不大,不如等到长出来了,就煮了吃的好。
  拿来给老头儿练手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