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398章 夏收大蒜忙

第398章 夏收大蒜忙
  哪像老亲王的人啊,连茶油跟耗油都有的,还放到菜里头炒,他们倒是知道耗油,可是茶油是啥?
  茶叶熬出来的油?
  茶叶那么贵,熬出油来更贵了!
  “那倒是。”老魏村长还是很回味的。
  自打吃过了这顿饭,村里头的老头儿们,也爱找这位老亲王出来熘达了,钓鱼也不能天天去钓鱼啊?哪儿来的那么多鱼呀!
  所以他们第二天就去挖野菜,回来洗洗蘸酱吃。
  第三天去地里头看看各家的庄稼咋样了?
  第四天就去山脚下那里竟然挖陷阱抓兔子!
  第五天是刘三儿家的孩子满月,良夫郎生了,他给刘三儿生了个哥儿,刘三儿在本村子里也没啥交好的人家,他家孩子满月,去的人也少。
  这么多年了,好不容易有了个孩子,虽然是个小哥儿,却总比没有强。
  只是刘二去喝酒,还跟刘三儿道:“你家将来也给哥儿找个上门儿胥吧!”
  刘三儿当时的脸色啊!
  那叫一个难看。
  尤其是铁青从家门口路过的时候。
  他想起自己当年也是想娶了笑哥儿,顺便接手老肖家的财产,可是自己家生了个哥儿,是不是将来,也有某个臭小子,想娶了自家的哥儿,然后接手他们老两口打拼了一辈子的财产?
  这个时候,他终于理解了老肖家当时的心情,怪不得当初老肖婶子堵着他们家大门口,骂了三天呐。
  他们家请满月酒,铁青没去,老肖头儿也没去,肖老六跟肖老八都没有去。
  其他老人里,只有车老爷子去了,他是谁家的满月酒都会去的,老亲王有点好奇,就跟着去了。
  刘三儿家的满月酒,也没啥好吃的,家里养的鸡,杀了五只,他们家客人不多,只摆了五桌而已,一桌能坐十个人,他们家一桌坐八个人都没能坐满。
  一只烧鸡,一盘小葱拌豆腐。
  一盘排骨炖豆角,一盘蒜拍黄瓜。
  还有一份鸡蛋汤,两和面的馒头。
  这些菜都是普普通通的做法,吃起来也就那样。
  老亲王本以为吃起来会跟铁青家的不相上下,结果吃到了嘴里头才发现,不是谁家都跟铁青家一样的,不论是食材还是做法,都不一样。
  四道菜唯有一个“咸”字能说明味道,倒是鸡蛋汤很淡,被喝了个精光。
  都用来解那股子咸味儿了。
  老亲王只是一样菜吃了两口就彻底的不动筷子了。
  倒是这种重口味的饭菜,很适合农家汉子们,他们每日劳作,出汗又多,咸一点的饭食,倒是适合他们。
  就是不适合老亲王。
  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回来看到铁青正在喋凉皮儿,自己也要了一份过来,多放了一些黄瓜,吃了个干干净净。
  铁青就纳闷儿了:“不是刚吃过满月酒吗?他们家不至于不供饭吧?”
  “我算是看出来了,他们家八成是倒腾食盐的吧?”老亲王吃了凉皮儿,大大的舒了口气。
  “没听说刘三儿胆子那么大啊?私盐可是重罪。”这个时代,贩卖私盐绝对是抄家的重罪。
  再说了,刘三儿要真的敢贩卖私盐,早就发家了。
  “我是说,他们家做饭用的盐,八成不要钱,放了那么多,齁得我直喝汤!倒是那鸡蛋汤,八成没放盐,淡的很。”老亲王没好气的道:“我都没吃好,回来吃点儿凉皮儿吧,倒是他们家那孩子不错,白白胖胖的,我还给了一套小儿银饰做满月礼呢。”
  在他看来,那一套小儿银饰也就是个意思。
  但是在刘三儿他们家看来,这可是重礼了。
  这个时候孩子满月,又是个小哥儿,没啥可重视的,除非是铁青家那样,看重小哥儿的人家。
  满月的时候,都是你家送二斤肉,我家扯上两尺布那样,或者送去一只老母鸡啥的,要是实在亲戚,大概会给上一百个铜板,都是不错的了。
  老亲王觉得自己给的东西普通,那是以他的眼光来看,估计百两银子在他眼中也就是普通货色,而他给出去的东西,是普通之中不能更普通的了,但那也价值十几两银子的好么。
  送出去的东西,是一只二两重的项圈儿,上头挂着一三两重的银长命锁,上头浮雕的长寿草以及“长命百岁”四个字,十分精致。
  缀着一熘小铃铛的手镯和脚镯,也相当的沉实,一对儿起码二两重,两对儿就四两多了,加上这做工,这含银量,绝对是好东西,要是遇到识货的,二十两银子都能卖上的价格。
  这是农家一年来的存钱数额了。
  刘三儿跟良夫郎都大吃一惊,两口子晚上不睡觉,躺在炕上就说了此事。
  “那位一看就是个贵客,给了咱们家这么大的脸面,相公,你看,是不是去谢一谢人家?”良夫郎哄睡了孩子,就想着这个事儿,他们家的孩子是喝的羊奶,暂时养着还挺好,就怕以后养不大,故而这段时间,一直是小心翼翼的养孩子,没去关注外面的事情。
  这也是今天,听人说了,那老爷子是一位贵人。
  “听说是一位王爷,不过没人确认过,大多是这么说的,可也没人问过,王爷是个啥?咱们也不知道多大的官儿。”刘三儿现在也知道顶门立户的艰难了。
  这次给孩子置办满月酒,来的人可不多,他们家在村里头的名声不太好,以前不在乎,就这么凑合着过吧。
  现在不行了,现在他家有孩子了。
  还是个小哥儿,夫郎多年才怀上这么一个,下一个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呢。
  而且有了也不一定是小子。
  只是他知道那是一位贵人,但是怎么个“贵”法儿,不明便。
  小老百姓能知道什么啊?
  良夫郎不甘心的道:“他能来咱们家喝满月酒,就是知道咱们家的,相公,你要是能攀附上这么一个贵人,那咱们家,起码在这个村儿里,不用这么难。”
  自打那年出了事情之后,刘家八房,早就各过各的了。
  没怎么走动的,因为上一代的老人都死的差不多了,也没个说和的,八房人各过各的都习惯了。
  今日他们家孩子满月,都没几个人来。
  当年的事情,起高调的刘明旺倒是死的痛快了,刘老二家的明哥儿跟刘二倒是吃了大亏。
  “王爷是个啥王爷?姓王吗?”果然,小地方的人,想的都一样,山哥儿都给人改姓了,良夫郎也差不多,见识还不如笑哥儿呢。
  “算了,甭管是多大的官儿,人家在铁家住着调养身体,咱们凑啥热闹啊?”刘三儿想起铁青看他的眼神,总是不带任何情绪,冷冰冰的就像是在看一具尸体。
  他每次想起来都胆战心惊一番。
  以前不是没有想过报复啥的,但是一想起来铁青的眼神儿,他就不由自主的害怕,现在看到老肖家的人都会绕道走。
  虽然想跟贵人交好,可他一没手段二没能耐,怎么交好?
  攀附上去也得有那个本事,铁青跟贵人的交情,那也是铁青自己有本事。
  调养身体啥的,他也不会啊!
  良夫郎却不甘心:“在他家住着,也没说就非得在他家待着不出门啊?你找个机会……。”
  他很想让相公出人头地,就算不能大富大贵,起码也得在村里头抬头挺胸吧?
  现在家里头都被踩到了泥里头去了。
  娘家他是靠不上了,且娘家名声还不如婆家呢。
  “行了,行了!”刘三儿不耐烦的道:“人家看得起咱们,才来喝的满月酒,你这主动扒上去算咋回事儿?没那个金刚钻儿,就别揽瓷器活儿。”
  说完就翻了个身,背对着良夫郎,意思就是睡觉了,不说了。
  良夫郎一听他口气不好,知道相公是生气了,可是他就是忍不住啊,可是再想到这两年过得是啥日子,也不敢狠说,只好郁闷的睡着了。
  刘三儿家的小哥儿满月,其实在村里头不算啥大事儿,过了两日铁青就去帮肖姑姑收大蒜了。
  老亲王跟着去的,他也就是玩一玩,装一把老农民。
  真正的老农民,是老肖头儿他们一群老头子,去肖姑姑家干点轻巧的说,薅不动大蒜苗儿,总能给大蒜编个蒜辫子来。
  肖姑姑也没亏待他们,蒜烧鲶鱼,小米捞饭。
  加上腌制的糖蒜,给老头儿们一人一坛子的带回去,没给工钱,怎么给啊?还不如聊表心意的合适。
  田掌柜的跟吴掌柜的又跑来了,这俩人这些年就习惯了,到点儿就来拉东西就行了。
  当然是来的铁青家,肖姑姑家不行,他们家都是女眷,就一个巴赫,今天还巡逻,不能回家吃饭的那种。
  何况他们跟其他家也不熟悉,就跟铁青熟悉。
  谁知道想进铁家的大门,还需要被人搜查!
  俩人见怪不怪,将跟来的人都打发去了老乔家找宿,自己被搜身,然后跟站在门口的铁青打招唿:“你家又来了啥贵人啊?这进门都开始搜身了?下次是不是进门得磕一个啊?”
  “他们就是大惊小怪。”铁青没办法的道:“我这家里头现在安全的像是边关大营,别说你们俩了,我来回还想搜身呢!”
  “那你咋没搜身?”这俩人几乎是异口同声。
  “他们要搜来着,被我打回去了。”铁青也不是没有遭遇过这种情况,头一天的时候,他还莫名其妙,第二天他就不耐烦了,敢搜身的一概打趴下再说。
  他身手好,那些侍卫们是知道的,跟老王爷来的人却不知道,后来被教做人,现在收敛了很多,只对第一次上门的客人呢如临大敌,其他时候倒是不敢再坚持搜身了。
  不过对陌生人依然很警惕的样子。
  “你呀!”俩人哭笑不得。
  搜身过了,就能进来了,而且俩人被铁青安排在一进院的书房对面的卧室里头住下。
  晚上三个人就在一起吃的饭。
  虽然只是普通的农家菜,却吃的不错,而且都没喝酒。
  “听说你家要多种点蒜跟白菜,间一间地?”吴掌柜的没忍住,第一个就问了这个事儿。
  间地,就是种了几茬同一品种的庄稼,马上换上另一种农作物来种植。
  为的是防止土地墒情单一,以及种植单一引起来的各种情况。
  例如土豆如果连续在一个田地里种上二年,就会生虫子。
  种上三年简直就是灾难啊!
  间隔庄稼种植,还能肥地呢。
  例如种一茬儿大豆,第二年不管种啥都长得好。
  那是因为大豆肥田,农人们不知道是啥道理,却知道这东西肥田是个好玩意儿。